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玄武门 历史剧本

玄武门 历史剧本

玄武门 历史剧本
玄武门 历史剧本

正剧《玄武门之变》心得

每年的根据正史改编的历史正剧公演这是历史系飞动话剧社的传统。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加同学们的历史知识,提高剧社的影响力。08年的公演剧目就是《玄武门之变》这次的公演很成功,反响也很大,可以算是剧社的一个里程碑。

这是我第一次出演历史正剧,所以会很紧张,很不自然,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排练,在排练中不断的改正不断的进步,到了最后上台演出的一刻也就很好的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了观众。

这个剧目的成型到演出成功让我明白,脑海中所想的跟现实中所想的有很大差距的。想得再好,再完美,都不及现实的不适宜来得完美。纸上谈兵是最大的错误。如果不实践,光想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在现实中操作了,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存在的干扰因素。只是想想没哟付之于行动的话,想象很快就会被现实的浪花撞得支离破碎,就像是一团烟雾,瞬间化为乌有。我们并不是专业的演员有些方面的素质是很欠缺的,所以只能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让自己变的更好。我们的硬件和别人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也只能靠表演上的突破来弥补不足。于是就要比别人花上更多的时间来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辛苦在所难免。

还有,团队合作很重要,每个人都不能够仅仅想到自己,要想到别人,考虑别人的处境,甚至是替别人解决窘境。如果只是突出个人主义的话,成功是很难很难的。再不起眼的角色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话剧是个需要整体去表现,细节部分是很强调的绝不容许出错的。所以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一个都是主角,谁少了谁都不行

排练这部话剧,不光是出自上面布置得任务,更多是由于自己对表演,对话剧的热爱,希望用自己的身影在舞台上留下最精彩一瞬。其间遇到各种挫折与困难,包括得知“春花”即将离开剧组时,也曾想过要放弃,然而,表演的梦想与热情,使我仍旧坚强地朝着舞台之路行走下去。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为了梦想和追求,我曾努力过。

总之,无论是什么挫折,我们都应该大胆正视它、面对它。罗蔓罗兰说得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之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很多演员在演出时会紧张,我也会,但是我有几个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般初次表演者一紧张说话时手上就会有小动作,这个千万要记住,还有眼睛千万不要到处张望,一般人表演时一紧张目光就不集中,有些还会去注意观众怎么看你,这些绝对不可以,观众一眼就可看出来,所以你要记住眼睛要随戏走,肢体不要僵硬,特别是腿上,一定要放松。只要能做到这几点,就好了,就算你紧张了忘词,别人也发现不了.最后一点,要熟读剧本,把你所要演的人的心理活动理解清楚,上台自然就会投入进去,让观众看着就舒服,不像做出来的戏!只要能演到别人看不出你是在演,你就成功了。

所有的尝过都是要付出很多的,然而对于表演的热爱与理想,在我心中永远不会终结。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会为成就心目中的其它梦想与希望而努力奋斗下去。我们会做的更好。

历史剧—新文化运动 剧本

历史剧之新文化运动 第一场 内景室内夜景 背对镜头的一个穿长袍的20多岁的人(胡适)缓缓坐下,端起了茶杯,眼睛朝着窗外出神,在思考。 (咚咚咚的敲门声)胡适醒过神来:“请进” 外面一个丫鬟走进来:“老爷,您要的笔拿来了” 第二场 日景外景大街 街上一个布衣小孩在卖报纸“号外,号外,胡适宣扬杜威的实验主义,不主张人民参与的社会大变革”小孩子从街上跑过去。 第三场 日景内景室内 穿着西装的陈独秀站着,认真观看《新青年》胡适的论文, 旁边坐着一个李大钊,看着陈独秀, 陈独秀放下了报纸,走向李大钊:“适之(胡适的字)的文章犀利,对我的观点总是争锋相对,看我怎么反击”陈独秀举右手,出食指指着这篇文章。 李大钊拿起盖碗茶来喝。 第四场 日景内景学校教室内 从门外跑进来一个大学生,高兴的叫嚷着:“哎,哎,哎,你们快来看” 其他人:“什么,这不是《新青年》吗” 有人说:“陈学长(陈独秀,文科学长)主张把有产者的政治变为不受财产限制的政治”“那不是挺好吗,你看陈学长说的俄国,他们人民都动员起来了,就是根据陈学长说的那个马克思主义” “胡老师说日积跬步,积土成山啊,所以要改造,解放,进化都要采取改良的办法” “他们好像说的都对啊,真是纳闷儿了” “我们没什么好纳闷儿的,只要爱国变革总好过现在啊,胡老师上次为了培养这种自由思想的环境去解救了学长呢” 第五场 夜景内景室内 从里面房间走出来的老教育家杨济昌,在打扫家务,慢慢走出来,活动活动筋骨,朝着另外一边说:“胡适说要亲自试验,才知道该怎么样吧,多些实践,少谈些主义,陈仲甫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的主义,代表了社会的广大民众,他们针尖对麦芒,你怎么看?润之?”毛泽东躺在床上,翘着脚,看书,之后放下手中,起身:“谁知道呢?”笑了笑。 注:拍的时候不要完全按照内容来拍,拍摄是二度创作 他们都是富家子弟,所以可以补充一些进大院,有仆人扫地等等场景增加时间,这个增加的时间和内容就算是二度创作,以此类推。

