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届高考数学第七篇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专题7.6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练习

2020届高考数学第七篇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专题7.6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练习

2020届高考数学第七篇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专题7.6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练习
2020届高考数学第七篇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专题7.6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练习

专题7.6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

【考试要求】

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及平面的法向量;

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

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立体几何中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单定理;

4.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5.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的平面的距离问题;

6.并能描述解决夹角和距离的程序,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1.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1)直线的方向向量:如果表示非零向量a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直线l平行或重合,则称此向量a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则向量a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2.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3.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设a,b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则

4.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a,平面α的法向量为n,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a,

n 〉|=

|a ·n |

|a ||n |

. 5.求二面角的大小

(1)如图①,AB ,C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 →,CD →

〉.

(2)如图②③,n 1,n 2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 〈n 1,n 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 6.点到平面的距离

用向量方法求点B 到平面距离基本思路:确定平面法向量, 在平面内取一点A ,求向量AB →

到法向量的投影向量,投影向量的长度即为所要求的距离.如图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

|n |.

【微点提醒】

1.平面的法向量是非零向量且不唯一.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要建立右手直角坐标系.

3.线面角θ的正弦值等于直线的方向向量a 与平面的法向量n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sin θ=|cos 〈a ,n 〉|,不要误记为cos θ=|cos 〈a ,n 〉|.

4.二面角与法向量的夹角: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当求出两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n 1,n 2时,要根据向量坐标在图形中观察法向量的方向,来确定二面角与向量n 1,n 2的夹角是相等,还是互补. 【疑误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2)若直线a 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平行,则a ∥α.( ) (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 )

(4)两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是? ????0,π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

?????0,π2,

二面角的范围是[0,

π].( ) 【答案】 (1)× (2)× (3)× (4)√

【解析】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不是唯一的,有无数多个;

(2)a⊥α;(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教材衍化】

2.(选修2-1P104练习2改编)已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 1=(2,3,5),n 2=(-3,1,-4),则( ) A.α∥β

B.α⊥β

C.α,β相交但不垂直

D.以上均不对

【答案】 C

【解析】 ∵n 1≠λn 2,且n 1·n 2=-23≠0,∴α,β相交但不垂直.

3.(选修2-1P112A4改编)已知向量m ,n 分别是直线l 和平面α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若cos 〈m ,n 〉=-1

2,则l 与α所成的角为( ) A.30° B.60°

C.120°

D.150°

【答案】 A

【解析】 由于cos 〈m ,n 〉=-1

2,所以〈m ,n 〉=120°,所以直线l 与α所成的角为30°.

【真题体验】

4.(2019·天津和平区月考)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则平面AB 1D 1与平面BDC 1的距离为( ) A.2a B.3a

C.2

3

a D.33

a 【答案】 D

【解析】 显然A 1C ⊥平面AB 1D 1,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平面AB 1D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a ,-a ,a ),A (a ,0,0),B (a ,a ,0),BA →

=(0,-a ,0),则两平面间的距离d =|BA →

·n ||n |=3

3

a .

5.(2018·北京朝阳区检测)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2,-4,

k ),若α∥β,则k 等于( )

A.2

B.-4

C.4

D.-2

【答案】 C

【解析】 因为α∥β,所以1-2=2-4=-2

k

,所以k =4.

6.(2019·烟台月考)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1,0,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0,-4),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 【答案】 l ⊥α

【解析】 因为a =-1

2n ,所以l ⊥α.

【考点聚焦】

考点一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

【例1】 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AD ⊥平面BCD ,BC ⊥CD ,AD =2,BD =22,M 是AD 的中点,P 是BM 的中点,点Q 在线段AC 上,且AQ =3QC .

证明:PQ ∥平面BCD .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 法一 如图,取BD 的中点O ,以O 为原点,OD ,OP 所在射线分别为y ,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由题意知,A (0,2,2),B (0,-2,0),D (0,2,0). 设点C 的坐标为(x 0,y 0,0). 因为AQ →=3QC →,

所以Q ? ????3

4

x 0,24+34y 0,12.

因为M 为AD 的中点,故M (0,2,1). 又P 为BM 的中点,故P ? ????0,0,12,

所以PQ →=? ??

??3

4x 0,24+34y 0,0.

又平面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a =(0,0,1),故PQ →

·a =0. 又PQ ?平面BCD , 所以PQ ∥平面BCD .

法二 在线段CD 上取点F ,使得DF =3FC ,连接OF ,同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 ,B ,C 的坐标,设点C 坐标为(x 0,y 0,0).

∵CF →=14CD →

,设点F 坐标为(x ,y ,0),则

(x -x 0,y -y 0,0)=1

4

(-x 0,2-y 0,0),

∴?????x =34

x 0,

y =24+3

4

y 0

,∴OF →=? ????34x 0

,24+34y 0

,0

又由法一知PQ →=? ????3

4x 0,24+34y 0,0,

∴OF →=PQ →

,∴PQ ∥OF .

又PQ ?平面BCD ,OF ?平面BCD , ∴PQ ∥平面BCD . 【规律方法】

(1)恰当建立坐标系,准确表示各点与相关向量的坐标,是运用向量法证明平行和垂直的关键.

(2)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只须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共面,或证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某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然后说明直线在平面外即可.这样就把几何的证明问题转化为向量运算.

【训练1】 如图所示,平面PAD ⊥平面ABCD ,ABCD 为正方形,△PAD 是直角三角形,且PA =AD =2,E ,F ,

G 分别是线段PA ,PD ,CD 的中点.求证:PB ∥平面EFG .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 ∵平面PAD ⊥平面ABCD ,且ABCD 为正方形,

∴AB ,AP ,AD 两两垂直.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0,0),C (2,2,0),

D (0,2,0),P (0,0,2),

E (0,0,1),

F (0,1,1),

G (1,2,0).

法一 ∴EF →=(0,1,0),EG →

=(1,2,-1), 设平面EFG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EF →=0,n ·EG →=0,

即?????y =0,

x +2y -z =0,

令z =1,则n =(1,0,1)为平面EFG 的一个法向量, ∵PB →=(2,0,-2),∴PB →·n =0,∴n ⊥PB →

, ∵PB ?平面EFG ,∴PB ∥平面EFG .

法二 PB →=(2,0,-2),FE →

=(0,-1,0), FG →

=(1,1,-1).设PB →=sFE →+tFG →

即(2,0,-2)=s (0,-1,0)+t (1,1,-1),

∴????

?t =2,t -s =0,-t =-2,

解得s =t =2. ∴PB →=2FE →+2FG →,

又∵FE →与FG →不共线,∴PB →,FE →与FG →

共面.

