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考化学命题的八大热点

中考化学命题的八大热点

中考化学命题的八大热点
中考化学命题的八大热点

中考化学命题的八大热点

为帮助同学们了解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问题,做好最后阶段的学习和复习迎考准备,本文就近年来中考化学命题的八大热点作介绍,仅供同学们参考。

1、突出学科的教育功能

中考化学试题本身不仅反映了所考核学科的知识具有科学价值,而且蕴涵着引导考生如何做人的教育价值。试题注重科学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以弘扬科学精神。

例1、“神州”五号宇宙载人飞船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远送“神州”五号宇宙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可能是肼(X)和过氧化氢(H2O2),当它们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 H2O2==N2+4 H2O,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根据上述叙述判断肼(X)的化学式为---------。

例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例3、我国商代已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已会冶铁和炼钢。人类开发利用下列金属单质的时间顺序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由此推断,下列金属中,人类开发利用最晚的是()。

A、Al

B、Cu

C、Fe

D、Zn

2、突出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

STSE教育作为当前国际理科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热点,是科学叫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一种产物,是综合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我国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方向。

把化学知识与技能放在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新情境下去考核,体现了化学知识源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时代主题。同时,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这对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良好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4、2003年12月,重庆某气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本次事故喷发出大量硫化氢(H2S)

气体,造成了上百人死亡。在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无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请回答:

(1)H2S由----------种元素组成,1个H2S分子中有-----个原子;

(2)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事故发生后,抢险人员在发生事故的井口通过点火燃烧的方式消除H2S毒气。已知H2 S燃烧生成两中常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安全生产要求含硫地区钻井液的pH控制在9.5以上,以达到吸收H2S、控制H2S浓度的目的。由此推断H2S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色;

(5)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故,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填写序号)

①用纯碱溶液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及时转移到上风口

②用食醋浸泡的毛巾捂住口鼻,原地趴下

例5、2004年6月5日世界环保日的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是混合物

B、海水是纯净物

C、海水是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

例6、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磷酸二氢钾也可用作复合肥

B、磷酸二氢钾是一种氧化

物C、磷酸二氢钾中含有氢

气D、磷酸二氢钾中磷元素为+4价

例7、最近,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mOn、BaO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高温超导物(Y2Ba4Cu6O13)中元素Y显-----价。

3、加大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

从近几年各地中考化学试题看,化学实验试题更加注重试验设计和评价,重视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试图通过中考试题的改革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要更注重学生实

际实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应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例8、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个试管口上。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4)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

例9、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变质而含有碳酸钠。某化学调研小组针对这一性质,对某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活动:

I、确定实验目的:检验一包氢氧化钠固体是否混有碳酸钠。

II、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观察到试液变蓝色,说明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

方案2、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

III、评价与交流:

(1)实验方案评价:上述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因为------------。

(2)实验方案交流:你也说一说还可以选择(不要重复以上选择,只写一种)----------

-------------------------为试剂,同样能达到实验目的。

4、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和阅读型试题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对一个命题的条件、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得出的结论等都是开放的(即不唯一的),其显著特征是答案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开放性试题具有四个特点:命题的新颖性、命题形式的生动性、命题解决的发散性、教育功能的创新性。阅读型试题则是把相关的化学信息隐藏在大量的文字材料中,需要认真阅读文字材料后才能回答问题。

例10、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通入水时,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分别写出这两个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1)实验一---------------------;(2)实验二-----------------------。

例11、食盐和纯碱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用品。请分别选用酸、碱、盐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作试剂,区别这两种物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例12、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的金属元素,

M单质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也是现实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M单质能在纯氧中燃烧;古时候曾用M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生活中可用稀盐酸除去M单质表面因锈蚀而生成的氧化物;M的碳酸盐(MCO3)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M的低价氧化物和另一种气态氧化物。推断M元素,按要求写出上面叙述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

5、体现学科知识之间的交*性

由于受高考“3+综合”改革影响,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出现了明显的学科知识相互交*、相互渗透的试题,主要表现在与物理学科的交*渗透,其次是与生物、数学、地理等学科的交*渗透。试题的思路顺应了现代化对人才的要求,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类试题有逐年加大比重的趋势。

