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目录

一、行业现状 ..................................................................................... - 1 -

1.1、传统IT架构面临的挑战............................................................ - 1 -

1.1.1、总体拥有成本高 (1)

1.1.2、服务器利用率低 (1)

1.1.3、缺乏灵活性 (2)

1.1.4、高可用性问题 (2)

二、现状分析及需求...................................................................... - 2 -

2.1、行业背景 (2)

2.3、客户需求 (3)

三、解决方案综述.......................................................................... - 4 -

3.1、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拓扑图 (5)

3.2、详细设计 (5)

3.2.1、硬件设计 ............................................................................................- 6 -

3.2.2、存储设计............................................................................................- 7 -

3.2.3、网络设计......................................................................................... - 11 -

3.2.4、软件设计......................................................................................... - 13 -

3.2.5、产品选型......................................................................................... - 18 -

四、解决方案目标........................................................................ - 19 -

五、解决方案优势........................................................................ - 20 -

5.1、提高管理性 (20)

5.1.1、提升运维效率................................................................................. - 21 -

5.1.2、改善服务等级................................................................................. - 21 -

5.2、降低成本 (21)

5.2.1、前期构建成本 ................................................................................. - 21 -

5.2.2、运营中功耗成本............................................................................. - 21 -

5.2.3、管理成本......................................................................................... - 22 -

5.3、简化部署 (22)

5.4、可靠的IT支撑平台 (22)

5.4.1、故障可恢复性................................................................................. - 22 -

5.4.2、HA集群 ............................................................................................ - 23 -

5.4.3、动态迁移......................................................................................... - 23 -

5.5、无缝升级 (23)

5.6、提高资源利用率 (23)

5.7、提高容灾能力,保证业务连续性 (23)

5.8、安全性 (24)

5.9、灵活扩展 (24)

六、产品解决方案价值和收益 .................................................... - 24 -

6.1、决策层 (25)

6.2、IT运维管理部门 (26)

七、竞争优势 ............................................................................... - 27 -

八、产品简介 ............................................................................... - 27 -

8.1、云计算简介 (27)

8.1.1、基础架构虚拟化............................................................................. - 29 -

8.1.2、桌面虚拟化..................................................................................... - 32 -

一、行业现状

电子政务云(E-government cloud)属于政府云,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精简、优化、整合,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政务上实现各种业务流程办理和职能服务,为政府各级部门提供可靠的基础IT服务平台。

[1]电子政务云通过统一标准不仅有利于各个政务云之间的互连互通,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也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建设资金。

1.1、传统IT架构面临的挑战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业务变化,IT基础设施会因新增加的应用和计划外的增长变得复杂,每次当您面临新需求、新应用时,您就会增加一台服务器。每增加一台新服务器,就会需要更多的空间、电源、散热、网络接口、数据存储以及管理员工。服务器数量蔓延,规模日益庞大,导致IT成本难以控制。而现有服务器的利用率低,只有5%-10%;IT基础架构对业务需求反映不够灵敏,不能有效地调配系统资源适应业务需求。具体来说,企业的IT基础架构正面临如下一系列问题。

1.1.1、总体拥有成本高

服务器数量增多,直接带来采购成本的增加,数据中心的复杂度不断提高,难于管理,导致管理成本增加,运行成本增加,包括服务器电力成本、机房空间及冷却系统耗电等。

1.1.2、服务器利用率低

服务器都是单机运行,有些服务器工作负载很重,而有些服务器工作负载很轻,服务器资源不能被合理、高效利用。

1.1.3、缺乏灵活性

安装部署新的服务器、网络、存储和应用的时间过长,上线之前要做复杂的硬件平台测试。在原有服务器的升级过程中,原有应用系统迁移到新硬件平台时无法完美兼容,不能对新业务系统上线与原有系统迁移做出灵活快速的响应。

1.1.4、高可用性问题

当服务器或核心业务升级时,核心业务和服务器不得不停机,无法保证24小时运行;使用传统方式部署服务的高可用性,最终也取决于硬件平台支撑,不仅要购买同样配置性能的硬件设备,而且还需要购买专业的负载均衡设备。

云计算虚拟化打破了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数据和应用中的物理设备障碍,降低了动态基础架构的总体拥有成本,提高了应用的稳定和灵活性。实施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帮您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现状分析及需求

2.1、行业背景

随着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电子政务是重要抓手。特别是十八大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之一,意味着信息化将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3年中国政府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周期中承上启下的一年,许多项目开始陆续上马,政府IT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增速为11.6%,达到518.7亿元。预计2013年政府行业信息化将达到589.9亿元,增速高达13.7%。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中特别指出要"推进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中的应用。鼓励在电子政务项目中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绿色节能、模拟仿真等新技术,推动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并且强调要保障电子政务项目安全可控。

2.3、客户需求

一、云政务的建设将大大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政府财政支出。

从总体上看,建设电子化政府云计算平台将极大地降低政府财政支出。将政府各部门、各地区的电子政务的采购支出集中起来统一用于建设云计算平台,费用会比分散建设减少许多。

二、以IaaS为核心的云计算中心将为政务门户网站运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以及政务系统应用提供有力的后台保障。

目前,政务门户网站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内容的日趋多媒体化,政务信息公开包含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信息,政务网站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就需要以IaaS应用为核心的云计算中心作为有效支撑。同时,随着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数据大集中以及信息交换要求很高的计算能力。传统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的成本在不断上升,需要利用云计算模式来提高政府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降低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

三、以PaaS为核心的云服务平台将助力“服务型政府体系”建设。

电子政务各类系统的建立能够使政府工作人员及时地了解到老百姓时下最关心的问题,使政府部门制定出的政策法规目的性更加明确,能够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拉近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维护社会稳定。

四、基于云计算的交换平台将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联动与政务工作协同。

云计算模式的“信息集成、资源共享”特性将在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中发挥巨大作用,通过交换平台的应用,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服务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桥梁”,将各单位的电子政务系统接入到云平台之中,通过云平台内部信息驱动引擎,实现不同电子政务系统间的信息整合、交换、共享和政务工作协同,将大大地提高各级政府机关的整体工作效率。

