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爱德华·蒙克的介绍

关于爱德华·蒙克的介绍

关于爱德华·蒙克的介绍
关于爱德华·蒙克的介绍

关于爱德华·蒙克的介绍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 - 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呐喊》(挪威语Skr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的偶像作品。像蒙克的许多其它作品一样,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呐喊》。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生命的饰带”(The Frieze of Life)系列,《呐喊》属于这个系列。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简介爱德华·蒙克 EdvardMunch,挪威画家。父亲是位医生,笃信基督教。幼年丧母,姐姐被肺病夺去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时代的不幸对其一生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

蒙克于1880年进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随C克罗格习画,受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1889年改用传统的画法创作《病孩》变体画《春》,从而获得奖学金去法国留学,从师L.博纳。在法国,他在研究印象主义画法的基础上,转而对后印象主义和纳比派发生兴趣。他发现线条和色彩有强烈的表现力,试图用它们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他们的呼吸、感觉、受苦受难并彼此的相爱。

在当时哲学和美学思潮影响下,他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情爱等主题。因此,他的创作有“心灵的现实主义”的称号。1892年,在德国拍林美术家协会举办展览,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很快被封闭,但对德国青年画家以很大的刺激,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

蒙克的早期油画《病孩》(1886)、《在灵床旁》(1895)、《母亲之死》(1899),多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1890年的油画《圣克卢之夜》和1892年的油画《卡尔.约翰街的夜晚》标志着他风格的转折,显示出他表现主义画家的特质。90

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春情》(1894)和《呐喊》(1893),前者描绘人对幽闭的恐惧,后者刻画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怖感。他于1894年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在木刻、石版、铜版画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他的版画题材多取自于油画,其中以《生命》组画最为出色,被他自己称为生命、爱和死的诗歌。

大事年表

1863年 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

1879年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

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

1881年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 Middelthun)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 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後期印象派,然後是新艺术造型。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後期印象派的,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的,蒙克的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92年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蒙克的绘画成了苦涩的争论对象。画展在一星期後结束。在柏林,蒙克成了一个国际圈子里的一员,里面有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Henrik Ibsen),(蒙克为易卜生的几个剧本设计了布景)和瑞典戏剧家奥古斯特·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

在1892年至1908年间,蒙克的大部分时间在巴黎和柏林度过,他在铜版画,石版画和

木版画上出名了。在世纪之交期间的柏林,蒙克开始用新的素材(照相、石版印刷和木版画)凭记忆来复制他过去的作品。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深刻并在丹尼尔·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1909年蒙克回到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统治期间,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这对(反纳粹主义的)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因为他把德国看作为他的第二祖国。

在1880年代,蒙克是自然派(比如《汉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见《拉法耶特大街》)。

1892年蒙克树立了具有他自己特征的综合派原始画风(比如《忧郁》),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比方说《呐喊》)。

1890年代,蒙克倾向于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和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做出一种能最形象地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见《灰烬》),这种安排给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霎那全被凝固了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蒙克所画的人物犹如一出舞台剧的各个角色(就像《病室里的死亡》),很可能每一种特定的姿势代表一种特定的情绪,类似于某种身体语言。由于蒙克所画的人物都承担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以《呐喊》为最有名),所以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蒙克坚称,印象派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蒙克对描写现实的任意一个断面不感兴趣,他所要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具有巨大的传神力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殚精竭虑地构思,他的作品创造了紧张的气氛。

1944年 1月23日, 蒙克在他过80岁生日後一个月后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Ekely)与世长辞。他向奥斯陆捐赠了1000幅油画,15400张版画,4500件素描和水彩画,还有6件雕刻作品。後来为纪念蒙克,建造了蒙克美术馆。蒙克美术馆对蒙克作品的收藏量为世界第一。位于奥斯陆的国立艺术画廊收藏了蒙克的一些油画作品。奥斯陆“大陆酒店”(Hotel Continental)里的“Dagligstuen”酒吧藏有不少蒙克的版画精品。

作品风格

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

在蒙克的画家生涯中,他多次曾改变艺术风格。在1880年代,蒙克是自然派(比如《汉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见《拉法耶特大街》)。1892年,蒙克树立了具个人特色的综合派原始画风(比如《忧郁》),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亦是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比方说《呐喊》)。1890年代,蒙克倾向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

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的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呈现了最能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见《灰烬》),这种安排让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霎刹那间凝固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

蒙克所画的人物,犹如舞台剧的各个角色(就像《病室里的死亡》),很可能每种特定的姿势就代表一种特定情绪,类似于某种身体语言。由于蒙克所画的人物都承担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以《呐喊》为最有名),所以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蒙克坚称,印象派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他对描写现实的任意一个断面也不感兴趣,他要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且具有巨大的传神力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殚精竭虑地构思,他的作品创造了紧张气氛。

艺术家的思想

蒙克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的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比如《病中的孩子》(1886年,蒙克去世的姐姐苏菲的肖像画)、《病室里的死亡》(1893年)、《绝望》(1893-94年)、《吸血鬼》(1893-94年)、《焦躁》(1894年)、《灰烬》(1894年)、《生命之舞》(1900年),每一幅画都无与伦比地强烈地传达着画家的感觉和情绪,被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所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这些画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在这一切的背後,我们还可以看见那个“世纪末”的景象,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量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蒙克的画是用整个心灵来创作的。

早在1889年,26岁的蒙克写道:

“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

作品

生命的饰带

1893年1893年12月,蒙克在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开画展。和其它作品一起,蒙克出展了题为“爱的研究系列”,由六幅画所组成。这是他此後命名为“生命的饰带—生命、爱情和死亡的诗”组画的起点。它包括深深地沉浸于大气的主题:《风暴》、《月光》和《星夜》。其它主题有揭示爱的阴暗面的,比如《玫瑰与阿美莉》和《吸血鬼》。《病室里的死亡》则以死亡为主题,基于蒙克对姐姐苏菲之死的回忆。在这幅画中,蒙克的全家都在到,画面的焦点聚集在蒙克的背影上。1894年,“生命的饰带”加进了《焦躁》、《灰烬》、《圣母》(Madonna)和《女人三阶段》作品集。在世纪之交之际,蒙克完成了他的“生命的饰带”组画系列。

蒙克的作品有不少,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当时新艺术(art nouveau)的美学思潮。1898年,蒙克专为他的大型绘画《新陈代谢》(最初名为《亚当和夏娃》)做了一个带有浮雕装饰的精致的木制框架,这显露了蒙克对“人类的堕落”神话的偏爱和他在恋爱方面的悲观哲学。《空的十字架》和《受难之地》(Golgota)都作于1900年,既反映了当时的形而上学的倾向,又是蒙克幼年时代的虔诚心的反照。“生命的饰带”的第一次完整展出是在1902年柏林分离派画展上。

《春情》

1908年,蒙克因患精神分影症入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疗养院休养,病愈后回挪威隐居。1910年为奥斯陆大学节日厅设计装饰画,于1916年完成。其中的壁画《太阳》受F.W.尼采《人山》的影响,表现了人们对光明的渴望。但在尼采的笔下,只有少数人越过牺牲者尸骨堆成的山而达到努力追求的目标,而蒙克则对生活持积极的态度,夸张地描绘太阳以代替尼采的悲观的象征。1916年蒙克在奥斯陆附近为美丽的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纯朴生活所吸引,创作了一组色彩欢快的画面。其中表现劳动人民的作品有油画《扫雪工人》、《工人回家》等。蒙克与剧作家H.易卜生,法国诗人S.马拉梅是好友。从20年代起,他为易卜生的剧本作插图。但始终未能完成。

蒙克是一位爱国者。1937年纳粹分子把蒙克的艺术宣布为“坠落”和“颓废”的,禁止展出。

在德国占领挪威期间,他拒绝与纳粹政权合作,不参加为其操纵的美术家协会的活动。蒙克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全部作品无条件地捐赠给奥斯陆市,这巨大的遗产包括1200幅油画、4500幅素描、1800幅版画、6件雕塑以及大批的工具、笔记和书籍等。

《呐喊》

蒙克的艺术含有的悲观和消极的因素,是他生活的时代所造成的。他的功绩在于揭示同时代人的隐蔽的心灵,把人们心底里的美和丑、痛苦和欢乐揭示在绘画中。他充分发挥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促进了西方绘画朝写意、象征的方向发展。他在挪威享有崇高威望,1963年奥斯陆建立了蒙克博物馆,陈列着他遗赠的全部作品。1983年10月,挪威蒙克绘画展览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享誉世界的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代表作《呐喊》当地时间2012年5月2日晚在纽约的苏富比拍卖行以1.19亿美元的天价成交,并创下了世界艺术品拍卖纪录。[1] 《生命之舞》

创作于1900年的《生命之舞》是画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它由早期的《生命》组画的主题发展而来。表面看去,画上描绘的是海边人们跳舞的情景,然而它并不止如此,其中具有深刻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在画面的前景上,坐着等距而对称地安排了四个人物,左边一位身穿白底红花裙的少女站立在那里,红彤彤的脸颊上露出无邪的表情,身旁一枝娇嫩的花正含苞待放,这一切象征着少女的天真、纯洁与无暇。正中一对男女情侣随着音乐起舞,少女身着明亮的红裙,象征着炽热的爱情和燃烧的情欲。画面右边,一位身着黑衣的年老妇女双手紧合地孤独地站着,她面容憔悴、满脸忧郁地看着中间的那对舞伴,露出人生如梦、希望破灭、无限感叹的神情。再后面是三对不同的跳舞者,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热情拥抱,有的强凑着去吻亲吻女伴的脸。更远处海滩边,一位白衣少女正看着这对起舞的人们。画面各样不同的姿势表达了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态,加上深蓝色天色天空上一轮入海的落日及倒影,更增强了画面神秘的气氛和象征性的色彩。

作品评价

从画面上看,蒙克的作品充满“精神气息”,这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夸张与扭曲的色彩、线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在印象主义中得到充分表现的自然主义被放弃,而取其简化的手法,并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加以发挥”。表现主义艺术家反对以理性方式作画,认为这是违反精神的一种罪恶。

蒙克完成于1893年的代表作《呐喊》举世闻名,关于这幅作品,蒙克自己有一段记述:“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奇特造型、动荡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出他的恐惧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是忧郁、惊恐、彷徨状态下丧魂失魄的幽灵;画面中扭曲的线条、神秘的色彩都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

蒙克作于1900年的油画《生命之舞》,以舞蹈的瞬息来表达生活哲理。画面中人物和环境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画面左边身着白色衣裙的姑娘和草地上生长的小花,象征青春、纯洁和美丽;中间一对拥抱起舞的男女象征燃烧着的爱情;右边一位身着黑色长裙的中年妇女,正陷入悲哀与失落之中。背景中还有不同的舞者被欲望所驱使,依然疯狂和激动。画家以不同心态的人物,形象地反映出人类欲望、成功与绝望的三个生命环节,以揭示生命的过

程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蒙克艺术的主要成就在于,对某种不确定的内心痛苦和抑郁情调绘画的研究。