玄武门之变读后感想读书心得

玄武门之变读后感想读书心得 《玄武门之变》是讲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民争太子之位的故事。他们虽然是亲兄弟,但他们兄弟之间使用非常狠毒的手段互相残杀。有一次,齐王李元吉和太子李建民假意请李世民喝酒,可是他们在李世民的酒里放了毒药,李世民本来也不会喝酒,喝了一点就倒下了,回去的时候吐了很多血,正好把毒药给吐出来,救了李世民一命。 后来,李世民为了当上皇帝,他在玄武门设计,安排了杀手,把太子李建民和齐王李元吉都杀死了。 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杀了他的兄弟,做了皇帝以后,把唐朝治理得很好,后来就有了“贞观之治”。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李建成和李世民开始了明争暗斗,李元吉则支持李建成。不但这两个人是李世民的死对头,就连宫中的妃子也与李世民作对。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但向唐高祖诬陷李世民,还数次想除掉他。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与李元吉丧命,李世民登上了太子的宝座。 这篇文章中的李建成,放不下心中的仇恨与嫉妒,到最后不但丢掉了太子的位置,连命也搭上了,实在是不划算。他当初下定决心

想超过李世民,如果采用正当的手段,最后的结局是另一番景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仇恨自己的对手,要感激。因为是对手让我们充满斗志,是对手让我们不敢懒散,是对手让我们生龙活虎,霸气十足。放下那颗仇恨的心,用正当手段赢得对手。 唐公李渊自公元618年打下天下开始,建成,元吉,世民三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建成和元吉在酒中下毒,想害死秦王世民。幸好秦王察觉了,躲过一劫。自此,三人之间的矛盾激化。 秦王手下的一帮大臣沉不住气了,劝秦王动手。秦王却犹豫不决。直到建成和元吉让一群猛汉奔出来时,秦王才动手剿灭敌军,先帝让出帝位。这就是唐太宗。 在读这篇文章时,我不禁为秦王捏了一把汗,也为他的犹豫不决而焦急,要是当时建成和元吉将秦王害了,那结局将不堪设想。也许是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关系,所以秦王再躲过一劫。 读完后,我已经置身于古代之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我在这奇妙的旅行中领悟到了许多。比如,防人之心不可无。也领略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来之不易。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初中历史课本剧《文成公主入藏》 第一幕统一高原 旁白: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论赞在奴隶主集团相互争夺中被毒杀,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为赞普,此时他年方13岁。 禄东赞:(慌张状)尊敬的赞普,大事不好啦! 松赞干布:(冷静)禄东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会让睿智的你如此惊慌失措? 禄东赞:先王诸臣和母后诸族已举兵公然叛乱割据一方,另外两个强大的部落羊同、苏毗也跟着起兵谋反了。 松赞干布:你无需惊慌,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作祟而已。阴谋毒杀先王的佞臣贼子已经伏法。只需给我三年时间,本赞普定会指挥大师,平定叛乱。 旁白:三年后,松赞干布团结支持王朝的力量,经过二三年的准备,组织训练了一支精锐军队,随即出兵平叛,攻取了叛乱者所据地区。平定内乱后,松赞干布迁都逻些,雄峙高原。接着,又征服了强大的羊同、苏毗等部,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唉!唉!唉! 禄东赞:尊敬的赞普,你已统一高原,富有四海,又为何叹气呢? 松赞干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虽贵为高原共主,但我朝与东方的大唐相比又有所不及了。大唐人杰地灵,政治、经济、文化皆在我朝之上啊。我想向大唐求婚,如果事成,汉藏两族友好交往,则吐蕃受益匪浅。 禄东赞:这有何难,赞普只需派臣前往大唐长安城求婚。臣定会求得美丽的大唐公主嫁于赞普。 松赞干布:(高兴得站了起来,原地转了三圈)好,好,好,你即日出发,事成之后,我定有赏赐。 第二幕巧解难题娶文成 旁白:公元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求婚未果。贞观14年,吐蕃使臣禄东赞再次来到长安求婚。

