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城乡同构的空间形态

建筑,最初不过是庇护人类活动的掩体。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建筑呈现为秩序化、习俗化的空间形态,并且把各个时代的工巧匠心凝聚其中,以至在古典美学里被看作造型艺术之首。建筑由此而成了保存文化史迹最完整的载体。因此,回顾一种文明演化的历程,离不开考察它的空间形态及其生成秩序。而只有通过对整个建筑体系的认知和把握,方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在古代世界建筑体系的几大分支中,唯有中国所代表的东亚这一支是首尾连贯、一脉相承的。从原始社会末期,一直延续到宗法社会结束,其间以渐变和积淀为主,没有发生大的突变或中断,不象地中海沿岸、波斯、印度等地的建筑体系那样,都经历过断裂和嬗变的过程。特别是不像西方建筑体系所经历的古典建筑、中世纪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启蒙运动建筑以及复古主义建筑那样,有着层次分明的演化阶段。因而相对而言,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种连续性进化的体系,在转折、递变和断代、分期的脉络关系上,也就不那么容易分辨。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着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和造型风格,但大多是从住屋(宅、宫)中衍生出来的。在宗法和礼制的限定下,无论是哪一类建筑,一般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体,以“间”为单位;从群体关系而言,都是以院落为单元,再以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从水平方向延展开来,组成里坊、街坊,进而聚合成以皇宫(王宫)或衙署为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大多因地制宜,可以是平原、盆地上规整平直的,也可以是依山傍水,曲折起伏的,但在实质上,大都是以院、坊、城三个空间层次构成的网络系统。这一网络向郊野、乡村辐射,循着同一构成规则,就象一种语言的句法构成一样,使里、集、堡、寨、村等等都有着类似于城市的空间形态。这种城乡同构的空间概念也部分印证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发展史观。究其实质,乃是华夏民族对同一亘古建筑习俗的文化认同。从“匝居”到聚居,从一座庭院到一座城市,以血缘及地缘为纽带的宗法礼制和“人伦轨模”,构成了中国古代空间习俗的秩序及其营造基础。

2、道器相融的文化象征

在古代世界,文化象征始终独立于技术系统,是维系建筑体系的精神支柱。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文化象征往往与宗法的人伦秩序相辅相成。从城市与建筑的布局,到梁柱间架的多寡,形体、构件的比例,再到斗拱的等级,以致装修、彩画、着色的规格,甚至门簪、门钉的数量等等,也都同属一个包含着宗法秩序和符号隐喻的文化象征系统。即使从“器”的层面看,讲究轴线对称、因循礼制宗法的建筑空间,也并没有完全束缚住古代中国人对多样生活和浪漫情怀的向往。熙攘喧闹的市井,摹景自然的园林,离群索居的别业,便使古人的生存环境显得有张有驰,重理容情,并且是雅俗各得其所的,是对依附宗法的建筑制度的一种超然。

不仅如此,在古人眼中,建筑既属于形下的“器”,也含有形上的“道”;既可以比附外在的大宇宙,也可表达内心的小宇宙。寻求建筑的象征性,使中国建筑于功用、制度之外,还有隐喻性的精神表达,如宇宙图案、八卦九宫和夹杂着环境认知、文化禁忌和心理暗示作用的风***式等。这些神秘的理念、图像和巫术般的操作,与营造活动纠结在一起,本质上是华夏民族集体无意识中亘古存在和演变着的空间习俗及其命运寄托方式。无论对此作何价值判断,都有必要客观看待这样一类蕴含着文化象征意义的人为历史事实。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开业建筑师,择居卜宅的风水师(选址、定位)、谈玄论道、考辨典章的文人士大夫(立意、定制)和“薪火相传”的工匠(取料、施工),都参与和主导了土木营造的全过程。所以中国古代的“营造”二字,应当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概念,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文化象征系统、“工官制度”和匠作传统,就是对空间习俗及其营造制度的真实注解。

3、木构建筑的逻辑矛盾

中国古代建筑总括看来,是一个以木构为主体的庞大建筑体系。若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平原、丘陵地带遍布着阔叶常绿树,山区并大量生长着云杉、冷杉等针叶林;北方则以阔叶落叶林(夏绿树)、针叶林为主。这些林木资源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环境条件。因而中国木构建筑的物态要素主要就表现在木质的构架、装修和以生土为主的台基和围护(墙)上,因而取材便利,施工快捷,造型舒盈,适宜平原、山地、河谷等多种地理及气候条件,呈现出同中有异的各种地域风格,可以说是融于风土之中的“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山水、林泉易于取得谐调关系。