三、解决方案综述

因此,我们要对基础设施进行虚拟化,形成动态的虚拟资源池。虚拟资源服务层利用虚拟机技术在软、硬件之间引入虚拟化层。虚拟化层可以应用独立的运行环境,避免因为硬件资源差异引起的问题,同时支持硬件资源的共享和多次利用,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个人的独立环境,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节省了很多麻烦。服务器虚拟化是把相关的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对应的逻辑资源,从而让一台服务器变成了几台不同的,不受物理上的界限,从而提高基础设层资源的使用率,相应的就简化了系统管理。存储虚拟化可以把物理存储拟化为逻辑存储,用户只访问逻辑存储,从而实现对分散的不同级别的存储系统整合。网络的虚拟化是从物理的网络元素中通过软件的抽象,从而分离出网络流量的这么一种方式,在一个物理网卡上虚拟出多个逻辑独立的网卡,使每个虚拟网卡具有独立的MAC地址。在虚拟化技术基础上高校整合收集资源,建立校园私有云平台,方便老师学生的学习生活。但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信息资源分配不平衡。

3.1、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拓扑图

虚拟化架构图

3.2、详细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本次服务器虚拟化供需承担10个左右业务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和一般性应用系统。

节点浏览器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节点统在其上运行,那么本项目总共有10个应用系统,则需要2-3台主流2路PC 服务器,考虑到硬件资源需具备一定的冗余能力,加上应用系统中有数据库系统,

因此我们推荐采用4台2路PC服务器构建服务器虚拟化资源池。同时配置一台入门级服务器作为虚拟化管理平台。

注:以上情况也是对目前系统的预估,更为实际的做为应该是对每台物理服务器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控(3天~7天),查看其资源利用率的使用情况,这样对于虚拟机的规划来说会更加准确。

3.2.1.2、内存容量估算

根据应用系统的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一般推荐CPU核数/内存比为1:4或1:8,然后再根据单条内存容量和内存槽位数来综合配置内存容量。

3.2.1.3、服务器整体资源估算

根据前两节对服务器CPU和内存的估算,此次项目总共需要8颗主流8核Intel处理器,总计512内存。以两路服务器计算,总共需要4台物理服务器承载10个应用系统。

3.2.2、存储设计

3.2.2.1、存储描述

虚拟桌面环境不同场景的IOPS需求:

不通磁盘接口类型所提供的IOPS

本项目中预计桌面500个,按知识性办公桌面对IOPS的需求计算,约需要4500~8000IOPS,由于本项目对磁盘IOPS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磁盘阵列磁盘时推荐选择SAS 15K rpm磁盘。或者在磁盘阵列中通过SSD硬盘与SATA硬盘结合方式满足本项目对IOPS的要求。

在本方案中,我们建议统一共享存储平台,即使用磁盘阵列存放所有的虚拟机文件和硬件数据文件,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1)只用当所有数据都放在存储设备上才能实现vServer高级功能中的ELM

(虚拟机在线迁移)、HA(高可用)、DRS(动态资源调度)等诸多虚拟

化特性。

2)所有数据虚拟机和数据都存储在同一存储设备上,可以方便对数据进行

管理。

3)所有的虚拟机和数据都部署在存储设备上,对于服务器的依赖性降低,

一旦物理服务器出现问题,不影响虚拟机和数据的使用,同时存储的可

靠性一般都再5个“9”,远超服务器的可靠性。

4)所有的虚拟机和数据都部署在存储设备上,可通过网络对虚拟机和数据

进行备份。

除了部署统一共享存储设备之外,还需要考虑传输媒介,目前主流的数据传输媒介为存储光纤(FC)、千兆网络(NAS或ISCSI)、万兆光纤(ISCSI或FCOE),千兆

网络用于虚拟化环境中的传输媒介并不能满足其对传输性能要求,而且也容易造成与业务网络的冲突,而万兆光纤价格又太过昂贵,所以本项目中建议采用单独网络实现服务器与存储设备间的传输网络,即存储光纤网络- FC SAN,目前主流的传输速度为8Gb/sec,同时为保证今后随着物理服务器的增加对整个存储网络造成扩展性的瓶颈,还建议选择光纤交换机做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的中转站,为日后的服务器扩展及备份设备的增加留出更多余地。

3.2.2.2、存储容量计算

光纤存储

按照用户需求,本次光纤存储配置15T容量空间。

服务器本地存储

通过SSD缓存加速技术,将两块240GB SSD作为缓存结合1TB SATA盘提高本地存储读写速率。

RAID组划分

对于存储Raid级别应根据应用的需要设置,如对于随机读写的数据库如SQL 数据库,建议在存储级别采用RAID10结构。应用系统建议在存储级别采用RAID5结构。

3.2.2.3、传输媒介和设备选择

除了部署统一存储设备之外,还需要考虑传输媒介,目前主流的数据传输媒介为存储光纤(FC)、千兆网络(NAS或ISCSI)、万兆光纤(ISCSI或FCOE),千兆网络用于虚拟化环境中的传输媒介和业务数据传输,很容易造成与业务网络的冲突,而万兆光纤价格又太过昂贵,所以本方案中建议采用单独网络实现服务器与存储设备间的传输网络,如存储光纤网络FC SAN或者已经进行Vlan隔离的千兆网络

环境,同时为保证今后物理服务器的增加不会对整个存储网络造成扩展性的瓶颈,还建议选择光纤交换机或独立的网络交换机做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的中转站,为日后的服务器扩展及备份设备的增加留出更多余地。

所以,本方案中,建议分别采用2台光纤交换机或单独的网络交换机连接物理服务器形成具有冗余SAN网络,连接示意图如下:

磁盘阵列1

磁盘阵列2

存储网络连接示意图

根据前面章节所述,此次桌面云平台共有14台物理服务器需要连接共享存储,因此,单台光纤交换机至少需要15个端口,由于光纤交换机一般为4/8口激活,所以此次光纤交换机建议采用24端口8Gb FC接口光纤交换机,其中16端口激活(包含SFP模块)。

3.2.3、网络设计

3.2.3.1、网络划分

根据最佳实践和以往项目经验,建议将业务系统所在业务网络和虚拟机主机管理端口以及管理服务器使用的管理网络隔离开来,防止业务网络和管理网络混淆带来的风险,并降低网络广播风暴。方案中通过在业务网络之外为管理网络单独划分VLAN的方式实现网络分段。

存储网络建议采用单独的存储网络降低存储数据对业务网络带来的交换压力。

所有主机管理端口及虚拟机端口需要配置IP地址,将主机的管理端口地址和ECenter Server等用于架构管理的服务器地址划分为一个管理VLAN。

虚拟环境网络划分示意图

虚拟交换机Switch A用于主机服务器管理

虚拟交换机SwitchB用于虚拟机迁移(本项目使用千兆网络)

虚拟交换机SwitchC用于业务网络连接(本项目使用万兆网络)