中学历史课本剧活动方案

中学历史课本剧表演比赛活动方案 欢二中 解红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本学期开始准备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开始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案导学,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对自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尝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鉴于这种情况,开展“历史课本剧”的活动,以演促读,以读促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等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活动要求 1、历史短剧尽量再现历史,重要情节与历史真实相符,不得篡改。 2、对照课本上的画像,自制道具、服装、头饰等。 3、作品应贴近历史,表达历史情感,健康向上,展现当代中学生青春活力,长度为10分钟以内。 4、各班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剧本主题内容。 三、活动细则 1、活动时间:2014年11月 2、活动对象:七年级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每班出演一部课本剧。 3、活动地点:各班班级 四、评奖细则 1、比赛设立最佳编剧班级1个,每班级最佳男演员1人、最佳女演员1人。 2、根据综合成绩评出历史课本剧演出最具表演奖1个,最具魅力奖1个,最具人气奖1个,最具组织奖1个。 3、由评委现场打分评比,现场公布成绩,评比过程中各班级节目和演员均以编号出现,以求公开公正。 4、评分细则 1)主题鲜明,选材合理,意义深刻,内容新颖且积极向上。 (1分)

2)演员:语言流畅,口齿清晰,不背台词,台词熟练,普 通话标准、神情与剧情相符、化妆道具布景与剧情相符(剧 情需要除外)。(4分) 3)表演形象逼真,动作到位,神态自然大方。(3分) 4)演出过程中剧情衔接良好,整体效果佳,能感染现场观众及评委。(2分)

历史小话剧《廉颇蔺相如列传》剧本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壹场第壹幕 人物表:1、蔺相如——徐乐汕2、廉颇——3、赵王—— 4、秦王—— 5、缪贤—— 6、群臣()赵侍卫()嫔妃()随从() [幕启]旁白:赵国大殿上,赵王正与群臣商议。地点:赵国大殿 赵王:诸位爱卿,刚才秦国使者的话大家都听到了。秦国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众爱卿有什么看法? 廉颇:(愤)凭什么把和氏璧给他们?这是我们赵国的宝贝!再说,秦国的贪婪大家都是知道的,和氏璧给秦国以后,秦国怎么可能会给我们城池?这就是白白的上当!缪贤:但是,如果不给秦国和氏璧的话,恐怕秦国会以此为借口来进攻赵国。从这一方面来看,不给秦国和氏璧也不是个办法。 群臣:(附和)是啊,是啊……不可不给啊! 赵王:(打断众人)好了,众位爱卿不要再吵了。现在要找一个能够去答复秦国的人。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缪贤:大王,臣以为臣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担当此大任。 赵王:哦,你说说看。 缪贤:这是几年前的事了......(向赵王叙述,并回想) <回忆中> 缪贤:各位贤士,我犯了大罪,想要逃跑到燕国。你们各自去投生路吧!(蔺相如上前阻止) 相如:大人,你怎么知道燕国可以依靠? 相如:当时赵强燕弱,并且您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现在您犯了罪去

投奔燕国。燕国害怕赵国怪罪,一定不敢留您,而且还要把您绑着送到赵国。您还不如赤腑伏在斧锧上,向大王请罪,这样大王还有可能侥幸赦免您。 缪贤:好(对相如)我若能免罪,定当相报! <回到现实> 赵王:好,来人!传蔺相如。 侍卫:诺! <过了一会> 侍卫:大王,蔺相如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赵王:快宣!(侍卫下,蔺相如进) 相如:(跪)草民蔺相如叩见大王。 赵王:免礼,平身。 相如:(站起)谢大王。 赵王: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寡人的和氏璧,能否答应他? 相如: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 赵王:如果秦王拿了寡人的和氏璧不给寡人城池,那可如何是好? 相如:秦国用城池来交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理屈的是赵国;赵国给了和氏璧后,秦国不给赵国城池,那么理屈的就是秦国了。比较一下这两个的对策,最好是给秦国和氏璧,让秦国来承担理屈的责任。 赵王:那派谁去出使秦国? 相如:想必大王还没有合适的人选,相如不才,愿意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如果秦国用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便将和氏璧留在秦国。若秦国不拿城池来交换,想要硬抢和氏璧,臣豁出性命也会让和氏璧完好无损的回到赵国。 赵王:(大喜)好,寡人就派你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相如:臣遵旨。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都有谁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都有谁?玄武门之变经过 玄武门之变,当时的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和长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争夺皇位发生的事变。最终,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成为新任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一百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恭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之后,李世民跪见父亲,将事情经过上奏。三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 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赐实封一千户。”《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马。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从这两条可看出:杀建成、元吉时的实际操作人数应该在八十一人左右,这个数字包括唐太宗在内(如不是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人数就是十人之内)。事实上,当时的唐太宗是很凶险的,他不致丧命只是一些偶然性起作用。“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如果敬德来迟,历史将没有唐太宗。从李世民要亲自参与厮杀,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人数的少。 玄武门之变的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希望对于各位老师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有所帮助,同时希望老师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案的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规划,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一起来分享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要了解与概括周王室衰败的原因; 2、齐桓公率先称霸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3、秦国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4、争霸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融合与历史进步的表现;(难点) 5、改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拓展/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教学法; 2、故事讲述法; 3、小组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周王室衰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齐桓公与管仲、越王勾践以及秦孝公与商鞅等事迹,培养学生树立"有志者事竟成"自信心; 3、通过齐国率先称霸与秦国最后称雄,让学生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查阅"退避三舍"、"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及"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 2、编排历史短剧:商鞅力说秦孝公进行变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末年,国家连年灾荒,而周幽王却不理朝政,终日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当时周有一个诸候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因规劝幽王而被关进大牢。褒珦之子为救父王不惜重金买得一年轻美貌少女,取名"褒姒",并教给她宫廷礼仪,然后将她送给周幽王,从而褒珦被释。褒姒生得妩媚动人,深得幽王专宠并立为王后,但她有个怪脾气,就是从来不笑,不管多有趣的事,她都不露一丝笑容。于是,幽王贴出告示:谁能让王后一笑,赏金一千。结果,众人白费心机,褒姒无动于衷。幽王手下有个爱逢迎拍马的大臣叫虢石父,他给幽王给了个坏主意,即烽火戏诸侯,……,幽王死于犬戎之手。 二、新课分享 (一) 课堂准备

