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

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

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

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 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而传统的家

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

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

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对于

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

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

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

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常无招架之力,难免产生发生空巢老人孤独离世的悲剧。

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农村空巢老人状况尤甚

这种状况一旦出现了额外的支出,比如,“医疗费支出”,而医疗费又占大多数

老人生活开支的很大部分,这种矛盾造成了老人“看病难…‘托病…‘怕看病”等各种心

理、生理问题。所以,部分“空巢老人”需要更多的社会的经济支持,尤其在医疗费

用的支付上,需要更多的社会政策倾斜。

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

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据福建省城乡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

54.64%的老人表示,因为无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空巢老人面对病

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

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以湖北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上海市老龄办对

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时发现,超过90%的空巢老人选择需要提供医疗保健

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时上门护理、应急救助等等。

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陪伴,都让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据北京、上海、武汉、厦门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调查显示:

心情暗淡、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与人相处,得过且过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体验与情绪状态,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杀。上海老龄办、宁波老龄办入户调查显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与人交流、老有所乐、老有所用。

近几年来,*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

老人现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显,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办近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高桥、拉片、红光、菇类村四个村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与现状

*乡辖四个村4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村住户1420户,总人口5430人,外出

务工1560人,占总人口的28.72%,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566人,占总人口

的10.42%。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122户,215人,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37.98%。其中:高桥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48人,留守老年人74人,占60

周岁以上人口的29.83%;红光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18人,留守老年人57

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8.30%;拉片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09人,留守

老年人5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7.71%;菇类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1人,留守老年人3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35.16%。

1、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留守老人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居住环境非

常差,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瑶族群众的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部分老人因年纪大,翻犁田土,种菜、吃菜都困难,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时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令人担心。

2、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

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

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如拉片村懂保的谢奶,女,71岁,老伴早逝,儿子、媳

妇都出外打工,留下一个4岁的孙子在家,还有一个身患残疾的儿子须照顾,自

己还种有两亩多的地,购买农肥就把上年收成的稻谷卖掉一部分用来买肥料,幸好有经销商送肥到组,帮忙把肥料送到家里,不然即使有钱也没办法把肥料拉回家中,插秧季节时还带着孙儿到田边,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3、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从调查村看,红光村因村级已没有学校可供

孩子就读(今年被撤并),孩子们只能走路到4公里外的学校去上学。从目前看,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父母身边,由自己的父母看护小孩,带子女上学。由于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带孙子力不从心,有的连自己照顾自己也成了问题,大大地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4、老人遭遇排斥。因老年人闲暇时无处可去,村里的小卖部又往往是人群集

聚地,老年人因无购买能力,到其场所闲坐时亦不受店主欢迎。两代人特别是婆媳关系不好的,更易遭到媳妇的排斥,即使当儿子的想孝顺也阻力重重。

二、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随着我乡农村子女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2、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

如打米、打柴、挑水吃、到医院看病等都成为难题。特别是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看病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感到很失落。有的老人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都无人喂水喝,想哭旁边连一个听的人也没有。此外,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随着年事渐高,一些农村老人记忆力下降,有的行动不便或身有残疾,一些日常生活行为都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甚至导致悲剧。如拉片村尧沙组妈正和,冬季该组没有水吃,她只能到3公里外的地方抬水吃。她自己还种有2亩

左右的耕地,在上半年因种地疲劳过度,昏倒摔伤,好在被路过村民及时发现护送回家,得到有效治疗,等到儿子、媳妇赶回来时,人已经躺在床上好几天了。

3、对隔代教育造成心理负担重。如果单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只

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但对小孩教育方面心理负担更重,主要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其次目前

农村交通、通讯得到迅速改善,电视、游戏到处有,孩子在外的时间长,担心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

三、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要真正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短期内很难一步到位,应采取近、中、远期规划,循序渐进式推进。

1、成立农村帮工服务队。以村组为单位在村里成立农村帮工服务队,帮助留

守老人耕种田地,确保农村承包的耕地不留荒,保证粮食不减产。具体做法:一是以村为单位成立帮工协会组织,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长、副村长任副组长,各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协会领导小组,以组为单位成立10至20人的帮工服务队;二

是帮工服务队的服务费用开支,采取个人投入、政府补贴的方式,即外出务工子女出70%,乡补助20%,村里补助10%的办法解决。

2、发挥主观能动性,做积极参与社会的主人。农村留守老人自身要注意调节

好心态,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生活上,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并且注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持勤学好问的习惯,不断学习新事物,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寻找精神寄托,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寻找精神寄托的方式有许多,如:和邻居聊聊天,下下棋;参加村里的公益事业活动,帮助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加入计生协会会员,帮忙做育龄人群的计生工作,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

4、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为留守老人提供如打米、抬水、理发、环境卫生清理、房屋修缮等日常服务,可由民政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牵头,尽可能在各乡村组都成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建立一支常年服务的队伍,以缓解留守老人存在的困难。

5、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身体虚弱,小病不断,门诊

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且报销比例较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对60周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应该

给出优惠的报销标准,以减轻这部分弱势群体医疗费用。

6、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首先是扩大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体老板捐资设立老年人基金,对需要帮助的老人给予扶持。

7、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

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当地能人投资等多渠道的办法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建立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如成立农村老年人休闲活动中心、老年人互助协会等,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在老年人组织内部,可实施老年人互助机制,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义务服务,把义务服务的时间进行累积并建档,等将来自己需要这方面服务时,可以免费享用所累积的服务时间。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促进诸如个别留守老人无人管等问题的解决。

