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转载]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 博文收藏 2014-01-15 1316 :: : 正如美学中对“美”的定义莫衷一是一样,一堂好课中“好”的标准也是难以界定的。因为界定的标准太多了,观测的角度太多了,评价的内容太多了,主观的判断太多了,所以,只能是见仁见智,各赋春秋。 一、精神面貌:手握钢枪上战场 起立示威口号响,犹如正跨鸭绿江。 敌人胆敢来侵犯,手握钢枪上战场。 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求知欲望:追根究底探黄泉 仰望星空问碧天,追根究底探黄泉。 蝇蚊怎样辨公母,扑朔迷离想懂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

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三、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求实效 自主学习好处多,争先恐后避蹉跎。 八仙过海神通异,各领风骚招术活。 真正的好课,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所以,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算好课。 四、教学效率:张弛有度分劳逸 文武之道在张弛,劳逸结合效率提。 放水养鱼计久远,取卵切莫再杀鸡。 综前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的互动性、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性,等等,其实,还可以用一个词来总而言之,那就是“有效性”。教学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的影响面,二是个体效率的平均值。效率可以有高低,但如果流于形式没有效益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作用,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好课首先是充实的、紧张的、有序的、提高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事干,都在忙忙活活,还能井然有序。当然,一味的紧张并不可取,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劳逸结合也是学习的法宝。 五、知识容量:科学合理有梯度

一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二十五班级学习简报 第3期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2012年6 月24日主编:于虹 经过一个月多的辛苦耕耘,终于迎来远程培训课程的结束,统计各位教师的成绩,除了一位老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作业外,59位老师成绩合格,多数以上还是优秀的成绩,这其中,有老师们自己的付出,也有培训班朱芳主任和欧利惠老师的大力协助和支持,由衷道句,大家辛苦了!成绩的背后是你们辛勤的付出。 批阅老师们的作业,发现很多老师都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像交作业又快又好的周文红、李红梅、潘虹、陈东、甘敏、欧利惠、朱芳、雷月转、周志东、卢元、陈德洪等各位老师,还有后来者跟上并超出的刘仁礼、洪虹、马宇丽、雷抗等等,在这,无法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名字,只想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因为你们用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诠释了如何为人师表,为人表率。

一、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二、请结合自己的一堂课,具体说说职业教育课程如何突出“能力目标”; 如何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 周志东 一、如何评价一堂课 按照我的个人理解,认为一堂上得好的课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1、备课合理、充分,上课所用到的工种工具、器材要准备好。 2、授课内容与课程标准相符。 3、授课的目的明确、概念准确,教学方法得当,重点突出,难点讲解详尽,学生掌握好。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5、板书工整、字图规范;操作和讲解熟练,示范准确。巡回指导认真、周到、耐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内容熟练,语言简练、生动、流畅。 7、教学组织合理,管理到位,教书育人,教学秩序好。

8、对学生练习的检查、考核、总结、讲评适当。 9、能采用行动导向、情境模拟、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教学等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职教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力目标”的体现 以中职课程《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中的“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教学课题 为例,该课题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设备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掌握几种主要低压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1、能根据实物对低压电器进行辨识 2、能熟悉几种常见低压电器的内部结构组成 3、能使用专用工具对低压电器进行拆装和检测 情感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信心 2、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结合上述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模式,并配以 实物教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辅器材,来进行教学。 马宇丽 评价一堂好课是要看学生能够在这堂课上学到什么,对中职学生来讲,在 一堂课内技能水平是否得到锻炼,理论知识是否运用到实践上都是很重要的。特别对中职服装工艺教学来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衡量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 服装工艺教学一直是服装专业教学的难点,工艺操作教学重复繁杂、教学效果不佳。想要上好一堂工艺课并不容易,如今很多使用工艺多媒体视频同步演示 教学,在工艺操作中具有节约演示时间,增强教师的现场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可以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同时多媒体视频还可以展示更多内容, 扩展知识面,视频内容可重复播放,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工艺操作,解决“演示难、指导难”,提高教学效率,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直观性和高效性的特点。 在服装制作工艺教学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给学生制定工作任务书, 教学内容通过任务导入,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促进学生的工作能力提升。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 先进性。通过示范讲解与操作中的指导,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一堂好课的标准及要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及要求 一、关于“一堂好课” 1.“一堂好课”的标准 第一,目的明确。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该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具体要求。第二,内容精干。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视规定的教学时间,以“取其精华、削枝强干”的原则,对教学内容及教材进行取舍,明确难点,突出重点,抓住要点,切忌眉手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第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即教师管教管导,寓教育于讲、演、练之中,教育学生爱学、勤学、会学。第四,教学互动。即开展教学双边活动。教学中,不启不发不好,启而不发也不好,只有启而发之,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教师才能变“自得其乐”,方能愈加显示“教学相长”之功能。第五,生机勃发。即教的生动,学的活泼。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方能如饥似渴地“消化、吸收”。第六,知能双赢。即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亦即学懂、能会、管用,使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2.“一堂好课”的外在表现 第一,教师对讲授的内容应相当熟悉,语言表达准确、精练、生动、感人。语言表达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内容熟悉方能如鱼得水,语言精练使人心明眼亮,生动感人才能沁人心脾。三者体

