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完整版)“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完整版)“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完整版)“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报告2012年3月中旬以来,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研组积极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已成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的中等职业教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改两年以来,我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我组该项工作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机电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设备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作。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一下三条:学生素质要高;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1-2种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要掌握机电技术必需的应用机电、电气、信息和控制等理论知识,对掌握典型机电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机电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1-2种技能

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机结合,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也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导向。项目教学则可以通过工作任务、项目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线性讲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相对开放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任务的设计和严密的组织实施,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1. 确定教学项目,明确工作任务

项目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以应用。教师要根据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的工作岗位,根据教学进度设计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项目活动,以任务的形式提前交给每一位学生,并简明地向学生介绍所选项目的种类、性质、内容以及本项目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即为学生在本项目的学习成果。

学生在仔细阅读了这些项目和评价的要求后,就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一些基本工具,正确分析教学项目、明确任务,并写出本项目的工作计划。

2. 学生实施项目,尝试完成任务,教师辅导

教师在提出某个项目设想前要对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理论知识,通过对项目内容的介绍和对工作任务的提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接下来,按照学生讨论制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分组实施。一般以2~3人或

3~4人为一组,根据设定的项目内容,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分角色展开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先由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具演示一部分项目内容,然后由学生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尝试完成本项目的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协调。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3. 提出问题,编写项目报告

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即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先完成哪些任务?先获得哪些知识?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其他资料获得回答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并展示每小组的学习成果来激发学生去发现各组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教师的点评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然后,把所获得的知识与项目任务联系起来,看看在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后,能否把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项目的广泛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实践、分析编写项目报告。

三、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评价体系

学习结束时,师生应共同对项目工作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取得相应的分数。而项目结果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根据学生原始凭证填制的好与坏来判断,应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以鼓励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成果,并将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组内的合作情况和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均纳入评价的体系,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这种过程

性的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了成功,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会本专业、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建立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相对应的教材体系

在两年的研究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归纳如下:

(一)、自行编制了适合本专业实际、质量高、学时和内容相当的校本专业教材

我校电工电子专业目前已经组织校内专家历经两年时间精心编制完成了五门特色课程教材①、两门精品课程②、一门实训指导书③,经过反复修订,现都已经经过了校外专家组的评审、学生试用,反映良好,其中两门精品课程教材业已出版发行。这两本校本教材很好地指导了电工电子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点在我们组织的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我们组织的课程考核评价反馈问卷调查中,教师对校本教材的满意率达95%以上,学生满意率达90%以上。

(二)、内容体系改革上有新突破

在选用经典课程和教材的基础上,尽心选用了即适合本校和本专业实际,又具有一定典型代表性的课程内容,力求满足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多层性、阶段性的要求要求。据我们组织的课程考核评价反馈问卷调查反映,教师对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满意率达90%以上,学生满意率达91%以上。

(三)、教学方法上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

能够利用理实一体课程的理论授课时间,把该课程的理论部分内

容讲授完,并适当增加了新理论和新方法的介绍,提高了课堂效率,有效地解决学时不足与内容较多之间的矛盾。在我们组织的课程考核评价反馈问卷调查中,教师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的满意率达90%以上,学生满意率达95%以上。

(四)、加强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训内容,增设了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训内容

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训内容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把电工电子所学的内容前后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性、设计性实训内容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较大的锻炼。这一点在我们组织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据我们组织的实训考核评价反馈问卷调查中,教师对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训的满意率达85%以上,学生满意率达90%以上。

①特色课程:《电子基础与技能》、《电工基础与技能》、《照明系统安装与维修》、《可编程控制器》、《电机与变压器》,含实训教材。

②精品课程:《工厂电气控制》、《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含教材、教案、试题、视频、课件。

③实训指导书:《电子整机装配》。

(五)、制作了教学用的全套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以及相关课程的相当数量的课程视屏、动漫

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已完成了教学用的全套多媒体课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以及相关课程的相当数量的课程视屏、动漫。这

些融入了老师们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文字编写、图形制作、公式演绎,到声音配制到版面效果等都作了精心设计和制作,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组织的课程考核评价反馈问卷调查中,教师对电工电子专业有关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教案、视频、动漫的满意率达85%以上,学生满意率达92%以上

