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融学大纲

金融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0037)

《金融学》教学大纲(54)

FINANCE

执笔人:胡碧

编写人员:姚芳玲任蓉

审核人:李忠民

《金融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的演化、货币制度及其发展历史等,掌握货币的职能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与定义

(一)关于货币本质的各种观点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二、货币的职能

(一)西方货币理论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理论

第三节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和货币制度的形成

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及种类

四、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建立及人民币制度的内容

[练习题]

1.名词解释:货币、信用货币、货币制度、格雷欣法则、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2.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3.简述信用货币的特征。

4.简述货币各个职能的主要特征。

5.简述现代信用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应具备的条件。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比较分析各种货币制度的特点。

7.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8.人民币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信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信用的概念;了解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各种信用形式及特点。

[重点难点]信用的概念、特点;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区别;信用形式的内容。

[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及特征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信用形式

一、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

二、主要信用形式

第三节信用体系

一、信用法规

二、信用信息系统

三、信用评估机构

[练习题]

1.名词解释: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直接信用、间接信用。

2.什么是信用?构成信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如何认识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4.简述信用形式的种类及特点。

5.思考我国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利息和利率的基本概念,利率的决定和利率的作用,理解西方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各种利率理论

的异同。

[重点难点]利息、利率的概念,利率的决定及利率的作用。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利息

一、利息的概念

(一)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二)利息的一般定义

二、利息的本质

三、利息收益化和收益资本化

(一)利息收益化

(二)收益资本化

第二节利率及其种类

一、利率的含义及表示

二、利率的种类

三、利率的构成

(一)纯利率

(二)通货膨胀补偿率(贴水)

(三)风险利率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

(一)古典的利率理论

(二)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三、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第四节利息的计算和运用

一、利息的计算方法

(一)单利法

(二)复利法

二、现值与终值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一)终值

(二)现值

第五节利率管理体制及利率作用

一、利率管理体制

(一)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及类型

(二)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

二、利率的作用

[练习题]

1.名词解释:基准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利率市场化

2.如何理解利息的本质。

3.利率有哪些种类?

4.试述利率变动对一国宏观及微观经济的影响。

5.管制利率的弊端主要有哪些?我国正在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谈谈你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

第四章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和构成特点;了解金融市场分类;进一步认识金融市场的功能、及货

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构成。

[重点难点]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金融工具的特征及主要的金融工具、有价证券的价值与价格、货币市场、证券市场。

[教学时数] 7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含义及基本构成要素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二)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三)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四)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五)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六)拆借市场、票据承兑与贴现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

第二节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二、金融工具的分类

(一)短期金融工具和长期金融工具

(二)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三)所有权凭证和债务凭证

(四)基础性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

三、主要货币市场金融工具

(一)商业票据

(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三)回购协议

(四)短期国债券

四、主要资本市场金融工具

(一)债券

(二)股票

(三)投资基金券

第三节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的特征及功能

二、货币市场的组成

(一)银行同业拆放市场

(二)商业票据市场

(三)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也称CD市场)

(四)政府短期债券市场

(五)回购协议市场

三、我国货币市场

第四节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的特征及功能

二、资本市场的构成

(一)证券发行市场

(二)证券交易市场

三、中国证券市场发展

第五节衍生金融市场

一、衍生金融市场概念

二、衍生金融市场构成

(一)金融远期市场

(二)金融期货市场

(三)金融期权市场

(四)金融互换市场

三、衍生金融市场的作用

(一)控制金融交易风险

(二)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第六节金融市场的功能与发展趋势

一、金融市场的功能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表现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商业票据、可转让大面额定期存单、投资基金、回购协议。

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什么是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4.比较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的区别

5.怎样理解衍生金融工具首先是避险的工具而不是投机的祸根。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机构的概念、存在的必要性、主要功能;机构体系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我国金融机构体

系的发展及变革情况。

[重点难点]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金融机构的一般构成。

[教学时数]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机构的功能及发展趋势

一、金融机构的概念及形成

二、金融机构的功能

三、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一)中央银行

(二)金融监管机构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商业性金融机构

第三节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

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与改革

三、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中央银行

(二)金融监管机构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商业性金融机构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投资银行、专业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公司、金融公司、证券公司、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金融机构。

2.现代金融机构由哪些机构组成?

