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核辐射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核辐射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核辐射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核辐射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辐射育种的应用

学院:园艺学院

姓名:朱代强李志宁

学号:107331612173

107331612171

核辐射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辐射育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奇的种植技术。它利用射线、x射线或者是中子、激光和离子束等照射农作物的种子、植株或某些器官和组织,促使它们产生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需要的可遗传优良变异,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以供直接生产利用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经过这样的技术种植,一个青椒重量可以达到500克,玉米能够结出7个棒,黄瓜可以长到半米高,而美丽的花卉也都神话般地发生变异,“一串红”本是一串串地开花,在这里可以满株开花,如同一座小塔。“万寿菊”本是单层的四瓣花,这时开出的花却变成了多层的六瓣花。“矮牵牛”也会由原本开红色的小花,培育后花朵变大,而且一株可以开出红、白、粉等多种颜色的花朵。

辐射技术在植物育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植物遗传改良上有独特的作用,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出育种目标所需要的种质材料,有时能诱发产生自然界稀有的、未曾出现过的或用一般方法难以获得的新类型、新性状、新基因,对已消失的基因进行人工再创造,能够在原有遗传背景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使植物体出现新的有用性状的变异,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植物改良,缩短育种过程,提高作物改良效率,具有突变的“创新”优势。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中国兴起虽然只有数十年的历史,但因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所以发展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农业育种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1,紫外线:辐射源是紫外光灯,能量和穿透力低,能成功地用于处理花粉粒。

2,电磁辐射和中子:容易穿透植物组织。

3,X射线:辐射源是X光机。X射线又称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它不带电核,是一种中性射线。

4,伽马(γ)射线:辐射源是钴60(60Co)和铯137(137Cs)(放射性核素Cs-137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露出的放射性污染中的一种。)及核反应堆。伽马(γ)射线也是一种不带电荷的中性射线。

5,中子: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根据中子能量大小分为超快中子、快中子、中能中子、慢中子、热中子。

6,β射线:辐射源为磷32(32P)和硫35(35S)。β射线是一束电子流,产生与X或γ射线相似的作用。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927年,美国的研究人员相继发现了x射线对玉米和大麦的诱变效应,并随之开始了将这种诱变应用于植物育种的试验研究;1934年,世界上运用辐射诱变技术人工培育出突变品种的第一例是用x射线的诱变效应成功地培育出了烟草突变品种。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人类对核能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核技术也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医学、军事、工业和农业,辐射诱变育种技术也随之在植物的性状改良方面得以应用。从60年代起,人们对辐射诱变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成了辐射育种技术的逐步成熟。1969年,联合国农粮组织(FAO)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出版发行了《突变育种手册》,这是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由初期的基础研究阶段走向实际应用的标志性转折。实际上,20世纪70年代,辐射诱变育种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有效的手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并且其技术重点已经转向了早熟、抗病、高产、无籽变异和突变体的杂交利用。我国辐射诱变育种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O年代,从70年代后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技术育成国内第一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中原单32号。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绿杆成熟,适于青储、氨化和微生物发酵处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扬稻6号,是一个具有非常突出优点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大面积的亩产水平达600公斤,高产田块达826.2公斤;解决了长期以来水稻生产中大面积丰产与优质、多抗难以兼顾的矛盾。目前国家水稻超级863计划中的育种研究,均以该品种作为核心材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的龙辐麦系列专用小麦品种,不仅在黑龙江省占有较大比例的播种面积,而且在产业化运作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浙江大学核农学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利用诱变技术选育出白化转绿型叶色突变体,首次建立起利用辐射诱变培育带叶色标记的杂交水稻不育系技术体系,并首先育成一批带叶色标记的实用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苗期白化、后期转绿的叶色标记功能。这一遗传育种工具材料的创制,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种子生产过程中剔除假种、杂种的可操作性,为生产放心种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1987年以来,我国的诱变育种专家在航天育种机理研究、地面模拟实验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50多个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农作物优异新种质、新品系进入省级以上品种区域试验,包括水稻、小麦、番茄、青椒和芝麻等1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或新组合通过品种审定。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实现了优质与高产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水稻航天育种的重大突破。在福建省晚杂优区试中,其产量比对照水稻平均增产9.61%,达到极显著水平,创“六五”攻关以来该省所有区试品种组合产量的最高纪录,且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该品种已通过福建省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太空5号小麦是第一个利用航天技术育成并通过审定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比对照小麦平均增产9.67%,品质达到国标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现已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获国家“十五”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中芝1号芝麻是利用航天技术育成的集高产、高含油量、抗病、抗倒伏等多个优良性状于一体的突破性芝麻新品种。该品种在全国12个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时全面增产,比对照组平均增产12.7%,增产幅度居“九五”以来全国所有参加区试品种的首位。该品种已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全国芝麻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与此同时,我国的诱变育种专家在航天育种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从粒子生物学、物理场生物学和重力生物学等不同角度研究了空间环境各因素的诱变特异性;开创了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诱变农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为全面探索航天诱变育种机理和建立航天育种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在植物突变本品种的育成数量、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以较大优势领先于世界其它

