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

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

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
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

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

一.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

二.分型的临床表现及临证,饮食,用药的护理:

1.肝阳上亢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1)情志护理,耐心劝慰患者,勿急勿燥,心情舒畅,肝气条达,以除风阳妄动之源。

(2)饮食宜清淡,低盐素食为佳,多食蔬菜水果,如,芹菜,西瓜,梨,豆制品类等。忌食肥甘厚味之品,戒烟酒及辛辣刺激之物。

(3)中药汤剂宜温服。

2.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少华或萎黄,唇甲色淡,心悸少寐,神倦懒言,纳呆乏味,舌质淡,脉细弱。

(1)应注意休息,以免过劳耗伤气血,室温宜暖,防止外邪乘虚而入。

(2)饮食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及血肉有情之品,如蛋类,瘦肉,猪肝猪血,红枣,山药,黄芪粥,党参粥等健脾益气养血之品。忌食生冷。

(3)中药归脾汤宜温服。

3.肾精不足

临床表现:眩晕目花,健忘少寐,精神萎靡,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阴虚者,兼有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偏阳虚者,兼有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弱。

(1)应慎房事,劳逸结合,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

(2)饮食调养,偏肾阴虚者,食疗宜平肝疏风,滋肾养阴,忌食海腥,羊肉,辛辣之物。偏肾阳虚者,以补肾助阳为主,忌食生冷。(3)中药左归丸,温水冲服。

4.痰浊中阻

临床表现:眩晕而头重昏蒙,胸脘满闷,纳呆恶心,体倦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1)适当休息,注意保暖,保持病室湿度。

(2)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忌食油腻和肥甘厚味,生冷,烟酒等物,以防助湿生痰。如西瓜,红小豆,冬瓜,竹笋等,清热利湿之品。

(3)中药汤剂热服,呕吐者应少量頻服。

5.瘀血阻络

临床表现: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或唇色紫暗,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1)注意休息,重症者卧床休息。若外伤所致,注意观察血压,瞳孔,呼吸,神志等变化。

(2)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富含高营养,粗纤维的食物,重症者流质饮食或鼻饲流食。

(3)中药汤剂宜温服。

三. 健康指导

1. 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防止七情刺激。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或纵欲过度。

2. 饮食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和食肥甘厚味或过咸伤肾之品,戒烟酒。

3. 避免突然或强力的头部运动,可减少头部眩晕的发生。

4. 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避免游泳,乘船及各种旋转大的动作。

5. 积极治疗原发病症,及早消除眩晕病证。

四.并发症护理

1.高血压危象:表现为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2.高血压脑病:表现严重的头痛,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及时予以抢救。

3.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护理记录。

三.