3.2.3.2、物理主机网络部署

根据最佳实践,网络架构应该满足如下要求:

?管理网络、ELM在线迁移网络、虚拟机对外提供服务的网络,三者应该各自独立。

?对于每个虚拟交换机vSwitch建议应该至少配置两个上行链路物理网络端口。

?对于多网口的冗余配置应该遵循配置在不同PCI插槽间的物理网卡口之间。

?对于物理交换网络也应该相应的进行冗余设置,避免单点故障。

?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网络,避免网络瓶颈。

?对于吞吐量大和高并发网络带宽使用要求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10GbE,不过采用万兆网络在适配器和交换机上的投入成本也会相应增加。简单

的方法是通过在虚拟机网络vSwitch或在vServer管理平台上通过对多

块1GbE端口捆绑负载均衡实现。

在本次虚拟化环境中,物理服务器一般集成2个千兆网口,建议额外增加2块千兆双口网卡,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虚拟交换机的双端口冗余,本方案建议通过在vSwitch交换机层面配置双网卡的负载均衡或主备切换策略,负载均衡策略可以基于虚拟机

源地址活目标地址IP哈希值,也可以设置为基于MAC地址哈希值。

?对于虚拟机应用的网络,为了确保虚拟机在执行了ELM迁移到另一物理主机保持其原有的VLAN状态,建议根据实际需要在虚拟交换机端口

启用802.1q的VLAN标记(VST)方式;采用此方式的可以确保迁移主

机可以保留原有的网络配置如网关等,并且建议在网络设置中启用通知

物理交换机功能,该功能可以确保迁移主机通过反向ARP通知物理交

换机虚拟机端口的更改,确保新的用户会话可以被正确建立。

3.2.4、软件设计

软件架构示意图

3.2.

4.1、需要考虑的因素

随着虚拟化的普及应用,人们可能会产生这种想法:我们应用了它,它就能够带来好处。抱有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因为绝大多数的虚拟化用户并不确定他们的虚拟化项目是否成功。虚拟化项目与用户目前正在实施的其他大型IT项目不同:虚拟化项目需要谨慎地计划、树立明确的目标以及可靠地执行才能真正发挥虚拟化技术的优势。实施虚拟化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性能

为什么处理损耗如此重要?因为它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并最终影响终端客户的满意程度。如果虚拟化基础架构的处理损耗较高,那只能运行非产品级或不太重要的应用服务。由于产品不同,虚拟化解决方案的处理损耗从1%到最多60%。虚拟化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差异很大,有的能够做到接近原始物理环境下运行

的效率,有的则低劣到终端用户所难以接受的程度。同一虚拟化技术路线的不同产品性能也有很大差异,但通常来说,虚拟化硬件会造成较大的性能损耗,但操作系统虚拟化性能损耗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管理工具

许多组织采用虚拟化项目是因为他们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因为这些数据中心的硬件仅有15%—20%的利用率。虽然硬件和环境的成本本身已经相当可观,但管理成本中更大的部分仍然是来自于服务器的管理成本。管理性任务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更新、打补丁、备份、安装、开通和应用管理等等。因此对于虚拟化基础设施的管理而言,管理工具就更加重要,只有很好地进行资源的管理和监控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利用虚拟服务器的资源。

每种虚拟化解决方案能提供的管理工具都很不相同。一些虚拟化解决方案几乎没有什么管理工具,而且使用非常受限制。某些特定的虚拟化解决方案提供很多优秀的工具集,并和产品放在一起以优惠价打包促销。但某些工具却非常的贵,常常是按可选择的产品组件的价格进行销售。

将物理服务器迁移到虚拟服务器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以至于经常令管理人员望而却步,特别涉及到用户关键业务系统时更是如此。大多数虚拟化软件厂商提供迁移工具,而且某些厂商不仅提供从物理服务器到虚拟服务器的迁移工具,他们还提供虚拟环境间甚至从虚拟服务器迁移到物理服务器的迁移工具。在物理服务器到虚拟服务器的迁移过程中,预估物理服务器的资源使用率趋势并以此为基础配置够用的虚拟服务器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要高于将数据迁移到可靠的虚拟服务器时的要求。仅有非常有限的P2V(Physical to Virtual的简称)工具具有预估资源使用趋势的能力。

?平台支持

虚拟化技术将虚拟服务器从其下的硬件中抽象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基础结构可以支持任何硬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硬件虚拟化和并行虚拟化必须支

持从cpu芯片到显卡等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而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建立在标准的操作系统之上,因此自然而然的支持操作系统支持的所有硬件,所以操作系统虚拟化产品部署过程更容易。某些虚拟化技术除了支持基本的硬件,还有充分利用所有硬件的能力,包括支持VT、AMD-V、64位处理器,直到64路CPU和2TB的内存。

?迁移

虚拟化技术将虚拟服务器从硬件中抽象出来,这样做最大好处是虚拟服务器可以在不同物理服务器中来回迁移。迁移能力允许将虚拟服务器克隆出来,或从一台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另外一台。迁移的好处包括:

?消除由于硬件升级或出现问题时造成的宕机时间

?避免软件更新时的停机时间

?可以按需求将虚拟服务器迁移到更强或更弱的服务器上

许多虚拟化解决方案拥有克隆或迁移能力,但他们在软件功能、限制和成本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高端的零宕机解决方案迁移成本极高且需要SAN集中存储设备的支持,而迁移作为虚拟化操作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提供了另外一种可以在任何联网的服务器之间进行的低成本零宕机迁移解决方案。在做服务器迁移时,您需要评估迁移的重要性,明确怎样迁移才能更适应您的企业应用环境。

?资源管理

各种不同的虚拟化技术对服务器资源分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硬件虚拟化技术和并行虚拟化技术将虚拟出的硬件资源分配给不同的虚拟服务器使用。这两种技术在分配和更换硬件资源方面的灵活性有所不同。某些资源是动态的可以实时更新,而其他资源可能需要重起服务器或至少中断虚拟服务器。实际上这两种技术为虚拟服务器分配的是虚拟资源,虚拟的资源会有很多的限制,比如可以用于分配的CPU和内存资源总是有限的。

操作系统虚拟化对资源的管理是非常灵活的,允许在不中断应用服务或虚拟服务器情况下实时更新资源。

?隔离和安全

对于隔离和安全问题,每种虚拟化技术的处理方式都不同。虚拟化解决方案最基本的组件就是分区。所有虚拟计算机必须完全的隔离,这样进程、动态连接库及应用程序才不会影响同一台服务器的其他虚拟服务器上的应用。