历史课本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

历史课本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在的历史课程教学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要求将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教学活动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很多,编演历史剧就是其中一种较好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并且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什么事历史课本剧呢?就是把历史课本中一些故事情节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方式展示出来,以达到加深学生理解的作用。历史课本剧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活化历史课堂,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素材能够设计编纂成历史剧,让学生进行表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和团队精神,从而真正体现历史新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 正确运用“历史课本剧”教学手段,能起到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有助于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脉络。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穿越时空,把枯燥的历史知识通过学生们生动的表演再现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学生鲜活的语言也增强了课本剧的情趣,在笑声中理解了知识。同时根据同学们演员的表演,搜集有效信息。通过角色的扮演,可以充分理解人物。演的过程是学生体会、再现历史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感触历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定的环境下更能触发学生的无意识,产生直觉思维。布鲁纳教育理论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表演中学生不光是历史情境的感受者,也是创造者。被动与主动相交融,体现出积极的一面。历史课本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当然,这些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同学们根据改编的课本剧,来充当里面的角色,并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把这个角色活生生的表演出来,从而充分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时代特征。 (二)能寓教于乐,起事半功倍之效。以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学生看一遍课文,了解一下内容,老师提几个问题,学生答答题,或者老师满堂灌,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很肤浅。而采用“课本剧”这一教学手段,学生就不再感到内容单一,而是觉得妙趣横生,每每总是记忆犹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历史课本剧的表演能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它把历史作为师生共同认识、解剖的对象,通过极具个性化的表演情境下群体角色的设置,来共同体味历史,思索历史。学生的学习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从而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另外,历史课本剧形式新颖,学生乐于接受,也积极参与,课本剧源于课本,经过学生的补充、加工,由学生自编自演,生动形象,形式活泼,深受学生欢迎。更重要的是编写历史课本剧、扮演历史人物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对历史人物的印象,从而获得一定的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而整个编制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得到一举多的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课本剧”从改编、排练到演出,实际就是一次艺术实践。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历史人物和历史脉络。为了把课本剧演好,学生不得不去寻找大量的史料,研究各个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动作习惯,编写台词等。教师则在旁边进行指导与点拨。经过积累、体会、揣摩,这无形之中就使他们获得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此外,他们感到,以前是看别人表演,而今也要成为一名演员上台表演,所以各个都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排练当中。在排练过程中,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要说上、做上几遍,甚至几十遍,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看似容易的事情却非易事,从而也培养了他们吃苦、坚韧的性格。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2学术观点: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

学术观点: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 对于玄武门事件,无论历史上的史官、学者,还是当今的史学研究者,都存在着各自的看法。在唐朝史官的记载中,把玄武门事件说成是正义的事情,而不是出于争权夺利。唐朝修史官总是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加以丑化,对李世民加以粉饰。《旧唐书》写道:“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因忧启圣。运属于皇(唐太宗),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用定。”宋代以后,由于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观念的加强,对玄武门事件持否定态度的多了。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卷191,特加了案语:“立嫡以长,礼之正也。”认为唐太宗“推刃同气”,实在是“贻讥千古”的事,表示了惋惜。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更是大骂唐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当今学者对玄武门之变仍持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种宫廷内兄弟相残之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它是封建专制主义、包括皇权终身制和嫡长继承制的必然产物。对于封建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应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不能笼统地加以否定。其实玄武门之变还有立嫡以长还是以功继位的意义。嫡长制所确定的人选,往往不是贤才,未必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当然,李建成并不是旧史书所记载的那样残忍平庸之辈,他为人宽简仁厚,善于物色人物,在唐初统一战争中也立下了一定的功勋。但与李世民相比,无论是才能还是战功,都是差一段距离的。建成长期留守京师,缺乏远见和进取精神。李世民固然野心勃勃,但是那种雄心奋发、积极向上的气概为其兄弟所没有。他长期转战疆场,驰骋各地,深入民间,学会了一套老谋深算的本领。他战功显赫,凭借天策府和文学馆,尽力扩大政治影响。如果根据立贤的原则,李世民立为太子当更为理想。但是因长期的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矛盾只能通过宫廷政变方式来解决。因此,玄武门之变,一方面是剥削阶级自私本性的暴露,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是对嫡长继承制的一个挑战。李世民的胜利,对于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比较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史料运用

