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6—27页“天可汗”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1—3题:

一.“天可汗”

1.贞观初年太宗派大将李靖率三千铁骑大破东突厥于阴山,俘其兵民十几万,太宗接受大臣建议,“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

(1)结合教材与材料,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两手策略?

两手策略:武力打击和怀柔安抚。

(2)具体做法是什么?

唐太宗借东突厥内乱之际,派大军一举扫平东突厥。唐朝在当地

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

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的大意是什

么?

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

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所以赢得了这些少数

民族的拥戴。

3.读柳宗元的诗,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1)诗中“文皇”、“天子神”、“天可汗”指的是

谁?

都是指的唐太宗。

(2)“天可汗”的含义是什么?“夷狄”为什么

尊称其为“天可汗”?

“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听老师或同学讲松赞干布求婚的故事,或者解读《步辇图》所含的历史信息,完成问题)

三.点苍山会盟(简单了解即可)

隋唐时期在今天云南洱海地区分布这六个部落六诏。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逐步统一了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定都太和城。794年正月,在经历了一段摩擦和战争后,南昭王和唐朝时团在点苍山会盟。南诏王率文武大臣发誓:“请全部部落归服汉朝(此处指唐朝)”“永无离贰”。

【共同探究】

1.本课课题“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是什么?(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各

族与唐朝关系和睦、友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哪些事件表明了“和同为一家”?

唐太宗被西北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朱丹;唐玄宗时尺带朱丹上书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合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又相约盟誓,互不侵犯,“甥舅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点苍山会盟。

学生只需记住“天可汗”与文成公主。

2. 文成公主入藏与昭君出塞有何不同和相同之处?

相同:都是汉族皇室女子嫁给少数民族首领;都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往来;都留下了千古佳话等等

不同:汉昭君出塞是汉对匈奴武力服软,是屈辱的表示。唐文成入藏时,汉藏是对等的强国,和亲是政治联盟的表示,性质不同。因此,昭君在匈奴只是匈奴可汗的女人之一,而文成公主则是具有崇高地位和声望的。

注意:不同点可以给学生略作解释,不必让学生掌握。教材虽然也说的是匈奴单于多次求婚,汉元帝才应允。但是,这也是汉元帝没有决心对抗匈奴的表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下面的材料请参考:(来源网络)

相同点是中原汉族政权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联姻以示友好,且都是少数名族政权首领主动向中原王室求婚联姻。昭君出塞为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勿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自请前往,从而使匈奴与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文成公主入吐蕃于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即位后希望与唐朝通好,派使臣禄东赞前往唐朝求婚,当时适逢天竺,大食,仲格萨尔,及霍尔王等同时派了求婚使者,为了公平合理,唐太宗通过“六试婚使”,禄东赞表现出了超凡的智慧为松赞干布迎娶了宗室女文成公主,传播了中原文化,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为唐与吐蕃的友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同点是:1。联姻时昭君只是宫女是在皇室无合适人选时自请前往,这是昭君的伟大之处,也是“昭君出塞”这个故事得以在百姓中传诵的原因。而文成公主是皇室宗室女,可以说没有选择的权利。2.昭君成为宁胡阏氏只为汉匈友好作出了一定贡献,而文成公主则传播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吐蕃各种农作物,书籍,历法,文字等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3.昭君在匈奴的境遇远不如文成公主,昭君虽为阏氏,但在呼韩邪死后又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而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而耗资修建了布达拉宫,可谓极尽荣宠,很受藏族人民的爱戴。

【归纳整理】

请在下图的空白处填上少数民族的名称,填一个讲一个相关的故事,看谁讲得好?

故事略(即教材上相关的内容)(学生如果知道其他故事更好)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文中“文皇”指的是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2011·济宁中考)右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

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

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

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

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2中考·成都)“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

A.汉族与南诏

B.汉族与回纥

C.汉族与鲜卑

D.汉族与吐蕃

4.(2011·连云港中考)唐诗《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5.(2012中考·盐城)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①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②文成公主入吐蕃③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6.(2012中考·黑龙江鸡西)“合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回纥

B.吐蕃

C.南诏

D.靺鞨

7.(2012中考·陕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右图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

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

远降文成公主入藩。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

主因兹降藩。自此以来,完事休贴。见者边吏不谨,互

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今遵永旧,咸与维新,

帝式藏用,不违厥旨。

问题: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藩之间的关系。

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姻亲关系;合同为一家;有过冲突,以和为主。

(2)《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价值?

