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印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

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粮食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P34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课件展示: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

①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

②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

③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3倍,从1951年开始,每间隔1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5.学生朗读P36页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说说你对印度未来人口趋势的看法。

②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6.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开始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由于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照此速度,本世纪中叶,印度总人口将会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②课件展示:图表7.1“印度部分资源、产品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998年)”,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的资源总量和产品总量都相当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

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7.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和图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并思考: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8.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孟买为例,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特别是7月份降水更加集中;旱季(10月~次年5月)。那为什么印度的降水会有旱季、雨季的差别呢?

9.课件展示:图7.39“南亚1月风向”和图7.40“南亚7月风向”,并思考:

①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

②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

10.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表格1

月份:风向:吹向:降水季节

6~9月:西南风:海洋—陆地:雨季

10月~次年5月:东北风:陆地—海洋:旱季

表格2

:水灾: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

由于受季风(特别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过于集中,且年际间变化极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又很少,水旱灾害频繁。

11.课件展示:图7.36“印度的洪灾”和图7.37“印度的旱灾”以及一些印度抗洪抗旱工程的图片。

从图片可以看出,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抵御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抗灾的需求,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2:世界居民和国家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是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主要种族和民族,以及他们的分布状况;了解世界各地区语言的使用与宗教的信仰情况;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国家数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

2.本节还介绍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教学方法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1.让学生观看世界各地风土民情、宗教、人种方面的录像,然后巩固重要知识点,在随堂作业中反馈。

2.按教材顺序讲解课堂知识的同时,穿插讲解一些风土人情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世界人口、人种、

2.了解世界民族和语系的分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种族的特征、分布、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分布;

2.教学难点:按具体情况区分种族和民族这两个概念。

三、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地球仪、投影片、世界地图光盘、世界人种图。

四、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

1.增长速度很快;

⑴1987年7月11日是世界50亿人口日;

⑵1996年6月底,世界人口已达57.7亿;

2.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⑴亚洲东部、南部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占全球1/3;

⑵极地、沙漠和热带森林地区人口稀少,南极地区目前无人定居。

(二)种族和民族:(参考《人文地理》种族篇,P.8)

1.种族:

⑴白色人种(欧罗巴人种):人数世界第一,占54%;

①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

②分布: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

⑵黄色人种:(蒙古利亚人种)人数世界第二,占37%;

①特征:皮肤呈淡黄或棕褐色,眼珠黑、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

②分布: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⑶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人数占8.5%;

①特征:皮肤黑、头发卷曲、鼻宽唇厚;

②分布: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部分;(故乡在非洲 )

⑷混血种人种占0.5%,南美洲最多。

2.民族:

(1)民族是由于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形成的;

(2)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3)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也有单一民族;

(4)犹太人、吉卜赛人遍布于许多国家。

(三)小结:

语言人种

居民 (板书)

宗教民族

课后作业

1、作业本:P.2-3第1-9题

2、填图册:P.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分布;

2.了解国家的分布,世界上和最小的国家;

3.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4.了解中国的国际交往,浙江省主要的友好省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世界三大宗教及居民和国家。

2.教学难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三、教学准备

《世界政区图》、世界各地的录像、中国的国际交往图

四、教学过程

(一)语言与宗教:(参考《人文地理》宗教篇)P.20

1.语言

(1)语言是区分民族的主要标志;

(2)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其次是英语;

(3)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2.宗教(社会现象)、

(1)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流传于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印、中、日、缅、斯里兰卡)《人文地理》P.25;

(2):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传入欧、美、大洋洲。《人文地理》P.22

(3)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西部,盛行于西亚、北非、南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中国称回教及清真教)。

(二)国家和地区: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53个、亚洲48个、欧洲43个、北美洲14个、大洋洲14个、南美洲12个、南极洲无人居住);

2.面积的国家是俄罗斯(S=1710万K2);

3.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S=0.44K2);

4.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人口12亿;第二是印度,人口9亿多;

5. 人口最少的国家是梵蒂冈,只有1000人左右。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发达国家: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发达;

(1)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2)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

(3)发展中国家:历曾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独立后经济发展虽然快,但经济实力薄弱。

A.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

B.不少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四)国际交往:

1.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五项基本原则):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2.友好省州:

(1)1995年底中国与15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友好省州:浙江省—美国的新泽西州、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利亚州、日本的静冈县;