第18 卷第3 期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2011 年9 月比较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史料运用 ——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一课为例 文晓霞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史料无论在历史研究还是历史教学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历史教科书中的史料运用又是历来教科书编撰者所遵循的原则。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史料运用成为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撰的一大 特色,而四个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在这一点上都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只有深刻了解了各个版本历史 教科书在史料运用上的特点,才能在历史教学上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史料运用;史料教学;君主立宪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 年代开始国内外的历史教科书均开始强调史料的运用。我 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于上个世纪90 年代之后,在编辑历 史教科书时就开始注意增加史料的分量,于教科书每课 的版面上开辟专栏,在正文的旁边引入史料,并置于带 有装饰边的方框内。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旧版高中历史教 科书《中国近现代史》的第一课《鸦片战争》中,就引入了林则徐上书道光帝奏折中的一段话,鸦片“流毒于天下, 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美国出 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发现美国的过去:从史料中进行 研究》,则特别将史料教学作为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 重要方法,叶小兵教授在她的《历史教育学》中也认为该 书“是以史料为核心并提供方法论指导的教材,为中学 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有益的素材,解决了探究性学习 的一大难题”。[2]美国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将研讨史料的价 值和作用作为学生探究社会历史问题的途径,在教师的 引导下自主地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主地获得历史 知识,形成历史认识,这种历史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历史 学习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中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 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努力做到论从 史出,史由证来”,基于此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在编撰时都 更加注重了历史材料的引入,力图通过教科书的史料运 用来达到让学生学会利用史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目 的。本文拟就“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一课为例,来说明各 个版本教科书在史料运用上的特点,并对其各自的优劣 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史料运用的必要性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 学科知识的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因此人们在认识和了 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必定要通过一定的媒介,那么 这个媒介就是史料。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 史时的根据的东西,梁启超曾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一书中对史料如此定义“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 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3]史料根据其存 在的形式,又可分为文字史料、图像史料和实物史料。文 字史料包括历代官员和文人所写的史书,档案文书类, 文学作品类,报刊杂志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 等;图像史料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视觉图像, 包括绘画、照片、地图等;实物史料大都是由考古发掘 的,包括古代建筑、衣物、器具等。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史料的运用在这种教学理 念中就显得越发重要了,而在四个版本新编的历史教科 书中这一点也体现得尤为明显。由此我们可将高中历史 教科书中史料运用的必要性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上说。自2001 年开始在 全国展开的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将学生放在了第一位,由以往的以教师为本转向了以学 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根据这样的教学理念,所 要培养的学生是有自主探究能力、历史分析能力的高素 质的新时代公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历史分析能力、材料阅读能力、历史事件或人物评价等 能力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让学生学会“史 从论出”,即利用解读史料、分析史料进而得出结论的训 作者简介:文晓霞(1986-),女,重庆忠县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小话剧剧本:西安事变

编剧:X班x同学 人物:旁白、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侍卫 道具:椅子、桌子、书、侍卫的枪、作战地图 镜头一,地点,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在张的办公室,1936年12月11日。 旁白: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西北去攻打红军。12月4日,蒋介石亲自到西安,逼迫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部队到陕北前线“剿共”。张、杨连续几天力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都遭到蒋的严厉训斥。 张学良:虎城兄,今天你到老蒋那里去了,老蒋怎么说啊? 杨虎城:唉,还不是老样子,他说,要让他联合共产党抗日,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他说我们不要上了共产党的当。连你都劝不了老蒋,我去也是白去啊。看来老蒋的心真是铁做的。 张学良:虎城兄,你我都是中国人,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寇占领我东北已经五年了,我哪天不是盼望着打回东北老家啊。可是如今老蒋却硬是要我们在这里打共产党,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啊,我实在是忍受不了了。12月9日那天西安的学生游行要去向老蒋情愿,宁愿被打死也要前进。唉,幸亏当时我们东北军和你西北军都没有开枪,否则真是民族的罪人啊。我们身为军人,还不如这些学生勇敢,真是羞愧啊。真是对不起东北的三千万父老兄弟。明天我最后一次去劝老蒋联共抗日。如果老蒋再次拒绝,那我们只好“兵谏”了。 杨虎城:好吧,如果真的到了行动的时候,我们西北军密切配合东北军,两军共同行动,活捉老蒋,逼他抗日。 镜头二:(旁白:第二天张学良来到蒋住所华清池,蒋正在阅读文件) 侍卫:委员长,张学良将军求见。 蒋:让他进来。(侍下)张:委员长,你好! 蒋:好呀,我正要找你!张:委员长,我还是来请求抗日的。 蒋:看,你又来了!