6、中考化学计算题出现新走向

传统的中考化学计算题以纯化学计算为主,题目的难度主要是从数量关系的设置来考虑,缺

乏新颖性、活泼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运用,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的中考化学计算题正好弥补了上述缺陷,出现了阅读型、探究型、“标签信息”型、图示型等多种形式,总体上降低了化学计算的难度,但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例13、今年春季,我省阜阳地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劣质奶粉制造商为牟取暴利,大大降低了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导致食用这种奶粉的众多婴儿严重营养不良乃至死亡。奶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国家标准为:每100g婴儿奶粉中含12g~25g。其测定方法是:奶粉经系列反应生成氨,由氨计算出氮,再由氮求出蛋白质的质量(蛋白质含氮按16%计算)。今有一袋从农村市场查获的奶粉,取样品100g,反应后生成的NH3和7.5g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2NH3+H2SO4==(NH)2SO4],试通过计算判断这袋奶粉是否属于劣质奶粉。

x x牌胃药

成份:每片含氢氧化镁250mg

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2片

例17、(2004年天津市)右图是某种胃药的部分标识。胃药中所含的药物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主要是盐酸)。

某患者按标识上的服用方法服药,服药三天后病情好转。计算患者在三天内所服用的此胃药中:(计算结果取整数)

(1)所含氢氧化镁的质量为:----------- mg;

(2)理论上可中和胃酸中的HCl的质量为----------- mg。

例14、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 对“电解10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一题,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小丽同学的解法

小明同学的解法

解:设铝的质量x

2Al2O3 4Al+3O2

204 108

10t x

答:最多可生产5.3t铝。

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最多可生产5.3t铝。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2)对“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2H2O2==2H2O+O2 )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

(3)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小丽和小明同学的解法都能使用?

例15、我省生产石灰石,其中含有的杂质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高温下难以分解的酸性氧化物)。S中学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的纯度,取2.0g 该矿山石灰石样品,将20.0g盐酸平均分成4份,分4次加入到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数量见下表:

次数

1

2

3

4

加入盐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3

0.6

0.2

0.2

(1)2.0 g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加入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7、出现了“探究性学习”试题

这是旧大纲与新课程标准接轨的根本标志,是走进新课程的基本体现,是新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中考化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试题在于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此类试题既是当前中考化学命题的重点,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例16、为了探究皮蛋中的化学知识,同学们找来一包皮蛋加工配料,经过查找资料得知皮蛋加工配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为了验证皮蛋加工配料的主要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量配料于小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静置、过滤。过滤后得到的白色固体为--------,它们在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如果反应物没有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还可能存

在的溶质是--------或--------------。

为了进一步确定滤液中可能存在的物质,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试管,倒入少量滤液,往其中滴加稀盐酸

若有气泡产生

若无气泡产生

你认为是否仍需进行实验?--------(填“是”或“否”),理由是------------------。

例17、让我们和小亮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共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同时发现反应后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结论:

(1)生铁中--------碳(填“含”或“不含”);

(2)碳与稀盐酸--------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反应(填“能”或“不能”)。

8、简答题由简单应用型向综合型、开放型转变

过去的简答题,基本上是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简单应用问题,其范围较为狭窄,应试者对此可有较强的预见性。近年来的中考化学简答题逐步趋向于知识技能与实际应用相整合的综合型、开放型简答题,以体现主观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功能。

例18、今年春季,在重庆某化工厂发生氯气(Cl2)泄漏的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后,抢险队员立即疏散当地群众,并用消防车对称将沉降在地面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喷洒碱液,防止氯气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和对人员的伤害。之后不久,在我省株洲市某游泳馆也发生类似的氯气泄漏事件,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将正在泄漏的氯气罐推入游泳池的水中,以降低氯气对环境的污染。事后测定,该游泳池中的水显酸性。

(1)从以上信息中,你能够分析出氯气有哪些化学项制性质?