3.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由哪些机构组成?

4.政策性金融机构按业务划分,由哪些机构构成?

5.比较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和职能。

第六章商业银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主要业务及经营原则;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理解商业银行的信用创

造原理及制约因素。

[重点难点]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派生存款制约因素;信用创造的原理。

[教学时数] 7

[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形式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一、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基础

(一)部分准备金制度

(二)非现金结算制度

二、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三、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过程

四、制约派生存款的因素

(一)法定存款准备率

(二)提现率(现金漏损率)

(三)超额存款准备率

(四)活期存款转化定期存款的比例

(五)其他制约因素:如贷款需求、条件等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练习题]

1.名词解释: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表外业务。

2.比较单一银行制和总分行制的优缺点。

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包括哪些内容?

4.列举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做的表外业务。

5.商业银行能无限制创造货币吗?

6.如何理解“三性”经营原则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第七章中央银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明确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和其他业务。

[重点难点]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中央银行职能与商业银行职能的异同。

[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产生和类型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原因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过程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及决定因素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负债的含义和内容

二、中央银行资产的含义和内容

三、票据清算业务

(一)票据交换所

(二)异地银行间资金汇划

[练习题]

1.名词解释:中央银行、单一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票据交换、最后贷款人。

2.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3.详述中央银行有哪些业务?

4.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

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货币供给的口径和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理解货币供求均衡的标志及其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

关系。

[重点难点]影响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因素;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关系。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及理解

二、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

三、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三)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五)现代货币主义代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四、我国货币需求分析

第二节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一)货币供给及货币供给量

(二)货币供给范围的扩展

(三)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原因和依据

二、货币供给的口径

(一)IMF的口径

(二)世界各国的统计口径

(三)我国现行货币供给量层次的划分

三、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四、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

第三节货币供求的均衡

一、货币均衡的概念

二、货币均衡的标志

三、货币均衡的条件

四、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练习题]

1.名词解释: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2.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区别与联系?

3.弗里德曼是怎样从自己的货币需求分析导出政策建议的?

4.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5.货币供给外生性和内生性的争论有什么政策涵义?

6.如何理解货币供求均衡,其标志是什么?

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度量、分类与成因,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治理

对策。

[重点难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定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治理对策。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与成因

四、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第二节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二、通货紧缩的类型和成因

三、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指数化政策、通货紧缩。

2.你是怎样认识通货膨胀效应的?

3.通货膨胀产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治理通货膨胀你有什么建议?

4.你认为在中国能否利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为什么?

5.你是如何理解通货紧缩这一概念的,它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

第十章货币政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货币政策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学会应用有关理论分析现行体制下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和货

币政策的影响问题。

[重点难点]货币政策目标内容、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果等问题。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内容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

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二)再贴现政策

(三)公开市场业务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四)其他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四、其他政策工具

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概念

二、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第四节货币政策效应

一、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一)效应发挥的快慢(时滞的长短)

(二)发挥效力的大小(强度)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练习题]

1.名词解释:货币政策、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2.试列表说明可能用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它们各自作用的特点。

3.什么叫做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如何选定中介指标?

4.分析各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分析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因素。

第十一章金融创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掌握金融创新的主要类型。

[重点难点]金融创新的动因及内容。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创新动因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二、金融创新的动因

第二节金融创新的内容

一、金融业务及工具的创新

二、金融市场的创新

三、金融制度的创新

第三节金融创新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的经济效应

二、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

(一)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

(二)金融创新与货币需求

(三)金融创新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节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创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制服务、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2.促使金融创新的因素是什么?

3.金融创新、金融管制和金融风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4.试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第十二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风险的概念、特征、分类、形成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金融监管概念、必要性、金融

监管的目标与原则、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等。

[重点难点]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风险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二、金融风险的分类

三、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

四、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的定义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二、金融监管理论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四、金融监管的内容

五、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

六、金融监管体制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存款保险制度、巴塞尔协议。

2.金融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有哪些不良影响?

3.请结合股票或外汇市场行情变幻莫测谈谈你对金融风险的认识。

4.金融监管的定义、金融监管内容是什么?结合美国金融危机谈谈你对金融监管的认识。

第十三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

内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时数]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金融发展的概念及衡量指标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

一、金融抑制的定义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现象

二、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

第三节金融深化

一、金融深化的含义

二、金融深化的内容

三、金融改革的正面效应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货币化率、金融相关率。

2.什么是金融发展,如何衡量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

3.金融压抑的政策原因有哪些?

