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的两大线索

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的两大线索

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的两大线索
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的两大线索

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的两大线索

摘要:本文立足制度创新理论的基本线索,提出制度创新理论发展的思路。已有的制度创新理论大致沿着需求线索与供给线索平行发展,而需求与供给二者综合的线索可以说是该理论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制度创新;交易成本;制度变迁;有界理性

正文:

“创新”的概念和创新理论是由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和阐述的,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斯在1971年出版的《制度变革和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继承并创造了制度创新理论。

研究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是为了改善经济绩效,相对节约交易成本,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新制度经济学家围绕交易成本,悉心探讨了企业起源、产业组织和外部性等问题,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能使我们对生产的制度结构之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的理论”。[1]

其基本分析框架如下: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或节约某些交易成本,人们进行制度创新;当新制度所能提供的边际收益等于旧制度进行所需付出的边际成本时,制度创新就会暂时停止,制度结构就达到了某种“均衡”;分析自然环境、技术水平、人口结构、产权、道德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如何向人们提供新的获利机会,从而提供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动力;只有当环境改变时,才会又发生对更新制度的需求或供给。

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发展规律,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大致遵循两大线索,即需求线索与供给线索。具体情况如下:

一、制度创新理论的需求线索:

(一)科斯的制度创新观。科斯对制度创新的论述是开拓性的。此后许多关于制度创新需求方面的论著基本上是遵循科斯的观点,即认为制度创新只有在预期收益超过变迁所需成本时才会发生。科斯提醒我们,制度创新的效果在结构上并非全部都是帕累托效率的,因为导致某些决策改善的现行制度也会导致其它决策的恶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科斯确认了交易成本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与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着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强度,决定着制度创新能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2]

(二)安德森、舒尔茨和希尔等人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分析。安德森、舒尔茨和希尔等人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需求诱致变迁的观点。他们认为,特定的制度至关重要,并且经常处于变化中,人们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正试图对不同的制度安排作出社会选择。舒尔茨还把制度视为经济领域里一个变量,而且这些变量是对经济增长的反应。他引入了两个关键的概念,即一种制度所执行的功能的经济价值以及经济均衡的概念。建立起分析框架:假设制度是某些服务的供给者,这些特殊服务可能是一种便利,如货币,也可能是一种用以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如租赁、抵押及商品期货市场,还可能是一些信息,随着人的经济价值提高,人们不断对各种制度作出选择,这种对于效率更高的制度的需求,推动着制度不断变迁。[3]、[4]

(三)诺思等的需求引致制度创新观。诺思继承和扩展了科斯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分析,尤其是通过对西方世界兴起的历史考察,为其理论提供了实证资料。

其分析框架是:当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下,由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所引起的收入的潜在增加不能内在化时,一种新制度的创新可能允许获取这些潜在收入的增加。这意味着,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才可望在一个社会中发现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在他们看来,制度创新还是由人口以稀缺资源构成的压力增加所引致的。在现代,人口对土地的持续压力进一步导致了土地的废除和从以使用奴隶劳动为基础的耕作制度转向由农民所有的生产制度,或者转向由资产者所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他们还分析了当工资相对于土地的价值提高时,当给予农民和土地所有者更大的土地控制权时,社会就发生制度创新。[5]

二、制度创新理论的供给线索:

这种观点认为:制度创新的供给不可忽视,因为需求的变动趋势虽为必要条件,但不是了解变迁路径的充分条件。政治经济分析的要素是决定性的,决策者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成本和利益,才是对变迁的性质和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

(一)诺思对制度创新的供给分析

诺思对国家的分析是基于对国家特征的如下认识:国家凭借其规模经济优势,以一组服务(如,提供公正、安全的社会环境)换取收入,以使其财富或效用极大化。因此,国家就要区别对待各种成员并对立设计不同的产权,促使国家收入极大化。同时,国家也受其它国家或国内个人、集团等潜在竞争者制约,各国都想使自己的成员有更好的境遇,在各国,法律、公正和防务等服务供应上的规模经济都被认为是文明的基本源泉。

诺思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收入最大化之间存在根本冲突。国家(统治者)总想使他由财产权制度得到的租金愈多愈好,在这个目标限度内,统治者又想节约交易成本,以便社会产出极大化,从而扩大征税的基础。因为存在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和征税的交易成本,为此,统治者往往只得容忍非效率的产权的普遍存在。同时,由于“搭便车”问题阻碍着改变制度安排所需的组织的发展,非效率产权也就始终存在。按照一逻辑,诺思还认为,制度创新“将出自统治者,而不是出自国家成员,因为后者总面临搭便车的问题。”[6]这表明,一旦统治者的私人收益超过其私人成本,某种变迁势必会发生。

