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说》中考语文典型对比阅读(含答案)

《马说》中考语文典型对比阅读(含答案)

《马说》中考语文典型对比阅读(含答案)
《马说》中考语文典型对比阅读(含答案)

《马说》对比阅读

(一)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才美不外见.。见:_________ __ (2)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顾: _______________

24、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策之不以其道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 臣有骏马欲卖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 臣请献一朝之贾

25、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26、理解填空。(3分)

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的的心理。27、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3分)

(二)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7.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2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10.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以“食马者”寓。 (2分)

11.《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2分)

(三)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故常奇.之()⑵比.行百余里()

⑶安.求其能千里也()⑷一食或.尽粟一石()

2.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以千里称.也。②骥不称.其力。

B、①其.真无马邪?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②故常奇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⑵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4.⑴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⑵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共同特点:

甲文句子:

乙文句子:

5.甲文表明观点的句子是“”;甲文提示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的句子是“”;乙文中直接描写马“才美” “外见”的句子是。(2分)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其实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两文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2分)

7.伯乐与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举历史或当今社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四)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夫骥之齿至①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②膝折,尾湛③附④溃,漉⑤头洒地,白汗交流,中返迁延⑥,负辕不能上。伯乐遭⑦之,下车辕而哭之,解衣以幂⑧之。骥于是傍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战国策》

注解:①至:年老②申:同“伸”③湛:沉④附:脚背⑤漉:口鼻中流出的白沫⑥迁延:步履艰难⑦遭:遇见⑧幂:覆盖。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解衣以.幂之()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B.食.之不能尽其材食.不饱,力不足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其.真无马邪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9.简答下列问题。(4分)

①(甲)文中,说“天下无马”的人寓指怎样的人?

②(乙)文中千里马“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的原因是什么?

(五)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

⑤骊(lí):纯黑色马。

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B安.求其能千里也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请见.之D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12、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分)

参考答案:

(一)

23. (1)见,通“现”,表现。(2)临,面对。(3)子,你。(4)顾,回头看。

24.B 25. (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

26.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盲目相信权威

27. 联系“伯乐”、“马”(1),“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2)

如:好处是:如同千里马有了伯乐才能被人们所重视一样,好的产品通过名人的宣传,才能广而告之,坏处是名人宣传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千里马”,容易误导消费者。

译文: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比,副词,接连地;旦,早晨,这里指一天;“人莫之知”是“人莫知之”的倒置,翻译时应注意下文“人莫与言”)这人就去见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还,通“环”;去,离开,顾,回头看)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二)

7.(1)pián (2)sù (2分)

8. (1) 鞭打(用鞭子打,驱使) (2) 同“返”(返回) (2分)

9. (1)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2)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 (4分)

10.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2分)

11. 《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千里之马》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意思接近即可) (2分)

翻译:

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三)1.⑴对……感到好奇⑵等到⑶怎么⑷有时2.C

3.⑴想让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做不到)。⑵(给它)披上战甲奔驰起来,它开始好像跑得不很快。

4.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⑵共同特点:食量大。

甲文句子:一食或尽粟一石。乙文句子: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2分)

6.要善待人才,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必要条件。

7.示例1:我认为伯乐更重要。社会上的人才很多,但一开始却总是不为人所知。如果没有“伯乐”去考察发现他们,他们又如何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比如周文王从渭水河边发现任用了姜子牙,从而帮助自己兴周灭纣。

示例2: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是会发光”,如果没有人才,空有伯乐也没用。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千里马”,在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比如“毛遂自荐”,一开始并没有人发现他的才能,但真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也有真有那些本事,才让他一举成名。

译文: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过去经常认为它们是奇特的。(每天窥视它)吃几升豆,喝十斗水,然而不是精良的饲料、干净的泉水都不接受,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显出俊逸,从午时到酉时,还能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两匹马)不幸相继死去。现在我所骑的就不一样了。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缰绳没收紧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死去的样子.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愚钝的马啊。

(四)

16.①一样②“材”通“才”,才能③连词,来④像

17.C

18.①千里马(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②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19.①统治者②伯乐对千里马的怜惜,使千里马得遇知音。

