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中几点体会

浅谈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中几点体会

浅谈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中几点体会
浅谈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中几点体会

浅谈网络环境下物理教学中几点体会

泰州民兴实验中学225300 葛以高

在当今科技发达和信息化的社会,“网络”这一名词对于我们教师和学生来说,并不感到陌生,大家对“网络”的认识都非常熟悉。它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当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发挥“网络”这一优势,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增强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现就本人的具体体会和感受,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趣味性

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学生对网络都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基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重在网上搜集有关物理现象及当今物理科技前沿的一些素材,然后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感受到很好奇,当然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会在课堂上认真地去探究,发现新知识。例如,在讲“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就可以播放2008年奥运会上南非飞人博尔特与其他运动员比赛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不同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再比如,讲“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知识点时,也可以播放从网上下载的姚明在NBA 赛场上的有关片段,从而能够深刻地分析何为运动状态改变及其原因。这样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学生的潜力和智力。课堂气氛既轻松又和谐,从而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灵活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实验和观察能力,让学生真正地进入物理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新知识的奥秘。整个初中物理的100多个实验,实验器材大多是常见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效果较明显的,开展起来都比较容易的,而且教学时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实验的过程,观察到实验过程中一

些现象,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钻进物理这个大海洋中,并能在里面自由的翱翔。此外,我经常在网上搜集又关物理的素材,并把它们整理成一个素材库。教学中可以随时调阅出来使用,而且平时在网上搜集更好的素材,也可以随时存入素材库,使用起来很方便,很灵活。

三,直观性

物理学中实验较多,学生做实验时大部分学生带着玩的兴趣去做,一次实验下来不可能对实验现象和过程印象很深,而且也不可能一个实验做多次。这样学生在遇到有关实验题时就很难下手,导致丢分现象严重。为了把这难点克服,我们就需要借助先进的网络了。我们平常可以在网上寻找有关素材制作课件或从网上搜集现成的课件来对课本上的重要实验再进行形象逼真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这样很形象,直观、生动。例如,我们在“探究电流做功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题时,可以使用网络上现成的动画课件来演示实验现象,效果很明显、直观。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且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细心的观察能力,不是一举几得吗?

当然,如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在服务教学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在使用网络演示实验时,它的过程很完美,可以说不会像真正的实验中那样,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总之,利大于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网络教学这些优点恰如其分地去避免缺点,实现网络最大程度去服务教学,从而推动信息技术下新课程改革向更深更好的方向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工作,本学期由于学校的工作变动,我便开始了初中物理的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 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

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 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