五、加强“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校企互聘”机制,建立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注重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性和制度化,确保专职教师每年下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加大企业兼职教师与学院专任教师比例。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偏向于实践教学能力,情境教学设计或项目(案例)设计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工作过程”的指导能力与态度、与其他教师共同配合完成教学目标的能力等。

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个别知识点的难度,脱离学生实际

在我们组织的课程考核评价反馈问卷调查中,有些学生反映,电工电子专业课程中个别知识点难于理解,脱离了他们的实际。

(二)个别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我们组织的课程考核评价反馈问卷调查中,有些教师反映,电工电子专业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做得特别好,从校本教材开发到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的编写都堪称完美,但个别专业课程,比如《电机与变压器》教学资源包中,电子教案、PPT课件需要完善。

(三)资金短缺

经过十四年的艰苦奋斗和创新、跨越发展,眉县职教中心应经位居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列,国家对我们学校和电工电子专业的投资力度很大,但是随着电工电子专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电子信息领域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持续投入资金采购新设备,以不断完善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训设施。而对先进的新技术和方法,由于资金不足,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认识上,不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如单片机等课程缺乏应有的实训设备,很多综合性实训和设计性实训很难正常开设,许多元器件不能及时购买到,影响实训的正常开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适当降低电工电子专业课程个别知识点的难度,使之适应与本专业学生的实际。

(二)进一步完善电工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精品课程、特色课程教材外个别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

(三)进一步努力争取各级资金支持。

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

实施项目化教学走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之路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求日益增大,因此专业课实践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珠三角地区行业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思想,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其核心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踏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能力和岗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拆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三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学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下发实训任务都是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或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中。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该项教学改革,我系组织了一批校内外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对2016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查与维修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了2016级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配套的教学大纲。并在下学期对2015级的部分专业进行初步试行,系部将在试行的各个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定期反馈,为2016级项目化教学的正式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突显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总结报告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总结报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一直都非常重视教 研教改工作,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教研教改工作 总结报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总结报告 回顾一学期的教研教改工作,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 的正确领导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搞好校本教研,加强教学研究,不 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一学期来,我校教研教改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新课程标准》,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生本课堂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还鼓励教师自学,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 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参加镇、市组织的 教学研讨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这 样一来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授课艺术。使广大教师 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 术辅助教学。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

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 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 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 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 2、充分发挥已有的光盘、音像资料、媒体手段等的作用,组织教师观看、学习,做好校本培训活动,并积 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课改培训活动。引 导教师把学到的新理念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并认真确实 提升校本培训的效果。 二、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 根据教导处要求,本期每位教师都上两节研讨课, 听课后集中研讨,针对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这一课题实验方式进行评课,强化思维的 过程、创新的设计和教学的反思,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 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听课, 一学期下来听课节数都在25节以上。 三、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提倡课堂作业应尽量当堂完成,确保学生正常休息。学校加强平 时检查力度,建立巡课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形成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

与改进项目工作总结

2017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 与改进项目工作总结 自2015年6月《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发布以来,教育部连续发布了关于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系列文件,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正有序推进。2014年建立的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在不断完善,发挥着数据支持、数据服务等作用。为更好的推动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以教学工作诊改为契机,抓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抓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工作内容 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填报与分析工作基于北京市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平台,采集中职学校相关信息数据,委托公司构建并制作数据分析模型,对采集人才培养数据进行教学诊改深入分析。以人才培养数据平台为支撑做好服务与支持,开展2017年度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数据分析,形成《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年度调研报告》。 第二,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方案研制完善工作在2016年开展的调研考察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诊改指标搭建,以及诊改方案编制。贯彻教育部诊改的“三个基本”(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

件、基本管理规范)原则,以及“保证院校履行办学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在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进行区域特色创新。 第三、聚焦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进一步将人才培养工作聚焦于核心环节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的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督,形成以课堂教学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内在机制,深化我市中职学校教学工作内涵与特色创新,推动各项改革创新落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 预期总目标: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连续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在国务院和教育部相关政策引领指导下,在明确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着如何进行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和走特色道路等问题。在此背景下,2017年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项目将继续以中等职业学校为重点进行研究和实施推进开展,紧密围绕“教学质量”“专业、课程与课堂”“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主体”“诊断与改进”等关键词,全面并扎实推进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为构建首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为提升首都职业教育整体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实施目标指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主要矛盾。通过此项工作实施,引领北京市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走向常态、走向规范,在提升中职教育教

