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走向成熟之后的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若干认识

走向成熟之后的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若干认识

走向成熟之后的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若干认识
走向成熟之后的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若干认识

走向成熟之后——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

若干认识

封面文章

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若干认识

2003莩嘉登妻

件》,提出加强中欧关系的5年目标

和基本政策.几乎与此同时,欧盟

外长会议也通过了2003年9月欧

盟委员会提交的对华政策新文件,

强调发展欧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

重要性.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

的巧合,恰恰反映出中国和欧盟双

方加强相互合作的强烈愿望和相互

之间在发展双边关系问题上所达成

的共识.

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

欧盟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

系,这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得

到印证.自1995年欧盟首次发表对

华政策文件以来,在短短8年时间

里,已先后发表5份对华政策文件,

以适应双边关系不断深化的形势.

如此高密度地调整对华政策,在欧

盟发展与世界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

方面是不多见的.与此同时,中国

在欧盟对外关系中的定位也在历次

调整中不断提高,从1995年提出的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到1998年的"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刚刚通过的对华政策文件又将这种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中欧关系的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赵晋平研究员

期,欧盟已将对华关系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9月欧

盟委员会提交的政策报告中,重点强调了中欧之间是一个"走向成熟" 的伙伴关系.这种认识一方面表现了欧盟对中欧关系的重视程度,说明中欧双边关系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从此中国将能够从这种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中得到更多机遇并直接受益.但另一方面,中国

将不得不面对所谓"走向成熟关系" 的新要求,承担更多作为"成熟伙伴"的"义务"和国际责任.这种变

化在经贸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是中国将可能失去作为一个

发展中国家能够享受到的特殊优惠安排.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除了可以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外,还能够享受普惠制待遇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

的特殊照顾.欧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曾经长期给予"普惠制"优惠,对促进发展中国家对欧盟的贸易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欧盟认为中国已经成

为一个国际贸易的"成熟国家",不再具备享受普惠制优惠的条件,应当从发展中国家"毕业",因而通过缩小普惠制适用范围和提高优惠关税率等措施,逐步取消中国的普惠制待遇.欧盟委员会2003年6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欧盟15个成员国决定将于2003年年底前率先将中国在"普遍优惠制"(GSP)下享有的出口商品优惠关税,由目前的3.5%提高到5%,2004年上半年将正式全面取消给予中国的"普惠制".由于欧盟普惠制对其他受惠国和地区的许多产品类别仍给予关税减免优惠,因此,中国相应类别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将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这种条件下的普惠制甚至可能成为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一种障碍.不仅如此,欧盟的对华援助政策,对给予中国的WTO多边规则特殊安排的态度等都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并有可能导致中国失去更多的机会和经济利益.

二是欧盟是世界上采取贸易保

护措施最多和最为严厉的地区集团之一.随着这种双边"成熟关系"认识的形成,'欧盟在对华贸易政策方面将会像对待美国,日本和其他一些所谓"成熟国家"一样,采取更多严厉的贸易制裁和保护措施.这对于中欧经贸关系的长期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欧盟将在诸如宏观经济政

4国际贸易2003年第11期

封面文章

策等许多方面要求中国作为一个"成熟伙伴"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这一点已经在2002年以来来自美欧日等地区不断高涨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种种压力中有所表现.今后在资本市场开放,国内竞争与产业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调整,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许多领域同样都将可能面临这种压力.因此,应

该清醒地认识到"走向成熟伙伴关系"的另一层含义,重视

这种关系可能带来的压

力和挑战.

欧洲一体化影响

2004年1月,随着

中东欧lO国的正式加

入,欧盟将扩大成为一个

覆盖400万平方公里,

4.5亿人口和lO万亿美

边规则制定中得到反映.但是,根

据地区性贸易安排理论和国际经验,中国受到欧洲一体化的不利影响将远远超过积极影响.这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欧洲一体化会造成区域

内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并减少对外部贸易的依赖程度.区域外成员将因此而蒙受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并失去与区域内成员之间的大本进入欧盟市场,同样也会增加对这一地区的投资.这将使得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区域外国家的直接投资有所减少.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报告,2003年流人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明显增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欧盟地区,可见看好中东欧国家人盟后市场发展前景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行动.

第三,2O世纪9O年代后半期

元GDP的巨大区域集团,这表明欧洲一体化进程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将进一步加剧地区性贸易安排迅速蔓延的趋势,尤其是在WTO 新一轮多边谈判屡屡受挫的背景下,各国寻求地区集团化的愿望更加强烈,以回避"边缘化"为目的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将加快,各地区

集团之间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成员

范围的不断扩大,置身其外的国家

将面临更多被"边缘化"的风险,并

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欧洲一体化对中国经济也将产

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首先,随着欧

盟的迅速扩张,中国商品在欧盟的

市场范围也将相应扩大,有利于提

高对该地区出口规模.其次,中欧

之间良好的双边关系如果能够得到

维护,随着欧盟在多边谈判中地位

的上升,有利于中欧双边共识在多

以来,中国与欧盟国家之

间的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相互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渠

道不断扩展,能够在许多

涉及国际政治,经济领域

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与东

欧国家之间的关系则由于

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缺乏足够的相互理解和沟

量贸易机会.目前欧盟的区域内贸通.这些国家一旦加入欧盟将在对易比重已经高达60%,随着中东欧华政策方面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并国家的加入,将增加一些与中国经在欧盟内部所谓协商一致的原则下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新成员,区域内对针对中国的政策产生影响.这将经济互补性将得到明显加强并进一.加大欧盟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 步提升区域内贸易比重,区域内成