(2)如果试验室制取氯气,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

(3)假如在离开现场的过程中,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

例23、(2004年南宁市)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以及制造各种铜的化合物时,都要运用硫酸铜。某工厂用硫化铜(CuS)制硫酸铜,拟选择两个方案。

方案①:CuS是在硫杆菌(催化剂)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SO4。

方案②:2CuS+3O2 ==2CuO+2SO2, CuO+H2SO4== CuSO4+H2O 。

(1)请写出方案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两个方案中选————(填“①”或“②”)更合理,理由是——————————。

2020重庆中考化学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

2020重庆中考化学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 2019重庆中考化学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 名师简介 宁晓强西大附中化学教研组组长,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命题梦之队”核心成员。“国培计划”培训师,“领雁工程”评定师,“教育bu西部教育援藏计划”培训师、“重庆市化学教学特长教师”、“全国市优秀科技教师”、“全国初中化学aosai指导教师”,曾获重庆市赛课、专业论文一等奖,主研国家级、市级课题 两项。 考试趋势 宁晓强老师预计:2019年中考化学仍将保持“四个基本稳定”——试卷结构基本稳定、考试范围基本稳定、难度基本稳定、 命题风格基本稳定。 重庆中考化学命题满分70分,着重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试题突出学科主干、体现学科特征、设问指向明确、答案科 学规范;试卷稳中有新,变中求稳,保持相对稳定。 2018年化学中考试卷,基本概念和原理占33%,常见的物质占33%,化学实验占24%,化学计算占10%,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占该年《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的92%左右,难度系数为0.70,试题充分 体现层次性。 常见物质、化学与社会、化学实验三大部分是化学中考的重点难点,题型考查方向会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基本技能、强化实验考查、试题原创新颖。 复习策略 01、知识梳理要到位

梳理基础知识要注意不同类型知识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获得更好效果,例如:第2、6、7、8、10、11单元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应 以建立“存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取方法”知识线索,侧重物质宏观性质、物质变化、反应现象及用途和制备的复习,可 用知识清单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复习;第3、4、5单元主要涉及化 学用语知识,复习时应注意在实物或模型或反应的背景中理解符号 的含义和符号的表达,特别注意规范表达;如第3、5、9单元主要涉 及概念原理知识,应以典型实例为模型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4、5、9单元涉及了化学计算的相关类容,复习时应注意对典型例题的 理解和规范表达。 02、体系建立要完善 复习的过程主要是建立知识的多角度联系和逻辑关系,以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提取,这就需要从建立知识体系的角度着手。除了按单 元梳理知识的常规形式外,应特别注意上下册教材知识的重构,例如: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内容分散在了第2、6、7、11、12单元, 复习可以“C→CO→CO2→H2CO3→CaCO3/Na2CO3”为主线结合各物质 的生成与反应串起知识体系;又如:气体的制备涉及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内容,它们分散在第2、4、6、7单元,复习时可从原理、装置、步骤、净化角度串起主线进行对比分析。另外,近年中考的一 个新特点是关注了多个层面知识的形式串联,例如:从变量控制的 角度将燃烧条件实验、石蕊溶液与二氧化碳作用实验等串联考查。 复习时,应在分析近年试题的基础上,选择相关主题进行全教材的 知识体系构建。 03、重点题型找规律 重庆中考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大,但不难发现诸如综合计算、实验探究、框图推断、工艺流程问题等是考查热点,如酸碱盐的性质、 用途、气体的制备、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物质的鉴别 与除杂等,因此应结合专题复习形式突破重点。 04、回归教材找原型

江苏高考命题、阅卷规则的“真相”及答题要领【高考指导】

江苏高考命题、阅卷规则的“真相”及答题要领 一、谁出的高考试卷 考生以及家长应当知道:高考的本质,是为大学选拔人才。高考命题专家多数为大学教师,一部分是中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大学教师在命题工作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主导作用。在备考复习时,打破传统的老师“教什么考什么”的应试惯例,而是“注重和大学知识的衔接”,“源于教材大纲,高于教材大纲”,体现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家并不知道更多高考的“内幕”高考题是怎么出的?是什么人出的?谁是阅卷者?高考卷与平时的模拟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到底能不能预测高考真题?这些问题不清晰,备战高考就自然成了“盲人摸象”。 大多数的同学甚都在打一场“知己而不知彼”的仗。这就是那些很用功,做了很多“模拟卷”的同学最后还是“考砸了”的原因之一。“会的,没考;考的,不会”,常常让同学们刻骨铭心地懊悔。今天给大家分享8条揭示高考命题的“真相”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江苏省内南京大学执学术之牛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领域之泰斗。风采各异,领悟教育。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在命题老师桌前,那是满满的所有市面上的“秘笈”“宝典”。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教授的力量,学术的力量;是一种荣耀,也是责任。

