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 教案(1)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 教案(1)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 教案(1)
高电压技术第一章 教案(1)

课题2014年 3 月 15日第 1 节

绪论简介什么是高电压技术

第一章气体电解质的电气强度1.1 气体中带点质的产生与消失

教案目的:

1.让学生知道开设高电压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以及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2.气体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及其迁移率和扩散,正离子和负离子的产生和消失。

重点及难点:

重点:1.高电压技术这门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对本门课程进行研究;

3.电介质概念的引入及其分类;

4.气体中带点质点的产生与消失。

难点:气体中带点质点产生与消失的方式。

教案内容及步骤(时间分配):

组织教案:师生问候、填写日志、点名。(5分钟)

绪论

一、导入新课:从生活实际入手,以南方电网近几年出现的事故为例,借助线路输送容量、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公式说明高电压输电的优势,从而给出高压电技术的概念。(5)

二、讲授新课(15)

1.分析输送容量、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公式,进而引出高电压输电的优势

输送容量公式:,Z—线路波阻抗。

架空线路波阻抗:数百欧姆;

电缆线路波阻抗:几十欧姆。

电压损耗公式:

功率损耗公式:

2.高电压技术概念

高电压技术主要研究高电压、强电场下各种电气物理问题。研究高电压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过电压与绝缘这一对矛盾性的问题。

3.高电压技术等级的发展与提高

●美国最早于1882年珍珠街发

电厂开始发电,仅用于照明。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五

十年代,电压直线上升。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电压上升幅度加大。

●采用750KV电压等级的有美、

苏、日、德、英、法、加、意、

中等国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1500-2000KV

线路和变电所的初步设计,APE(美国电力公司)和ASEA(瑞典通用电力公司)联合对2000KV进行了实验,技术上没有问题。

电力系统的大容量和远距离传输、促使电压等级不断提高。100年来世界上的输电电压提高了100倍,在高电压输电行业中,习惯上称:

●低压:35KV以下

●高压:35KV-100KV

●超高压:100KV-1000KV

●特高压:1000KV以上

?普通高压和超高压划分的依据是电晕,超高压和特高压划分的依据是电能

4.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对象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导致比工作电压高得多的电压产生,如:自然界的雷击、电力系统本身操作所产生的操作过电压等。为了保护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必须研究:

●电介质的电气物理特性,特别是击穿过程及其基本规律;

●过电压产生的原因、种类及限制措施;

●绝缘测试技术及方法。

5.高电压技术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高电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些内容是用微观的概念解释宏观现象,所以比较抽象。某些理论仍处于发展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常需要用实验数据或经验公式来表示,学习中要注意这些特点。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获得各种电介质的绝缘特性和提高电强度方法的知识;了解高电压实验设备原理,掌握电气设备绝缘的测试原理和分析方法,并获得初步的实验技能;掌握电力系统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发展过程以及对过电压的防护措施;理解电力系统中绝缘配合的原则。

6. 教材及参考资料

本课程使用教材:

赵玉林主编.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参考教材:

常美美主编.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赵智大主编.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周泽存等编. 高电压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丘毓昌等编。高电压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梁曦东等编.高电压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气体电解质的电气强度(20分钟)

一、电介质在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材料使用,按其物质形态可分为三类:

固体介质、液体介质、气体介质

二、电气设备中的内、外绝缘

1.外绝缘:一般由气体介质(空气)和固体介质(绝缘子)联合构成。

2.内绝缘:一般由固体介质和液体介质联合构成。

三、研究气体放电的目的

1.了解气体在高电压(强电场)作用下逐步由电介质演变成导体的物理过程。

2.掌握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及其提高方法。

四、电气设备中常用的气体介质

空气、压缩的高电气强度气体(SF6)

五、基本概念

1.气体击穿:空气在正常情况下电导率很小,为良绝缘体。但是气体间隙上的电压过高时,气体会由绝缘状态转变为良导体,这种现象称为气体击穿。

2.击穿电压:气体间隙击穿时的最低临界电压。

3.击穿场强:使电介质失去其绝缘性能所需要的最低、临界、外加电场强度。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与间隙距离之比。

4.平均击穿场强:不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与间隙距离之比。

击穿场强是表征气体间隙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

5.绝缘强度:在均匀电场中,使电介质不失去其绝缘性能所需要的最高、临界、外加电场强度。

6.绝缘水平:电气设备出厂时保证承受的实验电压。

第一节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原子:

气体导电的条件:气体中出现带电质点(电子、负离子或正离子)以后才可能导电,这些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可以发展成各种形式的放电现象。

一、带点质点的产生

1.气体质点本身发生游离;

2.位于气体中的金属发生表面游离。

游离:在电场的作用下中性质点中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的过程。

金属表面游离:金属中的电子摆脱金属表面的位势能垒的束缚称为自由电子的过程。其条件是电子的能量不小于金属的逸出功。

(一)碰撞游离:

1.定义:一个质点(可以是带电质点,也可以是中性质点)撞击另一个中性质点且使其分解为两个带点质点的现象称为碰撞游离。

2.条件:撞击质点的总能量一定要大于被撞质点在正常状态下的游离能。

3.撞击质点的能量种类:

(1)动能

(2)位能

(二)光游离

1.定义:短波射线的光子具有很大的能量,它以光速运动,当它照射到中性原子(或分子)上时所产生的游离称为光游离。

2.条件:光子的能量不小于游离能。

3.光子能量公式:W=hv

h—普朗克常量,等于

v—光的频率,Hz。

(三)热游离

1.定义:高温时,高速运动的气体分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游离。

2.条件:5000—10000K的高温下。

3.热游离的三种形式:

(1)高温时,高速运动的气体分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游离。

(2)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相碰撞失去动能而放出光子,温度升高,光子的频率及能量增加,因而在高温时,光子与气体分子相遇时可能产生游离。

(3)上诉两种游离产生的电子与中性质点碰撞而产生的游离。

(四)表面游离

1.定义:金属表面的电子接受外界能量后,逸出表面成为自由电子的现象成为表面游离。

2.表面游离的四种形式:

(1)热电子发射。将金属表面加热,电子热运动速度增加,其能量超过逸出功,电子逸出金属表面。

(2)二次发射。具有足够能量的质点(例如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使其释放出电子。

(3)光电子发射。用短波光照射金属表面,当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时,金属表面释放出电子。

(4)强电场发射。当电极附近的电场特别强时,金属表面的电子被强行拉出。

二、带电质点的消失

负电性气体:某些气体、如氧、氟、氯、六氟化硫等,他们的游离能特别大。当电子与之相撞时,通常不能产生碰撞游离,反而撞击电子被吸附而形成负离子。这样的气体通常称为负电性气体。

附:当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可能引起碰撞电离而产生出正离子和新电子,也可能会发生电子与中性分子相结合形成负离子的情况。

负离子的形成并未使气体中带电粒子的数目改变,但却能使自由电子数减少,因而对气体放电的发展起抑制作用,使气体迅速恢复中性的绝缘状态。

带电粒子的消失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与两电极的电量中和带电质点受电场力的作用定向运动,在到达电极时,消失于电极上而形成外电路中的电流;

1.扩散

因热运动,带点质点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使空间各处的浓度趋于一致的现象。带电粒子因扩散而逸出气体放电空间。

2.复合

异号电荷相遇,发生电荷的传递而还原为中性质点的过程。

四、小结

1.击穿电压

2.击穿场强

3.激发

4.游离

5.带电粒子产生和消失的物理过程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气体中的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产生的。 2、气体去游离的基本形式有漂移、扩散、复合、吸附效应。 3、气体放电形式中温度最高的是电弧放电。表现为跳跃性的为火花放电。 4、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d的值时,击穿电压存在极小值。 5、自然界中的雷电放电就是属于典型的超长间隙放电。 6、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隙击穿电压提高。 7、即使外界游离因素不存在,间隙放电仅依靠外电场作用即可继续进行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8、交流高电压试验设备主要是指高电压试验变压器。 9、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C或真空中的光速。 10、一般当雷电流过接地装置时,由于火花效应其冲击接地电阻小于工频接地电阻。 11、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包括雷击杆塔跳闸率和绕击跳闸率。 12、为了防止反击,要求改善避雷线的接地,适当加强绝缘,个别杆塔使用避雷器。 13、考虑电网的发展,消弧线圈通常处于过补偿运行方式。 14、导致铁磁谐振的原因是铁芯电感的饱和特性。 15、在发电厂、变电所进线上,设置进线段保护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入侵波的陡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打“√”) 1、气体状态决定于游离与去游离的大小。当去游离小于游离因素时最终导致气体击穿。(√) 2、游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区、高能量区;复合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 3、游离过程不利于绝缘;复合过程有利于绝缘。(√) 4、巴申定律说明提高气体压力可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5、空气的湿度增大时,沿面闪络电压提高。(×) 6、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后易发生电击穿。(×) 7、输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同。(×) 8、避雷器不仅能防护直击雷过电压,也能防护感应雷过电压。(√) 9、.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可以限制切除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 10、输电线路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按要求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2、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D )。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 3、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 A )。 A..小B.大C.相等D.不确定 4、减少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 B )电缆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A.降低B.提高C.不改变D.不一定 5、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A )。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作

?1-1解释下列术语 (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 (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 (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 (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n a? e?d? e11?1?59874 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作业 ?1-1解释下列术语 (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 (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 (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 (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n a= eαd= e11?1=59874 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高电压技术教案