∵PB ?平面EFG ,∴PB ∥平面EFG . 考点二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

【例2】 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BCD =90°,AB =BC =PB =PC =2CD ,侧面PBC ⊥底面ABCD .证明:

(1)PA ⊥BD ;

(2)平面PAD ⊥平面PAB .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 (1)取BC 的中点O ,连接PO , ∵平面PBC ⊥底面ABCD ,△PBC 为等边三角形, ∴PO ⊥底面ABCD .

以BC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以BC 所在直线为x 轴,过点O 与AB 平行的直线为y 轴,OP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不妨设CD =1,则AB =BC =2,PO = 3.

∴A (1,-2,0),B (1,0,0),D (-1,-1,0),P (0,0,3). ∴BD →=(-2,-1,0),PA →

=(1,-2,-3). ∵BD →·PA →

=(-2)×1+(-1)×(-2)+0×(-3)=0, ∴PA →⊥BD →

,∴PA ⊥BD .

(2)取PA 的中点M ,连接DM ,则M ? ????1

2,-1,32.

∵DM →=? ????3

2,0,32,PB →=(1,0,-3),

∴DM →·PB →=3

2×1+0×0+32

×(-3)=0,

∴DM →⊥PB →

,即DM ⊥PB .

∵DM →·PA →=3

2×1+0×(-2)+32×(-3)=0,

∴DM →⊥PA →

,即DM ⊥PA .

又∵PA ∩PB =P ,∴DM ⊥平面PAB . ∵DM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PAB . 【规律方法】

(1)利用已知的线面垂直关系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准确写出相关点的坐标,从而将几何证明转化为向量运算.其中灵活建系是解题的关键. (2)用向量证明垂直的方法

①线线垂直:证明两直线所在的方向向量互相垂直,即证它们的数量积为零.

②线面垂直: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共线,或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 ③面面垂直: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或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向量表示.

【训练2】 如图所示,正三棱柱(底面为正三角形的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CC 1的中点.求证:AB 1⊥平面A 1BD .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 法一 设平面A 1BD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m 的方向向量为m .由共面向量定理,则存在实数λ,μ,使m =λBA 1→+μBD →

.

令BB 1→=a ,BC →=b ,BA →

=c ,显然它们不共面,并且|a |=|b |=|c |=2,a ·b =a ·c =0,b ·c =2,以它们为空间的一个基底,

则BA 1→=a +c ,BD →=12a +b ,AB 1→

=a -c ,

m =λBA 1→+μBD →=? ?

?

??λ+12μa +μb +λc ,

AB 1→·m =(a -c )·????

??? ????λ+12μa +μb +λc

=4?

????λ+12μ-2μ-4λ=0.故AB 1→⊥m ,结论得证.

法二 如图所示,取BC 的中点O ,连接AO .

因为△ABC 为正三角形, 所以AO ⊥BC .

因为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BC ⊥平面BCC 1B 1, 所以AO ⊥平面BCC 1B 1.

取B 1C 1的中点O 1,以O 为原点,分别以OB →,OO 1→,OA →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 (1,0,0),D (-1,1,0),A 1(0,2,3),A (0,0,3),

B 1(1,2,0).

设平面A 1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BA 1→=(-1,2,3),BD →

=(-2,1,0).

因为n ⊥BA 1→,n ⊥BD →

故?????n ·BA 1→=0,n ·BD →=0????-x +2y +3z =0,

-2x +y =0,

令x =1,则y =2,z =-3,

故n =(1,2,-3)为平面A 1BD 的一个法向量, 而AB 1→=(1,2,-3),所以AB 1→=n ,所以AB 1→

∥n , 故AB 1⊥平面A 1BD .

考点三 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位置关系的探索性问题 角度1 与平行有关的探索性问题

【例3-1】 如图,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2,∠ABC 和∠A 1AC 均为60°,平面AA 1C 1C ⊥平面

ABCD .

(1)求证:BD ⊥AA 1;

(2)在直线CC 1上是否存在点P ,使BP ∥平面DA 1C 1,若存在,求出点P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解析】(1)证明 设BD 与AC 交于点O ,则BD ⊥AC ,连接A 1O ,在△AA 1O 中,AA 1=2,AO =1,∠A 1AO =60°,

∴A 1O 2

=AA 2

1+AO 2

-2AA 1·AO cos 60°=3, ∴AO 2

+A 1O 2

=AA 2

1, ∴A 1O ⊥AO .

由于平面AA 1C 1C ⊥平面ABCD ,且平面AA 1C 1C ∩平面ABCD =AC ,A 1O ?平面AA 1C 1C ,∴A 1O ⊥平面ABCD . 以OB ,OC ,O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1,0),B (3,0,0),C (0,1,0),D (-3,0,0),A 1(0,0,3),C 1(0,2,3). 由于BD →=(-23,0,0),AA 1→

=(0,1,3),

AA 1→·BD →

=0×(-23)+1×0+3×0=0,

∴BD →⊥AA 1→

,即BD ⊥AA 1.

(2)解 假设在直线CC 1上存在点P ,使BP ∥平面DA 1C 1, 设CP →=λCC 1→

,P (x ,y ,z ),则(x ,y -1,z )=λ(0,1,3). 从而有P (0,1+λ,3λ),BP →

=(-3,1+λ,3λ). 设n 3⊥平面DA 1C 1,则?????n 3⊥A 1C 1→,

n 3⊥DA 1→,

又A 1C 1→=(0,2,0),DA 1→

=(3,0,3),

设n 3=(x 3,y 3,z 3),则???2y 3=0,

3x 3+3z 3=0,

取n 3=(1,0,-1),因为BP ∥平面DA 1C 1,

则n 3⊥BP →,即n 3·BP →

=-3-3λ=0,得λ=-1, 即点P 在C 1C 的延长线上,且C 1C =CP . 角度2 与垂直有关的探索性问题

【例3-2】 如图,正方形ADEF 所在平面和等腰梯形ABCD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BC =4,AB =AD =2.

(1)求证:AC ⊥BF ;

(2)在线段BE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平面PAC ⊥平面BCEF ?若存在,求出BP PE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解析】(1)证明 ∵平面ADEF ⊥平面ABCD ,平面ADEF ∩平面ABCD =AD ,AF ⊥AD ,AF ?平面ADEF , ∴AF ⊥平面ABCD .

∵AC ?平面ABCD ,∴AF ⊥AC .

过A 作AH ⊥BC 于H ,则BH =1,AH =3,CH =3, ∴AC =23,∴AB 2

+AC 2

=BC 2

,∴AC ⊥AB , ∵AB ∩AF =A ,∴AC ⊥平面FAB , ∵BF ?平面FAB ,∴AC ⊥BF .

(2)解 存在.由(1)知,AF ,AB ,AC 两两垂直.

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 →,AF →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

xyz ,

则A (0,0,0),B (2,0,0),C (0,23,0),E (-1,3,2).

假设在线段BE 上存在一点P 满足题意,则易知点P 不与点B ,E 重合,设

BP

PE

=λ,则λ>0,P ?