真相四: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高考试题的科学性、区分度是众多一模、二模、三模难以比拟的。 二、谁改的高考试卷 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大家都可能会想到改卷老师会出错,自己平时成绩蛮好的嘛。这个担心是没道理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五: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大学老师阅卷很重视考生的创新性,硕博士精神体能充沛,中学老师很耐心,满满的爱。 真相六:阅卷往往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能从考生试卷风格看出是啥样学校考生答的。高分考生的答案甚至与标答雷同。 真相七:作文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

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中考真题分析及2017备考策略

乘风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考专家谈青海中考试题 一、近年中考试题评述 1.试题结构 青海中考化学试题总分60分,全卷分为选择、填空、实验、计算四个大题,22~23个小题,对2012年至2016年的中考化学试题进行比较,每年都在进行微小的调整,但从题型及内容上变化不大,保持相对的稳定。 从试卷整体结构来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其分值比为18∶42或20∶40,考查的内容按开始和结尾难度小,中间难度相对较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1)选择题:1~13或14题,其中1~8为基础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及简单的应用,难度相对较小,8~13或14题为能力题,主要考查实验技能、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对理论知识迁移的应变能力。相对难度较大。 (2)填空及简答题:14~19题(或15~20题),以填空、框图、推断题的题型出现,考查课本中的概念、实验、原理为主,包括基础题和能力题,但难度中等的占比较大。 (3)实验及探究题:20~21题(或21~22题)通过实验和实验探究,考查动手、动脑、观察、思维、分析、判断、推理、拓展、总结的综合能力,但以基础知识为主,有少量的能力题。 (4)计算题:22题(或23题),主要考查应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难度较小。 (5)结构特点:①题量,近五年化学试卷除了2015年23个小题(与其他相比多了一道选择题),其他每年都是22个小题;难易度分布极其相似。②分值,选择题1~8小题每题1分,其他每题2分;填空题、实验及探究题,每空1分(其中写化学方程式2分),分值分布极其均匀合理。 2.试题特点 近几年的青海中考化学试题,从总体上来看有如下特点: (1)试题结构、题型、考点分布、难易度、考查重点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在试题中对社会热点、新颖情景、科技信息的选取上,每年有新的变化和创新。 (2)以课本内容为核心,严格依据《中考说明》和对中学生《目标评价》的要求,对《目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综合考查。 (3)整套试卷科学严谨,贴近实际,难易合理,梯度分明,题型形式多样,具有初中毕业生水平测试、学习质量检测、学生升学选拔等多种功能。 3.青海中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

2020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透视 鲁教版

2020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透视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不难看出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利用时事热点新闻为素材考查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这些试题具有“起点高,落点低”,“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本文就2020年8月至2020年4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热点新闻为背景,编创一些化学试题,以期对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做一展望。 热点一: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 ①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20年10月6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们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的连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方法。 ②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编创试题: 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醋酸(CH3COOH) B.食盐(NaCl) C.酒精(C2H5OH) D.甲烷 (CH4) 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CO和NO在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和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 ⑴.铂钯合金在汽车尾气转换过程中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而铂钯合金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变化,则铂钯合金是一种() A.氧化剂B.吸附剂C.催化剂D.乳化剂 ⑵.写出上述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制出赫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等三种有机合成方法,可用于有机小分子在钯催化作用下精确.高效合成大分子,实行废物零排放,则完全符合______________的研究特点。 3.202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汇编 人教新课标版

2020年中考时事热点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不难看出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利用时事热点新闻为素材考查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这些试题具有“起点高,落点低”,“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本文就2020年8月至2020年4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热点新闻为背景,编创一些化学试题,以期对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做一展望。 热点一: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 ①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20年10月6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们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的连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方法。 ②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编创试题: 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醋酸(CH3COOH) B.食盐(NaCl) C.酒精(C2H5OH) D.甲烷 (CH4) 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CO和NO在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和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 ⑴.铂钯合金在汽车尾气转换过程中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而铂钯合金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变化,则铂钯合金是一种() A.氧化剂B.吸附剂C.催化剂D.乳化剂 ⑵.写出上述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制出赫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等三种有机合成方法,可用于有机小分子在钯催化作用下精确.高效合成大分子,实行废物零排放,则完全符合______________的研究特点。 3.202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石墨C60石墨烯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4.石墨烯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种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石家庄市中考全真模拟化学试卷