艺术家生平

蒙克,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Løten),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是画家雅各布·蒙克(Jacob Munch,1776-1839)和历史学家彼得·安德烈·蒙克(Peter Andreas Munch,1810-1863)的亲戚。蒙克的母亲劳拉(Laura Cathrine Bjølstad)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死後小蒙克由父亲克里斯蒂安·蒙克单独抚养。蒙克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外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体弱多病。蒙克的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安德烈结过婚,但在婚礼後不过数月也死了。眼看着身边的双亲和骨肉兄弟接二连三地不断死去,这对蒙克的精神打击是很厉害的,一个悲痛尚未过去,另一个悲痛接踵而至。这已经超过了精神打击,而是到了深度精神折磨的程度。死亡的残酷烙印永远地刻在了蒙克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当年蒙克的心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压抑又悲观的原因了。蒙克後年说:“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并且他们伴随我一生。”

1879年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1881年,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 Middelthun)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 Krohg)。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後期印象派,然後是新艺术造型。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後期印象派的,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的,蒙克的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92年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蒙克的绘画成了苦涩的争论对象。画展在一星期後结束。在柏林,蒙克成了一个国际圈子里的一员,里面有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Henrik Ibsen),(蒙克为易卜生的几个剧本设计了布景)和瑞典戏剧家奥古斯特·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

在1892年至1908年间,蒙克的大部分时间在巴黎和柏林度过,他在铜版画,石版画和木版画上出名了。在世纪之交期间的柏林,蒙克开始用新的素材(照相、石版印刷和木版画)凭记忆来复制他过去的作品。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深刻并在丹尼尔·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1909年蒙克回到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统治期间,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这对(反纳粹主义的)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因为他把德国看作为他的第二祖国。

在蒙克的画家生涯中,他多次改变他的艺术风格。在1880年代,蒙克是自然派(比如《汉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见《拉法耶特大街》)。 1892年,蒙克树立了具有他自己特征的综合派原始画风(比如《忧郁》),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比方说《呐喊》)。1890年代,蒙克倾向于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和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做出一种能最形象地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见《灰烬》),这种安排给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霎那全被凝固了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蒙克所画的人物犹如一出舞台剧的各个角色(就像《病室里的死亡》),很可能每一种特定的姿

势代表一种特定的情绪,类似于某种身体语言。由于蒙克所画的人物都承担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以《呐喊》为最有名),所以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蒙克坚称,印象派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蒙克对描写现实的任意一个断面不感兴趣,他所要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具有巨大的传神力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殚精竭虑地构思,他的作品创造了紧张的气氛。

蒙克在他过80岁生日後一个月的1944年1月23日,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Ekely)与世长辞。他向奥斯陆捐赠了1000幅油画,15400张版画,4500件素描和水彩画,还有6件雕刻作品。後来为纪念蒙克,建造了蒙克美术馆(位于Tøyen)。蒙克美术馆对蒙克作品的收藏量为世界第一。位于奥斯陆的国立艺术画廊收藏了蒙克的一些油画作品。奥斯陆“大陆酒店”(Hotel Continental)里的“Dagligstuen”酒吧藏有不少蒙克的版画精品。

艺术家评价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带有强烈悲剧意味和感情色彩、描写人类真实心灵的美术作品。

蒙克所描绘的世界是,是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他刻意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描写上世纪末的艺术家在充满矛盾与痛苦的现实中,其孤独的心灵对人生产生的怀疑和焦虑。

蒙克曾说过:“我要描写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又说:“我决不描绘男人们看书、女人们结毛线之类的室内画。我一定要描绘有呼吸、有感觉,并在痛苦和爱情中生活的人们。”“通过人的神经、内心、头脑和眼睛所表现出来的绘画形象就是艺术”。

艺术史家称蒙克为“世纪末”的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反映了欧洲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面貌。在蒙克生活的时代,再没有别的艺术能够像他那样深入到人的灵魂之中,把那心灵的美与丑一并展现给世人。也没有人敢于他那样赤裸裸地描写人类本能的丑恶,使善良与罪恶并存,让美丽与丑陋共生

浅谈蒙克《呐喊》

末世的绝望与惶恐 ——浅谈蒙克《呐喊》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 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 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 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 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 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 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 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 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 1890年,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呐喊》的创作背景与表现手法

在解读这幅画时,首先需要明白这“呐喊”来自何处,是画面中人物的口中还是压抑的环境。曾考据说《呐喊》中描绘的地方是在挪威的奥斯陆,那里有专门收留女性精神病患的奥斯陆医院,站在画中人物所处的位置,就能听到精神病人的尖叫,此外附近也有几处屠宰场,蒙克听到的也许是待宰动物的哀嚎声。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这幅画让人惊骇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来自场景中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无法表达强烈内在感受的无力感。 具体来看《呐喊》的表现手法: 首先,抽象化的人物直接而且震撼地传达内心深切的绝望。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其次,压抑与鲜艳的色彩的同时运用表达情绪的恐惧与不安。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同时,他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比如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一方面,画中的天空颜色十分刺眼,就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另一方面,全画的色彩又是郁闷