价值:此碑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见证。

历史第五课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授课:曹六平,杨帆时间: 一、学习目标: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 掌握《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目标: 二、教学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三、自学指导: 1.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①年月,为镇压,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率领,进犯,在被义和团围困,死伤惨重。 ②年月,八国联军攻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分析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直接:。 根本:。 3.《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年,清政府同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内容:①经济上:; ②政治上:; ③军事上:; ④外交上:。危害: 。 四、课堂达标 1.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 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3.1902年一位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认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当时:()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4.如果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美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B.各国使馆林立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 5.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 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6.下列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在影响上有何特点()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 8.八国联军刚踏上中国土地就遭到惨败的一次战役是() A.青浦大捷 B.慈溪战斗 C.黄海战役 D.廊坊战役 9、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 A、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B、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 C、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力 D、列强联合发动 11、1900年6月,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大平天国运动 D、变法运动 1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馆区 13、使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九国公约》 14、《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 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15、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他们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①《马关条约》②《南京条约》③《辛丑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16、《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允许外国驻兵 C、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赔偿白银4.5亿两 17、毛泽东总结中国近代历次农民起义运动失败时说过:“没有农民办不成 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A、虎门销烟 B、收复台湾 C、黄海海战 D、义和团运动 17.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到了一九零一年,它(指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 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后, 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入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 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据此回答:(1)哪一事件使中国“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地步?” (2)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何警示?

第五课复习导学案

第五课合作竞争求发展(导学案) 课型:复习 一、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感受合作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会合作的乐趣;树立竞争和合作的意识,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竞争,学会在竞争中欣赏对手,养成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二)能力:发现生活中的合作关系;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竞争,在竞争中不忘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知道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了解合作有许多表现形式,认识合作的必要性;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懂得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了解竞争的积极作用。 二、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生活需要合作;正确认识竞争的积极作用,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 难点:竞争合作求“双赢” 复习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 复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导学(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并画出知识树)

学生展示后,教师点拨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小组检查(小组互助学习)5分钟 第二环节:巩固训练——导学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各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属于正当竞争的有:() A.某食品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降低价格占领市场 B.某冰箱厂通过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C.某洗衣机厂通过诋毁同行业其他品牌的洗衣机占领市场 D.“藏秘排油”进行虚假宣传占领市场 2、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为了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通过长期竞争,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宣传力度,使得这两个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两个软饮料公司。上述材料说明() ①经济的发展需要合作,也需要竞争②如果没有竞争,合作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③合作与竞争同时存在,但竞争是最主要的④由于竞争对手的激励,人们才会不断进取,奋力向前⑤生活中的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3、希尔顿集团是当今世界著名的跨国集团,200多幢巍峨壮观的希尔顿大厦遍布世界各大都市。对于希尔顿的成功,创始人唐拉德·希尔顿曾这样说:“我可能是得克萨斯州最幸运的人,这种幸运来自友谊,来自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希望我的一生能永远与同僚相处愉快、合作无间。”希尔顿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A.善于与人合作是取得成功的秘诀 B.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C.竞争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D.不正当竞争害人害己 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 1、2007年10月6日,美国女子短跑巨星琼斯公开承认,自己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服用了兴奋剂。她主动交出了她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的5枚奖牌,并就此宣布退役。国际田联宣布收回琼斯近3年获得的所有奖牌,并禁赛2年。另外,琼斯还要面临高达5年的牢狱之灾和25万美元的罚款。对此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际田联的做法保证了选手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竞争