眩晕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眩晕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发表时间:2015-07-13T09:47:13.19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黄正容 [导读]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 黄正容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646001 【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症患者辨证施护效果。方法:观察组30 例,根据眩晕的不同分型进行辨证施护。对照组30 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0.0%,辨证施护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结论:根据辨证分型采取同病异护,护理效果明显,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因此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对各种年龄的眩晕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眩晕;中医辩证;施护【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55-01 前言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根据不同病患者的中医辩证而采用施护的治疗效果。 正文一、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了我科2014 年度出现眩晕症状的住院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0 例,按照病患者的病床号码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40 例。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9 例,女性患者有21 例,平均年龄为61.3+-12.9 岁,平均病程为17.2+-1.5 天;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7 例,女性患者有23 例,平均年龄为6.0.5+-13 岁,平均病程为16+-1天。两组病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1)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明显的眩晕感,病患者感到旋转或者晃动的感觉;或者病患者看东西的时候会有旋转感觉;或者病患者自己感觉到头晕、昏沉、头脑胀等不适感。包括了下面四种类型:第一种,肝阳上亢型:病因在于病患者长期的情志不调,情绪长期处于忧郁的状态中,容易发怒,对自身的肝阴造成了损害。主要症状表现如下: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口干舌燥、面红目赤、舌苔颜色呈黄等等。 第二种,气血不足型:该类型的眩晕症的病患者长期患病,因此对其自身的气血造成了损耗,过度思虑,心肝遭到损害,气血有所不足。主要症状表现如下:病患者出现明显的眩晕感,一旦活动这种眩晕感就会有所加剧,劳累过度立即感到头晕,容易疲劳,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失眠多梦,舌苔比较淡薄,脉象虚大或者沉细。 第三种,肾精不足型:这种眩晕症的情况常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身上,主要是因为疲劳伤心过度,神经亏耗所致。主要症状表现如下:病患者感到头晕耳鸣,腰酸背痛,四肢发软,失眠多梦,体质阴虚的病患者会出现盗汗、心烦、舌头颜色较红;如果病患者体质属于偏阳,那么其表现为形寒肢冷,舌苔比较淡薄,脉沉细。 第四种,痰浊中阻型:这种眩晕症发生的原因通常在于病患者平时饮食不节制所致,饮食习惯过于肥腻,对脾胃造成了过度的负担,长期以来就会对脾胃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痰浊中阴。主要症状表现如下:病患者出现明显的眩晕感,头部感到沉重,胸闷,恶心,想吐,四肢乏力,舌苔比较后腻,脉象糯滑。 (2)护理的方法:第一种,肝阳上亢型:保持病房环境良好、安静、卫生,让病患者保持心情愉快轻松舒畅乐观,避免受到情志所伤害;保持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芥菜等具有清肝火和降低血压功效的蔬菜;煎煮中药汤剂辅助治疗,主要的药方包括了野菊花、钩藤、益母草、桑枝、苍耳草,水煎;制造药枕,主要的中药材包括了磁石、菊花以及夏枯草;知道病患者进行按摩,所按摩的穴位包括了百会、风池等,每天按摩两次,每次按摩1-2 次。 第二种,气血不足型:叮嘱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对病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与鼓励,增加病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安排病患者每天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在饮食习惯方面主要以富含营养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从而帮助病患者保气血化生,同时使用莲子百合粥,有利于病患者养心护脾;指导病患者按摩穴位,例如三阴交、足三里、内关等等穴位,使用拇指和食指来按摩每个穴位50 次,直到气感向上传导。 第三种,肾精不足型:帮助病患者戒烟酒,节制房事并且调整自身的饮食起居作息,并且养成规律的运动锻炼习惯;对于体质偏阴虚的病患者可以用黑芝麻煮粥食用,对于体质偏阳的病患者可以用黑豆煮烂服用;指导病患者按摩穴位,主要是按摩太阳穴和风池穴两个穴位,使用拇指或者中指旋转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0 次;耳穴贴压治疗法,主要针对神门、内耳、皮质下等几个穴位,采用莱菔子进行贴耳,并且叮嘱病患者每隔半小时对贴耳的位置进行揉按,每隔两天换贴一次。 第四种,痰浊中阻型:叮嘱并且帮助病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饮食宜清淡,禁烟酒;采用薏苡仁和红枣水煎成汁饮用;使用菊花、白芷、远志等等中药材制作药枕;指导病患者对印堂进行按摩,每天按摩30 次。 (3)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病患者原本的眩晕等主要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病患者的眩晕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头部仍然感到昏沉,看东西有旋转、晃动的感觉,但是对正常生活的影响不大;有效:病患者眩晕的症状有轻度改善,但是感到身边的物体有旋转和晃动的感觉,对于正常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无效:病患者的眩晕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于加剧。 3、统计学方法统计软件应用了SPSS18.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形式是S+-s,统计学分析采用t 检验,定性检验是X2,当P<0.05,表示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0二、研究结果对两组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观察组:共有病例为40 例,痊愈有18 例,显效有12 例,有效有15 例,无效有5 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共有病例为40 例,痊愈有5 例,显效有5 例,有效有12 例,无效有8 例,总有效率为80%。 上述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5%。 三、研究结论总而言之眩晕症的发病原因在于病患者的肝肾受损所引起,并且还和人体的脾肾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针对眩晕症状的病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从病患者出现眩晕症状的病因以及病机特点出发,在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情志等方面进行护理,根据不同类型的眩晕症状的特点进行护理,从而体现了中医治疗法的同病异治的原则。 结语综上所述对眩晕病患者进行辩证护理可以有针对性对帮助病患者改善眩晕的症状,并且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病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也加强了其自我护理的认识,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眩晕症状。辩证施护的方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1]秦峰.略谈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施护[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02)[2]舒海梅.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施护[J].右江医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 编码:BNG07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 (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医病证部分》 (2008 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 。 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 (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 。 二版,2008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 诊疗方案”。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风痰上扰证 阴虚阳亢证 肝火上炎证 痰瘀阻窍证 气血亏虚证 肾精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 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 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心电图 (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BAEP) 、颈动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如颈椎X 线片、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痰上扰证:祛风化痰,健脾和胃。 (2)阴虚阳亢证: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3)肝火上炎证: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4)痰瘀阻窍证:活血化痰,通络开窍。 (5)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6)肾精不足证:补肾填精,充养脑髓。 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急重期配合体针和耳穴治疗。 4.其他疗法:根据患者情况,可选用耳尖放血疗法等。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基本痊愈。 2.病情稳定,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眩晕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

