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描写战争的诗词

描写战争的诗词

描写战争的诗词
描写战争的诗词

描写战争的诗词、成语、名言

诗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成语:

十面埋伏刀光剑影增兵减灶军令如山孤军奋战孤军深入千军万马全军覆没

异军突起横扫千军溃不成军枪林弹雨单枪匹马荷枪实弹唇枪舌剑临阵磨枪

刀光剑影刀山火海牛刀小试大刀阔斧心如刀割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

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围魏救赵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暗渡陈仓

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步步为营望梅止渴

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破釜沉舟剑拔弩张刀光剑影口蜜腹剑唇枪舌剑

前车之鉴怀水车薪丢卒保车螳臂挡车学富五车闭门造车旗开得胜旗鼓相当

偃旗息鼓重装旗鼓顺风扯旗一鼓作气胶柱鼓瑟欢欣鼓舞打退堂鼓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百战百胜三战三北速战速决转战千里背水一战决一死战南征北战

能征惯战身经百战浴血奋战临阵脱逃严阵以待临阵磨枪冲锋陷阵勇冠三军

名言名句:

1.战争只能带来伤害,到头法国仍是法国,德国仍是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German)

2.这次战争我们用核子,那么下次我们只能用棍子

----爱因斯坦(German/American)

3.我一生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后悔的事,我们一起无数人经过一生的努力,终于为人类打开了

地狱之门--远程核打击。

-----冯.布朗(German/American)

4.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巴顿

5.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克劳塞维茨

6.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7.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8.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9.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10.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11.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12.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13.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14.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15.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16.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7.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18.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9.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1.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22.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23.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24.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25.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6.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27.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28.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29.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30.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31.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32.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33.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34.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35.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36.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37.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38.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39.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40.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41.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42.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43.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44.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45.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46.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47.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有关战争诗句古诗词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有关战争诗句古诗词关于战争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七律·长征》 现代·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9、《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10、《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与音乐相关的诗词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 写音乐的。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 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 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 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 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 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

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 飞湿寒兔。 首诗共十四行,用了十四个比喻性意象来赞美李凭弹箜篌时的情景美、旋律美和弹技美。这些意象中,有现实的,有幻觉的,有神话的。诗的一连串意象扑面而来,不免使人眼花缭乱,加上语言晦涩,初读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细

细品味,逐渐清晰: 开头首先写李凭所弹的箜篌制作精良,可谓极品,衬托乐音之美;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弹奏,可以想见天高云淡秋风凉爽的天气,正是人意气风发之时;由于空气清彻,乐音也能凭风传向很远,这一句写出了弹奏时的情景美。接下来,写空山浮云被音乐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动得愁怨涕流,而

出现这种情况,都只因为李凭在弹箜篌。我们形容一个人美,说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这里的音乐,却有使浮云凝止,美女伤心之效。 从第五句起,写弹奏的旋律之美妙和产生的感染力:弹到清脆之处,似听到昆仑山玉石破碎和凤凰的鸣声;弹到婉转之处,仿佛莲花上的露珠滴落,幽兰也发出笑声;弹到凄

清之处,长安十二个城门的气温都变冷,宫中的皇帝也为之动情,整个长安笼罩在寒光之中;弹到悲伤之处,致使女娲补的天也再度破漏,秋雨也怆然而下,似乎看到李凭在教善于弹箜篌的成夫人,技艺精湛的神仙也要向他学习,那音乐感动得老鱼也跃出波涛,渊中的瘦蛟也舞动起来;月宫里的吴刚也听得难以入眠,依着树发呆,就连玉兔也不知寒

唐诗(解析版)

1、作品原文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诗歌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3、诗歌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4、诗歌赏析 $ 《春晓》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 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人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人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春晓》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

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1、作品原文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诗歌注释 (1)春日:春季来临的日子。(2)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3)寻芳:春游赏花。(4)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5)滨:水边;河边。(6)光景:风光景物(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8)东风:春风 3 、诗歌译文 "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 、作品原文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诗歌注释 ⑴《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吟:吟诵。⑵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⑶临:将要。⑷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⑸言:说。寸草:小草;萱草。这里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

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名句

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名句 战争,除了死亡和毁灭,什么都不能带给我们,战争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惨痛的记忆,同时也留下了英雄事迹,让我们来看看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名句。 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名句诗词: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名句:1、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

