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多角度的考虑解决问题

多角度的考虑解决问题

多角度的考虑解决问题
多角度的考虑解决问题

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一等奖)

—— 四下第一单元应用题的整理复习

临安市城南小学马学礼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下第一单元应用题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选择、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

展思维的灵活性,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两点思考:

1、本学期有幸听得浙派名师俞正强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图形的面积》复习课,俞老师只凭手中的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将学生带入了有趣的数学王国,从特级老师的身上我体会到那种简洁高效的课堂。现在我们老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当然能制作则更好),因此我们的课堂更需要那种既省力而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准备,本堂课的设计教者只是想以一种常态课的形式与大家进行交流,即采用简单的幻灯片可以教学,也可以用一块小黑板就能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课堂。

2、面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用题的教学与计算教学齐头并进的格局,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上难以把握两头孰轻孰重,往往是顾此失彼,且应用题的知识安排上缺乏一定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有弱化倾向。缘于此,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的应用题复习采用自助餐式的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的选择条件、提出问题解决,重点对归一问题和两积之和(差)应用题进行整理。其一使学生对应用题更有系统的掌握,达到提一提的效果;其二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其三通过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中而产生的三类四则运算的情况:(一)只有加减和乘除(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三)有小括号的运算。使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达到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设想:

一、联想问题、擎领要点。

临安环城西路有家华海节能灯厂,专门进行灯管和电子整流座的装配,生产成品节能灯。老师从那家节能厂灯了解到一些信息:

出示:华海节能灯装配厂

① 男职工有25人。

② 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0人。

③ 5个男职工一天能做245只灯。

④ 每个女职工每天比每个男职工多做16只灯。

1、根据以上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梳理得到以下5个信息:

① 男职工有25人。

② 女职工比男职工多30人。

③ 5个男职工一天能做245只灯。

④ 女职工有55人。

⑤ 平均每个女职工每天能做65只灯。

二、提出问题,自主梳理。

(一)师:请大家从上述5条信息中每次选择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再加上一个问题,组成一道我们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你们可以这样表示:条件用序号,写出问题(示范:①②?)

再进行分析列式解答,在2分钟时间内老师看哪些同学既编得多又编得对。

1、学生编题、提问。

2、列式、解答。

3、全班交流;预计:

(1)①、②全厂有几名职工?25+30+25

或25×2+30

(2)①、③所有男职工一天能做几只灯?245÷5×25

25÷5×245

245×25÷5

(3)③、⑤每个女职工和男职工一天能做多少只?

65+245÷5

每个女职工比男职工一天多做多少只?65-245÷5

(4)①、②、⑤全厂女职工一天能做几只灯?(25+30)×65

4、小结:这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其中一个条件是隐藏的,不是直接已知的。

(二)师:请大家从上述5条信息中每次选择几条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组成一道我们已经学过的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并列式解答。

1、学生编题、列式、解答。

2、全班反馈交流。预计:

(4)①、③、④、⑤全厂职工一天能做几只灯?

归一法:245÷5×25+65×55

倍数法:25÷5×245+65×55

假设法:245×25÷5+65×55

(5)①、③、④、⑤女职工每天比男职工多做多少只灯?

归一法:65×55- 245÷5×25

倍数法:65×55- 25÷5×245

假设法:65×55- 245×25÷5

(6)①、③、④、⑤全厂职工平均每人每天做几只灯?

归一法:(245÷5×25+65×55)÷(25+55)

倍数法:(25÷5×245+65×55)÷(25+55)

假设法:(245×25÷5+65×55)÷(25+55)

……

三、拓展练习,综合提高

1、王师傅装配节能灯,前3天共装配了210只,

(1)照这样计算,要装配960只节能灯,他在12天内能装配完吗?(用多种方法计算)

预计:归一法:①210÷3×12 倍比法:②12÷3×210

= 70×12 = 4×210

= 840(只)= 840(只)

840<960 不能完成840<960 不能完成

假设法:③210×12÷3 反归一:④960÷(210÷3)

= 2520÷3 = 960÷70

= 840(只)= 13天……50只

840<960 不能完成12<13 不能完成比工作效率:⑤210÷3=70(只) 比三天的工作量:⑥960 ÷(12 ÷3)

960÷12=80(只) =960 ÷4

70<80 不能完成=240(只)

210 只﹤240只

不能完成(2)装配了3天后,他每天能装配90只,照这样计算,他在12天内能装配完这批任务吗?(用多种方法计算)

预计:①210+(12-3)×90 ②(960-210)÷90

= 210+810 = 750÷90

= 1020(只)= 8(天)……30(只)

1020>960 能完成8+3+1=12(天)能完成

③12×90-(90-210÷3)×3

= 1080-60

= 1020(只)

1020>960 能完成

2、李叔叔为华海厂推销节能灯,节能灯的利润为每箱50元,李叔叔每卖出一箱节能灯可以从中得到18元,另外李叔叔每月还可以得到200元的奖金,若李叔叔这个月共卖出节能灯130箱,则李叔叔这个月的收入是多少元?华海厂可以从该产品的销售中获得纯利润多少元?

四、自我总结,形成方法:

1、请同学们把这堂课的学习过程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

2、揭示课题:应用题的整理复习。

(机动)3、寓学于玩:玩游戏,算24点。

给出四个数字,让学生根据四个数字运用加、减、乘、除法及小括号很快算出24来,比一比谁算得快,方法多?