课程体系改革总结报告

课程体系改革总结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在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等共同参与下,以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为前提,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更新了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课程体系,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提供依据。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重构的基础,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第二,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 第三,解决职业教育课程中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二、项目课程体系改革的要点

1.以项目结构的课程模式为主导。新的课程体系是以项目课程模式为主导,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项目课程模式主要体现在:①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努力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来精减课程内容。②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农业生产项目为载体重组课程内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2.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在改革旧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体系时,我们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克服旧课程体系存在的内容太多、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弊病。课程内容紧扣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对应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定位在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覆盖的就业岗位,如果树生产工、蔬菜生产工、花卉生产工、植物保护员、农资营销员、物业绿化管理员等岗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能结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各门项目课程及时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能力训练的范围比以往有所拓宽。 3.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同步推进。把项目课程体系改革与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进行,项目课程以一个个真实的农业生产项目整合工作过程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工作任务完成的全过程,把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同以实践能力培

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实施项目化教学走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之路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求日益增大,因此专业课实践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珠三角地区行业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思想,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其核心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踏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 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能力和岗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拆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三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学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下发实训任务都是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或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中。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该项教学改革,我系组织了一批校内外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对2016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查与维修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了2016级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配套的教学大纲。并在下学期对2015级的部分专业进行初步试行,系部将在试行的各个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定期反馈,为2016级项目化教学的正式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突显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一、课题实验方面 半年来,我校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学教研教改 计划》,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加强对教研教改工作的管理 1、计划管理 成立教研教改领导小组,实验教师在教研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制定 课题实验实施方案,并依据学科教学特点,制定学期、学年课题实验计划, 科研领导小组对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实行定期、定项、定性督导检查与 评价,帮助教师学期开始科学地制定可行的教研教改活动计划、活动配档。 要求教研组每学期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六次以上,活动主题有创新,杜绝不实 际的无活动而记录。今年在确保省级《阅读写作分科教学》实验课题的前提下,新上《情商与作文教学》市级实验课题和《电化教学,自主学习》、《培 养兴趣活学活用英语》、《开放式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方 法的研究》、《中学化学教学与电化教学》、《以读图理解为主的地理教学 模式研究》、《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方法的研究》等校级课题。 2、过程管理 由于实验时间长,过程管理尤为重要,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研讨会,听评 实验教师课,查阅实验记录,客观评价教学成绩,根据教学动态,调控实验 进程。为保证自变量的单一性和因变量的 科学性,学校保证实验班教师、学生、科目“三不变”,使课题 实验按既定方案顺利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坚持引用、借鉴、创新相结合,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推广开”的办法。通过邀请县教研室领导到校 指导,对教师教研备课、上课作具体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

3、质量管理 实验的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搞好信息反 馈。质量管理成为加强实验教学定向、定度、定势调控的重要手段。实验领 导小组每学期对实验班级的教学进行一次质量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课题实 验阶段性总结与评价,提出指导意见。经过半年来的实验,每项实验都写出 了详实的课题实验记录、实验班与非实验班情况对照、实验教学改进意见和 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 (二推广教改成果,辐射带动各科教学 课题实验只是一个起带动作用的“点”,努力推进“面”上的改革与提高, 才是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我校积极推广实验成果,在课程结构、教学组织 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各方面进行了学习、研讨与实践。在 研习综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校结合潍坊市提出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十项 基本要求督促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洋思教学经验,改革课堂教学分三级进 行,初级:模仿;中级:熟练运用;三级:求新独创。所有教师争取达到中 级水平,青年骨干教师力争在高层次上出成果。我们每学期举办一次创新教 学研讨会,一次教研教改论文评选,在半年的实验过程中先后有***、***、***、***、**等人的三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同时出现了各科研教师争上公开课的好势头,过去是教研活动推着 搞,论文推着写,公开课指名上,现在是教师提前报名争着上,半年来 已有校级公开课100多节,***、***、***等教师先后参加了县市优质课和 教学能力评选。 (三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1、保障实验班学生、教师、管理三稳定,实施分类指导,但不分化互 解,保证实验效果的连续性、可比性。