相对于普通服务器,由于虚拟化技术改变了访问节点和不同的组件,所以不太可能对于虚拟服务器的实施常规性攻击。同隔离一样,对于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的两个虚拟服务器来说,彼此之间的安全同样重要。

?服务器利用率

许多客户采用虚拟化项目是因为服务器的使用率经常只有15%—50%。提升服务器的利用率可以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资源总拥有成本。在服务器合并项目中主要考虑的成本因素有数据中心的存储、电力和年复一年的硬件维护成本。

在评估不同虚拟化解决方案的资源利用率时,需要考虑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能够运行的虚拟服务器的数量限制。尽管所有的虚拟化技术对虚拟服务器的数量都没有限制,但在过去由于过高的额外损耗,根本就不能支持更多的虚拟服务器数量。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在处理服务器利用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没有限制虚拟服务器的数量,高效的架构使得在单个服务服务器上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支持更多的虚拟服务器,这无疑极大的提高了服务器的实际使用率,同时最大化服务器的性价比和投资回报率。

?开通效率

在2005年,Ideas International公司完成了一项针对服务器虚拟化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回顾选择服务器虚拟化项目的原因是否和实际从该项目中获益的结果是一致的。研究人员惊奇的发现,最意想不到的好处居然是在服务器开通方面节约了大量时间。

每个虚拟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器开通能力是不同的。某些解决方案提供了模板和预先设置工具或定制配置提前缩短了开通时间。不同处理方法的开通时间从30秒到1小时有很大的差别。与独立服务器来比,虚拟服务器急剧的缩短了服务器的开通时间。

?预期的虚拟化部署

排名前3位的服务器虚拟化部署情景分别是:测试和研发,服务器整合和灾难恢复。

排名第一位的部署情景是测试和研发项目,因为研发人员需要使用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环境,这使得相关成本的很难估计。研发组织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较好的选择是硬件虚拟化。对于需要快速创建大量服务器来进行压力测试的组织来说大多数虚拟化技术已经够用,但有的虚拟化技术可以更快地开通服务器。

服务器整合(涉及到现有应用或新应用)通常发生在支持在线应用和数据的生产型服务器中。服务器合并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是处理损耗和服务器利用率。对服务器合并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操作系统虚拟化,因为操作系统虚拟化拥有更低的服务器损耗,因此能够显著的提升服务器的利用率。

灾难恢复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服务器虚拟化部署方案。许多组织发现允许实时访问和提供冗余系统的灾难恢复方案是极其昂贵的。由于服务器虚拟化可以被激活、重起且可在限定的时间内创建重要服务器,所以服务器虚拟化在短时间内快速成为经济高效且具有更高管理性能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一。

?总拥有成本

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对比每种虚拟化技术的总拥有成本。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管理工具的解决方案价格也会更高。有的厂商要求为附加的功能和管理工具付费,这就使比较各种虚拟化技术的总拥有成本变得更加困难。其他软件厂商将主要的管理工具和其他附加功能作为基本的管理组件或服务器产品组件。考虑到基本产品所提供的性能和功能,再来进行总体拥有成本的比较,用户会惊奇的

政务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云计算是指基于互联网等网络,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IT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以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随时获取并扩展、按需使用并付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等各类需求。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将有力地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加速培育。同时,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有利于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输出模式,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为加快推进政府云计算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力争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发挥优势,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产业链,中裕磐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政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方案。 政府行业信息化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下: 1.中央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发生变化,地方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机构。 2.电子政务运维外包面临挑战。 3.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快速增加,为共享体系的建设带来挑战。 中裕磐云的政务云平台的特色如下: 1.利用MPLS技术,在政务网的网络平台上为各个机关部门内部提供虚 拟专用网(VPN)服务。VPN是为了保障政务信息网纵横方向安全、畅通地进行信息互联和开展业务的基础。通过VPN,机关部门可以在政务网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上获得IP网络业务,并合并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 2.公共的应用:政务信息网的所有用户、所有部门都有权限访问电子 政务的相关应用。 3.外网的应用:面向Internet 的所有用户,为社会公众提供电子化、 网络化服务,以及区域内政府工作人员访问因特网的应用。由于外网的安全性较低,因此和内网进行了物理隔离。 4.利用宽带IP技术,实现网络对语音和多媒体业务的良好支持。 5.利用有效的网络管理平台,保证网络运行可靠,提升效能。

电子政务云平台设计指南

(一)“信息孤岛”的形成 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而且数据格式与标准互不相同,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和互联。“数据王国”仍然存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本来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五、设计内容及重点 (一)需求设计 1.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指由县级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运用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应用支撑等资源和条件,统一建设并为各政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功能、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性服务平台。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紧紧围绕各级政务部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的迫切需要,为各部门实现政务、业务目标提供公共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支撑。 3.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有效支持政务部门灵活、快速部署业务应用,满足业务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4.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以及行业系统与地方应用条块结合的需要。 5.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大量数据访问、存储和智能化处理的需要。 6.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 QWB_2014智慧城市圈子专注产业链的概念普及、报告分析及趋势等的行业分享,致力于搭建IT大佬、政界、商界、学界的跨界智力及项目对接平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1﹞1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一、设计目的

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

XXX省智慧政务云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7) 1.1 项目背景介绍 (7) 1.2 项目建设意义 (8) 1.3 项目建设原则 (9) 1.4 总体建设目标与分期建设目标 (10) 1.5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任务 (11) 1.6 项目需求的理解 (11) 1.7 xx省智慧政务现状调研 (12) 1.8 xx省政务专有云建设关键需求 (13) 第2章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 (15) 2.1 总体方案设计 (15) 2.1.1 全省政务云总体架构 (15) 2.1.2 云平台架构 (17) 2.2 机房基础设施 (20) 2.2.1 IDC机房介绍 (20) 2.2.2 网络资源介绍 (26) 2.2.3 线路租用方案设计 (26) 2.2.4 应急响应保障 (28) 2.3 政务专有云平台 (37) 2.3.1 物理资源层 (37) 2.3.2 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54)