译文: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

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五)9.B

10、①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

②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

11.D

12、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侄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伯乐回答说:“我的子侄们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有个叫九方皋的人,他观察识别天下难得

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对比阅读习题带答案

《马说》对比阅读答案 (一) 参考答案: 6.竹制的马鞭子见同现,显现命令丢掉,白白扔掉 7.A 8.(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氢它当作普通劳动者马来喂养。(2)一匹死马您都愿意用五百金买下,况且是活的马呢? 9.(1)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2)言之有理即可。 (二) 参考答案: 10.B 11.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⑵等跑到百里之后才奋力奔跑。 12.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3.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第二问可以从正面答善于识别人才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好处,也可以从反面答不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坏处,可以谈如何选拔人才,也可以谈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要结合具体事例(人物或事件)来谈,言之成理即可。 (三) 参考答案: 14.(1)显现(表现、展示)出来;(2)通晓它的意思,明白它的心思、想法;(3)鱼鳖一类的水族动物(各种水生动物);(4)(能)走多远。 15.(1)况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天下的贤能之士,都吓得转回身去(掉过头去),不敢到越国来,越国再没有治国的贤才了。16.答案不外乎“要辩证分析”、“属于”、“不属于”三类,只要明确表态的, 答案示例: 这要辩证分析。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还是识人才的,但后来又逼死逼走两位功臣,说明勾践对两位人才的价值并没有认识到位,没有给千里马类的人才以合适的生存条件,又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这符合韩愈讽刺的现象。 属于同一类,勾践只是看到文种和范蠡的某一方面的才干,复国成功就卸磨杀驴,表现出统治者短视的一面,说明勾践也是一个假伯乐,这完全符合韩愈讽刺的现象。 不属于同一类。勾践重用文种和范蠡重振越国雄风,说明他识人才而且能重用人才。当大夫子余委婉讽谏之后,勾践以“默然”表示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看来伯乐也是会错误的。 (四) 参考答案: 17.(1)用鞭子打,驱赶(2)担忧,担心 18.B 19.(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后句也可译为“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20.要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能够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要让有识之士、有才之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 (五) 参考答案: 25、(1)用脚践踏(或:践踏、脚踏) (2)好处、益处(3)同“现”,表现、显露 (4)鞭打、驱使 26、A 27、(1)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2)喂养它却不能使它竭尽自己的才能。(或:喂养它却不能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8、答案多元,赞成或不赞成都要联系事例说明理由。 (六) 参考答案: 29.①一样②“材”通“才”,才能③连词,以④像 30.C 31.①千里马(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②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32.①统治者②伯乐对千里马的怜惜,使千里马得遇知音。

《马说》阅读练习与答案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死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A B C D 2 ①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 ②第三文字的中心句是: ③引人深思,描绘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的句子是: ④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3.下面品析不准确的一项。() A.文章共用十一个“不”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与平庸愚妄。 B.第一、二、三段结尾的三个“也”,分别表达出痛恨、嘲讽的感情。 C.文章为表现主题采用的手法是托物寓意。 D.文章从结构看是先反后正,再层层深入,使文章短而中心突出。 4.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 1.C 2.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其真不知马也③祗死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A 4.“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 (4)执策而临之 20.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语句 是。(2分) 21.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 22.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分) 19、(1)有时(2)通"饲",喂(3)用鞭子打(4)面对 20、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1、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22、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23《马说》 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尽粟一石。食②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③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④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真题试卷+详细解析答案,值得下载) (一)2019江苏连云港卷 阅读下面的小说节选,完成20-25题。(19分) ①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房顶的朽料换下来。 ②到了行动的前一天。将近下课,我说:“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今天就分好组,争取一上午砍好。”忽然有学生问:“回来可是要作文?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我说:“活动还没有,你就能写出来,肯定是抄。”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信不信?”“我不信!”大家笑起来。王福举起手说:“好,我打下赌!”我说“王福,你赌什么?”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老师,要字典。” ③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宇典愈加神圣。我毎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这是老师的老师。”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王福把双手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但有一个条件,料要到我们三队去砍。”我说:“可以。明天的劳动,大家作证,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算你输。”王福并不泄气,说:“好,明天我在队里等大家。 ④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来的学生,向三队走去。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学生们都赤着脚,沾了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做证明,不让他把老师的字典骗了去。 ⑤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根长竹放在肩上,一晃一晃地向我们过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在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根长竹。王福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我赢了。”我说:“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嬴了?”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说:“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⑥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忽然,只见一面山坡

2019江苏省中考专题测试语文试卷:古诗文阅读附答案.