一年级音乐第5课导学案

第5课《爱劳动》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 课题:《爱劳动》课时:两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表演《洗手绢》 2、聆听《劳动最光荣》 3、聆听《三个和尚》 4、表演《大家来劳动》 二、学习预设: 1、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2、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容。 3、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4、通过图谱“走哦”的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三、知识: 1、歌曲《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学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开始有器乐描绘天漫漫亮起来,引出孩子活泼而有生气的歌声。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2、民乐合奏《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音乐。乐曲以民族乐器的独特音响描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经过。音乐主题是从寺院的经声调演变而来的:1122 2222 | 3333 5555| 6661 2222 |使人联想到寺院的钟声,咏经声。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俏地描绘了小和尚念经是的情景。 乐曲以简单的三件乐器描绘了生动的三个人物形象,展现了繁忙的劳动景象,学生可以从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想象所表现的基本容。生动、有趣。 3、歌曲《洗手绢》 《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特点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4、歌曲《大家来劳动》 《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2/4拍子,五声宫调式,四乐局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整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描绘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孩子门要通过演唱来体会这种音乐情绪。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七年历史下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邹平审核:东山中学历史备课组时间:2012-3.4 【学习目标】 1、记住“天可汗(Kè hán)”的含义,知道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记住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学习流程】 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 (一) 自学提示: 1、学生自学教材 2、重点:了解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问题 (1)天可汗的含义? (2)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3)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 (二)个人默学课本20至24页(8分钟) (三)小组交流(2分钟) 二、展示与质疑:展示问题⑴至(3)提示:①展示学会的②方式可多样③以小组 为单位 三、点拨与归纳: 、教学反思:四、检测与反馈: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2.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3.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了吐蕃与唐朝会盟 B.使吐蕃上书“唐蕃和同为一家”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D.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4. 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描绘的场景是 A.汉武帝会见匈奴使者 B.汉光武帝会见倭奴使者 C.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 D.唐玄宗会见南诏使者 5.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突厥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 6.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敦煌莫高窟。 7.唐朝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这说明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地区用兵的做法 B.统治者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始终非常和睦 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 8.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不包括 A.通婚联姻 B.经济文化交流 C.共同镇压安史之乱 D.会盟 9.吐蕃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藏族 B.维吾尔族 C.蒙古族 D.彝族 10.材料分析: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学习后记: 三、点苍山会盟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导学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含答案)

课题: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异同。 3、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预习案】 【自学导航】 一、罗马城邦 1.时间、地理位置:公元前__1000__年,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公元前__509__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__公民大会__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__十二铜表法__》。 4.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__斯巴达克__起义。 二、罗马帝国 5.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__屋大维__,他首创了“__元首制__”。 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__地中海__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7.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__476__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探究案】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 【探究一】 1.阅读教材P22,找出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并说说罗马共和国是如何管理的。 时间:公元前509年; 国家管理: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

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探究二】 2.简述罗马帝国的衰亡的过程。 (1)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日耳曼人屡屡进攻 (2)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3)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拜占廷,故称“拜占廷帝国”。 【检测案】 1、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他在《高卢战记》中写到:“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这表明() A. 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 B. 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 C. 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D. 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 2、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结束王政时代,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 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 B.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C. 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D. 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但被刺杀 3、石膏雕像“阿格里巴”是屋大维的女婿、部将、密友,他追随屋大维在罗马内战中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 A. 赢得布匿之战 B. 推行种姓制度 C. 打败波斯帝国 D. 建立罗马帝国 4、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 C. 古罗马文明 D. 古中国文明 5、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 A.罗马战胜了迦太基 B.恺撒夺权 C.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D.“罗马和平”的出现 6、标志奴录制在西欧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A.斯巴达克起义爆发 B.西罗马帝国灭亡 C.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D.东罗马帝国灭

第5课 “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富庶的大唐吸引了众多的周边少数民族,引发了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课程标准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通过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通过课堂编排有关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并能培养他们信息的处理和表达表演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政府的开明政策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保

证。 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使学生了解到自古以来西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唐朝民族关系史课,教材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点苍山会盟”三目来说明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和同为一家”。其中“天可汗”体现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内容较详,是本课的重点,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与交往;而“点苍山会盟”是小字内容,可稍做介绍。点苍山会盟促进了西南地区和内地的交流。 总之,唐朝先进文化吸引与开放的民族政策是和睦的基础,少数民族首领也为友好和睦作出了贡献。通过唐朝民族关系史的了解,能进一步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重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本课难点 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意义。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英语第5课导学案