然而,在世界上各个古代文明中,木结构建筑曾是普遍现象,比如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古国的砖石建筑,其实都是从木构建筑演化来的。但唯独中国的这一木构体系亘古一脉相承,没有向砖石建筑转化。对此,中外学者历来有着不同解释。19世纪德国的德昆西(De Quincy)猜测柔曲的中国木构建筑源于对帐幕的模仿;20世纪初日本的伊东忠太则认为,中国文明没有经历神权阶段,建筑也就不会从木结构转向追求永恒的砖石结构,这与梁思成所言中国古代“不求物之长存”,故而木结构陈陈相因的观点实际是相和的。从文化的根源上看,古代的“阴阳五行说”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重要因素,“木”是“阳”的象征,住屋等“阳宅”适宜采用木结构;而砖石则属“阴”,坟庙一类“阴宅”才能使用砖石结构。

木构建筑是近似于现代排架的梁柱式(或称叠梁式、抬梁式)或穿斗式结构,构件之间均以榫卯铰结或穿结相连,可以化解外力、吸收能量并允许相当大的残余变形,具有很强的抗震和抗风性能。这种结构的外表和做法,以尊卑等级相区分,建筑的等级愈高,为装饰和彩画所覆盖的华丽程度就愈强。就此而言,木构建筑在“官式”上的演变,经历了着妆渐浓,以至趋近于艳俗柔靡的过程,而朴素淡雅的古风,则部分地保留在了民间的居住建筑之中.

数千年来,特别是从秦末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事件为始,天灾人祸使规模巨大的土木工程在兴造和焚毁之间反复演替,也无休止地耗费了有限的林木资源,不知有多少曾经葱郁的地域景观都因此而退萎或消失了。如历代帝王建都时间最长的渭水流域及河洛平原,就经历过类似的变迁过程。古代为了建造一座城池,修筑一组宫殿,动辄就需砍伐直径半米甚至1米以上的成千上万棵巨型乔木,“蜀山兀,阿房出”不啻为建筑改变自然景观的文学性描写,而是相当真实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说,中国木构建筑既是人文景观形成的结果,又是损耗自然景观资源的成因。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其作为“生态建筑”的二重性和历史矛盾,也是其作为一种体系在近代走向终结的逻辑必然。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

1、古风时期

当代的考古新发现,使古代建筑萌芽的上限不断地前移,但是可以断定,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夏商时期,建筑的演变还没有走出“茅茨土阶”和拓朴空间的阶段。“倾宫瑶

台”的景观描述或许只是后世的夸饰,“世室”、“重屋”的建筑制度或也并未形成典章。《周礼?考工记》才披露了中国古代建筑制度的根基是周代建立的,涉及都城、宫室、坛庙、市场、民居即营造技术等诸多方面,标志了“古风时期”的开始。但是事实上春秋战国时已经“礼崩乐坏”,周礼的建筑制度即使在先秦时期也并未被完整地推行过。列国官方建筑制度的差异性远大于同一性,因而才会有秦始皇攻灭六国,“写放”其宫室于渭河之滨的故事。在楚辞、汉赋等历史文学作品中,也可看到当时地域建筑景观的影子。直到西汉初期,在“独尊儒术”的旗号下,周制才成为了士族文人和工官们所托古、考辨和演绎的正统营造制度,但与“克己复礼”的复古理想总是时近时远的。

秦朝的大一统,荟萃列国建筑精华于关中。而对建筑演进而言影响最大者,当首推统一度量衡,因为尺度的统一,必是建筑体系形成的先声。至汉武帝时,一方面尊周托古,并在建筑上加入了许多荒唐的谶纬做法;另一方面既延承秦制,又应时变通,终使汉代建筑在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上都对既往进行了整合和改进,也可以说是造就了后世“官式建筑”的雏形。汉帝国的建筑遗迹和文献记载中,已可见到中国木构建筑体系所具有的大部分特征,如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结构形式;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屋顶式样;坛庙、陵寝制度;闾里、市肆,山水园林等,大都是在汉代出现的。因而以往学界多认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成型于两汉,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汉代可以称之为华夏建筑的“古风盛期”。

2、殊源同流期

魏晋时又修正汉制,如宫城近于中轴线北侧,实行大朝“东西堂”制和“宫衙制”;棋盘状的道路和闾里;实行山陵制等,都影响了其后南北朝和隋唐的建筑制度。西晋的荀勖考辨典章,检核律尺,也是涉及营造制度的重要事件。魏晋至南北朝,动荡的社会、险恶的仕途及频仍的战乱,却给东汉传入的佛教建筑提供了传布的契机;心向禅境,清淡玄机和离俗遁世、寄情山水的文人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则促使了古代园林在理念和手法上的演进。

