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登高》优质公开课教案 详细

《登高》优质公开课教案 详细

《登高》优质公开课教案 详细
《登高》优质公开课教案 详细

《登高》教案

——杜甫

南充一中高二语文组谢国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人论世法和意象分析法解读诗歌。

2、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正音解字(1分钟)] --------[指导诵读(2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6 分钟)] -------- [本诗小结(1分钟)] ------- [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

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正音解字(1分钟)

三、指导诵读(2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孟子曾经说过:“诵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四、作者简介( 4 分钟)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出身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期曾漫游各地,20岁作《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名句,成为千万有志青年的座右铭。后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登高>>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奉节)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

对作者有了了解之后,我们来理解本诗的内涵。

五、赏析文本( 26 分钟)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

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⑴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⑵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导:

①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我们也要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朗诵指导: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这两句,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试读,很沉郁)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小结: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着不同,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就是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八意”:“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可感受到杜甫不能为国尽力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心境。

诵读指导: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沈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

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生齐读、单读)

4.赏析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艰难苦恨繁霜鬓”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

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师生共读)(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六、本诗小结:( 1分钟)

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诗,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来写。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写江景。而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洲诸)。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只有诗圣,才会写出如此精品。

这首诗我们就赏析到这,通过赏析大家对诗歌的内涵已经能把握,也能领悟诗歌的深层意境了。那现在大家就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次走进诗人的内心,去诵读这首诗,去聆听一代诗圣杜甫的哀音。。。。。(课在深情的读朗乐声中结束)

六、作业布置( 2分钟)

1、背诵全诗。

2、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3、译成白话诗。

翻译时要发挥想象,补充形象,再创意境,充分创造本诗“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的基调氛围。

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1、了解诗的作者

2、理解诗的内涵(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3、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

(2)、感性的表现:1、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

2、语调、表情、动作、音乐等。

①③风急.天高.猿啸哀

..。②④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写景(写山景)(写江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⑥⑧

二、抒情(写悲苦)↓(沉郁悲愤)↓(写多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完整)《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知人论世

《登高》优质公开课教案(详细)

《登高》教案 ——杜甫 南充一中高二语文组谢国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人论世法和意象分析法解读诗歌。 2、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正音解字(1分钟)] --------[指导诵读(2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6 分钟)] -------- [本诗小结(1分钟)] ------- [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正音解字(1分钟) 三、指导诵读(2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

登高优秀教案

《登高》 杜甫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本诗的写作背景。 2.在吟诵的基础上,体味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3.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与忧思。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诗人情感,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数】一课时 【导入】 通过颁奖词的形式进行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感动中国吧,里面那一段段的颁奖词让我们记忆深刻。老师今天也来说一段颁奖词,同学们来猜猜他是谁呢? 他,如漂泊浮萍;自烟云中走来,细数着大唐的繁华和颓废,以血泪撰写辛酸人生。他,如苍鹰暮年,从离乱里退去,看尽了人民的疾苦和哀伤,一怒火锻造不朽诗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年少豪气万丈的呼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青丝转白发,心未冷,梦未碎,国天下在心头。历史的洪

流汹涌,他璀璨的光芒不灭;且行且吟,永恒的脚印,烙印在后人的心中。 对,他就是杜甫,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登高》,就是他的一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诗人简介】 1、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

登高-杜甫-优质课一等奖

登高杜甫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苦痛和忧思 二、教学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我们在今天的合作中能共同进步。 (一)、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副对联写的是谁?杜甫(板书作者) 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对联,它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登高》(板书标题) 1’/1 (二)写作背景 关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 PPT展示 ?他胸怀壮志,却又一生坎坷、终身失意,无法实现报国的理想。 ?从48岁开始,又遭受“安史之乱”,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一直漂泊。 ?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上高台写 下这首诗。 ?这首诗写后三年,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1/2 (三).整体感知 PPT展示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诵读 请大家打开课文61页,按照自己理解,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 (生自由反复朗读诗歌)(评价: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 1/3 第一遍:带着自己的理解,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生朗读全诗) (评价:有节奏!) 第二遍:带着自己的理解,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生朗读全诗)(评价:有节奏!) 第三遍: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你们读一三五七句,我来读二四六八句 (评价:很多同学已经调整了自己的朗读,越来越好了。味道更浓了!))

登高_公开课教案 2

登高公开课教案 张丽花 教学目标: 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我们刚刚学过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李白的豪逸浪漫,今天我们将走近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学习他发自肺腑的诗歌《登高》,感受杜甫诗歌的特点。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高》优秀教案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一)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二)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三)品读诗文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

(完整版)《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 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 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 (一)抓题目 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 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设 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 (二)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 (三)品读诗文 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这和《秋兴八首》一样,是一篇很典型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之作。就让我们运用由景入情的鉴赏方法,从诗人所描写的景色起步,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2.如何赏析景色描写? 找意象——明意境 3.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写景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动笔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约5分钟) ①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赏析讨论明确:意象:急风、高天、哀啸的猿、清渚、白沙、飞回的鸟、无边萧萧下的落木、不尽滚滚而来的长江。 意境——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 4.思考:如何理解这种既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的意境,两者是否矛盾?