从历史的角度如何赏析美术作品

从历史的角度如何赏析美术作品首先,把握时代特征 欧洲中世纪绘画的基本特征是呆板、僵直、生硬、缺乏真实性,没有立体感,非常程式化。造成这种基本特征的原因在于受基督教观念的支配,画家创作所遵循的美学原则不是描绘“所见”的东西,而是描绘”所想“的东西。 中世纪的雕刻,给人一种呆板、僵直、生硬、颓废、精神不振的压抑感。这正是中世纪神学主张禁欲苦行、忍耐顺从,不能表达情感的真 实写照。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财富和现实的幸福,它要 求在文学、艺术、科学各领域都以人为中心,表现 人的思想和感情,要求发展科学,造福人类;要求 发展教育,让人的个性从宗教神学的牢笼中解决放 出来。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 权;肯定人间现实,反对宗教天堂。 画面上的蒙娜丽莎没有华丽的服饰,连深褐色的 头纱也不带什么装饰,身上的衣纹褶皱自然,刻画 逼真,那袒露的胸部,充分显示出人物的健美和青 春。特别是那双柔嫩的手,被描绘得精确而丰满,完全符合解剖结构,显示出人物的温柔和身份。人物背后的风景是迷茫的,这又给画面增添了一种略带神秘的浪漫主义气息。现实主义的精髓是“真”,浪漫主义的精髓的“美”,在《蒙娜丽莎》这幅肖像中,画家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得天衣无缝。她那神秘的微笑,既是对生命的欢喜与人生的肯定,也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感伤。我们可以说,这幅肖像是达·芬奇乃至当时所有人文主义者心灵的写照。 《绿野圣母》 圣母的世俗性不仅从服饰,还从形象的人情味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画中形象是健康美丽的农村妇女和他的孩子的写照。圣母侧身而

坐,照看着两个正在嬉戏的孩子,远景优美,近景是鲜花遍地;天空有几朵轻盈的白云,映着柔和的微光。圣母的内心显得那样恬静与欢乐,给人以平易近人的美感一览无余。加上背后草地和城堡,色彩与线条的和谐也富有音乐感。 现代派产生在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 主义社会里,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工业社 会的快节奏感加剧了人们心理紧张感。现代科 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的视野。物质的丰裕以及 精神伦理的落差引发了人们的思索。在他们作 品中,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快节奏以及现代人的 精神困惑;感觉到大师们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 无主义以及现代美学观。 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戴帽的女人》 《记忆的永恒》 《格尔尼卡》反映的是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记卡小镇被的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用画笔愤怒声讨,他采用写实的、立体的、寓意与象征的手法,尽管是一些几何性人物和动物,广用夸张线条,但观众理解了画

美术人教四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对油画《呐喊》的赏析

对油画《呐喊》的赏析 一、蒙克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 (1863—1944)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先驱。童年父母双亡心理阴郁,使他早年作品多疾病与死亡主题。1892年起定居德国16年。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成为“桥派”画家领袖。 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的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呈现了最能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这种安排让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霎刹那间凝固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 1890年,他开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油画作品“生命组画”。基本主题为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 蒙克的母亲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过世后年幼的蒙克由父亲单独抚养。其父患有精神疾病,他向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观念,他一再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罪,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是体弱多病。在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兄弟安德烈结过婚,但婚后不过数月也过世了。眼见双亲和手足接二连三地死去,严重打击了蒙克的精神与情绪,接踵而至的悲伤对其是深度的精神折磨。因此,死亡烙印在他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呈现压抑且悲观的原因。蒙克在晚年说到:“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续的伴随我一生。” 二、对《呐喊》的解读 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蒙克的精神世界 0905000340 乐岳

蒙克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内心、精神、表现 现代艺术的使命之一,就是对人类复杂的精神矛盾的探求,这种探求,其一,对既定的历史情境和惯性意识形态的反击,开拓精神发展的道路;在另一方面,艺术又作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为人类提供了与现实世界联系的中介和纽带。 能表现出人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主义首当其冲,而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1863年12月12日 - 1944年1月23日),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则最能直接表现出人内心的精神世界。 当代哲学和美学,思潮影响下,他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等主题。因此,他的创作有““心灵的现实主义””的称号。1892年,在德国拍林美术家协会举办展览,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很快被封闭,但对德国青年画家以很大的刺激,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 蒙克的早期油画《病孩》、《在灵床旁》、《母亲之死》,多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1890年的油画《圣克卢之夜》标志着他风格的转折,显示出他表现主义画家的特质。90 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春情》和《呐喊》,前者描绘人对幽闭的恐惧,后者刻画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怖感。他于1894年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在木刻、石版、铜版画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他的版画题材多取自于油画,以《生命》组画最为出色,被他自己称为生命、爱和死的诗歌。 他的作品大多以黑色、蓝色、褐色等等为主色调,从颜色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黑色是一个很强大的色彩。它可以很庄重和有高雅,而且可以让其它颜色(亮色)突显出来。在只适用黑色而不用其它颜色的时候,会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一些由黑色产生的联系会是悲哀、死亡和罪恶,渲染死亡、恐怖的气氛;蓝色是"忧郁"的代名词。平分蓝色系列的青色和红色在这里完美的统一了数值,展现出夜空的微微紫色的深蓝。在心理学上,深蓝会给一些容易接受暗示的人以压迫感。 他的作品的灰暗、悲观与压抑可能与他的家庭和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联系,蒙克的母亲劳拉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死後小蒙克由父亲克里斯蒂安·蒙克单独抚养。蒙克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外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体弱多病。蒙克的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安德烈结过婚,但在婚礼後不过数月也死了。眼看着身边的双亲和骨肉兄弟接二连三地不断死去,这对