诺思指出,为了解决制度结构的稳定与变迁,某种超越个人主义的成本—收益计算的东西是必需的。个人在试图变迁结构时可能忽视这种计算,因为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该制度不公正;相反,个人也可能遵从惯例、规则和法律,基于一个相似根深蒂固的观念,即它们是合法的。因此,历史上的稳定与变迁需要意识形态理论来解释新古典理论中对个人主义理性计算的偏离。进一步,诺思认为,组织(包括国家)总会对意识形态作大量投资,以提高现存制度的合法性,减少维护现存制度秩序的成本。因此,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足够的灵活,使它不仅能获得新集团成员的忠诚,而且也能保持老集团成员的忠诚。至为重要的是,任何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克服搭便车问题,其基本目的是给予各种集团的活力,使它们能采取与简单的、享乐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成本收益计算相反的行为。这就是意识形态的主要推动力,因为无论是维持现有秩序还是推翻现有秩序,没有这样一种行为都是不可能的。

(二)V.W.拉坦对制度创新的供给分析

拉坦观察到制度创新的“供给”依赖于两个因素:知识基础和创新成本(与收益相关)。他断言,我们拥有的社会科学知识越多,则设计与实施制度创新就会越来越好。拉坦还指出,制度创新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在某些政治环境下,

成本简直可能是死亡,并且即使没有严厉的政治制裁,创新的成本也可能由于立法改变上的成本、法庭立案的成本、克服既得利益集团政治权力所付出的成本而高得令人望而却步。

具体地,拉坦考察了宪法秩序对制度创新四个方面的影响:(1)宪法秩序可能有助于自由的调查和社会实验,或者可能起根本性的压制作用,在后一种情形,制度创新所依赖的知识基础将受到削弱,变化将受到扭曲或阻碍。(2)宪法秩序直接影响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立法基础的难易程度。(3)宪法秩序影响到公共权力运用的方式,因而影响到由公共政策引入经济的扭曲形式,如果这些扭曲很大,则市场会显示出引入的制度创新将发生方向性错误。(4)一种稳定而有力的宪法秩序会给政治经济引入一种文明秩序的意识,亦即一种关于解决冲突的基本价值的程序上的一致性,这种意识会大大降低创新的成本或风险。[7]

更进一步地,拉坦认为上层决策者净得益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重要的制度创新的供给,必然包含政界企业家和创新者诸多政治手段的动用;制度创新的供给表是由面对政界企业家的边际成本表决定的,政界企业家试图设计新的制度并解决各种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在他们看来,如果政界企业家由制度创新得到的预期收益超过动用这种创新所需资源的边际成本,则制度创新的供给将有保障。但是,鉴于政界企业家的私人收益不同于社会收益,制度创新的供给是不会达到社会最佳水平的,由此可见,制度创新的供给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或力量对化。[8]

(三)林毅夫的强制性制度创新理论

在制度创新的供给分析方面,林毅夫把理论往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强制性制度创新理论。强制性制度创新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并实施的。因为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品,而搭便车问题又是创新过程所固有的,所以,如果把诱致性制度创新作为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则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为此,国家干预的强制性变迁就可以持续的制度供给不足提供补救,当然,国家干预同时引起国家的成本与收益,故此国家是否具有采取适当行为的激励,也构成经济分析中要碰到的问题。具体而言,当出现制度不均衡时,假若制度创新会降低统治者获得的效用或威胁到统治者的生存,那么国家可能仍然会维持某种非效率的不均衡。换言之,统治者只有在下面的情形下才会采取行为来弥补制度创新的供给不足:即按税收净收入、政治支持以及其它进入统治者效用函数的商品来衡量,强制推行一种新制度安排的预期边际收益要等于预期边际成本。没有人可以保证效用最大化的统治者会有动力去执行那些增进制度安排供给的政策,以达到社会财富最大化。进一步讲,维持一种非效率的制度安排与国家未能采取行动去消除制度非均衡,此二者同属于政策失败。政策失败成因在于:统治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9]

三、制度创新理论发展:

制度创新理论沿着需求与供给两条主线不断完善与发展,形成了一个对历

史和现实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分析框架,但是在建立制度创新的实施模型方面的努力却十分不够。国际经济增长中心[10]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将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结合起来,把明确模型与经验检验两相对应,为使制度创新理论进一步精确化作出了一定贡献。这个框架假设,制度安排是制度创新中的内生变量,而宪法秩序和规范性行为准则被视为外生变量。

许多学者假设现行制度无法获致潜在利益,并且只要改变现行制度的收益大于成本,就会发生制度创新。他们忽视了从开始变革到变革见效并最终得到补偿之间的时间因素,它会影响人们对变革的支持态度,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或成本,可称作“变革的绝对成本”。[11]

一般地,对于有效率的制度创新,人们在变革初付出的成本最终会得到某种形式的直接或间接补偿。但问题是,就象生产过程,尤其是技术创新过程存在投入产出“时滞”一样,制度变革从开始支付改革成本到改革初见成效直到成本得到最终补偿,也存在一定的“时滞”。就那些较重大较复杂、涉及面广、程度深的制度创新而言,时滞可能相当长。在这个长时期内,假如人们只投入不产出,只付成本不得收益,则丧失了旧制度原有的东西,又在新制度中一无所获,这就很难维持人们对变革的支持。进一步地,假如人们对于所蒙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丧失信心,就会转而抵制变革,结果变革过程在巨大的摩擦与阻力下面临失败的危险。所以,制度创新理论中纳入对变革的绝对成本的研究,也是其理论创新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R.科斯:《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R.科斯:《社会成本问题》[J],载《法律与经济学杂志》第3卷,1960年10月