2.3.4 政务云网络 (118) 2.3.5 政务云管理平台 (121) 2.3.6 设备管理 (124) 2.3.7 资源管理 (144) 2.3.8 资源编排 (158) 2.3.9 资源监控 (167) 2.3.10 用户管理 (175) 2.3.11 流程管理 (178) 2.3.12 日志管理 (185) 2.3.13 报表管理 (188) 2.3.14 计费策略管理 (192) 2.4 政务云基础资源服务IaaS (194) 2.4.1 云主机服务 (194) 2.4.2 云存储服务 (203) 2.4.3 云数据库服务 (208) 2.4.4 云防火墙服务 (222) 2.4.5 云负载均衡服务 (227) 2.4.6 云安全增值服务 (232) 2.4.7 云节点服务 (239) 2.5 政务云平台服务PaaS (245) 2.5.1 PaaS概述 (245) 2.5.2 PaaS建设内容 (246) 2.5.3 PaaS服务 (247)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3) 1.1、项目设计原则 (3) 1.1.1、统一建设 (3) 1.1.2、相对独立 (3) 1.1.3、共建共享 (3) 1.1.4、安全可靠 (3) 1.2、建设思路 (4) 1.2.1、需求驱动 (4) 1.2.2、标准先行 (4) 1.2.3、围绕数据 (4) 1.2.4、逐步扩展 (4) 1.3、数据中心总体结构设计 (5) 1.3.1、总体逻辑体系结构 (8) 1.3.1.1、信息资源体系 (8) 1.3.1.2、支撑体系 (9) 1.3.1.3、标准规范体系 (9) 1.3.1.4、运行管理体系 (10) 1.3.1.5、安全保障体系 (10) 1.3.2、总体实施结构设计 (10) 1.3.2.1、数据中心交换共享平台及信息资源 (11) 1.3.2.2、数据接口系统区 (12) 1.3.2.3、各部门系统 (12) 1.3.2.4、综合应用 (12) 1.3.3、总体物理体系结构 (12)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1.1、项目设计原则 1.1.1、统一建设 数据中心必须统一规范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和统一的前置机接口系统,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接口的复杂性,有效实现数据中心与业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消除社会保障系统范围内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1.1.2、相对独立 根据数据中心的功能定位,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接口系统实现数据资源整合。 1.1.3、共建共享 一方面建设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部门,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1.1.4、安全可靠 由于社会保障数据与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数据中心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容灾功能。

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方案设计分析.docx

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方案设计分析1XXX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需求分析 1.1功能需求 (1)IT资源池化需求数据中心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均进行虚拟化,形成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达到可被云平台统一调度、自动化部署的效果。(2)安全可靠的云服务需求参照中Y网信办、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对政务云安全架构以及公安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对政务云的安全进行顶层架构设计,部署硬件安全、云安全软件和安全管理平台等设备,满足云平台自身架构、租户内部以及不同租户间的安全防护需要。同时,政务云平台可提供虚拟防火墙、虚拟堡垒机、虚拟负载均衡等安全云服务。(3)虚拟数据中心需求政务云平台可为各省直部门提供虚拟数据中心(vDC)服务,不同vDC达到逻辑隔离和安全可控,vDC的管控和运维可由各vDC管理员负责。vDC 支持对云资源的自动化部署、可视化监控等操作。(4)高效的运维管理需求建设云运维中心,实现可视化、自动化运维,提升运维效率,对云环境下的运维框架、流程完善、职责划分进行系统性优化;根据各单位管理需要,个性化制定政务云运维、管理组织架构,并制定在线云资源开通流程及现有业务迁移规划。(5)大数据服务功能需求云平台提供大数据平台服务。云平台部署大数据平台,各租户可通过申请获取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可提供数据抽取、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工作,租户可部署相关软件抽取大数据平台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及展示,完成大数据软件搭建,减少各单位重复建设。

1.2性能需求 (1)计算性能需求通过对计算性能评估,需采用E7系类高性能处理器组建计算资源池,提供相同计算能力的情况下,减少对机房空间的占用。计算设备需要满足电信级可靠性,保障计算节点稳定运行。随着各局委办业务不断迁移上线,虚拟机数量不断增加,所有虚拟机均通过云平台统一纳管,根据初步估算,要求云平台管理虚拟机数量大于4000个。(2)存储性能需求随着业务访问量不断提升,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量不断增加,系统对存储的存储容量、读取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存储资源池达到600000IOPS,单台存储容量可扩展到PB级。 (3)网络性能需求为保证业务正常访问,数据中心采用千兆接入,万兆到核心。核心设备转发性能满足不低于50T全限速转发,SDN控制器不低于20XX0个的控制通道数,满足因业务增多对网络设备和控制器的需求。(4)安全设备性能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省直部门将相关业务迁移到云平台,政务云平台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流量越来越大,安全性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出口安全及云平台内部安全设备性能整体吞吐量不低于320G。(5)可靠性需求政务云平台运行着各类实时业务系统和非实时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必须保证无中断运行,对支撑设备和平台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虚拟机迁移中断时间不高于2min,不影响业务使用。 1.3标准规范体系需求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以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为准则,梳理国家、省现有电子政务现有标准规范,在XXX省已有标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商网云政务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政务服务。 解决方案: 一、平台建设的目的 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云政务服务。同时,把政府部门的公开资源也通过平台有效的整合,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其他需要的部门或应用(如无线城市),实现无线资源、信息资源、政府的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打造一个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数字化政务”! 二、平台建设的意义 本平台的建设无论是从提高政府职能,服务民生,还是在响应国家、市委市政府在云计算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业务扩展、服务广大民生 从服务民生来说,通过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可以快速实现低保比对、社会保险查询等民生关心的问题;从服务社会来说,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民众可以利用手机拍摄卫生死角进行举报,实现全民参与。 2、提高政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利用现代通信网的网络资源和移动终端的随身性、方便性,为公务人员提供随时随地获取权限内的政务信息的手段,尤其是为出差中或临时不在办公室的公务人员提供了突破地域和空间以及有线网络长度的限制的工作方式,必将会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确保政令畅通,提升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3、统一资源管理、实现节能降耗 通过该平台可以把政府部门的资源(政务系统、行管部门的业务系统、与政府部门配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社会救助单位)的资源)释放出来,可以方便实现多维政务信息的融合; 因为平台采用统一的网络隔离、安全传输以及应用数据等方面的安全措施保证了政务的安全性,避免了因各政务部门单独建设整套系统(网络、平台、安全设备等)而产生的重复投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框架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2020年4月

目录 一、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社会问题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政务目标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业务功能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业务流程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业务量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现状与差距........ 错误!未指定书签。 应用系统建设现状与差距............... 错误!未指定书签。 应用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与差距........... 错误!未指定书签。 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差距............... 错误!未指定书签。 运行维护系统建设现状与差距...........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总体建设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系统总体逻辑架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系统物理部署架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系统技术架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政务云建设方案