五胡的入主中原,使游牧部落在定居汉化的同时,也将草原文化的某些特征带给了汉地,比如在悬垂的帐幕与柔曲的木构屋顶之间,以及在草原民族钟爱的青绿色泽与后来官式建筑的青绿彩画之间,似乎存在着视觉和习性模仿上的内在关系。而西域交通的发达,也使丝绸之路上传来的建筑因素融于华夏体系,让后者濡染了不少西域的“胡气”,如卷草纹、琉璃瓦、须弥座,以至梭柱、鸱尾的出现,高足式家具的流行,都与印度、中亚、波斯、希腊的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于是,古风的急剧转变由此而发生了。因而可以说,魏晋至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第一次重大的演变转折期,华夏文化圈层内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殊源同流、互动交融是这一建筑转变的首要推力,并为“古典时期”的到来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积淀。

3、古典时期

隋唐的又一次大统一,将同中有异的南北朝建筑制度再加整合,把对周制的考释,与汉魏以来的建筑遗产相融合,在城市、宫殿、坛庙、陵寝、寺观、园林、民居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特别是颁布《营缮令》,实行宫城-皇城-都城的三重城制度,里坊制度,纵列的宫廷三朝制度,离宫别苑制度,高度汉化的佛教寺院制度,以及依稀可辨的营造用材制度等,都将古风时期的建筑演变推向了高潮。唐朝兼容华夷,崇尚博大,因而“唐风”建筑的雄浑豪劲,确是有其时代缘由的,与当时的诗词、书法、绘画等文艺作品在风骨上可作类比。可以想见,唐朝的城市与建筑制度及其风范已为后世奠定了基型,中国建筑史上的“古典时期”由此拉开了序幕。

宋朝商业和对外贸易异常发达,将前代的文化积累精致化并进行了细致地整理和提

升,技术发明纷纷涌现。宋朝建筑上承隋唐、五代,下启元、明、清,使古代建筑体系从隋唐时的高峰转入了成熟的阶段。宋朝又一次检核律尺,修正典章,恢复了上古积黍为度的黄钟律,建筑营造制度被纳入了“律”、“令”、“格”、“式”典章制度分类的“式”中。

出于“关防工料”,强化土木工程管理的需要,北宋集天下匠作精要,修成了《营造法式》一书,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包含了设计、用料和施工详细内容的营造规程。这一规程的核心内容,与“斗拱”这一古代建筑中的特殊构件直接相关。除了承檐挑懔,斗拱作为建筑度量基准(拱木断面高度“材”)的作用在唐宋时期得到强化。根据《营造法式》,木构建筑要“以材为祖”,规定了“材分八等”和近于模数化概念的“材份制”,并规范了大木作(结构)、小木作(装修)、石作、瓦作、砖作、彩画作等13个营造工种的用工、用料和工艺制度。除了营造规程,宋代建筑的主要特征还表现在,三重城的形态,厢坊制、宫城接近都城中央,宫前千步廊、工字殿、左祖右社,雉门五凤楼,以及文人园,理学和庄园经济影响下的城乡聚居制度等。作为成熟的典范,宋代建筑的这些特征基本上为元、明、清所继承和发展。因此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古典建筑”作为营造制度的产物由唐至宋已经成熟化了。

从建筑艺术风格演变的背景上看,军事上积弱的宋朝,先后受到北方辽、金政权的武力挑战,文化中心逐渐南移,因而两宋之际的木构建筑在风格上较之前代显现出秀丽柔和,渐趋向江淮的地域特征,与西北和华北地区延续“唐风”的辽朝建筑风格有所不同。这样一种差异首先是由地域因素造成的。又譬如金朝的建筑,在黄河南北分别趋于宋朝和辽朝风格。所以在技术基础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古代建筑的变迁,主要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使然,即主流文化在空间移动中,使建筑在艺术风格和制作手法上也吸收了不同的地域特征,而朝代的更替却不一定是建筑演变的分野。

短暂的元朝曾占有横跨欧亚大陆的辽廓疆域,使中外各国、各族的建筑又一次发生了大的交融,以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兴盛一时。元朝在建筑制度上继承了宋、辽、金的遗产,并在都城建设上进一步复兴周王城制度,如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等均是如此。同时元朝也将中亚和漠北民族风格的建筑揉合在礼制宫庭的群体布局中了。

4、古典晚期

明清是古代建筑体系集大成的时期。在都城和皇家建筑制度方面,将宋汴梁、元大都对周制的复古和演绎发展到极致。如宫城与都城的中轴线几乎重合,完整的三朝五门制度,已具近代特征的街坊和市肆制度,以及完整的郊祀制度,宏大的皇家苑囿、陵寝等。入明以来,无论是官式建筑还是民间建筑,都受到了江南苏、赣等地工匠系统的强烈影响,特别是苏州的“香山邦”,对明清建筑风格的基调奠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然,明清之际也是古代建筑体系的古典晚期,比较突出地表现在结构和装饰的变化之上。清朝的在用材制度上更为细致,工部《工程做法则列》规定,材分为十一个斗口,控制了“大式”建筑几乎所有的构件尺度。装饰构件与结构构件在功用上分离,特别是斗拱,虽然保留了作为度量和象征的功用,但结构功用明显退化,成了附着于结构表面的纯粹饰物。由于在建筑装修、家具摆设上崇尚琐细雕镂和极度艳丽的装饰色彩,因而从整体上看,清朝官式建筑在结构合理进化的同时,艺术风格上反走向了奢靡,再无古典前期豪劲和端丽的气韻可言了。这与西方建筑从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走向巴洛克和洛可可,在艺术发展的逻辑上十分相似,从而也标志了以木构为主体的古代建筑体系,在清代后期已近于尾声。