课题:第一章高电压绝缘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气体放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重点:介质的绝缘性能。 难点:对介质绝缘性能的理解。 组织教学:点名。 复习旧课: 引入新课:基本概念 §1—1 概述 一、电介质的极化 极化的基本形式有: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 1、电子式极化: 可以存在于液体、固体、气体中。 E=0时(对称的)对外不显电性, E不等于0时(对称的)对外显电性。 特点:(1)极化过程快,10-15s且介电系数与电源无关。 (2)极化过程属于弹性,无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负的温度系数。 2、离子式极化 (1)极化过程快,10 -13s,且介电系数与频率无关。 (2)极化过程属于弹性,无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正的温度系数。 3、偶极子极化 极性电介质━由偶极子分子构成 特点:(1)极化过程长,10-10~10-2s,且介电系数与频率有关。 (2)极化过程属于非弹性,有损耗。 (3)其介电系数有关。 综述: 1)、气体的介电系数很小通常实践中介电系数约等于1,

2)、液体 :a 、极性(3~6),如:蓖麻油 b 、非极性(1.8~2.5),如变压器油 c 、强极性(>10) ,如水、酒精 4、夹层式极化 组成:设备的绝缘由几种不同的材料组成 特点:1、进行过程特别长, 2、有明显的损耗。 等效图如右所示,过程分析: 在合闸瞬间:1 2210C C U U t =→ 到达稳态时:1 221 g g U U t =∞→ 若介质是均匀的,则C1/C2=g1/g2,可得 ∞→→=t t U U U U 21210, 即合闸后两层电荷不会发生重新分配。 若介质不均匀,则合闸后C1、C2上的电荷要重新分配。设 C1>C2,g1U1,t=∞时,U1>U2,电荷要重新分配, 称为吸收电荷,相当于电容增大称为夹层电介质极化。 电介质极化的意义: 1、对于电容器而言希望εr 大,这样单位容量的体积和重量 可减小。但其它绝缘希望εr 小,可减小充电电流。 2、高压设备在使用时应注意各材料εr 的配合,介电系数小 的材料承受较大的电场强度;介电系数大的材料承受较小的电场 强度。 3、夹层介质极化现象在绝缘试验中,可用于判断绝缘受潮的 情况。 4、材料的介质损耗与极化形式有关。 二、 电介质的电导 1、绝缘电阻I U R = ∞ I ──泄漏电流,也即电导电流 绝缘电阻对固体介质来说包括:绝缘电阻的体积绝缘和表面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分共1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 1、气体中的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产生的。复合、扩散、、气体去游离的基本形式有漂移、2

吸附效应。气体放电形式中温度最高的是电弧放电。表3、 现为跳跃性的为火花放电。的值时,击穿电4、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d 压存在极小值。自然界中的雷电放电就是属于典型的超长间5、 隙放电。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6 。隙击穿电压提高即使外界游离因素不存

在,间隙放电仅依靠7、 外电场作用即可继续进行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交流高电压试验设备主要是指高电压试验变、8 。压器 或真空中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C9 的光速。一般当雷电流过接地装置时,由于火花10、 工频接地电阻。于小效应其冲击接地电阻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包括雷击杆塔跳闸率、11和绕击跳闸率。为了防止反击,要求改善避雷线的接12、 地,适当加强绝缘,个别杆塔使用避雷器。. 消弧线圈通常处于过考虑电网的发展,13、运行方式。补偿 导致铁磁谐振的原因是铁芯电感的饱和特、14 性。

变电所进线上,设置进线段保在发电厂、15、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入侵波 的护 陡度。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打“√”) 1、气体状态决定于游离与去游离的大小。当去游离小于游离因素时最终导致气体击穿。(√) 2、游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区、高能量区;复合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

3、游离过程不利于绝缘;复合过程有利于绝缘。(√) 4、巴申定律说明提高气体压力可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5、空气的湿度增大时,沿面闪络电压提高。(×) 6、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后易发生电击穿。(×) 7、输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同。(×) 8、避雷器不仅能防护直击雷过电压,也能防护)√(感应雷过电压。. 9、.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可以限制切除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 10、输电线路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

高电压技术 第一章课件

绪论 高电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有关高电压的几个著名试验 ?1752年6月:富兰克林&风筝 ?1895年11月:伦琴&X射线 ?1919年:E.卢瑟福&元素的人工转变(a射线轰击氮原子)1945年威克斯勒尔和麦克米伦,电子回旋加速器等 ?1931年:范德格拉夫起电机(1000万伏) 直到20世纪初高电压技术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分支。当时的高电压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压输电中的绝缘问题。因此,可以这样说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是随着高电压远距离输电和高电压设备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电力科学技术。 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中涉及过电压、耐压、绝缘等问题的技术。如: ▲雷击变电所、发电厂的过电压及防护措施 ▲绝缘材料的研制 ▲合闸分闸空载运行以及短路引起的过电压 ▲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 一、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如何将电能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地输送,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防止过电压,提高耐压水平,保持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 1. 提高绝缘能力 电压等级提高,需要相应的高压电气设备,要对各类绝缘电介质的特性及其放电机理进行研究,其中气体放电机理是基础。 电介质理论研究——介质特性 放电过程研究——放电机理 高电压试验技术——高压产生、测量、检验,分预防性和破坏性 2. 降低过电压 雷击或操作→暂态过程→产生高电压→绝缘破坏→故障→防止破坏→恢复 研究过电压的形成及防止措施 高电压种类:大气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暂时过电压 3. 绝缘配合 使作用电压的数值、保护电器的特性和绝缘的电气特性之间相互协调以保证电气装置的可靠运行与高度经济性。 三.学习要求 与电工及物理的基础理论,如电介质理论、电磁场理论、电路中的瞬变理论相关。内容涉及面广,经验公式多,文字叙述多,试验数据、图表多,实践性强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2

