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梅州客家童谣大全

梅州客家童谣大全

梅州客家童谣大全
梅州客家童谣大全

客家童谣

羞羞羞

羞,羞,羞,

猫子打胡鳅。

胡鳅钻入泥,

阿公揩黄泥。

揩到坳子溪,

捻欢烂蓑衣。

揩到大窿前,

同人打两拳。

揩到野猪坳,

食碗野猪尿。

缺牙耙

缺牙耙,

耙猪屎,

耙到灶背捻鸡屎

月光光

月光光照四方,

骑白马,过莲堂,莲堂背,种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门口一口塘,

养个鲤嘛八尺长,

短个拿来煮酒食,

长个拿来讨新娘。

黄毛

黄毛黄毛, 睡到食昼, 听到碗响, 项来乱抢, 抢到缺碗, 食只哈卵。

火焰虫

火焰虫,

蝍蝍虫,

翻转屁股吊灯笼.

火焰虫,

蝍蝍虫,

半夜下来吊灯笼。

蟾蜍罗

蟾蜍罗,咯咯咯,

唔读书,冇老婆. 山鹁鸪,咕咕咕,

唔读书,大蕃薯。

大蕃薯

大蕃薯,真胡涂,

好食懒做唔读书,

唔会算,唔会除,

冇头冇脑冇目珠,

打米搞蕃薯。

讨老婆

蛤蟆拐子叫连连,

想讨老婆又冇钱。

兜张凳子同哀讲,

哀子唔搭又一年

撩撩笃笃

撩撩笃笃,屎忽生骨. 撩撩刁刁,屎忽生毛. 排排坐

排排坐,唱山歌。

爷打鼓子涯打锣,

心舅灶背炒田螺。

田螺谷,刺到家官脚,

家官呀呀呀,心舅笑哈哈。

鸭嫲咖咖

鸭嫲咖咖,嫁得邻舍

邻舍唔学,嫁得瓠杓

瓠杓舀水,嫁得酒鬼

酒鬼罗唆,嫁得猴哥

猴哥上桌,嫁得桌脚

桌脚落地,嫁得王阿二。

癞痢头

癞痢头,看黄牛。

黄牛唔食草,癞痢学剃脑。剃头剃出血,癞痢学打铁。打铁难牵炉,癞痢学钉砻。打砻难破篾,癞痢学做贼。做贼难打洞,癞痢学打铳。

打铳难扣火,癞痢学修锁。修锁难修须,癞痢学赴墟。赴墟难行路,癞痢学砍树。砍树难修杈,癞痢学做瓦。做瓦难搬泥,癞痢学装犁。装犁难凿眼,癞痢学做伞。做伞难斗把,癞痢做告化。

睡目目

啊妹妹,睡目目,

啊爸上兴宁割猪肉,

行到半路遇倒狗一局,

爬上屋,爬上是屎篙屋,

跌呀下,食倒一斤皮猪肉

月光光

月光光,照四方,

船来等,轿来扛,

一扛扛到河中间,

虾公老蟹出来拜观音,

观音脚下一朵花,

拿给细妹转外家, 三月去,四月转,

转来缸里没点水,

蟾蜍扛水,鸭洗菜,

猫公偷油菜,

猴哥偷吃录疤嘴。

老婆打老公

咚!咚!咚!老婆打老公!老公敢这么硬颈,转到屋家吃麻饼巴掌.

掌牛阿哥

掌牛阿哥唔值钱,

烂衫烂裤无人连.

猪肉菜脯涯无份,

臭风咸菜涯面前

先生教我人之初

先生教我人之初,

我教先生打山猪。

山猪漂过河,

跌得先生背驼驼。

当梨

七月七,当梨乌一滴。

七月半,当梨乌一半。

八月八,当梨拨啊煞。

九月九,当梨香过酒。

十月朝,当梨甜过酒酿糟。

点点碓

阿二妹点点碓,

入涯园摘涯菜。

摘一皮留一皮,

踩死鸡嘛怨老妹。

割猪肉

阿妹妹,睡目目,

阿爸上街割猪肉。

行到半路遇倒狗,

狗一局,爬上屋。

屋上跌啊下,脚骨跌啊曲. 鹧鸪

鹧鸪炸炸,揩水淋榨,

淋榨肚饥,嫁奔江西,

江西路远,嫁奔平远。

年三十

年三十布月光好,

瞎目看倒贼古佬,

哑佬大声一喊。

聋子听啊倒,

拜脚子局啊去,

拜手子捉啊倒,

吓到贼古佬赖屎又答赖尿。

嫁满姨

蟾蜍婆,督目睡,

督呀园里偷摘菜。

摘一皮,留一皮,

留来天光后日嫁满姨。

满姨几多岁?满姨十八岁

数字歌

一一一,松树尾上一管笔,两两两,两子亲家打巴掌,三三三,脱去棉袄换单衫,四四四,两子亲家打斗趣,五五五,五月十五好嫁女,六六七,河背村庄火烧屋,七七七,天公落水深过膝,八八八,穷苦人家兜粥钵,九九九,两子亲家林老酒,十十十,起耙打来软习习。

小郎读书

白饭子,白珍珠,

打扮小郎去读书。

正月去,二月归,

挑担箩夹等嫂归,

归来花缸无滴水。

鹅挑水,鸭洗菜,

鸡公砻谷狗踏碓,

狐狸烧火猫炒菜,

猴哥偷食熝疤嘴。月光华华

月光华华,细妹泡茶。阿哥兜凳,大伯食茶。茶又香,酒又浓。

食到大伯面绯红。

砻谷唏嗦

砻谷唏嗦,碓米落锅;前锅煮粥,后锅焖肉。有没分崖食?