3, 安德森和希尔:《产权的演进:美国西部的考察》[J],载《法与经济学杂志》1975年第18卷第1期

4,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88年

5,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J],载《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1968年12月号

6,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7、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C],载R.科斯、A.阿尔钦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8、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C],载R.科斯、A.阿尔钦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9,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J],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成立于1985年,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研究协会,其目的在于促进关于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和人类福利方面的国际性讨论。

11,陈昕:《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结构研究》[C],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2007年04月09日星期一14:32

关于执行理论与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考

审判业务?执行实务 !参见江伟在张启楣主编的《 执行改革理论与实证》一书中所作的序,人民法院出版社!""!年版,第##页。 害人是否享有追偿权取决于侵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根据国家赔偿法有关规定的精神,只有在侵害行为人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责任人才享有向侵害人追偿的权利。 从表面看,补充责任与替代责任都是责任人对他人的行为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责任人与侵害人(主债务人)分离的现象,但替代责任与补充责任在概念、特征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应加以混淆。 补充责任与垫付责任的关系。 所谓垫付责任,是指在责任人无力承担责任时,由与责任人有特定关系的他人依法承担的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贯彻意见》)第#$#条第!款规定:“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年满十八周岁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没有经济收入的,由抚养人垫付……”此外,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前提是驾驶员非执行职务,若执行职务致人损害,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承担替代责任)。从以上关于垫付责任的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垫付责任与补充责任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法律关系,由主责任人之外的他人承担一定的责任。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承担责任的根据不同。承担垫付责任的根据是因为主责任人与垫付人之间存在抚养关系或管理、监督关系。承担补充责任的根据是补充责任人与主责任人之间存在监护关系、经营关系、担保关系或侵权关系等。(!)责任构成不同。在垫付责任的承担方面,不需要考虑垫付人的过错问题。而在侵权性补充责任中,侵权人承担补充责任的前提是自身存在一定过错。 补充责任与补偿责任的关系。 补偿责任是指在侵害人没有责任或者没有侵害人、侵害人无力赔偿时,由收益人给予适当的补偿。司法实践中,补偿责任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因见义勇为而发生的补偿责任。如《贯彻意见》第#%!条规定的责任。该条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因紧急避险而发生的责任。如《贯彻意见》第#&$条规定的责任。该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失的,如果险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行为人采取的措施又无不当,则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要求补偿的,可以责令受益人适当补偿。”(’)因帮工或合伙而发生的责任。如最高法院《贯彻意见》第#&(条规定的责任。该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补偿责任和补充责任都是在主债务人无力赔偿时,由相关的责任人承担一定的责任,区别在于:承担补偿责任的人是受益人,其对损害的发生不存在任何过错;承担补充责任的人却不一定是受益人,只是因其与主债务人存在某种特定关系而承担一定责任。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执行理论与制度创新关系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执行制度创新是建立在认识和判断执行工作规律基础上的一种有目的性和高度自觉性的行为,以思想观念更新、理论探索创新为先导。物质的、实在的世界变革是人们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的外化,因而制度创新应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理论指导的制度创新,期望获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和民事审判实践中,历来有“重实体轻程序,重审判轻执行”之现象,民事执行一直是法学领域的薄弱环节,理论论证不足,实践重视不够,尤其是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审判与执行之间指导理论上的重大差异,往往简单地将审判原理强加于执行之上。由于对执行权本质属性没有正确认识,因而对执行工作的定位存在偏差。理论上的先天不足,造成传统民事执行制度严重滞后于执行实践,影响“执行难”的解决。!加强执行改革理论探索, 从法学理论的角度释疑解惑,统一认识,选准最佳的执行改革路径,从而促进执行新体制、新机制的完善,推进执行制度创新的进程。 执行制度创新是执行理论探索的结晶。执行制度创新既不是一种纯粹主观的现象,也不是一种纯粹客 关于 执行理论与制度创新的若 干思考 ! 童 兆洪 !""#$%

