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美国人中国人眼中的对方

美国人中国人眼中的对方

Andrew Leckey

美国沉重的政府债务负担会让它变成另一个希腊吗?如果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被中国取代,它能接受吗?美国是不是正在慢慢地变成一个保护主义的国度?

问这些问题好像是别有用心,想套别人的话出来,但如果被问的是一位接受中国电视台采访的美国人,这并没有违反游戏规则。过去几年,我接受中国电视台采访就不下十几次。毕竟你是在中国的国土上回答问题,在这里,“美国”是一个充斥着分析与批评的话题,正如“中国”在美国一样。

人民币汇率和贸易关系这类话题会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因为它们关乎经济增长、投资潜力和国家荣誉。相比回答其他跟中美关系没多大关联的问题,谈论这些话题需要在政治上更加圆熟。所谓其他问题,比如有关俄罗斯经济,比如有关英国石油公司(BP)的管理。

中国拥有如许多世纪的王朝历史,而把它标为“新兴”国家,好像是挺奇怪的,但在这个古建筑与摩天大楼共存的国度,拥有全球经济影响力却是相对晚近的一件事。在中国选择发展道路之际,发达国家被怀疑是在阴谋阻碍它的前进,或者是通过20国集团(G20)这样的组织,或者是通过单个国家的政策来阻碍。

中国的市场肯定还会波动,并像其他市场影响它自己那样去影响世界。中国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生气蓬勃,其增长可能已经过甚、过快,而周期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中国即将从一个低成本组装产品然后出口到西方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产品与服务的重要消费者,和一个把产品销售给全亚洲不断崛起的中产阶级的国家。

这个转变过程可能将更少地依赖于发达市场,而更多地依赖于那些对日常消费品、信息技术和汽车存在需求的新兴经济体。虽然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贸易、汇率、政治和环境各方面会不断地出现分歧,但是会看到新兴经济体的急剧增长。

中国想要什么

不管是投资、经商还是辩论,同中国打交道都需要相互尊重:

──很多中国人觉得,对政府政策的批评就是对他们人格的批评。虽然我们经常大声批评自己的政府,但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包含他们自身在内的统一整体。外人对中国的批评,事实上就是对中国人民、中华文明的不尊重。一定要和他们保持和谐。讨论冲突话题的时候,要就事论事、以理服人。其实不管对方是哪个国家,这样做都没有坏处。

──他们对我们的了解,甚于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我们的衣服和科技产品是中国制造的,但我们了解中国的渠道仅限于新闻报道。他们看我们的电影,追随NBA,在肯德基(KFC)和星巴克(Starbucks)吃喝,开别克(Buik)车,并且在商

店里张贴美国演员和运动员的海报。他们隆重地过圣诞节,只是不履行其中的宗教部分。不过,很难说这就是美国和美国人的真实再现。

──美国政治家对中国的负面言语,常常被中国人当真,正如美国体育教练正儿八经地对待竞争对手留在更衣室留言板上的负面言语。很多国会议员蓄意发表一些措辞其实是为了取悦选民,但中国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

──出现重大争议时,中国各个年龄的人士都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成就,哪怕他们的前进道路并没有完全勾划出来。缩小贫富差距,将是最重要的经济任务之一。

──国家和父母对中国年轻人取得成功的要求,远远超过美国年轻人承受的这种压力。中国的父母成长于一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下,他们要求子女学习要更刻苦,工作要更努力。独生子女政策使年轻人更需要取得成功。全中国的购物广场里,主要都是30岁以下的人,这显示了年轻一代的经济实力。

──一般来讲,中国人确实更愿意和熟人打交道。这种现象在任何国家都不鲜见,但在中国通过友谊建立起的纽带,肯定会带来生意和共享信息。匆匆会面不会有多少结果,而经常拜访是十分有用的。

当今美国人研究中国跟他们20年前研究日本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看到自己好像马上就要被人家从经济上超过,所以在研究的时候是带了一种担忧和紧迫感的。最后,我想告诉你,在为纪念美国传奇电视新闻记者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的一档特别访谈节目中,中国主持人最后问了我一个与经济无关的问题,我把这给问题留给读者自己来回答:

为什么美国就没有一个具有克朗凯特那种地位的记者,能够像他结束越南战争一样结束伊拉克战争呢?