眩晕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 眩晕即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之中,每伴恶心、呕吐、汗出等,甚则昏倒。西医学中的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等可出现眩晕。 1病因病机 1.1 肝阳上亢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或肾阴素亏, 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 1.2 气血亏虚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 生化气血,以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而致眩晕。 1.3 肾精不足先天不足,肾阴不充,或老年肾亏,或久病伤肾,使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 海不足,导致眩晕。 1.4 痰湿中阻嗜酒肥甘,饥饱劳倦,损伤脾胃,健运失司,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2治疗方法 2.1 辨证组方 2.1.1 平肝潜阳 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30克,石决明9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茯苓15克,黄芩10克,栀子9克,菊花9克。 2.1.2 益气养血 归脾汤加减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远志10克,酸 枣仁10克,木香6克,熟地黄10克。 2.1.3 补肾益精 右归丸加减熟地黄10克,山药9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0克,肉桂10克,菟丝子12 克,附子6克,珍珠母30克。 2.1.4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导痰汤加减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9克,枳壳9克,胆南星9克,天麻10克,川芎 12克。 2.2 中成药 2.2.1 眩晕宁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功能健脾化痰,补益肝肾。适用于痰湿上蒙或肝肾 不足所致的眩晕。 2.2.2 脑立清片每次4片,每日2次。功能平肝潜阳,醒脑安神。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 晕目眩。 2.2.3 十全大补丸每次9克,每日2~3次。功能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2.3 单方验方

眩晕病中医护理查房

日期:下午15:00 地点:心病二科病房 主持人:*** 参加人员:***护士长、心病二科全体护理人员 入院诊断:眩晕病 患者姓名:吴行斐性别:女年龄:57岁住院号:158776 护理级别:二级 查房类型:个案临床√教学 护士长:吴老师您好,今天下午我们邀请您参加我们的护理查房,谢谢您的配合。今天,我们要查的是12床吴行斐,眩晕病,头晕头胀10余年,目的是针对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护并进行健康指导。首先请***护师进行病情介绍。 ***:12床吴行斐女57岁,因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呕吐2天诊断为眩晕病于2015年6月8日收入院,入院时 T:℃ HR:88 次/分 R: 20 次/分 BP : 160/90mmHg。患者发现血压升高10余年,最高血压达220/130mmHg,有头晕,头胀发作,服用降压药物不规律,近来血压控制不稳定,2天前上症加重并有眩晕耳鸣,头痛且胀,胸闷,呕吐痰涎,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今下午14:00 T:℃HR:78 次/分 R: 18 次/分 BP : 150/85 mmHg 。辅助检查:肝功能、肾功能、,10^12/L,×10^9/L电解质、血脂、心肌酶谱基本正

常;血常规:×. 。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L;BNP431pg/mlHG111g/L,;血糖:波改变。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舌胖,苔白腻,脉滑。综合T搏,范畴,病位在肝脾,证属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属祖国医学之眩晕痰瘀互结证。主要用药:方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西医予以阿司中成药予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以祛痰化浊、活血通络。匹林解聚、阿托伐他汀钙调脂、缬沙坦降压、环磷酸腺苷葡胺改善心脑供血及代谢等对症治疗。患者口淡食少,夜寐不安,二便调。现存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头痛与高血压有关缺乏改善生活行为以及服用降压药物的相关知识,知识缺乏: 2、 缺乏自我监测 血压的知识 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改变有关 3、 4、有跌倒/坠床的危险:与眩晕有关。护理措施舒适的改变: 1. 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2)予处理。、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3)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4(. (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眩晕中医护理查房