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一、引论及常用概念的定义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罗纳德·高斯在受奖演说中强凋他及其他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了生产的制度结构。如果经济学可以定义为是研究“生产”“消费”与“交换”的一种“社会学科”,那么主流经济学的重点在于对“交换”的研究,其核心部分是市场的研究及价格理论。主流经济学当然可以推广到制度方面的研究,家庭经济学的结果说明家庭制度如何影响消费结构,以贝克为首,在这方面的研究事实上建立了把社会学因素引入家庭行为的经济学描述的典范,从而可以描述消费结构如何随家庭结构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关于生产的制度结构的研究,是从对企业内部制度的研究开始的。例如高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实质》一文,以及此前Berle和Meansl933年的研究。其后约五十年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说明,与家庭的研究类似,当企业内部的制度发生变化时,其生产行为亦随之变化,导致例如供给结构的变化。 综此看来,主流经济学关于价格由需求与供给确定的原则被制度的研究推广到了关于供给与需求是如何受家庭与企业内部制度影响的原则。而所谓“新制度学派”的贡献在于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说明,服从某种最大化行为的人关于家庭及企业内部制度的选择受着交易成本的结构的影响。高斯之所以把他的文章定名为“生产的制度结构”。我以为其理由在于,家庭制度的研究实质上是家庭生产制度的研究,故迄今为止关于经济制度的研究可以认为是关于资源通过某种制度下的生产行为转换成更有价值的形态这一过程的研究。 基于以上的理解,经济制度的演化可以认为是人为减低生产的交易成本所作的努力,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认为是人为减低生产的直接成本所作的努力。那么一个自然的处理方法就是把技术进步和制度演变都看成是一种“创新过程”。诺斯于1990年发表的(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效果)一书,就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看法。 严格地说,这篇文章是对以上所说研究成果的一个回顾或加入了笔者个人理解的转述。成功的转述比不成功的创造更有价值。读者会同意,有时只是将不同作者的成果放在同一篇文章里就会产生“剩余价值”。 在以下的论述中,对常用名词作了较为正式的定义以避免混淆。这些定义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笔者个人的研究结果,正如黑格尔说的那样,概念在其展开的过程中就表现为理论。对于名词的不断细致的定义过程就是概念的展开过程。 对于制度变迁的论述可由对社会的定义开始。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涉及到“人与人”及“人与自然”这两种关系。此处“社会”一词指处于分工状态中的人群的结合。本文所使用的“制度”一词,指人与人之问关系的某种“契约形式”或“契约关系“。而“技术”在本文中指人与自然关系的某种状态。 任意两人之间的某种契约关系可用如下的方式描述: (1)规则,或正式的规则。这些规则可用如下的,但不无重叠的分类来描述: (1a)界定两人在分工中的“责任”的规则。用亚当·斯密著名的制针的例子来说明,就是

创新理论与实践 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创新理论与实践-第1讲创新理论与创新型国家 1 【单选】在韩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功不可没,对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A. 科研投入 B. 教育发展 C. 技术进步 D. 科技管理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D 2 【单选】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 A. 德国 B. 日本 C. 美国 D. 中国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C 3 【单选】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 A.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B.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C.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 以上皆是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D 4 【判断】2006年1月18日,中国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创新战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5 【判断】英国创新战略的规划设计以国家创新体系为核心展开,以实现从创新体系向创新能力的转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6 【判断】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提出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7 【判断】创新型国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国家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以上、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正确 1 【单选】关于内在制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 B. 通过政治过程获得权威的代理人设计和确立 C. 被自上而下强加并执行 D. 通常配有惩罚措施 A B C Dright 正确答案:A 2 【单选】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 A. 强制性制度变迁 B. 诱致性制度变迁 C. 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A B Cright 正确答案:C 3 【单选】改革以来中国的制度变迁属于() A. 渐进式制度变迁 B. 突进式制度变迁 A Bright 正确答案:A 4 【判断】家庭承包经营改革是一步到位的全局合法化改革。()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错误right 正确答案:错误 5 【判断】写在纸上的制度,与实际实施的制度总是一致的。()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学号: 课程论文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姓名 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 班级

目录 1. 引言................................................................................................................... - 1 - 2. 技术、制度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创新要素........................................... - 2 - 3.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 3 - 3.1 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 - 4 - 3.2 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 - 4 - 3.3 社会制度环境决定着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 5 - 3.4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二者的辨证互动关系.......................................... - 5 - 4. 历史演化视角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规律........................................... - 6 - 5. 中国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现状........................................................... - 8 - 6. 建设创新型国家应注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 - 8 - 6.1 改变过去重科学技术创新、轻制度创新的倾向................................ - 10 - 6.1.1 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 11 - 6.1.2 以市场制度创新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 11 - 6.1.3 要完善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交易的市场制度..................... - 11 - 6.1.4 要培育能有效激励科学技术创新的市场竞争制度............... - 12 - 6.1.5 以政府政策创新推动科学技术创新......................................... - 12 - 7. 结语................................................................................................................. - 13 - 参考文献:............................................................................................................... - 14 -

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一)

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一) 引言 传统的历史学家已表现出对使人类行为得以发生的制度的兴趣,他们的许多著作中包括了对人们与这些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检验。另一方面,经济史学家(尤其是“新”派史学家)则将他们的努力集中于用经济上的理性行为来解释过去的事件,制度被视为既定的,那些更为传统的史学家的“考古”癖有时会受到蔑视。或许是由于他们对长期变迁的关注,传统的史学家已承认,制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有关(一种对它们来讲是很显然的相互关系,不过经济学家只是逐步领略到的)。许多史学著作往往热衷于对政治、军事和社会制度的演进与发展的研究,正如这些复杂的制度已随历史而演进的一样,已形成的这些复杂的经济制度为这一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得以生存和实现的框架提供了一部分内容,尽管历史片断往往从一些理论形式中吸取教训,但遗憾的是,用于帮助理解制度变迁现象的理论却很少。在缺乏这些理论的情况下,历史学家只能局限于记叙、归类与描述,而愿意承认这一局限的历史学家却很少。 如果史学家对经济发展进程的解释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具有洞见力,其责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应归于由经济学家所提供的因果结构的蓝图。最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常常不是根植于明确的前题所得出的充分的逻辑推演,而是基于鲜明的直觉知识。这一直觉之所以能成功地在某些方面超越数学,并不在于历史学家盲目地拒绝拜倒在科学的祭坛下,而