石家庄市中考全真模拟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 C.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D.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 【答案】B 【解析】A、不知道溶液的状态,故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相等,错误;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故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正确;C、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错误;D、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表明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溶解了10g的甲物质,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A.26. 2g B.26.6g C.26. 0g D.25. 8g 【答案】B 【解析】 【分析】 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详解】 设7.2g镁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x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

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各物质组成见下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反应前70%14%6%10% 反应x分钟a11%c d 反应y分钟42%b40%10% 表1容器各组分物质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A.图中 a=56%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且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D是催化剂 D.若反应可以进行彻底则B有剩余 2 . 下列物质的用途取决于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冷冻一些生物组织B.洒水降温 C.金属铝制高压电线D.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3 . 配制490g10%稀硫酸需要98%浓硫酸 (密度为1.84g/cm3)的体积为 A.29.4mL B.27.2mL C.30.8mL D.25.3 mL 4 . 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中选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

是() A.用天平称量0.9g氯化钠B.用量筒量取100g水 C.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D.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5 . 中国的茶叶闻名世界,在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叫茶碱(化学式是C14H14NO2),适量饮茶有益健康。下列有关茶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A.茶碱属于有机物B.茶碱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C.茶碱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28D.茶碱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6 . 近年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速。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B.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C.“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除去氧气的水不再含氧元素 7 . 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是一种化合物 8 . 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做干燥剂B.硫酸用于制造化肥

中考化学命题趋势分析

新课标中考化学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中学周代军 一、对中考化学的总体回顾 重庆市化学中考试卷是依据九年义务制《化学课程标准》(含实验课改区和非课改区)所编制的。与重庆市考试中心的《中招考 试说明》对比,不难看出,试卷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的 基础上,避免了盲目的拔高,而在对“双基”的考查又采用了灵活 多样的考查形式,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的记忆 模式,对于引导今后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一定的 指导作用。07年的中考试: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和实验部分的分值较06年作了适当的上调,而化学计算部分的分值也较06年作了适 当的下调;中易难度的题目占了全卷的80%;总体而言,07年的中 招考试更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试题内容更具有科学性,更注重将课本的知识与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化学问题的联系,更注重于基础知识在生活、社会、科学、及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的考核。从选择题第1小题开始到全卷,大篇幅地将化学的基础知识运用于人类生活、社会实践、科学知识的解答上。如选择题第1、 2、 3、5、9、12、14题,填空题第17、18题等,此类题目量较以往中考有所增加 2、试题的探究性增强,与06年相比,此类题型的题量有所增加,试题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题目有:第7题、第17题(2)、第22

题(3)、第23题,分值的分配也较以往有所增加。这类基本技能考核的题型对今后的化学教学将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3、试题中更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观,试题中出现了好几处要求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安全事故的题目:第2、7、14题,从中体现了化学知识在安全防范、食品卫生等方面考核的新动向,重点突出试题的社会性 三、学生答题的基本情况 的中考,从我校化学学科考试的情况看,成绩并不乐观。从平时测验的试卷分析,客观题得分率为63.5%;主观题得分率为36. 2%。中等难度以上的题目得分率偏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综合思考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普遍偏低。 表一:

2018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2B.NO2C.SO2D.PM2.5 2.(3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 D.水汽凝结 3.(3分)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A.棉花B.黄金C.食盐D.大理石 4.(3分)化学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钙会导致贫血 B.吸烟对健康有危害 C.甲醛对健康无危害D.碘只能通过加碘盐摄入 5.(3分)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罝①可用于制二氧化碳B.装罝②可用于制氧气

C.装罝③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D.装罝④可用于收集氢气 6.(3分)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 7.(3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 A 电解水得到氢气水中有氢分子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运动 C 一滴水中有 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枳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8.(3分)2017年5月9曰,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铘剑含有镆元素 C.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 D.镆铘剑由合金铸造 9.(3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 冰主变含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化学中考全真模拟试卷