4.金融抑制的负面效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金融深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四章开放经济下的金融运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外汇、汇率的概念与种类、汇率的标价方法;理解汇率的决定基础与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理解国际

收支平衡表;掌握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

[重点难点]外汇、汇率及其标价方法;汇率的决定基础及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的特点;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人民币汇

率制度的改革。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

二、汇率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与内容

三、欧洲货币体系

第三节国际金融机构

一、国际金融机构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金融机构的构成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

(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第四节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一)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二)国际收支平失衡的原因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

第五节人民币汇率制度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练习题]

1.名词解释: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

2.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3.简述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牙买加体系的内容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6.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的世界银行主要宗旨。

7.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措施有哪些?

8.试述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金融学课程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金融学 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无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行课程:西方经济学 适用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 责任单位:经济管理系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金融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金融活动与金融现象的列举,感性讲解; 2、静态视角下的金融广义/狭义上的涵义、包含的范畴以及金融学研究的对象; 3、动态视角下的金融的产生及发展及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4、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介绍;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金融概念狭义和广义金融分类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金融概念狭义和广义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货币的定义、起源和货币形式演进过程,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几种主要职能,及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演变过程和新中国的货币制度;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本质 2能力点: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的流通原理及渠道介绍,让学生理解货币从无到有,并非开动印钞机而已;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 2教学难点: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 第三章信用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般意义的信用与经济金融角度下的信用、信用的基本特征、产生与发展;2、现代信用形式,主要介绍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以及江浙一带盛行的民间信用,具体介绍每一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及局限性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 信用的概念、特征、产生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信用职能、信用形式2能力点: 区别信用工具与金融工具,区别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同的信用形式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信用形式 2教学难点∶每一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及局限性、信用形式的发展 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利息/利率的含义、产生,着重讲解利率在人类经济史中的作用,和人们对它的各种认识;利率的种类与各种计算方法;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发挥,探讨当今社会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利率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 利息的概念、利息的本质、利率的定义、现值与终值、利率的种类、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作用 2能力点:利率的表示和计算方法、利率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率的表示和计算方法、利率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

北大经院 431金融学综合 大纲

北大经院 431金融学综合大纲 【北大经院 431金融学综合大纲】 金融学综合,是国际金融本科教材的一部分。本课程采用北大经济学院编写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及金融创新》等教材的内容,以及《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教材的内容。【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大经院),431 金融学综合大纲】。 一、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金融学综合 2. 适用年级:大三及以上 3. 学时安排:64学时,每周4学时 4.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践课 5. 任课教师:XXX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及金融创新等内容。 2. 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和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工作和学习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3. 了解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及其参与者的影响,准备志愿者担任办公室接待等工作。【北大经院 431金融学综合大纲】。 三、教学内容 1. 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 2)宏观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2. 微观经济学 1)市场和价格 2)企业理论 3. 数理经济学 1)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2)线性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4.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1)金融市场 2)金融机构 5. 国际金融 1)国际货币体系 2)国际金融市场 6. 金融工程及金融创新 1)金融工程 2)金融创新 7. 财务管理

1)企业财务管理 2)项目投资决策 8. 证券投资分析 1)证券市场与证券分析 2)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课程:采用主题讲授、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实践课程:结合金融实践案例进行现场观摩和分析,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表现,占总成绩2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30%。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占总成绩50%。 4. 实践课程考核:根据实践课程表现和实践成果,适当加分。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1. 主教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国际金融》、《金融工程及金融创新》 2. 参考书目:《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分析》

金融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0037) 《金融学》教学大纲(54) FINANCE 执笔人:胡碧 编写人员:姚芳玲任蓉 审核人:李忠民