国家。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8年的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诱变技术成的2 320个新品种中,

中国育成的多达623个,占世界总量的26.85%,每年为国家增加可创经济效益40亿元,辐射育种

技术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辐射诱变的作用机理

在细胞水平上,辐射诱变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围绕染色体畸变和突变关系进行的。染色体畸变是植物辐射损伤典型的表现特征,在辐射处理材料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都观察到了染色体畸变(比如畸变类型、畸变行为及其遗传效应)。当通过辐射将能量传递到生物体内时,生物体内各种分子便产生电离和激发,接着产生许多化学性质十分活跃的自由原子或自由基团。它们继续相互反应,并与其周围物质特别是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反应,引起分子结构的改变。由此又影响到细胞内的一些生化过程,如DNA合成的各种酶活性的改变等,使各部分结构进一步深刻变化,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染色体损伤。由于染色体断裂和重接而产生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即染色体突变,而DNA分子结构中碱基的变化则造成基因突变。那些带有染色体突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经过细胞世代将变异了的遗传物质传至性细胞或无性繁殖器官(用射线照射无性繁殖器官,可以提高芽率,是加速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即可产生生物体的遗传变异。注:碱基是核酸、核苷、核苷酸的成分。

换言之,辐射诱变就是使处理材料的DNA因发生断裂、损伤和碱基缺失等多种生物学效应而促使其产生大的突变。另外,在射线促使细胞染色体发生改变的同时,还会引起生物体与细胞质有关的遗传性核外变异。

辐射诱变的方法

?照射方法:

–外照射

–内照射

–间接照射

外照射:指放射性元素不进入植物体内,而是利用其射线(X射线、γ射线、中子)照射植物各个器官。这种方法简便,在诱变育种中比较常用。

?根据照射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照射和慢性照射。急性照射指采用较高的剂量率进行短时间处理。慢性照射是在长时间内进行低剂量率的缓慢照射。慢照射比急照射对材料的损伤轻,形态畸变少,而且诱变效果稳定。

?根据照射植物的器官组织不同可分为:种子照射、花粉照射、子房照射、营养器官照射、植株照射、其他植物器官组织的照射等等。

内照射:将放射性元素引入植物体内,由它放射出的射线在体内进行照射。

?内照射优点:剂量低、持续时间长、多数植物可在生育阶段进行处理等。

?方式:

1 浸种法:浸泡种子和枝条

2 施入法:施入土壤,使植物吸收

3 涂抹法:

4 注射法等:注射入茎杆、枝条、芽等部位

适宜剂量和剂量率的选择?概念

◎致死剂量:全部致死的剂量值

◎适宜剂量:(半致死剂量):50%存活时的剂量值

?剂量的选择原则:

活:后代要有一定的成活植株

变:在一定的成活植株中,有较大的变异效应

优:产生的变异有较多的有利突变。

剂量率:P=D/T

P(剂量强度)、D(放射剂量)、T(照射时间)

辐射对照

辐射量辐射量SI

单位

SI单位专名专用单位

照射量库伦·千克^-

1(C·kg^-1)

未定

伦琴(R)1伦=2.58×10^-4库伦·千克^-1

(1R=2.58×10^-4C·kg^-1)

吸收剂量焦耳·千克^-

1(J·kg^-1)

戈瑞(Gy)1戈瑞=1焦耳·千克^-

1=100拉德(1Gy=1J·kg^-1=102r

ad)

拉德(rad)1拉德=10-2焦耳·千克^-1=1

00尔格·克^-1(1rad=10^-2J·kg^-1=102e

rg·g^-1)

当量剂量焦耳·千克^-

1(J·kg^-1)

希沃特(Sv)1希沃特=1焦耳·千

克^-1=10

雷姆(rem)1雷姆=10^-2焦耳·千克^-1

(1rem=10-2J·kg^-1)

放射

性活度秒^-1(s^-1)

贝可勒尔(Bq)1贝可勒尔=1秒-

1(1Bq=1s^-1)

居里(Ci)1居里=3.7×1010·秒^-1(1Ci

=3.7×1010s^-1)

个人

辐射育种的程序?处理材料的选择

?突变世代的划分

?分离世代群体数量的估计

?突变体鉴定和选择

突变体鉴定和选择?形态鉴定

?实验室鉴定

?遗传学鉴定

?生物化学鉴定

?抗性突变体的离体筛选鉴定

辐射育种的材料?以种子为辐射处理材料

?以花粉为辐射材料

?以营养器官为辐射材料

选择材料的原则:1、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

2、杂合子材料;

3、易产生不定芽;

4、对辐射较为敏感的材料。

辐射育种的突变特点及其超常优势

通过在水稻育种中所进行的辐射诱变试验发现,通过辐射处理的水稻细胞会发生多种突变,其中包括染色体

突变、基因突变和核外突变。在这些突变中,多数为基因突变。这种突变的特点为:(1)多数为隐性突变(2)不同

性状的基因突变频率不同,叶绿素突变、矮杆突变、早熟或晚熟突变等较易发生,因此,不同的突变育种性状应

有不同大小的M1(辐射处理种子产生的子一代)群体以供选择。(3)突变性状通常稳定快,一般经历3~4代即可稳定,因而育种周期短,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育成新品种。(4)在射线的总照射量为一定值时,照射量率对最终的