留守老人的难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晚年生活与身体健康,在外打工的子女也难以安心。要真正破解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农村有农村的优势,政府可在发展农业生产上找出路,加大对农村的财力与科技投入,让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力留在农村,进行农业开发,使他们在农村有钱可赚,既不影响致富,也能照应老人。

爱暖夕阳,青春在志愿中飞扬。为培养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践行暑期“三下乡”的志愿精神,7月7日,信阳师院物电学院成立多支调查小组,开展

了以“关爱空巢老人,践行青年志愿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随后,调查组成员分两组实地走拜访了该村空巢老人,对老人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健康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志愿者们还和老人们话起了家常,75岁的

王大爷听力有些障碍,志愿者们十分耐心地与王大爷进行了交谈。志愿者左炎春告诉记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

视的社会问题。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也希望我们可以为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些许快乐。”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严格遵守学校三下乡纪律,坚持社会工作的博爱、尊重、助人自助的精神价值理念,把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运用到调查实践中,展示了师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地方群众的热情接待和高度赞扬。据悉,在未来几天里,他们还将开展关爱老人的回访工作,再次返回董家河村,将大众的心意转达给“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不同步,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

些帮助,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

下辖店子村,亭子村,小洼村,卜家庄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黄皿旺村,闭门

山村等68个村委会。

郚山镇是典型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乡镇,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黄皿旺村位于郚山镇的东北方向,距离郚山镇中心位置较近,附近村民平日可以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是典型的农村自足型发展方式。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停滞青壮劳动力流失显现存在上升趋势,留守家庭在全镇具有代表意义。

2. 调查方法:

XX年6月,中新网公布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了

全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增加的态势。不同于部分学者将调查方向聚焦在城市老年保障体系的研究上,本调研团深入基层,亲身触及农村养老机制的方方面面。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问卷调查、查阅文献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而且也向镇医院的院长、镇政府秘书长、镇敬老院的院长做了相关的了解。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医疗及社保、留守老人生活负担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

(一)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二)留守老人仍需要劳动,但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

(三)生活缺乏照顾、孙辈抚养负担重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提个水,有些农村留守老人而言都比较困难。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例如,我们团队调查的一个张爷爷,早上下着蒙蒙细雨,他独自一人拄着拐杖提着折叠椅,走了近两个小时的路来镇上输水,而正常人只需半小时,老人的行路艰难却没有子女照料,让人心酸。在农村留守老人中,诸如此类的情况普遍存在,老人们没有子女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四)就医难、医疗费用不足问题突出

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通过我们对外来务工子女调研的结果显示84.6%的留守老人身体不佳,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

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我国针对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财政投入水平的限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老年人的经济拮据和情感的缺失,同时引起了隔代家庭的增加,加重留守老人的劳动、生活负担及抚养孙辈的负担。因此,为了适应这些变化,社会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政策方面

社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通过我们对城镇居民的调查,社会对留守老人的保障制度级政不够完善,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大约有60%城镇居民对农村留守老人不关注,因此必

须增强社会尊老爱老的意识,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

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三)经济供养

1. 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

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

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2. 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

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

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四)生活照顾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而这就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

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对于老人特别是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老人进行照顾。

(五)精神慰藉

经我们走访服务的20家留守老人情况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一点恰恰是政府部门和外出务工子女忽视的。而老人精神慰藉上的问题是很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根本的解决措施还是在经济、医疗等方面上,上面已详细阐述,以下介绍解决当前老人精神方面的具体措施。

1. 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此外,村委会可以开关注身边留守老人的动员会,唤起人们关注身边留守老人的意识,从而改善留守老人精神生活。

结束语:

老龄化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影响国家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该问题的一批专家学者在研究时采用惯用的基尼系数及大数研究方法,但由于部分人数据统计的出入较大,所以多数的研究称不上典型,结果也就没了意义。

在研究农村老人生活现状这一问题时,团队初步分析归纳了农村老年人的构成后发现其存在很大共性。考虑到基尼系数及大数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差不利于验证。团队决意跳出基尼系数及大数研究方法,另辟研究蹊径,从以户为单位的典型案例研究入手,用实证的方法解构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空间。

团队深入留守老人的家中对老人的生活和精神各个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发现了老人们的几个问题:一,经济收入不高,生活质量差;二,生活缺乏照料,有时还要管护孙辈;三,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四,医疗问题突出,健康保障亟待解决等几个问题。当然,各级党委,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采取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帮扶等具体的措施。而为了解决老人“空巢空心”的精神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建议: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电信问候,推进入户抚慰活动等。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深切的体会到团队团结起来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而且深切体会到老人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困难。团队成员从生活和精神方面入手关爱留守老人,帮助老人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了服务意识,并在深层挖掘出“留守老人”的问题。在与镇政府,村大队进行交流

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升了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当然,对老人尽一些绵薄之力,也使我们更明了自己的能力有限,关注留守老人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从最初的一个想法到一纸策划案,从一纸策划案到一个暑期的调研考证,从调研考证到厚厚的一摞调查报告,整个团队一路走来,收获颇丰,感触最深的还是实践出真知。

为期一周的社会暑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经过团结合作、调查配合,我们对留守老人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有效的实现了了解社会、锻炼自我、增长才干、学以致用的实践目的,认真履行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为我们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此,我们由衷的感谢学校以及学院给予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出去锻炼、体验生活。