现了教师的知识水平高,教学准备工作精,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好。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语言清纯,如涓涓之水,静静流淌,娓娓动听;有的语出如似剥笋,如似抽丝,如获至宝,如数家珍;有的甚至一语道破,语出惊人,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总之,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比较精练的语言讲清楚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应特别指出的是,语言技巧要进行必要的自我训练和锤炼。第二,板书整洁、规范、条理清晰。板书亦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板书布局是否合理,去留安排是否恰当,讲授与板书结合是否得当,均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板书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整洁、美观、条理清晰是应该大力提倡的。第三,教学关系密切,双方互动,有声有色。有的教师循循善诱,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有的采用谈话法教学,启发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步步深入,直达知识的核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攫取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双边互动好,有的教师讲课出现“一呼百应”的生动场面,有力地反映了教师教学的成功。第四,要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板书的完美结合、教学互动的有声有色,目的不是为了什么花架子和无目的的“春意闹”,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二、关于怎样上好一堂课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罗雪梅 新课标、新教材下,对于怎样的课才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不敢妄自定论。首先让我们一齐来看一看最近召开的全国语委会上专家学者们对一堂皇好课的定位吧。 1。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学生参与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4.教学方法要得当。教师是否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 5.教学效果要好。包括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通过以上的定位,结合自身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实践,我对一堂好课的标准理解为如下十点: (一)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 2.能使特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特定的发展。 3.构建民主平等,跨越时空,张扬个性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注重学生本身的需求,面向全体。 (二)教师行为 1.体现自身劳动的第二次创造,有亮点,有灵感。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找水源”的学习意识。 3.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 4.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形成补充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5.具有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体态语言。 (三)学生表现 1.学习活动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2.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3.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做真人的道理。 4.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内容丰富 要有足够的本门课(或本学科)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的部分,实践性内容应有理论指导的部分。在准确、深刻讲好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简要地介绍一些上述内容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最新的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应含有足够量的新颖信息和难度适当、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五)概念明确 明确本次课有几个主要概念,并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明确而又确切的表述和解释。要讲清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概念。 (六)重点突出 教师要明确本课所确定的重点,并调动多种手段来突出重要知识点,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脉络清楚 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学校:夏造中心小学姓名:赖招娣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我认为作为一堂好课应有它的一些常规的基本要求,结合自己的一些见闻谈谈我对一堂好课的理解。 第一,作为一堂好课首先在课堂上学生应有良好的学习状态,能积极参与,允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大胆交流,老师应给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和老师同学平等的一个主体,而不是被动地学习。要创设这样一种课堂氛围,首先老师应有一种平等意识;其次老师在课堂中一定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有一定的激情,语言(包括动作语言)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经常在教学过程提问时说“胆子大点,不要怕,谁来回答”,效果并不明显,其实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解除顾虑。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以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言,恰当及时的评价与鼓励来对待学生与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参与,积极向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是一堂有意义课,即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

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一堂好课必须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第三,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第四,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第五,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