初三复习专题训练:古诗文阅读( 1)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2 题。(2019 年栖霞区一模卷) 【古诗阅读】 陪润州 ①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 〔宋〕 杨蟠 试上蓬莱 ②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 ③,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 ④月,独倚牙旗 ⑤坐浪头。 (选自《宋诗三百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4月版) [ 注释 ] ①润州:宋朝时润州行政区域为现在的镇江市。②蓬莱:传说中海上仙山,喻指金山。③北固:指 北固山。④金陵:唐宋时,金陵也指润州。⑤牙旗:旗杆顶上饰有象牙的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 , 亦用作仪 仗。 1. 本诗前两联写金山胜景, 首联用“长云漠漠鸟飞愁” 写出金山山势的 ,颔联用“ “ ”两个动词性短语写出金山被江水环绕的地形特点。 ( 2 分) 2. 这首诗尾联对江中明月的描写非常别致,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这幅画面。 (3 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3-4 题。( 2019 年鼓楼一模卷) 剑客行 [南宋]陆游 我友剑侠非常人,袖中青蛇生细鳞。 腾空顷刻已千里,手决风云惊鬼神。 荆轲专诸何足数,正昼 ① 入燕诛逆虏。 一身独报万国雠,归告昌陵 ②泪如雨。 (选自《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集》,陈祖美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7 年版) 注]①正 昼:大白天。②昌陵:永昌陵,宋太祖的陵墓。 3. 下列对宝剑的描摹,手法与《剑客行》首联、 A. 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 B. 流尘冉冉琴谁鼓,渍血斑斑剑不磨。 C. 床头忽觉蛟龙吼,天上方惊牛斗空。 D.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4. 诗中提及荆轲、专诸有何意?( 3 分) (三)古诗阅读。 (4 分)(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卷) 遣意 【唐】杜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渐喜 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酿黍:酿酒。移橙:栽橙。 5.古诗讲究对应, 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 “近”,从“啭”字听来;“轻”,从“ 字看出。颔联中的“ ”对应着首联的“啭枝” ,“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 2 分) 6.《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 颔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剑池》) (《琴剑》) (《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 )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 ,诗人所遣何“意”?( 2 分)

广州中考语文阅读习题及答案.doc

广州中考语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现代文是广州中考语文考试中的必考内容,因此多做练习提高语文阅读技巧十分重要。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广州中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供考生阅读练习。 广州中考语文阅读原文 我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外婆五十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儿到厨房看看那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 众人皆喑哑。 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①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待,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

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她曾经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没过几天邻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等阿太出院,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她故事的真假。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我因此总觉得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她甚至成了我们小镇出了名的硬骨头,即使九十多岁了,依然坚持用她那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镇上我老家。每回要雇车送她回去,她总是异常生气:"就两个选择,要么你扶着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于是,老家那条石板路,总可以看到一个少年扶着一个老人慢慢地往镇外挪。 然而我还是看到阿太哭了。那是她九十二岁的时候,一次她攀到屋顶要补一个窟窿,一不小心摔了下来,躺在家里动不了。我去探望她,她远远就听到了,还没进门,她就哭着喊:"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虽然第二周她就倔强地想落地走路,然而没走几步又摔倒了。

《马说》比较阅读

(一)[甲]马说略(12分)《马说》比较阅读 [乙]昔有大长者子①,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②,当如是捉③,如是正,如是住④,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⑤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 注:①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②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③捉:驾驶。④住:停止。 ⑤唱言:高声说。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有千里之能()(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译文: (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译文: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11、“大长者子”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分) 答: 12、甲文强调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生搬硬套规律”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2分) 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大长者子”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 答: (二)马说略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名马:() (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 答: 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 答: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译文: (三)【甲】《马说》 【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执策而临之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初不甚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D.帝称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骈死于槽枥之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 策之不以其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C. 驽纯之材也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 此其寡取易盈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译文: ⑵比行百里始奋迅。译文: 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3.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3分) 答: (四)[甲]《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战国策?燕策二》)注: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说称自己为“臣”。 ③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④朝(zhāo):早晨,也指一天。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才美不外见()⑵愿子还而视之() ⑶不以千里称也()⑷去而顾之()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⑴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⑵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译文: 25.[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乙]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3分)