世界著名画家及其作品

世界着名画家及其作品 达芬奇(由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 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凡.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尊得特一个牧师家庭。1890年7月27日,星期天。在外出写生时,凡高开枪自杀!但没有打中要害,被人抬回家,他拒绝接受治疗。1890年7月29日凡高逝世。虽为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画家.和他的同胞伦勃朗一样凡高也喜欢为自己画像。代表作品《向阳葵》 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着名画家。出生在威尼斯,是一个染坊主的儿子.他长期生活在故乡,用画笔装饰城市的庭院和教堂.他曾拜师提香,追求提香般绚烂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般结实的形体是他的目标.代表作品:《基督之翟足》;《最后审判》 毕加索? 全名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Pablo Picasso,生于1881年10 月25日;死于1973年4月8日),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 黑 人时期。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代表作品:《拿烟斗的男孩》《卡门》系列。 高更? 保罗·高更(Gauguin, (Eugene-Henri-)Paul,1848-1903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另两个是塞尚、梵高。他起步较晚,早期的画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他不但对埃及古代绘画很感兴趣,而且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们的风习和艺术.被称为原始人产最高典型.英国名作家毛姆,曾以高更传记为题,写了一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艺术的创造(月亮)与世俗的物质文明(六便士=金钱)为对比,象征书中主角的境遇。代表作品:《塔希提少女》等 列宾?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ИльЯЕфИМОВИЧРеПИН,1844—1930),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世纪。代表作品:《伏尔加河纤夫》、《押

浅析画家蒙克的艺术作品

人生悲剧映射在艺术作品中 -----------绘画天才蒙克的艺术人生 蒙克曾说过:“我要描写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又说:“我决不描绘男人们看书、女人们结毛线之类的室内画。我一定要描绘有呼吸、有感觉,并在痛苦和爱情中生活的人们。”“通过人的神经、内心、头脑和眼睛所表现出来的绘画形象就是艺术”。 爱德华?蒙克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挪威的表现主义画家。他的绘画总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绘画内容重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非外在现实,借夸张与扭曲的色彩、线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蒙克的人生悲剧体现在不同的时期,绘画的风格以及心理上的变化,以及蒙克的悲剧性的人生经历对他创作的影响。 蒙克的艺术表现,反映了当时欧洲整一代人的精神风貌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蒙克一生的绘画作品的主题总是离不开死亡、恐怖、不安、生命,是一个用心灵绘画的天才。 蒙克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陆军上尉军衔的军医。因为母亲在之前就患有当时世界流行的疾病肺结核,在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母亲的离开给5岁的蒙克留下了很大的阴影。那时候的蒙克是一个神经很敏感的孩子。在此之后,他开始用笔画画。蒙克少年时代遗留下来的作品,从对绘画形体的把握上来看,都具有表现鲜明和刻画准确的特点。然而,在爱德华·蒙克14岁的时候,他的人生体验中,又遭遇了一次痛苦的经历,这就是他姐姐索菲亚因为遗传的肺结核病 而死亡,姐姐的死亡是他的心理蒙上一层痛苦的阴影。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而他自己也体弱多病。蒙克的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安德烈结过婚,但在婚礼後不过数月也死了。眼看着身边的双亲和骨肉兄弟接二连三地不断死去,这对蒙克的精神打击是很厉害的,一个悲痛尚未过去,另一个悲痛接踵而至。这已经超过了精神打击,而是到了深度精神折磨的程度。死亡的残酷烙印永远地刻在了蒙克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当年蒙克的心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压抑又悲观的原因了。蒙克後年说:“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并且他们伴随我一生。”这些痛苦的经历让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热爱的艺术中,不久显示出他的独到之处。1879年的秋天,蒙克通过技术学校的考试。但是由于蒙克患有疾病的缘故,他在时断时续的完成学业。到了1880年蒙克作出了一个决定,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现在我又从技术大学中退出来了,实际上我已决定成为一名画家。”蒙克在这个时期,绘画技艺得到了完善。蒙克画了第一张肖像画,他的父亲坐在沙发上看报,就可以感受到画家当时的艺术水平。从主题的开掘和构图的安排来看,他无疑受到了挪威近代著名的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鲁斯的影响。 爱德华·蒙克在雕刻家朱利亚·门德森的指导下学习,他画了第一张自画像,这幅作品可以被看做是他艺术进步的一个标志。画中形象的表现也体现了蒙克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自信气质,也体现了他勇于探索精神。蒙克在这一时期运用着“自然主义”。《病孩》这幅画,就是这种观念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一贯认为,这些自然主义花家里没有一个画家在体验他们作品主题的时候,达到我所画的《病孩》这类痛苦主题的程度,这不仅仅是我自己坐在那里,而且有我最亲爱的人。”1蒙克的这幅画意在超载超出流行的自然意义的表达形式,他要努力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十分自我的感情。而蒙克绘画所切入的角度,是要表现他对病和死的主观感受。为了真切的表现这一切,蒙克跟随父亲一起出诊去探视病人,从旁仔细观察病人的神态。蒙克在这一时间画成的作品,足见他这次创作过程的认真程度。他认为这幅作品创作经历,为他以后一系列的重要作品的创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蒙克《呐喊》欣赏课教案

《呐喊》欣赏课教案 一、意义:《呐喊》是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品,而蒙克被誉为是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派的先驱,正是《呐喊》等一系列画作开辟了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都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2012年5月2日早上7点(北京时间) ,蒙克的《呐喊》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以1.199亿美元成交,一举创造了艺术品公开拍卖的最高纪录! 二、格式: (1)课题:世界名画《呐喊》——欣赏课 (2)年级班次:高二(3)班 (3)教科书:《蒙克画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4)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创作背景;2、了解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创作手法;3、领会布面油画《呐喊》所表现的思想和对后世的意义。 (5)教学时间:一课时 (6)课型:单一课,欣赏课 (7)教学重点与难度: 1、重点:探究作者的所处的时代与创作背景、作品表现的思想之间的关系; 2、难点:对表现主义手法的鉴赏与掌握。 (8)教学方法: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9)教具与学具:多媒体、粉笔、黑板 (10)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的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进行阐述,《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也是书中的重点章节,其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值得我们去赏析和探究。 (11)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下午好,上节课我们对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这位画家的杰作——《呐喊》,让我们听听,这位不幸的画家到底要“呐喊”些什么…… 2、讲授新课: <1> 作者简介: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于1863年12月12日出生在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使得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后又受到高更、劳特累克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其画风的重大变革。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由于形象怪异,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画展只开了一周即关闭了。为此,以利伯曼为首的自由派退出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柏林分离派。这一行动使蒙克大受鼓舞,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16年是蒙克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成了“桥派”画家的精神领袖。 <2>创作背景:1890年爱德华·蒙克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