2010年扬州市中考全真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请将第1卷和第II卷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C)=12,Ar(H)=1,Ar(O)=16,Ar(Ca)=40,Ar(Na)=23,Ar(K)=39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 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写在上面的表格中) 1.小明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蜡烛制取炭黑 B.用简易净水器净水 C.自制汽水 D.鸡蛋壳加入食醋中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无尘空气 B.加铁酱油 C.水银 D.不锈钢 3.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菜肴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 A.麻辣豆腐 B.凉拌黄瓜 C.炒青菜 D.红烧粉丝 4.下列物质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镀锌钢管 B.石英玻璃 C.冰箱保鲜膜 D.玻璃纤维增强塑料5.在化学发展史上,为制碱工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张青莲 C.道尔顿 D.拉瓦锡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读取液体体积 C.过滤 D.加热液体 7.据报道,今年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氮是一种溶液 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 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液氮作增雨剂降雨是物理变化 8.“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吃桔子 D.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9.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10.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O 11.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 A.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12.2009年2月20日某市许多市民在饮用自来水时闻到刺鼻的农药味。经检测,该市自来水厂的水源受到某化工厂排放的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如苯酚就属于酚类化合物,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其化学式为C6H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酚属于有机物 B.苯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6:1 C.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6% D.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9 13.在NH4NO3中,前后氮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A.2 B.4 C.5 D.8

初中化学九年级素材时事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

2008年时事----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概括起来就是: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未来社会的主人应该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可用之人,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这一点在近几年中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表现为不少中考题以最新的时事内容为素材,通过在试题情境中融入这些“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起点高,落点低”的知识来考查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类比迁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要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本文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事件为素材,设计相应习题,供2008年复习迎考时借鉴。 新闻资料 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 它以中国书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 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 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 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 走,此作品中国的意味十足,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设计问题: 请你从化学视角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 1、据了解,发射前8h开始加注火箭第三级使用的燃料液氢和液氧。 (1)其中液氧的主要作用是[],液氢的主要作用是[] A、作为燃料 B、支持燃料的燃烧 C、冷却发动机 D、供给卫星呼吸 (2)液氢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发射的质量,其原因主要是[] A、原料来源广泛 B、燃烧时放出热量高 C、密度最小 D、产物是水无污染 (3)由此可见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氧气由淡蓝色的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氧气可以做燃料 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2、专家揭秘发射“嫦娥一号”的“长三甲”火箭燃料有毒,但其燃烧后的主要产物均无毒性,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发射完15min后,中心环境监测组进行监测时,监测不到任何大气污染的物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监测范围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 B、CO的含量 C、SO2的含量 D、CO2的含量 3、“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由于火箭发射时火焰喷射产生巨大的热量可以将导流槽的水烧成水蒸气而散发,而最后要烧掉140t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烧掉的水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B、烧掉的水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 C、水通电可以生成氧气和氢气 D、水和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相同。 4、火箭升空时,由于与大气层的剧烈磨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的涂料,关于该涂料的性质的描述中最有可能的是[] A、高温不分解 B、在高温下不熔化

中考化学命题趋势

中考化学命题趋势 根据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广州市中考试题,以及广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分析,可以看出,这几年的广州市化学考试,在考试目标、试卷结构、考试方式和考试范围上都是稳定的,今年的广州市化学中考变化不大。”复习难点:物质推导题 和综合实验题目 在洪老师看来,距离中考大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的复习应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为主,认真阅读教材,并用好《广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化学》。重点复习指导书上的五大块内容,包括物质的构成、物质的化学变化、常见的物质、化学计算、化学实验。 “化学考试的难点一般是物质的推导题和综合实验题目,对这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专题训练。物质推导题要顺利答题,就必须清楚各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规律;综合实验题要取得满分要有综合实验运用能力,还要学会用规范的化学学科语言描述实验,少用口语。”洪老师谈道,实验题考查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以及化学学科基本思想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对于实验题,学生要重视平时的操作训练,只有亲自实践了,答题时才有印象。 欠缺的知识点 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备课组长陈薇老师谈道,从往年进入高中的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在以下知识点方面有欠缺: 1.微观物质结构(原子、离子等),高一学生在这种抽象概念上理解不到位。 建议:用形象化的手段帮助理解、记忆这些微观物质。 2.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遇到不熟悉的物质时不会计算。 建议:常见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化合价需要记忆,化合价计算需要理解和巩固,这样在遇到一些没有见过的物质时才能推理运用。 3.实验分析不到位。 建议:复习实验原理、装置等,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要用这种装置?能不能换其他的?有没有别的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习思维能力。 4.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 建议:复习时要做到细致、准确。 “此外,建议学生多关注化学前沿发展,获得最新的资讯,同时也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陈薇老师补充道。 复习误区 ·知识点散,没有体系 ·缺乏钻研精神 “化学,相对于数学、物理来说,偏重记忆的东西较多,特殊性质多一些,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何把貌似零乱的知识形成系统,这是学好化学必须解决的问题。”陈薇老师指出,有关物质的构成、性质、变化等内容是化学学习的重点。这些内容又是通过“实验+典型的物质+基本原理”的方法,获得物质变化的规律,通过这样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学习的。陈老师说,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学生学的化学知识很散,东学一点、西学一些,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初中知识相对简单,很多同学觉得并没有学习太多的内容,重要的一些知识背背、记记就好了,学习方法简单,思维不够严密,没有钻研精神。 备考建议