员的商品可能替代部分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国对欧盟地区的出口将因此而面临更多困难.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会大

大提高区域内成员对外来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区域外国家将因此受到投资转移效应的影响.欧盟是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新欧盟内部将增加许多发

展水平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成员,原有欧盟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了利用成员间市场完全开放的有利条件很有可能转向这一地区投资;其他地区的跨国公司为了低成第四,欧盟东扩将增强其在参

与多边和双边交涉中的筹码和谈判地位.?目前欧盟经常对中国实施严格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贸易摩擦不断,在涉及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和市场竞争政策等多边领域中也存在许多分歧.随着欧盟谈判地位的不断上升,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在与欧盟之间的各种双边和多边谈判中获得成功的难度. 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现阶段中欧经贸关系具有以下

几个特点.第一,欧盟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伙伴之一.2002年中欧双边

国际贸易2003年第11期5

封面文章

贸易总额达到867.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其中出口为482.1亿美元,占14.8%;进口385.4亿美元,占13.1%.同期欧盟

对华直接投资达37.1亿美元,占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7%.按照

对外贸易总额和累计实际使用资金计算,目前欧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直接投资来源地. 第二,中欧之间具有较强的经

济互补性.从中国对英国,德国,法

国等三个欧盟主要经济大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具有优势(贸易顺差)的最大10个商品出口合计占全部对欧盟三国出口的62%(见表1);其中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即使是电信设备,办公用设备等产品也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制成品.而中国的劣势商品(贸

易逆差最大)全部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合计大约占从三国进口的60%.由此可见,中

国对欧盟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而中国对欧盟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商品主要是机械设备和化工原料等技术密集型产

品.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典型分工模式,表明中欧之间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和相互依赖关系.

第三,欧盟对华投资的技术水

平比较高.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平均规模是反映投资资金密集程度和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

.长期以来,欧盟企业对华直接投

资的项目平均规模始终高于其他各国(地区)对华投资.从截至2002年底的数据来看,欧盟对华投资合同额和实际到位金额的项目平均规模相当于各国(地区)平均水平的2.2 倍左右,并且高于美国,日本,韩国, 新加坡等国1~3倍(见表2),表明欧盟企业对华投资具有投资规模大,资本和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质量水平优于其他国家(地区).

目前中欧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一是近年来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趋缓.2002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增长速度低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长水平,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比2001年下降1个百分点;同年,欧盟对华实际投资减少

11.3%,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的负

增长,导致当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

在中国全部外资中的比重由1999

年的11.1%,下降到2002年的

7.0%.这种趋势如果不能尽快扭

转,双边经贸关系在中国对外经济

中的重要程度将相对减弱;二是双

边贸易额和欧盟对华投资在欧盟对

外贸易和投资中的重要程度比较

低.如2001年欧盟对华出口,进口

仅占欧盟对外出口,进口总额的

1.2%和3.0%,分别比中东欧新人

盟10个成员国合计比重低3.7个

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见表3);

三是中方贸易顺差逐渐扩大,欧盟

对华贸易制裁措施不断增加.2001

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达到73亿

美元,相对于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

了10%,这种趋势仍然在持续,

2002年增加到97亿美元,2003年

表1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英,德,法国)之间的贸易互补结构贸易额(亿美元)占总额比重(%)分类商品名称

出口进口贸易差额出口进口

服装及衣着附件24.70.324.410.50.1

电信及声音录制重放设备30.99.821.113.14.1

杂项制品26.25.620.511.12.3

中国办公机械自动数据处理设备25.05.619.310.62.3

顺差金属制品12.84.88.05.42.0

最大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8.51.57.03.60.6

旅行用品,手提包及类似品5.50.15.42.40.0商品

鞋靴4.90.14.92.10.0

家具及零件:褥垫及填充制品5.31.14.22.20.5

活动房水道供热及照明装置3.60.43.21.50.2

10类商品合计147.429.3118.162.712.2

特种工业专用机械1.933.9—32.00.814.1

陆路车辆(包括气垫式)5.122.7—17.62.29.4

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6.322.4—16.12.79.3

动力机械及设备1.415.4—14.10.66.4

中国金工机械0.79.7—9.00.34.0

逆差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装置3.212.1—8.91.45.0 最大钢铁0.77.2—6.50.33.0

商品其他化学原料及产品1.65.9—4.30.72.5

初级形状的塑料0.34.5—4.20.11.9

其他运输设备5.27.8—2.52.23.2

10类商品合计26.3141.6—115.211.258.9

总计235.0240.2—5.110o.010o.0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6国际贸易2003年第11期

封面文章

1月~9月份已经超过100亿美

元.随着中国对欧盟出口快速增长

和进口增速的相对减缓,使得贸易

逆差成为一个令欧盟关注的问题.

长期以来,欧盟出于区域内产业保

护的目的,通过反倾销,设置严格的

检疫检验标准和技术壁垒等手段对

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采取了大量贸

易制裁措施,贸易逆差的增加进一

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峻程度;四

是欧盟对华中小企业投资增长缓

慢.由于缺乏信息,国际化经营人

才等方面的优势,欧盟中小企业对

华直接投资相对较少,这不但制约

了欧盟对华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和

快速增长,而且不利于产业配套环

境和国内现有企业国际合作环境的

形成.