不仅官式建筑如此,各个地域的民间建筑也在成熟演化后趋于墨守成规的晚期特征,

且营造活动中愈来愈多地糅杂了浓烈的迷信、禁忌成分,譬如风水术的盛行等,明万历年间出现的《鲁班经匠家镜》一书,便是这一变化趋势的真实写照。这似乎可以说明,当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演变到晚期,有关营造的风俗是如何从文化根基上深深嵌入到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的。即便是到了近现代以至当代,这种营造风俗依然深刻影响着海内外华人的择居和营居活动。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在“洋务运动”的作用下,农耕文明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在延续了数千年之后,开始向工业文明的近代建筑过渡了,尽管这一建筑近代化进程的起点,比之西方(如果从启蒙运动算起)整整晚了一个多世纪。考虑到中国建筑体系发生的本质性转变,也是为了求得篇幅上均衡的缘故,本书只在结语部分略为提及了近现代建筑发展的概况。

三、中外学者对中国建筑史的研究

1、西方学者的研究

近代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并不是从中国学者开始的。从18世纪中叶英国人钱伯斯(W?Chan bers)著《中国的建筑设计》一书,系统介绍中国的建筑和园林以来,西方学者中不时有人表现出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兴趣。

譬如19世纪中后叶东方建筑的研究权威英国人弗格森(J?Fergasson),在其著作《印度与东方建筑史》中虽也艰涩地引用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和实物,但他的中国建筑整体知识却是十分贫乏的。再如20世纪初瑞士的西仁(Siren)对中国城墙和城门的研究,德国的伯克曼(Boerschmann)对中国佛塔的研究,荷兰的姆勒(Prip-M0ller,j.)对中国无量殿的研究,等等。这些学者均以独特的眼光,探究了对西方人既陌生又好奇的建筑现象,而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隔膜,也使之限于采风,或者牵强的推论。即便是19世纪末英国建筑史家弗莱契尔(S?B?Fletcher)权威的《建筑史》巨著,直到20世纪后期的第19版之前,有关中国建筑的描述也一直受到材料和观点上的局限而不得要领。二战前后,美国的苏泊尔(A.C.Soper)、希克曼(L.Sickman)等人关于日本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著作,由于参考了中日学术成果,将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推进。

此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西方列强和日本,正热衷于对东方古国的艺术考古,如英国人斯坦因(M?A?Stein),德国人勒考克(A.V.Le Coq)法国人伯希和及格鲁塞(R.Crousset)等人,在对中亚和中国大西北的考古资料整理研究中,涉及了不少古代建筑的内容,但主要局限于砖石和生土的塔、石窟、崖墓等,而对中国木构建筑的研究却涉猎不多。

2、日本学者的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相比欧美学者而言,日本建筑史家伊东忠太、关野贞和常盘大定等人,以深入中国腹地获得的一手调查材料和厚实的汉学基础,从追溯日本佛教建筑的源流入手,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更有深度的研究。伊东忠太撰有《东洋建筑概说》、《支那建筑史》(有陈清泉汉译本,更名为《中国建筑史》)、《支那建筑装饰》等;关野贞、常盘大定撰有《支那佛教史迹》(后增编为《支那文化史迹》)等。这些研究大量涉及到了木构建筑的布局与造型,以关野贞对中国古代文献和实物材料的搜集考证尤显功力,他甚至对中国碑碣的流变也能如数家珍。

但总的说来,这些日本学者的研究仍属艺术考古的范畴。但是日本老一辈学者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在史料价值上却是不可忽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学术遗产为田中淡等人所传承。

3、中国学者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随着庚款留学生的学成返国,一批深具国学素养,又受到西方近代建筑学系统训练的青年学者,开创了中国人研究自己建筑遗产的新局面。1929年,曾任北洋政府要职的朱启钤(1871~1964),以在南京图书馆发现宋《营造法式》抄本为契机,发起组织了中国营造学社这一民间学术机构。朱启钤意识到:“方今世界大同,物质演进,兹事体大,非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一卷第一期,1930年7月)。这也是当时青年学者的共同心声。8年抗战中,营造学社的研究转入低潮,抗战胜利后,学社因种种原因而解散。