生物效应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诱变效果,应该根据不同的育种目的,选择适宜的照射剂量率。

与常规育种相比,辐射诱变育种具有如下优势:(1)可以提高作物的突变频率,扩大突变范围,从而为选育

新品种提供更为丰富的原始材料。利用辐射诱发作物的突变频率可从千分之几到三十分之一左右,要比自然突变

频率高出1000倍,并且突变的范围宽泛,能够克服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促进远缘杂交和基因重组,实现基因转移,引起作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多方面的变异。例如,用射线处理小麦种子,在其后代中出现很多有实用

价值的变异,如早熟、矮杆、抗病、抗倒伏以及蛋白质和含油量增加等,极大地丰富了作物育种工作的原始内容。

(2)能够改变农作物品种单一的不良性状,克服原有品种的缺陷,并能够使种质发生突变的特性很快趋于稳定,

从而大大缩短育种周期。(3)可以较快地提高品种的品质。有的可使植株矮化和高产,如施巾帼等用质子辐照

冬小麦,结果不仅使其株高降低了10 cm以上,而且其产量也比原品种提高了10%以上;有的可显著地提高抗性,如肖韵琴等用射线辐照红玉苹果,结果发现得到的突变体其斑点病发病率仅为5%,而比照组为55%。

辐射种子的卫生安全性

辐射种子的卫生安全性是人们最关心,也是最终能否被接受的关键问题。辐射加工是一种物理加工过程,是通过射线作用于种子,种子本身不接触放射源,不会产生放射性污染,也不会污染种子和环境。在种子辐射中使用的辐射源它们的能量都低于在种子中可能引起诱导放射性的能量阈值,任何辐射处理后的种子都是安全的。辐射种子的卫生安全性已被世界所公认,其安全性的公认为实际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种子辐射技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国际上认可辐射种子的国家增加的同时,依然有许多国家和公众反对辐射种子,不允许进口,种子辐射的前途不仅取决于它能否提高产品的质量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因此,应及时提供信息资料,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力度,以消除消费者的心理障碍,从而促进辐射种子的商业化,消费者一旦对新技术有了了解,他们乐于购买,相信辐射种子的前景十分可观。

几点建议

辐射育种技术也存在许多不足,还有待加强,如水果蔬菜新品质资源缺乏,在果蔬的高产、抗逆(抗病虫、抗旱、抗涝、抗冻)高品质方面的育种还有待加强,育种的范围也不够广,推广速度很慢。目前,国内仅对苹果、柑橘、荔枝、蘑菇等少数品种有较多的研究,但研究不够深入、不够细致。

应该指出的是,农业科研特别是农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长期、连续的积累;需要一支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创新活力的科研队伍。与常规育种方法相比,辐射诱变育种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它还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为此建议:①加强组织领导的协调, 进一步完善国家核农学研究体系。②建立和健全持续有效的科研投入机制。③在研究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加强基础研究,又要重视提高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和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在作物品种的选择上应注意增加对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诱变育种的研究。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 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 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 1 焦耳为1 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 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 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 1 986年切尔诺贝

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放射性铯、铀和钚都 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它有一系列症状: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 ——如果接受高等程度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健康受损程度取决于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以及辐射的强度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它能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是有时损伤过于严重或涉及太多组织与脏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复。 而且,身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也很可能产生错误。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 辐射最可能导致哪些“长期”的健康损害?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 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此外,如果机体不能很好的修复辐射带来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

2021新版核辐射的安全防护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核辐射的安全防护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2021新版核辐射的安全防护 核事故的类型:核事故有三类:核辐射事故、核反应堆事故、核武器事故。 1.核辐射事故是放射性物质的非正常散播,会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受到辐射,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 2.核反应堆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一旦发生,社会危害就很大,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3.核武器事故是核武器在研制、生产、储存、运输、准备使用、拆卸销毁过程中发生的丢失、损坏、爆炸或燃烧。 核事故的预防 1.平时我们要增强防灾意识,不要随便保存不明金属物,特别是在保存某些银灰色金属时,必须非常谨慎。 2.到医院放射科就医,或在其他场合发现警告标志,要赶快避

让。 3.如果很多人在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同时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泻、发烧、四肢无力等现象,要考虑是否有发生辐射事故的可能。 4.离反应堆比较近的话,要注意异常的前兆,如耀眼的闪光、明亮的火球、震耳的巨响、蘑菇状烟云、尘柱状落灰等。 核反应堆事故发生时的应对 发生核反应堆事故时,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 1.隐蔽。躲在屋里,把门窗都关上,可以用土坯、沙袋或砖把窗户封起来,用手帕捂住口鼻。砖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防护效果好,木质房屋防护效果差,房子越大防护效果越好,在高大的建筑物里,可以把人都集中在中间。烟云过后及时打开门窗。 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稳定碘。 3.控制食物和水。确定食物和水被沾染后,要停止食用。如果不得不食用被沾染的食物,必须进行除沾染处理,达到允许食用的标准再食用。