从中欧双方的经济互补性和已

经形成的良好双边关系等基础条件

来看,中欧经贸关系仍然具有巨大

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首先,欧盟是

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其出

口和进口总额分别占世界贸易总额

的37.2%和35.2%(2001年数

据),远远超过了其他贸易集团和国

家,相当于中国的10倍左右.这就

为中国提高对欧盟贸易的比重提供

了巨大的空间和可能性.预计2003

年双边贸易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

表2各种来源投资项目平均规模的比较

截至2002年底对华投资投资项目平均规模

投资来源合同金额实际金额按合同金额按实际金额项目数(亿美元)(亿美元)(万美元)(万美元)

欧盟14O84600.9339.4427241

日本25147495.3363.4197145

美国37280762.8398.9205107

韩国22208274.7152.012468

新加坡10797401.5214.7372199

港澳2187∞384I5.02O96.517696

世界4241968280.64479.7195106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外资统计计算.

表3欧盟对夕I,贸易结构

欧盟出口结构(%)欧盟进口结构(%)

2O002O012O002O01

欧盟区域内.361.959.059.3

欧盟区域外37.738.141.040.7

美国9.39.34.97.7

日本1.81.83.43.O

中国1.01.22.83.0

新入盟10国4.64.94.75.3

合计1o0.01oo.01oo.O1oo.O

资料来源:t3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版世界贸易投资自皮书》. 大关,如果中国

能够积极推进

双边对话与合

作,寻求建立更

为有效的制度

性经济合作途

径,今后也存在

着欧盟成为中

国最大贸易伙

伴的可能性,这

将有助于中国

改善过度依赖

于美国市场的不稳定结构.第二,欧

盟是世界最大的直接投资输出地

区,从2001年水平来看,其对外直

接投资在世界直接投资输出总额中仍然占有近60%的份额.中国吸收的欧盟投资仅仅是其中很小一部分.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如果能够通过加强中欧制度性经济合作,回避欧洲一体化带来投资转移效应的负面影响,大批看好中国巨大经济增长潜力和市场规模的跨国公司将会继续增加对华直接投资,这将有利于中国吸收更多欧盟企业投资. 预计2003年欧盟对华投资所占比重将改变近年来的下降趋势,提高到8%左右,今后仍然存在恢复到10%以上的可能性.第三,欧盟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之一

,2001年进入该地区的国际投资

占全球比重达到50%左右的水平, 特别是随着中东欧国家人盟之后, 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可能进一步上升.这将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到中东欧地区,甚至西欧地区投资.总体来看,未来时期只要能够抓住机会,中国仍然能够帮助企业回避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从欧洲一体化中获益.

基本政策定位

(一)中欧双方均已表明与对方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态度, 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对欧政策的基本定位.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盟地区的平均水平,不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在欧盟对外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程度都未能达到"对等"和"成熟"关系的阶段.因此,通过与欧国际贸易2003年第11期7

封面文章

盟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获取更多的要素资源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仍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就有必要继续将中欧关系定位在"南北合作"的范畴内,在参与双边和多边协商中争取主动,并保持灵活性. (二)为在未来东扩后的欧盟内

部得到更加有利于中欧双边合作的氛围和条件,当前应积极发展同欧盟新成员之间的良好双边关系,消除长期以来由于东欧剧变带来的负面影响.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相近,历史上曾经有过较为紧密的经贸关系,具备发展双边贸易的条件.尤其是这些国家"入盟"将给中国企业对这一地区的投资并直接进入欧盟大市场带来机遇.通过企业"走出去"投资,为当

地经济做出贡献应当说是促进双边关系快速发展的捷径之一.政府部

门应加强面向该地区投资中国企业的信息服务和政策扶持.

(三)争取建立贸易摩擦的双边

协调和解决机制,处理中欧双边贸

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量的贸易

限制措施和形形色色过于严格的商品标准是目前制约双边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从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必须寻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从国际经验来看,建立双边经常性

对话和协商机制以及地区性贸易争端处理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中欧双方可以通过贸易主管部门,海关,检疫检验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为贸易便利化创造条件.

(四)中国应当继续履行"加入

世贸组织"承诺,积极开放市场,为

更多欧盟商品和投资进入国内创造条件.对于中国来说,长期的对欧

巨额贸易顺差不利于双边经贸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容易成为各

种摩擦的起因.在兑现"加入世贸

组织"市场开放承诺过程中可以考虑通过结构性下调关税政策降低欧盟优势产品的进口成本,扩大专用

设备,精密仪器,动力设备等技术密

集型产品进口,在满足国内企业技术更新需要的同时,还能够抵消部分贸易顺差,保持中欧双边贸易的基本平衡.

(五)回避欧洲一体化贸易和投

资转移效应的最好方式是与这一集团建立地区性自由贸易安排.但从目前来看,中短期内建立中欧双边Fq'A的条件尚未成熟.因此,中国需要通过积极参与wro多边贸易自由化和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抵消包括欧盟在内的其他地区一体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选

择地区性合作伙伴时,可以优先选择一些已经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安排的国家和地区.这样可以通过当地投资和带料加工贸易的方式,满足一定的原产地要求并获得欧盟市场的"零关税"准入资格.