(3)姐妹城市:杭州市—日本的岐阜市、菲律宾的碧瑶市、美国的波士顿;

(4)绍兴市—日本的福光町、芦原町。

(五)小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3:中东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①长期的热点地区;②重要的地理位置;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匮乏的水资源;⑤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知识目标有如下四

点:

1.能指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和位置,以及重要的临海、海峡、运河;

2.能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并能领会中东石油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运用中东河流图及世界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

4.了解中东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为:

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对地图的归纳、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想目标:

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培养关心社会和关心世界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概念与人地协调观念,明确世界各国各民族应团结协作,而非势力抗衡,呼吁世界和平。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中东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为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又一难点是:巴以冲突。这既是一个历史渊源很深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矛盾很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巴以疆界线的划定,学生很难读懂。

对教材我是这样处理的,本节课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现冲突、战争频繁的中东,激发学生呼吁世界和平的情感;接着利用自制课件辅助讲授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并通过课堂练习对重点加以巩固。第二课时,从中东的气候入手,分析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以图片叙述文化的差异,并通过动画演示巴以的领土纷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既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第三课主要从分析伊拉克入手,通过分析伊拉克的历史,了解伊拉克灿烂的古文明──古巴比伦。通过学生集体讨论伊拉克战争,即锻练了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的地理思维能力,其

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二、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动画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以及对美伊战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在美伊战争的视频播放中拉开序幕)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电影或是什么战争片,这是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纪录片,美伊战争的硝烟至今仍未散尽。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请同学读教材上中东战争年表(教师板书:中东战火频仍局势动荡)

在电视的国际新闻中,差不多每天都有关于中东的报道,那么为什么这里战争与冲突不断呢?这就是我们本节主要讨论的中东问题。(课件)

首先一起看一下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中东联系亚欧非三个大洲──被五个海所环绕,它们是:阿、红、地中、黑、里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的湖,盐水湖──谁能说一说为什么里海虽名为海而实际上为湖?──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还有就是的海湾,波斯湾。

谁知道波斯湾为什么那么?

对,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一起看世界石油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中东石油的分布最密集。

这是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石油储量,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东的国家,它们依次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联酋。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东的国家。

我们从饼状图上可以看出,中东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5.4%。

一起看,这是中东的国家,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是中东的五个主要产油国,它们分别是(指出),一起看沙特阿拉伯,它不仅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中东,它的国土面积。

一起看,这是沙特的油田,这是巨大的输油管线,这是伊拉克的石油加工,这是科威特的石油生产。

一起看中东的石油是如何向外输出的。这里有三条石油外运航线:

航线一经由苏伊士运河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航线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航线三穿越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和美国。

航线一和航线二同样是运往西欧和美国,这两条航线有何差异?

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地图找出三条石油外运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填入课本53页的表中。

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上,可以看到以色列和沙特的国民生产总值远远高于我国,但是,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终究会有用完的一天,中东地区没有了石油,它的经济应该如何发展?

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小结,针对教学重点难安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后布置作业:完成P52页活动题预并预习。

第二课时

提前测评之后,出示世界气温、降水和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与生活体验,谈谈中东的气候与河流的分布特点?

展示中东河流分布图,指出中东的河湖。

请学生结合教材,找出都是哪些国家在利用这些稀少的河湖?

于是有关河流湖泊的水资源分配和争夺又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个焦点。(板书) 有人说: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怎样解决中东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下面用一组图片来展示,中东各国是如何利用高科技发展节水农业的。

(转承)

这是世界人种分布图,一起看中东以什么人种为主?

中东地区主要说什么语言?

这是犹太人,这是犹太人在举行集会活动。

这是阿拉伯人,男人的传统服装以白色为主。

一些严格执行教规的阿拉伯国家,规定妇女外出时,必须面戴黑纱。

这是圣城麦加规模宏大的万人朝圣。

这是回教堂,这是清真寺。

这是圣城──耶路撒冷。

请同学们自读“文化差异”,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课堂小结:《中东》这一节课,主要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纷争与文化差异等主要几方面,对中东战火频仍、局势动荡的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课件)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长期以来,在巴勒斯坦地区,流血冲突不断,这里的人民一直在期盼和平,可是,和平之路坎坷而漫长。

这是愤怒的巴勒斯坦青年在纪念“抗争三周年”。

联合国医疗人员在抢救巴方武装分子。

在耶路撒冷市中心犹太人定居点,发生了一起自杀性爆炸事件。

巴以冲突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下面就跟老师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这个问题有点难懂,注意啦!

