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研究生毛中特课程论文

研究生毛中特课程论文

研究生课程论文题目: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

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姓名武露露

学号1300507048

专业应用化学

任课教师薛秀军(副教授)

开课时间2013年9月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4年 1 月8 日

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

摘要

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进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创新需要科技来促进,同时深厚的文化又促进科技的进步。二者彼此融会贯通,科技进步引领立足时代前沿、跻身价值高端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一要关注体制改革二要关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在农业和民生等方面取得瞩目成就璀璨耀眼。

关键词:科技进步文化创新农业民生

前言

中央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十二五”发展的突出位置,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1]。

胡锦涛同志在《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工作中,他还强调“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0年文化体制改革,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日益深入,科技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文化产业实力不断壮大[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也不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抓住自主创新,就抓住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就抓住了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就抓住了把握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是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此后又有过多次表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群众易于接受

的表述,他对中国梦的总体表述有两个维度:一是历史的维度,他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二是世界的维度,强调“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于各国人民”。

中国梦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必然包含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且必然由中华文化来驱动、来支撑、来引领;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没有文化的改革创新,就不会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谈不上文化强国建设;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根本动力,指出城市文化乃至城市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创新的特质;城镇化进程使我们的文化强国建设不得不考虑转型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相对于继承创新而言更需要集成创新。因此,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创新支撑。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正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主要途径。而促进两者的融合,关键是准确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文化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因此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必须两手一起抓,并且两手都要硬。

一、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当前,国家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正推进过程中,要推进新阶段的文化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一要靠文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不断深入,二要靠文化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的有力支撑。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新阶段文化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文化科技工作的核心。

从长远来看,文化行业内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动能若不能培育起来,文化发展的动力将面临衰竭的危险,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因此,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幅度增加文化创新的有效供给,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文化科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担当。

首先,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就要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进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

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说:“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极大地增强

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反映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此,李长春同志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敏锐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第二,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就要推进文化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转变。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现代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分别在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三个环节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国家更进一步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文化事业方面的实践和应用,大力提高各文化事业相关部门的科技应用实力,推动文化创新,着力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强化网络文化引导能力,切实践行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事业领域的深刻诠释和落实[4]。

二、科技进步引领立足时代前沿、跻身价值高端的文化创新

为着实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我们当下的文化建设不能不以发达国家发达的“文化力”为参照。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一个重要的因素、更确切地说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科技的进步与发达。在发达国家,发达的科技不仅推动着经济建设而且推动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建设,而事实上,发达国家之所以产生并且重视发达的科技,本身就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土壤。温家宝同志在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讲话中,高呼“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实际上,这是有鉴中国近代以来4次与世界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才在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重点等战略思考中,明确提出“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

作为战略重点”,并进一步提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此,我国制定了汽车、钢铁、纺织、船舶、石化、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l0大产业的振兴规划。而随着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产业”成为第1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温家宝总理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而我国当下亟待振兴的文化产业,就明显具备了上述特征[5] 。

在当代中国,"创新"的本质和内涵,决定了其自身在我们号召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当下,需要有一种宏观视野和一种超越精神。当代所论的"创新",主要不在于比自身的既往提供了何种"新意",而在于它能否立足时代前沿、跻身价值高端去拓辟"新地",或至少在领略"新风"之际捕捉"新机"。在发达国家,科技的进步与发达不仅推动着经济建设,而且推动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建设。事实上,发达国家之所以产生并且重视发达的科技,本身就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土壤。当前,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体制创新关涉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协调权衡、妥善处理的问题。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两难的问题是,文化创新主要是追求"自律性"的完美自足,还是适应"他律性"的扩展增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的大目标。我们之所以说"文化产业"意识的确立是当下最重要的文化创新,在于我们把实现文化权益的公平性放在比实现文化享受的奢华型更为重要的位置。所以,科技进步不仅将引领我们的文化创新,而且将推动文化发展理念在更高的层面进行新建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现时代的"文化创新"应成为"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科技进步引领立足时代前沿、跻身价值高端的文化创新,"文化产业"意识的确立是当前文化发展理念最重要的创新,"文化创新"一要关注体制改革二要关注科技进步,"演艺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新应特别关注的重要领域,"教育先行"是文化创新应当关注的"长远的事情",我们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文化创新等七个方面,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论述[6]。