劳塞维茨) 2、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3、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4、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5、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6、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7、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8、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9、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10、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1、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12、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3、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16、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7、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18、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

古诗中的音乐描写

《列子》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哉?”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古诗中的音乐描写 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创作到书面创作的过程。最初的诗歌是在口头上传唱的,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都与音乐密不可分。“诗歌”本身就是“诗”与“歌”的结合体。好的诗歌往往以其铿锵的节奏、优美的韵律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而描写音乐的诗歌更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两者交融,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随手翻看几首描写音乐的古诗,发现这些作品在描写音乐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以声喻声。这是最常见的描写手法,姑且叫“拟声法”吧。就是用我们生活中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地比喻音乐声。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其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以声喻声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作者妙笔描绘琴声如“急雨”般沉重舒长,如“私语”般细促轻幽,如珠落玉盘似的圆润悦耳,如“莺语”般婉转流畅,如“银瓶乍破”“刀枪鸣”似的铿锵雄壮,如“裂帛”般强烈清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喻句,诗歌怎会给我们带来如此摇曳多姿的美感。 再如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中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诗人以“一”与“万”对比,写出了蜀僧起始演奏的一刹那就带来了巨大浑厚的声响。小小一支琴,仅凭指弹,却有如万壑松鸣,涛声澎湃,不能不令人惊叹蜀僧演奏技艺的高超。 后来的欧阳修在他的《秋声赋》里也运用了不少以声喻声的句子:“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枞枞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以形喻声。人的各种感觉之间是互通的,听觉的声音可以转化为视觉的形象,甚至是嗅觉的气味等等,我们称之为“通感”。古诗中常常用视觉所见的形体去比喻听觉所闻的声音,通过由声到形的联想,使音乐声更具有质感,这样能把音乐的特点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出来。 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一诗中有“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的诗句。“浮云柳絮”本不发声,似乎与音乐无关,但它们“无根蒂”、“随风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扬,诗人取这一形态特点,比喻琴声的自由奔放。诗中还用“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的诗句来形容音乐声陡然由高到低的急剧变化。“分寸”“千丈”这些距离长度,也属于视觉范围之内,本与听觉无关。但诗人却用来比喻声音的变化,我们也似乎随着声音攀登到了高峰,突然又随着声音落下千丈深涧。这样就把抑扬顿挫的琴声有形化了,把听觉与视觉沟通,使读者浮想联翩,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中唐诗人张祜有一首写音乐的绝句《听简上人吹芦管》:“细芦僧管夜沉沉,越鸟巴猿寄恨吟。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那隐隐哀伤的芦管声远远地传来,传到耳边,已越来越细,终于消失,仿佛是“一条丝断”了,诗人的“碧云心”也彻底地抛弃了。这里把声音由细微到消失的听觉感受,比喻为可以看见的“一条丝断”,显得新颖别致。 这种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不由得使我们想起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中写明湖居听书的情景。先写黑妞的演唱“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后写王小玉:“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对音乐描写的一段美文,摘自《老残游记》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以境显声。诗歌描写音乐还常常通过周围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曲调的优美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盛唐诗人李颀写过一首《琴歌》:在“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的夜晚弹琴的人先弹了《渌水》,又弹了《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琴声一起,万籁俱寂,乌鹊不飞,林木不响,连星星也躲了起来,似乎都陶醉在琴曲之中了。这里作者并不直接描写琴声如何动听,而通过情景的描写来烘托,你看,世间万物乃至天上的星星都听得入神了,更何况人呢? 高适在《听张立本女吟》中也有“清歌一曲月如霜”的佳句。“清歌”是什么样子人们不易想象,而“月如霜”却是人人都可以见到的。看到了洁白如霜的月光,“清歌”的明净清凉、令人神爽的韵味就感受到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也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声音,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以感衬声。描写音乐除了正面写演奏者的技艺外,还可以写听众的反映及感受,由侧面烘托,以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先看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并没直接写笛声的哀怨婉转,而是通过听众的反映,情感的变化来写乐曲声:听着这暗暗飘来的《折杨柳》的玉笛声,谁能不触动怀念故乡之情呢? 中唐诗人王表的《成德乐》也是采用这种手法:“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无端更唱关山曲,不是征人亦泪流。”赵女是“乘春”上画楼,但听众从声音里感觉到的却