(1)3,4,5,8 (2)2,4,5,6

根据学生抢答,板书列式和计算过程,预计:

(1)8×3×(5-4)=24 (8+4)×(5-3)=24 (2)4×5+6-2=24 (2+4)×5-6=24

8×3÷(5-4)=24 4×8-5-3=24 (4+5)×2+6=24 5×6-2-4=24

(8-5+3)×4=24 4×(5+3)-8=24 (6-2)×5+4=24

8×(5+4)÷3=24

作业纸

从上述5条信息中每次选择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组成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

(1)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从上述5条信息中每次选择几条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组成一道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并列式解答。

(1)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 ,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 ,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 ,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王师傅装配节能灯,前3天共装配了210只,

(1)照这样计算,要装配960只节能灯,他在12天内能装配完吗?

(你能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2)装配了3天后,他每天能装配90只,照这样计算,他在12天

内能装配完这批任务吗?(你能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2、李叔叔为华海厂推销节能灯,节能灯的利润为每箱50元,李叔叔每卖出一箱节

能灯可以从中得到18元,另外李叔叔每月还可以得到200元的奖金,若李叔叔这个月共卖出节能灯130箱,则李叔叔这个月的收入是多少元?华海厂可以从该产品的销售中获得纯利润多少元?

分析问题的7种思维方法

史上最全|分析问题的7种思维方法(职场人必备)2018-07-25 21:00 不管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里,我们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没有清 晰全面的思维方式,问题面前,势必难上加难。今天,给大家带来 一些经典好用的思维方式,其中如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等都是小 培个人力荐的哦~也希望朋友们学起来,用起来,遇到问题时候快 速分析,解决掉它们! 以下信息均整合于网络各处,小培仅做汇编分享。来源:@培训人 社区转载请予以说明 6顶思考帽法 白色思考帽、绿色思考帽、黄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红色思考帽、蓝色思考帽。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 “6顶思考帽”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在工作中运用6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但人不能同时戴2顶帽子,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好几种情绪中进行平行思考。

人的思维是通过提问来引导的,一个人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他给自己提的问题。同样的下雨天,消极的人在统计因为下雨,给自己带来的损失,积极的人在问自己下雨我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SWOT分析法 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提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最终确立。

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于优势和弱势是内部环境的分析,机会和威胁是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多种方面,任何和商品,贸易,竞争有关系的都适用,而人也是一种商品。在工作中,这个模型同样可以帮助你理清现状,分析问题。 麦肯锡7步分析法 来源:麦肯锡公司 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是缜密而系统化思维的产物,任何一个有才之士都能获得这种能力。有序的思维工作方式并不会扼杀灵感及创造力,反而会助长灵感及创造力的产生。咨询公司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对于解决企业问题非常有效,对于解决任何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问题都值得借鉴。

解析天才乔布斯的思维模式

当我写《史蒂夫.乔布斯》这本书时,我不停的思考他是多么的聪明。表面看来,这毫无疑问。你的结论也是:他非常非常聪明。毕竟,他是我们这个时代创新与成功的领导之一,同时也将硅谷梦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在其父母的车库里开始创业,然后把硅谷梦融入到世界顶级的公司。 记得几个月前,我们在他厨房桌边共进晚餐,这是他跟家人一直保持的习惯。有人提出一个难题,是关于猴子怎么搬运香蕉穿过沙漠,对于猴子每次走的距离跟每次搬运香蕉的数量都有限制,你要得出需要多久才能搬完。乔布斯提出了几个直觉的猜想,但是并无兴趣得出结论。我想比尔盖茨会不停的点击,然后在15秒内推理出结论,而且盖茨认为阅读科技读物是一种假日乐趣。然后我想到:盖茨从未发明ipod,他发明了Zune。 乔布斯聪明吗?不是老套的聪明,相反,他是个天才。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可笑的文字游戏,但是他的成功将智慧跟天赋区分开来。他的想象力的跳跃是出于本能、未曾料到,有时又是不可思议的。在接受过禅宗佛教的教育之后,乔布斯开始重视以观察或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他不研究数据,但是像一个开创者一样,他可以觉察到前方是什么。 他告诉我说,他退学后在印度徘徊,从那时开始欣赏直觉的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理性思考。印度乡镇的人们不会像我们一样运用智慧,他们用直觉。直觉在我看来比智慧更强大。他说那种观点对他的工作有重要影响。 乔布斯的直觉是通过实践的智慧得来,而非传统的学习。他也很有想象力,而且清楚如何运用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智慧更重要”。 爱因斯坦,无疑是天才中的典范。当碰到数学或者解析问题时,与他同时代的人当中,或许有人可以与之匹敌。例如,HenriPoincaré最先提出狭义相对论,DavidHilbert跟爱因斯坦一样通过等式得出广义相对论。但是他们都没有这种想象的天赋来完成他们理论中心的创造性跳跃。 爱因斯坦身上有天才少有的品质,其中包括让他与众不同的直觉与想象力。尽管他不怎么信教,爱因斯坦还是把这种直觉天赋看作读懂上帝的意图。在核定理论时,他会问一下自己,这是上帝绘制宇宙的方式吗?概率在宇宙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这个原因他不喜欢力学的剧增。 爱因斯坦跟乔布斯都是视觉型思考者。当年轻的爱因斯坦开始沿着一缕光束思考时,相对论开始诞生了。乔布斯几乎每日 下午都会围着JonyIve的画室走,思考他们正在研究的产品。 比尔盖茨超级聪明,但是史蒂夫.乔布斯超级灵巧。在我看来,二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应对挑战时,运用创造性跟审美识别力的能力。 在创造与创新的世界中,意味着欣赏人性与理解科学并存。这是乔布斯的独特之处。 创造跟科技的融合依赖一个人的感情协调。乔布斯在跟他人相处时,可能脾气不好,以至于有人认为他缺少基本的感情觉悟。事实恰恰相反。他能够迅速对人们做出判断,读懂他们的内在想法,攻击他们的最大弱点,或者让他们高兴。 在足智多谋的历史进程中,新想法只是平衡的一部分。天才需要 执行力 。当别人创造了界面不太友好的方形电脑时,乔布斯想到了界面友好的市场。 某种程度而言,乔布斯的足智多谋让我想起本杰明.富兰克林,我的另外一个传记之一。在所有的创始人中,富兰克林不是见解最深刻的思考者,却是善于发明创造。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依赖于他对不同事情关系的直觉感知能力。当他发明电池的时候,他用电池制造火花,然后在季末盛宴的时候,跟朋友再用火花杀火鸡。在他的日志中,他记录了雷电交加时,这种火花跟闪电的相似之处,然后说开始试验吧。他在雨中放风筝,从空中引电,最终发明了避雷针。跟乔布斯一样,富兰克林喜欢实用创造性这个概念——选择聪明的想法,精巧的设计,然后把他们用于新设备的制造。 中国和印度很可能诞生多位思维缜密的分析思想家,知识渊博的技术专家。但是聪明的,受过教育的人并非只会创新。美国的优势在于,它让人们富有创造性、想象力,告诉人们如何在人性与科技交叉之中立足。正如史蒂夫.乔布斯的生涯体现的那样,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准则。