《金融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的演化、货币制度及其发展历史等,掌握货币的职能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与定义 (一)关于货币本质的各种观点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二、货币的职能 (一)西方货币理论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理论 第三节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和货币制度的形成 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及种类 四、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建立及人民币制度的内容 [练习题] 1.名词解释:货币、信用货币、货币制度、格雷欣法则、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2.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3.简述信用货币的特征。 4.简述货币各个职能的主要特征。 5.简述现代信用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应具备的条件。 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比较分析各种货币制度的特点。 7.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8.人民币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信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信用的概念;了解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各种信用形式及特点。 [重点难点]信用的概念、特点;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区别;信用形式的内容。 [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及特征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金融学概论是一门介绍金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掌握金融学的核心原理和理论,为进一步学习金融学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2、掌握金融学的核心原理和理论,如货币供给与需求、利率决定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等。 3、学会运用金融学原理分析现实中的金融问题,提高金融素养和决策能力。 4、为进一步学习金融学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金融市场 1.1 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 1.2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1.3 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1.4 金融市场风险与管理

第二章金融机构 2.1 金融机构的定义和分类 2.2 银行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2.3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征和职能 2.4 金融机构的风险与管理 第三章货币供给与需求 3.1 货币的定义和分类 3.2 货币供给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3.3 货币需求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3.4 货币供给与需求均衡的意义和方法 第四章利率决定理论 4.1 利率的定义和种类 4.2 利率决定的资本边际效率法 4.3 利率决定的流动性偏好法 4.4 利率决定的供需均衡法 第五章投资组合理论 5.1 投资组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5.2 投资组合的风险测量 5.3 投资组合的优化与选择 5.4 资本市场线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四、教学形式 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课后作业: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3、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2202B 课程类型:选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非金融学专业选修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了解基本金融理论,理解现实金融现象,为金融专业课及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便于各门课程的融会贯通。 2、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通过教学讲解和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货币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 (一)教学内容 该课程的具体内容分为15章,即导论、金融体系、金融工具、货币、利率、汇率、金融结构、银行管理、银行业;结构与竞争、金融监管、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选讲)。兼容性强、涉及面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注重启发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内外的讨论为辅,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2、向学生推荐、介绍和点评国内外相关文献,鼓励并督促学生扩大阅读量,在阅读中进行学习并深化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为学生答疑解惑。 3、采用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课后作业练习,通过课后作业、课程小论文、案例分析报告、专题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的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启发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思路。 5、利用学院配备的综合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缩短书本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6、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方法。 (三)学习要求 1、本课程要求学生已经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先修课程,并具有一定的数理知识。 2、本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包括论文、实践操作等,并能够在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基础之上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面。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模块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1章导论 (一)教学内容 1、金融的含义 2、金融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3、金融学的框架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前沿问题,掌握本 课程的框架内容。 (三)复习思考题 1、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前沿问题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金融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金融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全面理解和深入知识,为学生提供金融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工具,以及必要的技能和素质,为其未来在金融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 1.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 -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特点 - 金融机构的角色和职责 - 金融机构的分类与运作机制 2. 金融产品与工具 - 股票、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的定义和特点 - 不同类型金融产品的风险与收益 - 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和应用 3. 金融风险管理 - 金融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重要风险的识别和监测

- 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的应用 4. 金融决策与投资管理 - 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 - 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的优化 - 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较和选择5. 货币银行学 - 货币的定义和功能 - 货币供求关系与货币市场 - 央行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管理 6. 国际金融与外汇市场 - 外汇市场的概念与运作机制 - 汇率与汇率制度 - 跨国公司金融管理与国际投资 7. 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发展 - 金融创新的定义和影响 - 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 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与创新

三、学习方法 1. 讲授与互动 本课程将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将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阅读与研究 学生应积极阅读相关教材、学术论文和金融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金融信息和理论发展,提高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3. 实践与模拟 学生将通过参与金融市场的模拟交易、实践项目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评估方式 1. 平时表现(20%) 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2. 作业与报告(30%) 包括个人或小组作业、实践项目报告等。 3. 期中考试(20%) 针对课程进度的测试。

金融学黄达精简版教学大纲

金融学黄达精简版教学大纲 金融学黄达精简版教学大纲 金融学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商业和投资等领域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资金的流动、风险管理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黄达教授是金融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的 教学大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学院的金融学课程中。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黄 达教授的金融学教学大纲进行精简,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金融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第一部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是金融活动的核心,它是各种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在这一部分,我 们将学习金融市场的分类、功能和参与者。同时,我们还将介绍金融机构的角 色和职责,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第二部分: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 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常见的交易工具,例如股票、债券和期货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此外,我们还将介绍金融 产品的概念和种类,如贷款、储蓄和保险等。 第三部分:金融风险与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中无法避免的因素,它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 险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的定义和评估方法。同时,我们还将介绍风险管理的原则和工具,以帮助机构和个人有效地管理风险。 第四部分:金融政策与金融监管 金融政策是国家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和调控的手段。在这一部分, 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金融政策的目标和措施。同时,我们还将介绍金融监管