关于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于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发表时间:2018-05-07T15:23:35.00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下作者:段有文 [导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 段有文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大庄中学)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已经习惯了程序化的模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而遇到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加强疏导,在学习方法上加强指导,在教学方法上加强研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想象得出情境,找得到突破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一、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在新课程改革下,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引导和指引的作用。成功的教学在于教师与学生积极的互动,发展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教学的新要求,正确的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相信其具有巨大的潜能去学好物理这门科学,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更新,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长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重视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情感体验,避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理解,尽量激发学生动脑思考。教师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学生才能越学越会学,越学越想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教师也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一道物理作业题,要求学生在一周内按照规定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来编写测试卷。针对测试卷,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能从课本上、练习册上找到比较典型的题目,在学生编写测试卷的时候,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然后把测试卷分发给不同的学生来完成,并参与评价测试卷。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独立思考的,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印象相比其他方式更加的深刻。在随后的测试中,学生成绩较为理想。可见,主动的学习对于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学法指导 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物理思维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七年级学生具备的物理知识主要是小学自然与物理有关的知识,是一些直观的、具体的、零散的物理现象的直观描述,这个阶段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八年级的学生比较系统地接触了物理现象,这个阶段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系统的物理学习,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占相对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帮助。学习方法的指导能让学生学习事半功倍,这里的方法指导主要是从学习方法与考试方法上对学生指导。 (一)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用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一定要避免这种重点难点不分的情况出现。同时教师要对典型题进行拓展,打开学生物理学习思维,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 (二)考试方法。教师要对考点进行分类,对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寻找考题规律,同时对重要题目与难题进行分析,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到突破口,找到解题的合适方法,特别是较容易出错的题目,要把错误的陷阱找出来,帮助学生防错,并找到避免再次出现错误的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有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也要有课后的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课后辅导。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三、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肯定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当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带有了某种情感色彩时,就常常使学生记忆的映象更强烈和鲜明,此时教师的情感就成了学生记忆教师所讲内容的催化剂,其作用大大超越空洞的说教。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教师则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控制着对学生的知识信息的输入量、输入时机、输入方式和消化过程,另一方面也对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态度、情感、兴趣和习惯有关键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让学生在抽象的事物中感到直观和具体,淡化他们的抽象感。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将是一句空话。 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画图习惯 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大体可分六步,即“审题→文字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抽象出物理对象和物理情境→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建立模型→求解”.第一步,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文字信息,并用相应的图形或符号表示,使复杂的变化过程代码化.第二步,确定物理对象,建立物理情境,运用示意图,理解题意,寻找变化规律,建立各物理量的联系.边审题、边画图,并一一把条件和问题用字母符号注在图上,使问题能在脑中形成完整的表象,不至于因忘记条件或问题而中断解题过程的思维去重新审题;示意图能使解答问题所必需的条件同时呈现在视野内,图像成为思维的载体,视图凝思实际上是视觉思维参与解题的过程.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准确理解,重视图像图景的教学和学生画图习惯的培养,加强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建立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物理思维品质。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 上饶县七中郑晓琴2013.10.3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应该怎样设计?应用网络资源的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如何使网络教 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得到互补?解决上述问题的立足点,就是根据教学存在的带全局性的质量问题和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将网络环境和资源融入物理课程,从教学规律和目标出发,恰当合理地应用网络教育技术重组教学内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设计,使网络环境和资源走进学科教学。为此,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验中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和尝试,发现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下面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作一简述。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模拟实验,自主地进行科学的探究和学习的新型课程模式。有了可视化的分析工具,物理模型从静态的图表发展到用交互媒体制作的动态模型,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科学探究的性质。围绕探究式物理教学活动而构建的物理学科课程,既可用于基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也可以作为学习支架广泛用于日常的物理学科教学之中。物理科学的发展历史表明,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中学物理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物理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物理课程需要直观感知,需要重视物理实验,更需要逻辑推理和逻辑分析。只有学生自主地对典型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结论及物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把物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应用探究式物理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感知物理原理和概念,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教学策略。他有以下的特点 1.以问题为核心是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基本特点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以认知心理学的建构学说为理论基础。教学的设计,必须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利用可视化的模拟实验探究和验证自己的想法,模仿科学家在体验中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必须提供“中断”的可能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建立过程性的自我评价机制。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问题”面向真实世界,依靠支架式的知识整合环境,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强调问题取向,而不是学科取向。 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探究学习的学习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即学科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框架、信息处理技能以及思维习惯。探究学习将信息转换成知识,强调能力发展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包括对科学实验数据的尊重和验证,对美的追求和渴望等。不仅要教学生如何注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要通过适当的体验和建模来培养思维习惯,体验和建模是培养思维习惯的最好方法。

物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物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物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 “你是大摆,我们是小摆,你怎么摆我们就怎么摆,我们和你发生共振,学好物理,实现心中的梦想。”这是我在上完共振后学生写在作业本上的话。这使我又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作为物理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要好好利用物理学本身提供的事实与方法,有效的结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时机有意识渗透人生观的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共振教学的感悟 发生共振的条件是:当外界策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越接近时,物体的振幅就越大,也就是从外界获得的能量就越多,当外界的策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达到最大值,也就是从外界获得的能量的效率是最高的。我们作为教师,要努力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的效率进行研究,使我们的教育方法和学生学习欲望达到“共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和家长的策动力“频率”要接近学生学习的欲望的“频率”,这里既要搞清楚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的“固有频率”,还要搞清楚使策动力频率更加接近学生“固有频率”的方法和途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要研究社会的需要,需要知道工作的目的,努力改进我们自己的工作方法,选择最有效的途径,两者达到共振就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