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

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一等奖) ——四下第一单元应用题的整理复习 临安市城南小学马学礼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下第一单元应用题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正确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选择、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 展思维的灵活性,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两点思考: 1、本学期有幸听得浙派名师俞正强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图形的面积》复习课,俞老师只凭手中的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将学生带入了有趣的数学王国,从特级老师的身上我体会到那种简洁高效的课堂。现在我们老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当然能制作则更好),因此我们的课堂更需要那种既省力而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准备,本堂课的设计教者只是想以一种常态课的形式与大家进行交流,即采用简单的幻灯片可以教学,也可以用一块小黑板就能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课堂。 2、面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用题的教学与计算教学齐头并进的格局,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上难以把握两头孰轻孰重,往往是顾此失彼,且应用题的知识安排上缺乏一定的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有弱化倾向。缘于此,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单元的应用题复习采用自助餐式的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的选择条件、提出问题解决,重点对归一问题和两积之和(差)应用题进行整理。其一使学生对应用题更有系统的掌握,达到提一提的效果;其二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其三通过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中而产生的三类四则运算的情况:(一)只有加减和乘除(二)既有加减又有乘除(三)有小括号的运算。使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达到进一步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思考、广开文路 华中科技大学附小 何先成 孙贤发 一、导入 1、苏轼的《题西材壁》,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有这样一种说法:“第一个赞美姑娘的脸像苹果的人,是一个聪明的人, 第二个说姑娘的脸像苹果的人,是个笨蛋。“多角度思考,才能破陈出新,写出有创新的文章。 二、读一读、议一议 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雨伞的,二女儿是卖盐的。每到睛天,老太太就愁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每到雨天,老太太就愁二女儿的盐晒不出来。(你有什么办法让老太太高兴起来吗?) 三、开动脑筋、多角度思考 1、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你会有不同的发现。 例如:铁钉,从正面思考,可以说“它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从反面思考,可以说“它从不知自动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 思考:“月亮”“天平”如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可以怎么说。 2、从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①红色代表着热情,代表着祝福,还代表着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零代表着圆满,代表着_____,还代表着_____________

__。 ③冬天代表着_____,代表着_____,还代表着______________。 四、范文赏析。 1、同学们现在都打开了思维之门,知道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在作文 时,我们也能多角度的审视一个作文题。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社会现象,那我们的作文内容也就丰富多彩,更能吸引读者了。 2、欣赏范文《差生》,分析本文是怎样应用求异思维的。(范文《差生》附 后) 五、学生习作 1、指导学生从“眼睛”帆“老师”等中选取一题作多角度拓展思维训练。 2、学生构思、习作。 通过中争段的作文训练,学生巳基本能写出较生动具体的作文了。但受思维的局限,部分学生习作时还是若于可选。 本次习作指导课,让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懂得同样的人、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选材。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在观察人、事、物的同时,不再是单一的思维定势,而是多角度的思考,为写作积累了更多宝贵的原始素材,降低了写作时的难度,激发了兴趣。

管理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1、SWOT分析法: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会 Threats:威胁 意义:通过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在认清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 威胁的基础上,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2、PDCA循环规则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 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每一项工作(应对面试中给出的任务,同理),其步骤都是一个PDCA循环,需要计划、实施、检 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继而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3、5W 2H法 What:工作的内容和达成的目标 Why:做这项工作的原因 Who:参加这项工作的具体人员,以及负责人 When:在什么时间、什么时间段进行工作 Where:工作发生的地点 How:用什么方法进行 How much:需要多少成本 做任何工作都可以从5W 2H来思考,这有助于培养有条不紊的处事习惯,杜绝盲目性,减少遗漏重 要信息的可能性。职场工作汇报的写作也可以用5W2H,简洁明了,以节约写报告及领导看报告的时间。 4、SMART原则 S: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 获得的; A: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在制定工作目标或者任务目标时,应当考虑该目标与计划是否SMART化,只有具备SMART化的计