眩晕中医护理查房 一、疾病概述: 眩晕就是患者得自觉症状、眩就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就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自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西医中得高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时, 二、病因病机 眩晕病变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脾等脏,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者为多;实证病理主要就是肝阳与痰浊,虚证为阴精或气血得亏耗、而虚实之间往往互相夹杂而成本虚标实。 (1) 肝阳上扰清窍:忧思恼怒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或素体肾亏,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2) 肾精不足:先天不足,或劳欲过度,均可导致肾精亏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脑为髓海,因髓海不足而发生眩晕。 (3) 气血亏损: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开,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发生眩晕。 (4) 痰浊上扰清窍:恣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痰湿交阻,则清阳不开,浊阴不降,发为眩晕。 2、辩证论治 (1) 肝阳上亢:证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遇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增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熄风。主方:天麻钩藤饮。 (2) 肾精亏损:证候: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失眠多梦。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沉细。

眩晕的中医辩证治疗(1)

眩晕中医辩证治疗 尉氏县中医院急诊科高玉杰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血亏虚 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3.外伤、手术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4.体虚、久病、失血、劳倦过度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者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是头晕与目眩,轻者仅眼花,头重脚轻,或摇晃浮沉感,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视物旋转,甚则欲仆。或兼目涩耳鸣,少寐健忘,腰膝酸软;或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月发作一次,亦有一月数次。常可有情志不舒的诱因,但也可突然起病,并可逐渐加重。眩晕若兼头胀而痛,心烦易怒,肢麻震颤者。应警惕发生中风。 【诊断】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也可见急性起病者。 4.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作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头部CT、MRI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应注意排除颅内肿瘤、血液病等。 【鉴别诊断】

眩晕病中医护理查房

心病二科病房护理业务查房 日期:2015.6.10 下午15:00 地点:心病二科病房 主持人:*** 参加人员:***护士长、心病二科全体护理人员 入院诊断:眩晕病 患者姓名:吴行斐性别:女年龄:57岁住院号:158776 护理级别:二级 查房类型:个案临床√教学 护士长:吴老师您好,今天下午我们邀请您参加我们的护理查房,谢谢您的配合。今天,我们要查的是12床吴行斐,眩晕病,头晕头胀10余年,目的是针对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护并进行健康指导。首先请***护师进行病情介绍。 ***:12床吴行斐女57岁,因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呕吐2天诊断为眩晕病于2015年6月8日收入院,入院时T:36.7℃HR:88次/分R:20次/分BP:160/90mmHg。患者发现血压升高10余年,最高血压达220/130mmHg,有头晕,头胀发作,服用降压药物不规律,近来血压控制不稳定,2天前上症加重并有眩晕耳鸣,头痛且胀,胸闷,呕吐痰涎,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今下午14:00T:36.5℃HR:78次/分R:18次/分BP:150/85mmHg。辅助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心肌酶谱基本正常;血常规:WBC7.35×10^9/L,RBC3.89×10^12/L,HG111g/L,;血糖:6.96mmol/L;BNP431pg/ml。心

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T波改变。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舌胖,苔白腻,脉滑。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属祖国医学之"眩晕"范畴,病位在肝脾,证属痰瘀互结证。主要用药:方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中成药予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以祛痰化浊、活血通络。西医予以阿司匹林解聚、阿托伐他汀钙调脂、缬沙坦降压、环磷酸腺苷葡胺改善心脑供血及代谢等对症治疗。患者口淡食少,夜寐不安,二便调。 现存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头痛与高血压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改善生活行为以及服用降压药物的相关知识,缺乏自我监测 血压的知识 3、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改变有关 4、有跌倒/坠床的危险:与眩晕有关。 护理措施 1.舒适的改变: (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