《呐喊》画作赏析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09届西方绘画艺术赏析之《呐喊》 班级:09电信(2) 学号:0902040242 姓名:吴晓勇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1863-1944)是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 人们发现,在绘画艺术中,精神分裂症能唤起没有艺术素养的人的艺术活力,有时还能增加已成名的艺术家的创造力。也许像心理学家们所表明的那样,艺术家确实存在潜在的精神病的倾向,而艺术创作则有助于防止潜在的精神错乱表面化。有位作家曾说过:“有时我奇怪,所有那些不写作、谱曲或画画的人是怎样做到得以逃避发疯、忧郁、惊恐这些人类境遇中总是存在的东西。”这种绘画的治疗作用在表现主义绘画之父爱德华.蒙克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 蒙克于1863年出生在挪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军医,母亲也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他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养,母亲去世后,父亲难过得好几天没有走出家门,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 岁那年,年长两岁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 蒙克与姐姐关系十分相好,感情极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这一系列的打击所引发的伤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内心里,决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创作的基调。从他的《病孩》、《母亲之死》和《在灵床旁》等作品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特别在1889年父亲去世后,他的精神更是无法寄托,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表达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他要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呼吸、感觉和受苦受难.在这一时期,他画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呐喊》。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形似成形婴儿的小人张着口从桥上跑来,远景是海湾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蒙克后来在谈及此画时说:“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忽然无精打采,极度疲倦地止住脚步,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舌。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喊。”1890年,爱德华.蒙克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蒙克《呐喊》之我见

一、作家背景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人生坎坷多难,他将这些人生经历充分融入到了画作当中。他的画作通常表达的是对于性的抗拒和对于生命的忧愁。他所创作的画中人物常常是正对观众,睁大着双眼,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和孤独。 1863年,爱德华·蒙克在挪威的南部出生,他的母亲拥有较为良好的艺术素养,父亲是一位军医,有着丰富的学识。在蒙克5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自此,他的生活开始逐渐被疾病与死亡所占据。母亲的去世使得父亲日渐消沉,蒙克的童年承受了亲人死亡的巨大打击。在他成长到13岁的时候,姐姐也因为肺病离开了人世,然后,妹妹又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在26岁的时候,父亲也离开了他,次年哥哥去世。可以说蒙克的青年时期就已经充分地体验到了失去和死亡的痛苦。 二、对《呐喊》的解析 爱德华·蒙克最出色的画作就是《呐喊》。画作呈现的是一个用双手抱着自己的头、大声尖叫的人,画面中的人物站立在长桥之上,仅有一个大致外形轮廓,如骷髅一般。长桥的笔直延伸和蜿蜒扭曲的沙洲与海湾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头顶的天空色彩为醒目的红黄交织,线条惊悸骚动,像一条流淌着鲜血的河,和漩涡形状的海湾与深蓝色的河流相互呼应,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恐怖漩涡。画中的色彩与线条似乎在随着主角的尖叫呐喊而颤动,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画中其他的行人却对主角内心的恐惧毫无感觉,冷漠前行。 由此可以看出,画中主角和行人完全是处在两个世界和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心理状态。主角内心的恐惧只有自己能感受得到,不能被世人所理解,因此这样的恐惧与痛苦是非常深沉以及难以排解的。通过蒙克的自述,能够进一步体验到这种情感:“天空变成血一样的红色……在深蓝色的峡湾和城镇里,血腥的云彩像火一样……我感到害怕和颤抖,我觉得我在这个景观中听到了永无止境的呐喊,我想我听到了一声尖叫。我画了这张照片,画得像真正的血一样。所有的颜色都在尖叫。”由此可见,蒙克所描绘的并非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是艺术家内心潜意识中恐慌和焦虑的表现,受到自然场景中某个特征的启发。 《呐喊》是他的“冻结生命”画组中最杰出的一幅,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首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笔者对于设计还只处于初步认知阶段,并没有对各艺术流派和主义有深入的了解,但是看到画的第一眼,就似乎感受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强烈的情感。这样的感受与任何知识理论以及学术研究都没毫无关系,它只与生活相关。只要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感受过世界动荡的人,就会对《呐喊》有所触动。在追捧一些做作的、矫揉的古典写实作品时,这样粗糙但充满力度的笔伐极大地冲击了笔者的世界观,让笔者对艺术的看法发生了巨大转变。《呐喊》是充满魅力的,蒙克把自己对于生命的体验完全呈现在画作之中,直击观者的灵魂,叫醒了沉迷于物质享受中的世人,刺痛了人们的内心。 三、画作中体现“恐惧”的原因之探析 在这件作品中充斥着一种令人惶恐的恐惧,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蒙克感受到这样极度的恐惧呢?不仅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以及精神方面的问题,还因为他继承了父亲那种近乎偏执的信仰。首先,蒙克并非是一个坚定的基督教徒。他只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基督教存在一种粗糙的理解,在他心中基督教属于律法主义,用来惩罚有罪的人,但实际上基督教的教义应该是普度众生,主张人通过对基督的虔诚祈祷可以得到永生。蒙克因为存在对基督教的理解偏差,所以对于《圣经》中叙述的地狱充满了极度的恐惧,内心的欲望、败坏的行为以及恶劣的品行都增加了他内心的负罪感。蒙克非常清楚地表达出了自己对异性和性的迷茫以及兴趣,因此在他心中肯定是有着强烈的负罪感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带给他恐惧的原因,加之《圣经》里还用了大量篇幅对人类偷食禁果所受的惩罚进行描述。父亲传达给他的思想就是人一旦犯了错误,就不会被宽恕,死后就要进去地狱。其次,蒙克从小就疾病缠身,死亡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他的生活,地狱的恐惧笼罩了他的人生。蒙克的恐惧感是多么的紧迫,是多么的具体,是多么的强烈。在此基础上,从深层次来欣赏和感受此作品,不能仅欣赏《呐喊》绘画的技艺和技术,更要深刻地体会到蒙克想要表达的强烈恐惧。 第二个原因就是蒙克矛盾的精神世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西方美术研究】 蒙克《呐喊》之我见 殷王芳颖 摘要:《呐喊》,或翻译为《尖叫》,是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所创作的作品,而这幅画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表现主义绘画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1895年版的《呐喊》拍卖成交价约1.1亿美元,打破了当时的拍卖交易记录。正因如此,《呐喊》所涉及的一些故事、一个和死亡及痛苦纠缠一生的天才画家蒙克的故事,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表现主义;蒙克;《呐喊》 80