近几年来,*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

老人现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显,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办近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高桥、拉片、红光、菇类村四个村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与现状

*乡辖四个村4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村住户1420户,总人口5430人,外出

务工1560人,占总人口的28.72%,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566人,占总人口

的10.42%。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122户,215人,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37.98%。其中:高桥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48人,留守老年人74人,占60

周岁以上人口的29.83%;红光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18人,留守老年人57

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8.30%;拉片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09人,留守

老年人5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7.71%;菇类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1人,留守老年人3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35.16%。

1、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留守老人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居住环境非

常差,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瑶族群众的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部分老人因年纪大,翻犁田土,种菜、吃菜都困难,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时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令人担心。

2、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

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

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如拉片村懂保的谢奶,女,71岁,老伴早逝,儿子、媳

妇都出外打工,留下一个4岁的孙子在家,还有一个身患残疾的儿子须照顾,自

己还种有两亩多的地,购买农肥就把上年收成的稻谷卖掉一部分用来买肥料,幸好有经销商送肥到组,帮忙把肥料送到家里,不然即使有钱也没办法把肥料拉回家中,插秧季节时还带着孙儿到田边,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3、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从调查村看,红光村因村级已没有学校可供

孩子就读(今年被撤并),孩子们只能走路到4公里外的学校去上学。从目前看,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父母身边,由自己的父母看护小孩,带子女上学。由于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带孙子力不从心,有的连自己照顾自己也成了问题,大大地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4、老人遭遇排斥。因老年人闲暇时无处可去,村里的小卖部又往往是人群集

聚地,老年人因无购买能力,到其场所闲坐时亦不受店主欢迎。两代人特别是婆媳关系不好的,更易遭到媳妇的排斥,即使当儿子的想孝顺也阻力重重。

二、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随着我乡农村子女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2、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

如打米、打柴、挑水吃、到医院看病等都成为难题。特别是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看病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感到很失落。有的老人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都无人喂水喝,想哭旁边连一个听的人也没有。此外,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随着年事渐高,一些农村老人记忆力下降,有的行动不便或身有残疾,一些日常生活行为都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甚至导致悲剧。如拉片村尧沙组妈正和,冬季该组没有水吃,她只能到3公里外的地方抬水吃。她自己还种有2亩

左右的耕地,在上半年因种地疲劳过度,昏倒摔伤,好在被路过村民及时发现护送回家,得到有效治疗,等到儿子、媳妇赶回来时,人已经躺在床上好几天了。

3、对隔代教育造成心理负担重。如果单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只

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但对小孩教育方面心理负担更重,主要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其次目前农村交通、通讯得到迅速改善,电视、游戏到处有,孩子在外的时间长,担心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

三、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要真正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短期内很难一步到位,应采取近、中、远期规划,循序渐进式推进。

1、成立农村帮工服务队。以村组为单位在村里成立农村帮工服务队,帮助留

守老人耕种田地,确保农村承包的耕地不留荒,保证粮食不减产。具体做法:一是以村为单位成立帮工协会组织,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长、副村长任副组长,各村

民小组长为成员的协会领导小组,以组为单位成立10至20人的帮工服务队;二

是帮工服务队的服务费用开支,采取个人投入、政府补贴的方式,即外出务工子女出70%,乡补助20%,村里补助10%的办法解决。

2、发挥主观能动性,做积极参与社会的主人。农村留守老人自身要注意调节

好心态,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生活上,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并且注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持勤学好问的习惯,不断学习新事物,跟上时代步伐。积极寻找精神寄托,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寻找精神寄托的方式有许多,如:和邻居聊聊天,下下棋;参加村里的公益事业活动,帮助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加入计生协会会员,帮忙做育龄人群的计生工作,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

4、逐步建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为留守老人提供如打米、抬水、理发、环境卫生清理、房屋修缮等日常服务,可由民政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牵头,尽可能在各乡村组都成立农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务队,建立一支常年服务的队伍,以缓解留守老人存在的困难。

5、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身体虚弱,小病不断,门诊

费用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且报销比例较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对60周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门诊费应该

给出优惠的报销标准,以减轻这部分弱势群体医疗费用。

6、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首先是扩大农村

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体老板捐资设立老年人基金,对需要帮助的老人给予扶持。

7、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

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当地能人投资等多渠道的办法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建立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如成立农村老年人休闲活动中心、老年人互助协会等,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在老年人组织内部,可实施老年人互助机制,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义务服务,把义务服务的时间进行累积并建档,等将来自己需要这方面服务时,可以免费享用所累积的服务时间。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促进诸如个别留守老人无人管等问题的解决。