核辐射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核辐射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核辐射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讨论了电子束辐照和γ射线辐照在工业废水,废气及於渣处理的机理及其应用,说明了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其它技术和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指出了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环境保护核辐射技术环境污染治理γ射线电子束 正文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

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核辐射主要是α、β、γ 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 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污染物的辐射处理方法是利用γ射线及快速电子对环境污染物进行 辐照。辐照时体系可产生物理化学效应,化学效应及生物学效应等。核辐射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应用面广,可用高能射线对燃烧废气、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消化污水及固体废物等进行处理都已取得良好 效果。辐射能有效地的降解三废中的有机物;杀死废物中的有害病毒,有害微生物;提高污泥的沉降和过滤性能;节省大量能源。辐 射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安全可靠,特别对于那些常规方法难以处理 的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辐射技术在治理环境废水中的应用 废水处理主要有下面的四个方面: 1.降低废水中的生化需氧量fBOD)和化学需氧量(COD)o

2.使废水更稳定,使难以降解的化合物转变成比较容易被生物或化 学氧化的形式降解。 3.消灭废水中的病菌,病毒及有害微生物,设法破坏有毒化合物。4.改善废水中固体成分(污泥)的处理和运输。 用辐射方法可以完全解决上面的问题,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采用γ射线或者加速电子对污染物进行处理时,一方面,高能射线 可以与污染物直接作用,引起它们分解和改性;另一方面,高能射 线可以与介质(水和空气)发生作用产生一系列的自由基、离子、水 合电子及离子基等,这些粒子具有相当高的活性,能与污染物发生 氧化或还原作用造成有机物的降解。通常情况,在高能射线辐照下,纯水会发生如下反应

日本核辐射的现状及预防.

日本9级强震导致的核辐射现状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在福岛核电站释放出11930微希/小时的辐射后,220公里外的东京只测出了0.774微希/小时的增长,也就是说,辐射能量已经衰减了15000倍。这0.774微希/小时,也即774纳希/小时的辐射增加值,和使用老式显示器的电脑效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目前正在阅读我们专题的不少读者,您现在所处的辐射环境就和当时的东京差不多。 隔着大海1000公里外的中国即使处于下风处,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3月16日16时继续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汇总图中绿色曲线代表监测值,蓝色柱体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绿色曲线均在蓝色柱体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 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16日宣布,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21公里处的福岛县浪江町附近检测到每小时330微西弗的辐射量,这相当于是正常情况下的约6600倍。而这一地区属于政府要求躲在室内的区域。检测工作于当地时间15日下午8点40分至50分在该核电站中心区域西北20公里处附近进行。监测车用2种检测仪器对3处进行检测后发现,车外与车内辐射量分别为每小时330~240微西弗与300~195微西弗。 16日上午8点,他们对福岛市内自来水管内的水进行了检测,发现了少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放射性物质铀为每千克水177贝克勒尔(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放射性物质铯为每千克水58贝克勒尔。日本对在发生核辐射的情况下,食物中放射性物质的国家标准为铀300贝克勒尔以下,铯200贝克勒尔以下。

LI-COR辐射传感器

LI-COR辐射传感器 LI-COR的辐射传感器分为三类--光量子传感器、日辐射强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其中光量 子传感器能够测量波长在400~700nm的光合有效辐射并且可以应用在陆地和水下的各种环境 中;日辐射强度传感器适合于测量全部的日光辐射(包括太阳加上天空);光照传感器适合于测 量以lux为单位的照明光,而这种光照是人眼可以看到的。 传感器校正注意点 LI-COR公司所有的传感器(除了日辐射强度传感器外)都经过标准石英卤素灯校正,而标准 适应卤素灯则是经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学会(NIST)标定。标准灯的精度是0.035%。校正设备 中的显微镜和激光使误差小于0.1%。通过黑色的天鹅绒背景将散射光的误差也小于0.1%。而绝对 校正的精度则受到来源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学会标准灯的不确定性所限制。LI-COR公司光量子 传感器绝对校正的技术指标是来源于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学会标准灯强度的±5%(通常为± 3%)。 LI-190SA光量子传感器 LI-190SA光量子传感器主要被植物学家、气象学家、园艺学家、生态调查组和其它环境学家所利用,目的是为了测量空气中、植物生长箱和温室中的光合作用量子通量密度。 因为LI-190SA是计算机跟踪的光谱反应,所以可以准确测量自然和人工环境中的光合作用量子通量密度。 LI-191SA线性光量子传感器