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

《一堂好课的十条标准》 一、精神面貌:手握钢枪上战场 起立示威口号响,犹如正跨鸭绿江。 敌人胆敢来侵犯,手握钢枪上战场。 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仰望星空问碧天,追根究底探黄泉。 蝇蚊怎样辨公母,扑朔迷离想懂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三、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求实效 自主学习好处多,争先恐后避蹉跎。 八仙过海神通异,各领风骚招术活。 真正的好课,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所以,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算好课。 四、教学效率:张弛有度分劳逸 文武之道在张弛,劳逸结合效率提。 放水养鱼计久远,取卵切莫再杀鸡。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XX小学新课改“高效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高效课堂”是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遵旨,以“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为核心思维,课堂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创建共同体,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发展。为了使“高效课堂”模式在我校能顺利推进,取得成效,特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一、教师备课要求 1、“学习方案设计”(即为一案) 授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教学方案设计”要备课型、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理念与思路、备资源的整合,力求做到备深教材、备透学生。 积极推行教研组及学科组集研备课制度,建立学科间的协作机制,形成“教师个人自备、集研组集体议课、反思修改”的集体备课模式,实现学科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通用、失误同戒。 2、“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即为三单)的设计 “问题导读——评价单”要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本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创设与教学贴合的导入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新旧衔接、揭示主题。要体现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链接、问题设计。 “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是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疑难问题及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目标提出的问题。利用“问题训练——评价单”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设计时要围绕问题的环节,明确问题的指向,问在重难点处、新旧衔接处、易混处,准确确定合适的起点、已会点、疑难点、易错点。 “三单”要“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并于授课前2——3天下发到学生手中。 二、师生互动要求

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学生学到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 在此过程中产生了 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和需求, 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也慢慢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是有效率的课, 即充实的课: 就效率面而言, 是指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 效率, 其中包括了对于好的、中等的、有困难的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效率;其次, 是效率的高低, 如果没有效率, 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 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如果一堂课中不管老师表演的多么卖力, 课件制作的如何花哨, 而大多数学生却魂不守舍, 昏昏欲睡, 脑袋中一片空白, 那么这就是一节极其失败的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 即丰实的课: 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 在课堂上有师 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 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 又有过程的生成。有些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面面俱到, 有的老师开玩笑说在哪里咳嗽都写上去了, 然后上课的时候照着自己的教案本一字不落的照本宣科, 不 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所补充, 有所删节, 适当发挥。这样的课既枯燥无味, 无实质内容,又严重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发展,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效果。 四是常态下的课, 即平实的课: 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 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 出的毛病就是过度准备, 这样教师很辛苦, 学生很兴奋, 到了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东西 背一遍, 表演一下, 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近年来科技的进步, 学校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 学校大多数老师都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每个教室里都配备了背投电视或 大屏幕, 一到公开课就一定要有课件, 学生就一定很活跃, 却忽视了该节课的教学目 的和教学效果。一节课下来, 花花绿绿一大片, 教师的任务就是点点鼠标, 学生的任务就是看红火热闹, 大量的内容一闪而过, 脑袋里却是空空如也。一言概之: 老师学生都处于非正常状态, 简直让人不敢恭维。难怪有的老师戏噱说多媒体变成了“倒霉体”。 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课堂有 其自身的价值, 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要有相互的交流, 相互的讨论, 相互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相互构成, 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因此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 上课时, 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 教师要尽量做到旁若

一堂好课标准心得体会 2

学习《一堂好课的标准》心得体会 体育组:陈荣文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注重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和策略的调整,让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此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在我们平时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带着事先精心备好的教案走进课堂,依据着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预设性,常常会忽视教学过程本身,把教学过程看作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从而使最有活力的教学过程僵化。因为老师们忘记了每一位学生都是能动的、有差异性的活的个体。要使教学活动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成为生气勃勃、极富动态和真实教育效果的过程,就必须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课堂就像是一个网络,学生是网络上的节点,网络上的节点都在活动,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在交流过程中生成新意见,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构建者。学生主动学习以后才会提出问题,发表观点,但是这些都是不能完全预测,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是否会冒出教师没预想到的有价值的想法,同样不能完全预测,这就使原来具有极强确定性的课堂教学,变得相对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了。 但是教学设计时,要备出所有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也绝对是不可能的,不过如果教师具有开放的意识,就能把握一些最可能出现的“可能”。有更多的预想,才能做到在实际教学面对学生的各种“可能”而游刃有余,更好地把握、组织好动态生成的课堂。 如果我们教师坚持在每节课留出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在小组讨论后安排大组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主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教师在其中点拨、帮助,巧妙地进行资源的调配。那么,才会有学生放松的心灵,才会有学生自觉地发展,这样的课堂一定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主讲人:梁明华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①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②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③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

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④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⑤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