??

??2-λ1+λ,3λ1+λ,2λ1+λ. 设平面PA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由AP →=? ??

??2-λ

1+λ,3λ1+λ,

2λ1+λ

,AC →

=(0,23,0), 得???m ·AP →=2-λ1+λx +3λ1+λy +2λ

1+λz =0,

m ·AC →=23y =0,

即?

????y =0,z =λ-22λx ,令x =1,则z =λ-22λ,

所以m =? ????1,0,λ-22λ为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

同理,可求得n =? ??

??

1,

33,1为平面BCEF 的一个法向量. 当m ·n =0,即λ=2

3

时,平面PAC ⊥平面BCEF ,

故存在满足题意的点P ,此时BP PE =2

3

.

【规律方法】 解决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基本方法

(1)通常假设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进行逻辑推理.

(2)探索性问题的关键是设点:①空间中的点可设为(x ,y ,z );②坐标平面内的点其中一个坐标为0,如

xOy 面上的点为(x ,y ,0);③坐标轴上的点两个坐标为0,如z 轴上的点为(0,0,z );④直线(线段)AB 上

的点P ,可设为AP →=λAB →

,表示出点P 的坐标,或直接利用向量运算.

【训练3】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PA ⊥PD ,PA =PD ,AB ⊥AD ,AB =1,AD =2,

AC =CD = 5.

(1)求证:PD ⊥平面PAB ;

(2)在棱PA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BM ∥平面PCD ?若存在,求AM AP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解析】(1)证明 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AB ⊥AD , 所以AB ⊥平面PAD ,所以AB ⊥PD .

又PA ⊥PD ,AB ∩PA =A ,所以PD ⊥平面PAB . (2)解 取AD 的中点O ,连接PO ,CO . 因为PA =PD ,所以PO ⊥AD .

因为PO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ABCD , 所以PO ⊥平面ABCD .

因为CO ?平面ABCD ,所以PO ⊥CO . 因为AC =CD ,所以CO ⊥AD .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题意得,A (0,1,0),B (1,1,0),C (2,0,0),D (0,-1,0),P (0,0,1).

设M 是棱PA 上一点,则存在λ∈[0,1],使得AM →=λAP →

. 因此点M (0,1-λ,λ),BM →

=(-1,-λ,λ). 因为BM ?平面PCD ,所以要使BM ∥平面PCD , 则BM →

·n =0,即(-1,-λ,λ)·(1,-2,2)=0, 解得λ=1

4

.

所以在棱PA 上存在点M ,使得BM ∥平面PCD ,

此时AM AP =14

.

【反思与感悟】

1.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是空间向量的一个具体应用,体现了向量的工具性,这种方法可把复杂的推理证明、辅助线的作法转化为空间向量的运算,降低了空间想象演绎推理的难度,体现了由“形”转“数”的转化思想.

2.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是用向量表示几何量,利用向量的运算进行判断;另一种是用向量的坐标表示几何量,共分三步:(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用空间向量(或坐标)表示问题中所涉及的点、线、面,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3)根据运算结果的几何意义来解释相关问题.

3.用向量的坐标法证明几何问题,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关键,以下三种情况都容易建系:(1)有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2)有线面垂直;(3)有两面垂直. 【易错防范】

1.用向量知识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仍然离不开立体几何中的定理.如要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要证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化归为证明线线平行,用向量方法证明直线a ∥b ,只需证明向量a =λb (λ∈R )即可.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来证明线面平行,仍需强调直线在平面外.

2.用向量证明立体几何问题,写准点的坐标是关键,要充分利用中点、向量共线、向量相等来确定点的坐标.

【分层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若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 =(2,5,7),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u =(1,1,-1),则( ) A.l ∥α或l ?α B.l ⊥α C.l ?α

D.l 与α斜交

【答案】 A

【解析】 由条件知a·u=2×1+5×1+7×(-1)=0,所以a⊥u,故l∥α或l ?α.故选A. 2.已知a =(-2,-3,1),b =(2,0,4),c =(-4,-6,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c ,b ∥c B.a ∥b ,a ⊥c C.a ∥c ,a ⊥b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解析】 ∵c =(-4,-6,2)=2(-2,-3,1)=2a ,∴a ∥c , 又a ·b =-2×2+(-3)×0+1×4=0,∴a ⊥b .

3.若AB →=λCD →+μCE →

,则直线AB 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在平面内

D.平行或在平面内

【答案】 D

【解析】 ∵AB →=λCD →+μCE →,∴AB →,CD →,CE →

共面. 则AB 与平面CDE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在平面内.

4.已知平面α内有一点M (1,-1,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 =(6,-3,6),则下列点P 中,在平面α内的是( ) A.P (2,3,3) B.P (-2,0,1) C.P (-4,4,0)

D.P (3,-3,4)

【答案】 A

【解析】 逐一验证法,对于选项A ,MP →

=(1,4,1), ∴MP →·n =6-12+6=0,∴MP →

⊥n ,

∴点P 在平面α内,同理可验证其他三个点不在平面α内.

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 =AN =2a

3

,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 )

A.斜交

B.平行

C.垂直

D.MN 在平面BB 1C 1C 内

【答案】 B

【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于A 1M =AN =

2a 3

则M ? ????a ,2a 3,a 3,N ? ????2a 3,2a 3,a ,MN →=? ????-a

3,0,2a 3.

又C 1D 1⊥平面BB 1C 1C ,

所以C 1D 1→

=(0,a ,0)为平面BB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MN →·C 1D 1→=0,所以MN →⊥C 1D 1→, 又MN ?平面BB 1C 1C ,所以MN ∥平面BB 1C 1C . 二、填空题

6.(2019·青岛调研)已知AB →=(1,5,-2),BC →=(3,1,z ),若AB →⊥BC →,BP →

=(x -1,y ,-3),且BP ⊥平面ABC ,则实数x +y =________. 【答案】

257

【解析】 由条件得????

?3+5-2z =0,x -1+5y +6=0,3(x -1)+y -3z =0,

解得x =407,y =-15

7,z =4,

∴x +y =407-157=25

7

.

7.(2018·合肥月考)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M 是D 1D 的中点,

N 是A 1B 1的中点,则直线ON ,AM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垂直

【解析】 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D →,AA 1→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设正方

体的棱长为1,则A (0,0,0),M ? ????0,1,12,O ? ????12,12,0,N ? ????12,0,1.AM →·ON →=? ????0,1,12·? ????0,-12,1=0,∴ON 与AM 垂直.