LI-191SA线性光量子传感器主要应用在空间不一致的环境中(如植物的树冠内部)测量光合有效辐射(PAR)。 重要特性 1.传感器长度为1米,其感应波长为400~700nm,且该范围的波长正是测量光合有效辐射所推荐的; 2.测量结果的输出单位为μmol m-2 s-1; 3.测量结果是1米范围内的空间光合有效辐射的平均值,可以将实验误差最小化; 4.一个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次测量; 5.完全不受天气的影响(除了BNC接头),而且可以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放置在野外。 应用范围 LI-191SA可以用来长期监测作物树冠内部光量子通量的变化。 注意事项 正常情况下,当一个人测量树冠内部的光量子通量时,用手将传感器支撑并且将其伸入到树冠中。在此过程中,应该尽最大努力将传感器保持在水平位置。由于水平范围的光量子通量有相当的变化,因此用户没有将传感器放置水平而引起的误差与整个树冠内光量子通量的变化而引起的误差相比较较小。如果用户想长期将该仪器固定在野外使用,可以通过常规实验室设备和环形支架联合使用而完成。 LI-192SA水下光量子传感器

核辐射防护与安全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9 科目名称:核辐射防护与安全 一. 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辐射防护与安全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辐射剂量、辐射探测、辐射防护、辐射安全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有关辐射防护与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电离辐射 掌握电离辐射和放射性衰变,放射性的量和单位,电离辐射的类型,衰变常数、活度和半衰期,半衰期的测量,了解其他辐射源的电离辐射;掌握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理解γ和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生成,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辐射探测方法与辐射探测仪器的使用 掌握辐射探测的机理,电离辐射探测器,充气探测器,固体导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中子探测器。了解辐射探测仪器的使用,表面污染测量,空气污染测量,个人剂量测量。 3.辐射防护基本原理 了解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理解基本安全标准,剂量限值和剂量约束,辐射防护体系,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掌握外照射危害的防护,辐射类型对外照射危害的影响,外照射危害的控制,屏蔽计算;掌握内照射危害的防护,内照射危害的测量,工作场所的污染限值,内照射危害的控制。 4.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 掌握放射性废物,废物最小化,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原则(液体废物分类、固体废物分类、液态气态排放),了解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步骤,放射性废物活度的监测。了解核子仪的安全使用,了解放射性示踪剂的安全使用,了解放射治疗、核医学的防护与安全。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填空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题等。 四、参考书目 1.《辐射防护基础教程》.王建龙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第一版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完整版)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 辐射(放射)科 安全防护管理 安全防护制度 放射岗位职责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医务科 二0一五年十月

目录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2)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2) 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2) 人员培训制度 (3) 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3)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辐射监测方案 (4) 学习培训制度及记录 (5) 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6) 辐射(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制度 (6)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7)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7) 辐射(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8) 登记室管理制度 (8)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9) 借片管理制度 (9)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9) 暗室管理制度 (10) CT室管理制度 (10)

DSA室管理制度 (10) 综合读片制度 (11)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11) 放射介入手术随访制度 (11) X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1) 导管(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12) 进修,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12) 登记室岗位职责 (13)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 (13) 暗室岗位职责 (13) CT室岗位职责 (14) DSA室岗位职责 (14) 辐射(放射)科岗位职责和各级人员职责 (15) 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 (19)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及省环保厅、市环保局相关文件精神的规定,切实加强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的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辐射危害,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决定调整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杨斌 副组长:周长平程福舟 成员:王延忠王蕾纪振华金星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日常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 3、辐射安全及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拟定辐射防护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2)做好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防护设施的供应与管理以及辐射防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工作。 (3)组织实施本院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4)定期对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情况,指导做好个人以及患者的辐射防护,确保不发生辐射安全事故。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做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放射事故,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各类X线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核辐射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核辐射在农业育种方面的 应用及发展 学院:水建学院 班级:水工112班 姓名:俞奇 学号;2011012158

核辐射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辐射诱变育种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中子、质子或者射线等物理辐射诱变因素对种子进行辐照,诱发其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行为变异,从而得到可供利用的突变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本文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和林木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辐射诱变,育种,机理,应用 【正文】 辐射诱变育种是人为地利用射线、x射线或者是中了、激光和离子束等物理诱变因素,诱发植物遗传变异,从而在短时问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以供直接生产利用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种质资源的一种新兴的育种技术f张小静和陈富,2008,现代农业科技,(13):14.15,17)。该技术的问世,虽然只有数十年的历史(程薇,2007,湖北农业科学,45(5):660.663),但因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所以发展迅以水稻、小麦、大豆、花卉(王丹等,2009)和林木(刘刚等,2009)等材料所做的辐照试验为依托,综述了国内外在辐射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术的作用机理、特点、优势、适用范围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其主旨在,于提高人们对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及其前景的认识,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期促进现代化物理农业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紫外线:辐射源是紫外光灯,能量和穿透力低,能成功地用于处理花粉粒。 ?电磁辐射和中子:容易穿透植物组织。 ?X射线:辐射源是X光机。X射线又称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它不带电核,是一种 中性射线。 ?γ射线:辐射源是60Co和137Cs及核反应堆。γ射线也是一种不带电荷的中性射线。 ?中子: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根据中子能量大小分为超快中子、快 中子、中能中子、慢中子、热中子。 ?β射线:辐射源为32P和35S。β射线是一束电子流,产生与X或γ射线相似的作用。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1927年,美国的Muller教授(白成科等,2003)发家Stadler又相继发现了x射线对玉米和大麦的诱 变效应,并随之开始了将这种诱变应用于植物育种的试验研究;1934年,育种专家D.Tollenear(张小静和陈富,2008,现代农业科技,(13):14—15,17)用x射线的诱变效应