以梁思成(1901~1972)和刘敦桢(1897~1968)等建筑史家为主要成员的中国营造学社,在30年代开展了对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古建筑调查,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为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发行了专业杂志《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整理出版了《营造法式》等建筑古籍。20年代由苏州民间营造世家姚承祖初撰的《营造法原》一书,总结江南地方建筑风格及做法,也受到了朱启钤等人的重视。由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推动,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在30年代形成高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所撰《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是了解清代官式建筑的入门书,也是研究中国木构建筑的基础读本。他的中国建筑史讲义是以第一手的考察资料为基础编著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所断代的唐佛光寺东大殿,是已知中国保存下来最古的一座木构殿堂。另外,民国时期的乐嘉藻、毛心一、王璧文(璞子)等人都撰写和出版过有关中国古建筑的著作,在学术界曾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乐嘉藻,作为一位关心古代建筑的文史学者,尽管受到专业上的局限,仍然以很大的勇气在1929年完成了中国人所撰著的第一部《中国建筑史》。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南京工学院、清华大学和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建筑史研究机构。1959年起,在刘敦桢主持下,调动全国研究力量,历时7载,八易其稿,完成了迄今公认最权威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其间还出版了古代和近代两部中国建筑简史教材。刘致平(1909-1995)以抗战时期和建国后长期的考察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佐证和敏锐的洞悉力,撰成了有关中国建筑史的另一部个人专著《中国建筑的类型与结构》。从50~80年代,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可说是高潮迭起的,研究成就可以归纳为建筑考古、遗址复原,探赜索隐、文献考证以及传统民居、园林研究等三大方面。梁思成的《营造法式注释?上》,刘敦桢的《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童的《江南园林志》、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应县木塔》等著作,都是颇具代表性的学术力作。另外,龙庆忠主持的古建筑防灾研究,是一种侧重于技术史角度的学术探索。陈从周的《说园》,以隽永的文体,继承了明清文人的园林品赏遗风,在园林建筑著作中独具一格。

在以梁思成和刘敦桢为核心的第一代建筑史家之后,以北京的傅熹年、杨鸿勋和南京的潘谷西、郭湖生等人为代表,形成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第二代学者群。除了对上述大部分著作的参与撰著外,他们的研究成果还大量地散见于建筑和考古的学术刊物及有关论文集、测绘图集之中,就具体的建筑史命题而言,将梁、刘等第一代学者所开创的事业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如《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和五卷集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20世纪80年代,由汪坦主持、全国学者大协作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也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台湾的叶大松、黄宝瑜、汉宝德等学者也都出版过很有学术价值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著作如叶大松的上下卷《中国建筑史》,已有中西建筑比较的意味;汉宝德的《斗

拱的起源》、《明清建筑二论》,是两篇以现代建筑史观和方法解析中国古代建筑重要命题的学术力作。香港建筑师李允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撰写了《华夏意匠》一书,这部著作以论带史,通俗易懂,在大陆中青年学者和建筑师中曾轰动一时。书中的主要观点,受到了李约瑟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建筑工艺篇的影响。虽然《华夏意匠》在“史”的方面未见多少新的建树,但在“论”的方面,却对建筑设计界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起到了引导作用。

总之,从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中国建筑史研究便以中国学者为主体了,经过开拓者和继承者们的长期艰苦努力,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十分成熟的学科。时至今日,对于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丰厚的建筑遗产资源来说,愈是走向现代化,愈将显现出其价值的宝贵,也就愈需要精心地研究与保护。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学》选修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15-2 包静文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 一、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穴所主要是山洞,在洞的周围缠上一些树枝,在大树上用树枝编造他们的住宅,搭树枝棚、帐篷等是最简单的建筑。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住宅建筑已有了相当规模,村落分布明显,一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警穴,并已有防御性的堑壕等。随着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巨石纪念建筑。 二、夏商周时期 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木结构体系的草创,并掌握了筑城与高台建筑的方法。中国的奴隶社会从夏朝起开始形成和发展,到商朝后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建筑方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殿和陵墓。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商代早期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建筑遗址,以木结构为骨架,使用纵架形式的是规模宏大的公共场所,还有一种井幹式结构形式。周代建筑上已经使用斗和栱,并已有简单的组合形式。湖北蕲春发掘出的周代遗址,则明确地说明干阑结构已经普遍应用。 三、秦汉时期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