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2.让学生从多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有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可以叫我梁老师,大家知道我是教什么的吗(数学)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我们拿的是数学书)你真会观察生活,在数学的学习中也需要会观察的眼光。 2.学了三年的数学认为数学有什么用处(可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我们就要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再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我这里就有一个数学问题,第一组有几名同学请思考你是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怎样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发现的数学信息是每行有2人,一组有6行,用乘法2×6=12人解决问题)【板书:发现信息:每行2人,一组6行,算式2×6=12(人)】 3.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步乘法计算能解决的问题,大家掌握得不错。你能解决一、二、三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板书:3个组】【引导学生说2×6是先求第一组有几多少人然后再求3个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12×3=36就可以知道一、二、三组一共有36人了。】(你会思考,表达清楚,老师很欣赏你) 4.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分几步(两步)第一步是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谁能结合以前学的知识,把这分步乘法计算的算式,列成综合算式2×6是先求什么再×3就求出了(你很会学习,能够举一反三,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学习数学就是要有这样的能力,你真棒) 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先找有用的数学信息,然后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列综合算式再答)用这个方法,你能不能解决下面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白露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开场是广播操表演,同学们很整齐的排列成了3个方阵。这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呢试着用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填一填这张答题卡,解决这个问题。 2.填完的举手,谁能把你的作品给大家欣赏欣赏。你发现的数学信息是(每行10人,每个方阵有8行,有3个方阵)你先求(我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算式:10×8=80(人),再求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算式80×3=240(人)综合算式:10×8×3=80×3=240(人))(你学习能力很强,能够举一反三,同学们请把掌声送给他) 3.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老师给你们2分钟时间,4人小组交流想法,看谁能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4.老师也解决了这个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这是老师列的综合算式(3×10×8),你知道老师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吗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先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列再求一共有多少人行吗(行) 5.同一个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你想用那个方法都可以。 三、课堂练习 1.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卖鸡蛋的阿姨就想请我们帮她解决一个问题,打开书99页,请你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吧。谁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说,我发现一行有5个鸡蛋,每盒有6行,有8盒。我先求每盒有几个鸡蛋再求8盒共有几个鸡蛋再

7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很多麻烦,问题我们一时解决不了,现在我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使用一些专业的,系统性的思维方法,等你熟练使用这些方法解决自己常遇到的问题,那时候心情棒棒哒。下面是作者总结的几个我们常见的,能够很快上手的一些思维方法,至于具体怎么使用,可以百度参见一些案例,很快就会掌握,且受益终身的。希望能给你带去一些启发,也感谢您的阅读哈~ SWOT分析法 它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于优势和弱势是内部环境的分析,机会和威胁是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多种方面,任何和商品,贸易,竞争有关系的都适用,而人也是一种商品。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你理清现状。 5w2h分析法

它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提出疑问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创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于提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提问题的技巧高,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连续以几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求其根本原因。很多问题都是系统性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真正影响大局的不是表面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找到问题根源。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 鱼骨图分析法 又名因果分析法,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等将其划分为问题型、原因型及对策型鱼骨分析等几类先进技术分析。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头

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叫鱼骨图。鱼骨图原本用于质量管理。 6顶思考帽法 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德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但人不能同时戴2顶帽子,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好几种情绪中进行平行思考。人的思维是通过提问来引导的,一个人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他给自己提的问题。同样的下雨天,消极的人在统计

天才的思维方法

天才的思维方法 天才的见解是如何产生的?创造出《蒙娜.丽莎》和相对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共同之处?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达尔文、毕加索、伽利略和莫扎特这样的天才们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点?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创造性思维与复制性思维 我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复制性的,也就是说,以过去遇到的相似问题为基础。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这样想:“我在生活、教育及工作中学到的知识是怎样教我解决这个问题的?”然后,我们就会选择出以经验为基础的最有希望的方法,排除其他一切方法,并且沿着这个明确界定的方向去解决问题。这些以经验为基础而采取的步骤的可靠性使我们对于结论的正确性非常自负。 相比之下,天才的思维则是创造性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问:“能有多少种方式看待这个问题?”“怎样反思这些方法?”“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常常能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法;有些方法是非传统的,甚至可能是独特的。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他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哪里。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让一个普通人在一个干草垛里寻找一根针,那个人在找到一根针以后就会停下来;他则会把整个草垛掀开,把可能散落在草垛里的针全都找出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因曼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总会萌发出新的思考方法。他觉得,自己成为天才的秘密就是不理会过去的思想家们如何思考问题,而是创造出新的思考方法。 复制性的思维方式会使思想僵化。如果你永远按照惯常的思路去思考,你得到的也将永远是惯常的东西。 天才的思维 之所以说天才的思维与生物进化相似,是因为天才需要对事物作出多种多样的无法预知的选择和推测。天才在众多的选择中保留下最佳的思路,以便于进一步的发展和交流。这种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你需要掌握某些创造不同思路的方法;而且,要使创造不同思路的方法确实有效,它必须是“盲目的”。盲目的变化意味着脱离(已经获得的)复制性知识。 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笔记、信件、谈话和思想以后,归纳出天才们具体采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策略。 1.天才们以多种角度考虑问题天才往往产生于发现某个他人没有采取过的新角度。 2.天才使自己的思想形象化天才们一旦具备了某种起码的文字能力,似乎就会在视觉和空间能力方面形成某种技能,使他们得以通过不同途径灵活地展现知识。当爱因斯坦对一个问题做过全面思考以后,他往往会发现,用尽可能多的方式(包括图表)表述