在于事实上他能够利用的理论常常说明能力很差,是与事实完全不相干的,而且在历史长河中表明了一些逻辑错误。直到“更好的’理论被创造出来以前,没有人会责备他仅仅依赖于过去对他十分有用的直觉知识。 不过,这些理论是不可能从一些象牙塔似的理论家的前额中生长成熟的,能够预言未来和解释过去的理论更有可能从那些关注于逻辑的理论家与解释过去的历史学家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点滴与片断中形成。在对解释经济演进过程的理论的探索中,学者们必须不断地从理论到事实,再回到理论。 本书是对美国经济史的理性历程的“逐日”记叙,这一历程计划要描述已产生的现行经济制度结构的发展进程,该描述又是第一次(非常粗略地)试图为建立一个专门的、相关的和逻辑的关于这些制度的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理论框架提供基础。本书是对美国历史中发生的制度变迁原因的研究,它尤其关注经济组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它只不过是一个初步的研究,这一理论在有些观点上是很薄弱的,而且有时的解释是惊人的简单。不过,本书确实代表了向着一个有用的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第一步,它确实对美国的经济经验提供了一些新的解释。 既然本书是为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而作。它在写作历史时可能偏离了模型和理论的作用,尽管这样做在技术上是不准确的。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将交替使用“模型”与“理论”两词,它们将既指一系列假定相关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 在21世纪初的世界东方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有一面风展如画的旗帜, 有一种与众不同且令人惊艳的发展模式,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万花纷谢一时稀”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的中国不仅占尽风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对世界上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也提供了重要 的启示和某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那么,“中国道路”“中国奇迹”的成功奥秘是什么?其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坚持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思维方式,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和政策取向,把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秘诀,也是它的特色所 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进程,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 观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奋勇开拓的历史进程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曾经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社会主义不在书斋里,不是某种先验的、一成不变的固有模式。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在亿万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实践中。它是鲜活的,日益更新的。不妨回顾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发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有了冲破“两个凡是”的坚冰,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复归和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找到了哲学上的理论支点,找到了现实的逻辑起点。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摸着石头过河。“望河兴叹”是不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的。他反复强调,要大胆试、大胆闯,没有一股干呀、冒呀的劲头,改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必要性 2010-04-14 清华领导力培训无忧论文网企业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民营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视企业自主创新,但是,存在着重技术轻制度的倾向,导致企业发展出现了人员不稳、速度不快、寿命不长等不良现象。因此,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种更有效的约束本企业职员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的产生过程,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它通过激发企业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从而推动企业进步。企业之间的制度及相关知识基础的差异,使得企业很不容易模仿。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民营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视企业自主创新,但是,存在着重技术轻制度的倾向,导致企业发展出现了人员不稳、速度不快、规模不大、创新不足、寿命不长等不良现象。因此,民营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 一、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综述创新概念自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被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主要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开辟原材料新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创新理论是一个被纳入经济学范畴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济行为的分析和研究领域。创新理论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两大主要分支:一是创新与技术经济的结合,形成以索洛、阿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创新与产权制度的结合,形成以科斯、若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经济学。 熊彼特首开技术创新研究之先河,包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内,虽然对企业制度创新有一定的意义,但早期对创新问题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如熊彼特关于创新的定义,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对创新进行类型划分的;此外,希克斯将创新分为“节约劳动型”、“节约资本型”和“中性”三大类;门茨则将创新划分为“基础创新”和“二次创新”两大类(常修泽,1994)[5]。由此可见,他们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偏重于技术创新,对企业制度创新问题的研究是很有限的。 二、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综述 (一)企业制度创新理论发展概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人的行为的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仍假定人是理性的,但已用效用最大化替代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假定,理性被理解为人能根据各种约束作出一系列欲望、期望与偏好的选择;二是认识到按传统理论的观点,整个经济活动的协调与组织受“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会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样实际上是假定了市场的运作不存在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交易费用。事实上,任何一项交易的完成,都需要进行合约的议定、对合约进行监督和讨价还价等,因而必然存在交易费用,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才产生了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不同制度安排;三是完全竞争模型要求完全界定私产制度,认为这样是最有效率的,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种理论期望,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现实生活中产权结构的多重特征也证明了这一点。基于这些认识,产权学派企图揭示产权制度的功能及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内生的,并探讨了制度的基本功能、影响制度变迁的各种因素以及作出不同制度安排选择的原因等多个方面。 (二)关于制度的研究 兰斯·戴维斯(,,1971)和道格拉斯·c.诺思(,1989)率先在制度创新领域展开了实质性的研究,根据诺思的定义,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务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具体包括企业的组织方式、产权结构、管理体制及市场规则等;.舒尔茨认为,制度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某些服务的供给者,是应经济增长的需求而产生的,需求的不同也会导致制度安排的不同;林毅夫认为,人之所以需要制度,是因为一个理性人能力的有限性,他在做出决策时要支付信息费用,以及人生活环境与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因此,一方面是