8.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2,2,4),若a =(1,1,2),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若a =(-1,-1,1),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l ⊥α l ∥α或l ?α

【解析】 当a =(1,1,2)时,a =1

2

n ,则l⊥α;

当a =(-1,-1,1)时,a·n=(-1,-1,1)·(2,2,4)=0,则l∥α或l ?α. 三、解答题

9.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QA ,QA =AB =1

2

PD .证明:平面PQC ⊥平面DCQ .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线段DA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DP ,DC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

依题意有Q (1,1,0),C (0,0,1),P (0,2,0), 则DQ →=(1,1,0),DC →=(0,0,1),PQ →

=(1,-1,0). ∴PQ →·DQ →=0,PQ →·DC →

=0.

即PQ ⊥DQ ,PQ ⊥DC ,又DQ ∩DC =D , ∴PQ ⊥平面DCQ ,又PQ ?平面PQC , ∴平面PQC ⊥平面DCQ .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2,四边形BDEF 是平行四边形,BD 与AC 交于点G ,O 为GC 的中点,FO =3,

且FO ⊥平面ABCD .

(1)求证:AE ∥平面BCF ; (2)求证:CF ⊥平面AEF .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 取BC 中点H ,连接OH ,则OH ∥BD ,

又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AC ⊥BD ,∴OH ⊥AC ,

故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A (3,0,0),C (-1,0,0),D (1,-2,0),F (0,0,3),B (1,2,0). BC →

=(-2,-2,0),CF →=(1,0,3),BF →

=(-1,-2,3).

(1)设平面BC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BC →=0,n ·CF →=0,即???-2x -2y =0,

x +3z =0,

取z =1,得n =(-3,3,1). 又四边形BDEF 为平行四边形, ∴DE →=BF →

=(-1,-2,3), ∴AE →=AD →+DE →=BC →+BF →

=(-2,-2,0)+(-1,-2,3)=(-3,-4,3), ∴AE →·n =33-43+3=0,∴AE →

⊥n , 又AE ?平面BCF ,∴AE ∥平面BCF .

(2)AF →=(-3,0,3),∴CF →·AF →=-3+3=0,CF →·AE →=-3+3=0,∴CF →⊥AF →,CF →⊥AE →,

即CF ⊥AF ,CF ⊥AE , 又AE ∩AF =A ,

AE ,AF ?平面AEF ,

∴CF ⊥平面AEF .

【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0分钟)

11.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中,点M ,P ,Q 分别为棱AB ,CD ,BC 的中点,若平行六面体的各棱长均相等,则:

①A 1M ∥D 1P ; ②A 1M ∥B 1Q ; ③A 1M ∥平面DCC 1D 1; ④A 1M ∥平面D 1PQB 1.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 C

【解析】 A 1M →=A 1A →+AM →=A 1A →+12AB →,D 1P →=D 1D →+DP →=A 1A →+12AB →,∴A 1M →∥D 1P →

,所以A 1M ∥D 1P ,由线面平行的判

定定理可知,A 1M ∥平面DCC 1D 1,A 1M ∥平面D 1PQB 1.①③④正确.

12.(2019·成都调研)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 =2,AA 1=3,AD =22,P 为C 1D 1的中点,M 为

BC 的中点.则AM 与PM 的位置关系为( )

A.平行

B.异面

C.垂直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解析】 以D 点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

依题意,可得,D (0,0,0),P (0,1,3),C (0,2,0),

A (22,0,0),M (2,2,0).

∴PM →

=(2,2,0)-(0,1,3)=(2,1,-3), AM →

=(2,2,0)-(22,0,0)=(-2,2,0),

∴PM →·AM →

=(2,1,-3)·(-2,2,0)=0, 即PM →⊥AM →

,∴AM ⊥PM .

13.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棱BC ,DD 1上的点,如果B 1E ⊥平面ABF ,则CE 与

DF 的和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以D 1A 1,D 1C 1,D 1D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CE =x ,DF =y ,

则易知E (x ,1,1),B 1(1,1,0),F (0,0,1-y ),B (1,1,1), ∴B 1E →=(x -1,0,1),∴FB →

=(1,1,y ), 由于B 1E ⊥平面ABF ,

所以FB →·B 1E →

=(1,1,y )·(x -1,0,1)=0?x +y =1.

14.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M ,N 分别是棱AB ,AD ,A 1B 1,A 1D 1的中点,点P ,Q 分别在棱DD 1,BB 1上移动,且DP =BQ =λ(0<λ<2).

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点M在线段PB上,PD∥平面MAC,PA=PD=,AB=4. (1)求证:M为PB的中点; (2)求二面角B﹣PD﹣A的大小; (3)求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 【分析】(1)设AC∩BD=O,则O为BD的中点,连接OM,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证明OM∥PD,再由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可得M为PB的中点; (2)取AD中点G,可得PG⊥AD,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G⊥平面ABCD,则PG⊥AD,连接OG,则PG⊥OG,再证明OG⊥AD.以G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GO、GP所在直线为x、y、z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BD与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大小可得二面角B﹣PD﹣A的大小;(3)求出的坐标,由与平面PBD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可得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1)证明:如图,设AC∩BD=O, ∵ABCD为正方形,∴O为BD的中点,连接OM, ∵PD∥平面MAC,PD?平面PBD,平面PBD∩平面AMC=OM, ∴PD∥OM,则,即M为PB的中点; (2)解:取AD中点G, ∵PA=PD,∴PG⊥AD, ∵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PG⊥平面ABCD,则PG⊥AD,连接OG,则PG⊥OG, 由G是AD的中点,O是AC的中点,可得OG∥DC,则OG⊥AD. 以G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GO、GP所在直线为x、y、z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PA=PD=,AB=4,得D(2,0,0),A(﹣2,0,0),P(0,0,),C(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一)——证明平行与垂直 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 (1)直线的方向向量:在直线上任取一非零向量作为它的方向向量. (2)平面的法向量可利用方程组求出:设a ,b 是平面α两不共线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 ? n ·a =0,n ·b =0. 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或l 1与l 2重合)?v 1∥v 2. (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与平面α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v 1和v 2,则l ∥α或l ?α?存在两个实数x ,y ,使v =x v 1+y v 2. (3)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或l ?α?v ⊥u . (4)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u 2,则α∥β?u 1 ∥u 2. 3.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设直线l 1和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和v 2,则l 1⊥l 2?v 1⊥v 2?v 1·v 2=0. (2)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v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则l ⊥α?v ∥u .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 1和u 2,则α⊥β?u 1⊥u 2?u 1·u 2=0. 【思考辨析】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2)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是唯一确定的.( ) (3)若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 (4)若两直线的方向向量不平行,则两直线不平行.( ) (5)若a ∥b ,则a 所在直线与b 所在直线平行.( ) (6)若空间向量a 平行于平面α,则a 所在直线与平面α平行.( ) 1.下列各组向量中不平行的是( )