2、整体法与隔离法教学的感悟 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学习中用得很多,当我们要求解外界对一个整体的作用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系看成一个系统,不再区分内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我们的研究更有实效性;当需要研究内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就需要进行隔离,把需要研究的物体单独隔离出来,研究外界对它的所有作用,从中找出我们所需要的作用。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我们往往是从宏观到微观,也就是首先从整体着手,再进行隔离分析。这对我们教师的工作和对学生的研究都有指导意义,比如,我们对学生研究首先是对学生整体的研究,研究他们的整体水平,整体的需要,整体要达到的目标等等。对我们物理学来说,什么是学生最为有用的,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整体把握教材的要求等等。然后才是谈具体的教学研究,每一节课该怎么上,怎么处理等。这也对我们社会生活有所指导,从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他总是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对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看法,这就要有一个首先看整体,再看个体的方法。当然,不同的人需要研究的整体和个体是不同的,比如国家的领导人首先应该考虑国家利益,然后才能考虑集团利益,最后是个体利益。辨证唯物论指出:首先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能得到最大发挥。 3、建立物理模型教学的感悟 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很多,而建立模型的方法是解决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和周围的物体有作用和联系,而且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要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不可能考虑完各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体会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物理实验教学从实入手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 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 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 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 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 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 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 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 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 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 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 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 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显”是显明 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 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

八年级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八年级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中卫市常乐中学欧阳龙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好物理?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 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注重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师应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 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如何从课件进课堂到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课程资源进课堂,如何使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从信息技术的专利,变为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工具?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应该怎样设计?应用网络资源的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如何使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得到互补?解决上述问题的立足点,就是根据教学存在的带全局性的质量问题和能力培养问题,通过将网络环境和资源融入物理课程,从教学规律和目标出发,恰当合理地应用网络教育技术重组教学内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设计,使网络环境和资源走进学科教学。为此,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验中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和尝试,发现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下面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设计作一简述。 概述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任务驱动),学生利用可视化的模拟实验,自主地进行科学的探究和学习的新型课程模式。有了可视化的分析工具,物理模型从静态的图表发展到用交互媒体制作的动态模型,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科学探究的性质。围绕探究式物理教学活动而构建的物理学科课程,既可用于基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也可以作为学习支架广泛用于日常的物理学科教学之

中。 物理科学的发展历史表明,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中学物理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物理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物理课程需要直观感知,需要重视物理实验,更需要逻辑推理和逻辑分析。只有学生自主地对典型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结论及物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把物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应用探究式物理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感知物理原理和概念,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教学策略。 基本特点 1.以问题为核心是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基本特点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以认知心理学的建构学说为 理论基础。教学的设计,必须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利用可视化的模拟实验探究和验证自己的想法,模仿科学家在体验中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必须提供“中断”的可能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建立过程性的自我评价机制。 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物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问题”面向

初中物理教学点滴

初中物理教学点滴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水平、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一个称职的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持续反思,持续学习,与时共进。怎样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 教师不能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实行检查、分析、反馈、使整个教学活动为日趋优化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的展开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也刊发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 2、要求我们持续地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在教学实践中持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理解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还要求我们持续的更新教学理念,丰富专业知识。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持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升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水平。作为教师本身也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有助于提升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又艰苦又愉快。充分利用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感情要真挚,教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差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教学信息告诉教师。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了,情感深了教与学都会得心应手。

物理教学心得体会doc

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上学期的教学工作紧张而忙碌,作为一名新老师,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探索,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刚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讲台的我,刚开始以为对付中学物理知识性问题不在话下,只是经验不足而已,其实不然,在这一年来深入教学实际中,才发现,有些物理概念在中学时没有搞清,在大学也未认真思考过,要教好书,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诚然,中学物理不需要那么深入的理解,但作为教师,必须具有更透切的理解和更渊博的知识,才能在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诸方面居高临下,运用自如,避免一叶障目的现象。这一年来体会最深的是各位老教师的不断提携。教研组老师第一次查看我的教案时就指出,要多看别人写的教案,多总结别人教案的优点,特别是教案中的教学后记的记录。其实,认真及时地写好教学后记,是教师责任心强、教学积极进取的表现,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其目的是总结本节课的经验教训,为后一轮教学提供最佳方案,教学后记写什么,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例题课,可记问题的多种解法和比较,物理现象的延伸变换,问题的延伸变换,答案的引伸变换,学生思想的独特点、创造性、认知偏差、错误思路和思维障碍等。理论课,可记教学方法的优劣