多角度思考问题

多角度思考问题 我经常提醒自己,思考问题要思路开阔,不能只拘于一种思考,要多角度思考问题。但现实中,要么无意识,要么思想局限,就是找不到思考的突破口。 今天给学生讲议论文立论的角度问题,经过备课,很有感触,多中思考其实我们是能够做到的,只要我们去思考,比如对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正面去理解,反面去理解,也可以从侧面去理解;当然,还可以进行换位思考,有多少个人参与,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思考。 比如对这段话的阐述: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在和敌人赫拉克勒斯格斗时,只要脚不离大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母亲那里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敌手。但不幸的是,这个奥秘被对手发现,安泰被诱骗到空中,离开大地的安泰因得不到能量而被扼死。” 我们可以从正面角度:①人不能离开自己的力量之源;②保持清醒头脑,方能战胜敌人;③扬长避短,用自己的长处去打败敌人。从求异角度:④要有自知之明,才能无往而不胜;⑤要不断完善自我。也可以从换位思考,人物角度进行思考,从安泰角度分析,失败是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失去力量的来源。据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②党只有紧密依靠群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③决定问题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④时刻不忘中国母亲的栽培。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可以提炼出:⑤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⑥让“安泰”们早些独立;⑦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从敌人赫拉克勒斯的角度分析,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⑨出奇才能制胜;⑩要讲究方法。 思考完之后,这么多角度看问题,不仅自己惊讶,难于相信,自己面对材料无话可说的时候,怎么就没有从这些角度去想呢? 我想,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经常发现有人为了某个观点争执不下,不如造不造航母的问题,现在居然发展到争执要不要造大舰的问题。我晕! 看上去大家都有道理,都能说出一二三来,但是又不能说服反对方。其实,除了少数故意抬杠,争论是好事,可以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方方面面,仔细分析评估利弊。这样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最科学的结论。但是,发现很多朋友讨论某个具体问题的时候,总就事论事,拘泥于局部,这样一是看问题不全面,二是容易产生不必要的争执。其实,大多数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跳出具体问题的束缚,换个角度,甚至超越局部,从更高的层次,从整体来分析问题,就容易得出比较科学的意见,也容易达成一致。当然,我并不是说凡事不可以有争论,上面说了,必要的争论是有益的。 打个比方,公寓楼某单元三层住了两户人家。一户人家在楼道放了一把破椅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于是另一家,甚至楼上的邻居就不满,指责放椅子的不道德,要马上撤回去。那家一想,不就一张椅子么,占点地方又怎么地?放在公用楼道,又没放你家!于是就有争吵,甚至发展到使用暴力,而暴力大多数时候根本是火上浇油,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恶化了,最终大家互不理睬,明里暗里互相较劲。而楼道里,你放椅子我放缸,越来越难通过了。最坏的情况可能“擦枪走火”,出刑事问题。这种问题发展的过程,大家应该都见过,也可能就遇到过。其实,发生此类冲突,或者纠纷,往往是我们不冷静,把小问题无限扩大化,从而导致完全不必要的后果。 为了解决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就上述例子,是要解决公共楼道被不合理占用,影响大家通行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分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有多少种途径,每种途径的效果如何,代价多高?就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合理交涉、向物业或社区投诉、上法院起诉,当然暴力也

分析问题的方法

分析问题的方法 如何作出聪明的抉择 ----分析问题的方法 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才思敏捷还是迟钝愚笨,其差别多半并不取决于大脑本身的素质,而取决于我们如何很好地使用大脑。 爱德华.德.波诺博士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教授。他在与人合著的〈学会思考教程〉一书中汇集了一套改善人们思维的简单技巧。德.波诺博士认为“聪明才智体现在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上,而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得更好些” 下面是他提出的七条基本方法。 第一步 全面考虑事物的优缺点及其重要性 改善思维的关键性的一步就是在我们观察事物时不要局限自己的眼光。让我们做这样一个试验:环顾屋子里的摆设,找出有多少件红色的物体。看完以后,闭上你的眼睛,说说屋里有多少绿色的东西。然后再睁眼看看。你觉得奇怪吗?这是因为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红色的东西上,使得你对其他颜色的东西视而不见。 对于一个想法也是同样。我们多数人在头一次听到一种新的主意、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时,就会本能地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然后,就运用自己的智能为这种方法辩解,为了避免落入这一旧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照第一步的要求去做。德.波诺通过下列例子解释这个方法:在一次有关公共汽车设计问题的讨论中,有人建议取消所有的座位。你对此有何反应?为什麽? 不管你怎麽说,现在让我们重新看待这个问题。这次遵照第一步的方法,花三分钟的时间写下你所能找到的、有关这一想法的每一件好处、每一件坏处,以及那些谈不上好坏,而仅仅涉及利害关系的问题。