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和运作方式。 第五部分:金融理论与实践 金融理论是金融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和投资组合理论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不同的金融理论和模型,并探讨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我们还将介绍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 总结 通过学习黄达教授的金融学教学大纲,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金融风险与风险管理、金融政策与金融监管以及金融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金融学的知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在金融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金融学 2.课程英文名称:Finance 3.课程类别:任选 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总学时: 40学时 6.总学分: 2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金融学是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该课程旨在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业务,便于同学了解和掌握有关货币、信用、银行的基本原理及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使同学们真正掌握我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及运行规律,以及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探讨我国金融政策的实践。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4学时) 教学内容:货币的起源及其演变,货币的职能及其发展过程,货币制度及其类型,货币与其他经济范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等基本知识。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货币的起源和货币形式的演变;掌握货币的职能和其发展过程,货币制度及其类型,货币与其他经济范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演变;货币职能及其发展过程,货币制度及其类型。 教学难点:货币与其他经济范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联系。 2.第二章信用与利率(4学时) 教学内容:信用及其特征,现代信用形式中的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的种类,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现值、终值、复利等基本知识。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信用及其特征,现代信用形式中的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的种类,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理解现值、终值和复利。 教学重点:信用及其特征,现代信用形式中的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的种类,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金融学内容及大纲(人大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1. 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家庭与个人的货币收支。公司、企业的货币收支。机关团体、非营利性公益事业的货币收支。财政的货币收支。 2.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 国际经济交往、国际间科教文化交流、政治交往和私人往来,使用外国货币——外汇。 3. 货币流通 个人、财政、企业、机关团体、银行等各部门此收彼支连绵不断的货币收支系统——货币流通。 第二节货币的起源 〔略〕 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 1.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多为交换中的商品,诸如贝、牛羊等。 2. 币材 作为货币的商品应具有四个特征:价值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 铸币 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中国的称量货币。 4. 劣质铸币 不足值货币。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莱兴法那么 5. 用纸做的货币 6. 银行券与国家发行的纸币 资本主义银行与银行券。国家纸币。两者的区别。 7. 可签发支票的存款 支票存款账户。存款货币。 8. 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 外币现钞、外汇存款、外币有价证券等。 9. 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与“无现金社会〞 银行卡取代现钞和支票。 第四节货币的职能 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 马克思把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的职能称为价值尺度。货币通过价格形态使商品、服务得以相互比拟。 2 .货币单位 最初的货币单位多为各种货币商品衡量各自使用价值自然单位。价格单位与自然单位的别离。 3 .价格波动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供求与价格。价格波动与市场机制。 4. 货币购置力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置力。货币购置力变动的趋势和幅度是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各国不同的货币购置力比拟,可得知名称不同的货币单位相互之间的比值。 5. 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 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购置手段、交易媒介。 6.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货币两个最根本的职能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给出价格;货币媒介交易。 7. 支付手段 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形态所进展的单方面转移。 8. 流通中的货币 发挥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两类货币之总体。对它们的需要也与货币需求。 9. 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现代社会主要是采取银行存款和储蓄、直接储藏纸币的方式,积累和保存价值。这与贵金属货币不同,从整个社会角度而言,并不意味着有相应数量的真实价值退出流通过程静止不动。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除上述对于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求外,还存在着对保存价值的货币需求。 10. 国际交往中的货币职能、汇率 第五节货币的界说 1. 从职能视角的货币界说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2. 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世界中排他性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在现代货币形势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不是某种商品,而是某种等价“形态〞。 3. 货币与流动性 “流动性〞多被当成货币的同义语。从作为购置、支付手段的界说,一般等价物的界说,均可逻辑地引申出此判断。 4. 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 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我们习惯说的“价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 5. 货币与财富 货币就是财富,而且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即财富界说的典型代表;将二者完全等同或把局部夸大为整体并且变成“唯一的〞,是荒谬的。 6. 货币与法 即把法作为货币界说、货币定义的决定性的要素;把法视为货币本质的要素是只看到其表象。 7. 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 通过对货币的控制实现对整个经济进程的干预和调节,便有货币统计问题。通常从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角度出发来确定界限。M1、M2、M3,……系列。 8. 生产关系的表达 货币是商品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这对于指导我们认识货币有着最为本质的意义。 第六节货币制度 1.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金融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本校经济学本科层次各专业都开设此课。课内学时54 个,计3个学分。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1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 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货币银行理论及其最新研究成果、金融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金融学的先修课,应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会计学、西方经济学、逻辑学、文献检索、经济学史等课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金融学》的教学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在素质培养和理论修养方面的力度。 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获取,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