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 一.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 分型的临床 表现及临证,饮食,用药的护理: 1.肝阳上亢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1)情志护理,耐心劝慰患者,勿急勿燥,心情舒畅,肝气条达,以除风阳妄动之源。 (2)饮食宜清淡,低盐素食为佳,多食蔬菜水果,如,芹菜,西瓜,梨,豆制品类等。忌食肥甘厚味之品,戒烟酒及辛辣刺激之物。(3)中药汤剂宜温服。 2.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少华或萎黄,唇甲色淡,心悸少寐,神倦懒言,纳呆乏味,舌质淡,脉细弱。(1)应注意休息,以免过劳耗伤气血,室温宜暖,防止外邪乘虚而入。 (2)饮食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及血肉有情之品,如蛋类,瘦肉,猪肝猪血,红枣,山药,黄芪粥,党参粥等健脾益气养血之品。忌食生冷。

(3)中药归脾汤宜温服。 3.肾精不足 临床表现:眩晕目花,健忘少寐,精神萎靡,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阴虚者,兼有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偏阳虚者,兼有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弱。(1)应慎房事,劳逸结合,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2)饮食调养,偏肾阴虚者,食疗宜平肝疏风,滋肾养阴,忌食海腥,羊肉,辛辣之物。偏肾阳虚者,以补肾助阳为主,忌食生冷。(3)中药左归丸,温水冲服。 4.痰浊中阻 临床表现:眩晕而头重昏蒙,胸脘满闷,纳呆恶心,体倦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1)适当休息,注意保暖,保持病室湿度。(2)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忌食油腻和肥甘厚味,生冷,烟酒等物,以防助湿生痰。如西瓜,红小豆,冬瓜,竹笋等,清热利湿之品。 (3)中药汤剂热服,呕吐者应少量頻服。 5.瘀血阻络 临床表现: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或唇色紫暗,舌质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1)注意休息,重症者卧床休息。若外伤所致,注意观察血压,瞳孔,呼吸,神志等变化。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精选、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眩晕 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二)头痛 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

眩晕的辩证施护

眩晕的辩证施护 眩晕是指以头晕眼花为主的一种病证。轻者闭目休息片刻即可缓解;重者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临床多见于美尼尔氏综合征、动脉硬化、贫血、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眩晕的病变虽主要在肝,但亦可涉及肾和心脾,而且患者的情志失调、饮食偏嗜、虚体劳欲等因素常常影响到治疗效果。几年来,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医辨证施护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眩晕的辩证首辩证候虚实,实证有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虚证有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眩晕病患者临床常见,临沭县中医院自2004-2008年共收治22例眩晕患者,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7~78岁,均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目眩或视物有旋转感,自觉头晕,昏沉或昏胀不适,且有反复发作史。 1 一般护理 1.1 病室内环境宜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室内光线宜柔和稍暗,温湿度适宜。 1.2 重症患者宜卧床休息,轻症者闭目养神,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重者坐轮椅,床铺避免晃动。 1.3 每日测血压1次,平稳后改为每周1~2次,或遵医嘱。 1.4 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问、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舌苔、脉象的变化,做好记录。若见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立即报告医师。 1.5 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眩晕伴呕吐者,服药宜少量频服。 1.6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腻、生冷、烟酒等物。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半流食。 1.7 加强情志护理,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给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 辨证施护 2.1 肝阳上亢型本组该型有8例。患者素体阳盛或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内动, 皆可上扰清空而致眩晕。故临床多表现为眩晕、耳鸣、头胀痛,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 皆为肝阳上亢之证。多见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脑部疾患所致的眩晕。治疗宜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护理则按怒则气上而伤肝的机理,安排在舒适的环境,态度热情和蔼,及时了解患者所需,劝说患者少生气动怒,要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解除忧虑,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七情内伤,防止疾病反复发作。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常见证候要点 (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与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 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 弦数。 (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眩晕 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 分钟, 每晚睡前1 次。 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 次。 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二)头痛 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 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 次,双耳交替。 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 8 、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心悸气短 1、观察心悸发作就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