课堂教学模式总结报告

“三要素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总结报告 一、提出背景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3、构建太原市“343”新课堂教学模式,贯彻执行小店区“133”区域课改精神,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二、研究目标 1、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运用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成效目标:规范各科新授课、试卷讲评课与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流程。推广文、理科各一种可学习借鉴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教师目标: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创新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改变教师低效、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学生目标: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5、课程目标:探索、改进、改造学习方式,适应新时代和新课改的需要。 三、采取措施 1、制定研究计划,召开动员大会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新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明确研究方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讨论并制定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通过动员和鼓舞,激发起全校师生的课改热情。 2、学习相关理论 组织我校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课堂模式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学习,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情况、师资情况,将理论内化为行动,使教师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能通过正确的途径,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鼓励教师具有创新性的进行研究。

课程项目化_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

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 路海萍 摘要: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课程项目化的设计要符合三个原则: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思考性原则。同时,要注意选取项目的内容、组织项目的顺序,以及解决好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课程项目化;工作体系;知识表征方式 作者介绍:路海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教育心理研究(江西南 昌 330013)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 不协调造成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其中,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项目化的体系结构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长期主导高职教育的学科课程模式,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的结构是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所建立的学科门类 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关系。显然,学科结构与学术教育的功能相联系,因此,学科课程的功能定位必然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学科课程模式主导的局面必须改变。课程项目化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所谓工作体系是指围绕职业工作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其特点和属性,尤其是工作任务的内容和顺序的相关性所组成的工作任务体系。该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是基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 务的相关性。在工作体系中,工作知识依附于工作体系而存在,工作知识是在以建设、改造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它们的产生完全出于工作任务达成的需要,依附于工作实践过程而存在;而学科知识是在以认识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尽管随着理论技术的发展,学科知识在工作体系中获得了越来越

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已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研教改工作上新台阶教务工作取得一定的收获,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我们把抓理论学习放在首位,要求每周都有一定的学习时间。人人有业务学习记录及学习心得体会,校领导提前准备,及时给教师充电。我们主要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并组织教师自己观看在继续教育中的课堂实录录像,使教师吸纳了新观念、新理念、新方法。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教、改、辅、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五认真”工作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而“五认真”工作中备课又是重中之重,课前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为此我校强调教研组必须集体备课。在教研组会议上明确了备课组活动的时间、方式和要求,坚决杜绝上无准备上课。特别强调备课活动的过程以及集体备课教案的使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通过各次的“五认真”检查来督促落实这项工作。 上课,要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方案,把握好教学进度,大力推行教学现代化手段,积极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教材实际,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落实四基的同时,重视学习情感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业布置有明确性和针对性,不机械地重复地盲目地抄写,注意作业的深广度和份量,及时检查、批改、讲评。特别是作业批改各教师做到了全批,部分教师做到了面批。认真组织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考促学,教师认真做好阅卷、分析、讲评工作,努力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辅导,同时加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求真务实,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我校每月一次全校教师常规工作检查。我处加大了教学调研的力度,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调研主要采用听、看等形式。听:即听随堂课;看:即看教师的备课、作业等。不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对任课教师写教案及批改作业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此举督促教师备好课,批好作业。 3、抓辅导:具体分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两种形式,课内要求教师通过提高练习及书写作业等形式,抓两头带中间的同时摸清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分布情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项目名称: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 jx06--40 项目负责人:李建恒教授 所在单位:河北大学药学院 本课题组自201X年起,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药学教育中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问题,完成了预期计划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药学本科实验经费不足这一普遍现象,已经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下降,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本课题组系统研究了在药学教育中如何将高校现有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通过综合科研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以往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本科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我们在此基础上将科研实验室全面向本科学生开放:全部的科研实验室、科研实验仪器均向学生开放;全部学生都要参加这一教学项目;全部教师都要参与学生的指导。这种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方法更能体现出高校以学生为本,服务教学的精神。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1 药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