资料:犹太人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支持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1947年,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如图1947年联合分治决议制定的疆界线),把耶路撒冷市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同意分治决议,以色列国宣告成立,阿拉伯人反对分治决议,始终未建立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国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以色列军队展开激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后,1949年,以色列先后同相关阿拉伯国家签订停战协定,划定临时停战线。以色列通过战争夺得的土地,比联合国分治决议中规定的还要多4850平方公里。(如图1949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停战界线)战争结束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这样,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1980年,

以色列把耶路撒冷定为“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直至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才告一段落。由于历史遗留下的诸多矛盾,民族仇恨依然存在,所以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可以在国际新闻当中看到关于巴以冲突的报道。

中东的战火频仍给了我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中东,还有一个国家我们不得不提,就是伊拉克,在2003年爆发的美伊战争的阴霾(mai)至今未散,从1980到2003这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这里面有伊拉克发动的侵略战争,也有针对美英联军的反侵略战争,这里面的问题错综复杂。

1.请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搜集并整理有关伊拉克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专题讨论。

伊拉克的种族与宗教;

伊拉克的气候与自然环境;

伊拉克由石油富国到衰败的历史过程;

中东战争;

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美伊战争。

2.请同学们每天关注新闻联播,看看当天在中东又发生了什么,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的走向和重建,以及巴以冲突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为界。(图6.2 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图6.5 p4,结合图认真记忆第5页的活动题) 4、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人文环境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已整理)教学文案

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备课节次:1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套(完整)教案50240

第一章认识大州教案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时区 【学情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 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 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时区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时区换算。 【教学过程】: 【板书】:开学第一课 目标一: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 方法:与学生课聊 女如:1 )请几位学生叙述假期作了哪些有意义的事? (依据回答,做一些引导和肯定,如果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可引导叙

述有哪些人文风情,地理事物等) 2)介绍各班的成绩状况,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向周围的同学学习。 3)谈论学习地理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些总结,板书如下) 【板书】:一、地理学习方法 广①预习并认真听课 V ②及时完成作业 ③增加知识,进行课外阅读 目标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法:趣味提问 女如:1 )小明接爸爸回家 小明的爸爸在日本从大阪回北京,通知小明9点钟去机场迎接,8点 30分时,小明正准备出门,却发现爸爸正站立在门口,小明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2)NBA直播的时间差 NBA球赛一般在大城市的晚上开始,每次看到姚明上场的时候都是 当地万家灯火的时候,可我们中国正好是上午时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妹妹比哥哥早一天过生日 有一对双胞胎兄妹,妹妹出生在5月4日,哥哥出生在5月5日,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这样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出“地方时”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最新最全)

七年级下总复习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峡,B 波斯湾,C 红海,D地中海。(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 E 阿拉伯半岛 F 印度半岛 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7.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其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由于这种风的强弱不定,常形成旱涝灾害。 9.从课本P7图6.9看,①亚洲一共有 9 种气候类型,所以具有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②其中有 3 种属于季风气候,所以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③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东部;此线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雨林气候在亚洲的主要分布区是马来群岛。 11.亚洲只缺少两种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2. 从课本P9图6.12看,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受纬度影响较强,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也是世界最大的分布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13.亚洲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有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 6 个国家。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最少的是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14.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5.在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 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属于东亚。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超过 1 亿。 2.日本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同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相望。 3.地形:以山地为主,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位置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P2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设计者:广州市第四十中学政史地科组何冬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