关于爱德华·蒙克的介绍

关于爱德华·蒙克的介绍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 - 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呐喊》(挪威语Skr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的偶像作品。像蒙克的许多其它作品一样,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呐喊》。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生命的饰带”(The Frieze of Life)系列,《呐喊》属于这个系列。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简介爱德华·蒙克 EdvardMunch,挪威画家。父亲是位医生,笃信基督教。幼年丧母,姐姐被肺病夺去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时代的不幸对其一生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 蒙克于1880年进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随C克罗格习画,受印象主义画风的影响。1889年改用传统的画法创作《病孩》变体画《春》,从而获得奖学金去法国留学,从师L.博纳。在法国,他在研究印象主义画法的基础上,转而对后印象主义和纳比派发生兴趣。他发现线条和色彩有强烈的表现力,试图用它们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他们的呼吸、感觉、受苦受难并彼此的相爱。 在当时哲学和美学思潮影响下,他努力发掘人类心灵中的各种状况,表现疾病、死亡、绝望、情爱等主题。因此,他的创作有“心灵的现实主义”的称号。1892年,在德国拍林美术家协会举办展览,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很快被封闭,但对德国青年画家以很大的刺激,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 蒙克的早期油画《病孩》(1886)、《在灵床旁》(1895)、《母亲之死》(1899),多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1890年的油画《圣克卢之夜》和1892年的油画《卡尔.约翰街的夜晚》标志着他风格的转折,显示出他表现主义画家的特质。90 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春情》(1894)和《呐喊》(1893),前者描绘人对幽闭的恐惧,后者刻画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怖感。他于1894年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在木刻、石版、铜版画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他的版画题材多取自于油画,其中以《生命》组画最为出色,被他自己称为生命、爱和死的诗歌。 大事年表 1863年 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 1879年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 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 1881年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 Middelthun)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 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後期印象派,然後是新艺术造型。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後期印象派的,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的,蒙克的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92年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蒙克的绘画成了苦涩的争论对象。画展在一星期後结束。在柏林,蒙克成了一个国际圈子里的一员,里面有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Henrik Ibsen),(蒙克为易卜生的几个剧本设计了布景)和瑞典戏剧家奥古斯特·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 在1892年至1908年间,蒙克的大部分时间在巴黎和柏林度过,他在铜版画,石版画和

蒙克

蒙克 蒙克(1863-1944年)爱德华?蒙克出生于挪威的洛顿城,曾长期居住在德国柏林,他对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19岁的蒙克进入克里斯蒂安工艺美术学校开始学画,主要师从于自然主义画家克罗洛。22岁时来到巴黎,与高更和劳特累克过从甚密,并参加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和讨论活动。这一时期他抛弃了自然主义的画风,开始转向表现主义。 蒙克1892年来到柏林,作品因形象怪诞曾被愤怒的德国观众当场捣毁了几幅。此后他长期居住在柏林,经常与象征主义作家普斯贝佐夫斯基、剧作家斯特林堡一起探讨尼采哲学和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命题,这使他的绘画创作更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苦闷的情调。 45岁的蒙克由于长期的精神压抑,患了精神分裂症。两年后回挪威定居,思想才得以平复。这时他所作的画表现出北欧清新明朗的自然。蒙克对表现主义影响最深的是居住在柏林18年中的创作活动。这一时期作品中的人物,往往都是些在忧郁、惊恐、彷徨状态下的一些丧魂失魄的幽灵;画面上那些扭曲的线条、神秘的色彩,都充满表现主义的特征。 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不是通过描绘生活本身的丑恶和罪孽,而是经过对这种罪恶生活的认识后产生的愤恨来表达的。这给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年表: 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 1879年,蒙克为成为一名工程师而进工学院念书。然而,频繁的患病中断了他的学业。 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 1881年,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 Middelthun)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 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後期印象派,然後是新艺术造型。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後期印象派的,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的,蒙克的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892年,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蒙克的绘画成了苦涩的争论对象。画展在一星期後结束。在柏林,蒙克成了一个国际圈子里的一员,里面有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H enrik Ibs en),(蒙克为易卜生的几个剧本设计了布景)和瑞典戏剧家奥古斯特?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 在1892年至1908年间,蒙克的大部分时间在巴黎和柏林度过,他在铜版画,石版画和木版画上出名了。在世纪之交期间的柏林,蒙克开始用新的素材(照相、石版印刷和木版画)凭记忆来复制他过去的作品。1908年秋,他的焦虑变得深刻并在丹尼尔?贾可布逊博士的诊所住院接受治疗。医院里施行的休克疗法改变了他的个性。1909年蒙克回到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统治期间,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这对(反纳粹主义的)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因为他把德国看作为他的第二祖国。 在1880年代,蒙克是自然派(比如《汉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见《拉法耶特大街》)。 1892年,蒙克树立了具有他自己特征的综合派原始画风(比如《忧郁》),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比方说《呐喊》)。 1890年代,蒙克倾向于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和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做出一种能最形象地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见《灰烬》),这种安排给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