没,没,没。

唏哩哗啦打烂汝锅头灶。

上路妹野嫁老公

落大水,吹大风,

上路妹野嫁老公。

嫁个老公矮墩墩,

蒸喟饭馁香喷喷。

洗浴

洗身先洗头,紧洗紧想喉;洗身先洗背,紧洗紧想爱;洗身洗白白,没惊又没吓。

看戏

小妹小妹莫生气,

天光带汝去看戏。

迈唉(什么)戏,游戏。

迈唉游,酱油。

迈唉酱,豆酱。

迈唉豆,豌豆。

迈唉豌,台湾。

迈唉台,抬汝上街看菩萨。

阿鹊仔

阿鹊仔,打环车,

打到嘹大姐门槛下,

大姐问你几时嫁,

上书梳头下书嫁,

灶下梳头嫂会骂,

朝纯早晨洗面哥又骂, 哥呀哥,你莫骂,

朝晨后日我会嫁。

缺牙扒

缺牙扒,津泥沙,

种冬瓜,冬瓜长,

割来尝,冬瓜大,

摘来卖,卖到两个钱,

拿来学打拳,拳棍断,

学打砖,砖对截,

学打铁,铁生卤生锈,

学持猪杀猪,猪蚀本亏本, 改行学卖粉,卖粉叉臭馊, 改行学吹箫,吹箫叉母响, 改行卖毡帽,毡帽叉烂空,改行卖灯笼,灯笼冇赚钱, 买斤猪肉好过年。

火金姑

火金姑,来食茶,

严茶烧烧,来食贡蕉,

贡蕉冷冷,来食牛眼,

牛眼滑滑,来食那芭,

那芭还茫没有结子,

食了会屙硬屎。

沐浴

爷娘买条大手巾,

喊我日日要洗身,

身体健康精神好,

读起书来会入心。

一张台

四四方方一张台,

年年读书崖也来,

鱼读三年不识字,

崖读三年进秀才。

七星姑,七姐妹,

夜夜下来摘韭菜,

韭菜茫没有开花,

摘吊瓜,吊瓜茫结子,

捉怪子青蛙,怪子跳落窿洞,捉虾公虾,虾公溜溜走, 喊黄狗,黄狗你莫吠,

快快去踏碓。

懒么靡

懒私公懒么靡,

日日睡到日头斜,

缸里冇点水,

壶里冇点茶,

走到河边,晃晃斜斜,

挑到两杓嬷,

伸下腰,挺下肚,

阿姆衰,按辛苦。

鸡公仔

鸡公仔,半夜啼,

啼醒满姑小姑来做鞋,

做著一双鞋,一长叉一短,

拿来喂鸡卵,鸡卵圆,喂钢钱,钢钱烂,喂把扇,扇仔凉,

调白糖,白糖甜,喂白盐,

盐雪白,喂升麦,麦仔香,

调块姜,姜味辣,喂铙钹,

铙钹锵锵锵,喂酒盎,酒盎漏,喂黄豆,黄豆矮,喂毛蟹,

毛蟹沿爬过缸,

满姑食仔它做新娘,

嫁介个金屋栋,玉屋梁,

金踏凳,玉牙床,

金桶挑水金缸装,

金碗装饭银箸扒,

有日转妹家,

阿哥阿嫂笑哈哈。

劝孝顺

桃花树,李花树,

红红白白开无数。

一番大雨,一番风,

千花万花一夜空。

昨晡昨天看花花正好,

今晡毛无花只有草。

细子小孩大了利大人老,

孝顺爷娘要趁早。. 劝友爱

家务想顺遂,

先要弟兄姐嫂能和气。

阿哥惜老弟,免祸又免灾。老弟敬阿哥,年年好事多。大嫂惜小郎,年年有钱长。小郎敬大嫂,年年赚元宝。弟兄和气家不分,

代代都有好子孙。

姐嫂和气家不败,

子子孙孙福气大。

姐妹踏碓歌

两姐妹,踏张碓,

踏死鸡麻赖老妹,

大姐得只曝,老妹得只臂。大姐嫁去岭顶头,好看牛。老妹嫁去岭脚下,好看马。马尾长,好看羊,羊脚跳,好养猫,猫头低,好养鸡,鸡脚短,好孵卵。

孵得鸡儿团团转。

白颈鸦乌颈鸦

白颈鸦,乌颈鸦,

飞上梅树摘梅花,

梅花跌枝落水井,

雀婆朝朝担水捡枝花。

捡分晚人?捡分大姐。

大姐几时嫁?明朝后日嫁。嫁到腻?

嫁到哩北海大路口。

游游游

大哥喊我去牵牛,

黄牛水牛牵不走,

大哥喊我去赶狗,

大狗小狗不离厅,

大哥喊我去点灯,

红灯花灯亮堂堂,

大哥今日做新郎,

有放炮,有分糖,

欢欢喜喜闹新房。班长头

班长头,掌黄牛,黄牛叫,食牛尿,牛尿骚,食猪毛。

老师教涯

老师教涯我读语文,

涯教老师洗屎盆;

老师教涯读数学,

涯教老师补尿勺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1课《落雨大》教案1花城版(最新版)