高效课堂的十个基本要求

高效课堂的十个基本要求 於德甫 1.目标要明确。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曾撰文指出,没有目标的教学,很容易使课堂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一是让人看不出是什么课(包括看不出是语文课),二是不知道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所在,三是不知道这样教学会有什么效果,教与不教有什么区别。 看来,语文教学是需要目标的。 教学目标包含两类:一是预设性目标,一是非预设性目标。预设性目标顾名思义就是老师上课之前针对教学重点难点从三个维度预先设置的计划性目标,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之初用小黑板、多媒体出示的目标。非预设性目标又叫生成性目标,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等方面出发,确定的一种临时目标。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由于这种目标是在课堂动态流程中随机确定的,因而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而这种目标才是语文教学真正意义的目标,它使自主式学习进入旁若无人的自由生长状态,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将桃红柳绿,枝繁叶茂。 对于青年教师,在还没有到达一定的境界之前,我们一般强调使用预设性目标。但这一种目标不一定非要出示,用黄厚江的话说,只要我们的教学行为是一种明确的目标行为,课堂每一环节都在围绕重难点达成目标,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不显山,不露水,一切皆在其中,甚至不要去认真考虑什么目标,而一出手,该有的都有了。 只是,你的每一步都要考虑:给学生享受,使学生获益! 2.条理要清楚。 语文课堂的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紧凑、过渡自然;二、教学流程符合逻辑规律的合理推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三、文本解读符合一般阅读的基本规律。 我这里只说第三个方面,也就是说,要使课堂教学有条理,最重要的是遵守一般阅读的基本规律,这里,向大家介绍被很多语文名家认同了的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整体阅读式:由整体(浏览课文,弄清写作对象,了解基本倾向,画出疑点、重点,鸟瞰式把握)到局部(分析疑点、重点,明确文章重点部分的意义及其在全文的作用)再到整体(综合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实现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特级教师李卫东把这种基本模式归结为:整体感知,触摸思路,感受基调——深入理解,

十位名师看好一堂课的标准模板

十位名师看好一堂课的标准 (一)什么是好课——直观的感性评价 ?支玉恒 对于我们一线的任课老师, 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的优劣, 是最方便也最适用的。大致能够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一、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 但它简练明确地表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 需要学习训练, 需要运用积累; 语文又是人文生活, 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讲),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 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 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 是 最重要的语文实践, 是实现语文积累, 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要克服当前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非语文手段的现象, 还语文教学的原来面目。 二、从课堂形态上看。”课标”指出: 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 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论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 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

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 就不能算一节好课。因此, 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 应该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志。 三、从学生发展上看。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应 该表现在每一节具体的课上。好的课堂, 应能反映出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另外, 学生的发展又应该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 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 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 才是好课。 四、从学习氛围上看。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在好的课堂上, 老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 与学生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但仅是过去所说的”教态”如何)。有了好的学习心理氛围, 课堂就一定会是民主的、和谐的, 学生的学习就会是愉悦的。 五、从教学个性上看。语文教学不但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 而且特别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材是一篇篇不同的选文。不同的课文, 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每篇课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教材的个性化的方法——因为内 容决定形式。当然,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 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有些老师模仿别人的教案去上课, 试一试能够, 一以贯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适当、教学基本功好等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主要看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入、如何过渡、如何掀起高潮、如何画龙点睛做小结。这种评价理念关注的是教师能否酣畅淋漓地表演完自己预设的“课本剧”,关注的是以师为本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毫无疑问,这不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诸多先进教育理念。那么,今天的好课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以学生为本,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当前,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 好课以生为本,其核心是将学生看作可被点燃的火炬,是知识和方法的自我建构者,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塑造者。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未来发展去展开,按学生的成长规律去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力,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使之主动参与,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佘老师的参赛课之所以能得到肯定,就是因为紧紧抓住了“以学生为本”。 在交往中生成,新课程背景下的一节好课,不再是教师亦步亦趋地上演“教案剧”,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真诚互动演绎生成的精彩华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课堂上,师生间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利用学生的提问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活起来,想象飞起来;同时,通过对话取得了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的功效。不难看出,生生交流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同伴互助,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互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的见解,及时鼓励反馈,起到“专家引领”的作用。 那么,这样的好课究竟如何生成呢?