对蒙克油画《呐喊》的赏析

对蒙克油画《呐喊》的赏析 一、蒙克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先驱。童年父母双亡心理阴郁,使他早年作品多疾病与死亡主题。1892年起定居德国16年。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成为“桥派”画家领袖。 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蒙克一直想表现人物的内心的心理状态,出现在他画中的人物呈现了最能表现这种状态的姿势,这种安排让蒙克的画带来一种好像人物、空气、记忆、动作和时间在一霎刹那间凝固的感觉,那也许正是人物内心活动达到顶峰的一瞬间。 1890年,他开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油画作品“生命组画”。基本主题为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 蒙克的母亲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过世后年幼的蒙克由父亲单独抚养。其父患有精神疾病,他向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观念,他一再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罪,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是体弱多病。在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兄弟安德烈结过婚,但婚后不过数月也过世了。眼见双亲和手足接二连三地死去,严重打击了蒙克的精神与情绪,接踵而至的悲伤对其是深度的精神折磨。因此,死亡烙印在他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呈现压抑且悲观的原因。蒙克在晚年说到:“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续的伴随我一生。” 二、对《呐喊》的解读 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蒙克赏析

蒙克赏析 讲义 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 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表现主义绘画 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在北欧各国的传统艺术中早就存在着表现主义的因素:在早期日耳曼人的蛮族艺术、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文艺复兴中的鲍茨、勃鲁盖尔等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变形夸张的形象、荒诞的画面艺术效果,这些都表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

表现主义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作为社团,他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 1,兴起: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起了推动作用。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蒙克,他的作品中出现强烈的表现主义因素。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兴起。蒙克代表作《呐喊》。 2,桥社时期:1905年德累斯顿成立了表现主义第一个社团桥社。代表人物:基希纳,黑克尔,配希施泰因等。基希纳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场与红塔》 3,青骑士社: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代表人物:康定斯基、马儿克、马可等。康定斯基代表论著:《论艺术的精神》等。康定斯基代表作组画《秋》、《冬》、《乐曲》、《即兴曲》、《构图2号》等。 4,新客观社: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社团,出现于1923年,代表人物:格罗斯、迪克斯、贝克曼,格罗斯代表作:《夜》,《壕沟战》,《启程》。 蒙克的母亲劳拉(Laura Cathrine Bjølstad)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死後小蒙克由父亲克里斯蒂安·蒙克单独抚养。蒙克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他一再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们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

爱德华·蒙克《呐喊》

爱德华·蒙克《呐喊》 文章摘要:《呐喊》是挪威印象派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其作者,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赏析。 关键词:爱德华·蒙克印象派存在主义呐喊 导语:《呐喊》是挪威印象派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有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种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存在主义(英语: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其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他的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灵魂。在20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其哲学思想还延续到了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 《呐喊》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他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画中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啦卡托火山爆发,画中的地点是挪威的奥斯陆峡湾。画家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造成—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现。它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 在这幅画中,蒙克主要运用的色彩有蓝色、红色、黄色、墨绿色。 蓝色在颜色系中是最为沉静的颜色,具有镇静的效果,运用在这种恐慌气氛的画

世界著名画家100名

世界著名画家100名 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他小时侯曾经拜佛罗基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他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他作画.由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凡.高凡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和他的同胞伦勃朗一样凡高也喜欢为自己画像 丁托列托丁托列托出生在威尼斯是一个染坊主的儿子.他长期生活在故乡用画笔装饰城市的庭院和教堂.他曾拜师提香追求提香般绚烂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般结实的形体是他的目标. 毕加索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红时期" 黑人时期" 高更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起步较晚早期的画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他不但对埃及古代绘画很感兴趣而且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们的风习和艺术.被称为原始人产最高典型. 列宾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

世纪。 卢梭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成功的典型画家。他的作品糅和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达利达利是盘踞在超现实主义中心的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与毕加索、米罗三人都启蒙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这块地灵人杰的土地上。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光辉。 米勒米勒是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在农村度过,对农村生活和在那里劳动的人们,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了解他们的了欢乐与痛苦,也分尝着他们的信仰和偏见,这使得米勒成为伟大的田园画家。 怀斯安德柳·怀斯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描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的画作,以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与调和,朴实的题材,引发人们怀念乡土与自然的情思。 雷诺阿雷诺阿是著名的印象派大画家。他的绘画在追求光的感觉中,用鲜明丽透明的色彩,将古典传统和印象派绘画做了最完善的结合。不论是丰腴的女人、天真的孩子童,还是阳光照耀下人浴女,在雷诺阿的画笔之下,都充满了温暖、鲜明、迷人的梦幻般魅力。 夏加尔夏加尔是20世纪极具亲和力的大画家。犹太血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