第一章作业 1-1解释下列术语 (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2)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4)50%冲击放电电压;(5)爬电比距。 答:(1)气体中的自持放电:当外加电场足够强时,即使除去外界电离因子,气体中的放电仍然能够维持的现象; (2)电负性气体:电子与某些气体分子碰撞时易于产生负离子,这样的气体分子组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 (3)放电时延:能引起电子崩并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的电子称为有效电子,从电压上升到静态击穿电压开始到出现第一个有效电子所需的时间称为统计时延,出现有效电子到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称为放电形成时延,二者之和称为放电时延; (4)50%冲击放电电压:使间隙击穿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也称为50%冲击击穿电压; (5)爬电比距:爬电距离指两电极间的沿面最短距离,其与所加电压的比值称为爬电比距,表示外绝缘的绝缘水平,单位cm/kV。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n a= eαd= e11?1=59874 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59874个。

高电压技术第7章习题答案教学文稿

高电压技术第7章习 题答案

第七章 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7-1为什么需要用波动过程研究电力系统中过电压? 7-2试分析波阻抗的物理意义及其与电阻之不同点? 7-3试分析直流电势E 合闸于有限长导线(长度为l ,波阻为Z)的情况,末端对地接有电阻R(习题7-3图)。假设直流电源内阻为零。 (1)当R=Z 时,分析末端与线路中间2l 的电压波形; (2)∞=R 时,分析末端与线路中间2 l 的电压波形; (3)当R=0时,分析末端的电流波形和线路中间2 l 的电压波形。 习题7-3图 7-4母线上接有波阻抗分别为1Z 、2Z 、3Z 的三条出线,从Z1线路上传来幅值为E 的无穷长直角电压波。求出在线路Z3出现的折射波和在线路Z1上的反射波。 7-5有一直角电压波E 沿被阻抗为Z =500Ω的线路传播,线路末端接有对地电容C =O.0l F μ。 (1)画出计算末端电压的彼德逊等值电路,并计算线路末端电压波形; (2)选择适当的参数,把电容C 等值为线段,用网格独计算线路末端的电压波形; (3)画出以上求得的电压波形,并进行比较。

7-6波在传播中的衰减与畸变的主要原因?说明冲击电晕对雷电波波形影响的原因? 7-7当冲击电压作用于变压器绕组时,在变压器绕组内将出现振荡过程,试分析出现振荡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分析冲击电压波形对振荡的影响。 7-8说明为什么需要限制旋转电机的侵入波陡度。

7-1为什么需要用波动过程研究电力系统中过电压? 答:实际电力系统采用三相交流或双极直流输电,属于多导线线路,而且沿线路的电场、磁场和损耗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所谓均匀无损单导线线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为了揭示线路波过程的物理本质和基本规律,可暂时忽略线路的电阻和电导损耗,假定沿线线路参数处处相同,故首先研究均匀无损单导线中的波过程。 7-2 试分析波阻抗的物理意义及其与电阻之不同点? 答:分布参数线路的波阻抗与集中参数电路的电阻虽然有相同的量纲,但物理意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1)波阻抗表示向同一方向传播的电压波和电流波之间比值的大小;电磁被通过波阻抗为Z 的无损线路时,其能量以电磁能的形式储存于周围介质中.而不像通过电阻那样被消耗掉。 (2)为了区别不同方向的行波,Z 的前面应有正负号。 (3)如果导线上有前行波,又有反行波,两波相遇时,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比值不再等于波阻抗,即 Z u u u u Z i i u u i u b f b f b f b f ≠-+=++= (4)波阻抗的数值Z 只与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感L 0和电容C 0有关,与线路长度无关。 7-3试分析直流电势E 合闸于有限长导线(长度为l ,波阻为Z)的情况,末端对地接有电阻R(如图7-24所示)。假设直流电源内阻为零。 (1)当R=Z 时,分析末端与线路中间 2 l 的电压波形; (2)R =∞时,分析末端与线路中间2 l 的电压波形; (3)当R=0时,分析末端的电流波形和线路中间2l 的电压波形。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A)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B)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B)。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A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10.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