上好微型课的基本要求

如何上好微型课 一、什么是微型课? 微型课,从内容上来说少,一般只安排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从时间来说,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期间学生答疑或活动的时间是节约下来的,所以15-20分钟是足够了。它不在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但课的基本环节如导入、开讲、总结,板书、练习、作业,组织教学、评价等要素,在组织者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都应该有。实际上,微型课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师的活动安排是作为假设来进行的,由下面的评委教师来判断这个问题及活动的可行性。 二、微型课的基本意义 由于微型课内容上的具体,时间上的短少,所以它更能表现出一个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基本教学素养,因此它被用在很多赛教活动中,并且它对于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微型课的基本意义。 三、微型课的注意事项: 1、要注重导入环节 微型课时间短,不允许在导入环节花费过多时间,但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并力求做到新颖独到、引人注目。 2、要重视讲授线索 尽管说所有的课都要求讲授线索的清晰醒目,但在微型课的讲授中,更要求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显露出来的是内容的主干,剪掉的是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这些侧枝旁叶。为了讲授重点内容,往往需要罗列论据,那么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精而简,为此在选择论据时要做充分的考虑,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 3、收尾要快捷 一节课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内容要点的归纳、指出和强调,目的使得讲授内容的进一步突出。好的总结往往给一节优质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微型课的小结中,因为前面的重点内容的讲授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此处的要求必须干脆利落。 4、要区别微型课与说课 “微型课”中心词是“课”;而“说课”中心词是“说”。微型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而“说课”重点在“说”。

好课的十个基本要求

好课的十个基本要求 一、循序渐进 1.知识有其系统性,平时传授知识,分章分节,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给学生,但随时应注意要使新知识和已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要用观点把有关的感性材料统帅起来,使学生逐步了解本科知识的轮廓全貌及其内在联系,随全部知识讲完而形成系统。有了系统,则抓住要领,居高临下,所学知识。就不再是支离破碎分割孤立的东西。学生的知识有无系统,往往是决定其学习质量高低和以后成就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教必须循序,教学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由片断到系统。教师讲授,不仅是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局部,还须引导学生掌握总体。到总复习时,更要讲求综合系统。此外教师讲授知识,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总结出理性知识,返回来再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教学必循之序。 二、举一反三 要使学生以较多精力学好各门学科中主要的概念、定律、公式,对主要知识力求达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举一反三、熟练应用,教师在此等处要讲解精透,善于启发,并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同时也要妥善地处理一般知识,使重点和一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举一(重点)反三(一般)。 抓关键就是通过主要知识寻求出基本规律并牢固掌握,从而可以触类旁通,认识同一范畴的其他事物,这是以简驭繁的一条法则,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所不可忽视的一条法则。 三、深入浅出

教师在透彻理解所讲问题的本质的基础上,善于用学生知识领域中已有的、或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一些事例,来恰当比喻学生目前尚属不可捉摸、难于理解的理论或问题。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举个浅显的例子把复杂深奥的道理轻易地说懂了,想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教师必须对所讲事物的本质的确是透彻地理解了,并且知识相应广博,能从丰富的事例中选择恰足以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只有这样,才不致问题没有说清,反而增加学生的困惑;也不致使学生因不恰当的比喻而对所讲问题做了歪曲的理解。 借助感性材料讲明理论和概念,也是深入浅出的一种方法。这也叫做“把抽象的教材讲得具体化”。把理论的本源,抽象的过程,使学生清楚了解,并且能够应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则难自可转化为易,深奥自可转化为浅显。 四、直观形象 1.语言的直观:讲课语言必须清楚、简炼,文史课更须形象、生动。备课时要考虑话怎么说?选什么例子会使学生感觉兴趣,效果更好?……能经常在这方面注意,则语言修养就会提高,表达能力就会增强。 2.实物的直观:直观教具、实验、演示等。 直观教具的作用有二: 使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更生动深刻的观念。 把教材的难解部分通过直观形式加以表达,减轻学生理解的困难。 理化生各科教师对学校有关本科的仪器、标本、药品应比较熟悉,此外,还应为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制造一些直观教具。制造直观教具,只能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不应是为了展览或应付参观,否则都是追求形式。