(完整版)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方法归纳

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题型与方法 平行垂直问题基础知识 (1) 线面平行: l ∥α? a ⊥u? a ·u =0? a 1a 3+ b 1b 3+c 1c 3= 0 (2) 线面垂直: l ⊥α? a ∥u? a =ku? a 1=ka 3,b 1= kb 3,c 1=kc 3 (3) 面面平行: α∥β? u ∥v? u =kv? a 3=ka 4,b 3=kb 4,c 3=kc 4 (4) 面面垂直: α⊥β? u ⊥v? u ·v = 0? a 3a 4+b 3b 4+c 3c 4=0 例 1、如图所示,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 P-ABCD 中, PA ⊥底面 ABCD , 的中点, PA =AB =1, BC =2. (1) 求证: EF ∥平面 PAB ; (2) 求证:平面 PAD ⊥平面 PDC. [证明] 以 A 为原点, AB ,AD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 空 A(0,0,0),B(1,0,0),C(1,2,0), D(0,2,0),P(0,0,1),所以 E 12,1,12 , uuur uuur uuur 1),PD =(0,2,-1),AP =(0,0,1),AD =(0,2,0), uuur ∥AB ,即 EF ∥AB. 又 AB? 平面 PAB , EF? 平面 PAB ,所以 EF ∥平面 PAB. uuur uuur uuur uuur (2)因为 AP ·DC =(0,0,1) (1,0·,0)= 0, AD ·DC =(0,2,0) (1,0·,0)=0, uuur uuur uuur uuur 所以 AP ⊥ DC , AD ⊥ DC ,即 AP ⊥DC ,AD ⊥DC. 又 AP ∩ AD = A ,AP? 平面 PAD ,AD? 平面 PAD ,所以 DC ⊥平面 PAD.因为 DC? 平面 PDC , 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a =(a 1,b 1,c 1).平面 α, β的法向量 u = (a 3,b 3,c 3), v =(a 4,b 4,c 4) 1 uuur 1 uuur F 0 , 1, 2 ,EF = -2, 0, 0 ,PB = (1,0, uuur uuur E , F 分别是 PC , PD 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 DC =(1,0,0), AB =(1,0,0). uuur 1uuur uuur (1)因为 EF =- 2AB ,所以 EF

(完整版)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题型归纳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如图,在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面VAD是正三角形,平面VAD⊥底面ABCD (1)证明AB⊥平面VAD; (2)求面VAD与面VD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2,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 BC=1,PA=2,E为PD的中点. (1)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2)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平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易错点,建系后,关于N点的坐标的设法,也是自己的弱项)

3.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AA 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 (1)证明:D 1E ⊥A 1D ; (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A 到面ECD 1的距离; (3)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 D 1―EC ―D 的大小为(易错点:在找平面DEC 的法向量的时候,本来法向量就己经存在了,就不必要再去找,但是我认为去找应该没有错吧,但法向量找出来了 ,和那个己经存在的法向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计算结果很得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 4.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B ∥CD ,AB =2DC =2,E 为BD 1的中点,F 为AB 的中点,∠DAB =60°. (1)求证:EF ∥平面ADD 1A 1; (2)若2 21BB ,求A 1F 与平面DEF 所成角的正弦值.

N:5题到11题都是运用基底思想解题 5.空间四边形ABCD中,AB=BC=CD,AB⊥BC,BC⊥CD,AB与CD成60度角,求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 6.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1AB=45°, ∠A1AC=60°,求二面角B-AA1-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7.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B两点,直线AC,B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 且都垂直于AB,已知AB=4,AC=6,BD=8,求CD的长 8.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中,OB=0C, ∠AOB=∠AOC=Θ,求证OA⊥BC。 9.如图,空间四边形OABC各边以及AC,BO的长都是1,点D,E分别是边OA,BC的中点,连接DE。 (1)计算DE的长; (2)求点O到平面ABC的距离。 10.如图,线段AB在平面⊥α,线段AC⊥α,线段BD⊥AB,且AB=7,AC=BD=24,CD=25,求线段BD与平面α所成的角。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 完整版

向量法解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的计算和证明常常涉及到二大问题:一是位置关系,它主要包括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二是度量问题,它主要包括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线线、线面所成角,面面所成角等。 一、基本工具 1.数量积: cos a b a b θ?= 2.射影公式:向量a 在b 上的射影为 a b b ? 3.直线0Ax By C ++=的法向量为 (),A B ,方向向量为 (),B A - 4.平面的法向量(略) 二、用向量法解空间位置关系 1.平行关系 线线平行?两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线面平行?线的方向向量与面的法向量垂直 面面平行?两面的法向量平行 2.垂直关系 线线垂直(共面与异面)?两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线面垂直?线与面的法向量平行 面面垂直?两面的法向量垂直 三、用向量法解空间距离 1.点点距离

点()111,,P x y z 与()222,,Q x y z 的 距离为PQ =u u u r 2.点线距离 求点()00,P x y 到直线:l 0Ax By C ++=的距离: 方法:在直线上取一点(),Q x y , 则向量PQ u u u r 在法向量(),n A B =上的射影 PQ n n ?u u u r = 即为点P 到l 的距离. 3.点面距离 求点()00,P x y 到平面α的距离: 方法:在平面α上去一点(),Q x y ,得向量PQ u u u r , 计算平面α的法向量n , 计算PQ u u u r 在α上的射影,即为点P 到面α的距离. 四、用向量法解空间角 1.线线夹角(共面与异面) 线线夹角?两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夹角的补角 2.线面夹角 求线面夹角的步骤: ① 先求线的方向向量与面的法向量的夹角,若为锐角角即可,若为钝角,则取其补角; ②再求其余角,即是线面的夹角. 3.面面夹角(二面角) 若两面的法向量一进一出,则二面角等于两法向量的夹角;法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总结

已知两异面直线 b a,,,,, A B a C D b ∈∈,则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为:cos AB CD AB CD θ?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例题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例1.已知矩形ABCD,P为平面ABCD外一点,且PA⊥平面ABCD,M、N分别为PC、PD上的点,且M分成定比2,N分PD成定比1,求满足的实数x、y、z的值。 分析;结合图形,从向量出发,利用向量运算法则不断进行分解,直到全部向量都用、、表示出来,即可求出x、y、z的值。 如图所示,取PC的中点E,连接NE,则。 点评:选定空间不共面的三个向量作基向量,并用它们表示出指定的向量,是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项基本功,要结合已知和所求,观察图形,联想相关的运算法则和公式等,就近表示所需向量。再对照目标,将不符合目标要求的向量当作新的所需向量,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所有向量都符合目标要求为止,这就是向量的分解。有分解才有组合,组合是分解的表现形式。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恰好说明,用空间三个不共面的向量组可以表示出空间任意一个向量,而且a,b,c的系数是惟一的。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垂直问题】 例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PC的中点,作EF⊥PB于点F。 (1)证明:PA方形ABCD—中,E、F分别是,的中点,求:(1)异面直线AE与CF所成角的余弦值; (2)二面角C—AE—F的余弦值的大小。