随州神农云整体建设方案 神农云整体建设方案

目录 1前言 (4) 2项目概述 (4) 2.1建设背景 (4) 2.2建设意义 (5) 2.3建设原则 (8) 2.3.1实用性 (9) 2.3.2开放性与标准化 (9) 2.3.3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充性 (9) 2.3.4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10) 2.3.5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10) 2.3.6业务多样性 (10) 2.3.7最佳性价比 (11) 2.4建设目标 (11) 2.5编写依据 (12) 3需求分析 (12) 4智慧政务建设内容 (17) 4.1城市基础数据库 (17) 4.1.1系统概述 (17) 4.1.2需求分析 (17) 4.1.3系统功能 (18) 4.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 (18) 4.2.1移动电子政务平台 (19) 4.3政务协同办公 (19) 4.3.1远程医疗系统 (21) 4.3.2区域卫生系统 (21)

4.3.4医讯通平台 (23) 4.4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24) 4.5无线政务平台 (25) 4.6统一身份认证 (27) 4.7电子证照 (27) 5云计算中心总体设计 (27) 5.1云计算中心设计原则与规范 (27) 5.2云计算中心设计目标 (30) 5.3云计算中心方案设计 (31) 5.3.1云计算中心资源池设计 (33) 5.3.2云计算中心云管理平台设计 (42) 5.3.3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设计 (58) 5.3.4云计算中心安全系统设计 (71) 5.3.5云计算中心备份容灾设计 (138) 6建设范围 (142) 7运维服务质量体系 (143) 7.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说明 (143) 7.1.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143) 7.1.2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144) 7.1.3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意义 (144) 7.2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145) 7.2.1服务宗旨 (145) 7.2.2体系建设内容 (145) 7.2.3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148) 7.2.4运维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 (149) 7.2.5运维制度建设 (151)

App新闻及政务云服务平台技术方案

App新闻及政务云服务平台 技术方案

目录 一、行业应用概述 (5) 二、平台设计目标 (5) 三、平台架构设计 (6) 四、架构组成说明 (6) 1.云平台基础运行环境 (7) 2.云平台统一运维支撑 (7) 3.合作伙伴媒体内容汇聚 (7) 4.融合媒体内容集成播控 (8) 5.APP业务接入服务 (8) 6.APP模块化标准服务 (9) 7.APP终端自定义封装 (9) 8.各地合作伙伴APP应用 (9) 五、A PP模块组建 (9) 1.首页展示 (10) 2.新闻 (10) 3.专题 (11) 4.直播 (12) 5.点播 (12) 6.美图 (13) 7.爆料 (14) 8.调查投票 (14) 9.天气预报 (15) 10.交通出行 (16) 11.号码通 (17) 12.电影 (18) 13.论坛 (18) 14.用户中心 (19) 15.用户管理 (19)

17.信息推送 (20) 18.意见反馈 (20) 19.评论及分享 (21) 20.浏览模式自定义 (21) 21.系统设置及其他 (22) 22.公交 (28) 23.地铁 (28) 24.自行车 (29) 25.在线商超 (29) 26.客运 (31) 27.演出 (32) 28.路况 (33) 29.违章查询 (33) 30.银行缴费 (34) 六、融合内容服务与生产管理 (34) 1.节目资源收录 (35) 2.本地手动采集 (36) 3.远程遥控采集 (36) 4.计划定时采集 (36) 5.内容资源入库 (37) 6.接口传送 (37) 7.自动扫描入库 (37) 8.客户端上传入库 (37) 9.内容快辑制作 (37) 10.内容格式转码 (38) 11.内容分类管理 (38) 12.信息编排管理 (38) 13.内容审核发布 (39)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规划方案框架.doc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2020 年 4 月

目录 一、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1.1 、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错误 ! 未指定书签。 社会问题分析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政务目标分析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1.2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业务功能分析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业务流程分析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业务量分析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1.3 、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1.4 、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1.5 、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现状与差距........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应用系统建设现状与差距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应用支撑系统建设现状与差距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差距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运行维护系统建设现状与差距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二、总体建设方案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2.1 、系统总体逻辑架构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2.2 、系统物理部署架构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2.3 、系统技术架构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目录 一、行业现状 ..................................................................................... - 1 - 1.1、传统IT架构面临的挑战............................................................ - 1 - 1.1.1、总体拥有成本高 (1) 1.1.2、服务器利用率低 (1) 1.1.3、缺乏灵活性 (2) 1.1.4、高可用性问题 (2) 二、现状分析及需求...................................................................... - 2 - 2.1、行业背景 (2) 2.3、客户需求 (3) 三、解决方案综述.......................................................................... - 4 - 3.1、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拓扑图 (5) 3.2、详细设计 (5) 3.2.1、硬件设计 ............................................................................................- 6 - 3.2.2、存储设计............................................................................................- 7 - 3.2.3、网络设计......................................................................................... - 11 - 3.2.4、软件设计......................................................................................... - 13 - 3.2.5、产品选型......................................................................................... - 18 - 四、解决方案目标........................................................................ - 19 - 五、解决方案优势........................................................................ - 20 - 5.1、提高管理性 (20) 5.1.1、提升运维效率................................................................................. - 21 - 5.1.2、改善服务等级................................................................................. - 21 - 5.2、降低成本 (21) 5.2.1、前期构建成本 ................................................................................. - 21 - 5.2.2、运营中功耗成本............................................................................. - 21 - 5.2.3、管理成本......................................................................................... - 22 - 5.3、简化部署 (22) 5.4、可靠的IT支撑平台 (22) 5.4.1、故障可恢复性................................................................................. - 22 - 5.4.2、HA集群 ............................................................................................ - 23 - 5.4.3、动态迁移......................................................................................... - 23 - 5.5、无缝升级 (23) 5.6、提高资源利用率 (23) 5.7、提高容灾能力,保证业务连续性 (23)

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方案

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方案

目录 前言................................................................................. - 5 - 一、建设意义..................................................................... - 6 - 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 7 - 三、总体要求..................................................................... - 9 - (一)指导思想。 ............................................................................... - 9 -(二)建设原则。 ............................................................................... - 9 -(三)建设目标。 ............................................................................ - 10 -四、平台定位.................................................................. - 13 - (一)与各级政府网站的关系。 ............................................... - 13 -(二)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关系。...................................... - 14 -(三)与全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关系。...................................... - 15 -(四)与省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的关系。................................. - 15 -(五)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关系。 .................. - 16 -(六)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关系。...................................... - 16 -(七)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的关系。............................ - 17 -(八)与市(州)、部门政务服务系统的关系。................ - 17 -(九)与重要社会信息系统的关系。...................................... - 18 -(十)与实体政务大厅的关系。 ............................................... - 19 - 五、总体架构.................................................................. - 19 - 六、建设内容.................................................................. - 21 -(一)四川省政务服务网。........................................ - 21 -(二)全省统一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 24 -(三)全省政务服务办理平台。 ............................... - 29 -(四)全省政务服务公共支撑平台。....................... - 32 -