所在,改进方案,学生疑虑点和认识偏差等。另外,学校领导提倡我们多听课,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听好课。教学经验是教好书所必需的,但一个人的经验和才干毕竟有限,这就必须吸取他人经验以补己之短,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多听一些富有教学经验和讲课艺术的老教师的课,二是多阅读有关物理教学的书刊。把人家先进的教学方法,处理教材的艺术性、心得体会,引进到自己的教学中去,采百家之花,酿自己之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绝不可生搬硬套。若真的这样做了,并持之以恒,就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组织上、教学方法的选择处理上,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上都技高一筹。 除了备好课,积极向老教师学习以外,我挖掘自身长处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人类迈入了21世纪,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信息化的世界,一个变革的时代!信息技术赋予教育以新的生命,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它在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语言的丰富、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作为青年教师,利用多媒体作辅助教学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要想打破传统的思维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在这方面多下工夫,这是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发表时间:2012-06-08T10:27:50.887Z 来源:《学习方法报·理化教研周刊》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袁玉阔[导读]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云南省宣威市第七中学袁玉阔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应在以下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1. 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 在新课程改革中,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又把它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由于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真正成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突破单纯以双基来立意的目标,本着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高度责任感,从三个维度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首先,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思,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条目为依据,以所用教材的相关内容为参照。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物理学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注意把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义、物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学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物理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典型思路等纳入教学内容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展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和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等纳入教学内容中。 其次,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技能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接受逻辑和心理特点,有度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讨论、交流、合作;还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来学习如何计划并调控自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不是互相孤立而是有机统一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操作。这是因为就课堂教学而言,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既涵盖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和重点内容,又针对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薄弱环节,体现了物理教学的完整性;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健全的人格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健全的人格是一个整体,如果课堂教学只偏重培养人格中与认知有关的部分而忽视其他部分培养,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完整人格的解体和内心世界和谐的破坏,其结果必然严重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以更高的立意,从三个维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力求在教学中把三维目标的各项要求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亲身经历与体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2. 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看成是单纯的认知体。在教学活动刚开始甚至尚未开始就被人为地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呈现出的个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差异造成的结果,课堂教学对于这种差异的改善作用极小或完全不起作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能按正态分布原理,以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基准,根据中等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不难预料这必然会导致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饱”的状况。这种不顾学生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只管把既定的知识甚至仅限于与应试考试有关的知识进行教学,完全背离了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新课程改革所遵循的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单纯的认知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完整的人。因为包括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模一样的,也不是一个仅以年级或班级为标志的抽象群体,而是一群具有多元智能和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性的学习主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当前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全面把握学生成长的各个要素,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力求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和谐的良好氛围,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着眼于使全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为教师的职责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启动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在动力,为他们提供学习成功的适当条件,引导并帮助他们把潜在的能力变成现实的水平,促进他们素质的协调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3. 在教学评价的制度上要有新的突破 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手段,其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既然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就必须认真研究用考试这一标准来评价物理教学,到底要考什么和怎么考才是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以往的考试,主要是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所进行的单项测量,由于这种考试过分强化选拔功能,有时甚至成了决定师生命运的唯一指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且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还要从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要做终结性评价,还要做过程性评价;不仅有书面考试式的评价,还有动手操作式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等。 这就要求教师、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共同努力,在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结果及其管理等在内的整个评价制度上寻求新的突破。同时,由于教育教学评价具有特殊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所以它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只有这样,评价制度的变革乃至于整个新课程改革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物理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物理优秀教师教学心得体会 回顾初三物理上学期这段时间,在教学上有很多感触和想法,具体反思如下: 一、利用课堂教学,打好学生基本功 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从初三学生学习物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把握好“预习指导--导入新 课--讲授新课--小结--评阅作业”几个有机的环节,结合实验精讲概念、定理、定律,做 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当中掌握、消化所学知识,力争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扎扎实 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巩固好每一堂课,使物理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在讲授新课当中,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选精讲例题、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课 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本来很有趣味的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学 生学习的乐园。 二、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做实验麻烦,很多老师不愿做实验,然而,物理本身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教学中,应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 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 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难易有度,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一期来,在培养好尖子生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 间辅导、帮助、鼓励基础差的学生赶上先进生,让差生在老师的激励、关心下不断取得进步。、 四、重视德育渗透,培养科学态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道德品质 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介绍科学家的事迹,介绍历史上和现代科技成就,大大增强了学生 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作风。 五、积极探求教学改革 着眼于素质教育,为达到最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针对传统封闭、固定化的教学模 式的弊端,寻求、思考新的更好的教学方法。该期尝试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程式, 和谐地展开双边活动,教学实践表明,此教学模式较常规教学更易增强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该教法的特点是强调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体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实验教学从实入手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