张:你看看,日本占领华北后,现在又企图灭亡华北,如再妥协,不加以制止和反击,整个中国将轮于敌手,到是我们就成为千古罪人了。 蒋:没那么严重。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剿共”。 张:共产党一再表示愿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而且也拥护你为最高领袖,到时你不但是最高领袖,还将成为全民族的伟大英雄。 蒋:汉卿,你还年轻,你这是受了共产党的欺骗! 张:委员长,内战无论谁赢,都会使中国力量削弱,日本坐收渔人之利呀! 蒋:好啦,不要再讲啦!我决心已下,不会动摇。 张:委员长,我个人和东北军始终是站在你这一边的。过去,无论风风雨雨,我们都支持你,甚至代你受过。九一八的不抵抗政策,完全是由你决定的,而我却遭到全国人民的攻击和唾骂。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完全是为了维护你的威信,以利于今后领导全民族的抗战。今天我们的态度依然如故。(声泪俱下) 蒋:(一拍桌子)张学良,我告诉你,即使你用手枪把我打死,我“剿共”的政策也不会改变! 张:(悲愤)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我走了! 蒋:(恼怒):太不像话拉,教训起我来了! 旁白:张学良最后一次劝蒋联共抗日的努力失败了。当天晚上,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一、概括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背景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人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根据《唐创业起居注》中说,晋阳起兵是李渊本人的主意。但是《唐书》中却说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李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宠爱。世民功勋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让他取代建成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元吉共同谋划,并答应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为建成尽死效力,他们各自交结建立自己的党羽,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李世民。然而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曾怀疑关于建成、元吉的史料真实性。司马光认为:建成、元吉虽然是顽愚之人,既然被世民所杀,关于他们的记载,也很可能被史官渲染、污蔑。 秦王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随着李世民在外屡立战功,威望日高,李渊先后封他为司徒(三公之一)、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乃至无可再封时,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他,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李渊和太子建成,且拥有众多支持者;秦王府内人才济济,与李世民的支持者们一起形成了秦王党,与太子党相抗衡。20世纪后,有很多历史学家怀疑高祖欲传位李世民、建成谋害李世民等传闻可能是李世民掌权后制造出来的,为的是使自己的政变和即位合法化。 三、参与人员 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上一篇/ 下一篇2009-06-25 08:27:59 / 个人分类:历史课本剧 查看( 148 ) / 评论( 2 ) / 评分( 5 / 0 ) 学科分类 ?学科:不选 中学生校园搞笑小品剧本——历史课本剧《新文化运动》 人物表 主要角色: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由四位男生担纲) 甲乙青年各一(男、女同学各一饰) 画外音(一女生朗诵) 参加聚会的青年朋友(全体同学饰) 开场白:(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座谈会的主题就是“新文化运动”。为此,老师特地给同学们请来了几位最尊贵的客人。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光临。 幕启: (扮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四位同学上场,全体同学起立鼓掌欢迎) 陈、李、胡、鲁:(站成一排,面向全体同学,以手抚胸,鞠躬施礼)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 陈独秀:(上前一步)我是陈独秀,《青年杂志》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创办的。请各位记住我的大名,谢谢! 李大钊:我叫李大钊,欢迎各位青年朋友光临本次聚会。本人由于宣传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后来被北洋军阀政府杀害,但我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胡适:鄙人姓胡,单名一个“适”字,酷爱文学。新文学形式改革的初步设想就是我提出来的。 鲁迅:我嘛,原名周树人,笔名叫鲁迅,人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李大钊:哈哈,今天我们大家难得一聚,咱们还是讨论讨论新文化运动进行的情况吧。来,各位请坐下谈。 陈、胡、鲁:这个话题甚好! (全体落座) 鲁迅:独秀先生,您德高望重,见识广博,论谈精辟。还是您先谈吧。 您可是我们新文化运动的泰山北斗啊。 李、胡:对、对,树人兄说得是。 陈独秀:好,那我就不谦让了。现在呀,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我们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各位听说了没有? 李大钊:听说了,真是荒诞之至! 胡适:我也有所耳闻,这种说法实在是对国家大事无知的表现! 鲁迅:(举起右手,食指上指,略带气愤的)我看,这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想破坏我们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的谬论! 陈独秀:我看,咱们有必要在民众当中澄清一下这个问题。今天,在我们面前坐了这么多热心新文化运动的青年朋友,我想请他们一起来讨论关于新文化运动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怎么样?(面向其他三位) 李、胡、鲁:好!