智慧政务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政务服务云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前言 (4) 2项目概述 (4) 2.1建设背景 (4) 2.2建设意义 (5) 2.3建设原则 (11) 2.3.1实用性 (11) 2.3.2开放性与标准化 (12) 2.3.3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充性 (12) 2.3.4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13) 2.3.5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14) 2.3.6业务多样性 (14) 2.3.7最佳性价比 (14) 2.4建设目标 (15) 2.5编写依据 (16) 3需求分析 (17) 4智慧政务建设内容 (24) 4.1城市基础数据库 (24) 4.1.1系统概述 (25) 4.1.2需求分析 (25) 4.1.3系统功能 (25) 4.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 (26) 4.2.1移动电子政务平台 (27) 4.3政务协同办公 (28) 4.3.1远程医疗系统 (29) 4.3.2区域卫生系统 (30)

4.3.4医讯通平台 (33) 4.4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33) 4.5无线政务平台 (36) 4.6统一身份认证 (39) 4.7电子证照 (39) 5云计算中心总体设计 (39) 5.1云计算中心设计原则与规范 (39) 5.2云计算中心设计目标 (43) 5.3云计算中心方案设计 (44) 5.3.1云计算中心资源池设计 (47) 5.3.2云计算中心云管理平台设计 (60) 5.3.3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设计 (83) 5.3.4云计算中心安全系统设计 (102) 5.3.5云计算中心备份容灾设计 (205) 6建设范围 (211) 7运维服务质量体系 (212) 7.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说明 (212) 7.1.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212) 7.1.2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214) 7.1.3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意义 (214) 7.2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5) 7.2.1服务宗旨 (215) 7.2.2体系建设内容 (216) 7.2.3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9) 7.2.4运维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 (221) 7.2.5运维制度建设 (224)

电子政务网云平台设计方案

XXX电子政务网云平台设 计方案 项目背景电子政务网作为全市信息化枢纽,承载着多项重要信息化应用,如内外网域名服务器、邮件系统等等,同时也是各委部局与公网.省政务网的传输出口。现各部局、各事业单位的数据资源、服务器、信息化系统各H为政, 难以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亭。同时,随着平安城市、政府应急.共亨灾备、智能交通系统等等一系列政府信息化工程的全面开展,以及国家、省对信息安全、平台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现有的设备及网络架构已经难以支撑业务发展、安全、性能方面的新要求。 而对部门各自为政.分散建设、不能互联互通、资源共亭程度低、重复建设、统一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模式在资源管理. 数据管理、服务管理方面给出了目前最好的答案。“云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电子政务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对外(政府之间、政府对企业、政府对公众)服务的平台,优化建设服务型的政府信息化。 云计算在云计算的诞生之前,现代计算机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从高高在上的大型机时代,到个人用户普及的PC机时代,再有Internet技术将全世界 都联系到了一起。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來,数据的增长完全可以用 “疯狂”来形容。云计算就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产生的新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包括互联网 Internet和企业内部网Intranet)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软 件、应用平台.及基础设施等资源。 云计算具有资源池化、弹性扩展、自助服务.按需付费、宽带接入等关键特征。 需求分析

电子政务网目前承载着市委市政府及各委部局多项重点应用,如信用网、内外网域名服务器、市府办内部公文系统、党政机关网站.网络监控平台.对外网站、指挥部网站、重点项目电子督察督办系统、网上行为监控系统、行风热线网站、人大提案系统、市委市政府大门安全监控系统等等。由于电子政务建设及运行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即所有部门的政务应用系统均部署在信息中心的机房,各部门的政务应用系统累计超过100多个。 并且目前存在下述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分散重复 市政府各个部门信息化建设多以独立建设为主,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分别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根据不同的业务和应用需要购买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以及各种软件。每套业务和应用分别部署在某些物理资源之上,每套业务都是一个信息孤岛,这个孤岛包括需要单独的安全保护机制和软件的支持,以及配套管理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不足如下: 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并且数据中心的利用率不高: 作为数据中心中最 核心的数据,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相互之间不能形成足够的共亨 机制,无法提供被利用的基础条件。社会最重要的财富散落各地,无 法反馈于公民; 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电子政务系统的服务是面向从政府到公民的所 有社会建设者,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程度很高,这与大多数的政府部 门信息管理人员配置的薄弱形成明显的矛盾。 信息化水平不均衡 除了以上所描述的由于传统信息建设所产生的不足之外,每个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不同.专注点不同、所投入的精力不同,以至于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化水平发展较不均衡。 管理协调体制尚需完善 如何真正将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亨,形成一个基于政府部门的数据中心?如何将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形成联动,整合出统一的数据中心,形成全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自主化,达到电子政务发展中最终的理想阶段? 目前尚未建立其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协调机制,信息化主管部门推动跨部门的系统建设难度较大,也是造成政务信息化分散建设与水平发展不均的现状。