金融概论教学大纲 沈阳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证券投资 总学时:约64学时 一、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对象 (一)课程性质 《金融概论》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证券投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证券投资专业的主干课程。(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要课程) (二)教学对象 《金融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学习,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历的学生均可学习本课程。该课程适合证券专业及财经类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任务

(一)教学目的 《金融概论》是财经类其他各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它以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金融制度,以现代信用货币与货币制度为主线,阐述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宏观调控、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和掌握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主要为后序开设的《证券学基础》等课程服务。(二)、教学任务 《金融概论》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的基础上,增加讨论、实地观摩、观看录像的课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内容 (一)课程内容 1.货币与货币制度

主要阐述货币的产生、发展。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制度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2.信用与资金借贷 该部分主要是有关信用产生、发展、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着重阐述了现代信用制度的基本形式以及信用工具。 3.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机构体系形成;主要金融机构的特点及业务。 4.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5.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6.金融市场与金融交易 金融市场的构成;金融工具的发行与流通;金融工具交易的价格与收益风险。

431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详细版

431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内容比例:金融学部分为90分,公司财务部分为60分。 Ⅰ.金融学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 (1)货币的职能 2.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①银本位制 ②金银复本位制:格雷欣法则 ③金本位制 ④信用货币本位制 3. 国际货币体系 (1)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分类 (2)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进 ①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点 ②布雷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4.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1)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2)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情况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构成与职能 5. 欧洲货币一体化 (1)最优货币区理论(OCA理论) (2)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沿革:四个阶段 (3)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与运行情况 (4)欧洲单一货币与欧元 二、利息与利率 1.利息 (1)利息本质的理论:古典经济学的利息本质理论、近代西方经济学的利息本质理论、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 (2)利息的计算:单利和复利 (3)利率的分类 ①市场利率、官定利率与公定利率 ②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③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④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4)利率的作用 ①利率的经济效应:成本效应、资产组合调整效应、财富效应、利率的预期效应、利率的汇率效应 ②利率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杠杆作用 ③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2.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3)可贷资金理论和IS-LM 模型 3. 利率的期限结构 (1)利率的期限结构 (2)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偏好理论 三、外汇与汇率 1.外汇 (1)外汇的概念 (2)一种外币资产成为外汇的条件: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性 (3)外汇的基本特征:外国货币当局发行的,各国政府和居民普遍接受的,能够在外汇市场上自由交易的货币资产。 2. 汇率与汇率制度 (1)汇率的概念 (2)汇率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 (3)汇率的种类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单一汇率、复汇率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 3. 币值、利率与汇率 (1)币值与利率 (2)币值与汇率 4.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 (2)利率平价理论 (3)国际收支理论 四、金融市场与机构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总学时数 学分 开课单位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课程类别 主要教学 参考书 本课程 任务和 目的 B04150101 金融学 Science of banking 45授课实践实验习题设计 课学1 3学时 3563 学时学时时学时 财经学科部经贸系 财经各专业 无 专业基础课 [1]《金融学》(第三版) , 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2]《货币金融学》 , 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大学本科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侧重于货币金融基本理论 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力图规范化、准确化、简洁化。课程目的与任务主要是全面、 系统掌握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提高运用金融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教学大纲制订 教学大纲制订时间单位