登高》优秀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的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法方法】吟诵,讲析,点拨,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指导设计修订版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指 导设计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 (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 【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 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 (二)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 (三)品读诗文 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杜甫《登高》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近体诗对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生平诗歌创作研究资料生平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着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祖上还有西晋着名将领、镇南大将军杜预。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唐代文学的转折点。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反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唐帝国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杜甫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人,正因如此,他的诗被后人成为“诗史”。(见孟棨《本事诗》以及宋祁等《新唐书.杜甫传》)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 2、诵读 (一)诵读全诗 (二)简介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时诗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已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五十五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落,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

登高-杜甫-优质课一等奖复习课程

登高-杜甫-优质课一 等奖

登高杜甫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苦痛和忧思 二、教学重难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我们在今天的合作中能共同进步。 (一)、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副对联写的是谁?杜甫(板书作者) 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对联,它高度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两个方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登高》(板书标题) 1’/1 (二)写作背景 关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 PPT展示 ?他胸怀壮志,却又一生坎坷、终身失意,无法实现报国的理想。 ?从48岁开始,又遭受“安史之乱”,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一直漂泊。 ?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上高台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写后三年,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1/2 (三).整体感知 PPT展示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诵读 请大家打开课文61页,按照自己理解,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 (生自由反复朗读诗歌)(评价: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 态!) 1/3 第一遍:带着自己的理解,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生朗读全诗) (评价:有节奏!) 第二遍:带着自己的理解,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生朗读全诗)(评价:有节奏!)

《登高》优秀教案

《登高》优秀教案(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 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 高》。(一)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二)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案

《登高》公开课优秀教案 瑞金第一中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着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讨论,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讨论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登高》杜甫 的教案

杜甫《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吟诵诗歌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就是诗歌星空中最灿烂的银河!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思亲怀乡的诗歌。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那是一家人登高祈求长寿的欢快节日。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却只能漂泊异乡。他步履蹒跚地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二、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一分钟) 1、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作一点评。

(一位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2、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3、“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凄凉、悲伤、孤独。 4请大家融入这种感受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登高》。 (学生齐读《登高》) 三、赏析诗歌 1、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 明确:流浪他乡、疾病缠身、壮志未酬。 除了这些还有吗?结合背景来了解作者。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却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2、在诗歌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悲伤的感情的?并且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万、常、多、独、恨、停 万:写出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写出了流浪他乡时间之久。 多:写出了疾病缠身,当时杜甫身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右臂偏枯耳半聋”一只手已经无法动弹了。 独:感叹独自登台,无亲无友,孤苦伶仃。 恨:时世艰难,而自己命途多舛,两鬓苍苍,功业无成。 停:穷困潦倒,没酒可喝,郁积在胸中的愁闷无法得到宣泄。

杜甫登高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

杜甫登高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 导语:《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下面是为您收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结合课文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并能够理解诗句基本意义。 3.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诗中表现的多重情怀。 2.逐渐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新授课。 1课时。 《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 是诗歌单元。《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可将三首诗做纵向比较阅读。《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

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一)新课导入 以初中学过的杜诗为导入。 【设计意图】教师需树立历史观,建立初中旧知和高中新识的关联,唤醒学生对杜诗过去的认知。 (二)背景材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其诗反映了唐朝的历史,被称为“诗史”,后人推崇他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杜甫身逢战乱,从四十八岁开始,一直到五十八岁去世,十一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三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政局依然动荡不安,吐蕃不断入侵,兵机此起彼伏,再加上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相继去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设计思路】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背景意识”:诗人不能脱离 * ,诗篇不能脱离诗人的情感。懂得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才会通透。

1《劝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劝学》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学习,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及句式。 2.通过课堂诵读,积累名句,背诵课文。 3.通过品味探究,理解文中比喻句蕴含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学习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背诵课文,积累名句。 2、难点: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及其阐述的道理。 三、教学创意 文言文教学须注重积累和诵读。本课文言知识的梳理,主要是以预习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课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完成的。课堂上则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力求使学生形成文言语感,最终达到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提纲挈领,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探究,感受比喻之妙,进而领会荀子散文善用比喻、说理透辟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文化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写一篆体“儒”字。) 这是一个什么字?(生答。) 由这个“儒”字你们会想到哪些词汇?(儒雅、大儒、儒商、儒学等) 说到“儒”字,总让我们联想起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羽扇纶巾等一些美好的形象。而儒家,作为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自东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在中国文坛、仕坛独领风骚。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儒”字本身去寻找答案。我们看,把“儒”字拆开是“人”字和“需”字,我理解为:人之所需是为“儒”。那么,儒家思想里面到底有哪些为人处世、安身立命所必需的东西呢?《论语》里面有这么10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相信时至今日,这些仍然是我们塑造美好人格所必备的元素。诵读儒家经典,铸就道德人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去聆听他的《劝学》良言。 (二)文章诵读 1.一读:掌握技巧,读出语感 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注重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诵读有三个基本要求。[出示课件1]

《登高》教案51513

35、登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法方法】吟诵法,讲析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观象。引出“登高诗”: 1、登高望远,思亲怀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登高望远,伤时悲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登高望远,抒怀励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二、作者介绍: 1、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