A、直流电压 B、工频交流电压 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11.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 C、增加沿面距离 D、增加套管壁厚 12.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答案:B 19.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13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 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 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 14.设 S1、S2 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 相交 15.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B )。 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跳闸率 D、大气压强 16.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 D )。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 1、空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其中氧分子的电离电位较低,为12.5V。 (1)若由电子碰撞使其电离,求电子的最小速度; (2)若由光子碰撞使其电离,求光子的最大波长,它属于那种性质的射线?(3)若由气体分子自身的平均动能产生热电离,求气体的最低温度。 2、试论述气体放电过程的α、γ系数。 3、什么叫帕邢(巴申)定律?在何种情况下气体放电不遵循巴申定律? 4、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气隙放电机理、放电过程和放电现象有何不同? 5、长间隙放电与短间隙放电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试解释长空气间隙的平均击 穿场强远低于短间隙的原由,形成先导过程的条件是什么? 第二章 1、气隙的伏秒特性是怎样绘制的?研究气隙的伏秒特性有何实用意义? 2、试说明在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导线对平行平板气隙(S/D>10)和球-球气 隙(S/D<0.5)的伏秒特性形状有何不同,并解释其原因。 3、试解释50%击穿电压。 4、标准大气条件下,下列气隙的击穿场强约为多少(气隙距离不超过2m,电 压均为峰值计)? 5、为什么压缩气体的电气强度远较常压下的气体为高?又为什么当大气的湿 度增大时,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增高。 6、某110kv电气设备如用于平原地区,其外绝缘应通过的工频试验电压有效值 为240kv,如用于海拔4000m地区,而试验单位位于平原地带,问该电气设备的外绝缘应通过多大的工频试验电压值? 7、为提高棒-板间隙的击穿电压,分别采取了以下五种措施,试讨论这些措施 的有效性?为什么?(1)增大气压;(2)在适当位置设置极间障;(3)抽真空;(4)充4.5大气压的SF6气体;(5)将板极的尺寸增大。 8、一般在封闭组合电器中充SF6气体的原因是什么?与空气比较,SF6的绝缘 特性如何? 9、为什么SF6气体绝缘大多数只在均匀电场和稍不均匀电场下应用?最经济 适宜的气压范围约为多少,采用更高气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高电压技术教学大纲2017版201711240学时

《高电压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高电压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High V oltage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C1036 学分:2.5 学时:40(其中:讲课学时:40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位课(如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使用教材:沈其工. 高电压技术(4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开课单位: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一、课程性质 《高电压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学位课。高电压技术是为解决高压输电的绝缘问题而形成的电气工程学科分支,主要介绍高电压下的绝缘问题、高电压的产生及测试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的成因及其限制措施以及电力系统的绝缘水平与绝缘配合等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又具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本课程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验性、理论性和学科交叉性。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大学物理、电磁场和绝缘放电的基本原理解释典型的气体绝缘放电现象、液体和固体绝缘的老化劣化现象,支撑指标点1.3、2.1、2.5; 2、能结合电力设备绝缘系统工程问题,运用绝缘放电的基本原理,解释典型的绝缘结构并能改进绝缘结构,支撑指标点1. 3、1. 4、2.2、2.5; 3、掌握电气设备绝缘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选择现代实验设备和工具,设计绝缘实验方案,支撑指标点4.2; 4、能结合工程问题,运用电路原理、波过程的基本理论和过电压计算软件对电力系统过电压进行计算和分析,支撑指标点1.3、2.1 、2.5; 5、能结合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形成机理,选择、设计过电压防护方法和设备,并能应用于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和电力设备绝缘配合设计,支撑指标点1.4、2.2、2.5、3.3;

高电压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 某架空线路的电容为0.01μF/km,电感为0.9mH/km,这该架空线的波阻抗为()。 收藏 A. 400 B. 300 C. 500 D. 200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空载线路自动重合闸,产生的过电压最大值为电源电压的()倍。 收藏 A. 3 B. 1 C. 4 D. 2

线路末端开路,则电压反射系数为()。 收藏 A. 1/2 B. C. 1 D. -1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受潮,则吸收比K将()。收藏 A. 远小于1 B. 不宜确定 C. 远大于1 D. 约等于1

我国标准对雷暴日等于40天的地区,取地面落雷密度为()。收藏 A. 0.09 B. 0.05 C. 0.11 D. 0.07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对于线路的冲击电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收藏 A. 冲击电晕使线路间耦合系数减小 B. 不易确定 C. 冲击电晕使线路得波阻抗减小 D. 冲击电晕使线路得波速度降低

为防止避雷针对构架发生反击,它们空气间距离应()。收藏 A. ≥5m B. ≤5m C. ≥3m D. ≤3m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收藏 A. 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B. 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C. 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D. 波阻抗与线路的单位长度电感和电容有关

我国有关规程建议雷道波阻抗取()。 收藏 A. 300Ω B. 500Ω C. 400Ω D. 50Ω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星形接法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变压器,当冲击电压波仅沿一相入侵时,绕组中性点的最大电位可达入侵波幅值的()。 收藏 A. 2 B. 2/3 C. 4/3 D. 1

高电压技术习题与答案.(DOC)