五年级Lesson5:What Are They Doing?导学案 Group : Name : Designer: Liu Na Date :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学习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1)people 人2)don ’t=do not 不3)can ’t=can not 不能4)behind 在…后面 反义词 in front of 在…前面5)find 找到 6 )draw 画 2.短语:1)play cards 打牌 2)have fun 玩的开心3)play with 和…一起玩 4)on the train 在火车上5) behind me 在我后面6)read the newspaper 看报纸 3.能熟练运用句型:1)A: What is the woman doing?这个女士正在干什么? B: She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她在看报纸。 2)A: Who is playing?谁在玩? B : The man behind me is playing cards with his friends. 我身后的男士正在和他的朋友打牌。 3) A: What are they doing?他们在干什么? B : They are playing.他们在玩。4)A: What are you doing? B: I ’m playing with the baby.你在干什么?我在和婴儿玩。 【学习重难点】能熟练运用本课句型: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is he/she doing?并能做出正确的答复。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学习流程】 Step1:课前热身。 1.sing an English song. 2.Listen and do. Lead the students to do the dialogue: A: What is he/she doing? / What are they doing ?B : He/She is …/ They are … Step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听录音跟读课文,学习生词。 3.我们要用我们喜欢的方式练读课文。 4.合作探究我能行!(小组合作讨论) What are they doing? Step3:交流展示 1. 组内交流问题,表演对话。 2. Let ’s do it.( Part 2) Step4:反馈拓展.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The woman is ______ ______ _______(看报纸) ____the train. 2) I ’m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_ (和这个婴儿玩). 3) The man behind me is playing cards with his friends. (对划线部分提问 ) ______ _______ playing cards with his friends? 4) They are having fun.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hey are haveing fun together .(改错)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老师评价 展示交流我大胆! 自主学习我认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及答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了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3、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能说出自己体会[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尺带珠丹 B 松赞干布 C 皮罗阁 D 大祚荣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与尺带珠丹和亲 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 A.吐蕃 B.突厥 C.黑水靺鞨 D.回纥 5、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谥号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 A.皇帝 B.国王 C.可汗 D.赞普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贺生活方式。 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8-9题 8、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 ) A.展子虔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9、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 A、左起第一是译员 B 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 左起第三是禄东赞 10、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 B、神情恭敬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C、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团结统一的画卷。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和同为一家” 学习目标: 1、了解吐蕃的社会发展状况,掌握吐蕃与唐朝的关系。 2、了解回纥、靺鞨、南邵的社会生活状况,掌握回纥、靺鞨、南邵等民族与唐朝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 (一)、引入:时期,我国统一的国家得到发展。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加强。如和,在今先后设立了管辖的最高和机构。 (二)、阅读教材23页-24页,第一标题“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完成练习: 1、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吐蕃人是的祖先,很早生活在一带。有的以为业,有的以为生。他们的和水平也很高。 2、吐蕃的统一: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统一,定都。 3、唐朝与吐蕃的关系:①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经过:年轻的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求婚。把嫁给他。 意义:入吐蕃,密切了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世纪初,接受了吐蕃的请求,把嫁到吐蕃。 ③“和同为一家”:文化的进一步,关系更加密切。 (三)、阅读教材24页-25页,第二标题“回纥的勃兴”,完成练习: 1、回纥的社会发展:回纥是的祖先,游牧于流域,逐渐向南发展。他们崇尚,民风。世纪中期,回纥建立,回纥改名为。 2、回纥与唐朝的关系:①封其首领为。②与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③双方在上相互交流。 3、回纥的西迁:840年政权瓦解后,部众大部分西迁到今、等地。 (四)、阅读教材25页-26页,第三标题:“车书本一家”完成练习: 1、靺鞨的社会生活:隋唐时期,我国东北的、流域,生活着族。他们,。世纪末,族的一支统一各部,建立起。 2、靺鞨与唐朝的关系:在粟末设州,以其首领为,封。从此,政权以“”为号。 (五)、阅读教材26页,第四标题“苍山洱海间的南诏”完成练习: 南诏的统一:隋唐之际,一带分布着。居民是和的祖先。在朝的支持下,最边的统一了。 封其首领为。

五年级第5课导学案

Unit 1 Lesson5 Who Is Hungry? 导学案审核人:Grade:Group:Name:Designer: Jing Lu Date:You are the best! ( 你是最棒的!) 【学习目标】 1、重点词汇:有关食物名词 2、理解并掌握句型: 1) Who is hungry? 2)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 would like some____ 3) Would you like some______? Yes, please./No, thanks. 4) May I have some…?Sure!【学习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句型: 1) Who is hungry? 2)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 would like some____ 3) Would you like some_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 4) May I h ave some…?Sure!【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课前准备】录音机 【学习流程】 I.Class Opening T: I am hungry, I would like some dumplings. Would you like some dumplings? Ss:______________. II.展示交流 1.(看看你的预习成果)写出下列单词并给单词分类: 汤__________ 三明治__________ 水果__________ 饺子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导学案