玄武门之变评价(1)

玄武门之变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强盛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他在位期间所开启的贞观之治,让后世对他传颂千年。历史对他的描述大多是正面描写,但是唯有玄武门事变留下让人诟病的机会。 通过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不仅杀害了他的兄长和齐王,还将他的十个侄子也一起杀了。后世大多对他评价是残暴不仁,不顾手足情谊。比如王夫之所写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历史为后世文人所写,里面颇多腐儒之言,不能片面的通过道德层次来评价此事。所以,我将以玄武门之变的道德和对后代历史的影响方面对其客观论述:第一、道德方面 唐太宗杀害手足并不是残暴不仁,冷酷无情,而是由当时朝野 环境和自己生长环境影响。要知道在当时形势危急,所有参与事件 的人物都命悬一线,内心的道德谴责与生死存亡比较起来是显得微 不足道的。 成则生,败则死。兄弟相残,这是封建社会注定的悲剧,帝王 家是没有亲情,只有权利的纷争和人和人之间的怀疑。明朝朱棣靖 难之役,清朝康熙九子夺嫡,西晋八王之乱,这些都是兄弟之争的 鲜明代表。

第一点:身在帝王家一个人没有亲情很难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当他们生下来的时候,已经被自己的母亲慢慢的进行教育。告诉他们:如果你不能做皇帝,而你有这么大的才华,你就会被你的兄弟嫉恨,从而杀害,在这种大的生长环境下已经注定了这个悲剧。 李世民的哥哥对他并无温情一说,李建成与李文吉在战争后因为自己的功名不如李世民,就不断排挤李世民,在战争中也是借用李世民的名义来进行剥削民众。对于他们而言,李世民不像一个兄弟,而更像一个利用工具,根本没有亲情而言。西汉名臣晁错,楚汉名将韩信,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努力奋斗的人,却被当成一个利用的工具,最终被抛弃杀害。 第二点: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所作所为和李渊对于战后赏赐的处理不当推动了李世民的杀心。 在唐朝建立后,李渊作为唐朝的第一任皇帝,李世民在战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在收获了不少的军心与民心,在选取继承人时,理应偏向李世民,但是李渊却犹豫不决,将李建成立为太子,却将兵权给予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在建立唐朝的第二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军队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李世民的兵权,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才得到消息,最终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在面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剧的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剧的应用 一、历史课本剧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1.熟悉教材创作课本剧 创作历史课本剧是基于教材资料而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编写课本剧的时候对历史教材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学生通过熟知著名历史人物了解重大历史事件,而后收集资料,分析编写出满意的历史课本剧,在创作课本剧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历史知识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历史知识。 2.辅助教学 历史教学当中还存在大量易于混淆的内容,例如著名的历史事件、时间、人物等,在开展历史课本剧表演活动时,可将容易混乱的历史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概括历史情节,使学生可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历史事件的经过,便于加深记忆,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能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 3.有助于学生相互协作 学生共同创作历史课本剧时,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完成课本剧的编写和呈现,在此期间学生一起学习、进步,参与讨论发表自我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经过不断的改动创作出理想的作品,学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二、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1.创作历史课本剧 首先,教师按照教学方案,让学生自行收集与教材资料相关的史料。教材是展开历史课本剧的前提,也是课本剧的重要指导内容,完整全面的历史课本剧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得以丰富。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方面收集到历史资料,同时学会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找到历史资料后,结合教材资料开始着手编写剧本,剧本的内容要与教材内容相切合,理顺剧本整体架构、故事发展走向,编写的剧本当中要包含开头、经过、高潮、结尾这几个重要部分,整个剧本内容应有冲突性、矛盾性,以便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编写历史课本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故事要与历史相符合,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创作课本剧。 2.历史课本剧的排练与预演