1.1 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设置根据教育部要求和药学专业培养目标,药学本科教学中设置的实验课多达十几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基础课实验,包括: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二是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生理解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三是专业课实验,包括:药理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剂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生物制药实验等。 1.2 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特点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验课时多。同一门课的理论课与配套的实验课课时比例达1:0.5~1: 1,在大 三、大四学年,实验课占总教学课时的30%以上。二是教学目标要求高。由于药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因此每一堂实验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培养学生某种操作技能或掌握某类实验方法。这就需要准备足够数量、适宜规格的仪器设备、实验动物,使学生能够充分动手练习。三是涉及学科多。药学本科实验涉及化学、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都逐步运用到药学实验中,有些甚至成为常规技术。四是所需经费多。药学相关实验专业性强,首先,对实验室基础建设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平稳的实验台,足够负荷的供电,方便的上下水,专门的通风管道、排污管道,并有室温、湿度、无菌级别的要求;其次,仪器设备昂贵,所需仪器少则几百元多则十几万元,几百元、几千元的常规仪器购买多台也是不小的数字。高效液相色谱、酶标仪等高档的仪器设备已经普及,成为本科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建立药学本科实验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福建大田湖美初级中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因此抓教学改革首先就要抓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校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工作重点,把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工作重点,把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重心,从学情、校情出发,提出“三阶段八环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并于2016年9月新学年开始时,在湖美中学七年段先行先试,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预计2018年,此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全面推行。现就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试行情况作简要的介绍。 一、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学校定时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不定期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工作,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解决改革中带来的困惑,探索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主要表现有教师独霸课堂,以“灌输”为主。教师对学生一百个不放心,对自己所教的内容一百个放心,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教师以教定学,学生围着教师转,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师的设计被动学习,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我讲什么?很少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主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探索实验“三阶段八环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1、这种新模式具有三个阶段:“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分层优化”。 2、这种新模式具有八个教学环节:(1)创设教学情境;(2)出示学习目标;(3)指导学生自学;(4)检测自学效果;(5)教师精讲点拨;(6)分层施教,分类指导;(7)课堂巩固训练;(8)教学小结提升。 五、课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有许多方面需要探索、有许多细节需要完善,有许多经验需要提炼。 调研中我们发现有7个具体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1、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有的合作时机不恰当、有的学生不会合作、有的合作乱而无序,真正合作的学生少。 2、学生展示不充分。主要表现为有的展示的问题价值低、有的展示的形式单调、有的展示没有重点、有的展示随意性大,真正展示的学生少。 3、教师点拨拓展不力。重点是有的抓不住学生问题的闪光点、有的解决不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该点拨时不点拨、有的该拓展时不会拓展,教师的导学作用没有真正的发挥。 4、学生的“动”是表面的动。体现为有的学生身动而心未动、有的仍然是被动而非主动、有的课堂只是浅层次的“动”,课堂追求的只是表面的热闹。 5、课堂反馈检测不落实。有的没有检测内容、有的没有检测时间、有的检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检测,课堂检测、堂堂清成为一种空想。 6、课堂开放是“伪”开放。主要表现在有的课堂教师仍然讲的多、

教研组长工作总结

教研组长工作总结 教研组长>工作总结(一)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了,回顾本学期的教研教改工作,总体感觉还是很顺利的,虽然本组老师这学期手头上的工作都很重,尤其是几个物理学老师,每个人都是超负荷的工作量,但他们对教研组的工作是很支持也是积极参与地参与的。本学期以来由于学校要求教研活动时间固定,每位组员必须积极参与,不得迟到或早退,且要求保质量,所以我们每位组员也都能重视到教研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每周三早上的第一二节课每位组员都能准时到位,且都带着一定的任务而来的,作为教研组长的我,每次教研组会议之前的两天时间内我都作了很认真的准备,结合我组近期的工作实际拟定一定的教研问题与方向。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保证每次的教研组会议时必须让我们的每位组员要有所得。 一、认真对待,绝不走过场搞形式 本学期初的第一次教研组工作会议上我就明确提出:每次的教研组工作会议,除了保证正常的工作时间外,更重要的是保证我们的质量,为此,我们以我组的研究课题为议题展开全方位的研究,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加强理论学习让理念来指导的教育教学工作;(二)、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并结合我们理化组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实际有用的研究,并将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具体的教学教学尝试。绝不能走过场,每次我们的教研组活动