(六)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开辟

购并,产权交易等新的引资方式促进欧盟中小企业对华投资.一般来说,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体系需要大量企业为之配套生产.因此,为

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当地是否具备有效的配套能力往往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地区的重要条件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忽视中小企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配套作用,缺

乏有效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使得中小企业在技术,产品性能,质量水平等方面严重落后,难以适应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当地配套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型企业投资的增长.一部分与大型跨国公司一起相继进入中国的中小企业, 弥补了中国现有生产配套能力的不足,并带来许多中小企业的专有技术和管理经验.近几年,随着欧盟大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 大批欧盟中小企业也随之进入中国,继续为这些大型企业配套生产.这对于加快国内配套体系的形成,延长产业链条是十分有利的.但由于这些中小企业在信息来源,资本规模和融资条件等方面的局限性,而且政府往往忽视了中小企业的特殊性,在信贷支持,加工贸易管理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使这些企业的经营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中小企业的扶持体系对于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投资十分重要.目前中国已经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出台了许多具体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良好条件.但是政策的实施还有很大差距, 长期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等瓶颈

问题尚未出现明显改善.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适应外资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政策体系,把吸收中小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引资目标.另一

方面,一些欧盟国家政府设立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基金"是专门为本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政策支持的政府基金,这些国家进入中国国内投资的一些中小企业利用这些基金,解决了创业初期的许多困难.中国可以通过政府协商,扩大这些基金在中国的使用范围,为更多欧盟中小企业争取创业条件.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对外经济研究部;责任编辑:任心友) 8国际贸易2003年第11期

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 发展趋势

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 发展趋势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技111 姓名:缪梓强 学号:2011301030128

关于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的 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波折,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盟自2004年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1.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进入2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上已随处可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年均进出口额增长率在27%以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3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至16.4%,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近1/5。2008年中欧双方的贸易额更是一举达到了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 2.中欧直接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作为中国第4大投资伙伴,欧盟对华投资的项目数自1986年以来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4月底,欧盟累计在华投资项目27139个,实际投资额585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且多投资于生产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欧盟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大的已大举进入中国,空中客车飞机、大众汽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日用品、西门子电器、诺基亚等等众多欧盟跨国企业巨头已在中国的相关领域中占据了显著地位,并先后成为了在华投资成功的典范。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现状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现状评估——经济外交视角的考察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与欧盟双边关系,还是中国与欧盟各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从经济外交视角来看,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战略提升、贸易突破、瓶颈制约、难题待解”。 一、战略提升:中国与欧盟及其主要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其他国家建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和不针对第三方为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与欧盟伙伴关系战略的提升源于2003年相继发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份文件:一份是2003年9月欧盟发表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之共同利益和挑战》的战略文件,阐述了欧盟对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发展框架;另一份是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对欧关系文件——《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旨在昭示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规划今后5年的合作领域和相关措施,加强同欧盟的全面合作,推动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进入2004年,中国与欧盟双边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得到了确立,中国与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5月随着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欧洲政治与经济的地缘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更加凸现了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2005年欧中庆祝建交30年,进一步展现了二者在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与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也逐一建立了相应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各个新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在新的框架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然,由于欧盟的不断扩大,新老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欧盟的对外经济决策的实施,从而也对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一些新的变数。 二、贸易突破:欧盟成为中国首位贸易伙伴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中特别指出“中国致力于发展中欧富有活力和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期待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与投资伙伴”,以欧盟东扩为契机,这一良好愿望得以提前实现。在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欧双方进出口贸易达1772.8亿美元,增幅为33.6%,欧盟超过美国日本和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

浅论中国和欧盟的贸易关系

浅谈中国和欧盟贸易关系 摘要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合作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然而中欧贸易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等问题。在未来,中国除应关注欧盟对华经贸合作的共同政策和指导原则外,更应注重拓展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我们也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欧盟;贸易关系;现状;

Introduction to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trade relations Abstract China and the Eu i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up, the world's stage two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Since China and the Eu established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change of the pattern, 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s trade, the European Union the strategic position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cooper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ever, there exists a trade imbalance, trad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relevant problems such as im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echnical standards. In the future, China should focus on the Eu's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China common policy and guiding principles, mor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xpand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Eu member states. We also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China-Eu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the two sid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s. Key words: China; Eu;Trade relations;Current situation;

欧盟和中国投资环境简介与分析

欧盟和中国投资环境简介与分析一、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2010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也是中国的第四大外资来源地。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和欧盟双边贸易额达4797.2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1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1.8%;自欧盟进口16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1.9%;中国顺差1427.6美元。 中国近年来对欧投资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增长速度快。2010年,中国对欧投资流量59.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1%。二是行业分布广。涉及制造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十几个行业大类。三是覆盖国家多。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涉及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四是社会融合度高。中国对欧投资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不断扩大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同点。 中欧关系目前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在中欧关系的各个领域中,经贸合作始终是推动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年度欧盟商会提出的最重要问题包括在市场准入方面遭到限制、政府决策透明度、政府审批效率以及知识产权问题。对此德古赫特表明他认为中欧经贸关系的四个问题:市场准入、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以及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陈德铭说,双方重点讨论了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双方商定尽快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欢迎双方企业到对方扩大投资。 中国希望欧盟决策者着眼中欧关系发展大局,继续坚持开放、透明、友好的投资政策和体制,不断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欧投资兴业。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欧洲企业家与中国同行们精诚合作,帮助中国企业更好融入欧洲市场,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二、欧盟投资环境 欧盟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对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中欧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与欧盟的合作日趋频繁,企业已经把对欧盟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发展战略,开拓欧盟市

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与发展分析

[论文摘要]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虽然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波折,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达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盟自2004年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1.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进入2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上已随处可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年均进出口额增长率在27%以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3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至16.4%,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近1/5。2008年中欧双方的贸易额更是一举达到了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 中欧直接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作为中国第4大投资伙伴,欧盟对华投资的项目数自1986年以来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4月底,欧盟累计在华投资项目27139个,实际投资额585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且多投资于生产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欧盟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已大举进入中国,空中客车飞机、大众汽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日用品、西门子电器、诺基亚通信等等众多欧盟跨国企业巨头已在中国的相关领域中占据了显着地位,并先后成为了在华投资成功的典范。 在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以华为、中兴、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优秀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盟国家投资创业。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在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十分有限,远远低于欧盟国家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累计投资存量为14亿美元。双方合作尚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 二、中欧经贸关系的突出特点 1.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