落雨大 教学目标一: 在听唱或欣赏歌舞表演的活动中,让学生模仿老师或者录音、视频中的音响与动作边表演边歌唱广东童谣《落雨大》。 教学目标二: 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同时,在情感上让学生知道南海(南中国海)有着丰富的资源,是我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随音乐边表演边演唱《落雨大》;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落雨大》 教学目标: 能边表演边演唱歌曲《落雨大》这首广东歌谣,能创编雨境。 教学重点: 学唱《落雨大》,创编雨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创编雨境) 1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如何运用打击乐器、生活用品,或嗓音来即兴表演。 2 老师指挥,学生运用乐器或嗓音模仿小雨到大雨再到暴雨的声音。 3 老师指导,学生创编,然后表演。 二学唱歌曲 1 听着歌曲,拍手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找适合的乐器,然后敲敲。 2 学粤语,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3 学生跟着音乐学唱,然后以接龙的形式来演唱。 4 分组,边打乐器边演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海娃变油娃》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感受客家童谣风格,并且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方法去吸气、换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新学的歌曲,让学生边听边补充歌词。 二学唱歌曲 1 听歌曲,跟老师做律动。 2 听歌曲,然后排歌曲片段。 3 听歌曲,跟着老师做指挥的动作或拍手来感受歌曲的节拍律动。 4 跟录音的范唱哼唱歌曲,吧歌谱中出现的音找出来,再用“LU”哼唱歌曲的五声音阶。

5 师生轮唱、男女声轮唱、分小组轮唱。 6 演唱处理提示,注意吸气和换气。

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保留程度的调查报告

梅州地区客家风俗习惯保留程度的调查报告 10级工业工程2班叶洁冰 201041108220 风俗习惯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所以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对于研究这个地方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保留这么一种无形的财产,是我们作为人类对历史的尊重跟保护。 为了了解梅州客家地区的风俗习惯保留程度,也为了以后更好的保留我们客家的无形资产,所以做了以下的调查。主要是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的形式。为了使调查更具有说服力,我分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于90后的新生代,实地访问是对于老一代的访问,了解。从而归纳总结客家文化的保留程度。 一、梅州客家的风俗文化的来源。 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

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而对于客家而言,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的风俗具有凝聚力。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梅州客家风俗,既有对中原古风俗的承传,也有在辗转迁徙中的吸收。此外,梅州客家人由于多住山区,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与自然斗争以及与原地居民共同的生活交往中,有所创造,最后,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习俗。同时,梅州是著名的侨乡,梅州客家文化习俗又融合了一些南洋岛国和西方的文化。所以,梅州风俗除有中原、山区特色外,还有一些海外风情的内

客家童谣

客家童谣 《月光光》(启蒙类) 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割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面前一口塘, 打条鲩鱼八尺长。 大头拿来熬汤食, 尾巴拿来入学堂。 入嘅学堂四方方, 搬条凳子读文章; 文章读哩几多本? 三十零二本。 一本丢落塘, 一本丢落井。 井里起银杆, 银杆好架桥。 桥上好食饭, 桥下好洗碗。 一洗洗到乌舌嬷, 拿给阿婆养鸡嬷。 注释: 1.这首童谣主要流传于闽西武平县客家地区,是各地客家以“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起兴《月光光》的代表作。 2.月光光:客语“月光”的儿化音,指月亮。 3.莲塘:种有莲花的池塘。白莲乃客家地区主要特产之一。小农经济时代,客家地区莲的种植非常普遍。至今,但凡客家乡镇,均保留有“莲塘”地名。 4.鲩鱼:草鱼。身体微绿色,鱼鳞微黑色,生活在淡水中。鲩,普通话读作huàn,客语读作wan3。 5.读文章:读书。在这里“文章”指代书本。 6.嘅:的。哩:了。 7.乌舌嬷:指油嘴滑舌、爱耍贫嘴之人。嬷,音ma。 8.阿婆:奶奶。鸡嬷:母鸡。 赏析: 可以这么说,《月光光》乃是客家童谣的代名词。一轮明月,照耀着客家的山山水水、芸芸众生,那样深情,何等真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中国文学史上,吟月、颂月、唱月、写月、画月的作品,浩如烟海。仅《全宋词》就有808