留守老人的难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晚年生活与身体健康,在外打工的子女也难以安心。要真正破解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农村有农村的优势,政府可在发展农业生产上找出路,加大对农村的财力与科技投入,让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力留在农村,进行农业开发,使他们在农村有钱可赚,既不影响致富,也能照应老人。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优秀5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优秀5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篇一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xx村的留守老人 2.调查方法:20xx年6月,中新网公布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了全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增加的态势。不同于部分学者将调查方向聚焦在城市老年保障体系的研究上,本调研团深入基层,亲身触及农村养老机制的方方面面。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问卷调查、查阅文献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而且也向镇医院的院长、镇政府秘书长、镇敬老院的院长做了相关的了解。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医疗及社保、留守老人生活负担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 (一)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只有34.8%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子女外出后,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 (二)留守老人仍需要劳动,但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 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大部分空巢老人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微薄的补贴。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一般子女在外一年中也挣钱不多,还要承担自己的家庭开支,能给予老人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方面 社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经济供养 1.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矗 2.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生活照顾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 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 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 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 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而传统的家 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 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 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对于 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 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 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 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常无招架之力,难免产生发生空巢老人孤独离世的悲剧。 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农村空巢老人状况尤甚 这种状况一旦出现了额外的支出,比如,“医疗费支出”,而医疗费又占大多数 老人生活开支的很大部分,这种矛盾造成了老人“看病难…‘托病…‘怕看病”等各种心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篇一: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系院名称:化学与化工系 调查主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当地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现状、问题与相关问题,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思考提出解决方法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办尧王村及其周围太公湖附近 调查对象:村内老年人、太公湖附近游客 调查背景:老人和儿童是应该受到社会非常多的关注的群体,也是一个相互联系十分密切的特殊群体,如果对他们的关心不够,照顾不周,那么因为他们而引起的问题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与国家兴亡的,这当然有碍社会进步.因此,本次调查的目的就在于粗浅地认识这个群体的现状。我认为,农村老人和儿童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老人的生存生活状况和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增多。大多数留守老人还要承担一定的劳动,单身留守老人的情况更差。而国家的各种养老保障制度还在完善中,其中就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调查内容: 一.调查形式与方法: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先拟好问卷,将问卷打印,到村里大学生家庭进行调查采访(一般是问卷,偶尔目标有误,此户没有大学生就进行采访),然后到太公湖用问卷和调查采访的方式对非大学生各类人群进行调查。最终汇总资料撰写报告。 二.调查问卷分析: 1. 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子女外出后,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留守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 2.留守老人仍需要劳动,但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 通过我们对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微薄的补贴。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一般子女在外一年中也挣钱不多,还要承担自己的家庭开支,能给予老人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精选14篇)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精选14篇)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精选14篇) 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务必要去调查清楚情况,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篇1 农业,目前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需要重体力劳动者的乡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时,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湖北竹溪县不久前的调查结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久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民政局成立20个调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村,入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难”——生活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情感慰藉难。 竹溪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由于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4.9万人,其中“空巢老人”1.8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38.39%。 收入不足——近九成仍须从事农业生产 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水坪镇油坊梁村2组李发普的家。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

2021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2021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2021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介绍2021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2021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报告(1) 一、农村留守老人调查背景 目前,我国民工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亿,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民工潮。随着大量劳动力外出,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对农民工留守家属们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生存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留守老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一些报道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留守老人因过度劳累而瘫痪等问题,而且回家后我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生活得真的很辛苦。 二、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状况依然较差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一般老人和儿子一起生活时开支主要由儿子负担,但是子女外出后,他们就得自己担负起生活重任。少数子女每月会给予一定的赡养费,但大部分还是得靠他们自己。因为是在偏远的农村,交通很不方便且经济情况不允许,所以他们所吃的菜和米都是自己种的,使用柴火而不是煤气或沼气。由于收入较低,老人们的生能很拮据,一般农村家庭虽说有多个儿子,但是每个儿子收入都不高,勉勉强强维持生活,尤其是生活不能自食其力的。 (二)老人们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下地干活,劳动强度加大

子女在家时总是会帮忙干一些农活,但外出后,老人们就得自己干,在农村约83%的老人每天平均有5个小时都在忙着干农活,像是种菜,锄草,翻地,收割等等。一般每户都会养一些牲畜,因为他们还要靠这些来获取收入,增添家用,这是大部分留守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饲养这些也给老人们增加了劳动负担。此外,由于妇女外出参工率的增加,而能进城随父母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农村儿童据估计在只有5%左右,老人们再度增加了照顾孙子孙女的家务责任。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人到老年,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因此也就更容易患病。如今,虽然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经济收入不高,还是存在着生不起病,拿不起药的现象,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大多数农民医药费的支出占了他们收入的绝大部分,想做到有病就医实在是难啊,因此,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现在通讯方便,老人一旦生病,子女马上就能得到消息,大部分老人认为如果通知子女,他们会回到身边,否则再有能力人家也瞧不起你,周围的舆论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但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一些老人最关心的事是怕自己生病时没人问,老人们发出了不求长寿,但求健康这样的悲观感慨。 (四)留守老人的安全问题 在调查中显示出两种安全问题,一是被欺骗,二用火用电安全。由于老人们的文化水平和鉴别能力的限制,而且现在伪造假币技术的提升,老人们很难区分真假,有一位老人就表示他曾收到一张100远的假钞,当时他根本不知道,直到使

空巢老人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空巢老人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优秀5篇)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优秀5篇〕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篇一 在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的这天,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空巢老人的各种问题,是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效劳的一项重要资料,关系到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社会好处。 一、农村空巢老人根本状况 全县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逐年加快。 调查显示,全县农村60岁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 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与孙子们同住2023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顾孙子所至〕,单身独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主要是80岁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务必参加劳动生产的13906人,占42.46%。既要劳动又要照顾孙子11925人,占36.41%。有经济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带给16887人,占51.5%。感到寂寞孤独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顾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体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较差、十分差的占大多数。 二、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现状 1、经济状况 经济支持是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安度晚年的物质根底。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间劳动所得获取经济收入或依靠子女给予的生活费作为生活来源。其收入分布不匀,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贫困的还有12925人,占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占3.75%。因此有78.8%的农村空巢老人仍然经常参加劳动和既劳动又照看孙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状况差〔虽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来供养孩子上学,对家庭里