中国和欧盟

中国和欧盟 常规武器出口管制的演变 二Ο一二年三月

致 读 者 本研究报告系由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与更安全世界合作写成。在军控协会副秘书长翟德泉先生与更安全世界中国项目主管贝尔纳多?马里阿尼先生全面指导下,以罗伊?伊斯比斯特(更安全世界)和黄劲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SIPRI)为主要研究员编撰而成。参与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大量现有的调研文章,政府官方网站,研读了欧盟与中国之间研讨会上官员、智库、学者的发言、会谈纪要与笔记,并对中国和欧盟政府官员在相关的重要国际会议上的主旨发言作了认真研究。在本报告的形成过程中(2011-12年间),研究人员广泛听取了中国政府官员、军方和工业部门专家的意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2年2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欧盟与中国武器出口管制的演变与联合国武器贸易条约的谈判进程》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的发言及散发的相关背景材料,给本研究巨大帮助。

内 容 目 录 涉及的名词与缩写 1 导言 2 中国常规武器出口管制的进展 4 欧盟武器贸易趋向共同区域标准的进程 13 政策建议 23

涉及的名词与缩写 ATT Arms Trade Treaty 武器贸易条约 CACDA China 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Association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 CMC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 (China) 中央军委(中国)COARM Working Party on Conventional Arms Exports (EU) 常规武器出口工作组 (欧盟) COREU Correspondence Européenne 欧洲联络处 ECC Export Control Council (Sweden) 出口管制委员会 (瑞典) EEAS 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 欧洲对外行动署 EU European Union 欧盟 Europol European Police Office 欧洲警察署 GAC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China) 海关总署 (中国) GAD General Armament Department (China) 总装备部 (中国) ISP National Inspectorate of Strategic Products (Sweden) 国家战略产品监察署(瑞典) MFA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hina) 外交部(中国) MOFCOM Ministry of Commerce (China) 商务部 (中国) MOFTEC Ministry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China)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 (中国) 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非政府组织 NORINCO China North Industries Corporation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 NPT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PLA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hina)中国人民解放军 PRC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 SASTIND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China)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和工业管理局 SIPRI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UK United Kingdom 英国 UN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 US / US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战略研究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战略研究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经济集团,同时又构成了我国出口贸易三个主要的区域市场之一欧洲市场的主体。世纪之交,美国经济的减缓,日本经济的下滑,使得与欧盟贸易成为关系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课题研究试图从战略高度对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做一探讨,以把握其长期发展的脉络。 一、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政策 (一)中国与欧盟贸易的总量分析。 第一,中国对欧盟贸易的发展。中国与作为一个区域性经济集团的欧共体及欧盟的贸易关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双边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见表1。 21年中,我国对欧盟的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3倍,出口增长了15倍,进口增长了12倍,净出口从逆差2亿多美元到顺差近50亿美元。可以说,这段时间对欧盟贸易的发展使欧盟成了我国对外贸易三大市场之一。 第二,中国对欧盟贸易的阶段性发展。我国对欧盟的贸易在过去的21年中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 从总量上看,我国与欧盟的贸易发展形成三个阶段,1985年以前进出口总额在百亿美元以下徘徊,1986~1992年在百亿美元阶段逐步走高,向上发展,1993年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短短九年间,在高水平上实现了翻番。此外,如果与欧盟在这一期间扩张的进程结合起来,1986年和1995年的数字分别与上一年相比,增长率分别达到39%和28%,可以主要看做是欧盟吸纳了新的成员所产生的影响。

从进出口的对比关系上看,以1997年为界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之前我国对欧盟的贸易表现为逆差,其间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4年以前,双边贸易基本持平,逆差不大;1984年以后,贸易的增长伴随着逆差的扩大,1989年达到峰值,入超接近43亿美元;其后的七年中有五年维持在20亿-30亿美元之间。自1997年开始,我国对欧盟贸易长期的入超现象得以改变,这一现象在1996年已经显现征兆,该年逆差接近为零,并在1997年迅速转变为数十亿美元的顺差。 第三,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地位。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欧盟与美国和日本并列为三大市场。 在出口方面,我国的三大主要出口市场依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1999年分别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为21.5%、16.6%和15.5%,三者共计53%,如果考虑到经香港转口这三大市场的份额,则比重还会上升。欧盟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为我国出口第三大市场。 在进口方面,我国的主要货源地依次为日本、欧盟和美国,1999年分别占我国进口额的比重为20.4%、15.4%和11.8%,三者合计47%,加上香港的转口,也可以达到50%以上。欧盟位居日本和美国之间,为我国进口商品的第二大来源地。 从进出口两方面来看,我国与这三大市场的进出口额超过了我国进出口总额的一半。1999年我国对这三个市场的依存度分别为,日本37%,排名第一;美国33%,排名第二;欧盟31%,排名第三。这一位次与1997年的日本、美国和欧盟的排序相比,欧盟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仍排在第三。但是,从依存度的动态发展来看,对日本的依存度基本未变,对美国的依存度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对欧盟的依存度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美国自2001年国内经济开始减缓,日本经济长期不振的国际大环境,欧盟经济的相对平稳发展,使得我国对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具有了更大的依赖性,欧盟市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与增长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浅谈试论中国与欧盟经济论文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浅谈试论中国与欧盟经济论文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 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试论中国与欧盟经济。 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 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异较大的产业结构以及稳定与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良好去处。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按实际投入计算,欧盟是对华第二大投资者,另外,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供应者。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从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近10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对世界的同一指标。与此相反的是,同期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长率普遍低于中国与世界的这一指标;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从中欧双方在彼此市场所占份额看,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约占欧盟出口总额的7%左右,这同样说明了欧盟市场对中国的重要程度高于中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程度。 虽然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