制度创新理论与实践

制度创新理论与实践(仅适用于2015年公需课) 1、改革以来中国的制度变迁属于( )。 A 、渐进式制度变迁 B 、突进式制度变迁 2、关于内在制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 B 、通过政治过程获得权威的代理人设计和确立 C 、被自上而下强加并执行 D 、通常配有惩罚措施。 3、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颁布的时间是:( )。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0年 4、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为制度的是( )。 A 、家庭 B 、企业 C 、市场 D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的“方圆” 5、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变革属于哪一种何种制度变迁方式?( ) A 、强制性制度变迁 B 、诱致性制度变迁 C 、源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之后的改革推广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1、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由正式制度来约束。 对错 2、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 对错 3、在没有政府的情况下,人们依靠武力或习俗规则声明对土地的权利。 对错 4、制度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对错 5、渐进式变迁就是诱致性变迁,突进式变迁就是强制性变迁。 对错 6、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留下了农户经营规模细小化的后遗症。 对错 7、所有制度都可以归入到社会习惯。 对错 8、要素相对价格变化是制度变革创新的源泉。 对错 9、制度变革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现存制度所未能实现的潜在收益。 对错 10、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可以是突进方式,如农民起义。 对错 11、家庭承包经营改革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新体制。

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范本」

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范本」 篇一:2020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2 2020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初级)考试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条码技术没有局限性()参考答案:错误 2、主要用于STA与AP之间协商、关系的控制,如关联、认证、同步是数据帧()参考答案:错误 3、LTE无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减少了系统时延,提高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参考答案:错误 4、作为哈希方法的一个发展,为了解决可跟踪行,标签使用了一个Hash函数在每次阅读 器之访问后自动更新标识符,实现前向安全性指的是哈希链方案()参考答案:正确 5、UDP报文的头部只有8个字节,相对与TCP的20字节而言,可以减少不小的开销()参考答案:正确 6、高速的数据传输不是UWB的技术特点()参考答案:错误 7、网络资源利用率高是分组交换的优点之一()参考答案:正确 8、为支持泛在的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通信,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网络 的数字化、宽带化、IP化以及多网之间的协同与融合()参考答案:正确 9、将位置信息中的真实身份信息替换成为一个匿名的代号,以此避免攻击者将位置信息与 用户的真实身份挂钩指的是身份匿名() 参考答案:正确 10、欧盟提出的物联网规划中,需要面临规模化、移动性、异构性和复杂性带来的技术挑 战() 参考答案:正确

11、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将会使我省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不断减弱甚至丧失() 参考答案:正确 12、各种类型的无线网络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它们相互补充,协同工作,为物联网提供了 有理的通信和组网技术支持,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保障() 参考答案:正确 13、2020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的贡 献率为122.3%() 参考答案:正确 14、UWB的信号接收主要有相关检测和质量检测两种() 参考答案:错误 15、玫琳凯推销产品的成功是关于管理创新的公案() 参考答案:错误 16、一维条码有雨存储容量的限制,智能做为产品标志,不能对产品进行描述()参考答案:正确 17、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把河南省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 现代农业大省() 参考答案:正确 18、实现云计算仅需要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和平台管理即可()参考答案:错误 19、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战略是2009年进入全面规划阶段() 参考答案:正确 20、国际上的物联网运营商在产业发展模式上有各自的偏好,目前,主要的产业发展模式有 3种() 参考答案:错误

《创新理论与实践》复习试题(2015公需课试题库)

《创新理论与实践》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A )为科技创新提供知识方面的支持,提供精神方面的动力,也为科技创新提供适应的环境和氛围。(单选) 6 A文化创新B科技创新C制度创新D理论创新 2、(B)是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单选) 73 A决断能力B沟通能力C组织协调能力D实践操作能力 3、从文化城乡差别划分,有(B)。(单选) 311 A海洋文化B城市文化C农耕文化D本土文化 4、文化产业核心层不包括(D )。(单选) 328 A新闻B出版C广播D网络 5、现代任何一项新创造或新发明,其中约()的内容均可通过各种途径从前人或他人已有的科学成果中获取。(D) 135 A64% B86% C80% D90% 6、我国政府组织变革过程中,人力部门不包括(C )。(单选) A人力资源部B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C民政部D监察部 7、(A )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单选) A吉尔福特B陶行知C庄子D荀子 8、(D)是受教育者学习活动的前提。(单选) A学校B老师C教室D教育 9、(C)是指不同创新主体合作推动创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单选) 4 A自主创新B模仿创新C合作创新D学习创新 10、(C )是指与一般的传统的或惯常的思维方向相反的一种思维。(单选) 97 A发散思维B收敛思维C逆向思维D联想思维 11、(B)是创造者处于良好创造状态的条件。(单选) 103 A兴趣B自信C动机D意志 12、京津冀都市圈的空间布局,将形成(D )为发展次轴的发展格局。(单选) 258 A北京B天津C北京—廊坊—天津滨海新区 D北京—保定—石家庄和北京—唐山—秦皇岛 13、(B)指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 (单选) 48 A马克思B哈比森D亚当·斯密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进行了新的定义,现代文盲的特点不包括(D)。(单选) 电脑查询 A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B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C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D不认识文字 15、(B)是现代政府的手段。(单选) 212 A民主B法治C责任D透明 16、(B)继承和发扬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单选) 345 A孔子B陶行知C庄子D荀子 17、创新概念最早是(A )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单选) 1 A1912 B1918 C1920 D1926