大多数人十分惊奇地发现,他们竟然列出八条、甚至十条优点(包括某些并不那麽明显的优点,比如说“汽车将会更便宜和更容易维修”),同样地列出了许多缺 点以及几条有关利害的问题(比如,“舒适在公共汽车上并不是那麽重要”) 完成第一步的目的是开拓我们的思考范围,不致使自己成为固有偏见的恭顺的仆人,换句话说,第一步是为了扩展我们的注意力,防止我们只见红色,不见其余。 第二步考虑所有的因素 这个方法是让你通过有意识的努力,确保自己考虑过与某项决定有关的所有因素。假设你正在考虑买一所新房子,采取第二步可以保证你提出所有该问的问题。 虽然那些显而易见的条件,比如说大小、价格、层次等都会涌现在你的脑子中,但是如果不经过深思熟虑,列出每一条有关的因素的话,你就有可能忽略其他的问题, 例如:电视的接收情况好不好?有没有一条使你受到约束的地方法规?万一在天寒地动时停电,下水道是否能很快排空? 一对夫妇在夏天打算买一所房子,于是一位朋友问他:当树叶落光后那片地方会是什麽样?结果证明,如果没有那些树叶遮挡的话,他们看到的会是一堆报废的汽车。 第三步考虑后果及其连锁反应 第一步和第二步为我们展现出所有的可能性,第三步将帮助我们判断那种可能性最好的,人与动物的一条重要区别就在于有能力想象自己行为的后果。而学会系统地运用这一技能将会使你得到很大的提高。德.波诺博士的方法就是分四个阶段来设想一项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1.立竿见影,2.短期的(1-5年),3.中期的(5-25年),4.长期的(25年以上)。 在课堂上,德.波诺博士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世界上的石油都用完会怎样”“如果一种新的电子机器人代替工厂的工人如何办?想象一下他们的后果》”学生惊异地看到,对于立即发生的和短期内将产生的影响和推测是如何引导他们他们预见较长时期以后可能发生的一切。很快,他们就掌握了足够的技巧,并用此方法来对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作出决定。

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一个典型事例

论证中如何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一个典型事例 方法:选、取、述(叙)、析 2015广东高考题目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2016、2017届学生作品:想一想,比一比 1、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引述过一句画家朋友的话:“冬天,我就上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儿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引用准确)初读此语,内心便被触动。我从未留意过这些微小的差别,更无所谓“最美”了。透过表象,能直视“最美”的人,让我肃然起敬。 (材料分析错误,和“感知自然”“自然远近”无关,“最美”和自然无直接关系) 2、福楼拜曾写信致女友:“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这位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将晨曦视若盛世,按时静赏。投身于自然,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触摸,身在其中,这本身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高致的精神美学(开掘)。(文段紧扣自然) 3、周国平曾说:“世界越来越喧嚣,而我却越来越宁静。”(材料所述为内心)相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他更醉心于伏在书桌上写写字,泡一壶清茶,陪陪家人。是啊,社会太纷扰喧嚣,我们更应走进自然,投身自然,让自然之美洗去浮华与疲惫,诗意地栖居。 (材料选取、叙述、分析与“自然”脱离)

【方法指导】 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大多数会使用事例作为论据,但是在具体论证中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不能恰当运用平时积累的素材;用了很多事例,却缺乏说服力; 1)生拉硬扯,与材料无关 2)分析不当,与材料游离 2、选取了一个典型的事例但不能得到高效率使用。 【点击高考阅卷报告】 为了写满800余字,这类“议论性文章”使出了两种“绝招”。一是拼命举例:周国平如何,汪国真如何,王国维如何,连本“三国志”;另一手是大量引用名人警句:林徽因如是说,林清玄如是说,林语堂如是说,林林总总,就是没有“我”如是说。 其实,800余字的临场议论文只须精选一个“事例”,作者的精力应当集中于剖析这一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它,从不同的层面敲打它。若用多个事例,则必须处于不同层次,不能骑着马儿在平坦的草原上溜达,要么跃上山巅,要么跳下大海。 ——《议论:点击穴位,讲活道理》 一、事例的选+取: (一) 2016、2017届学生作品:比一比,想一想 1、他们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只是不断地为了追求金钱名誉而忙碌着,每天过着同一种生活,并且不断重复。他们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人与人心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社会变得死气沉沉。(泛泛而谈) 2、每天早上,睡眼惺忪,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推搡着(疲惫、没有活力),在昏黄路灯的陪伴下,涌出站口。这时一束极细的腥红的浮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是那朝阳,但他们什么触动也没有(麻木、萎靡)。……(细节描写恰当)