第一章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一、选择题 1) 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 .碰撞游离 B .表面游离 C .光游离 D .电荷畸变电场 2)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 .碰撞游离 B .表面游离 C .热游离 D .光游离 3) 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 .自持放电 B .非自持放电 C .电弧放电 D .均匀场中放电 4)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C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 5) ___ B ___型绝缘子具有损坏后“自爆”的特性。 A.电工陶瓷 B.钢化玻璃 C.硅橡胶 D.乙丙橡胶 6)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D A.大雾 B.毛毛雨 C.凝露 D.大雨 7) 污秽等级II 的污湿特征:大气中等污染地区,轻盐碱和炉烟污秽地区,离海岸盐场3km~10km 地区,在污闪季节中潮湿多雾但雨量较少,其线路盐密为 C 2/cm mg 。 A .≤0.03 B.>0.03~0.06 C.>0.06~0.10 D.>0.10~0.25 8)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水性?A A . 硅橡胶 B.电瓷 C. 玻璃 D 金属 二、填空题 9)气体放电的主要形式:辉光放电、 电晕放电、 刷状放电、 火花放电、 电弧放电 。 10)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S 值下,击穿电压存在 极小(最低) 值。 11)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隙击穿电压 提高 。 12)流注理论认为,碰撞游离和 光电离 是形成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 13)工程实际中,常用棒-板或 棒-棒 电极结构研究极不均匀电场下的击穿特性。 14)气体中带电质子的消失有 扩散 、复合、附着效应等几种形式 15)对支持绝缘子,加均压环能提高闪络电压的原因是 改善(电极附近)电场分布 。 16)沿面放电就是沿着 固体介质 表面气体中发生的放电。 17)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为:温度C t 200=,压力=0b 101.3 kPa ,绝对湿度30/11m g h = 18)越易吸湿的固体,沿面闪络电压就越__低____ 19)等值盐密法是把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密度按照其导电性转化为单位面积上____NaCl ______含量的一种方法 20)常规的防污闪措施有: 增加 爬距,加强清扫,采用硅油、地蜡等涂料 三、计算问答题 21) 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答∶当外施电压足够高时,一个电子从阴极出发向阳极运动,由于碰撞游离形成电子崩,则到达阳极并进入阳极的电子数为e as 个(α为一个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单位行程所发生的碰撞游离数;s 为间隙距离)。因碰撞游离而产生的新的电子数或正离子数为(e as -1)个。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若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能从阴极表面释放r 个(r 为正离子的表面游离系数)有效电子,则(e as-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

第六章习题和解答_高电压技术

第六章习题和解答_高电压 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六章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一、选择题 1)波在线路上传播,当末端短路时,以下关于反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电流为0,电压增大一倍 B.电压为0,电流增大一倍 C.电流不变,电压增大一倍 D.电压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2)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B.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C.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D.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3)减少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______电缆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A.降低 B.提高 C.不改变 D.不一定 二、填空题 4)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5)传输线路的波阻抗与______和______有关,与线路长度无关。 6)在末端开路的情况下,波发生反射后,导线上的电压会______。 7)波传输时,发生衰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8)Z1、Z2两不同波阻抗的长线相连于A点,行波在A点将发生折射与反射, 反射系数的β取值范围为______。 三、计算问答题 9)简述波传播过程的反射和折射。 10)波阻抗与集中参数电阻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11)彼得逊法则的内容、应用和需注意的地方。 第六章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一、选择题 1、A 2、C 3、B

二、填空题 10m/s 4、3×8 5、单位长度电感0L和电容0C 6、提高一倍 7、导线电阻和线路对地电导大地电阻和地中电流等值深度的影响冲击电晕的影响 8、-1≤β≤1 三、计算问答题 9、当波沿传输线路传播,遇到线路参数发生突变,即有波阻抗发生突变的节点时,会在波阻抗发生突变的节点上产生折射与反射。 10、(1)波阻抗表示同一方向的电压波与电流波的比值,电磁波通过波阻抗为Z的导线时,能量以电能、磁能的方式储存在周围介质中,而不是被消耗掉。(2)若导线上前行波与反行波同时存在时,则导线上总电压与总电流的比值不再等于波阻抗(3)波阻抗Z的数值只取决于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感和电容,与线路长度无关。(4)为了区别不同方向的流动波,波阻抗有正、负号。 11、在计算线路中一点的电压时,可以将分布电路等值为集中参数电路:线路的波阻抗用数值相等的电阻来代替,把入射波的2倍作为等值电压源。这就是计算节点电压的等值电路法则,也称彼得逊法则。 利用这一法则,可以把分布参数电路中波过程的许多问题简化成一些集中参数电路的暂态计算。但必须注意,如果Z1,Z2是有限长度线路的波阻抗,则上述等值电路只适用于在Z1,Z2端部的反射波尚未回到节点以前的时间内。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高电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方向) (共 48 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它是研究电气设备的绝缘及其问题的学科。作为从事电力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其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会遇到属于高电压的问题,因此需专修本门课程,也是从事电力系统的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技能都有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气体、液体及固体绝缘主要电气特性(特别是击穿过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电气设备绝缘结构的基本特性和试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中雷电过电压和主要内部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等基本知识,正确理解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和处理原则,以及使学生了解高电压试验及绝缘预防性试验中常用的高压试验装置及测试仪器的原理与用法,以及高电压试验的特点、基本程序和安全措施等。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气设备在高电压作用下绝缘电气性能的基本知识和高电压试验的基本技术;了解和掌握过电压的基本理论和过电压的保护方法;能针对各种不同的过电压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能根据系统电路及元器件的性质,设计保护的类型,为今后从事高电压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实验,习题,答疑,质疑,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高电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1-1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答: 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 这是因为电子体积小,其自由行程(两次碰撞间质点经过的距离)比离子大得多,所以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比离子大得多。其次.由于电子的质量远小于原子或分子,因此当电子的动能不足以使中性质点电离时,电子会遭到弹射而几乎不损失其动能;而离子因其质量与被碰撞的中性质点相近,每次碰撞都会使其速度减小,影响其动能的积累。 1-2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答: 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过程,电子总数增至d eα个。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故电极空间共有(d eα-1)个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按照系数γ的定义,此(d eα-1) eα-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γ(d 个新电子,则(d eα-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r(d eα=1。 eα-1)=1或γd 1-3为什么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 答:(1)当棒具有正极性时,间隙中出现的电子向棒运动,进入强电场区,开始引起电离现象而形成电子崩。随着电压的逐渐上升,到放电达到自持、爆发电晕之前,在间隙中形成相当多的电子崩。当电子崩达到棒极后,其中的电子就进入棒极,而正离子仍留在空间,相对来说缓慢地向板极移动。于是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从而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为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这样,棒极附近的电场被削弱,难以造成流柱,这就使得自持放电也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 (2)当棒具有负极性时,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造成电子崩。当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电子就不再能引起电离,而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向阳极运动。一部份电子直接消失于阳极,其余的可为氧原子所吸附形