点评:(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借助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求得,即。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主要可以通过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求得,即 或 (3)二面角的大小可以通过该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求得,它等于两法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 【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例4.长方体ABCD —中,AB=4,AD=6,,M 是A 1C 1的中点,P 在线段BC 上,且|CP|=2,Q 是DD 1的中点, 求: (1)异面直线AM 与PQ 所成角的余弦值; (2)M 到直线PQ 的距离; (3)M 到平面AB 1P 的距离。 本题用纯几何方法求解有一定难度,因此考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运用向量坐标法来解决。利用向量的模和夹角求空间的线段长和两直线的夹角,在新高考试题中已多次出现,但是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来求空间的线与线之间的夹角和距离,线与面、面与面之间所成的角和距离还涉及不深,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这一系列问题必将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热点。现列出几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1)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设,利用n 与平面内的两个向量a ,b 垂直,其数量积为零,列出两个三元 一次方程,联立后取其一组解。 (2)线面角的求法:设n 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AB 是平面 的斜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则直线与平面 所成 角为n AB n AB ??= θθsin 则 (3)二面角的求法:①AB,CD 分别是二面角 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为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整章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知识网络: 二.考纲要求: (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① 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② 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 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④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2)空间向量的应用 ① 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② 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③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④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三、命题走向 本章内容主要涉及空间向量的坐标及运算、空间向量的应用。本章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高考对本章的考查形式为:以客观题形式考查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结合主观题借助空间向量求夹角和距离。 预测10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将侧重于向量的应用,尤其是求夹角、求距离,教

材上淡化了利用空间关系找角、找距离这方面的讲解,加大了向量的应用,因此作为立体几何解答题,用向量法处理角和距离将是主要方法,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力度。 第一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一、复习目标:1.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2.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理解空间向量的夹角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律;了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二、重难点: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析类比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谈最新考纲要求及新课标高考命题考查情况,促使积极参与。 学生阅读复资P128页,教师点评,增强目标和参与意识。 (二)、知识梳理,方法定位。(学生完成复资P128页填空题,教师准对问题讲评)。 1.空间向量的概念 向量: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如位移、速度、力等。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 说明:①由相等向量的概念可知,一个向量在空间平移到任何位置,仍与原来的向量相等,用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②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同一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 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成立。 3.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 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a ∥b 。 注意:当我们说a 、b 共线时,对应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 行直线;当我们说a 、b 平行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a ≠)、b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b =λa (1)对于确定的λ和a ,b =λa 表示空间与a 平行或共线,长度为 |λa |,当λ>0时与

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练习

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练习 1.在边长是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B,A1C的中点.应用空间向量方法求解下列问题. (1)求EF的长 (2)证明:EF∥平面AA1D1D; (3)证明:EF⊥平面A1CD. 2.如图,在直三棱柱A1B1C1﹣ABC中,AB⊥AC,AB=AC=2,AA1=4,点D是B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 1B与C1D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平面ADC1与平面A1BA所成的锐二面角(是指不超过90°的 角)的余弦值.

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 A⊥平面ABCD,点E在线段PC上,PC⊥平面BDE,设P A=1,AD=2. (1)求平面BPC的法向量; (2)求二面角B﹣PC﹣A的正切值. 4.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BB1上一点,已知 BM=2,CD=3,AD=4,AA1=5. (1)求直线A1C和平面ABCD的夹角; (2)求点A到平面A1MC的距离.

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底面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B⊥AD,AB ∥CD,AB=2,AD=CD=1,E是PB的中点. (1)求证:平面EAC⊥平面PBC; (2)若二面角P﹣AC﹣E的余弦值为, 求直线P A与平面EAC所成角的正弦值. 6.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为AC的中点. (1)证明:AB1∥平面BC1D; (2)证明:BD⊥平面AA1C1C; (3)若AA1=AB,求直线BC1与平面AA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

7.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PD⊥底面ABCD.设平面P AD与平面PBC的交线为l. (1)证明:l⊥平面PDC; (2)已知PD=AD=1,Q为l上的点,QB=, 求PB与平面QCD所成角的正弦值. 8.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BB1的中点. (Ⅰ)求证:BC1∥平面AD1E; (Ⅱ)求直线AA1与平面AD1E所成角的正弦值.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 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v r ;BA OA OB a 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r r ;()OP a R λλ=∈u u u r r 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 ? ??ρ+=+ 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ρ?++=++ 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 ? ???λλλ+=+)( 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 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ρ 平行于b ρ,记作b a ρ?//。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ρ、b ρ (b ρ≠0ρ), a ρ b ρa ρb ρλ=)1(=++=y x y x 其中 a ± 共面向量 (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r r 不共线,p r 与向量,a b r r 共面的条件 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r r r 。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y x AP += <=>)1(=++++=z y x OC z OB y OA x OP 其中 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r r r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 p r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r r r r 。 若三向量,,a b c r r r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r r r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r r r 叫 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推论:设,,,O A B 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都存在唯一的三 个有序实数,,x y z ,使OP xOA yOB z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6. 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系: (1)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对空间任一点A ,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 (,,)x y z ,使++=,有序实数组(,,)x y z 叫作向量A 在空间直角坐 标系O xyz -中的坐标,记作(,,)A x y z ,x 叫横坐标,y 叫纵坐标,z 叫竖坐标。 注:①点A (x,y,z )关于x 轴的的对称点为(x,-y,-z),关于xoy 平面的对称点为(x,y,-z).即点关于什么轴/平面对称,什么坐标不变,其余的分坐标均相反。②在y 轴上的点设为(0,y,0),在平面yOz 中的点设为(0,y,z) (2)若空间的一个基底的三个基向量互相垂直,且长为1,这个基底叫单位 正交基底,用{,,}i j k r r r 表示。空间中任一向量k z j y i x a ++==(x,y,z ) (3)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律: ①若123(,,)a a a a =r ,123(,,)b b b b =r ,则112233(,,)a b a b a b a b +=+++r r ,

空间向量及立体几何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 点M在线段PB上,PD∥平面MAC,PA=PD=,AB=4. 的中点;PB(1)求证:M为 的大小;A2)求二面角B﹣PD﹣( 所成角的正弦值.BDP(3)求直线MC与平面 【分析】(1)设AC∩BD=O,则O为BD的中点,连接OM,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证明OM∥PD,再由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可得M为PB的中点; (2)取AD中点G,可得PG⊥AD,再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G⊥平面ABCD,则PG⊥AD,连接OG,则PG⊥OG,再证明OG⊥AD.以G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GO、GP所在直线为x、y、z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BD与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大小可得二面角B﹣PD﹣A的大小; (3)求出的坐标,由与平面PBD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可得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1)证明:如图,设AC∩BD=O,

∵ABCD为正方形,∴O为BD的中点,连接OM, ∵PD∥平面MAC,PD?平面PBD,平面PBD∩平面AMC=OM, ∴PD∥OM,则,即M为PB的中点; (2)解:取AD中点G, . . ∵PA=PD,∴PG⊥AD, ∵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PG⊥平面ABCD,则PG⊥AD,连接OG,则PG⊥OG, 由G是AD的中点,O是AC的中点,可得OG∥DC,则OG⊥AD. 以G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D、GO、GP所在直线为x、y、z轴距离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PA=PD=,AB=4,得D(2,0,0),A(﹣2,0,0),P(0,0,),C (2,4,0),B(﹣2,4,0),M(﹣1,2,), ,.