2021年一节好课的十个标准

一节好课的十个标准 欧阳光明(2021.03.07) 1、教师要充满激情。 不论教育怎样改革,教师在课堂上、在学习上的主导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总导演的角色是不会改变的。 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决定课堂的效果。 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只有充满师生激情的课堂,才能振奋学生的精神,调动学生的情绪,开拓学生的思路,创造积极活泼的氛围,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要饱含兴趣,蕴育生机。 教师还要调动手段和方法,包括语言、技术和技巧,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 能够使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发现方法,发现过程,发现自己。使课堂兴趣蕴育着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生机。 没有兴趣的教学是没有效益的教学,没有生机的兴趣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3、学生要主动、真动、全动。 反对纯讲授式的灌输式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的互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里的互动,要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要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索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互动,要使学生真动,要使学生产生真正的疑问和问题,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探讨,使学生在认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过程和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里的互动,要使全体学生都动,要使全体学生都沉浸在积极的思考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师生互教,生生互教的学习局面。4、注重基础,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开发。 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有所得,更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开发,思路得到开拓。 能够获得规律性的东西,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有所悟,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 5、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每一节课,都要贯穿这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堂课上,几十个学生的智力、性格、情绪及知识基础是各不相同的,要使他们都学有应得,就得从各方面给予不同的对待。 从情感上要有不同的关注,从方法上要有不同的引导、指导,从难度上要有不同的设计,从目标上要有不同的要求,从发展上要有不同的期望,否则,一种态度,一个表情,一种难度,一种方法,一个要求,一个目标的千篇一律,决不能成为好课。 6、不再是教课本,还要走向实际和生活。

一堂好课的标准

好课涉及的因素很多,课堂评价尺度也已走向多元——新课程标准是尺度,学生接受程度是尺度,动态生成的效果是尺度,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潜在的尺度。各小组经调查后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思想: 任课教师必备的“六个好” 专家说,一堂好课要让学生觉得“小眼灿灿,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嘴滔滔”。各位同学在各校工作的过程中,从中悟出,一堂好课必备“六个好”,才算成功的一节课。 一、上课带着好心情 有了好心情,就会脸挂笑容,步态潇洒。有了好心情就会生机勃勃,激情奔放。有了好心情就会思维活跃,迸发智慧火花,一个个金点子,妙方法,从天而降。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的本质是关注孩子的幸福,关注幸福就是要关注孩子的心情。教师把好心情带进课堂感染学生,就会让学生愉悦幸福,兴奋激动,热情激岩。心弛神往,开启心智大门,驰骋想象空间。 所以,好的心情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当我们跨进课堂的一刹那,我们应当常问:今天我的心情好吗?带给孩子们的是欢乐吗? 二、和学生建立好关系 有了和谐、民主、平等、协商的新型师生关系,才会有浓浓的研讨氛围,学生才能放下包袱,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操作、尝试、讨论、质疑,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去探究,去合作,去发现,去创造。有了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才会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参与的生动场面,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潜能得到发挥,才智得到展现。 作为教师,我们既是长辈、导师、组织者、引导者,但同时也是学习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我们只有放下架子融进学生群体,参与到学生中读书、讨论、游戏、玩耍,才能营造真正的和谐民主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理念”是教学成功的基石,是学生主动参与、走向成功、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我们经常好问:教师是否真的走下神坛,走进了学生心灵? 三、创设好的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是指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有意创设一种不和谐,不平衡,从而触发学生弄清事物本质的迫切愿望,激发主动探究的思维动力。它不仅包含问题本身,还包含教师的启发、鼓励、暗示、点拨。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却远远胜过问题的动态表现。无论创设的是故事情景,活动情景,还是游戏情景,动画情景,它都破开学生心灵的层层坚冰,泛起学生心潮的层层波澜,使学生凝神静思,小手高举,口若悬河;使课堂高潮岩起,笑声朗朗,掌声阵阵。 好的问题情景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联系的“铺路石”,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当我们备完课,准备掩卷而息时,要常问:明天的课是否创设了最佳问题情景? 四、精心设计好点拨指导 主体,并不排斥“主导”。有精彩的“主导”,才有活跃的主体。导之得法,导之有序,导之宜时,导之得体,才有主体的充分发挥和精彩表现。导的关键在于抓住内容的选择,学习的起点,思维的动向,合作的组织,动力的补充。在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的问题没有价值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给方法;在学生提出问题过少或未触及教学重点时,突出重点,指点迷津;在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多时,归纳筛选,切中要害;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时,组织讨论,指明方向。好的指导,总是抓住时机,哪怕是三言两语的导言,一个小小的提问,一句轻轻的点拨,一张图片的展示,都使学生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困惑中得到解脱,迷惘中找准方向。 好的指导是学生学习路上的“航标灯”,是通向成功的“加油站”。让学生任凭风吹浪打,总是驶向求知知的彼岸。 五、及时给予好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