.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课程内容: 1、货币的起源 2、形形色色的货币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的定义 5、货币制度 基本要求: 1、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币材的发展 2、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 3、掌握货币的定义及货币职能 本章重点: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本章难点:货币制度的理解 第二章信用 课程内容 1、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2、高利贷信用 3、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4、现代信用的形式 5、信用与股份公司 基本要求: 1、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 2、了解高利贷的特点及其发展; 3、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4、理解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5、掌握现代信用的形式。 本章重点:信用的概念和现代信用的形式 本章难点: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课程内容 1、利息 2、利率及其种类 3、单利与复利 4、利率的决定 5、利率的作用 基本要求: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介绍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和机构的运作,以及了解金融决策的经济学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金融学的核心理论和应用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 1. 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 2. 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运作原理; 3. 理解金融决策的机会成本和风险特征; 4.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5. 强化金融伦理和风险管理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 1. 金融学导论 a. 金融学的定义和学科体系 b.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概述 c. 金融决策的基本原理 2. 金融市场

a.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b. 金融衍生品市场 c. 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 d. 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监管 3. 金融机构 a.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b. 保险公司和养老金机构 c. 投资基金和券商 4. 金融决策分析 a. 金融决策的主体和目标 b. 金融决策的风险特征和效用函数 c. 金融决策的时间价值和资本预算 5. 金融风险管理 a. 金融风险的分类和测量 b. 金融风险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c. 金融风险管理的实践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系统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 2. 实践操作:通过小组项目和模拟交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3. 讨论研究: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实际案例和经验,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项目成果。 2. 期中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金融学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程度。 3. 期末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金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金融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撰写论文。 六、参考教材 1. 《金融学导论》- Stephen Cecchetti and Kermit Schoenholtz 2. 《金融市场与机构》- Frederic Mishkin and Stanley Eakins 3. 《金融决策分析》- Charles Moyer, James McGuigan, Ramesh Rao 七、备注

《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力图以历史和逻辑的线索系统阐述金融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主流金融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探讨金融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的问题。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 1、使学生对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有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国际金融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任务 一、明确《金融学》的研究口径,构建《金融学》的教学框架体系,确定《金融学》各个构成部分的教学内容。 二、确定金融基本范畴的合理范围,明确金融基本范畴的内涵。金融基本范畴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外汇与汇率、信用与信用体系、利息与利率、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清晰界定各个金融基本范畴的内涵和相关原理,梳理金融基本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对金融微观层次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明确的界定,以此为载体阐述金融微观运作的基本原理,明晰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四、构建宏观金融层次各个部分之间的合理结构,阐述其基本原理,明确与微观金融的联系。以开放经济为背景,梳理宏观金融运作中的货币供求、货币均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发展的关系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课程教学内容 模块一导论 生活中的金融:从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谈起 引言社会经济主体的金融交易及其关系 第一节居民理财与金融 一、货币收入与支出 二、居民盈余的使用 三、居民赤字的弥补 第二节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一、企业经营与财务 二、企业负债管理与金融体系 三、企业资产管理与金融体系 四、企业盈余分配 第三节政府的财政收支与金融 一、财政收支与政策安排 二、公债融资 三、政府投资 第四节开放条件下各部门的金融活动 一、国际收支与结算 二、贸易融资与国际信用 三、国际投资与资本流动 第五节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现代金融体系的运作载体 三、金融总量与均衡 四、金融调控与监管 模块二金融基本范畴 第1单元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 一、货币的出现及货币起源学说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31024 课程名称:金融学/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学时:36学分:2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开课学期:5 开课部门:经济与管理学院 先修课程:无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黄达等主编,《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 主要参考书: [1]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 [美]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美]莫顿·米勒:《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美]罗斯·莱文:《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英]菲利普·莫利纽克斯等:《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金融学》涉及的学科知识面广,包括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等,而学生又缺乏金融实践经验,因此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学中建议使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 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熟练运用金融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案例分析,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既可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机构任职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三、学时分配

431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431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体检中心是提供医疗健康检查服务的重要场所,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公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检中心质量控制标准,是保障体检中心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本文将探讨体检中心质量控制标准的相关问题。 保障公众健康: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可以确保体检中心提供的各项服务符合医学规范和卫生部门的要求,从而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健康检查服务。 提高医疗质量:质量控制标准可以督促体检中心的医务人员遵守医疗规范,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增强公众信任: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可以使公众对体检中心的服务质量更加信任,提高体检中心的声誉和公信力。 服务质量标准:包括体检流程的合理性、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体检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以确保公众获得优质、高效的健康检查服务。 设备管理标准:包括设备的购置、维护、保养、更新等方面,以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满足体检需求。