浅析中国与欧盟现状和未来发展)

浅析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与发展 摘要 关键词 1 欧盟简介 欧洲联盟(欧盟)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共同体的27会员国,位于主要在欧洲。其 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 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 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欧盟成立于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加入新领域的政策,以现有的欧洲社会。与5亿市民,欧盟相结合产生的估计有30 % 的份额,世界各地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而随着欧盟的扩大,欧盟的经济 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 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的国 家集团和商品与服务进出口的国家集团(如表1,欧盟自2008年开始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家集团),再加上欧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 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至关 重要。欧盟可以称得上是个经济“巨人”。 表1 世界主要商品贸易国家和地区进口额占比 Tab1 Trade in goods, by main world traders (单位%)geo\time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EU (27 countries) 19.5 19.3 19.2 18.8 19.5 19.2 19 19.1 19.1 19.1 18 EU (25 countries) 19.6 19.3 19.3 18.9 19.6 19.3 19.1 19.1 19.1 : : Canada 5.3 5 4.8 4.7 4.4 4.1 4.1 3.9 3.7 3.5 3.4 United States 26 26.4 25.8 25.5 24 22.9 22.5 21.6 19.6 17.9 17.1 China 4.1 4.7 5.3 6.3 7.6 8.4 8.6 8.9 9.3 9.4 10.8 Japan 7.6 8 7.6 7.2 7.1 6.8 6.7 6.5 6 6.3 5.9 资料来源:Eurostat

走向成熟之后的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若干认识

走向成熟之后——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 若干认识 封面文章 关于中国与欧盟关系的若干认识 2003莩嘉登妻 件》,提出加强中欧关系的5年目标 和基本政策.几乎与此同时,欧盟 外长会议也通过了2003年9月欧 盟委员会提交的对华政策新文件, 强调发展欧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 重要性.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 的巧合,恰恰反映出中国和欧盟双 方加强相互合作的强烈愿望和相互 之间在发展双边关系问题上所达成 的共识. 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 欧盟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 系,这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得 到印证.自1995年欧盟首次发表对 华政策文件以来,在短短8年时间 里,已先后发表5份对华政策文件, 以适应双边关系不断深化的形势. 如此高密度地调整对华政策,在欧 盟发展与世界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 方面是不多见的.与此同时,中国 在欧盟对外关系中的定位也在历次 调整中不断提高,从1995年提出的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到1998年的"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刚刚通过的对华政策文件又将这种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中欧关系的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赵晋平研究员 期,欧盟已将对华关系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9月欧 盟委员会提交的政策报告中,重点强调了中欧之间是一个"走向成熟" 的伙伴关系.这种认识一方面表现了欧盟对中欧关系的重视程度,说明中欧双边关系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从此中国将能够从这种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中得到更多机遇并直接受益.但另一方面,中国 将不得不面对所谓"走向成熟关系" 的新要求,承担更多作为"成熟伙伴"的"义务"和国际责任.这种变 化在经贸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是中国将可能失去作为一个 发展中国家能够享受到的特殊优惠安排.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除了可以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外,还能够享受普惠制待遇及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

欧盟法与欧盟成员国国内法的关系

欧盟法与其成员国国内法之间的关系 欧盟法发展到现阶段,其重要功能之一在于调整欧盟与其27个成员国及其内外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要具体明确欧盟法与其成员国国内法之间的关系,则须说明欧盟法在其各成员国国内的地位和效力,以及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 一、欧盟法对其成员国具有直接效力和优先适用性 (一)欧盟法对其成员国的直接效力 欧盟法对其成员国的直接效力和直接适用性,是指一定的欧盟法所具有的、可为任何成员国的自然人或法人针对国家、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创设权利与义务的效力,即该法律的有效条款不需要经过成员国的再立法程序或进一步制定补充措施就能直接为成员国或其公民所援引,其国内法院也必须直接适用。 欧盟法中的基础性条约、条例、指令、决定对其成员国具有直接效力,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在成员国直接实施的欧盟法律条款对成员国应尽义务的范围要有清楚、准确的限定,并且明确地规定出该义务的具体内容。第二,欧盟法的有关条款对成员国义务的规定,不附加任何条件,并且在成员国实施之时,也不附加任何条件或者存在保留条款。第三,在成员国国内直接适用的欧盟的法律规定内容自身已经很完善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由欧盟机构或成员国为其实施或生效做出其他行为。 (二)欧盟法对其成员国的优先适用性 由于欧盟法在其成员国直接适用,必然会产生欧盟法与各成员国国内法之间的冲突问题。各个成员国在加入欧盟之前已经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国内法体系,各成员国虽然各自承担根据欧盟法相应调整其国内法的义务,但是各成员国尚未调整的国内法部分,以及加入欧盟之后国内新的或修改的立法,也会与欧盟法之间产生冲突。在实践中,当欧盟法与其成员国法律之间产生冲突时,欧盟法具有优先于成员国法律的效力,这就是欧盟法对其成员国的优先适用原则。欧盟法的优