人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测试题(六)PDF版(含答案)

人教版2020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测试题(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两页,四个大题,考试时间10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请把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Ca 40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2.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A.有机物B.混合物C.金属单质D.盐 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 B.购物时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右图是某菜农使用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 5.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 6.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PAFC(化学式为[A1Fe(OH)nC16—n]m),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该净水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6 7.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包含着一些化学原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油锅着火时迅速加入大量青菜灭火②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③用热的纯碱水洗涤铁锅上的油污④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排气()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一种特效药。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为C16H31N2PO8的物质。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B.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2:1 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 D.一个分子中含有58个原子9.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a2C03和H2S04B.CuS04和NaOH C.HCI和NaOH D.KCI和NaNO3 10.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2.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13.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体积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像是() 14.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甲乙、丙、丁 A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C 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D 常见碱火碱、纯碱、熟石灰

2020中考化学热点

2020中考化学热点话题命题全透视 热点新冠肺炎“消毒” 背景:从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爆发到2020年6月,新型冠状病毒就已经扩散到全球各个地方,数以百万计的人被感染,由此可见及传染性极强,因此在平时的预防感染中消毒是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医用消毒剂种型繁多,在不同环境应该用不同的消毒剂,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来一起了解吧。 一、选择题: 1.预防“新冠肺炎”要经常杀菌消毒。过氧乙酸(化学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广谱、高效杀菌消毒剂,对预防新冠肺炎有很好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12 D.过氧乙酸是由2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A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2+16X3+1X4=76;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6:1:12; D过氧乙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不能论个数,只能论种类)。【答案选D】 2.现今“新冠肺炎”施虐全球,在医疗预防中所用的消毒剂种类繁多,其中高锰酸钾(KMnO4)在医疗上常用作消毒剂。高锰酸钾属于() 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D.盐 【解析】高锰酸钾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高锰酸钾是由金属离子【钾离子(K+)】和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MnO4-)】构成的化合物,又属于盐类。【答案选B D】 3.戊二醛(化学式C5H8O2)被誉为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宾馆毛巾浴巾等消毒,也在预防“新冠肺炎”杀菌消毒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戊二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戊二醛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 C.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D.消毒后的毛巾必须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解析】A、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B、1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8+16×2=100,说法正确; D、戊二醛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宾馆毛巾浴巾等消毒,消毒后的毛巾必须冲洗干净方可使用,以防残留药品对皮肤造成伤害,说法正确。【答案选B】 4.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菌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下图为过氧乙酸的结构式,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高考真相揭秘

高考出题真相揭秘 作为一名高三考生或家长,你一定要知道:高考的本质,是为大学选拔人才。无论是全国卷,还是独立命题,高考命题专家多数为大学教师,一部分是中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大学教师在命题工作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主导作用! 针对于此,学大教育的一位有着多年高考命题研究经验的教研员透露,他们在对学生1对1辅导时,打破中学教师“教什么考什么”的应试惯例,而是“注重和大学知识的衔接”,“源于教材大纲,高于教材大纲”,体现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往年,都有一些考生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但在真实的高考中,成绩水平却有所下降,甚至觉得高考出题“有点歪”,这是因为模考题大多是高中老师出题,与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很难把握准大学教师的命题特点。这正是很多考生的软肋! 考生不知道的更多高考“内幕” 高考题是怎么出的?是什么人出的?谁是阅卷者?高考卷与平时的模拟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到底能不能预测高考真题?这些问题不清晰,备战高考就成了“盲人摸象”。 所以说,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甚至一部分老师都在打一场“知己而不知彼”的仗。这就是那些很用功,做了很多“模拟卷”的考生最后还是“考砸了”的原因之一。“会的,没考;考的,不会”,常常让考生刻骨铭心地懊悔。 大学教育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闫浩东总结了8条揭示高考命题内幕