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课后生字表里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表里生字所带课文里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 诚信,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 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1、理解“道德难题”的含义。 2、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学法提示:反复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一 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文最后 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各题: 1、我要把下列词语多读几遍,还能写好,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多写几遍。 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 橡皮拮据奔驰馈赠闷闷不乐迷惑不解梦寐以求 2、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财()牌()题()飘()捎() 村()碑()提()漂()梢()

盘点·反思 学习生字和词语,我已经养成的习惯有: □预习课文时自主地抄写词语和理解词语。□对多音字格外注意。 □写字的时候,常常联想跟这个字同音或形近的字,通过这样的方法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3、课文中有许多如:“拮据”、“境况窘迫”一类的词语,我能联系上下文在课文边做批注 3、我在课文的标题上方批注课文的主要内容,在1、2自然段边上批注两段的意思,在文尾批注最后一个自然段意,批注开头与结尾之间的关系。 4、我有几点疑问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是关于: ◇词语的。()◇句子的。()◇表达方式的。() 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细读全文,体会父亲的神情、动作,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1、我猜测父亲中奖前会想:;中奖时会想: ;中奖后会想:; 拿起电话的那一刻会想:。 2、文中的“我”在父亲中奖时想:;发现父亲神情严肃时是这样想的: ;看到两张彩票“我”又这样想。 3、我要在课文中批注 4、我还要批注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5、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在日记本里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阅读 生命的呵护 有个人去山里打猎,整整一天,一无所获。傍晚时分,他发现了一对正在相互嬉戏的山鸡。那是两个稚嫩的山鸡,对保护自身安全还一无所知,对他响亮的脚步声竟充耳不闻,继续在山岩上嬉闹。他大喜过望,取下肩上的猎枪,瞄准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高一历史 LS-2019-02-10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导学案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第 节 【学习目标】: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一、课前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看书(P22——P25),完成下表: 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1. 原因 (1) (经济根源) (2 ) (社会根源) (3) (商业危机) (4) (宗教需要) 2. 条件 客观:(1)科学技术的发展: (2)知识的进步: 主观:完成了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 对欧洲: (1) (2) 西欧为中心的世界 找到新商路 (3) 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 “地理大发现” (1) 金银大量涌入欧洲 (2)社会分化 ①封建主衰落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 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亚非拉: (1) 带来深重的灾难。 (2)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对世界:

(1)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2) 各个文明之间开始进行频繁的交流,推进了整体人类文明的发展。 预习质疑: 二、课堂探究 1、质疑探究一:新航路的开辟是否偶然? 阅读材料,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一中世纪(约5世纪-约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15世纪的欧洲社会上出现了什么变化?对人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日本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其所属岛屿有金,而地距陆远,商人鲜至,所以金多无量,而不知何用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岛…亦有调味香料,种类甚多。……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四 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亚欧传统商路的枢纽,土耳其的横征暴敛加之长期的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被破坏,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五作为热爱神圣基督教并努力推动其发展的天主教徒,国王与女王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并使其皈依吾神圣天主教。 ——《哥伦布航海日记》 2、质疑探究二:为什么葡萄牙和西班牙会在新航路开辟时走在最前面? 材料:西班牙,葡萄牙在中世纪末期最先形成了民族国家,建立了强大的封建王权,实行君主专制统治.高度君主集权的体制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力量凝聚起来,爆发出强大的能量.而此时欧洲仍是无数个小邦国在混战.因此西班牙葡萄牙占得先机.西葡贵族为了满足其奢侈生活,不断追求黄金和香料.但突然崛起的奥斯曼帝国阻断了通往亚洲的商路.这时强大的王权再次发挥其作用.西葡用国家的力量支持冒险家们前所未有的开辟新航路的壮举.