核辐射防护

核辐射的来源与防护 Heungsun.K(02009139) (东南大学,南京 211100) 摘要:核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种,不同的辐射种类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各异。了解核辐射的不同来源以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的危害有现实和迫切的意义。辐射防护是基于不同核辐射所采取的减少受辐射危害的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防护要遵循以下三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关键词:核辐射;来源;种类;危害;防护。 2010年3月日本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事故。随着时间的推移,核泄漏的势态渐趋严峻,核电站反应堆爆炸频频发生,日本多地饮用水、蔬菜等均检测出超标的放射性物质……核事故已对日本乃至我国的国民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了解核辐射的来源和防护对维持自身健康有重要意义。 1核辐射的定义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2核辐射的来源 2.1天然辐射 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它来自外层空间,统称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自然界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 作者简介:Heungsun.K,男,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E-mail:kwanheungsun@https://www.sodocs.net/doc/8511237482.html,. 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地壳是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重要贮存库,尤其是原生放射性核素。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为铀、钍系和钾-40。其中,空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有地表释入大气中的氡及其子体核素,动植物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大多数是钾-40。 土壤主要由岩石的淋漓侵蚀和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其中的放射性是从岩石转移而来的。由于岩石的种类很多,受到自然条件的作用程度也不尽一致,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变化范围是很大的。土壤的地理位置、地质来源、水文条件、气候以及农业历史等都是影响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重要因素。 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由于地下水的浸滤作用而受损失,地下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来源于此途径。此外,粘附于地表颗粒土壤上的放射性核素,在风力的作用下,可转变成尘埃或气溶胶,进而转入到大气圈并进一步迁移到植物或动物体内。土壤中的某些可溶性放射性核素被植物根吸收后,继而输送到可食部分,接着再被食草动物采食,然后转移到食肉动物,最终成为食品中和人体中放射性核素的重要来源之一。环境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与多种因素有关。 2.2人工辐射 人类除受到天然本底的照射外,还经常受到各种人工辐射的照射。现今世界上的主要人工辐射源包括:

核辐射的安全防护(标准版)

核辐射的安全防护(标准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69

核辐射的安全防护(标准版) 核事故的类型:核事故有三类:核辐射事故、核反应堆事故、核武器事故。 1.核辐射事故是放射性物质的非正常散播,会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受到辐射,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 2.核反应堆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一旦发生,社会危害就很大,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3.核武器事故是核武器在研制、生产、储存、运输、准备使用、拆卸销毁过程中发生的丢失、损坏、爆炸或燃烧。 核事故的预防 1.平时我们要增强防灾意识,不要随便保存不明金属物,特别是在保存某些银灰色金属时,必须非常谨慎。 2.到医院放射科就医,或在其他场合发现警告标志,要赶快避

让。 3.如果很多人在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同时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泻、发烧、四肢无力等现象,要考虑是否有发生辐射事故的可能。 4.离反应堆比较近的话,要注意异常的前兆,如耀眼的闪光、明亮的火球、震耳的巨响、蘑菇状烟云、尘柱状落灰等。 核反应堆事故发生时的应对 发生核反应堆事故时,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 1.隐蔽。躲在屋里,把门窗都关上,可以用土坯、沙袋或砖把窗户封起来,用手帕捂住口鼻。砖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防护效果好,木质房屋防护效果差,房子越大防护效果越好,在高大的建筑物里,可以把人都集中在中间。烟云过后及时打开门窗。 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稳定碘。 3.控制食物和水。确定食物和水被沾染后,要停止食用。如果不得不食用被沾染的食物,必须进行除沾染处理,达到允许食用的标准再食用。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86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标准版本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

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 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放射性铯、铀和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它有一系列症状: 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

核辐射常识与碘防护

本文由xiaoyaohanqq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核辐射 核辐射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辐射定义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核辐射标志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 X 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编辑本段辐射单位常用辐射单位: 核电站物理量老单位新单位换算关系活度居里(Ci) 贝可[勒尔](Bq) 1Ci=3.7× 1010Bq 照射量伦琴(R) 库仑/千克(C/kg) 1R=2.58×10-4C/kg 吸收剂量拉德(rad) 戈[瑞](Gy) 1Gy=100rad 剂量当量雷姆(rem) 希[沃特](Sv) 1Sv=100rem 编辑本段天然辐射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据有关资料统计,天然辐射造成的公众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照射成分年有效剂量(毫希)正常本底地区照射量升高的地区宇宙射线 0.38 2.0 宇生放射性核素 0.01 0.01 天然辐射陆地辐射:外照射 0.46 4.3 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 0.23 0.6 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吸入 222Rn 1.2 10 吸入 220Rn 0.07 0.1 食入 222Rn 0.005 0.1 总计 2.4 编辑本段人工辐射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 核爆炸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辐射源剂量(毫希/年)放射诊断 0.22 放射治疗 0.03 医用同位素 0.002 放射性废物 0.002 核爆炸落下尘 0.01 职业照射 0.009 其他辐射源0.012 核电站周围 0.001~0.02 编辑本段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辐射的种类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辐射的危害 核爆炸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练习