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

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 留守老人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乡背井到城市谋求生活的机会,这使得农村留守老人问题逐渐突出。留守老人是指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由于子女在城市工作、学习等原因而独自留在农村居住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及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帮助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总计发放了200份问卷,覆盖了农村不同地区的留守老人。 四、调研结果 1. 留守老人的年龄分布:调查发现,留守老人的年龄集中在 60岁以及以上(87%),其中60-69岁占47%,70-79岁占30%,80岁以上占10%。 2. 家庭状况:留守老人中有63%的人口因为子女工作到城市 而被迫留守,25%的人由于独居无人照料而选择留守,7%的 人因健康等其他原因留守。 3. 生活支持:留守老人的子女提供的照顾和支持有限,只有

35%的留守老人每月能够得到子女的来访和关心,而其余65%的老人每年甚至数年才会见到一次子女。 4. 社交交往:留守老人在社区的社交交往较少,只有30%的 老人参加过社区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度过,与人交流的机会有限。 5. 心理健康:留守老人中,有50%的老人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孤独、抑郁和自我安慰等。 6. 经济状况:留守老人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田耕种或者退休金,但是由于缺乏劳动力和资源的支持,约20%的老人生活困难,生活水平低于生活保障线。 五、调研结论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孤独、缺乏照料、经济困难和心理健康问题。 2. 子女对留守老人的支持不足,需要加大对留守老人的关爱和照顾。 3. 社区应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关爱和服务,提供更多的社交交往机会和活动。 4. 政府应加大对留守老人的关注和资助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 六、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子女应多回家看望留守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 2. 社区应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关心和扶助,组织更多的活动,提供社交交往的机会。

关于留守老人的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老人的调研报告关于留守老人的调研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的城市人员向城市聚集,导致农村地区人口结构老龄化。特别是在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差,不少年轻人成为了外出务工的职工,留守老人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老人的实际情况和生存状况,笔者开展了一项调研,本文将就其结果进行概述。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留守老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职业、社会保障等; 2. 探究留守老人的经济、生活、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3. 寻找留守老人的痛点和问题所在,进一步探讨其解决方案;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在农村一些固定地点,比如敬老院、社区等地进行了分发。一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了289份,回收率达96%。 四、调研结果 1. 留守老人的基本情况

1)年龄分布:留守老人主要以60--80岁为主,占35.3%;80岁以上占28.4%;70岁--80岁之间占20.2%;60岁以下占16.1%。 2)职业分布:大部分留守老人过去主要从事的是农业和 养殖业,占40.5%;其次是退休人员,占31.6%;其它职业如 工人、教师占27.9%。 3)社会保障:留守老人中,有80.5%的人接受了社会保障,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2. 留守老人的经济、生活、健康问题 1)经济问题:相当一部分留守老人的子女外出务工收入 不高,加上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较少,导致很多留守老人还要将自家的土地租出去,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因此留守老人的经济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 2)生活问题:留守老人往往面对孤寂、疏离的生活环境,缺少亲情关爱,无人照顾,卫生条件、饮食、睡眠等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 3)健康问题:留守老人不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由 于老年人往往身体不如以前,很多老人不愿意看病或没有时间看病,需要长期的关爱和照顾。 3. 留守老人的痛点和解决方案 1)留守老人孤独寂寞的问题。应该注重关心和关爱他们,营造关爱他们的家庭、社区等亲情和友情环境。建议通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等方式,引导关爱留守老人。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情况调研报告_调查报告_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情况调研报告 一、农村空巢老人现状 1、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现状差 这些农村的老人,属于贫困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依靠家庭的供养,然而由于我们的农业生产落后,使得以农为生的他们收入微薄,他们的家庭通常子女超标,中青年农民供养老人成为他们很大的一大负担,另外,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中青年越来越多的流入城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携带妻儿进城谋生。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于种地收入,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0%。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真可谓苦不堪言。 2、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尽管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同时,农村老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每次病痛发作,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隐瞒自己病情不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俭,舍不得花钱看病,对待小病,他们总是一拖再拖,得了大病就干脆不治了,万一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镇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空巢”最难熬 “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万家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3篇