人员素质标准:包括医务人员的学历、资质、培训、考核等方面,以确保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检查服务。安全管理标准:包括医疗事故的预防、处理、报告等方面,以确保公众在体检过程中的安全和权益。 制定实施细则:根据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各项标准的详细要求和操作方法。 加强内部监督:体检中心应设立专门的质控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各项标准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接受外部监督:体检中心应接受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服务质量符合要求。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公众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检中心质量控制标准是保障体检中心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通过实施这些标准,可以确保公众获得安全、可靠的健康检查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公众对体检中心的信任。需要加强标准的实施和监督,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不断提高体检中心的服务质量。

金融学教学大纲

金融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统帅性理论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等方面的基本内容有较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进而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农林经济管理者以及其他经济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正确观察、分析和解决当前农村经济领域面临的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大纲 一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学时48学时单独开设一周课程教学实习,具体,金融学专业课程讲授44学时,自学与讨论4学时,非金融经管类专业讲授48学时;讲授中适当配以视频录像短篇、幻灯片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适当安排课外自学,阅读参考资料,交读书报告,讨论课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课程考核形式:考试;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试卷成绩占70%组成;其中,个人平时成绩包括两个部分:平时个人作业成绩和小组专题讨论报告成绩;专题讨论报告由教师根据当前金融形势或自己的科研课题提供,学生自由分组并提交小组专题报告需课堂答辩和形成书面报告; 二教学用书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曹龙骐金融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三金融学各章学时分配

四、讲授纲要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一、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 二、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 三、货币流通 四、货币的权势与无货币的“理想”社会 第二节货币的起源 一、古代货币起源说 二、从交易的社会成本角度比较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的交易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 一、古代的货币 二、币材 三、铸币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金融学 适用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等 适用层次:网络本科 建议学时:48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金融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一门经济科学,内容有金融和金融体系、时间与资源配置、价值评估模型、风险管理与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公司金融等。该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讨论、辅导答疑等教学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达到以下目标: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自学能力,能独立阅读教材和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在理解内容和加深学习下写出条理清晰的阅读笔记和小结,能用所学知识帮助理解现实金融问题。 本课程内容在48学时内实施完成,通过对金融和金融体系、时间与资源配置、价值评估模型、风险管理与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公司金融的介绍,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论和金融运行机构,了解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一些与金融较为密切的事件,通过对时间与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与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公司金融等几个方面的学习,从总体上了解、理解公司资产管理中金融学的实际应用。 第一部分金融和金融体系 第一章:金融学 学习要求:金融学的界定以及居民、企业的金融决策。 考核重点:居民、企业的金融决策。 第二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学习要求:金融体系、金融创新、金融市场、金融中介、金融管

制。 考核重点: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管制。 第三章:管理财务健康状况和业绩 学习要求:财务报表、财务指标、财务规划、营运资本管理和流动性与现金预算。 考核要求:财务报表、财务指标、营运资本管理。 第二部分:时间与资源配置 第四章:跨期配置资源 学习要求:复利、年金、分期还款、汇率、货币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税收与投资决策。 考核重点:复利计算、年金的计算、时间价值。 第五章:居民户的储蓄与投资决策 学习要求:生命周期储蓄模型、社会保障、投资决策。 考核重点:生命周期模型、增氧做出一项投资决策。 第六章:投资项目分析 学习重点:项目分析、净现值投资规则、敏感性分析、通货膨胀与资本预算。 考核重点:运用试算平衡表进行敏感性分析。 第三部分:价值评估模型 第7章:市场估值原理 学习要求:资产价值、一价定律与套利、价值评估模型、有效市场假说。 考核重点:一价定律与套利、有效市场假说。 第八章:已知现金流的价值评估:债券 学习要求:使用现值因子对已知现金流进行价值评估、债权行情表的解读、随时间推移的债券价格行为。 考核要求:使用现值因子对已知现金流进行价值评估、随时间推移的债券价格行为。 第9章:普通股的价值评估 学习要求:解读股票行情表、折现红利模型、盈利和投资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