这听起来别有用心。但对于一位在中国接受采访的美国人来讲,懂得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毕竟我自己也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问题去问中国人。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人

张涛

前一段时间,《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上的一篇文章很受国内读者的关注,题目是《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文章后半部分点到了一个关键的时代背景,那就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前提下美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不过,我个人看来,现如今也许反向研究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国内对美国人的书面研究貌似挺多,但其中误读的成分也不少,了解程度多年来好像一直是在原地踏步。

记得十几年前赴美之前,我曾经拜读过两本国内关于美国的畅销书,一本叫《中国可以说不》,作者好像是几个从来没有去过美国的内地“愤怒”青年;另

外一本是《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作者曾在美国做过短期的访问学者。说实话,尽管这两本书看似充满“抑美”之词,但在我犹豫是否赴美时反而帮助我坚定了亲自看一个真美国的决心。去年在书摊上流行的一本《中国不高兴》(作者包括《中国可以说不》的原创者),似乎风采依然,起码针对美国的气还是那么鼓胀。就我而言,唯一的不同就是在翻看了几页后就全然没了当年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这些年来对美国和美国人的看法一直都处于一个修正的状态,这种修正不能用好坏来定义,只能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尽量去构建属于他们的真实状态。一篇短文当然难以对这种状态进行全面的描述,我将在有限的篇幅里针对《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具体内容,提供一个点对点的反向观察。

1. 确实会有不少中国人会把外人对中国政府的批评转换为针对自身和民族的批评。美国人一般不会如此,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和你对话时即使不会主动对自己的政府发难,也会在你对政府稍有微词时跟着起哄架秧子,因为在他们眼里,政府是真正的公仆,而纳税人完全有权利对公仆说三道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人的底线是他们长期以来所信奉的那些价值观,当这些背后的东西遭到挑战时,在属于他们的气场里就会出现不和谐音。像《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中所说,讨论冲突话题的时候,要就事论事、以理服人。不要轻易去扮演中国政府发言人的角色,尤其在您未被托此重任的情况下。

2. 中国人希望了解美国人的热情,远甚于他们要了解我们的渴望。美国人的日常用品几乎都是中国制造,但他们了解中国的渠道确实仅限于重头媒体的新闻报道,国际新闻在一般的地方媒体上基本没什么位置。一向“报忧不报喜”的美国媒体偏偏又没有宣传大好形势的习惯,所以也难怪会给人一种“妖魔化”的印象。在中国人看好莱坞电影、粉NBA球星和排长队购买苹果的各种物件时,美国人虽然也开始把来到本地发展的姚明、Jet Li 和Jackie Chan与中国联系起来,亦有小众因为喜欢光顾中餐馆而能记得青岛啤酒,但以美国为中心的“光荣传统”应该还能在主流社会继续传承下去。和别的国家相比,还是我们老中最会照顾人,君不见不少留学生赴美之前都先给自己起好一个洋名字,以便老美们念着记着方便。

3. 中国政府对美国的指责和谴责,常常被美国人忽略,正如中国有关部门正儿八经地要求运动员取得了好成绩务必“先谢政府再谢父母”的嘱托。很多时候政府发言人的义正言辞其实是自说自话,但美国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或

者说他们并不是很在意。

4. 出现重大争议时,美国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可能指出,你们应该反问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依然前赴后继地移民来美国,哪怕有不少美国自己人都对自己国家的走向整日忧心忡忡。他们中很多人真心地认为,实现世界和平,将依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5. 在获取成功方面,美国的年轻人总体上承受的压力或许不如中国的同龄人大,但在实现自我方面的追求似乎一直都不乏动力,而且成功的定义也因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而可以五花八门。我在美国各名校遇到的中国年轻人甭管什么专业,大多都会把投行和PE之类的行业作为择业的选项,而相同年龄的美国人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方面则基本上是以个人兴趣和志向为出发点。

6. 在中国,一般是先建立感情,然后自然会有生意;在美国,通常是先一起有机会共事,建立起对彼此的信任,最后才可能会有感情方面的伴生物。同样是所谓的networking,但个中的程序和内容却由于商业文化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以上完全是针对《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几个观察点的反向总结,建议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照着读。我不希望有任何以偏概全的误导,所以欢迎大家踊跃作补充性发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