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3篇 三留守人员情况调查报告第1篇 一、基本情况。 (一)人数。我镇辖5个村一个居委会,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7914人。据统计,我镇现有"三留守人员"总数2459人,占总人口的31%。其中:留守老人1243人,留守妇女445人,留守儿童77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6%、5%、10%。 (二)生存状态。1、关于农村留守老人:一是生活负担重。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打工后,承担起了繁重的农活、细碎的家务活。特别是农忙季节,更加劳累。90%以上的老人反映吃不消,太累。二是疾病困扰多。身体上劳累,精神上牵挂在外的儿女,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内心深感孤独,体弱患病者较为普遍。留守老人"生不起病,拿不起药、有病 不医"的情况很普遍,"小病抗、大病捱"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三是生活质量差。目前除部分享受低保的户有得到扶助外,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除子女少量接济外,主要依靠自身劳动维持生计,大多数留守老人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一日两餐,生活质量较差。2、关于农村留守妇女:一是劳动强度大。农村留守妇女,由于丈夫外出,她们既要照顾孩子,又要赡养老人,既要烧火做饭,又要在田间劳作,有的还外出打零工。忙活、闲活、重活、粗活均压在她们肩上。二是精神压力大。由于长期两地分居,担心夫妻感情疏远,担心丈夫在城里干活,经受不了诱惑而抛妻弃子,遭遇婚姻危机。三是缺乏安全感。农村社会治安相对较差,妇女没有依靠,安全感较差。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一是感情上缺乏抚慰。留守儿童主要靠信件、电话与父母联系,缺乏父母亲情。据调查有一半以上儿童思念父母,希望父母留在身边。留守儿童遇到困难和烦恼时,希望有渠道诉说,有亲人安慰,但相应的监护人与儿童或多或少存在隔阂,不能完全代替父母。因缺乏父母照顾,多数留守儿童自制力较差,存在冲撞易怒的问题。二是学习上缺乏指导。所调查儿童均在镇中心小学寄宿上学,放假时,由于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有限,对儿童学习难以指导。三是行为上缺乏约束。监护人由于主要是隔代监护,对孩子比较溺爱,又由于农活繁忙,无暇照看孩子,与孩子交流少、沟通

孤寡老人社会实践报告(优质3篇)

孤寡老人社会实践报告(优质3篇) 1.孤寡老人社会实践报告第1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创业,这自然会活跃地方经济,带动社会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而我们作为21实际的大学生,应利用社会实践,为社会承担责任,主动去关爱这两个特殊群体。在学校里我自愿加入留守儿童协会去帮助我们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们,而这次的暑期实践活动当中能够更好的表达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团队在实践的十天时间里,以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宣传三者结合的方式,去了解、呼吁、关爱这两个特殊群体。在实践过程中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不期而至的大雨,什么都克服了,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二字。【关键词】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责任 【引言】 此次社会实践的参加者是我的初中同学,现在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我与我的团队成员们在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与我的团队一起,紧紧围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两大主题,开展了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和宣传在内的.一系列活动。此次实践也让我们经历了很多东西,对一些事物也有了不同的体会,下面我讲分模块晒此次活动的经历与感悟。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正文】 一、前期准备 七月刚刚到来,我一边完善立项,联系相关人员。在我们协商将实践时间定在七月十日,于是我们便在十号当天一起准备实践所需物品。十号十一号两天,我与先到的两人一起到预先计划的实践地点分析实践进行的可行性和效果,并联系了一些居委会,以便为实践的实施提供便利。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我们对团队的计划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其中变动最大的为志愿服务方面。预计的实践地点是在整个安乡县城,但是由于范围过大,孩子又比往年的多很多,所以我们将志愿服务地点改在了深柳区委会。十二号,所有队员返回,团队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事件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就计划的调整重新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我们都充满斗志,充满信心,准备迎接实践的正式开始。 二、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在行动 志愿服务是此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此次志愿服务围绕留守儿童的主题展开,留守儿童多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然而一些孩子虽然不在农村但是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或者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和孩子在一起,这也属于留守儿童的一种。在常德市安乡县深柳居委会这边,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而这些孩子都聚在一个

乡村留守老人社会调研工作总结报告

乡村留守老人社会调研工作总结报告 虽然推行了农村医保协作,留守老人参与了新型合作医疗,可仍有许多人连赔偿起付基准线下列的花费也承受不起。下边是梳理的有关乡村留守老人社会调研工作总结报告全篇: 乡村留守老人社会调研工作总结报告篇1: 镇有22个自然村一个小区,人口总数3.2万多的人。在其中六十岁之上的人有530两人,占人口总数占比16.1%,在其中留守老人占老人的30%,她们的日常生活立即关联到乡村的平稳和发展趋势,立即危害到社会主义社会新农村规划和党的各类重特大管理决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 一、乡村留守老人现况 1、乡村留守老人的经济发展现况差 这种乡村的老年人,归属于贫苦的弱势人群,她们大多数借助家中的供奉,殊不知因为大家的农业落伍,促使以农谋生的她们收益甚少,她们的家中一般儿女超标准,青年农户供奉老年人变成她们非常大的一大压力,此外,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乡村青年愈来愈多的注入大城市,近几年来愈来愈多地带上妻子儿女入城维持生计。尽管,青年人外出务工的收益高过种田收益,但她们对空巢老人的经济发展适用通常很比较有限,以致于绝大多数老年人还需要靠工作来养家糊口。尤其是这些男士老年人,迫不得已再次担负起繁杂的农事和家务活,她们参与农业劳动的占比达到80%。另外,外出打工的儿女大部分也将承揽的土地资源交给爸爸妈妈耕地,这样一来毫无疑问加剧了乡村留守老人的辛勤劳动压力。本应安享晚年的她们,真可以说痛苦不堪。 2、乡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人老了,病苦当然多。虽然推行了农村医保协作,留守老人参与了新型合作医疗,可仍有许多人连赔偿起付基准线下列的花费也承受不起。另外,农村老人广泛有“拖”病的心理状态,她们一方面埋怨医院门诊收费标准太高,每一次病苦发病,吃一些便宜的止疼药,瞒报自身病况不用说,宁可自身吃苦,也不肯给子女惹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出自于勤俭节约,不舍得掏钱就医,看待小问题,她们一直一拖再拖,得了重大疾病就索性没治了,万一遇到病况突发性,家里没有人,又会错过了医治机会,造成无法痊愈的严重危害,有的农家距卫生所超出5公里,到镇卫生站、县医院检查就更不方便了。老大家得了急性病经常会耽搁医治,比较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3、乡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实质“空巢老人”最煎熬 “留守老人”外出务工的儿女因为忙碌生活,有的一年难能可贵回家了一次,乃至两年没转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乃至好多个月不与老年人通一次电話,让老年人深陷孤寂当中。万家和村1组的郭承全夫妻便是这般,兄弟俩长期在外面打工赚钱,并将小孩子也送到打工赚钱处念书,两年時间不回家探望老年人,老年人反倒每天为子孙的现实状况忧虑心急。 有一些老年人的儿女仍未出门,住得都不很远,但因为“隔阂”等难题,共同话题少,也就顺理成章互相生疏。老大家只有围住自身的“空巢老人”打转转,日常生活在封闭式的窄小室内空间里,感情无法得到倾吐和释放出来,一天到晚