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斗拱在汉代的种类十分之多。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末,出现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佛道大盛,兴建寺、塔、石窟等,寺院经济强大,有众多的佛教艺术作品。在建筑装饰方面,在工艺表现上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楼阁式建筑相当普遍,平面多为方形。斗拱有卷杀、重叠、跳出,人字拱大量使用,有人字拱和一斗三升组合的结构,后期出现曲脚人字拱;令拱替木承转,栌斗承栏额,额上施一斗三升柱头人字补间铺作,还有两卷瓣拱头;栏杆是直棂和勾片栏杆兼用;柱础覆盆高,莲瓣狭长;台基有砖铺散水和须弥座;门窗多用版门和直棂窗,天花常用人字坡,也有覆斗形天花;屋顶愈发多样,尾脊已有生起曲线,屋角也已有起翘;梁坊方面有使用人字叉手的和蜀柱现象,栌斗上承梁尖,或栌斗上承栏额,额上承梁;柱有直柱和八角柱等,八角柱和方柱多具收分。早期寺以塔为中心,继之则塔殿并重。这个时期开始创建许多石窟寺,在材料、技术和艺术方面,出现了用砖券砌筑的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建筑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年级: 2010级 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姓名:刘朝 学号: 1137 时间: 2012年6月10日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建筑文明。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完美的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世界建筑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由六大独立体系即古代中国建筑、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和古代美洲建筑共同构成。其中有些建筑类型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其中只有古代中国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和古代印度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延续至今,其中中国建筑延续时代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成就最为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七大特点: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木材始终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由此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即“墙倒屋不塌”。在构筑梁架的过程中,部件之间通过卯榫结构相互连接,不使用钉子等辅助用具。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举架: 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演示教学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中国古建筑术语解释及结构图样 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头拱。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二、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三、它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举架: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古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在北方宫式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

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采用举架方法建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庑殿: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悬山: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歇山式:是紧随其后的高级的屋顶形式。这样的屋顶也好辨认,从侧面看,向下的两条脊好像是在半路上歇了一下,然后就改变了方向,折向另一个方向延伸出去了,所以侧面的上半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样子。歇山式的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古建保护与修复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与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与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以立柱与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明清时期常用的有与玺彩画,旋子彩画与苏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 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就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屋顶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就是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与飞檐,最初的功能就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sodocs.net/doc/8a6428205.html,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试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特色.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王东涛. [2].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同构现象解析. 《长安大学学报 《华中建筑》.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0年4期.崔勇. [5].从“家”透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语文学刊》.2015年3期.孙永兰. [6].“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州建设》.2013年19期.安源. [7].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30期.陈阳. [8].生态环境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美学、艺术观. 《广东建筑装饰》.2007年2期.尚红燕. [9]."源"的探求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几点思考. 《四川建筑》.2000年z1期.刘艺. [10].论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与外观形象及其文化特色.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3期.王东涛. 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通过传统民居沿革看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影响与传承.被引次数:6 作者:刘传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山东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对越南的影响. 作者:陈河苔原.汉语国际教育厦门大学2012(学位年度)

https://www.sodocs.net/doc/8a6428205.html, [3].中国古代建筑对日本的影响. 作者:黄蕾.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山东大学2008(学位年度) [4].巴蜀古塔建筑特色研究.被引次数:12 作者:张墨青.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重庆大学2009(学位年度) [5].从建筑元素“门”看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作者:庹开明.设计艺术学湖北工业大学2007(学位年度) [6].参差纵目琳琅宇,山亭水榭那徘徊——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类型与审美.被引次数:16 作者:赵向东.建筑历史与理论天津大学2000(学位年度) [7].中国古代碑之设计.被引次数:4 作者:王文广.设计艺术学苏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 [8].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被引次数:16 作者:李玲.专门史山东大学2011(学位年度) [9]中国建筑文化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辉.建筑历史与理论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1996(学位 年度) [10].中国古代象征性建筑语言符号的哲学文化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刘彩红.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学位年度) 三、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天人观及其现实价值. 赵祥.梁爽,2008建筑与文化2008国际学术讨论会 [2]"源"的探求——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几点思考. 刘艺,2000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第25届年会暨西南六省市(区)七方土木建筑 学会第18次学术会议 [3]古代建筑书籍翻译的特点及直译与意译互用. 赵速梅,2008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 [4]明靖江王陵的建制特色. 周彤莘.迟国东,2006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根据样式不同,以有圆柱、八角柱、方柱、瓜楞柱、蟠龙柱等多种。按构造又有单柱、拼合柱之别。古建筑柱子一般均有收分,即柱径上小下大呈直线轮廓收分。北齐、五代、宋、明建筑中又有一种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杀成梭形的,称为梭柱。清代多用直柱、仅于柱端稍作卷杀。柱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斗拱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有四: 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金属建筑以铜为主,著名的铜建筑实例有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湖北武当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宫金殿。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

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特异的外部轮廓:多层台基,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现广阔空。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古代建筑,雕梁画栋,墻壁亦往往作图画。战国时期画事颇盛;汉时宫室,亦多有画人物故事,善恶毕背,以昭鉴戒;后世所画则多山水。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建筑著作,其中城市著作有《考工记》,建筑条例著作有宋代李诫《营造法式》、清代《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园林著作有《园冶》。著名的匠人有隋朝的宇文恺、宋朝李诫、明朝蒯祥、清朝样式雷。 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