中考语文综合性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综合性测试题 一、综合性考查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和安全文明意识,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特别邀请你为这次活动做以下工作。 【小题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小题2】请围绕主题活动设计两项活动内容。 ① ② 二、口语交际 根据下面的语境填写得体的语言 【小题1】如果你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把都德说成是美国作家(应是法国作家),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委婉地指出老师犯的错误 【小题2】在班上组织的一次课外学习活动的总结会上,你第一个发言,你发言结束时要说的话: 三、语文实践。 某校九年级一班准备在毕业前夕,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活动期间要举行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一分钟演讲比赛,请你设计活动的程序。 【小题2】在“走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中,小敏同学想为张大爷的便民理发店写一副对联,但一时想不起来写些什么,请你代为书写。 四、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然而因某些原因,长城遭到了一些破坏。这次,学校开展了“保护长城我先行”的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小题1】根据中国长城学会所作明长城保护情况的调查,人为破坏比自然破坏对长城更具威胁力。对长城的人为破坏,主要是取材性破坏、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和修复性破坏。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说说这属于哪一种破坏。

【小题2】阅读下面的表格,得出你的结论。 公众对长城破坏现状的了解 结论 【小题3】如果你在攀登长城,还看到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等等,你将怎样阻止他们? 五、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后面三小题。 【材料一】2012年7月20日7时10分,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轻型封闭货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17个孩子不同程度受伤。此车是幼儿园园长为了接送孩子而雇来的“黑校车”。【材料二】2012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正林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私自改装限乘9座的校车,搭载幼儿及教师64人,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东风牌货车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5人,后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又死亡16人,受伤幼儿43名。 【小题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校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至少两点)。 【小题2】某校要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的方式。 方式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假如你发现在校园里还存在其它安全隐患,作为班级安全检查员的你,来到了主管学校安全的张校长的办公室,你该如何对他说?

最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写给母亲》 写给母亲 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闹醒,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

2021版最新对比阅读《马说》

2021版最新对比阅读《马说》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11题。(12分)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7.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 10.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以“食马者”寓。 (2分)

11.《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2分) (二)【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正:只。 1. 解释加点的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上诘之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安可诬一世之人 2.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3.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 4.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三)【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识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①,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②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③,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耳,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选自《史记》) [注释]:①“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258 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 ②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③称诵:称颂。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才美不外见见: (2)策之不以其道道:

中考语文阅读习题及解析

语文中考阅读 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 一、古诗词阅读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1.请结合本诗首联具体阐述作者抒怀的内容。 【答案】一是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二是看到国家多灾多难而对国家的忧虑。【解析】此类试题先了解背景、诗意,再分层回答。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 2.本诗最后两句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案】用典 【解析】本题考查艺术手法。后两句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借三国时刘禅重用小人导致亡国暗讽当朝国君重用奸邪,昏聩误国的典故。 3、诗人在诗歌的尾联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只能姑县吟诗以自遗,此诗抒写诗人的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 【解析】此题紧承上道题,在考查了艺术手法的基础是进一步分析表达的情感,要借助上题中对典故的分析来思考情感的表达。 二、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恨:遗憾、后悔 C.知而不争.争:争取 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 1、阅读下文,完成1-5题。 不速之客 ⑴在乡村,许多人家都把车停在屋外的车道上,我和丈夫乔恩则喜欢把车停在车库里。我猜那个男孩的想法是:这户人家屋外没车,里面的人肯定外出了。 ⑵那天,乔恩和我恰好呆在家里,与我俩在一起的还有我家那条懒惰的猎犬艾德。最初是艾德觉察到了什么,而后乔恩和我听到厨房里有动静。我俩满腹狐疑地互相看了一眼,接着听到脚步声从厨房里传出,随后穿过起居室,进入靠南的一个小房间。我和乔恩正坐在那个房间里看报纸。猛然间,我俩与那名不速之客打了个照面。这是一名八九岁的小男孩,瘦瘦的,一头浅黄色头发。他显然没料到我们会在屋里,一时目瞪口呆。 ⑶“啊,我……我没有……”他支支吾吾地说。 ⑷乔恩问他:“你在找什么?” ⑸“我在……我没……我进来是想看看时间的。哎,请问几点了?” ⑹乔恩回答:“9点30分。可你总是这样不敲门就进人家的屋吗?” ⑺“我以为屋里没人。我想知道是什么时间,因为……我想回家,我得走了。” ⑻他不安地看着我俩,同时试探性地一点点往后退,似乎怕乔恩冲过去把他揪住。我和乔恩只是坐在那里瞅着他,后来听到他走出起居室,出了屋门之后将门关上了。 ⑼与乔恩谈起这个年幼的不速之客,我说:“如果他是想偷什么东西的话,这儿可没他感兴趣的。哎呀,我有一美元硬币放在厨房冰箱上,”我走进厨房。“唉,那一美元不见了。这可不行。咱们受到了侵犯,以后在家时,要不要把门锁起来?现在我们怎么办?要不要跟警察说一声?” ⑽“就因为那小男孩?没什么。他准是附近哪个农庄的孩子,没必要追究,”乔恩宽慰我,“我小时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分清是非好坏。要知道,大人讲的那一套对是对,但孩子没亲身经历过就不会留下印象。我觉得这个男孩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见过像他那样害怕的。” ⑾但我总不能释怀,心想以后一定留意着那男孩。 ⑿几周后的一个早晨,有车子停在我家门外的车道上,一名陌生女子下车向我家走来。 ⒀“有一只狗在我家农场附近转悠,我怕它是无人要的野狗,也许会伤人,想射杀它。可我儿子告诉我,他知道这只狗是你们家的,而且性情温和,所以我们把它带回给你们。”她冲我说道。 ⒁车后门打开了,一个男孩牵着艾德走了出来。浅黄色的头发,瘦瘦的身材,正是拿走一美元硬币的那个小男孩。此刻他在笑吟吟地看着我。 ⒂我感到有些意外,走近小男孩,我说:“谢谢你。”“哦,我该谢谢你们。”小男孩微笑着说道,一边向我主动伸过手来。我连忙握住他的小手,忽然感觉有什么硬邦邦的东西塞到了我的手心。还没等我完全反应过来,他已迅速跑回车内,挥手向我告别。 ⒃看着手心那枚锃亮的一美元硬币,我感到有些歉疚。我想,虽然我不知他的姓名,他也不晓得我叫什么,但我们都从对方那里学到了点有价值的东西。 1.“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不速之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乔恩为什么决定不去追究小男孩的偷窃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小男孩有哪些优点?请至少说出两条来,并简要说明他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⒃段说“我感到有些歉疚”,为什么“我”感到有些歉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最后说“但我们都从对方那里学到了点有价值的东西”,我倒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两个人身上学到点有价值的东西,请结合向下面的链接,说说我们可以学到点什么? 【链接材料】 ①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俄罗斯)屠格涅夫 ②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黎巴嫩)纪伯伦 ③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渲 ④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俄罗斯)斯宾诺莎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第一中学2015年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复习测试题目