浅谈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a12972077.html, 浅谈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郝娜 来源:《商情》2015年第16期 【摘要】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后,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快速发展,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如今欧盟已逐步摆脱由2008年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衰退,中欧双边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1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以达 到双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一、当前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中欧经贸合作是双边合作中最可圈可点的。在双方的积极推动下,中欧贸易快速、均衡发展。欧盟连续10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作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4673亿欧元,占欧盟贸易总额的14%。 二、中国与欧盟的经贸特点 (一)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世界上两个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依赖性。欧盟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庞大的存量市场、与欧盟差异较大的产业结构和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所需求的。 (二)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自入世以来,中国始终保持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在2002年只有96.7亿美元,随后的2008-2009年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欧盟的出口额从2007年2451.9亿美元降至2009年1431.9亿美元,2010年以来,随着欧盟经济的缓慢回升,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止跌回升,我国对欧盟出口较2009年增长21.8%。2013年,我国对欧盟贸易已基本摆脱欧盟内需下降的影响,实现贸易顺差957.1亿美元,同比增长21.6%。总体上看,我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增长幅度虽在后危机时期有所收窄,但从长期来看或将持续存在,而这种持续性的不平衡状态不会过多改变。

中国与欧盟的发展

即将过去的2002年,是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也是欧元正式在欧元 区12国启动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新局面,欧盟的一体化建设,特别是欧盟扩大进程取得重要进展。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欧洲经济复苏缓 慢的形势下,中欧经贸关系却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毋 庸讳言,在发展经贸合作过程中,中欧双方也有摩擦和分歧,但双方在双、多边领 域的合作,双边贸易、相互投资、技术合作等领域的积极发展,以及双方正视分歧 ,谋求积极解决分歧的务实态度,充分说明双边关系日臻成熟。推动中欧经贸关系 发展的总体框架日趋稳固从政治层面看,2002年,中欧领导人继续着力推动中欧关 系的发展,双方高层频繁互访,中欧领导人第5次会晤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各级政治对话与磋商十分活跃,经贸、科技等各领域合作更加深入,对重大国际问 题的共识日益增多,从而推进双边全面伙伴关系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今年3月 1日,欧委会正式批准了欧盟2002年至2006年对华发展合作《国别战略文件》,这是继去年5月欧盟发表对华政策新文件后又一份重要涉华文件,说明欧盟大大提升 了中欧双边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地位,反映出欧盟对中欧关系日益重视。欧盟积极 发展对华关系的战略取向,同中国积极实施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决策一道成 为双方长期合作的坚实基础。 从经济层面看,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 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欧盟经济增长缓慢,但今年1月1日,作为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欧元正式在欧元区12国进入流通,以及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积极履行WTO义务和承诺,终使今年中欧经贸合作的不利因素得以克服,其应有的合作潜力得到相当程度地发挥。 中欧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回顾过去的一年,中欧(盟)在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值 得肯定的进展。 --双边贸易。据我海关统计,今年1至10月,中欧贸易额为70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其中,中方出口38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进口314.9亿美元,增长6.2%。预计全年中欧贸易额将突破800亿美元大关。目前中欧已互为对方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依然是我产品出口的一个传统市场,在我对外贸易中的 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欧盟一个重要出口市场,在其对外贸易中的 比重也在上升。 --相互投资。根据我统计数字,今年1至11月,欧盟来华投资项目1322个,协议金额41.5亿美元,实际投入34亿美元,项目数和投资金额均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增长。截至2002年11月,欧盟成员国来华投资项目数已达13920个,协议外资金额597亿美元,实际投入336亿美元。可以看出,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信心不断增强,欧洲企业,以诺基亚、BP、 壳牌、阿尔卡特等为首的跨国企业资本继续大量进入我国。 与此同时,随着我“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联想、海尔、华为等中国企业已开 始在欧盟投资设厂或成立营销、研发中心,其中一些投资项目已初具规模。总体而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战略研究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战略研究 反倾销调查问题。依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自1978年以来,差不多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了422起反倾销调查,而其中欧盟占90起,排名第一。此外,欧共体也是对我国出口产品第一家提出反倾销调查的经济体。在欧盟的反倾销法中对我国的国有企业存在明显的鄙视,认定国有企业享受政府的补贴,不同意相关企业提供的成本数据,而采取所谓的按照市场经济第三国同类产品成本的方法来判定与推算我国产品的倾销事实与幅度。 单方面的数量限制问题。1994年颁布了对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进行配额治理的方法,以欧盟统一的配额治理取代了国别限制,提高了数量限制的力度。对我国出口欧盟的鞋、陶瓷器皿等七大类最优竞争力和进展潜力的商品设置了进口数量限制。 非关税壁垒问题。在我国向欧盟出口的部分农产品中,通过农药残留等技术标准限制我国部分农产品对欧盟的出口,如1996年停止了从我国进口禽肉和部分水产品。 普惠制问题。1980年欧共体给予我国出口产品以普惠制待遇,促进了我国对欧共体的产品出口。然而欧盟于1995年开始分三个时期实施为期十年的新普惠制度,旨在限制竞争力强的国家和地区享受这一待遇,只提供给最穷的进展中国家。我国被列入第二类国家即属于竞争力较强的国家,被划在不再给予普惠制待遇的范畴内,我国的部分产品差不多在第一个时期(1995—1998年)中毕业,如我国出口产品在第二时期(1999—2001年)中的规模连续扩大,有可能导致国家毕业。 市场准入问题。市场准入是欧盟手中持有的一个重要的谈判筹码,以正在逐步扩大的欧盟市场的开放为条件,来换取对方国家开放市场。欧盟的贸易壁垒法规是采取市场准入措施的差不多法规,据此欧盟能够单方面地临时停止其所承诺履行的义务,单方面采取提高进口关税、实施数量限制的措施,作为向对方开放市场的要价。 上述问题相信会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性框架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我国与欧盟贸易的进展,除了地缘及历史上的缘故之外,还在专门大程度上受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阻碍: 1.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区域性经济集团的进展水平是阻碍市场开发成本进而构成阻碍我国对欧盟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欧盟在没有实施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之前,其各个成员的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狭小的,加上各国市场准入的规则不尽相同,关于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市场开发成本较高,而所能获得的市场进展潜力又十分有限。因此,欧盟市场的吸引力长期以来远不如美国和日本那样诱人。当欧盟的进展进入一个高级时期,实现了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市场准人要求,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不仅扩大了市场容量,更重要的是简化了市场进入的规则,降低了市场开发成本,提高了市场的吸引力。我国对欧盟出口自1997年以来的高度增长,反映出出口欧盟市场的成本随其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在企业态度上