1.单选——是用来度量不带电粒子(如光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转移的物理 量,适用于中子、光子照射的剂量计算。 A:比释动能 B:吸收剂量 C:剂量当量 D:照射量 正确答案是A 2.单选 人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射线,其中是带电粒子的是---- A:X射线 B:β粒子 C:中子 D:y射线 正确答案是B 3.单选当一个光子与物质原子中一个核外电子作用时,可能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这一过程叫作--- A:康普顿效应 B:电子对效应 C:光电效应 D.吸收 正确答案是:C 4.单选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 A:贝可勒尔(Bq) B:居里(Ci) C:当量剂量(Sev) D:半衰期(T/z) 正确答案是A 5..单选()第一个提出了放射性术语,发现了铺。 A:贝克勒尔 B:伦琴 C:威廉康拉德 D:居里夫人 正确答案是D 6.单选第一次发现了放射性 A:居里夫人 B:贝克勒尔 C:伦琴 D:查德威克 正确答案是B, 7.单选发现了X射线。 A:居里夫人 B:贝克勒尔 C:伦琴 D:查德威克 正确答案是C 8.单选定期出版关于电离辐射防护的推荐书。 A:国际原子能机构 B: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C:WHO D: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答案D 9.单选《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要求》(GBZ165-2012)规定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距离机房外表面0.3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μSv/h。

A:0.5 B:2.5 C:3 D:1.5 正确答案是B 10.单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中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有害效应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ICRP第60号出版物指出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A: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B:防止发生躯体效应,避免发生遗传效应 C:防止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减少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率 D:防止发生遗传效应 答案A 11.单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公众中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除特殊情况外)。 A:年有效剂量1mSv B:年有效剂量5mSv C:年有效剂量10mSv D:年有效剂量20mSv 正确答案是A 12.单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应该大于()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天。 A:1,2 B:2,4 C:2,3 D:2,2 正确答案是D 13.单选《中华人民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 )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A:新建、改建、扩建 B:改建、扩建 C:施工新建 D:规划建设 正确答案是A, 14.单选《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开始施行,()年进行了修订。A:2010

核辐射应用安全与防护

一、选择单个正确答案(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我国职业照射有效剂量限值规定5年不能超过(B) .A: 50mSv B: 100mSv C: 20mSv D:1mSv 2、.辐射导致患癌属于(C)效应. A:急性. B:遗传C:随机性D:确定性 3、.中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可能会发生(B) A:光电效应B:裂变效应C:康普顿效应D:电子对效应. 4、《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要求》(GBZ165-2012) 规定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距离机房外表面0. 3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B) μ Sv/h. A:0.5 B:2.5 C:3 D:1.5 5、下列哪个效应是存在阀值的效应(B) . A:随机性效应B:确定性效应C:光电效应D:康普顿效应 6、器官或组织接受单位当量剂量照射引起随机性损伤效应的几率是(A). A:危险度B:死亡率C:严重遗传疾患的发生率D:相对危险度 7、当Y光子通过物质的原子核附近时,与原子核的核外电子相互作用,光子将其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轨道电子,使其发射出去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光子消失,这个过程称为A A:光电效应B:电子对相应C:康普顿效应D:湮灭. 8、有效剂量E为人体各组织或器宫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的组织权重因数后的和,有效剂量的(D). A:单位为J,专有名为希[沃特](Sv) B:单位为J,专有名为戈[瑞] (Gy) C:单位为Jkg-1, 专有名为戈[瑞] (Gy) D:单位为Jkg-1,专有名为希[沃特] (Sv) 9.典型成年受检者AP腰椎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为A A:10mGy B: 20mGy C:30mGy D: 40mGy 10、.工作场所x、y外照射的监测,最好选用下述检测仪A. A:便携式周围剂量当量率仪B:空气比释动能率仪C:空气吸收剂量率仪D:表面污染监测仪1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 (A )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A:新建、改建、扩建B:改建、扩建C:施工新建D:规划建设 12、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C A:y光子B:粒子C:a粒子D:中子 13、.外照射的防护基本方法有(B) A:空间防护、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 B: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C:距离防护、空间防护和组织防护 D: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组织防护 14、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电离辐射的粒子为 (A) .A:a、β带电粒子B:y光子、中子C:a带电粒子、中子D: y光子,a、β带电粒子,中子15、只适用于间接致电离辐射的是(C). A:照射量B:吸收剂量C:比释动能D:当量剂量 16、审管部门或健康监护机构认定某-工作人员由于健康原因不再适于从事涉及职业照射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应B: A:让其继续从事原放射性工作