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调研报告5篇

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调研报告5篇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职场我带你去看看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调研报告5篇,期望能挂念到大家! 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调研报告1 爱暖夕阳,青春在志愿中飞扬。为培育高校生参与社会调查的实践力量,践行暑期"三下乡'的志愿精神,7月7日,信阳师院物电学院成立多支调查小组,开展了以"关爱空巢老人,践行青年志愿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首先,调查组在指导老师洪亮的带领下奔赴浉河区清塘乡董家河村进行实地调察,搜集空巢老人相关资料并访问空巢老人。该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政府对老年人的扶助政策以及该村特有的空巢老人扶持政策,并将村里空巢老人的具体现状作了具体的介绍。通过对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以及他们供应的相关资料,志愿者们猎取了关于该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福利状况以及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一些解决对策等方面的相关信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对志愿者的实践活动赐予充分的确定,在赞扬该院高校生的实践服务精神之余,他还就此次调查活动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随后,调查组成员分两组实地走访问了该村空巢老人,对老人的家庭状况、收入状况、健康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志愿者们还和老人们话起了家常,75岁的王大爷听力有些障碍,志愿者们格外急躁地与王大爷进行了交谈。志愿者左炎春告知记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期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也期望我们可以为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些许欢快。'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严格遵守学校三下乡纪律,坚持社会工作的博爱、敬重、助人自助的精神价值理念,把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学问运用到调查实践中,呈现了师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地方群众的热忱接待和高度赞扬。据悉,在将来几天里,他们还将开展关爱老人的回访工作,再次返回董家河村,将大众的心愿转达给"空巢老人'. 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调研报告2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们高校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去了敬老院探望并照看那里的孤寡老人,目前,我们身边老人的生活质量比较差,他们缺少关爱,缺少文化消遣,我们利用团队的优势,组织大家去敬老院探望老人,并带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水果以及一些小礼物,给他们表演节目,带去暖和。再精神和物资上尽我们的一份力。 七月二十八号上午九点左右,我们一行人在常熟市敬老院门口集合,并我们集体合影了一张,让照片把此刻的岁月留下,飘扬的旗帜定格在暖和得太阳下,,激情的召唤。我们迎着东方走向了常熟敬老院内,当我们经过一片大树时,连忙感到天朗气清,心胸开达,布满了豪迈之气,我们每个人都忍不住用全身的力气大喊,仿佛自己的人生将在此刻开头走向成功。有一种雄心想与天工比天高的冲动,到底我们闯过独木桥的艰辛在此得到回报,他们疯狂的喊出心中的压抑气息。到底谁都努力过,谁都不太简洁,此一刻我们彼此心愿互通,都想为自己的人生拼搏一番。 一路上汗水淋淋,正值酷暑之际,一路的汗水,一路的鸟鸣,一路的唱歌,一路的热忱,在阳光中布满。青春的喜悦让某位同学唱起了他们家乡的民歌虽然我们听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但是我们都在努力为他鼓掌,难得释怀一次,何不尽兴痛快呢? 当我们到达敬老院后,老人们一看到顶着酷暑赶来探望他们的同学,马上关怀起来,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格外关怀我各方面的状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期望和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调查报告正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调查报告正文 第一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状况调查 众所周知,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力都相应增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为了生计涌入城市。年轻人离开农村而老人和儿童就留在家乡。此次我们的社会实践就是调查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状况。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所调查的村庄是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紫湖镇土城村。该村人口总数大约为3500。该村的年轻人大多去苏州温州等城市打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留守儿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和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子女则由另一方照顾。而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子女则由亲戚照顾,大多靠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我走访了几户留守儿童家庭,从交谈中我能感受到这些留守儿童对在外打工的父母十分思念,长期的缺乏父母的呵护,有的孩子性格也随之变得内向。我将自己调查所了解到的问题做以下总结: (1)对儿童的监护不能落实到实处。单亲照顾的情况相对好一些,那些由亲戚照顾的儿童由于本身与监护人存在代沟,

缺乏沟通更加不能得到好的照顾。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便一直积压,产生更多更棘手的矛盾。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百分之七十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很多孩子内心自卑,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因此在有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和歧 视,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十分不利。 (2)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不够。孩子们的学校条件都比较简陋,乡村教师在对孩子们的生活方面关心不够。很多留守儿童不愿多交流,平时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爷爷奶奶不能解决,也没有意识要主动请教老师,于是越来越多的问题积压导致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我们之前说了留守儿童中很多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因为长期与父母分开,缺乏交流导致内心较为封闭。学校方面对于开导孩子们的心理还是十分欠缺的。首先,老师缺乏相对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其次,对心理辅导这一观念的淡薄,认为这并不重要。 (3)留守儿童的生活较为艰苦。调查的几十户留守儿童家庭中,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家庭条件比较差,爷爷奶奶仅仅依靠自己的田地满足日常所需。虽然在外打工的父母会定期寄一些生活费回家,但是仍然没有很大的改善。