中外建筑史 论文

中外建筑史(论文) 在世界建筑艺术百花园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朵奇葩,它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绵延数千年,直至20世纪初还保持着自己的造型特征和布局规则,并传播影响到东亚等邻近国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早、中、晚五个历史阶段。大约在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宫殿和陵墓,以及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与此同时,木构架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随着公元5世纪左右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新的生产关系和中央集权的建立,经济趋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故而有能力修建起规模空前的宫殿、陵墓、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等,建筑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建筑艺术形态日渐成熟,至汉代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典型特征已基本形成,而后经过500多年的发展演变,至唐宋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划最严密的都城——长安城。 到封建晚期的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在某些方面更趋完美,但同时也走向衰微。著名的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中国古代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规划思想在此得到了最完整、最精彩的体现,其建筑群体布局艺术可谓臻于化境。始于商周时代的中国园林,至明清时也达到了极度的艺术境界,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则以江南的苏州、扬州等地最为兴盛,名园佳作不胜枚举。此外,在明清时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有了相当的发展,现存的著名建筑有西藏的“布达拉宫”、日喀则的“札时伦布寺”,以及云南傣族的“缅寺”、贵州侗族的“风雨桥”等等,形成了各族建筑群芳吐艳、异彩纷呈的现象。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以汉民族木构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自古以来就以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而称颂于世。这种建筑风格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体系和鲜明而一贯的特征: 它以木构架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了与这种结构方式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形式和外观造型,常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抬梁式”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沿房屋进深方向在右基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屋矮柱和短梁,构成“一品”木构架。在平行的两品木构架之间用横向联系的“枋”联络“柱”的上端,产在各层梁头和短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90度直角的檀,起联系构架和承载屋面重量的作用。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乃至若干间沿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型平面,同时也可以组成三角型、正方形、多角型、圆形、扇形、万字形等特殊平面的建筑。由于这种“抬梁式”建筑的木构架类似“框架”,建筑物上部分荷载沿梁架、立柱传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不承受荷载,这就赋予建筑以极大的灵活性。室内空间可用各种隔扇、门、罩、屏等分隔空间,并随需要安装或拆卸。 由建筑单体的外部造型特征看,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由: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组面。台基——由砖石砌成,承托着整座房屋,一方面起保护木柱不受雨水和潮气侵蚀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与柱的侧脚、墙的收分相结合增架建筑物的稳定感,使其显得庄严雄伟。如故宫太和殿及天坛祈年殿的台基,前者显示了皇宫难以企及的尊贵;后者则表现了祈天建筑的高耸云霄、与天相通的气度。 架设于台基之上的屋身,一般采取明间略大,两侧面阔递减的方式,既满足功能要求,又使外观取得了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在较为重要的建筑物上,在其屋身和屋顶的交接部分设置有一种称为“斗拱”的构件,称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斗拱”,实际上是用短木块,木枋所组成的一种悬挑结构,主要起支撑巨大的屋顶出檐和减小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明清时期斗拱逐渐蜕化,成了柱网与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中自成体系,形成了固有的艺术风格与构造特征,包括完整的木架构体系,三段式的外观特征,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装饰色彩与等级 的紧密结合等。 1.完整的木架构体系 2.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 3.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 4.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 5.装饰色彩与等级的紧密结合 6. 三段式的外观特征 1.完整的木架构体系 亲木文化情结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像中国这样,在近现代西洋建筑东渐之前,如此漫长地热衷于土 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 优点: 第一,取材方便、加工容易 中西比较: 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1420年动工,1470年完工;同期紫禁城1407年动工,1420年完工;法国凯旋门30年完工,同时期乾隆建造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开始于1767年,1771年完工。 第二,灵活性强 由于墙壁不负担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物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门窗开设比较自由,并发展成精妙 而独特的中国门窗文化。 第三,抗震性强,墙倒屋不塌 木材具有一定弹性,梁柱的框架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因而木架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强,墙是隔断 不承重,防御地震, 例子:山西应县释迦塔 在我国现在保存的古塔当中,应县木塔无论在建筑规模或建筑艺术上,都有特殊的地位,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以至世界古建筑中的一件珍品。应县在山西省的北部。木塔坐落在县城的西北角,原来这里是一座规模很大的佛宫寺,后来寺庙塌毁,只剩下这座原名叫释迦塔的木塔巍然屹立。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1056年)。外形是八角形,高达67.13米,除了石头基础外,全部用木头建造,各层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梁架,而木柱之间,使用了60多种斜撑梁、木枋和短柱,规格和手法变化多样,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整个塔的构架联结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美观。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做。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面举拆、屋角起翘,于是屋顶和屋角显得更为轻盈活泼。 (三)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当一组庭院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在主要建筑前后延伸布置多进院落,在主轴线两侧布置跨院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 古建保护与修复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明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屋顶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最近颇为旅游业所关注,它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平原,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漫漫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建筑。然而,作为华夏文明组成部分之一的楚文化却是一支瑰丽多彩而又独具风格的南国文化。它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和江汉平原,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而谈到建筑就不得不以其文化脉络为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复合的,它的主体华夏文化是二元耦合的。所谓二元,就方位来说是北方与南方,就流域来说是黄河与长江,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是龙与凤,就学术的主流来说是儒家与道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文化,北方以晋(韩、赵、魏)为表率,南方则由楚独领风骚。 楚国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天人关系,楚人的哲学世界观是个体本位的天人合一。楚人认为:人的存在,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这个个体,就是他的自。人的个体,是自然存在,而有超自然的愿望。人的自然存在,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都很有限。人有超自然的愿望,要求在空间上、时间上,进入无限。人的血肉之躯,不可能进入无限。人的精神状态,则可能进入无限,就是自觉个体与宇宙合一,也就是自觉天人合一。宇宙无限,若个体自觉与宇宙合一,也就自觉同其无限。个体的精神状态,只能与血肉之躯同存,仍是有限的。但只要一息尚存,便能自觉天人合一,进入无限。一旦自觉这个合一,则这种天人合一之感,不仅比平常客观实在之感,更为实在,而且更为深刻,因为更为自觉。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可以使人从一切局限(包括时空局限)解放出来,把个体全部能量释放出来。《庄子》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都自觉天人合一,而进入无限。因此,楚建筑文化的最大特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楚国的建筑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以其楚楼阁为例,楼阁相当开敞,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追求与自然的亲近;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使之时时回顾大地,仿佛对大地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屋脊、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楚国的建筑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表现在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上,风水学说、院落组群分布就是集中体现。早在伍子胥设计建造吴都阖闾城(今苏州市城厢区)时,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楚建筑普遍存在天人感应之说、四神之说、阴阳之说、五行之说等建筑意识,这些建筑意识形成了中国古老的风水理论的基础。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又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与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其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完美境界。楚建筑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由单体建筑围合构成院落。而院落组群分布就是以院落为基本单位,依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平衡分布原则和具体需要构成整个组群。主要方式是平面上的层层铺开,注重移步换景异和