一种典型的政务网云平台架构设计

一种典型的政务网云平台架构设计 熊瑰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随着近年信息技术持续迅猛发展,公众对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变革的期望急剧攀升,政务云建设需求急剧增加。 政务云属于政府云,结合云计算技术的特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政务上实现各种业务流程办理和职能服务,为政府各级 部门提供可靠的基滅I T服务平台。针对政务云特点,文章给出了一种典型的政务云平台架构设计方案。 关键词:政务云;虚拟化;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03-0197-02 1概述 长期以来,信息系统资源整合与共享一直是电子政务建设 的痼疾,造成了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重复建设、纵强横弱等 问题,信息化投入越多,形成的信息化壁垄就越髙,严重影响了 电子政务的投资效率和产出成果。在此背景下,政务云建设应 运而生。政务云是为政府部门搭建一个底层的基础架构平台, 把传统的政务应用迁移到平台上,去共享给各个政府部门,提 髙它的服务效率和服务的能力。考虑到政务系统在服务对象、 业务种类和安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电子政务云更适合选择私 有云,本文给出了一种典型的政务云架构设计方案。 2网络架构设计 政务云网络架构的总体上宜遵循区域化、层次化和模块 化的设计理念,提髙承载业务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管 理能力,政务云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匕_________ 1U 9 m m m fHft ' n M t t 峨<舞P M mmm 蠢蠢 图1政务云平台网络拓扑图 政务云网络架构从功能上分为内网数据中心、外网数据 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内网数据中心接入政府相关单位,实 现各单位内、外横向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外网数据中心主要用 于接入互联网,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内网数据中心和外网 数据中心通过网闸设备隔离开,充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容 灾备份中心与主数据中心互联,其部署与本地数据中心保持 —致。当本地数据中心业务中断后,可以通过启用灾备数据 中心业务系统,为各业务单位提供服务。 3计算资源设计大量的数据存储、細、计算和修改,存放着大量关键的信息和 数据。一旦数据库系统发生异常错误或导致数据的丢失,其 损失将是灾难性的。因此,数据库宣采用集群系统,实现了冗 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⑵虚拟化服务器设计。云数据中心的设计是依托服务器 虚拟化的技术来实现,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一台物理 服务器上创建多个不同的虚拟机,可以部署不同的操作系统,部署不同的业务应用,每个虚拟机之间相互隔离。云数据中 心虚拟化服务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控制管理中心、计算池、共享式存储池。 控制管理中心:对整个虚拟化平台进行管理监控,是整个 系统的管理端。 计算池:主要提供对应用透明的计算资源,为应用软件提 供按需配置的运行环境。 共享式存储池:完成虚拟化平台存储资源整合以及资源 的池化,实现存储资源的按需分配和弹性伸缩。 (3)大数据服务器设计。大数据服务器分为hadoop环境、在线检索集群、M PP数据库、流式处理集群、数据管道。全量 数据保存在hado叩环境中,部署hdfs、hbase、spark等组件,其 中结构化数据存储到Hbase中,非结构化文件保存到HDFS 中,nosqlhbase与Hdfs部署同一套hadoop环境中。在线检索 集群,部署solrcloud实现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检索。M PP数据库,用于结构化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检索。流式处理 集群(stonn),用于数据同步过程中的预处理,该环境为计算密 级型可以使用虚拟化环境承载。数据管道集群,含数据同步 工具和数据总线,用于处理数据同步,并在数据同步过程中对 接流式计算集群实现数据预处理。 4存储资源设计 存储系统作为整个云数据中心的核心,根据数据类型的 不同,数据对于存储系统的要求不同,在存储子系统的设计上 会采会多级存储的方式,以灵活满足前端对性能、容量、可用 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性需求。 通过部署虚拟化网关构建存储管理平台,实现本地存储 系统髙可用架构保障数据安全保证;通过部署2套存储,配 置双活镜像关系,实现核心数据的同步镜像,避免设备单点 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通过部署非结构化数据分布式存储系统,实现非结构化数据集中存储,提供带宽聚合与海量存储容量,灵活、无缝、平滑的扩展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大大提高了系 统效率;通过部署应用容灾设备,对核心关键业务数据的多 个快照副本和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保护 ⑴数据库服务器设计。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任务是处理 和快速恢复。 197

宝宝如何正确吃鱼肝油

宝宝如何正确吃鱼肝油? 肝油常用来防治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症。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可引起皮肤干燥、毛囊角化、干眼病及夜盲症等;维生素D缺乏可产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卫生知识的大幅度提高,补充各种维生素预防营养缺乏性疾病的知识已深入到大多数家庭,但与此同时,对于补充营养素也往往走入一个误区,以为鱼肝油是营养素,补充鱼肝油多多益善。要知道缺乏维生素会致病,但补充需有个度,补充过量也会致病。 1、鱼肝油是什么?它的功效是什么? 鱼肝油中主要是维生素A和D。 维生素A 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生殖、视觉、上皮组织健全及抗感染免疫功能。.维生素A 缺乏时可引起:小儿骨骼发育迟缓;影响牙齿牙釉质细胞发育,牙齿不健全;上皮组织结构受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各种感染。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维生素D缺乏时可引起:钙磷经肠道吸收减少,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佝偻病,表现为易惊、多汗、烦躁和骨骼改变。 维生素A 和D都是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尤其是鱼肝,其次是乳类和蛋类中。另一种是以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如胡萝卜、番茄、豆类和绿叶蔬菜等,在肝脏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尤其是海鱼的肝脏中。另外,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作用下也能转变成维生素D。人体从日光照射和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 可见,鱼肝油并非小儿维生素A和D的唯一来源。 2、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鱼肝油? 以下情况需补充鱼肝油:

如果婴儿母乳不足或断乳后未及时添加蛋黄、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 和D以及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水果等食品;或者患有慢性腹泻、肝胆疾病等影响维生素A和D的吸收;或者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使维生素A 和D的消耗增多;或者缺少日照;以及生长过快使需要量增多等等因素都可以引起维生素A和或D的缺乏。 乳中维生素A 的含量高于牛乳,如果乳母营养充足、膳食平衡,乳汁中的维生素A大多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而维生素D 在母乳和牛乳中都较少,所以无论是人乳喂养或牛乳喂养的婴儿,自出生后2-3周起,每日须给服维生素D 400 单位的预防剂量,连续服用2-3年,尤其是对早产儿、双胎和有上述引起维生素A和D缺乏因素的小儿,更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和D 。 2-3岁以后,小儿生长速度减慢、饮食品种和户外活动增多,一般无须再额外补充鱼肝油。 3、新生宝宝需要加喂鱼肝油吗?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是由于身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造成钙磷代谢失常,使体内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位上。所以骨骼发生病变,出现畸形。同时,还影响神经系统、肌肉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佝楼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易被忽略,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已明显下降,容易得肺炎、腹泻。得病后表现病程长、病情重、病死率高。因此佝偻病对小儿身心健康危害较大。 体内维生素D主要依靠太阳的作用形成。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将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变成胆骨醇(维生素D3)。其次,食物中也含少量维生素D,特别是浓缩鱼肝油中含量较多。 世界各地都有佝偻病的发生,温带多见。我国地处温带,佝偻病的发病率很高,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儿更为多见。 一些在冬春季节妊娠的孕妇,如果在孕晚期没有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出生的新生儿非常容易发生先天性佝偻病。新生儿期很少晒太阳,而人奶、牛奶含维生素D很少,不能满足每日的需要量,导致佝偻病加重,影响生长发育。为了防止小儿患佝偻病,在新生儿出生半月后,必须加服鱼肝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