位词人,在词作中有自己对月亮相似的或独特的吟哦。而客家则是一个尤其热爱月亮的族群。 如今,客家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凡是有客家人的地方,便有《月光光》的传唱。地域的不同,便有其独特的文化元素,这些多样性的文化,总是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各地的客家儿童。因此,《月光光》尤其精彩无限,版本无数。本书所收集、展示的《月光光》,虽然只是一部分,却基本代表着客家《月光光》的全貌。 以“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为首句起兴的《月光光》,是客家《月光光》童谣数量最多的一种。如梅州丰顺县客家《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韮菜。韭菜吂打花,先生喊伲去摘苦瓜。苦瓜吂打子,先生喊伲去钓拐子。拐子跳入窿,先生喊伲打罔龙。罔龙趴趴跌,先生喊伲学打铁;打铁冇铁锤,先生喊伲学揩肥;揩肥冇担竿,先生喊伲学打砖;打砖冇砖斗,先生喊伲老猪狗。”(吂:客语读作mang2,未曾。打花:开花。伲:你。打子:结果。钓拐子:钓青蛙。窿:地洞。罔龙:这里指蜥蜴。揩肥:挑粪。担竿:扁担两端套上钩绳,用来挑担东西的器物。砖斗:用来制作土砖的模子。老猪狗:戏弄语,比喻像猪狗一样愚笨。) 以下这首在整个梅州、河源、惠州、潮州、深圳等广东东部客家地区都有流传。“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黄,跳上床;床无杆,跌落坑;坑圳头,看黄牛。黄牛叫,好种猫;猫头雕,好种鸡;鸡入埘,好唱戏。唱戏唱得好,虱嫲变跳蚤。跳蚤跳一工,虱嫲变鸡公。鸡公打目睡,天龙走得脱。天龙走忙忙,撞到海龙王。龙王做生日,猪肉豆腐大大粒。”(杆,托住床板的横杠。圳,水沟。种,饲养。埘,普通话读音shí,客语读作ji4,指靠墙壁搭建的鸡窝。虱嫲,虱子。一工,一天。打目睡,打瞌睡。天龙,壁虎,常用作中药。走忙忙,跑得很快的样子。) 客家童谣的启蒙性,一则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儿童一些基本的人生哲理、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二则让儿童接触、熟悉身边各种事物,三则练习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数字观念、理解能力等。 客家人尤其爱莲,以莲塘命名的客家地名比比皆是。号称“中国白莲之乡”的共有江西石城、广昌以及闽西建宁,石城、建宁是纯客县(建宁通行邵武话,为客家方言的一种),广昌客家占当地人口的20%。其中石城白莲种植面积达十万亩之多。 月光华华的夜晚,莲花朵朵盛开。随着晚风轻轻吹拂,莲花的芳香在空气中微微荡漾。吃过晚饭,家务已了,父母长辈便带着孩子们来到庭院、禾场,一边乘凉,一边赏月。大人们正渐渐陶醉于月光下的时候,孩子们嘹亮的《月光光》便唱起来了,欢乐的游戏便开始了。 带着想象的翅膀,客家儿童们的思想纷纷骑上大白马,打从莲塘边经过。一路上,韭菜开花,鱼儿欢快地跳跃。随着歌谣继续展开,或描述买了鱼建学堂、读文章,或描述听从先生(对私塾老师的称呼)的吩咐摘苦瓜、钓拐子、打罔龙、学打铁之类,总之就是不用上课,可以尽情玩耍,又或者描述“韭菜黄,跳上床”之类的童话场景……无论歌谣随着韵脚如何转换、演变,第一,注重儿童的启蒙,第二,强调歌谣本身的节奏、趣味。 《月光光》基本以成人集体创作为主,在流传过程中又添加了许多儿童自己变形的成分,这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168-83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副连、kelefe、我和楚山的大鸟四人一行,于1月14日至1月17日在梅州市部分地区参访了一些著名的客家民居建筑,撰写调查报告如下: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前言: 1月14日至1月17日,我们前往广东省梅州市实地考察了棣华居、锦华庐、联芳楼、南华又庐、花萼楼、泰安楼、承德楼、万秋楼等客家民居建筑。梅州的客家民居现今的保存状况参差不齐,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梅州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围龙屋,以梅县

的南口镇最为集中。这些旧屋因长年失修已破败不堪,其中居住着因无财力而无法搬出围屋的老人与小孩,他们以耕田为生活依据,生活贫苦;此类举例:品一公祠 2、家中生活比较富裕,集资大面积整修老屋,更有甚者全面粉刷油漆,改围龙屋为酒店茶馆以此揽客。我们从建筑学角度认为此举不但破坏了建筑原来的风格样式,亦糟践了客家的民族文化。这种问题在全国旧建筑保护中普遍存在,如江南园林的原有意境保修问题;举例:泰安楼、万秋楼、承德楼 3、因建筑结构典型且完整而被多方学者考察测绘,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无论对建筑界、考古界还是对普通老百姓都是一笔珍贵的宝藏。只是可惜老屋的主人亦认识到房屋的价值,自行加收了2元到5元不等的门票;举例:棣华居、联芳楼、南华又庐 4、政府收购老屋周围的农田,兴建以此屋为主题的“保护公园”。原建筑依原样修复并仍有原居民居住。我们认为这种办法既能保护旧建筑的又能传扬客家文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

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座6围的围龙屋。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令人叹为观止。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如今,客家人已走出封闭的围龙屋,走出狭窄的山门,走向辽阔的世界,围龙屋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现在梅州市保留下来的围龙屋,仅在梅州城区和城郊40公里内,就有几百座。 以下是梅县围屋的介绍: 梅县“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和设计艺术之独特,给这个侨乡带来了浓郁的乡土风情。人们说,梅县“围屋”充满着客家人的“客味”。“围屋”是由一座弧形或方形的辅助建筑群,象城堡一样将主体住宅包围着的建筑。屋内布局“三堂四廊,十厅九井”:进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风墙隔开;横向是四排住房和过厅,错落有致;后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圆形的房屋围成天井,叫花头。屋内房间数十间,可以住上几代数十口人家。整个“围屋”

梅州客家人的春节习俗

梅州客家人的春节习俗 我的家乡在梅州,春节,客家人有许多传统习俗。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一起了解了解客家人的春节习俗。 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客家人过春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正月初一至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初二是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路上人群熙来攘往很是热闹,妇女们手提鸡臂、糖果以及其它孝敬父母的物品,到娘家与父母兄弟姐妹欢聚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客家人的春节习俗真多呀!你,了解了吗?