高电压技术(第1章)

《高电压技术》第3版常美生主编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概述 ?电介质:指具有很高电阻率(通常为 106~1019Ω·m)的材料。 ?电介质的作用:在电气设备中主要起绝缘作用,即把不同电位的导体分隔开,使之在电气上不相连接。 ?电介质的分类:按状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其中气体电介质是电气设备外绝缘(电气设备壳体外的绝缘)的主要绝缘材料;液体、固体电介质则主要用于电气设备的内绝缘(封装在电气设备外壳内的绝缘)。

?极化、电导和损耗:在外加电压相对较低(不超过最大运行电压)时,电介质内部所发生的物理过程。 这些过程发展比较缓慢、稳定,所以一直被用来检测绝缘的状态。此外,这些过程对电介质的绝缘性能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击穿:在外加电压相对较高(超过最大运行电压)时,电介质可能会丧失其绝缘性能转变为导体,即发生击穿现象。

第一节电介质的极化 一、电介质的极性及分类 ?分子键:电介质内分子间的结合力。 ?化学键:分子内相邻原子间的结合力。 根据原子结合成分子的方式的不同,电介质分子的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两类。 原子的电负性是指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原子相遇,电负性小的原子的价电子被电负性大的原子夺去,得到电子的原子形成负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形成正离子,正、负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成分子,这种化学键就称为离子键。

电负性相等或相差不大的两个或多个原子相 互作用时,原子间则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成分子,这种化学键就称为共价键。 离子键中,正、负离子形成一个很大的键矩,因此它是一种强极性键。共价键中,电负性相同的原子组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电负性不同的原子组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 由非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由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分子,如果分子由一个极性共价键组成,则为极性分子;如果分子由两个或多个极性共价键组成,结构对称者为非极性分子,结构不对称者为极性分子。

高电压技术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绝缘的预防性试验 4-1测量绝缘电阻能发现哪些绝缘缺陷试比较它与测量泄漏电流试验项目的异同。 4-2绝缘干燥时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测量吸收比能较好的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4-3简述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为什么桥臂中的一个要采用标准电容器这—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4在现场测量tanδ而电桥无法达到平衡时,应考虑到什么情况并采取何种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4-5什么是测量tanδ的正接线和反接线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4-6综合比较本章中介绍的各种预防性试验项目的效能和优缺点(能够发现和不易发现的绝缘缺陷种类、检测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局限性等)。 4-7总结进行各种预防性试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4-8对绝缘的检查性试验方法,除本章所述者外,还有哪些可能的方向值得进行探索研究的请开拓性地、探索性地考虑一下,也请大致估计一下这些方法各适用于何种电气设备,对探测何种绝缘缺陷可能有效。 4-9综合计论:现行对绝缘的离线检查性试验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探索一下:对某些电气设备绝缘进行在线检测的可能性和原理性方法。