纪念抗日战争诗歌赞

回望抗战的峥嵘岁月 作者:福州诗人张祖仁 无数革命先烈和爱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为振兴中华 抛头颅,洒热血 前仆后继,英勇牺牲 谱写了一曲崇高的爱国主义赞歌曾记否 “七·七”卢沟桥事变 东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 开始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八路军开赴前线 新四军挺进敌后 全民皆兵 反扫荡,反吞食 反封锁,反清乡 涌现出一批批英雄人物 杨靖宇、赵一曼、李林等 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 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 全国军民动员起来 开展运动战、阵动战、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 到处出击打得日伪军鬼哭狼嚎平壁关大战 百团大战 松沪大会战 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能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八年 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国家存亡、民族危亡之际 八年抗战最大成果是 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境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年抗战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理论和思想 鼓舞了全国军民的信心和力量 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 加强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创建了广大解放区 丰富了人民战争的经验 八年抗战 是一部血泪凝成的悲壮史诗 人们不会忘记“九·一八”和“南京大屠杀事件” 全国军民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抗战胜利 是中国军民的骄傲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骄傲 回望抗战的峥嵘岁月 居安思危 深切怀念千百万伟大的献身者 永放光芒的抗日战争史 把个人的命运与 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胜利 如今我们的四化建设 亿万中华儿女 按照邓小平设计的总蓝图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万众一心 我们实现国富民强伟大战略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的辉煌和振兴 作者:福州二中张祖仁 邮编:350001

古诗词赏析

200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古诗文赏析 【指点迷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中考中不少地区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

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1、《古征战》 唐·于濆 **凌青冥,深穴万丈坑。 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 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岂得无**。 2、《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3、《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4、《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5、《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7、《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浅说唐代三首描写音乐的诗

浅说唐代三首描写音乐的诗 琵琶行等,诗比较好,有想象的空间。 嘈嘈切切错杂弹 ——浅说唐代三首描写音乐的诗 序曲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音乐的时代......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描绘音乐之美的作品不少,天才的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向我们创造了一个金碧辉煌、光彩奇夺目的艺术境界。使这听之有声、视之无形的音乐之美,跨越时空的界限,流芳千古、泽遗后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我们不妨在这一组宏伟的交响乐中撷取几首,再领略一下这其中的韵味。 第一乐章:琵琶声中的出怨 ——白香山的江上琵琶 元和十年(815)六月,李师道派人前来主持平定藩镇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虽然身非谏官,但还是首先上书切谏,请求缉办凶手。结果遭到政敌的残害,被贬为江司马。正如他自己所说:“妨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这次打击给白居易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创伤。此诗作于被贬江州的次年秋。诗人历经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后,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恰巧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相遇;听了他很有感情的弹奏,压抑已久的感情便奔涌而出,谱写了这一

曲千古绝唱。诗人触景生情、因事起意,寓自己的身之感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中,借琵琶女以抒发幽愤。进而揭露了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对琵琶女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慨。 《琵琶行》最为突出成就,在于对音乐的描写。作者是如 何把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借助语言表现出来的呢?他运用 了四种手法: 一是多方设喻。 用一连串比喻反复形容,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急语”喻大弦繁音粗节,“秋语”喻小弦的细碎绵密,珠落玉盘喻乐声的和谐悦耳清脆怡人,花下莺语喻乐声的流转和宛,冰下泉流喻乐声的幽咽若凝。把美妙重复的旋律和节奏表现的鲜明可感。 二是以声传情。 把琵琶声的变化与弹奏者和听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声情交融。诗中,那时而欢快流转,时而高昂激越,时而暂时休止,时而低沉幽咽的音调中,含蕴着琵琶女或欢乐或忧愁或沉痛或悲哀的情感。而且声声琵琶,又是演奏者与听者构成感情交流的媒介。演奏者曲中传情,听者闻曲动情。构成曲调中有情、“倾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情”、 “满座重闻皆掩泣”。却让人感到乐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象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不仅使所描写的音乐更具艺术魅力,而且也有助于诗歌主题的深化。 三是虚中见实。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诗歌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诗歌赞xx二中教师xx xx抗日战争 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 一次血洗百年屈辱的战争 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解放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 炎黄子孙 不分党派,不分民族,不分长幼 团结一致,奋勇抗战 夺回我xx 彻底打败了xx侵略者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 是值得庆祝的日子 xx无条件投降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团结解放 在今天抗战77周年的日子里 回首往事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xx人民不会忘记历史惨痛教训 “九·一八”“南京大屠杀”“一·二九”