高中数学讲义微专题64 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含综合题习题)

微专题64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 一、基础知识 (一)刻画直线与平面方向的向量 1、直线: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刻画直线的方向问题,而方向向量可由直线上的两个点来确定 例如:()()2,4,6,3,0,2A B ,则直线AB 的方向向量为()1,4,4AB =-- 2、平面:用平面的法向量来刻画平面的倾斜程度,何为法向量?与平面α垂直的直线称为平面α的法线,法线的方向向量就是平面α的法向量,如何求出指定平面的法向量呢? (1)所需条件:平面上的两条不平行的直线 (2)求法:(先设再求)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x y z =,若平面上所选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为()()111222,,,,,a x y z b x y z ==,则可列出方程组: 1112220 x y z x y x y z x y z z ++=?? ++=? 解出,,x y z 的比值即可 例如:()()1,2,0,2,1,3a b ==,求,a b 所在平面的法向量 解:设(),,n x y z =,则有20230x y x y z +=??++=? ,解得:2x y z y =-??=? ::2:1:1x y z ∴=- ()2,1,1n ∴=- (二)空间向量可解决的立体几何问题(用,a b 表示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用,m n 表示平面 ,αβ的法向量) 1、判定类 (1)线面平行:a b a b ?∥∥ (2)线面垂直:a b a b ⊥?⊥ (3)面面平行:m n αβ?∥∥ (4)面面垂直:m n αβ⊥?⊥ 2、计算类: (1)两直线所成角:cos cos ,a b a b a b θ?==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 数学选修(2-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若把空间平行于同一平面且长度相等的所有非零向量的始点放置在同一点,则这些向量的终点构成的图形是( ) A.一个圆 B.一个点 C.半圆 D.平行四边形 答案:A 2.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关于1AC u u u u r 的表达中错误的一个是( ) A.11111AA A B A D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 B.111AB DD D C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u r C.111AD CC D C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u r D.11111()2 AB CD AC ++u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u r 答案:B 3.若,,a b c 为任意向量,∈R m ,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 b c a b c ++=++ B.()a b c a c b c +=+··· C.()a b a b +=+m m m D.()()a b c a b c =···· 答案:D 4.若三点,,A B C 共线,P 为空间任意一点,且PA PB PC αβ+=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αβ-的值为( ) A.1 B.1- C. 1 2 D.2- 答案:B 5.设(43)(32)a b ==,,,,,x z ,且∥a b ,则xz 等于( ) A.4- B.9 C.9- D. 649 答案:B 6.已知非零向量12e e ,不共线,如果1222122833e e e e e e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AB AC AD ,则四点,,,A B C D ( ) A.一定共圆 B.恰是空间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心 C.一定共面 D.肯定不共面 答案:C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汇总

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知识点总结 知识网络: 知识点拨: 1、空间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与平面向量类似,向量加、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以及相关的运算律仍然成立.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共线向量定理、共面向量定理都是平面向量在空间中的推广,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则是向量由二维到三维的推广. 2、当a 、b 为非零向量时.0a b a b ?=?⊥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这是运用空间向量研究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关键,通常可以与向量的运算法则、有关运算律联系来解决垂直的论证问题. 3、公式cos ,a b a b a b ?<>= ?是应用空间向量求空间中各种角的基础,用这个公式可以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但要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角与两向量的夹角在取值围上的区别),再结合平面的法向量,可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等. 4、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是用来描述空间中直线和平面的相对位置的重要概念,通过研究方向向量与法向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等的位置关系以及有关的计算问题. 5、用空间向量判断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的常用方法 (1)线线平行 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2)线线垂直 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即0a b a b ?=?⊥.

(3)线面平行 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主要有: 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②证明可在平面找到一个向量与直线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③利用共面向量定理,即证明可在平面找到两不共线向量来线性表示直线的方向向量.(4)线面垂直 用向量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 ①证明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平行; 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 (5)面面平行 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是共线向量); ②转化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问题. (6)面面垂直 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②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问题. 6、运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1)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利用公式cos, a b a b a b ? <>= ? , 但务必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围是 0, 2 π ?? ???, 故实质上应有:cos cos,a b θ=<> . (2)求线面角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时,一种方法是先求出直线及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通过数量积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另一种方法是借助平面的法向量,先求出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夹角φ,即可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其关系是sinθ=| cosφ|.(3)求二面角 用向量法求二面角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平面角的定义,在两个面先求出与棱垂直的两条直线对应的方向向量,然后求出这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由此可求出二面角的大小;另一种方法是转化为求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它与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7、运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 空间中的各种距离一般都可以转化为求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的距离. (1)点与点的距离 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因此也就是这两点对应向量的模. (2)点与面的距离 点面距离的求解步骤是: ①求出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②求出从该点出发的平面的任一条斜线段对应的向量; ③求出法向量与斜线段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再除以法向量的模,即得要求的点面距离. 备考建议: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学生