必须定一个中心的议题,然后每位老师必须参与讨论,并结合我们在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可以拿出来一起讨论,寻求最好的解决的方式与渠道,在此期间,不允许教师玩手机,闲话尽可能少说,若在具体问题讨论完毕后,每个备课组可以进行集体备课,但要保证两节课每个人都有事做,有实事可做,不搞形式。 二、进一步落实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职责 备课组长往往更是一个学科的中坚力量,备课组长要主动发挥引领作用,要引导本备课组老师从各个教学常规入手,加强集体备课,做好课前的所有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我们这两个学科的特点,上课前还有实验要去准备,为此除了由实验员为我们准备好的教学实验仪器外,我们每位老师还必须检查课中所要用到的仪器是否准备到位,所用的东西是否确保能用,对于一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能否探计出更好的实验方案等,对于教学常规要求,备课组长必须与教研组长配合指导一些相对年轻的老师如何去搞好教学设计,如何去进行老师反思,如何去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何界定,重难如何去把握如何去突破等,这些说起来也许真的不难但要真正做到并不是那么简单,有些工作多年的老老师还不能将这些工作做好,更何况是一些教学经验并不是很丰富的老师。 三、精诚合作共同进步 我们组的老师特点是“中青”二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多年来的光荣传统,同志们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是是我组的工作宗旨。尤其是对于我

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总结

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总结

计算物理与MATLAB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总结 李晓莉(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物理学是运用许多基础数学理论(如偏微分方程理论、线性代数、非线性规划等)和先进的计算技术(如性能优良的计算机和优秀的数值计算软件)对物理学研究前沿的挑战性问题进行大规模数值模拟和分析的学科。计算物理学的发展对统计物理、核物理、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生物物理、凝聚态物理、地球物理、大气物理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计算物理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光学、力学、电磁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及实验的发展;另外,计算物理学在各种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其他相关技术(如图像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传统计算物理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课程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很难做到在有限的学时里使学生对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另外,传统的计算物理教学模式只重视对数值计算方法和原理的讲解,强调理论上的高度抽象性与严密逻辑性,而忽视应用的广泛性和高度技术性,涉及内容多为繁杂的数学推导,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计算物理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使计算物理课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而计算物理与MATLAB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变当前的困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一、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计算物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总结如下: (1)分析课程特点,强化教学主线 ①通过介绍计算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告诉学生学习计算物理的必要性,通过介绍计算物理学在凝聚态物理等科研领域的应用而取得的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例如,简单介绍物理学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数值计算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蒙特卡罗方法和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能带计算方法,为学生后续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 革总结报告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自改革启动以来,经过课改小组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全面实施了改革,至今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和阶段性成果。下面分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改革的基本过程 1、课程调研 为落实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信息能力、信息生存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需要,本课改小组通过大量走访用人单位对该课程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 为收集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方法、学习支持服务等各方面的意见,以便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深入改革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课改小组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开始高职学习前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意见反馈、学生对后续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建议,以及计算机技能对大学学习生活的影响等。 因此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学生的起始计算机技能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在高职学习前对 Windows、Office等软件的操作技能、已有信息素质程度,以及高职学习前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 (2) 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用于本课程的时间、预习的次数、完成的学习任务数等。 (3) 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认同度了解学生对教材、试题库、案例库的使用意见,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评价。 (4) 学生对后续课程学习的意见 了解学生对后续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类型及学习方式的意见,了解学生对该课程在其专业应用过程中的建议。