2020届高三高考全国卷24省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秘密★启用前 高考全国卷24省4月联考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韩非在主张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更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这一主张反映了() A.百家思想在争鸣中不断融合B.新兴地主阶级积极有为的哲学观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逐渐形成D.法家建立大一统国家的主张 25.秦汉时女性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立户授田,为“女户”。秦汉算赋,以十五岁为限征收,秦汉的典籍中有不少“赐女子百户酒”的记载。这说明秦汉时期() A.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逐渐形成B.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土地兼并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不断形成D.女性经济活动是税收的来源之一 26.关于“玄武门之变”,北宋编纂《新唐书》载为:“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但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中记载的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害太宗,太宗反击获胜。这说明() A.“玄武门之变”有其历史必然性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确认历史的真相 C.还原真实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D.历史记述受时代影响而呈现主观性 27.手艺式手工业是明清江南市镇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手工业形式。手艺工匠拥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进行订货加工,其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人市场。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手艺式手工业() A.自然经济色彩相当浓厚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之一 C.工匠缺乏基本人身自由D.技术传承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28.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传教士李佳白提出:“中国立南北直省,环拱京师,外而督抚将军,内而阁部大臣,俱有专司,以上承天子,意美法良,诚不必如泰西君民共主,政多纷更也。”这一主张()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说明中国传统政体有一定合理性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06年推行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明:要遵循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科书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史料,这些史料也集中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新高考也日益重视历史“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材料题中更多地贯彻了考查能力的原则,在强调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潜力,特别是学生运用历史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课程史料教学的意义 (一)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就要依赖史料。史料是指在人类的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各种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文字资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三类,它具有详细、丰富、系统完整的特点,是我们了解真实历史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历史的真实是蕴涵在庞杂繁多的史料当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大量的史料作为媒介,正如梁启超所说:“举凡人类纪录,无不纳之于史。” 充分结合课本提供的史料以及一切能用的课外知识服务于课堂,通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重现历史情境,学生能够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师生应该认识到史料绝不限于历史教科书,史料是丰富多样的。历史课程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地理、经济等多学科内容,高中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不丰富,知识储备有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但同时,他们有积极参与学习、探究历史事件的热情。史料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向学生提供了进行学习上创新的机会,对以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探究;使他们在研习的过程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得以开发出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三)弥补教材不足,拓展思维空间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剧本精品

【关键字】历史、方法、继续、文明、举行、发展、基础、办法、解决、方向、促进、上心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投影)第一幕吐蕃使者求婚(音乐起,大唐音乐) 小太监:吐蕃使者到。 禄东赞:尊敬的天可汗,祝您永远安康!天可汗仁慈爱民,大唐人杰地灵,赞普久仰中土文明。我们奉赞普之命,特来大唐求婚。这里有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为聘礼,请天可汗收下。(太监收下)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爱之如一。赞普千里迢迢派使臣向唐朝求婚,朕深感欣慰。不过目前已有回纥,突厥等族的使臣前来求婚。众多使臣都来求婚,令朕左右为难。还需找出一个择婿的万全之策。 小太监:宣众使臣进见。(众使臣上) 唐太宗:(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现在朕出三个考题,如有哪国使臣能答出、答好,朕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君主。出题! 宫女:请听题。第一题:御马苑里有100匹小马驹关在左边的马圈里,有100匹母马关在右边的马圈里,请你们找出一个好的方法为100匹小马驹找到自己的母亲。开始答题。(回纥使臣和吐蕃使臣举手) 回纥使臣:尊敬的天可汗,回纥使臣已有答案。把100匹小马驹一一宰杀,母马听到自己的孩子哀鸣,定会痛苦嘶鸣。用此法,可一一辨出小马驹和母马。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臣另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此难题。 唐太宗:说来听听。 禄东赞:此法是:把小马驹饿一整天,然后放他们出来,小马驹定会跑到母马处吃奶。这样既不伤害小马驹性命,又能让其和母马团聚,还能

体现天可汗的宽厚仁慈,何乐而不为呢? 唐太宗:此法甚妙。出下一题。 宫女:这里有一颗九曲明珠,几束丝线。请你们想出办法把丝线穿过明珠中间的孔。 小太监:这颗明珠中间的空弯弯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要想用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谈何容易。(几位使臣拿着丝线直发愁) 禄东赞:起奏天可汗,吐蕃使者有一办法。我可以找来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毛拴在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的向孔里吹气。蚂蚁不久就会从另一端的孔中钻出来。我再把丝线接到马尾鬃毛上,轻轻一拉,丝线就穿过了九曲明珠。 唐太宗:(哈哈大笑)此法甚好。还有最后一题。请看!(众宫女如仙女般走出来,装束打扮相似)这里有30位美女,其中一位是文成公主)你们要在一刻钟时间内从中找出文成公主。 禄东赞:(哈哈大笑)赞普久闻文成公主芳名,倾慕公主良久。文成公主出生于皇宫,自然气度不凡,风华绝代,与众不同。臣已经辨认出来。 唐太宗:(诧异)哦,指出来,给朕瞧瞧。 禄东赞:公主知喜事而来,额头上有红痣乍现,且祥瑞出现,身后有彩蝶飞来。 (太宗、众宫女纷纷望着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摸摸额头,不仅嫣然一笑) 唐太宗:(哈哈大笑)吐蕃使臣果然机智非凡,想必赞普更是聪明绝伦。既然吐蕃使者一一破解难题,那文成公主就嫁于吐赞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