用空间向量判断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的常用方法 (1)线线平行 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2)线线垂直 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只需证明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即0a b a b ?=?⊥. (3)线面平行 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的方法主要有: ①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 ②证明可在平面内找到一个向量与直线方向向量是共线向量; ③利用共面向量定理,即证明可在平面内找到两不共线向量来线性表示直线的方向向量. (4)线面垂直 用向量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 ①证明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平行; 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垂直问题. (5)面面平行 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是共线向量); ②转化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问题. (6)面面垂直 ①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 ②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问题. 6、运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1)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 利用公式cos ,a b a b a b ?<>= ?, 但务必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角θ的范围是0,2π?? ? ??, 故实质上应有:cos cos ,a b θ=<> . (2)求线面角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时,一种方法是先求出直线及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通过数量积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另一种方法是借助平面的法向量,先求出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的夹角φ,即可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其关系是sin θ=| cos φ|. (3)求二面角 用向量法求二面角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平面角的定义,在两个面内先求出与棱垂直的两条直线对应的方向向量,然后求出这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由此可求出二面角的大小;另一种方法是转化为求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它与二面角的大小相等或互补. 7、运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 空间中的各种距离一般都可以转化为求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的距离. (1)点与点的距离 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因此也就是这两点对应向量的模. (2)点与面的距离 点面距离的求解步骤是: ①求出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2008全国Ⅰ卷理)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C ) A. 13 D.2 3 1、解:C.由题意知三棱锥1A ABC -为正四面体,设棱长为a , 则1AB =, 棱柱的高 1 3AO a ===(即点1B 到底面ABC 的距离),故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3 AO AB =、 另解:设1,,AB AC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1,,AB AC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的两两间的夹角为0 60 长度均为a ,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111133 OA AA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1AB AB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211112,,33 OA AB a OA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 1 1OA AB AO AB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二、填空题: 1.(2008全国Ⅰ卷理)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有一公共边AB ,二面角C AB D -- M N ,分别就是AC BC ,的中点,则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6 1 . 1、答案: 1 6 、设2AB =,作CO ABDE ⊥面, OH AB ⊥,则CH AB ⊥,CHO ∠为二面角C AB D -- cos 1CH OH CH CHO ==?∠=,结合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可知此四棱锥为正四棱锥,则AN EM ==11(),22AN AC AB EM AC AE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11()()22AN EM AB AC AC AE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2 故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1 6 AN EM AN EM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另解: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点(1,1,0),(1,1,0),(1,1,0),A B E C ----, 1111(,,(,,)222222 M N ---,

专题:运用向量法证明立体几何问题

专题:运用向量法证明立体几何问题 一、知识点: 1、若向量m 与直线l 平行,则向量叫做直线l 的方向向量。 2、若⊥α,则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 (1)要证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只须让m 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2)若χ轴与平面的法向量,可设为=(1,0,0) (3)若 y 轴为平面的法向量,可设为=(0,1,0) (4)若Z 轴为平面的法向量,可设为m =(0,0,1) 3、证明线面平行与线面垂直 若为平面α的法向量,n 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则 (1)l ⊥α?m ∥n ?m =λn (2)l ∥α ?m ⊥n ?m ·n =0 4、运用向量求角 (1)若两条异面直线l 1,l 2所成的角为 θ,为l 1 的方向向量, n 为l 2 的方向向量,则 cos (090)m n m n θθ=<≤ , (2)若两个平面12αα,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θ,为1α的法向

量,为2α的法向量,则 cos (090)m n m n θθ=<≤ , 当二面角为锐时为θ;当二面角为钝角时为 π-θ。 (3)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n 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m 为平面α 的法向量,则 sin (090)m n m n θθ=<≤ , 5、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为d,若为平面α的法向量,A 为平面α内任 一点,则PA m d m = 例1.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 、CD 是正方形且边长为1,侧棱PD ⊥底面ABCD ,PD=DC ,点E 是PC 的中点,且F 的坐标是(31,31,3 2 )。 (1)求证:PA ∥平面EDB (2)求证:PB ⊥平面EFD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 设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PD=1 D (0,0,0),P (0,0,1),A (1,0,0), B (1,1,0), C (0,1,0),E (0,21,2 1 ) (1)设(x,y,z)m = 为平面EDB 的法向量 则00m DB m DE ?=??=?? , 而(1,1,0)11(0,,)22 DB DE ?=??=?? ∴011022 x y y z +=?? ?+=?? , 即 x y z y =-??=-? 故m =(1,-1,1)(取Y=-1)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完整版)

————————————————————————————————作者:————————————————————————————————日期:

向量法解立体几何 引言 立体几何的计算和证明常常涉及到二大问题:一是位置关系,它主要包括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二是度量问题,它主要包括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线线、线面所成角,面面所成角等。教材上讲的比较多的主要是用向量证明线线、线面垂直及计算线线角,而如何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计算点到平面的距离、线面角及面面角的例题不多,给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及学生解有关这部分内容的题目造成一定的困难,下面主要就这几方面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工具 1.数量积: cos a b a b θ?= 2.射影公式:向量a 在b 上的射影为 a b b ? 3.直线0Ax By C ++=的法向量为 (),A B ,方向向量为 (),B A - 4.平面的法向量(略) 二、用向量法解空间位置关系 1.平行关系 线线平行?两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线面平行?线的方向向量与面的法向量垂直 面面平行?两面的法向量平行 2.垂直关系

线线垂直(共面与异面)?两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线面垂直?线与面的法向量平行 面面垂直?两面的法向量垂直 三、用向量法解空间距离 1.点点距离 点()111,,P x y z 与()222,,Q x y z 的 距离为222212121()()()PQ x x y y z z =-+-+-u u u r 2.点线距离 求点()00,P x y 到直线:l 0Ax By C ++=的距离: 方法:在直线上取一点(),Q x y , 则向量PQ u u u r 在法向量(),n A B =上的射影 PQ n n ?u u u r = 002 2 Ax By C A B +++ 即为点P 到l 的距离. 3.点面距离 求点()00,P x y 到平面α的距离: 方法:在平面α上去一点(),Q x y ,得向量PQ u u u r , 计算平面α的法向量n , 计算PQ u u u r 在α上的射影,即为点P 到面α的距离. 四、用向量法解空间角 1.线线夹角(共面与异面) 线线夹角?两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夹角的补角 2.线面夹角 求线面夹角的步骤: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30练 空间角的突破方略 题型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1 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异面直线BA 1与AC 所成的角. 破题切入点 利用BA 1→·AC →=|BA 1→|·|AC →|×cos 〈BA 1→,AC →〉,求出向量BA 1→与AC →的夹角〈BA 1→,AC →〉, 再根据异面直线BA 1,AC 所成角的范围确定异面直线所成角.还可用几何法或坐标法. 解 方法一 因为BA 1→=BA →+BB 1→,AC →=AB →+BC →, 所以BA 1→·AC →=(BA →+BB 1→)·(AB →+BC →) =BA →·AB →+BA →·BC →+BB 1→·AB →+BB 1→·BC →. 因为AB ⊥BC ,BB 1⊥AB ,BB 1⊥BC , 所以BA →·BC →=0,BB 1→·AB →=0, BB 1→·BC →=0,BA →·AB →=-a 2. 所以BA 1→·AC →=-a 2. 又BA 1→·AC →=|BA 1→|·|AC →|·cos 〈BA 1→,AC →〉, cos 〈BA 1→,AC →〉=-a 2 2a ×2a =-12. 所以〈BA 1→,AC →〉=120°. 所以异面直线BA 1与AC 所成的角为60°. 方法二 连接A 1C 1,BC 1,则由条件可知A 1C 1∥AC , 从而BA 1与AC 所成的角亦为BA 1与A 1C 1所成的角, 由于该几何体为边长为a 的正方体, 于是△A 1BC 1为正三角形,∠BA 1C 1=60°, 从而所求异面直线BA 1与AC 所成的角为60°. 方法三 由于该几何体为正方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