三、“文化创新”一要关注体制改革二要关注科技进步

温家宝同志之所以高呼“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他说:“只有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经济积极向好的趋势得以巩固的时候,应该而且必须开始考虑长远的事情。长远的事情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务院

组成部门的文化部的文化科技司(职能其实是“教育科技司”),必须考虑文化建设方面“长远的事情”,在这一考虑之中的“文化创新”,最需要关注的便是文化体制创新和文化科技创新。

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体制创新关涉的其实就是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认为“文化产业意识的确立是当前文化发展理念最重要的创新”,正是因为当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凸显出文化体制的创新和文化科技的创新,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建构起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产关系。在文化产业的建设,或者说在文化建设产业化的进程中,处处都能看到科技进步的作用,看到科技进步对文化建设的支撑、提升和引领作用。在笔者近一年来对文化科技工作的调研和思考中,注意到在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比较高,或者说在许多方面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创新。最近注意到上海文化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创新也体现为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也就是说,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取得率先突破和发展。现代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有原创性创新、集成性创新和工程性创新之分,就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局部文化”而言,以集成性创新构成文化科技创新的主流。文化科技的集成创新正在文化产业的促进、文化市场的监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文化权益的保障”),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产品的外销等诸多方面全面推进[5]。

四、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的现实意义

1. 在农业方面的体现

从“科技是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7]、创新型农业,农业由资源依赖转向科技依赖,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发展,和谐社会建成以科技为基础的农业带来农业生产潜力的革命性增长,农研进步显然是打破由无弹性的要素供给对农业生产的约束的一个必要条件[8]。科技进步实现资源的有效替换农研发展促进相对丰富的要素,对相对稀缺要素的替代技术还能通过对稀缺要素(如土地)的深度开发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稀缺性[9]。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

从长远和根本上说,开辟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农业进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创新能有效实现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促进农业发展[10]。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微观主体的农业企业和农户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也越来越依靠于

农研,技术进步给农业经营者提供着连续不断的商务机会和市场需求,从而利润更多[11]。

同时要加强农业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农业劳动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主体。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业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要通过农业技术讲座、专业培训、函授、夜大、“干中学”等方式,大力开展农业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掌握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新型农业劳动力,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群众接受新知识、运用新技术的能力[12]。

将农业,科技以及文化融合形成“文化农业”。

“‘文化农业’就是打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链的大农业,将产品的田头生产与精深加工和乡村休闲游进行整合。”“文化农业”是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提的一个农业发展新理念,这在全国属于首创。

近年来,白沙县在农业稳步发展时,坚持以“文化农业”为核心理念,把挖掘、打造、提炼和传播与农产品相关的文化价值作为创建品牌的核心。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文化农业”的品牌包装理念,并成为全国首个以县域注册生态文化商标的县,建成市县首家现代农业展厅。

与文化科技相结合使农业更具特色,更有亲和力。通过品牌推广,将文化与科技注入农产品,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接促进农民收入,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长方式的转变。2013年前三季度白沙县农业总产值达18.5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43元,同比增长15.7%,呈现出“农民笑、农村美、农业活”的明显成效[13]。

在科技的推动下,我们应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并加入文化特色,效仿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打造有自己特色的农产品。当然前提是农民知识水平要有进一步的提升,可通过网络或者考察学习的方式获得科技知识。

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逐渐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技来增收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奔向小康大道。与此同时,他们的文化修养也在不断得以进步,在农村长大的我深有感受。在村里,婆媳吵闹少了很多,在大街小巷传啸的是谁又接老爸老妈进城了。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

2. 在民生方面的体现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以来,积极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工作已经在社会