华为的理念创新与制度创新

华为的理念创新最核心的是“核心价值观”创新——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华为从创立之日到今天,关注的核心点是华为价值观的形成、实施、长期不懈的传播。华为“核心价值观”包含四句话,其中前三句话是一个闭环的系统。 第一句话是“以客户为中心”,讲的是价值创造的目的。华为的一位顾问写过一篇文章《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理由》,任正非在题目上加了两个字,变成《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 说,除了客户以外,没有任何人、任何体系可以给公司持续地带来价值。28年以来,华为持续进行组织变革,但变革只有一个聚焦点,围绕着以客户为中心这个方向进行变革。华为的任何一级管理者,包括任正非,到全世界出差,不能坐飞机的头等舱,如果坐头等舱,多出来的钱需要自费。这是任正非和华为各级管理者的道德自觉吗?当然不是,这是一种价值趋向,即整个组织的所有神经末梢、任何人,所有的劳动和奋斗,所有的组织成本都只能围绕客户这样一个方向。华为没有专为领导人使用的专车、司机,在国内任何地方,多数情形下,任正非出差不是自己开车就是打出租车,上飞机没有人送,下飞机没 有人接。经常自己拉着一个行李箱去坐出租车。作为企业领袖或者创始人的任正非,必须通过严格的自我约束形成表率——公司支付的成本是要用于客户,而不是用于各级管理者。 第二句话是“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华为的新生代员工。笔者去南非地区、中东地区与华为员工交流。在最艰苦地区奋斗的大多是80后、90后员工。在非洲的80后员工用很快乐、阳光的语调,向笔者讲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艰苦奋斗的故事。在非洲工作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他们说,最大的体会是,我们三十多个人,每个人都得过疟疾。有人五年内得 华为的理念创新 文/田涛 关键词:华为 任正非 理念创新 制度创新 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民营公司,能够在28年内快速成长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主要依靠的是什么?本文作者通过对华为16年近距离的追踪、考察、研究,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创新驱动。“创新”促使华为从一个弱小的、没有任何背景支持的民营企业快速地成长、扩张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导者。华为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理念创新。

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 一、理论概述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 North)在研究中重新发现了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他的新经济史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使其在经济学界声誉雀起,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并因此获得了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的:描述一个体制中激励个人和团体的产权理论;界定实施产权的国家理论;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变化的不同反映的意识形态理论。诺思所讲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都是指这一意义上的制度。 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正式制约(例如法律)、非正式制约(例如习俗、宗教等)以及它们的实施,这三者共同界定了社会的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所谓的制度变迁是指一种制度框架的创新和被打破。 制度变迁的原则是: 制度可以视为一种公共产品,它是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出来的,这就是制度的供给。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制度的供给是有限的、稀缺的。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自身理性程度的提高,人们会不断提出对新的制度的需求,以实现预期增加的收益。当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现存制度不能使人们的需求满足时,就会发生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反之亦反。推动制度变迁的力量主要有两种,即“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两者都是决策主体。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 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 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 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 第五,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 根据充当第一行动集团的经济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制度变迁分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所谓“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是指由个人或一群人,受新制度获利机会的引诱,自发倡导、组织和实现的制度变迁,又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所谓

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

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 篇一: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2 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初级)考试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条码技术没有局限性()参考答案:错误 2、主要用于STA与AP之间协商、关系的控制,如关联、认证、同步是数据帧()参考答案:错误 3、LTE无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减少了系统时延,提高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参考答案:错误 4、作为哈希方法的一个发展,为了解决可跟踪行,标签使用了一个Hash函数在每次阅读 器之访问后自动更新标识符,实现前向安全性指的是哈希链方案()参考答 案:正确 5、UDP报文的头部只有8个字节,相对与TCP的20字节而言,可以减少不小的开销()参考答案:正确 6、高速的数据传输不是UWB的技术特点()参考答案:错误 7、网络资源利用率高是分组交换的优点之一()参考答案:正确 8、为支持泛在的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通信,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网络

的数字化、宽带化、IP化以及多网之间的协同与融合()参考答案:正确 9、将位置信息中的真实身份信息替换成为一个匿名的代号,以此避免攻击者将位置信息与 用户的真实身份挂钩指的是身份匿名() 参考答案:正确 10、欧盟提出的物联网规划中,需要面临规模化、移动性、异构性和复杂性带来的技术挑 战() 参考答案:正确 11、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将会使我省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不断减弱甚至丧失() 参考答案:正确 12、各种类型的无线网络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它们相互补充,协同工作,为物联网提供了 有理的通信和组网技术支持,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保障() 参考答案:正确 13、2013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增长的贡 献率为122.3% () 参考答案:正确