中国古建筑构造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为 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为围护物 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梁架 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住宅等,不论其规模大小,外观体形皆由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组成。

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这样的庭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内部开敞而富于变化,外观较封闭。按照中国的封建礼制观念,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 沿轴线作多层次的纵身布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有着丰富多彩的庭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造成的单调感。这种建筑群体组合的手法,甚至影响到城市规划,并取得辉煌的成就。 只有园林建筑是个例外。中国园林建筑以“师法自然”为原则,极尽自由灵活之能事,与欧洲的几何图案式的园林建筑布局绝然不同。

作业:古建筑方面保护论文

古建筑的保护与意义 【摘要】:古建筑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它具有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既是研究某一阶段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但作为古代文化遗存,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建筑与其他文物一样,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将是永远的遗憾。 【关键字】:古建筑保护意义措施 一、中华民族的见证-----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见证者,毫不过分的说建筑物的造型可以说明一个国家的国力。古建筑不仅仅是历史,同时也是文化。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包括绵延万里的长城,建于隋代的安济桥,在科学与艺术上完美结合,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他的独有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历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门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他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古建筑与现代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矛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与当地古建筑的存在形同水火,要建立开发区就必须要占用原来的古建筑的占地,要保护古建筑就必须组织开发区在古建筑区的建立,所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便成为了古建筑保护的关键。 二、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古建筑的保护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承载着大量而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各个古建筑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艺术,政治等等各方面历史问

中国古建筑之特征.doc

中国古建筑之特征 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文化的认识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认识中国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对现在中国建筑的影响也是不可怀疑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有很多的特点。由于农耕生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建筑方式的选择。而且,当时的中国建筑都是以木质为主的。中国的古代人民在与自然和周遭环境的斗争中渐渐的产生了古代的建筑 特色和文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历史的不断变化中,中国的古代建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由于在中国的古代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到建筑体上,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在行态上材料上都极力从宇宙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树木是自然万物中的有机生命,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生命形态与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质以及易于安装拼接的物理属性,为中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首先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的古代建筑文化是其一大特色。木构架有很多的优点。木构架建筑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制宜。另外,它的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因为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会倒而且屋也不会塌,有利于减少地震的损害。最后,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作。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

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然后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单体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所有的重要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建在基座台基之上。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其次我国古代建筑的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 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

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多间。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 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 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 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栱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枋和随梁枋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 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