眩晕的中医辨证及护理

眩晕的中医辨证与护理 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症状。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自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西医中的高血压、动脉硬化、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时,均可参照本证论治护理。 1、病因病机 眩晕病变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脾等脏,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者为多;实证病理主要是肝阳和痰浊,虚证为阴精或气血的亏耗。而虚实之间往往互相夹杂而成本虚标实。历代医书对本病论述很多,《经。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本病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这此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和临证治疗。 (1)肝阳上扰清窍:忧思恼怒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或素体肾亏,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2)肾精不足:先天不足,或劳欲过度,均可导致肾精亏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脑为髓海,因髓海不足而发生眩晕。 (3)气血亏损: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开,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发生眩晕。 (4)痰浊上扰清窍:恣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痰湿交阻,则清阳不开,浊阴不降,发为眩晕。 2、辩证论治 (1)肝阳上亢:证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遇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增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熄风。 主方:天麻钩藤饮。 (2)肾精亏损:证候: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失眠多梦。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沉细。 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助阳;偏阴虚者,补肾滋阴。;主方:补肾助阳,以右归丸为主方;补肾滋阴,以左归丸为主方;

眩晕中医专科护理常规

眩晕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型。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病室宜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嘱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绪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加强巡视,做好生活起居护理。使用病床护栏防跌仆。症状缓解后可缓慢下床活动,仍需注意活动安全。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嘱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绪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加强巡视,做好生活起居护理。使用病床护栏防跌仆。症状缓解后可缓慢下床活动,仍需注意活动安全。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

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专科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3)静脉输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中药制剂,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注意用药安全和用药后反应。输注甘露醇脱水剂时应快速滴注保证疗效。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5)痰湿中阻者忌食肥甘厚味,素体阳盛者忌食辛辣之品。 5、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6、临证(症)施护

眩晕中医护理常规

眩晕中医护理常规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二)生活自理能力。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风阳上扰证、痰浊上蒙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 、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五)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六)临证(症)施护 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三、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2、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和纵欲过度。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5、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6、有高血压病史者要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一)肾气亏虚证: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 胫酸膝软与足跟痛,耳鸣或耳聋, 心悸或气短, 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 二) 痰瘀互结证: 头如裹,胸闷, 呕吐痰涎, 胸痛( 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 脉络瘀血, 皮下瘀斑, 肢体麻木或偏瘫, 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 脉涩、 ( 三) 肝火亢盛证: 眩晕,头痛, 急躁易怒, 面红, 目赤, 口干, 口苦, 便秘,溲赤、舌红苔黄, 脉弦数。 ( 四) 阴虚阳亢证: 腰酸, 膝软,五心烦热,心悸, 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 脉弦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眩晕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 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 防止跌倒, 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 避免声光刺激。2。观察眩晕发作得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 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 要立即报告医师, 并做好抢救准备。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5。遵医嘱穴位按摩, 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

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 分钟,每晚睡前1次。 6. 中药泡足, 根据不同证型, 选用相应中药制剂, 每日1 次。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 可选择得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 二) 头痛1。观察头痛得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 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 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 必要时有人扶持。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 遵医嘱穴位按摩, 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6。遵医嘱耳穴贴压( 耳穴埋豆), 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 次,双耳交替。7。遵医嘱穴位贴敷: 贴敷两侧太阳穴。8、目赤心烦、头痛者, 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心悸气短 1. 观察心悸发作就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 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3. 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 应有专人陪伴, 并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4. 遵医嘱耳穴贴压( 耳穴埋豆), 可选择心、交感、神门、枕等穴位。 5. 遵医嘱穴位按摩: 可选择内关、通里, 配穴取大陵、心俞、膻中、劳宫、照海等穴位。 ( 四) 呕吐痰涎1. 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饮食。 2. 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 可按揉双侧内关、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与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眩晕 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6、中药泡足,根据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二)头痛 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 8、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心悸气短 1、观察心悸发作就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心、交感、神门、枕等穴位。

眩晕中医护理常规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眩晕中医护理常规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二)生活自理能力。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风阳上扰证、痰浊上蒙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 、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五)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六)临证(症)施护 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三、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 2、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劳和纵欲过度。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眩晕症中医辨证治疗

眩晕症中医辨证治疗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1.无风不作眩(由肝气不调引起的眩晕症)。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取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 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无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晕症)。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取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3.无虚不作眩(由气血亏虚引起的眩晕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思虑劳倦或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使脑失濡养,发为眩晕。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气血亏虚型眩晕者,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无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方药可用归脾汤:取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取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将上药水煎2次,将药液混匀。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