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轰轰烈烈的成果。“和谐”二字已化为春雨,细密无声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而作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和谐建设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其中关于社区老年人的管理与照顾更是成为了和谐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被政府和社区建设部门所大力重视起来。

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是新时期各项工作的重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而且对于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或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科技进步解决或改善民生问题早已成为共识并取得较大成效。然而,人类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科学技术甚至成为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如许多食品安全事件都与科技相关,人们开始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具有负面效应。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发展民生科技是对科技异化现象的反思和批判,是科技发展方向的回归,可以说民生科技为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现有关于民生科技的研究进展来看,虽然关于民生科技的基本轮廓已经大致出现,但目前对民生科技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民生科技的概念界定不太明确,缺少理论上的支撑[14]。

研究发现,科技进步与民生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科技进步是民生发展的格兰杰成因,反之,民生发展不是科技进步的格兰杰成因[15]。

我国实行的独生子女制度形成了4-2-1的家庭形式,空巢家庭将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来临而逐年增加。。面对此种趋势,社区空巢老人的监护、守望工作的完善就显得尤为突出,需要尽快在街道、社区这样的基层,建立起方便、可靠、科学、有效的空巢老人守望监护体系。改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服务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成果、共创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完善社区空巢老人服务管理体系,补充现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不足,是街道社区空巢老人守望、关爱的真实体现[16]。

“老有所养”是我国十七大着重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之一。十八大也强调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孝文化资源的开发,最显著的作用在于,能够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渗透到家庭、社区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形成巨大的代际和谐的动力,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民众中潜藏着尊老、敬老、爱老的巨大潜力,可以产生出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孝文化需求,因此,开发孝文化资源,

既能满足民众对孝文化的共同需求,又能促成孝文化资源的有效、可持续的开发。一是开发社区中的孝文化资源。社区中的孝文化资料的开发,具有从家庭内部到家庭外部,从文明小区到文明城区,从文明城市到文明乡村的群众性的意义。它可以带动社区进行家庭道德、人际关系、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帮助解决社区养老中的许多涉及道德、责任、义务的问题,可以与社区的老年服务联系起来,可以有效调动社区内的物力和人力,去满足社区老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二是开发并形成有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有较高孝文化水平的旅游点、旅游线和旅游片区,集观光、旅游、教育、科研、娱乐、艺术、休闲、疗养为一体,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长寿健康文化、饮食保健文化、子女孝敬文化、代际和谐文化等孝文化系统,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尊老、爱老、敬老、养老[17]。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于是,科技进步带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传承并发扬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将交给科技来推动,其创新需要科技来促进,同时深厚的文化又促进科技的进步。二者彼此融汇贯通,科技进步引领立足时代前沿、跻身价值高端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一要关注体制改革二要关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在农业和民生等方面取得瞩目成就璀璨耀眼。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掌握科技,学习文化,紧跟科技文化的步伐,成为科技进步文化创新的领军人。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信息.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十二五”发展的关键[J].科技与出版. 2011,1: 4.

[2] 闻科.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J].艺术百家. 2011,1:239-243.

[3] 胡锦涛.十八大报告.2012.11

[4] 周大明.科技进步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大舞台.第十期.2012.

[5] 于平.科技进步引领下的文化创新[J].艺术百家.2010,2:1-4.

[6] 张立文.中国文化创新思议.2013.8

[7]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26.

[9] 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郭熙保等译.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0.101-113.

[10] 农业部.全国农研成果组成、运行规律和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研出版社,2006.

[11] 周知太.科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1:3-5.

[12] 罗序斌,胡德龙.科技进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11,3:47-49.

[13] 容炜俊. “文化农业”创新农业经济发展增长新方式.2013.12.27

[14] 鲁敏.我国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2013

[15] 董晔.科技进步和民生关系研究.2012

[16] 庞雷.发展民生科技,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空巢老人社区关爱守望体系的研究与实

践[J].安全. 2011,1:1-4.

[17] 张云英、黄金华,王禹安.大力开发孝文化资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1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