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 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 合作意识。 重难点: 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教学过程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 1.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和。 2.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位置、位置和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3.读课本P2页图 6.1可以看出,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半球和半球。亚洲占据了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洋、洋和洋。 4.读课本P3页图 6.2可以看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的纬度达北纬度,南部达南纬度,经度位置大约在度至度之间。 5.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和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二)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包括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因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跨纬度。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新部编本(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七章知识要点 第一节 1、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1、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人教版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峡,B 波斯湾,C 红海,D地中海。(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阿拉伯半岛 F 印度半岛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7.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其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由于这种风的强弱不定,常形成旱涝灾害。 9.从课本P7图6.9看,①亚洲一共有9 种气候类型,所以具有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②其中有 3 种属于季风气候,所以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③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东部;此线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雨林气候在亚洲的主要分布区是马来群岛。 11.亚洲只缺少两种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2. 从课本P9图6.12看,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受纬度影响较强,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也是世界最大的分布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 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 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 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3. 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本册教材共5 章,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 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2、《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3、《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习俗。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5、《极地 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等。 本册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 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我将本着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教案 篇一: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第一节自然环境第 1 教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能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教学准备: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讲授新课:一、世界第一大洲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动]:p3 1.读图 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 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 ①最北:81°n;最南:11°3′s; 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得出结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

(完整版)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2018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简称:乌乌里大黑土地)。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 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此外,注意:向北流向北冰洋的三条外流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向东流向太平 洋的是: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长江、黄河、湄公河,流向印度洋的是:印度河、恒河、伊洛 瓦底江;三条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峡,B 波斯湾,C 红海,D地中海。 (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 阿拉伯半岛 F 印度半岛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注意:世界最高的两个高原:在亚洲中部地势高俊的是: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淡水湖),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K12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

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亚洲是世界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2、知道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原因。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对家乡自然地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2、宏观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类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地理图册、填充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1、学生活动:学生地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2、课件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由学生说出差异。 3、知识检测———引出本课内容 师:请同学回顾上学期的内容 生一、生二:(略) 师:大家对上学期的内容掌握很好,那么作为地理区域划分与那些事

物有关?下面就是本节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表述: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3、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讲述:植被是自然景观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提问: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课件展示反应典型景观的植被) 得出结论: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5、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并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6、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7、提问: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能否举例说一说? 学生阅读教材图5.2和阅读材料,并补充其他方面的案例。 8、讲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提问: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秦岭、阴山、贺兰山等) 9、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 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图5.3和图5.4,提示他们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居民特点、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加以比较。 10、讲述:“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 三、活动巩固 1、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1题,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2、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第2题,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

精品文档 七年级下总复习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 (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峡,B 波斯湾,C 红海,D地中海。(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 阿拉伯半岛 F 印度半岛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7.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其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由于这种风的强弱不定,常形成旱涝灾害。 9.从课本P7图6.9看,①亚洲一共有9 种气候类型,所以具有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②其中有 3 种属于季风气候,所以具有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③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东部;此线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雨林气候在亚洲的主要分布区是马来群岛。 11.亚洲只缺少两种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12. 从课本P9图6.12看,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受纬度影响较强,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也是世界最大的分布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13.亚洲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有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 6 个国家。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最少的是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14.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15.在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16. 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一般来说,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而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小,第三产业的比重大。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 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属于东亚。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超过 1 亿。 2.日本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同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相望。

2013-2014初一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初一地理 教学计划 付百泉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目标 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七年级地理下册三维教学目标任务。通过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和基本的读图、绘图技能。知道世界主要大洲和国家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7、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8、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9、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10、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四、教学进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总结

七年级下册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东亚,东 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 4.地形和河流

5.亚洲气候的特点 6.亚洲人口的特点

7.亚洲各国经济差异及划分标准 二、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1.日本 ⑴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⑵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 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①主要贸易对象: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 ②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汽车、电力、纺织、电子。 ③工业分布: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④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 ⑶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东南亚 ⑴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⑵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热带。 ⑶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 较大。 ⑷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之间,处于“十字路口”。 ⑸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向东航行到 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边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⑹气候类型

⑺东南亚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⑻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⑼主要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印度 ⑴地理位置: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已整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为指导,加强课堂,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期末考的情况分析,学生学习地理的水平停留在考前的“临时抱佛脚”。平时不注重问题的解决,和与老师的有效沟通与探讨。 这学期教学的重点就是改变上学期的颓势,抓重点——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初二会考为指针,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六个班的地理任务,每周每班3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新教材。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理念,爱的氛围为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先进的五环教学模式,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第二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

七年级地理(下)教案设计( 全套 )---粤教版本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知识要点 第一节 1、亚洲地理位置: (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耸,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 (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1、东南亚的复杂地形: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印度尼西亚欧大陆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3、东南亚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良港。 5、东南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和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6、泰国——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泰国、越南、缅甸——世界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