核辐射监测仪器设计报告_中科大课程设计

核辐射监测仪器设计报告—— 一种基于GM计数管的核辐射监测器 完成时间:2012-5-21

目录 1 选题依据 (3) 1.1研究意义 (3) 1.2 国内外辐射环境监测系统概况 (3) 1.3 辐射监测仪器要求及选用 (4) 2 研究内容和总体方法 (5) 2.1 总体设计思路 (5) 2.2 仪器工作原理 (5) 2.3 系统软件设计 (7) 2.4 测量原理 (8) 3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8) 3.1 测量算法的改进 (8) 3.2 双GM管自动切换方法的改进 (9)

1 选题依据 1.1研究意义 核辐射事故及核辐射恐怖事件具有突发性,对社会安全和国家政治经济危害大,容易造成社会动荡虽然核电是清洁安全的能源,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必须做好充分的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历史上发生的核事故实例表明,一旦发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会对工作人员周围公众及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社会影响巨大,经济损失严重,世界有核国家都建有应急组织,并建有完善的应急监测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向应急行为决策者提供环境污染状况。 核事故辐射环境监测系统是辐射防护应急以及核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保核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核电站周边辐射环境监测是持续健康发展核能的必要条件。 1.2 国内外辐射环境监测系统概况 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是从半个世纪前起步,伴随着核污染事件核泄漏事故的发生公众的心理变化和关注而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荷兰、日本、丹麦捷克英国奥地利瑞士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等 都十分重视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核设施环境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用于核事故的早期报警及事故监测,其监测数据成为安抚公众、当局决策的主要依据。 我国环境辐射监测工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步,近年来随着核电站的兴建及发展正逐步受到核电、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研制核设施环境、辐射连续监测系统,为核设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则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已开展的环境辐射监测工作包括天然本底调查和核设施运行监测、天然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工作国外开展较早,世界范围的比对工作已大规模做过,由于各国使用的仪器及方法不同,彼此间的数据有所差异;我国自1983年起届时8 年,开展了全国环境天然γ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表1-1为不同方法测得的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

总辐射传感器

专业经营各类实验仪器、科研仪器设备 总辐射传感器 总辐射传感器是就是感应测量辐射的仪器,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的是南京欧煕科贸 经营销售的总辐射传感器。具体了解一下产品的参数情况,如有需要,欢迎联系。 总辐射传感器,气象站传感器,进口传感器,进口气象站,德国LAMBRECHT总辐射传感器,进口总辐射传感器 总辐射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波长范围为0.3~3微米的太阳总辐射。由双层石英玻璃罩、感应元件、遮光板、表体、干燥剂等部分组成。广泛应用于气象探测、大气环境监测、气 候观测、太阳能利用、农业、建筑物。 总辐射传感器技术参数

专业经营各类实验仪器、科研仪器设备 南京欧熙科贸有限公司专业经营各类实验仪器、科研仪器设备,代理各大国际知名品 牌仪器,如日本PREDE全自动太阳光度计、天空成像仪、太阳跟踪系统、德国Lambrecht气象站、风速风向传感器、光照传感器、辐射传感器、美国RSA有氧厌氧呼 吸仪/活性污泥呼吸仪/微生物降解呼吸仪/海水淡化呼吸仪、德国HS ENGINEERS电磁海 流计、保加利亚milkscope牛奶分析仪、德国Avisoft Bioacoustics动物声谱分析仪、声波录制仪、西班牙Marine InstrumentsMLi卫星追踪表层漂流浮标、法国THALOS渔用 浮标、澳大利亚 Next Instruments 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法国GBX水分活度仪、美国FTC 质构仪、美国National揉混仪/和面仪/酵母活性产气率测定仪、意大利ALVIM生物膜系统等,服务于环境,气象、交通、海洋、食品,生命科学、工业、制药以及商业实验室等众多领域。公司本身以高校及企事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为依托,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欢迎咨询南京欧熙科贸有限公司https://www.sodocs.net/doc/8511237482.html,/,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 目录 一、辐射定义 二、辐射单位 三、天然辐射 四、人工辐射 五、辐射防护 六、核辐射效应 七、辐射环境 八、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九、核电站事故一览 十、预防核辐射 一、辐射定义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

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二、辐射单位 常用辐射单位: 核电站 物理量老单位新单位换算关系 活度居里(Ci) 贝可[勒尔](Bq) 1Ci=3.7× 1010Bq 照射量伦琴(R) 库仑/千克(C/kg) 1R=2.58×10-4C/kg 吸收剂量拉德(rad) 戈[瑞](Gy) 1Gy=100rad 剂量当量雷姆(rem) 希[沃特](Sv) 1Sv=100rem 三、天然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据有关资料统计,天然辐射造成的公众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照射成分年有效剂量(毫希) 正常本底地区照射量升高的地区宇宙射线0.38 2.0 宇生放射性核素0.01 0.01 天然辐射 陆地辐射:外照射0.46 4.3 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 0.23 0.6 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