来自生活的客家童谣

在线收听 如果您是客家人,那么不论男女老少,学历高低,都会对诸如'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鹧鸪蔗蔗,挑水淋蔗’之类地客家童谣记忆犹新.因为祖祖辈辈地客家人就是在这些世代传唱地歌谣里长大地……不管时光过去了多久,不管日子有怎样地酸甜,客家人,即使在梦里,都会吟唱着难以忘怀地客家童谣……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丰富多彩地客家文化中,客家童谣是最让人难以忘怀地一种,只要是在客家地区长大地人,不管他们以后走到哪里,他地记忆中都会自然而然地有客家童谣地印记.不管是什么年纪地客家人,只要讲起客家童谣,都会记起长辈教给自己地《月光光》、《火萤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长辈抱着儿孙在闲聊、纳凉时教唱童谣,是客家人家一幅常见地画面,客家童谣也就是在这样地不经意间世代相传,她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客家人地生活,这是因为童谣本身就来源于生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对客家民间文学颇有研究地黄火兴老先生说:客家童谣是客家人世代相传地口头文学,它来源于生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生活中来地客家童谣带有明显地生活印记,客家人大多生活在山区,所以童谣中出现地事物、景象也大都与山有关.正如黄火兴老人所说到地,客家童谣大多是山里常见地一些景物地描述,比如这一首《火萤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火萤虫,唧唧虫,翻呀转,吊灯笼.吊呀吊,蛇吊. 蛇呀蛇,白蛇.白呀白,雪白.雪呀雪,落雪.落呀落,长乐.长呀长,猪肠.猪呀猪,野猪.野呀野,唱喏.唱呀唱,和尚.和呀和,割禾. 割呀割,番葛.番呀番,台湾.台呀台,祝英台. 祝呀祝,倒竹.倒呀倒,神仙张果老.二万七千岁,晓食唔晓饱!”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火萤虫是常在山区、田间地夜晚出现地小动物,再如这首《禾毕子》. (出录音:《禾毕子》)“禾毕子,嘴丫丫.上桃树,啄桃花. 桃花李花畀你啄,莫来啄我龙眼荔枝花. 龙眼留来拐妹子,荔枝留来转外家.” 这首童谣也是具有明显地客家生活特色,“禾毕子”即是麻雀,也是山中常见地一种鸟,它反映了客家地民俗风情,山区水果多,桃李比较普遍,而龙眼、荔枝则价钱比较贵,所以宁愿让禾毕子去啄桃李花,“莫来啄我龙眼、荔枝花”,这反映了客家人善良而又俭朴地一面;“龙眼留来拐妹子,荔枝留来转妹家”,则表现了客家人心疼女儿,又孝顺娘家亲人地传统美德.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客家童谣来源于客家人地生活,是一种极为质朴地口头文学,她地内容有讲天文,有说地理,吟诵者可借景抒情,也可教孩童认识虫鱼花鸟.在童谣中,有地描述客家风土人情,有地述说做童养媳之苦楚,有地教育子女要孝敬父母,有地则勉励儿童要发奋读书.每一首童谣可以说都是客家人生活地写照.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客家童谣来源于生活,大多数都是由大人创作后教孩童吟唱而流传下来地,而有一些则是由孩子们自己创作地.他们在娱乐游戏、追逐玩乐时,往往会在口中念念有词以配合动作,慢慢地被念成了童谣,比如这一首《点指人堂》: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点指人堂,水浸马囊.马尾一划,划到哪只,做老大伯. 点只玲珑,火烧竹筒.竹筒开口,各人好走.破东破西,破到哪里摁摸眯.”这是客家人都知道地一首游戏童谣,是小孩子“摸人子”游戏前,按字依次点人,点到最后一个字者,便当“瞎子”去摸人.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再比如这一首《羊子姆姆》. (出录音《羊子姆姆》)羊子姆姆,两脚丫丫.“你去哪里来?”“涯去上山来.”“上山来做么个?”“上山砍竹子”、“砍了竹子做么个?”“做蒸笼.”“做了蒸笼做么个?”“蒸甜(板)”“蒸了甜板做么个?”“送畀阿公阿婆食.” 这是问答式地游戏,可以锻炼小孩子地思维和口才,又使游戏充满乐趣.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以上地介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每一首客家童谣都生动地反映出客家人地生活,是充

梅州客家娘酒文化初探

梅州客家娘酒文化初探 目录 廖玲玲 一娘酒的传说与历史渊源 (1) 二梅州客家娘酒的制作过程与功效 (3) 三梅州客家娘酒的文化内涵 (5) 1梅州客家的娘酒文化内涵丰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6) 2梅州客家的娘酒文化体现出客家的儒家文化特质 (7) 3梅州客家的娘酒文化也反映出客家妇女的社会地位 (7)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饮用品。客家娘酒,正是这千万种酒文化中的一支细流,是客家饮食文化和娘酒文化相结合的精华。梅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客家文化中心,客家娘酒文化是梅州地方饮食文化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梅州无处不酿酒,无人不喝客家娘酒,男人喝了,豪情满怀,女人喝了,养颜滋润……总之,娘酒成了梅州人民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必需之品,长年累月就形成了一种酒文化,而这丰富多彩、美妙绝伦的酒文化,无不影响和贯穿了勤劳善良的梅州人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梅州人民淳厚、古朴的生活。 一娘酒的传说与历史渊源 在客家地区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蒸酒磨豆腐,矛(无)人敢称师傅。”可见酒和豆腐在客家人饮食中的经典地位。在客家人地区,饮酒是很普遍的习俗,客家人饮的酒是用糯米酿制的水酒,很少喝“高粱”之类的烈性酒,客家人年长的会饮,年小的也会饮,而在节庆佳日、喜庆寿诞上,酒是缺不了的。 梅州客家人的酿酒业历史悠久。客家酿酒坊,位于客家民族的聚居地梅县,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据了解,如五华的长乐烧、平远的南台酒、兴宁的齐白昌、珍珠红、梅县的客家娘酒等等,都是在客家地区久销不衰的名酒。而客家娘酒,含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并有行气活血等功能,1993年荣获广东省名牌黄酒称号。据王增能的《客家饮食文化》一书中说:“据说客家人用的酒饼源于畲族。过去畲族人将剩饭,不管是糯米饭还是粳米饭,撒上酒饼草酿喝酒。客家人正是从畲民那里学得了这一技术,从而制作酒饼出售。开始也许不为不少社会所关注,个别人则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改进,遂成为家传秘方,流传也不少。”① 梅州娘酒的酿造工艺一直以民间流传的方式传承着。娘酒指的是用糯米特制的黄酒,在梅州地区也经常称之为“老酒”,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民心的民间饮品。关于“娘酒”的起源,在梅州地区有许多民间传说。 传说一,在“五胡乱华”年代,中原大地民不聊生,民众大举南迁。一群妇女结伴南逃,一路采摘野菜、野果充饥,越过千山万水进入广东、福建两省,累得再也走不动 ①王增能,《客家饮食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23页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摘要】客家经过五次大迁徙,在赣闽粤边区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天下意识、亲情意识、文教意识、忧患意识。本文就整合客家 物质文化资源、整合客家非物质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等方面进 行介绍。 【关键词】传承;创新;客家文化;世界客都 阐述客家文化,很自然涉及到客家源流。据客家学研究者认为,客家先民经过五次大迁徙,在南方人烟稀少的赣闽粤三省交界(即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区逐渐形成客家民系的诞生地。正所谓“逢山必见客,无客不居山”。由于不断迁徙,客家人形成了许多特点如团结聚居、家庭民主、妇女参加劳动、尊老爱幼、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爱国爱乡等特性,加上客家人保留和发扬中原华夏文化,便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其中梅州的客家人口最集中、文化最发达,是我国客家人最大的聚居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客都。” 1.客家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一个民族或民系的物质产生和精神生活相联系。从客民第三次南迁开始,在赣闽粤边地区,客户(绝大部分为客民)占了主要地位,由于长期共处和交流,多数南下汉人与少数原来土著居民的风俗习惯、语言、经济政治利益、文化心理已融为一体,所以客家民系约在南宋时代就初步形成,在三江流域就出现赣州、汀州、梅州等文化城市,这些城市都留下许多客家文化的历史轨迹。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其中包括保留着浓厚中州音韵的客家方言(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如寨堡式的圆柱形或方形夯土围屋、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穿堂屋、锁头屋、下山虎、四点金、多杠楼屋以及中西混合式等;腔调优美,抒情隽永的客家山歌;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独具特色的饮誉海内外的客家风味食品,如盐炯鸡、酿豆腐、浮水鲩丸、姜酒鸡等。 2.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客家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赣、闽、粤的资源文化。客家文化继承了包括汉民族的语言文学、治国兴家主张和思想、忠孝节俭的礼俗道德以及宗教信仰等,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