小说阅读复习测试题目 鞠躬 郭永明 ①这几天,张小花一直闷闷不乐,心里仿佛有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着,想掀又掀不掉。 ②晚饭时,张小花捏着筷子心不在焉,好几次把饭拨拉到了嘴角。“花儿,你想什么呢,不好好吃饭。”妈妈关切地问,“是不是和同学闹矛盾了?”张小花回过神来,强装出一丝笑意,摇头说:“没有,没有。”“有什么事,一定要说实话,不许瞒着父母。”爸爸深陷的眼窝盛满慈祥的目光,直愣愣地注视着她。 ③张小花感到一阵慌乱,心里发酸,不争气的泪水就溢满了眼眶。她怎么说得出口呢,这不是十几块钱能解决的问题。况且,即便是十几块钱,她又怎么能花得心安呢?爸爸艰难地起身,要走到张小花的身边。张小花赶紧起身去扶爸爸:“爸爸,你慢点。”爸爸甩开张小花的手:“花儿,什么事,你说呀!你要急死我呀。”说完,爸爸剧烈地咳嗽起来。妈妈在一旁说:“赶紧告诉爸爸呀,看你爸都急成这样了。” ④张小花后悔自己没有把秘密隐藏好。“明天,明天是教师节,班里好多同学都给吴老师准备了礼物,我……”张小花的声音小得连自己也听不见。爸爸沉吟了片刻:“教师节,是该给老师表示表示,咱花儿可不能让人瞧不起!”“是啊,想买什么,花儿你说,妈给你钱。”妈妈说着就要转身去拿钱。“不用了,妈。”张小花一把扯住了妈妈的胳膊,“我看,咱们就不送了吧,再说,谁规定了教师节一定得给老师送礼物呢。”“不行,教师节不表示,同学会怎么看你,老师会怎么看你?”爸妈有点急了,“家里再困难,也不能让你在外面受委屈呀!” ⑤“笃笃笃。”有人敲门。张小花过去开门,出现在门口的人让张小花惊讶得捂住了嘴巴。 ⑥“是谁呀,怎么不请人家进来?”爸妈说。 ⑦“是……是吴老师,还有校长!”张小花激动地叫了起来。 ⑧校长进门就握住了张小花爸妈的手,诚恳地说:“我们早该来看看你们,对你们关心不够,是我们的失职啊!明天是教师节,借此机会,我们……”妈妈打断校长的话,搓着手说:“教师节到了,我们还没来得及给老师准备礼物,明天一定……”“小花妈您听我说,”校长认真地说,“往年一到教师节,家长学生忙着给老师表示,劳民伤财,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不能让金钱财富腐蚀了纯洁的师生之情。”“所以,今年学校规定老师不准收受学生的礼物。而应以教师节为契机,多到学生家里走一走,看一看,和家长多接触,更多地了解学生。”吴老师补充说。校长、吴老师坐下来和张小花爸妈聊起了天,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难,还称赞张小花是一位聪明好学的好学生。 ⑨临别时,校长和吴老师把带来的生活用品交给张小花的爸妈。妈妈赶紧推让。“这是我们一点小小的心意。你们现在遇到的困难是暂时的,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说着校长起身告辞。

山东省德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三议论文阅读测试

专题十三议论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珍惜弱点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摄氏度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摄氏度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事物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向愈弱。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太谨小慎微了,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不敢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可以这么说,弱点也是强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⑤世界万物无绝对的强点和弱点。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生出来便是人的累赘。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世界上没有谁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都无须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上都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几近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⑦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弱点一旦被他人利用便不是吉兆了。像吕布好色的弱点被人掌握,一个美女貂蝉便让他如木偶般任人摆布,最后英雄身首异处。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是遗憾之中的聪明。 1.文章认为,缺点与弱点有两点不同, 一是; 二是。(2分) 2.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3.第⑦段中“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2分) 4.根据文意,联系自身实际,简要说说应该怎样珍惜弱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人的“忍” ①“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说过这句话。 ②孔夫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圣人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 ③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胜数,因逞强争胜而败走麦城的也不乏其人。唐代高宗时,

《马说》对比阅读

《马说》“千金求千里马”对比阅读答案 【甲】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⑴策之不以其道()⑵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⑶买其首五百金()⑷鸣之不能通其意()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乙文

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3分) 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答案】21.⑴用鞭子打⑵买⑶它(的)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分) 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 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捐”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马说》《宋史·岳飞传》对比阅读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

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mèi)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lín)驾于人民之上。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 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之分所诓(kuāng)骗,却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zī)不倦地汲(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qiáo)悴可怜模(mú)样。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B.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的精力集中到这一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C. 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D.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纶的艺术品。 3、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了,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B.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锲而不舍。 C.路人对用粉笔作老虎画的老汉关振民大为赞赏:“能把老虎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D.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履薄冰,身上像芒刺在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阳楼之大观观:景观 B、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C、沙鸥翔集集:栖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