日军在xx的种种暴行 违反国际公法,违反人道 在xx杀烧嫖掠 残害我同胞30万以上 在这场战争中 xx人民不甘屈辱 表现出爱国主义 精诚团结,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全民抗战,全民皆兵 普战抗日战歌 “大刀向鬼子们头砍去” “义勇军进行曲” 全国总动员 席卷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提倡抵制日货,购国货 军民不分党派捐款捐物 从经济和物质上支持抗战 国共两党合作 “百团大战”写下xx的战斗xx 打得日军落花流水 xx和港澳人民

海外华侨 对祖国抗战的支援 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对xx抗战的支援这是xx八年抗战 必胜的决心和结果 为了抵抗敌人的进攻 他们不惜血洒疆场 xx“飞虎队”战机 大量歼灭日军战机和摧毁阵地 xx友好军队配合我抗战队伍 在xx战场上 为打败xx“xx” 创下世界反xx战争的奇迹 为国捐躯 国际友人xx等 不远万里来到xx 支援xx的抗战事业 受到xx人民的尊重和纪念 当今xx帝国主义 还在招魂还在拜鬼 我们应时刻警惕

xx企图修改历史教科书 否定侵华历史真相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xx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 在庆祝抗70周年之际 我们高举和平旗帜 只要xx真诚反省 我们可以谅解xx对xx人民造成了极其巨大的灾难 侵略战争也使 xx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痛苦事实使xx人民 体验到侵略战争的惨祸及 军国主义的罪恶 中日xx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要求中日友好 这种愿望 愿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为缓和xx紧张局势 维护世界和平

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

————————————————————————————————作者: ————————————————————————————————日期:

(一)描写春景: 村居清朝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意: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人们陶醉在大好春光里。孩子们放学回来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这首古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不愧是千古绝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景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绝句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沾在衣服上却不湿衣,杨柳风吹在脸上却不寒冷。这句诗中的“沾衣欲湿”和“吹面不寒”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和春风的“暖”,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和风细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渔歌子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ruò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意: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河里的水缓缓地流淌,鳜鱼也正肥美。一位渔翁,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正坐在一条小船上钓鱼。春风轻轻地吹着,蒙蒙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渔翁却不一定要回去。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的生活情趣,透露出词人淡薄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前两句赞美“好雨”下得及时,好像知道什么季节最需要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后两句写春雨的特点:往往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万物。诗人用精炼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作用和特点,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后两句现在也用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春风化雨,在不经意间滋润孩子的心田。

关于战争的诗句古诗

关于战争的诗句古诗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2、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李白《战城南》 3、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4、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曹操《蒿里行》 5、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张乔《书边事》 6、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7、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 8、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王镃《塞上曲》 9、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李白《发白马》 10、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11、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12、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13、兵安在?膏锋锷。——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14、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15、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16、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7、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汪遵《乌江》 18、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9、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0、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21、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22、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李白《战城南》 23、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杨广《纪辽东二首》 24、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25、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陈羽《从军行》 26、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27、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8、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29、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杜甫《悲青坂》 30、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31、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战城南》 32、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33、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3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古诗文音乐描写技巧

古代诗文中的音乐描写手法 音乐属于听觉形象,用语言比较难以捕捉,因此,古代诗文对于音乐的描写更讲究技法。下面我们列举几种常见的描写音乐的手法。 一、使用比喻修辞,以声写声。 一般是用大自然中常见的声音来比喻各种乐器的演奏或人 物演唱。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女第一次演奏,典型使用了比喻,以我们常见的容易领会的声音表现琵琶演奏之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色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附:2015年北京高考试题 醉翁操【1】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

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7.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答案:B 商声和羽声不是大自然的声音,不过是古代五音之二。古代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二、使用通感,把抽象的难以捕捉的听觉形象化为可见的视觉形