梅州客家博物馆

中国客家博物馆 2009年4月16日,是一个应该被全球客家人所铭记的日子。作为客家大本营的世界客都梅州,增添了一座新的地理坐标———广东客家博物馆正式更名挂牌“中国客家博物馆”,世界首家以“中国”二字命名的客家博物馆就此诞生。该馆是目前唯一完整解读大客家的博物馆,其馆藏完整性与设计独特性,无愧于“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名称。目前该馆正在全力建设,力争在2011年晋升为国家一级馆。 客都溯源 中国客家博物馆缘何落户梅州? 在客家的多次大迁徙中,这一古老的民系将自身的文化一路撒播,与所经地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传承,在国内外也形成了包括江西赣州客家文物博物馆、江西赣县客家博物馆、四川客家博物馆、深圳龙岗镇客家民俗博物馆等在内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多家博物馆,然而中国客家博物馆的殊荣最终却为梅州市得到,除了博物馆本身的建设规模等因素外,世界客都的品牌也是这段博弈中梅州的核心竞争力。 梅州人口500多万人,是客家民系最终形成地和最大聚居地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纯客家地级市。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明清以来,梅州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后来居上,领先于其他客家地区。尤其是在文化上,梅州拥有和保存着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成为国内著名的“文化之乡”,涌现出来的伟人、名人为“客家三州”嘉应州(即梅州)、赣州、汀州之冠。梅州客家人的”客家意识”最浓,所保存的客家独有的民俗习惯、民间艺术也最为完整,如语言(客家话)最具代表性,国家认定的标准客家话是梅州话;客家民居最具特色的是“围龙屋”,而“围龙屋”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均在梅州;客家民间艺术最具原生态,客味最浓;客家山歌梅州最盛,客家地方戏剧,如汉剧、山歌剧、提线木偶戏,流传于梅州并得到传承和发展。 近几个世纪以来,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1989年“世界客属肯亲大会”及1994年“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先后在梅州召开。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联谊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 在此基础上,集客家历史、文化大成者的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梅州就显得理所当然。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梅州为世界客都成就了又一个圆满,而世界客都也将继续绸缪客家文化的大盛。 ○独一无二 全球最完整展示大客家的博物馆 为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历史文化,构建全球客家人寻根问祖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共梅州市委、市政府投资1.3亿元,建成占地面积163.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国内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该馆的《客家人》主题展览,从全球大客家的角度,以“客从何来、客

【最新精品】广东省梅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梅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6页,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试室号、座位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选择题各小题的答案,须 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信息点,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 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不用装订,考完后统一交县招生办(中招办)封存。 第一部分基础整合(24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轩榭烽烟破斧沉舟墨守陈规 B.风靡抉择再接再励独出新裁 C.炫丽对峙见风驶舵油然而生 D.喧闹蛊惑含辛茹苦走投无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近年来,种种食品安全问题络绎不绝 ....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惶恐不安。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 ....: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小明在老师的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妹妹,“高足”指自己有才华的学生,“泰山” 指岳父。 B.“我读了以后才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句子的谓语是一个动词,宾语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他担任初三班主任、科任以后瘦了八九斤,为啥?亚历山大呀!”“亚历山大”巧用 谐音,突出了工作压力之大。 D.“他对自己能否学好数学充满信心。”这是一个病句。