的“真相”,如果考生事先不清楚这些,即使平时基础再好、再努力,也难免走弯路、吃大亏!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真相四: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真相五: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 真相六: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真相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八: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不是从高一升到高二那么简单。选拔,就要分出层次,而大学老师命题一定会突出能力、突出运用、

初中化学中考命题特点分析

化学 初中化学中考命题特点分析 富有浓厚的化学特点,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命题科学、规范、梯度合理、区分度鲜明,是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卷的特点。2009年中考命题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依据课程标准,突出基础性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的特点,考虑到既要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又要结合初高中的衔接的实际,2009年中考化学学科考查的指导原则是:创设情景、注重探究、联系实际、发展潜能。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突出化学核心观念和主干知识,体现选拔性和终结性。选题范围以教科书为蓝本,原创部分题目。试题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试题重视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注意主干知识的考查,兼顾学科的知识体系,加强知识运用的考查,严格控制了试卷的难度,确保试题活而不难。试题力求做到能力要求不超课程标准,识记性知识的内容考查不超课本,其目的是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狠抓基础,重视能力的培养,不搞题海战术,从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气息 2009年中考化学试题素材选取更加注重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融合STS教育理念,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课程理念,深入挖掘符合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试题背景,寻找切入点,从多角度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让同学在答题中体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等基本理念。 试题中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的联系,体现了化学与人文知识的密切联系,“关注健康、关注环境、关注能源、联系社会”是此次中考命题的鲜明特点。题目中涉及到“人体健康”、“环境保护”、“能源问题”、“材料科学”等问题,强化化学在解决各类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自编改编相结合,设置情境问题 2009年的化学试卷在关注双基的同时,还着重考查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反思,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创设的情景中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力求贯彻“知识在课内,问题在课外”的基本思想与理念。主要体现在:创设了新颖情境,考查学生快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情景的素材与初中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学生跳一跳能够“够得着”,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四、注重科学探究,考查多种能力 《新课程标准》认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可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2009年全国各地的化学试卷都特别重视基本操作的考查,同时还考查了物质鉴别、物质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评价,尤其要求学生注意细致观察和全面准确描述,注意常规试验和操作的细部特征,力求区分“做实验”和“讲实验”的差距,促进学校学生实验的正常化。涉及到的内容有三大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除杂、干燥、性质实验;一氧化碳、金属铁的性质实验等基本的实验操作和步骤,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得出的让考生像科学家那样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思考,培养考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探究题以课本中重要信息出现,结合初中所学知识,考查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五、注重综合能力,注意学科渗透

2021届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化学模拟试题( 一) [时间:60 分钟满分:5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O-16 C-12 Na-23 Cl-35.5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气球充入过量空气发生爆炸 B.水通电分解 C.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铜片加热时变黑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B.水泥砂浆 C.干冰D.汽水 3. 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按箭头方向)( ) 图M1-1 A.①③B.①②③⑥ C.①⑤⑥D.①②③④ 4.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B.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

- 5. 氯化铵 (NH 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 1 B .+ 3 C .+ 5 D .- 3 6. 如图为自然界中能找到的最重金属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 M1- 2 A. 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38.0 B. 铀原子的中子数为 92 C. 铀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92 D. 铀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约等于 238 7. 由化学方程式: C x H y O z + 5O 2===4CO 2+4H 2O ,可知 x 、y 、z 分别是( ) A .4、8、2 B . 1、2、3 C .2、4、1 D . 4 、 4 、 2 8.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意义错误的是 ( ) A .CO 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 2Na :“ 2表”示两个钠元素 + 2 C. Mg :“+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 D. 2OH : “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9.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丙的盐溶液不 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