项目化课程改革及考核实施方案

项目化课程改革及考核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推动学院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特制订学院项目化课程改革及考核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和《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先导,以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课程为单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来驱动,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深入探索能力本位的”6·2·1”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和任务 (一)项目化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建设一批优质精品的项目化课程; 2.创新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 3.提升学院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4.提高学院整体教学质量。 (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工作任务 1.树立正确的高职课程建设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课”,不要教“书”;把能力本位的课程从理论思维教学,变成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内容从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把课程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环境条件为主;把课程评价从以“教师讲的好”、“老师完成教学进度”为准,变成以学生富有兴趣、职业技能明显提高为准。 2.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 项目化课程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关键。学院将通过加强教师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改培训、鼓励教师企业锻炼、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措施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3.完成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要提炼本课程的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课程能力训练的操作办法,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评价,课程教学的成果(证书、竞赛、作品、事件)等内容,构建全新的课程教学内容。 4.完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能力目标,以一个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结合职业岗位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为引导,结合工作任务,在项目化教学中导入知识和核心能力,逐步深入,能力训练方法要求具体,能力、知识、素质要有考核。 5.完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教师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教师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篇一:个人教研教改总结 个人教研教改总结 杨峥嵘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 一个学期我的教学工作,注重以素质教育为本,大胆创新,努力拼搏,使教研工作有声有色。下面就这半年来的数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1. 继续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坚信新课程理念,提高了教学 业务能力。我利用课余时间,晚上休息时间,主动到微机室学习,在互联上搜学教学资料在学校阅览室充分利用教研刊物的资源,购买了多个教学刊物,学习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教学课件。 2. 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转变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更 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我尝到学习工程中的民主氛围,快乐氛围。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以科研带教研,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能力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注重情感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趋向于科学合理多元,不再为分数,重视学生的进步,重视对学生的激励,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人人学有

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备教法备 学法,做到了精备课。 4. 本学期初去听课尽20节,学习取经,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课 堂教学艺术明显提高。 5. 《浅谈探究式教学》论文获得全国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教改工作的总结,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我要继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如多媒体的使用,互联的使用,从而使我的教育教学紧跟时代潮流;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用新的教学方式贯穿教学过程;积极撰写教研论文,把平时的教学反思,课后札记等点滴体会付之于文字,力争投稿发表,或利用互联上传。 篇二:小学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中心小学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求存的生命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离不开教师兢兢业业地奉献,也离不开学生脚踏实地地耕耘,更离不开教研教改这一源头活水地润泽。近年来,我校教研围绕学校“抓科研、促改革、强素质,促发展”的办学宗旨,深化“科研促教工程”,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总结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总结 本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我校开始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位教师辛勤的付出,本校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转变,师生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通过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全县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同时把当前先进学校的的做法向大家介绍,当大家听了杜郎口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详细介绍,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都深深地被它们那彻底的、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所震撼,有豁然开朗之感。相继学校组织教师开 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切实做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李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学校还抓好两个层面的工作:在领导层面上,领导小组抓好学习和思想动员,让课堂改革成为整个学校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业务层面上,领导小组注重落实、承上启下和具体的操作,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真正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 三、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 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的基本上,并通过对骨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进行反复讨论、调研,最终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321”课堂教育改革新模式,即 “三做两线一拓展”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三做”:(1)教师方面: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学情的基

小学综合教研组活动总结

第一篇小学综合教研组活动总结 《小学综合教研组教研教改活动工作总结》 综合教研组教研教改活动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充实而快乐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紧张而忙碌中又度过了一学期。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综合教研组全体老师深入地开展教研教改工作,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 这学期,我们综合教研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科活动。我们开展了英语评优课,赵文辉老师、沈丽萍老师、谢春辉老师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其中赵文辉老师还参加了学区英语经验交流;我们还开展了科学品德知识竞赛;学困生转化策略研讨会;组织教师学习了杜朗口高校效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校校长领导下,在教导处指挥下,通过全组老师的辛勤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压力,并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因此,我们教研组十分重视教师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 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研组建设的首要目标。 1、加强业务学习力度。制定业务学习制度和计划,鼓励教师深钻教学。本学期教研组活动中要求自学研讨,并经常交流心得,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好风气。小学综合教研组活动总结 2、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沈丽萍老师是一位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对她实施传帮带,悉心指导她钻研业务和常规教学,督促她完成课改教研任务。鼓励她承担教研课、实践课任务,并给予全方位的帮助,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沈丽萍老师虚心好学,在组内共展示了三节课,每上完一节课,全组的教师集体研讨,指导她用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把关、把好关。最后,她的英语展示课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3、关注教育科研新动态,注意收集新信息,虚心向兄弟学校求教学习。我们的途径一是争取一切外出学习机会。二是发动教师与兄弟学校建立联络网,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