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总体部署,明确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提升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切实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必然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四化”同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省委书记周本顺强调,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总要求抓好河北“三农”工作中的大事。农业要强,就是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一般来讲,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日益用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使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事实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应当从动态的角度进行描述和概括,综合来看,集中表现为生产方式自动化、经营方式社会化、生产能力高效化和增长方式持续化四个方面。
一是生产方式自动化。应用现代工业物质装备和现代技术,加快对农业生产条件和劳动者的改造,彻底改变传统农业以人工耕作为主、靠天吃饭的生产局面。大力推广机械化,以先进农业机械替代手工作业,节约人力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工业化大生产方式强化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控性和保障水平;以先进科学技术改进传统耕作方式,增强农业劳动者创新能力,切实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
二是经营方式社会化。突破传统农业只注重生产环节的局限,将现代经营理念和现代管理方式贯穿于农业生产经营始终,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加快构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产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大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机结合。
三是生产能力高效化。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投入,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基本目标,大幅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数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总

量供给平衡,保障人民生存健康和工业原材料需求,稳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四是增长方式持续化。坚持集约、生态发展,转变农业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强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减少直至杜绝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积极应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现代农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73亿斤,实现“十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02元,增长率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
与此同时,河北现代农业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明显升高,农业生产效益显现下降势头,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日益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水资源极度短缺,耕地资源不足,农业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现代农业的服务支撑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加快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与方略
科学把握农业现代化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围绕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农业要强”的基本要求,我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与方略可总体概括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进行区域特色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定位,构筑起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相统一的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板块;围绕每一特色主导产业和农业经济板块,采用现代组织方式和现代经营手段,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
1、构筑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板块
农业具有自然区域属性,打造农业品牌优势,必须强化“区域”特征。全面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核心任务是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相统一并具有全局战略支撑作用的特色农业经济板块。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的优化布局要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按照自然经济区域要求,统筹考虑自然、经济和市场三方面因素,确立能够支撑全省农业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板块。针

对省情实际,当前可重点发展京山、京广铁路沿线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生猪、禽蛋产业,环京津、环省会奶牛产业,黑龙港地区棉花产业,黑龙港、太行山浅山丘陵和张承地区优质杂粮产业,燕山、太行山浅山丘陵优质果品产业,沿海特色水产养殖业,坝上地区错季蔬菜和环首都优质蔬菜产业等若干特色农业区域板块。
2、协调整合资源要素向主导产业和主要区域集中配置
依照全省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板块的划分,协调整合各方面资源要素,向特色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区域集中配置,实现集约、集群发展。在市、县两级层面,建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在市级层面,重点是引导产业项目和资金向相应的优势区域集中配置;在县级层面,重点是引导各类支农资金向特色主导产业集中配置。在目前涉农资金来源分散的情况下,可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系统集成、形成合力、各记其功”的工作思路,通过建立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投入。同时,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政策调控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和市场要素向相应的特色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区域集中配置,合力打造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相统一的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板块。
3、建立“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针对每个农业经济板块,围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从纵向上延长产业链条,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横向上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完善以主导产业链条为轴心的产业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起“1-1-4-2-1”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即一个主导、一个链条、四个支撑、两个基础、一个体系,通过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坚持一个主导:即以专业化、品牌化市场营销和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为主导。长期以来,河北农业经营重产轻销,而且营销手段落后,影响农业经营效益。以专业化、品牌化市场营销为主导,就是要突破以往农业发展中过多关注生产过程,而较少关注市场营销的局限,突出市场的导向决定作用,采取“以销定产”的思路,按照市场需求和品牌经营需要去组织生产。
打造一个链条:即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为主体链条。现代农业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而是一个包括了生产、加工、销售并将三者贯穿成一线的产业经营链条。完善产业链条有两个关键:一是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物质生产链条;二是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搭建小生产走向大市场的

组织通道。实践中,可注重推广典型示范作用明显的“大园区、小业主”经验。
强化四个支撑:即以质量安全保障、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市场信息四个服务体系为支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只有建立和完善以质量安全保障、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市场信息四个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服务支撑体系,才能为更好地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提高质量、效益,顺利实现农产品商品价值提供重要保障。
夯实两个基础:即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两个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装备,确保农业的可控和高效;生态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集约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缺一不可。针对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和生态压力较大的发展现实,我省要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农机装备、耕地质量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形成一个体系:即建立“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围绕每一特色主导产业和农业经济板块,以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为基础,通过上述举措,力争建立起符合我省实际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当前要以推动各项农村改革为契机,通过技术跨越、组织跨越和管理跨越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引导、鼓励土地流转,鼓励工商资本与农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结合,以有效的机制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股份合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