浅谈中国和欧盟的关系

浅谈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欧盟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大市场,其商品、科技、劳务、服务和旅游都非常发达。整体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贸易集团。因此加强与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发展我国经济,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最大经贸集团,中国和欧洲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潜力仍然很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经贸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这不仅表现为中欧经贸往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质量的日益提高,而且还得到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法律保障。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两国间贸易关系,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而不断升级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必然哲理。因此,发展中欧贸易关系有利于推动双边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 一、中欧经贸关系的现状 1992 年以来,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欧经贸关系主要包括贸易往来、对华投资和经济合作三方面的内容,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及其他一些特点。具体是:1、中欧贸易发展速度呈明显加快之势。贸易总量不断上升,贸易逆差不断缩小,1997年迅速变为顺差,2002年则出现了90多亿美元的顺差。2、中欧贸易地位不对等。中欧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15%左右,但欧盟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性则小得多,出口额占欧盟进口额比重不到2%,进口额占其出口额的比重仅在1%左右。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依赖性要高得多的现状也导致了中欧贸易谈判地位的不对等。3、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向欧盟出口主要为传统的大宗商品及轻工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成套设备及钢材等产品。以后进出口结构有了一些变化,但进口商品仍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出口产品除初级产品外也开始有了工业制成品。4、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投资质量相对较高。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主要特点是投资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投资部门分布广;投资形式多种多样;投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5、双边经济技术合作逐步机制化。 二、中欧经贸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1.中欧贸易投资发展不平衡 一是双边贸易、投资比重失衡。中国队欧盟贸易依赖性较大,而欧盟对华贸易依赖性非常小。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10%左右,中国队欧盟投资则几乎为零,双边投资往来仍有很大。二是多数年份双方进出口差额补平衡,知道1997年中国对欧盟贸易逆差才得以改善。三是中欧贸易额主要集中在欧盟5国,中德贸易额占占中欧贸易额的1/3左右,中国与欧盟其他国家的贸易扩展有教导潜力。 2.双方在投资领域仍需继续提高合作层次 3.欧盟内外有别的贸易政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边贸易潜力的挖潜 4.欧盟的反倾销政策增加了贸易争端与摩擦 5.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将产生较大冲击 三、中欧关系发展前景 从当下来看,中欧关系正在进入一个矛盾多发期,但我们也不能据此就推断中欧关系会倒退或者陷入持续的困难。相反,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中讲的,中欧关系"基础坚实、前景光明"。笔者认为,尽管有种种矛盾,但中欧关系仍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中欧关系的顺利发展是中欧关系的主流。

欧盟关系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与欧盟双边关系,还是中国与欧盟各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从经济外交视角来看,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战略提升、贸易突破、瓶颈制约、难题待解”。 一、战略提升:中国与欧盟及其主要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其他国家建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和不针对第三方为特点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构筑面向21世纪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与欧盟伙伴关系战略的提升源于2003年相继发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份文件:一份是2003年9月欧盟发表的《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欧中关系之共同利益和挑战》的战略文件,阐述了欧盟对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发展框架;另一份是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对欧关系文件——《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旨在昭示中国对欧盟的政策目标,规划今后5年的合作领域和相关措施,加强同欧盟的全面合作,推动中欧关系长期稳定发展。 进入2004年,中国与欧盟双边的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得到了确立,中国与欧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5月随着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欧洲政治与经济的地缘版图发生重大变化,更加凸现了建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2005年欧中庆祝建交30年,进一步展现了二者在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与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也逐一建立了相应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各个新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在新的框架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然,由于欧盟的不断扩大,新老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欧盟的对外经济决策的实施,从而也对中欧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一些新的变数。 二、贸易突破:欧盟成为中国首位贸易伙伴带动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中特别指出“中国致力于发展中欧富有活力和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期待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与投资伙伴”,以欧盟东扩为契机,这一良好愿望得以提前实现。在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中欧双方进出口贸易达1772.8亿美元,增幅为33.6%,欧盟超过美国日本和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05年继续巩固了这一地位,双边贸易额达到2173亿美元,同比增长34.1%。 随着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欧盟对华投资也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欧盟是中国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仅低于香港地区、美国和日本。截至2005年12月底,欧盟25国在华投资累计设立企业22680家,合同外资金额873.6亿美元,实际投入477.8亿美元。其中2005年全年,欧盟25国在华投资2942项,比上年增长16.28%,合同外资金额120美元,增长40%,实际投入52.6亿美元,增长21.43%。 欧盟是我累计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近年来欧盟继续保持我国最大技术来源国的地位。我从欧盟引进技术中,技术费用比例越来越大,引进技术的质量有明显提高。 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引资的质量与结构、技术引进的质量与水平三个方面综合来看,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质量效益水平要高于我对美、对日的水平。正如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