4-1测量绝缘电阻能发现哪些绝缘缺陷试比较它与测量泄漏电流试验项目的异同。 答:测量绝缘电阻能有效地发现下列缺陷:总体绝缘质量欠佳;绝缘受潮;两极间有贯穿性的导电通道;绝缘表面情况不良。测量绝缘电阻和测量泄露电流试验项目的相同点:两者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测量泄漏电流可使用较高的电压(10kV 及以上),因此能比测量绝缘电阻更有效地发现一些尚未完全贯通的集中性缺陷。 4-2绝缘干燥时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测量吸收比能较好的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答:绝缘干燥时的吸收特性02R R ∞>,而受潮后的吸收特性0 1R R ∞≈。如果测试品受潮,那么在测试时,吸收电流不仅在起始时就减少,同时衰减也非常快,吸收比的比值会有明显不同,所以通过测量吸收比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 4-3简述西林电桥的工作原理。为什么桥臂中的一个要采用标准电容器这—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西林电桥是利用电桥平衡的原理,当流过电桥的电流相等时,电流检流计指向零点,即没有电流通过电流检流计,此时电桥相对桥臂上的阻抗乘积值相等,通过改变R 3和C 4来确定电桥的平衡以最终计算出C x 和tan δ。采用标准电容器是因为计算被试品的电容需要多个值来确定,如果定下桥臂的电容值,在计算出tan δ的情况下仅仅调节电阻值就可以最终确定被试品电容值的大小。 这一试验项目的测量准确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处于电磁场作用范围的电磁干扰、温度、试验电压、试品电容量和试品表面泄露的影响。 4-4在现场测量tan δ而电桥无法达到平衡时,应考虑到什么情况并采取何种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答:此时可能是处于外加电场的干扰下,应采用下列措施使电桥调到平衡: (1)加设屏蔽,用金属屏蔽罩或网把试品与干扰源隔开; (2)采用移相电源; (3)倒相法。

高电压技术第四版习题内容

第一章 1‐1 极化种类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夹层极化 产生场合 所需时间 能量损耗 无几乎没有 有有 产生原因束缚电子运行轨道偏 移离子的相对偏移偶极子的定向排列自由电荷的移动 任何电介质-15 s 离子式结构电介质-13 s 极性电介质-10~10-2 s 多层介质的交界面-1 s~数小时 1‐4 金属导体气体,液体,固体 电导形式(自由电子)电子电导 电导率γ很大 (自由电子、正离子、负离子、杂质电导、自身离解、杂质、离子)γ很小 离子电导ρ很大 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移动;电介质通常不导电,是在特定情况下电 离、化学分解或热离解出来的带电质点移动导致。1‐6

由于介质夹层极化,通常电气设备含多层介质,直流充电时由于空间电荷极化作用,电荷在介质夹层界面上堆积,初始状态时电容电荷与最终状态时不一致;接地放电时由于设备电容较大且设备的绝缘电阻也较大则放电时间常数较大(电容较大导致不同介质所带电荷量差别大,绝缘电阻大导致流过的电流小,界面上电荷的释放靠电流完成),放电速度较慢故放电时间要长达5~10min。补充: 图中C1 代表介质的无损极化(电子式和离子式极化),C2 —R2 代表各种有损极化,而R3则代表电导损耗。 图1-4-2中,Rlk为泄漏电阻;Ilk为泄漏电流;Cg为介质真空和无损极化所形成的电容;Ig为流过Cg的电流;Cp为无损极化所引起的电容;Rp为无损极化所形成的等效电阻;Ip为流过Rp-Cp支路的电流,可以分为有功分量Ipr和无功分量Ipc。 Jg为真空和无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密度,为纯容性的;Jlk为漏导引起的电流密度,为纯阻性的;Jp为有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密度,它由无功部分Jpc和有功部分Jpr组成。容性电流Jc与总电容电流密度向量J 之间的夹角为δ,称为介质损耗角。介质损耗角简称介损角δ,为电介质电流的相角领先电压相角的余角,功率因素角?的余角,其正切t gδ称为介质损耗因素,常用%表示,为总的有功电流密度与总无功电流密度之比。

高电压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单选题 某架空线路的电容为0.01诉F/km,电感为0.9mH/km ,这该架空线的波阻抗为 ()。收藏 A. 400 B. 300 C. 500 D. 200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空载线路自动重合闸,产生的过电压最大值为电源电压的()倍。 收藏 A. 3 B. 1 C. 4 D.

线路末端开路,则电压反射系数为()。 收藏 A. 1/2 B. C. 1 D. -1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受潮,则吸收比K将()收藏 A. 远小于1 B. 不宜确定 C. 远大于1 D.

我国标准对雷暴日等丁40天的地区,取地面落$密度为()收藏 A. 0.09 B. 0.05 C. 0.11 D. 0.07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对丁线路的冲击电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收藏 A. 冲击电晕使线路间耦合系数减小 B. 不易确定 C. 冲击电晕使线路得波阻抗减小 D. 冲击电晕使线路得波速度降低

为防止避$针对构架发生反击,它们空气间距离应()收藏 A. > 5m B. < 5m C. > 3m D. < 3m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收藏 A. 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B. 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C. 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D.

波阻抗与线路的单位长度电感和电容有关 我国有关规程建议$道波阻抗取()。 收藏 A. 300 Q B. 500 Q C. 400 Q D. 50 Q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星形接法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变压器,当冲击电压波仅沿一相入侵时,绕组中性点的最大电位可达入侵波幅值的()。 收藏 A. 2 B. 2/3 C. 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