哲学与生活第五课导学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 【学习目标】 1.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析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两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牢固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定唯物主义的信仰。 【重点难点】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的产生过程。 【课前预习案】 【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温馨提示:物质世界≠物质,物质世界是指万事万物(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温馨提示:人脑≠大脑 思考:电脑能不能全面代替和超过人脑?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产生意识的厂房和机器——人脑。 (2)产生意识的原材料——客观存在。 温馨提示: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形成意识。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小结:什么是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温馨提示: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预习自测】 1.为什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为什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为什么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内容和方法论? 【课堂探究案】 【自主探究】(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 1.从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除人脑外,其它动物都不能产生意识,因为只有人脑才是意识的来源。 3.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如同照相机.镜子对事物的反映一样。 4.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主观臆造的。 5.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所以“鬼神”等宗教迷信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想象。 6.“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管梦境多么离奇,它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写出要点;合作讨论,完善要点;点评点拨,总结规律方法)活动一: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火中放置一个香蕉,人用杯子从附近的水缸中取水灭火后拿出香蕉来吃,猩猩很快学会了。当人把水缸放到猩猩经常玩耍的小河对面时,人们发现猩猩并没有从身边的小河中取水灭火,而是走过小桥,从水缸中取水,再走回来灭火。我们可以从这个实验看出,猩猩并不知道小河的水和水缸的水都是可以灭火的,对它来说,有用来玩耍的水,还有用来灭火的水,二者是不一样的。 (1)猩猩机械地模仿人,是产生意识了吗?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应。 (2)黑猩猩和人都属于高等动物,为什么只有人具有高级的反应形式——意识呢? 活动二: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刚开始被救出来的时候,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她像狼那样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 有人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所以有了人脑也就有了意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观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案鲁教版

“和同为一家” 课题“和同为一家”课型新授执笔人 审核人级部审核时间第周第导学稿教师寄语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2、能力目标: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比较概括能力。 3、知识目标: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知道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教学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方法学后教、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太宗因为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先后在今天新疆地区设置管辖机构。 问题归纳: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期称作_________,他们生活在__________一带。以_____和______为生。 2、7世纪前期,吐蕃的杰出首领____________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_______。他仰慕中原文化,向唐朝求婚,_______把__________嫁给他。 3、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___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问题归纳: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对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回纥的勃兴 回纥是________族的祖先,游牧于___________一带,8世纪中期,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后来,回纥改为________。 “车书本一家” 靺鞨族是我国________族的祖先,隋唐时期,生活在今我国东北的_______、________一带,7世纪末,粟末靺鞨建立政权,后来唐玄宗在那里设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封__________,从此,粟末靺鞨以______为号。 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隋唐之际,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_______,他们是_______和________的祖先。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_________。问题归纳: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动脑筋P22 p23 p24 三、教师点拨 四、当堂检测 1、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主要讲述了唐朝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关系,那么最能说明这一课题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复习课程

第5课三大改造 课型:新课教学时间: 【课标要求】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导学案

5、中彩那天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课后生字表里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表里生字所带课文里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 诚信,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 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1、理解“道德难题”的含义。 2、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学法提示:反复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一 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文最后 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准备:收集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能做以下各题: 1、我要把下列词语多读几遍,还能写好,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多写几遍。 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 橡皮拮据奔驰馈赠闷闷不乐迷惑不解梦寐以求 2、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财()牌()题()飘()捎() 村()碑()提()漂()梢() 盘点·反思 学习生字和词语,我已经养成的习惯有:

□预习课文时自主地抄写词语和理解词语。□对多音字格外注意。 □写字的时候,常常联想跟这个字同音或形近的字,通过这样的方法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3、课文中有许多如:“拮据”、“境况窘迫”一类的词语,我能联系上下文在课文边做批注 3、我在课文的标题上方批注课文的主要内容,在1、2自然段边上批注两段的意思,在文尾批注最后一个自然段意,批注开头与结尾之间的关系。 4、我有几点疑问批注在书上准备与同学交流,是关于: ◇词语的。()◇句子的。()◇表达方式的。() 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细读全文,体会父亲的神情、动作,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细细品味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的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1、我猜测父亲中奖前会想:;中奖时会想: ;中奖后会想:; 拿起电话的那一刻会想:。 2、文中的“我”在父亲中奖时想:;发现父亲神情严肃时是这样想的: ;看到两张彩票“我”又这样想。 3、我要在课文中批注 4、我还要批注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5、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在日记本里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阅读 生命的呵护 有个人去山里打猎,整整一天,一无所获。傍晚时分,他发现了一对正在相互嬉戏的山鸡。那是两个稚嫩的山鸡,对保护自身安全还一无所知,对他响亮的脚步声竟充耳不闻,继续在山岩上嬉闹。他大喜过望,取下肩上的猎枪,瞄准其中的一只。就在他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一只雌山鸡像一道闪电从草丛里腾起,落在两只小家伙的身前。“嘣”!枪响了,雌山鸡应声栽倒在岩石下,只发出半声凄叫。 两只山鸡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呆了,它们挤在一起,傻傻地看着满身鲜血一动不动的母亲。他也怔住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猎枪从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