客家童谣

客家童谣(1) 客家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系,童谣甚多。这些童谣与客家民谣一样语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韵字,所以琅琅上口,小时念熟到老不忘。与客家民谣不同之处就是客家童谣只朗诵而不唱。客家话的声调有六或七个,颇富音乐韵味。 下面列举很久以来在客家民间流传的一些童谣,以供欣赏。 ●排排坐 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子涯打锣。新妇灶背炒田螺。田螺谷,刺到家官脚,家官呀呀呀,新妇哈哈笑。 ●小郎读书 白饭子,白珍珠,打扮小郎去读书。正月去,二月归,挑担箩夹等嫂归,归来花缸无滴水。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熝疤嘴。 ●菱角子 菱角子,角弯弯,大姊嫁在菱角山。老弟骑牛等大姊,大姊割禾做佘(读音为:she)唔得闲。放撇禾镰拜两拜,目汁双双流落田。 伯劳 伯劳母(读音为:ma),嘴大大,有嘴说别人,没嘴说自家。 ●萤火虫 萤火虫,找草丛,翻转屎窟,吊灯笼。 ●月光光,秀才郎 月光光,秀才郎,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毛蟹拜观音。观音脚下一朵花,拿给阿妹转外家,转去外家笑哈哈!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头一口塘,种诶里麻八尺长,长诶拿来教酒食,短诶拿来教姑娘。 ●先生教我人之初 先生教我人之初,我教先生打山猪。山猪漂过河,跌得先生背驼驼。 客家童谣(2) A: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嘛八尺长,长个拿来煮酒食,短个拿来告姑娘……” B:“蟾蜍螺,嗝嗝嗝~~唔读书,么老婆,一读书三公婆。无爷无哀粘叔婆,叔婆吊个烂蚊帐,蚊刁寺勿肿啵啵” C:拖拉机,屙尿射飞机,飞机一转角,撞倒崖眼角,司机话崖好孩子,崖话司机昂灵屎。 D:先生教我人之初,我教先生打山猪。山猪漂过河,跌得先生背驼驼。(这个我没说过)

梅州客家人的一些过年习俗(精)

梅州是世界客乡,这里保存了许多客家人的传统习俗,作为百节之首的春节来说也不例外。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梅州客家人的一些过年习俗。 客家地区过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五到年三十,也是所谓的准备阶段。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这一天俗称“ 入年假” , 也就是说过年实际是从这一天开始的。从这天开始人们不再下地干活,专门抽出时间来为过年做准备。打扫房屋擦洗桌凳, 购买年货浸米踏粄。此时家家都要对房屋进行一次大扫除, 制作长竹扫把满屋打扫, 家中各个房间的被褥蚊帐都要拿来洗涤干净, 以便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当然, 过年吃的是少不了的。在客家地区,除了常见的糖果饼干,鸡鸭鱼肉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年货。比如在这个准备阶段, 客家人有俗称“ 煎粄” 的风俗, 这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年糕, 是用糯米粉加糖水混合后再放入油锅里煎炸而成的, 吃起来既香又甜, 小孩特别喜欢。客家人还有自家酿酒的习俗,家酿酒俗称“ 黄酒” ,是用糯米加白酒发酵酿制,因呈黄色而得名“ 黄酒” 。这种自家酿造的酒是客家人过年必备的食品, 它的度数不高, 甜中带酸,香醇可口,到过年时无论是家里人一起吃团圆饭还是有客人来家里做客, 人人的座位上都会摆上家酿黄酒, 连平时不让喝酒的小孩这时也有机会一饱口服。过年时腊肉是不可少的, 这些食品一般会在农历十二月初就开始准备,腊肠,腊猪肝,腊鱼肉等等,每当看到哪家门口挂上了腊肉,就知道离过年不远了。 除了打扫卫生准备食物,过年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祀了,在这个阶段人们一般会祭拜“ 石伯公” ,这些“ 石伯公” 一般是建在路口的,人们用丰盛的祭品向“ 石伯公” 祈福,保佑一家人来年出入平安。有些地方还保留了更古老的祭祀灶王的习俗。 做了那么多的准备活动,接下来就是等大年三十的到来了。通常在这天白天人们会选一个吉利的时辰,然后全家人穿上新衣服,挑上放满“ 三牲” 、“ 斋盘” 的竹篮,来到祖祠祭拜祖先。这是过年非常隆重的一项仪式,借此表达人们对先祖的缅怀之情。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客家谚语和童谣

客家谚语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通俗易懂,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语言生动,内容丰富,韵味隽永,耐人寻味。 客家谚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生产谚语。总结生产经验,包括气象、时令、耕作技术、家畜饲养、手工作业等内容。 如“早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春锄泥,夏锄皮;干锄浅,湿锄深”,“猪要喂得饱,牛要喂夜草”等。 ②社会谚语。反映阶级压迫和社会人情世态等内容。 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到处杨梅一样花”,“有钱能使鬼推磨”,“缸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等。 ③生活谚语。总结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经验,反映人民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 如“两脚站得牢,不怕大风摇”,“丰年当作歉年过,碰到歉年不挨饿”,“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人前听”,以及“饭后行百步,不用上药铺”等。 主要说明: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童谣 客家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系,童谣甚多。这些童谣与客家民谣一样语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韵字,所以琅琅上口,小时念熟到老不忘。与客家民谣不同之处就是客家童谣只朗诵而不唱。客家话的声调有六或七个,颇富音乐韵味。 下面列举很久以来在客家民间流传的一些童谣,以供欣赏。 ●排排坐 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子涯打锣。新妇灶背炒田螺。田螺谷,刺到家官脚,家官呀呀呀,新妇哈哈笑。 ●小郎读书 白饭子,白珍珠,打扮小郎去读书。正月去,二月归,挑担箩夹等嫂归,归来花缸无滴水。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熝疤嘴。 ●菱角子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42059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标准范 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副连、kelefe、我和楚山的大鸟四人一行,于20xx年1月14日至1月17日在梅州市部分地区参访了一些著名的客家民居建筑,撰写调查报告如下: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前言: 20xx年1月14日至1月17日,我们前往广东省梅州市实地考察了棣华居、锦华庐、联芳楼、南华又庐、花萼楼、泰安楼、承德楼、万秋楼等客家民居建筑。梅州的客家民居现今的保存状况参差不齐,我