抗战胜利纪念日诗词

抗战胜利纪念日诗词 抗战胜利纪念日诗词一、满江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 抗战八年,回望眼、烽烟尽散。不曾忘、铁蹄践踏,中华蒙难。国破家亡黎庶痛,悲风凄雨神州暗。日寇狂、奸掠抢烧杀,人间怨。 昆仑吼,黄河唤。杀声烈,硝烟漫。血肉长城筑,史悬明鉴。六十九春伤未愈,倭国海盗形重现。秉正义、拔剑斩天狼,乾坤灿。 (内蒙古赵作清) 二、问海 硝烟远去浪波沉,万里江涛无旧痕。 风暖三舱来倦意,天光一片掩危云。 潮催鸥鸟鱼鲜味,曲软笙歌酒劲醺。 敢问横流东海险,当年壮士可安魂? (成都李永泰) 三、抗日战争感怀 民族耻辱刻心牢,唱宇雄鸡忿鼠枭。 钓岛翻云掀丑剧,东洋拜鬼泛浊潮。 撕心九月铭残历,浴血八年染战袍。 华夏梦圆虽可望,长鸣代代警钟敲。 (河北卢文明)

四、七律 满腔义愤赋诗章,又泣铜驼祭国殇。 谁信蚍蜉能问鼎,我驱倭寇可称狂。 群雄笑踏千重浪,众志轻熔万仞钢。 东海投鞭怀傲气,从来钓岛姓炎黄。 (甘肃张正聪) 五、纪念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 八年抗战大功成,日寇侵华失败终。 北大营中曾肆虐,卢沟桥畔更癫疯。 全国协力驱倭鬼,万众同心铸铁城。 警惕觊觎吾领土,江山永固跃神龙。 (黑龙江徐英琏) 六、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百年甲午前车鉴,今日还逢甲午年。 痛定当思忧患史,心齐再写富强篇。 驱倭万里风云激,抗战八年桑海迁。 扭转乾坤家国保,鲲鹏之志更擎天。 (江苏关永梅) 七、满江红甲午庆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 甲午轮回,望东海,阴风卷浪。龙裔恨,贼心难死,怒填腑脏。 钓岛孤悬狼子伺,中华雄起情怀壮。不自如,冷笑问

螳螂,谁能挡? 奉天炮,盈耳响。卢沟血,如何忘?忆英姿铁马,激昂悲怆。八载阵前忠骨祭,千军敌后残倭葬。换山河,看我睡狮醒,红旗荡。 (河南翟红本) 八、念奴娇纪念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 虎视眈眈,小倭奴,吞象蛇心毒恶。东北华南燃战火,声吼卢沟晓色。万众同心,全民抗战,敢叫敌魂破,八年烽火,灭了国耻民祸。 喜看壮丽中国,经文纬武,国泰民安乐,入海飞天国力展,举世倾心来贺。正好长驱,不须反顾,端赖治国策。辉煌再创,民族复兴情热。 (海南孙树龙) 九、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 卢沟桥畔月如钩,抚往思今未忘忧。 千百城池遭践踏,万千民众被蒙羞。 抛头断腕驱倭寇,跃马挥戈肃九州。 国耻铭心当奋起,中华儿女砥中流。 (山东郭桂艳) 十、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作(新韵) 暴虐倭蹄践汉疆,卢沟皓月鉴沧桑。 攫财掠地恣杀戮,黩武穷兵肆扩张。

古诗词赏析

备战2012年中考系列资料—— 古诗词赏析 【考点解说】 考标要求:“能初步欣赏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曲)中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2010年郴州市语文中考的诗词赏析为4分,共有一道非选择题。 【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 诗词赏析题的常见考点及题型有: 1、诗意理解。 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诗意理解,得树立全局观念,要在整体把握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来完成这类题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诵读,反复诵读整首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再深入作品之中,具体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 2、意境分析(主旨把握)。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的一般步骤是:(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名句赏析。 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赏析名句,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有时也可以分析其语言技巧。有的诗句,作者当时用意未必如此,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给它赋予了新意,有了引申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 4、技巧分析。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对比、衬托(侧面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欲扬先抑等。 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品味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各种题型的专项练习】 一、品味炼字,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关于战争的古诗

关于战争的古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战争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七律·长征》 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9、《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10、《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抗日战争时期诗歌选

抗日战争时期诗歌选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亲善睦邻”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毕业歌 (田汉词、聂耳曲)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 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 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拚死在疆场,我们不愿作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的增长!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保卫黄河》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洋枪土炮,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新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