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刚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讲台的我,刚开始以为对付中学物理知识性问题不在话下,只是经验不足而已,其实不然,在这一年来深入教学实际中,才发现,有些物理概念在中学时没有搞清,在大学也未认真思考过,要教好书,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诚然,中学物理不需要那么深入的理解,但作为教师,必须具有更透切的理解和更渊博的知识,才能在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诸方面居高临下,运用自如,避免一叶障目的现象。这一年来体会最深的是各位老教师的不断提携。认真及时地写好教学反思,其目的是总结本节课的经验教训,为后一轮教学提供最佳方。另外,学校领导提倡我们多听课,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听好课。教学经验是教好书所必需的,但一个人的经验和才干毕竟有限,这就必须吸取他人经验以补己之短,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多听一些富有教学经验和讲课艺术的老教师的课,二是多阅读有关物理教学的书刊、多学多练。把人家先进的教学方法,处理教材的艺术性、心得体会,引进到自己的教学中去,采百家之花,酿自己之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绝不可生搬硬套。若真的这样做了,并持之以恒,就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组织上、教学方法的选择处理上,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上都技高一筹。除了备好课,积极向老教师学习以外,我挖掘自身长处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人类迈入了21世纪,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一个e化的世界,一个变革的时代!信息技术赋予教育以新的生命,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它在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语言的丰富、教育资源的共享等方面,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作为青年教师,利用多媒体作辅助教学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要想打破传统的思维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在这方面多下工夫,这是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重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多媒体教学有着良好的界面、良好的交互性和生动活泼的素材,学生可以按其掌握的情况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从而体现了教学的自主性。学生普遍地从中感到这一教学形式的吸引力,就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句话。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多媒体的应用,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完全被鲜艳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所吸引,从而进入到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这时可能连平时内向的学生也会活跃起来,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可以利用文字的色彩反差将重难点醒目地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课件中将有关重难点以各种画面素材轻松地显示出来,给学生留下真实、可信的深刻印象,引导学生的感官参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达到突出重难点和突破重难点的效果。这特别是在我们的物理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形象地用动画模拟出来,使物理更贴近现实生活。另外,在演示实验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有些实验,虽然能在实验室中做,但因为各种因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把现实和虚拟的东西对比起来学习,还可以把部分实验室做不出来的实验模拟到多媒体课件中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益,有利于我们教师因材施教,所以,多媒体教学是我们教师的新式武器,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杨红兵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杨红兵 发表时间:2014-05-29T14:33:16.3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2月第145期供稿作者:杨红兵[导读] 为以后发展和选择打好基础;选修部分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杨红兵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鑫飞中学033300 摘要: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三种课型实验教学课、知识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参照现代教学理论的新成果,结合十多年新课程教学实践,设计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系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知识教学习题教学系统教学 高中物理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其中,必修部分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与发展潜能,为以后发展和选择打好基础;选修部分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了解物理科学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从思想观念方法等层面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参与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活动,学习与技术直接相关的物理知识,了解物理与技术的互动关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经历物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性思维过程,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情况下发现并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随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对几种常见的物理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接着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模式——系统教学法。 一、几种常见课型的教学方法 根据物理学科及物理教学的特点,我们把物理教学中课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实验教学课、知识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 1.实验教学课。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 2.知识教学课。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3.习题教学课。习题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讲述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学单元之后,一般要安排以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要上好一堂习题课,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选编好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把复习讲评、示范解题和学生练习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系统教学法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我们倡导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教学法。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卓有成效地学习。 根据加涅的学习阶段理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为这一过程特别是内部加工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此,我们把课堂教学设计为四个阶段: 1.自学探究——知觉选择阶段。每上一节课,教师事先拟发自学提纲,提供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接着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观看演示、动手做实验、展开讨论等。教师巡视指导,启发质疑,收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 2.重点讲解——理解领会阶段。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解答疑难问题,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3.整理吸收——记忆贮存阶段。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接着,创造安静环境,让学生默记本节所学知识。经过理解领会,知识就进入了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期望。为了保持知识,就必须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同遗忘作斗争。 4.练习巩固——作业反馈阶段。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各种类型的有一定梯度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教师予以必要的矫正和辅导。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并没有涉及到各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诸如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我认为,物理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键是要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合理组织,并在教学全过程中贯彻启发式,让物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 [2]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美]罗伯特·M·加涅著傅统先陆有铨译《学习的条件》.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4]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