们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梅州客家民居建筑的代表——围龙屋,以梅县的南口镇最为集中。这些旧屋因长年失修已破败不堪,其中居住着因无财力而无法搬出围屋的老人与小孩,他们以耕田为生活依据,生活贫苦;此类举例:品一公祠 2、家中生活比较富裕,集资大面积整修老屋,更有甚者全面粉刷油漆,改围龙屋为酒店茶馆以此揽客。我们从建筑学角度认为此举不但破坏了建筑原来的风格样式,亦糟践了客家的民族文化。这种问题在全国旧建筑保护中普遍存在,如江南园林的原有意境保修问题;举例:泰安楼、万秋楼、承德楼 3、因建筑结构典型且完整而被多方学者考察测绘,得以完整保存下来,无论对建筑界、考古界还是对普通老百姓都是一笔珍贵的宝藏。只是可惜老屋的

关于梅州客家山歌的调查报告

关于梅州客家山歌的调查报告 “客家山歌进传扬 条条唱出情意长 条条唱出郎心事 声声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 它继承了《诗经·国风》的风格 世代相传。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的瑰宝。 山歌,即民歌中之一种。据史料记载,唐代始有山歌之称,而梅州民间流传的歌仙"刘三妹的故事"也发生在唐代神龙年间,可知客家山歌之盛行,正是其时。客家山歌深受春秋末年成集的《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影响,后随客家人的迁徙,受畲、瑶等土著人的歌谣的影响。梅州客家山歌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 梅州客家山歌是梅州市境内6 梅州客家山歌是梅州市境内6县1市1区近500万人口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播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梅州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梅州客家山歌有数万首歌词流传于民间,内容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情歌、其他生活歌和儿歌等,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梅州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客家山歌基本是四句七字体,每首山歌的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歌唱,随口而出,情深意切,曲调丰富,大致有山歌号子、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字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高亢、嘹亮、抒情悠扬,回环曲折,委婉动听。 其腔调共有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有多种节拍混合而歌。 梅州客家山歌还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心声,客家山歌作为一种民系文化,它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的特点,它作为民间媒介的时尚广播,传递的是时代的心声。 经过其不断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情歌的数量最多,内容最精彩,文学价值也最高。除"情歌"之外,尚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调"等,涵盖了

客家童谣

客家童谣 1.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嘛八尺长” 2. “蟾蜍螺,咯咯咯~~唔读书,么老婆” 3. 拖拉机,屙尿射飞机,飞机一转角~撞倒崖眼角,司机话崖好孩子,崖话司机昂灵屎~ 4. 先生教我人之初,我教先生打山猪。山猪漂过河,跌得先生背驼驼。 5. 缺牙靶,靶猪屎,捻鸡屎。(之前听的时候是“靶到半路屙邀屎”,哈哈~~脏兮兮的~~~) 6. 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子涯打锣。新舅灶背炒田螺。田螺壳,刺到家官脚,家官呀呀呀,新舅哈哈笑。(哈哈,得意啊~) 7. 火萤虫,唧唧虫。桃树下,吊灯笼。吊呀吊,蛇吊。蛇呀蛇,白蛇。白呀白,雪白。雪呀雪,落雪。落呀落,长乐.长呀长,猪肠。猪呀猪,野猪。野呀野,丈也。丈呀丈,和尚。和呀和,割禾。割呀割,番葛。番呀番,台湾。台呀台,祝英台。竹呀竹,倒竹。倒呀倒,神仙张果老,二万八千岁,晓食唔晓饱.(真能吹····) 8. 艳艳哉,亚哥迟黄察,黄察飞呀走,浪得亚哥两碗酒。(黄察···哈哈哈···小强来的!) 9. 羊角咩咩,四角泽择。三更半夜,四更南蛇,五更老虎,老虎来了么?“冇来。”

“来了。” (《羊角咩咩》(一)是众儿童在一起,一人扮老虎,一人扮母羊,其余为小羊。老虎念《羊角咩咩》的歌,念至“老虎来了么?”母羊答“冇来。”老虎便重念。如母羊答“来了。”老虎与母羊抢小羊,你抢他挡,抢完结束。) 10. 羊角咩咩,四角泽泽。“你去哪里来?”“涯去上山来。” “上山做乜个?” “上山砍竹子。” “砍了竹子做乜个?” “做蒸笼。” “做了蒸笼做乜个” “蒸甜粄。” “蒸了甜粄做乜个?” “送畀阿公阿婆食。” (《羊角咩咩》(二)是众小孩排成横队,另一人充当提问者,众人唱第一、二句,然后提问者提问,横排中为首者答问。) 11. 矮古鼎董矮古鼎董,跌落尿桶,等得佢阿姆来,食黑(了) 论半桶(可怜呀··哈哈··) 12. 涯有兩分錢搭車到河源 , 河源挥只钹找转两块八 , 阿婆聽到無葛煞阿公聽到喊治又喊殺~~. 13. 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 亲家门口一口塘,蓄个鲤蟆八尺长, 鲤蟆背上承灯盏,鲤蟆肚里做学堂, 做个学堂四四方,掌牛赖子读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