关爱孤寡老人社会实践报告8篇

关爱孤寡老人社会实践报告8篇 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报告篇1 摘要:今年暑假我们8人以团队的形式,以服务的形式对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钱桥镇马塘村进行了为期五天左右的调研。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马塘村就是一个典型。因此,我们其中根据当地情况,以问卷和走访交流的形式,主要调研了“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这一课题,分析问卷后概述出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借此呼吁农村的青年能多多关爱老人,并以建设家乡,服务家乡为己任。 关键字:空巢老人,贫困农村,问卷,调研 1.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行列,如何安置老年群体度过晚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老龄化成为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中“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尤其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空巢老人指的是膝下无子女的老人或者不和子女一起居住不能被照顾的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这一现象在贫困农村尤其普遍。由于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至今,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但是农业同样还面临着挑战,农业资源匮乏制约了未来农业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徘徊,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从事工商业经济发展。由此使得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农业生产力降低,可耕土地被荒废,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农村人口年龄出现断层,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这部分弱势群体。此次实践我们就主要关注这部分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不仅局限于身体生活方面,更多关注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今年暑假我们农学3班和4班的8人组成了以“tomorrow star”为名的团队,寓意着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明日之星,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应以实现“中国梦”为我们自己的梦想,尽自己所能去服务大众,创造美好未来。此次调研的地点为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钱桥镇马塘村,调研的对象主要是当地的空巢老人,我们主要以问卷调查、走访交谈等形式进行调研,此次调研历经了5天,经统计共调查了近13个庄组近218户人家,由于农村的老人和儿童的知识水平的局限,本次调查主要以口头采访的形式记录,共计回收问卷200份,得到有效问卷157份,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 2.实践准备

最新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_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_空巢老人 社会实践报告 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篇一 爱暖夕阳,青春在志愿中飞扬。为培养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践行暑期"三下乡"的志愿精神,7月7日,信阳师院物电学院成立多支调查小组,开展了以"关爱空巢老人,践行青年志愿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首先,调查组在指导老师洪亮的带领下奔赴浉河区清塘乡董家河村进行实地调察,搜集空巢老人相关资料并拜访空巢老人。该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了政府对老年人的扶助政策以及该村特有的空巢老人扶持政策,并将村里空巢老人的具体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访谈以及他们提供的相关资料,志愿者们获取了关于该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福利状况以及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一些解决对策等方面的相关信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对志愿者的实践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赞扬该院大学生的实践服务精神之余,他还就此次调查活动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随后,调查组成员分两组实地走拜访了该村空巢老人,对老人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健康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志愿者们还和老人们话起了家常,75岁的王大爷听力有些障碍,志愿者们十分耐心地与王大爷进行了交谈。志愿者左炎春告诉记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也希望我们可以为老人们的生活带来些许快乐。"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严格遵守学校三下乡纪律,坚持社会工作的博爱、尊重、助人自助的精神价值理念,把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运用到调查实践中,展示了师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地方群众的热情接待和高度赞扬。据悉,在未来几天里,他们还将开展关爱老人的回访工作,再次返回董家河村,将大众的心意转达给"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篇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创业,这自然会活跃地方经济,带动社会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而我们作为21实际的大学生,应利用社会实践,为社会承担责任,主动去关爱这两个特殊群体。在学校里我自愿加入留守儿童协会去帮助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全文)

留守老人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留守人员中的老人就称为留守老人。本文将介绍20XX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20XX留守老人调查报告(1) 近几年来,*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现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别群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显,为了解这一特别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办近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高桥、拉片、红光、菇类村四个村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与现状 *乡辖四个村4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村住户1420户,总人口5430人,外出务工1560人,占总人口的28.72%,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566人,占总人口的10.42%。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122户,215人,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37.98%。其中:高桥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48人,留守老年人74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29.83%;红光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18人,留守老年人57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8.30%;拉片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09人,留守老年人5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7.71%;菇类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1人,留守老年人3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35.16%。 1、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留守老人生活特别简朴困难,居住环境非常差,饮食非常简单。尤其是瑶族群众的留守

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部分老人因年纪大,翻犁田土,种菜、吃菜都困难,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时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令人担心。 2、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如拉片村懂保的谢奶,女,71岁,老伴早逝,儿子、媳妇都出外打工,留下一个4岁的孙子在家,还有一个身患残疾的儿子须照顾,自己还种有两亩多的地,购买农肥就把上年收成的稻谷卖掉一部分用来买肥料,幸好有经销商送肥到组,帮忙把肥料送到家里,不然即使有钱也没办法把肥料拉回家中,插秧季节时还带着孙儿到田边,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3、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从调查村看,红光村因村级已没有学校可供孩子就读(今年被撤并),孩子们只能走路到4公里外的学校去上学。从目前看,大部格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父母身边,由自己的父母看护小孩,带子女上学。由于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带孙子力不从心,有的连自己照顾自己也成了问题,大大地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4、老人遭遇排斥。因老年人闲暇时无处可去,村里的小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