天才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天才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全球化加速了“四大转移”:权力大转移、人才大转移、财富大转移、观念大转移。在发展越来越不均衡的世界里,未来只属于“有想法”的人。黑格尔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企业界一直都在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们正在寻找的这条“阿里阿德涅的彩线”,它正是一条经营智慧的线索、一条让你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线索、一条促进你奋然跃起的线索。经营智慧首先是经营创新,经营创新首先是经营我们的思维方式。一些研究创造过程的专家学者认为至少有八种思维方式把天才与常人区别开来。这八种思维方式是:不能遏制的创造激情;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天才从相对立角度思考问题;天才进行独创性组合;天才设法在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天才善于比喻;天才对变化有所准备;天才使自己的思想形象化。由于人的思维活动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在科学发明、艺术创作、商业企划这些创造性活动中,这八种思维方式往往是同时并举互为作用的。 历史上那些科学巨匠与艺术天才,他们首要的思维策略即在于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类似达·芬奇、爱因斯坦、弗洛依德这些杰出人物的一个共同特点,就在于他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构建所遭遇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同样如此,在全球市场上,众多的商业天才,诸如钱德勒夫人、泰德·特纳、迈克尔·戴尔、杰夫·比克斯,他们创造出此前消费者并不知道的市场。不论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企业家,这些天才人物都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觉得,看待某个问题的第一种角度太偏向于自己看待事物的通常方式,就会不停的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以重新构建这个问题。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随视角的每一次转换而逐渐加深,最终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对不同视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解释。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旨在找到与传统方法不符的细节,以便发现一个全新的视角。而沃尔玛公司、戴尔公司这些企业则以全新的视角,开发出某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中国为何创新滞后,关键在于所谓的社会精英阶层,他们往往从传统的视角出发,深陷“复制性思维的辖区”。我们不妨来看看,从最传统的农业直至最前卫的电视媒体,它们行当截然不同,操作者的层面在文化教养、社会地位等等的方面其相差又何止十万八千里!但就是这样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群体,他们的思维模式却都基本一致。比如说,像我们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自古以来,精耕细作就是传统农业的宝典。但是,现在发现犁地也会损坏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侵蚀。而且,不用犁翻耕的土地在总体上也有益于地球生态环境。因为,未翻耕的土地,可以紧紧地控制住碳,否则当有机物腐烂时,碳就会跑到空中形成二氧化碳,如果一公顷土地不耕地,则每年可以吸收一吨碳,这样可以使土地成为扼制全球变暖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传统观念左右着我们的这个行业里,一家一户仍然热衷于精耕细作,非如此不足以体现由祖宗流传下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直到今天,我们看到数百万拉丁美洲人已不再用犁翻地的时候,人们依然故我,深翻不辍。

“分析问题”的三种方法

议论文讲解 “分析问题”的三种方法 一、从“涉及对象”入手分析原因 【例】 一、就“食品安全常出问题”这种现象来分析原因,该如何打开议论思维?(一)思维角度:所涉及的对象有谁? (1)生产、经营者;(2)老百姓;(3)政府部门、执法门 (二)从对象入手“析原因” 一是生产、经营者缺乏公德心,二是政府门监管力度不够,三是执法部门处罚过轻,四是百姓有认识上的误区。 (三)以“食品安全常出问题”为例的“析原因”的论证段 这几年,食品安全常出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严、经营者缺乏公德心。一些不法商人往往为了一已经济私利,不注重食品质量,不惜昧着良心去伤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 二是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每次都是发生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才引起我们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格外”重视,才“兴师动众”加大打击力度,才会追究某些人的责任。三是执法部门处罚过轻。正如一位政协委员所言,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之所以有人敢铤而走险,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了。据笔者所知,一般出了食品安全问题,以罚代法的现象较普遍。四是百姓也有认识上的误区。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认为只要好吃、花钱少,那才是最划算的。没想到越是便宜的食品背后可能隐藏着大的安全隐患。好多“三无”食品,其价格虽便宜,但一直是食品安全事故重灾区 (四)从所涉及的对象挖原因构思步聚: 1.这一事件现象中,涉及哪些对象(显性隐性:当事人、家庭、社会、民众、媒体、制度、政府部门、司法门、执法部门、社会团体) 2.涉事各对象在这一事件/现象中存在的问题(挖因) 【例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从所涉及的对象挖原因。 前不久,一位5岁女童的父亲的一篇文章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人们纷纷转发并主动为患重病的女童捐款,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募集到200多万元善款。但随后温暖剧情出现反转,女童的父亲被揭家底丰厚,有私家车和多处房产,而孩子的治疗费,自付部分不过3万余元,且事件背后有金融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营销。出现这种现象原因: 一、女童的父亲,故意夸大医疗花销和家庭经济困难,利用人们的同情,来牟取利益.. 二、金融公司利用网络的快捷性特点,通过放大事实来博取公众的眼球,从而进行炒作,来达到目的。 三、网络慈善法律法规还比较滞后。轻松筹、众筹、微信打赏等平台没有募捐资格,不属于《慈善法》规制的对象,缺少法律规范的制约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四、网络缺乏对信息的审核和追踪,准入门槛低。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做假或者利用别人的病单和住院证明,发布到网上就可以募集资金,而相关部门又缺乏相关的审核和监管。