2021年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

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篇一:20__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2 20__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初级)考试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1、条码技术没有局限性()参考答案:错误 2、主要用于STA与AP之间协商、关系的控制, 如关联、认证、同步是数据帧()参考答案:错误 3、LTE无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 减少了系统时延, 提高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参考答案:错误 4、作为哈希方法的一个发展, 为了解决可跟踪行, 标签使用了一个Hash 函数在每次阅读 器之访问后自动更新标识符, 实现前向安全性指的是哈希链方案()参考答 案:正确 5、UDP报文的头部只有8个字节, 相对与TCP的20字节而言, 可以减少不小的开销()参考答案:正确 6、高速的数据传输不是UWB的技术特点()参考答案:错误 7、网络资源利用率高是分组交换的优点之一()参考答案:正确

8、为支持泛在的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通信, 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网络 的数字化、宽带化、IP化以及多网之间的协同与融合()参考答案:正确 9、将位置信息中的真实身份信息替换成为一个匿名的代号, 以此避免攻击者将位置信息与 用户的真实身份挂钩指的是身份匿名() 参考答案:正确 10、欧盟提出的物联网规划中, 需要面临规模化、移动性、异构性和复杂性带来的技术挑 战() 参考答案:正确 11、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 将会使我省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不断减弱甚至丧失() 参考答案:正确 12、各种类型的无线网络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它们相互补充, 协同工作, 为物联网提供了 有理的通信和组网技术支持, 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保障() 参考答案:正确 13、20__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

智慧树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最先提出创新理论的著名经济学家是( ) 选项: A:皮得 B:歌德 C:爱默生 D:熊彼特 答案: 【熊彼特】 2、单选题: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本质区别在于( ) 选项: A:是否依存于新发明的出现 B:是否依存于物质资本的寿命长短 C:是否依存于灵感的来源 D:是否依存于政策制定者的抉择 答案: 【是否依存于物质资本的寿命长短】 3、单选题: 创新与创业的依托和基石是( ) 选项:

A:经验 B:理论 C:灵感 D:资本 答案: 【理论】 4、单选题: 我国当前的原始创新能力的主体为( ) 选项: A:政府 B:个人 C:研究院所与高校 D:企业 答案: 【研究院所与高校】 5、单选题: 实现地区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模式为( ) 选项: A:模仿创新模式 B:系统创新模式 C:集成创新模式 D:原始创新模式 答案: 【模仿创新模式】

6、单选题: 哪一类不属于按照创业时间划分的创业模式( ) 选项: A:大学后创业 B:法人股份制创业 C:休学创业 D:兼职创业 答案: 【法人股份制创业】 7、单选题: 管理能力的核心部分为( ) 选项: A:领导能力 B:把握机会的能力 C:决策能力 D:学习能力 答案: 【决策能力】 8、单选题: 创业成功的重要标识为( ) 选项: A:学习能力 B:把握机会的能力 C:领导能力

D:决策能力 答案: 【领导能力】 9、单选题: “创业及其相关内容是可以被教的”,这句话暗示创新创业的必要条件为( ) 选项: A:人脉的建立 B:资本 C:合理的知识结构 D:政策的支撑 答案: 【合理的知识结构】 10、单选题: 哪种创业模式平台是由政府、学生、企业三者共同参与的优质创业平台( ) 选项: A:“创意课程+多渠发展”模式 B:“技术导向+园区孵化”模式 C:系统创新模式 D:“模拟企划+资金注入”模式 答案: 【“技术导向+园区孵化”模式】 第二章单元测试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与其创新规律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之中。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根源。如前所述,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上,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相应变革与创新。其二,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需要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制度作为人类需要的产物,作为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无疑也会随着人类需要的发展而变化。其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一种社会制度都存在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诸如地形、气候、资源、技术、外来文化传播、人们价值观念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每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都必然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社会制度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是在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中完成的。所谓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就是指对社会制度的改造与更替。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都处在不断的变化、改造与更替之中。但这种变化。改造与更替并不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变化原因,并循着一定的规律进行的。其规律性大体表现在: 一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之所以是必然的,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社会环境也总是不断地变化,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变革创新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说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偶然的,是因为即使具备了上述前提,制度也不一定出现变革与创新。一定的制度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变革与创新具有偶然性。 二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历史的,因为它是一个包含许多迷误、失败和挫败的复杂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过程中,众多的历史事件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必然性。也就是说,历史是逻辑的历史,逻辑是历史的逻辑。因此我们说制度变革与创新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过程。 三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制度变革与创新也不例外。在一定的时期内,制度总是逐渐地、平稳而缓慢地调整规范的内容及其排列组合,改革自身的内部结构来适应社会的变迁,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当上述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制度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其根本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四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还是一个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可能性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条件、思想条件和科学条件等。当这些条件成熟时,制度创新就具备了可能性。现实性则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完成。因为变革与创新的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所以在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