多角度分析

多角度分析,巧拟分论点 当今中学生作文学习中普遍存在一种弊病:不愿意下工夫训练思维能力,导致其分析事理的能力低下;写作文时,只会“避重就轻”以事例代分析,人云亦云。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不少学生急功近利,一味追随应试作文的潮流:高考中有“故事新编”的作文得了满分,于是,全国各地写屈原、文天祥、王昭君之类的故事开始满天飞;看到散文化的议论文容易得高分,学生又一窝蜂地将作文散文化,满篇皆是华丽而空洞的排比“美句”,处处都是矫揉造作的“抒情”…… 作文本来就贵在独立思考,要求有个人的真知灼见,有个人的真情实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扎扎实实地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其思维水平。 当然,笔者长期在教学一线,深知中学生写作能力有限;也知道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绝非易事。尽管如此,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还是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是从抓最基本的分析思维训练入手——训练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列出分论点的能力。 对任何一个事物(话题)多角度地分析下去,都有可能发现蕴涵在其中的丰富事理。角度越多,发掘的道理就越多。将这些道理分层列出来并加以阐述,它们就成了作文的分论点。这样的作文就不会是只有一个干巴巴的总论点和几个事例的简单构架,而是有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并有了进一步深入发掘的脉络。 那么,如何多角度地分析事物话题,进而列出分论点呢? 一、具体联想,事中抽理具体做法是: 1.联想。比如遇到“宽容”这个话题,我们可以马上去联想能表现宽容精神的一些名人事迹,如“廉颇蔺相如的故事”,还有“祁黄羊举贤不避仇”…… 2.事例分析。我们对事例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其原因、本质、价值等等。如从关于“宽容”的一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宽容是一种博大(蔺相如有博大的胸怀);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蔺相如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宽容了廉颇,境界非凡)。我们还可以从“祁黄羊举贤不避仇”的事例中发现,祁黄羊之所以宽容自己的仇人并向国君举荐他,是因为祁黄羊本人有正直的人品,由此就可从中得出一个道理:宽容是一种正直。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外国名人故事中悟出道理,如林肯认为消灭敌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他变为朋友,由此可以看出:宽容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经过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关于宽容的四个本质特点。作为备用的分论点,这就已经比较丰富了,每一点阐述开来,都可以写出一大段文字。而假如我们一开始就对“宽容”进行抽象的思考,那就会费力得多,也难有这么多独到的发现。 3.同类归纳。上面讲的是就一个个的事例进行的分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同一类事例进行合并,分析其共同点。如在上述三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宽容”的共同价值:①有利于自己;②有利于国家;③带来和谐;④培养美德……这些也是不错的分论点。

多角度的用小括号解决问题(王苗娟)

多角度的用小括号解决问题 於潜镇第一小学王苗娟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例4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计算先后顺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掌握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能运用一些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代换思想。 4、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认真检验等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计算顺序先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问题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设想: 单纯利用课本提供的情境,不利于小括号的教学展开,一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具体情境中为什么会有带小括号的这样一种列式方法,另一方面小括号在这里体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够充分。为什么要选择较高起点的带有图形推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情境展开教学?一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具备等量代换的基本思想,这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二是借助这样的一个情景更有利于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展开说理,可以较好的体现小括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且可以利用这个情境学习隐含着的重要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本节课成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今后有效发展的奠基石,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学习有用的数学。整个教学经历现实问题——图形推理——算式运算——问题解决——模型构建的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巨人姚明,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女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排季军;中国女足: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亚军,她们被称为铿锵玫瑰,有着铁一般的毅力,遇到困难永不倒下的精神; 李婷孙甜甜,2004年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双冠军,为中国网球创造神话。 刚刚在我国广州落下帷幕的苏曼迪杯羽毛球赛中中国队获得冠军。我们要为奥运健儿呐喊加油,还要实现全民健身。现在我们就去采购一些体育用品吧。 一、初步体验具体情境中的计算顺序 1、球的信息: 出示:甲买了3个篮球与2个足球,共付390元。 乙买了3个篮球,共付270元。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篮球每个多少元?足球每个多少元? 3、篮球每个多少元怎么解决?

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及思维障碍 ?有位警察到森林打猎,他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隐蔽起来。忽然,一只鹿跑了出来,这位警察立即跳过灌木丛,朝天开一枪,并大喊“站住,我是警察!” ?如果给你看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张照片上的人丑陋、粗俗。然后对你说,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全国通缉的罪犯,要你指出谁是罪犯,你大概不会犹豫吧!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阿西莫夫智商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出一道思考题。 ? ?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所致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看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汽车修理工一听笑了:“哈哈,你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汽车修理工人用教训的口吻说:“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你要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和尚爬山”——解决问题需要创造性 ?让我们先来到某个“创造训练班”,看一个有趣的问题——“和尚爬山”:清晨,旭日东升,一个和尚开始爬山,走的是一条盘山羊肠小道。他以变化的速度爬山,并且不时地停下来休息或吃饭。日落西山,他上了山顶。山顶上有一座庙宇,他留在那里坐禅多日。然后,在太阳升起时,他沿着同一小道开始下山,再次以变化的速度行走,虽然下山的平均速度要比上山的平均速度稍快一些。 ?请说明,小道士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地点,恰好是他上下山时在同一时刻路 ?过的。 ?一般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往往断定这位和尚在上下山的日子中,同一时刻在同一地点是十分的不可能。因为无论是考虑平均速度和平均距离,还是用惯用的的逻辑方法,他们都无法得到答案。 ?然而,该班上一位年轻女士通过想像,跳跃到一个非常规的参考系把问题解决了。她不停地想,这样试试,那样试试,直到十分厌倦想放弃,但上山和尚的影像始终留在她的脑海;接着出现了一个情景,她看到另一个下山的和尚朝这个上山的和尚走来,并且两个和尚的影像叠加在了一起,刹那间她意识到:这两个人必定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相遇——不管他们走的速度如何,也不管他们中的每一个停下的次数多少。 ?这位女士的想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表示,那个和尚上下山的位置可以按一天的时间画出曲线,那两条曲线显然要在某一点上交叉的(见图1—1)。 ? 第一节创造性思维概念及特征 ?创造性理论认为,人的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庄寿强先生关于创造力的经验的表达公式和上一讲提出的创造力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多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也都表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1. 什么是思维呢? 1.人们平时常说的“想一想”、“考虑一下”、“思考再三”、“沉思良久”、“思索一番”、“深思 熟虑”、“设想”、“反省”、“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等都是指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