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物必修三期末测试(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期末测试(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期末测试(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期末测试(人教版)

生物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2.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C.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D.产生抗体的细胞是T细胞

3.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

B.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

C.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

D.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来实现的,其感受器位于下丘脑4.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在BD范围内

B.在OA范围内

C.在BC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

5.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

的错误

..解释是( )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6.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 )

A.芽能发育成枝条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7.梨树上一颗没有成熟的梨被虫蛀了,结果这颗梨长不大。分析该梨被蛀的部位最可能是正在形成的( )

A.果皮B.果柄C.果肉D.种子

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

动运输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

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9.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 )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D.非特导性免疫

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C.寒冷环境和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都是神经—体液调节

D.寒冷环境和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都只是神经调节

11.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作用于大脑皮层,使痛觉中枢失去功能

12.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13.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耗量最少,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禽类、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

1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_固定太阳

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_________形式

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__________,B为

__________。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_________形式储存在地层中,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__________。

2.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 、B 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

(1)甲和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

、 ,激素 B 的名称是 。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 (3)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激素调节的作用途径是通过 运输。

3.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即(填“高”或“低”)_____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_____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 -C 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

③④

②①甲乙丙甲状腺激素

细胞代谢

A B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A 5.C 6.C 7.D 8.B 9.B

10.C 11.B 12.B

13.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能量流动的特点。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能量总消耗越多。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食,则人是直接以生产者为食,人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能量总消耗最少。

14.D

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二、非选择题

1.(1)C 生产者(2)二氧化碳消费者分解者(3)光合呼吸分解(呼吸)

(4)化石燃料二氧化碳(5)能量流动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始终伴随着能量流动,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的,并进入生物群落随食物链而流动。生物群落中的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但其中一部分碳则以化石燃料的形式储存于地层中。

2.(1)下丘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2)③④

(3)体液

3.(1)两重性、低、高(2)②(3)D (4)促进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复习试题.doc

高二生物必修 3 综合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2 . A .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 ?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 .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 ) 3. A. 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 血糖升咼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 血糖升咼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 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 A. 脑皮层,下丘脑 B ?下丘脑,大脑皮层 C ?下丘脑,下丘脑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 4 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 表现为( ) 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耗氧量 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绿色植物倒伏后 ,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 ,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 受重力影响 , 向地性 B. 受重力影响 , 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 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6.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 成局部 ( ) A. 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 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7、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 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⑤ 8、 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 B. 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 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 D. 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 9、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淋巴细胞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测试题 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 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D.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2D.血糖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 5.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伤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分别是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 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7.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⑤⑥⑦ 8.某男子接触过患某种禽流感的家禽,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男子终身具有抵抗该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B.该男子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感染这种流感病毒的患者 C.该男子获得的对这种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该男子具有抵抗各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9.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60 分) 1. 在右侧照光的情况下,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注:云母片不透水) A.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 B.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⑤ D.将④放在匀速转盘上,会弯向光源生长 2.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①生产无籽西瓜②生产无籽番茄③棉花摘心 ④培育多倍体⑤枝条扦插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 3. 把成熟的苹果和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释放出了 A.乙烯 B.脱落酸 C.芳香族化合物 D.赤霉素 4.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植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的除草浓度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杂草 c点浓度 B.双子叶杂草单子叶植物 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杂草 a点浓度 D.双子叶杂草单子叶植物 c点浓度 5.图3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6.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受刺激时,瞬间膜内外电位为内负外正 B.兴奋在①②处传导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C.刺激③处,①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刺激A或③处均可使E产生反应 7.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 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B.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C.抑制了突触前神经元中线粒体的功能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8. 下列有关动物和人血糖平衡的调节,正确的是 A.人体内血糖的平衡是由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B.糖尿病患者表现出的“三多一少”症状都和血糖不能正常利用有关 C.肝糖元和肌糖元对升高血糖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D.低血糖下,最先影响到的是人的肌肉组织 9.下列哪种激素可影响婴幼儿脑的发育 A.性激素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 10.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 时复苏可适量注射 A.甲状腺激素 B. 葡萄糖液

高中生物必修三前两章测试题

生物必修3第一、二章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⑤尿素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 2.下图表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则下列关于图中X、Y、Z、W(W为虚线框部分)所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B.Y表示肾上腺,产生的激素在产热上与甲状腺激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C.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必需减少产热、增加散热来保持体温恒定 D.X表示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 3.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完成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人体产生渴感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B.K+ 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不利 6.关于过敏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 ②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因此往往会破坏组织细胞,引起组织损伤 ③过敏反应和正常免疫反应中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 ④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生物必修三测试卷

生物必修三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意。)1.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外环境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只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交换物质 2. 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 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 ...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3.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4.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端与效应器相连,b端与感受器相连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 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5.至2007年底,我国国内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239只,而以长期合作研究方式 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6.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2,4—D B.乙烯 C.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 7.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 (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8.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 9.科学家研究发现,SARS病人在病毒感染后能产生特殊的抗肺组织的“自身抗体”,可见,SARS病毒引起了机体的()

生物必修三期中复习(一)

生物必修三期中复习(一)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最新考纲及解读】 稳态的生理意义: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意义 【经典例题诠释】 1.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2.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 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最新考纲及解读】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掌握反射弧的组成及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调节: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在反射弧中的传导过程及特点 3.人脑的高级功能 【经典例题诠释】 1. 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 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B.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

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A 、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 、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 、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 、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2.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处理甲图中的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 B 端探测到14 C 的存在 B .处理乙图中的A 端,能在乙图中的B 端探测到14 C 的存在 C .处理乙图中的B 端,能在乙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D .处理甲图中的B 端,能在甲图中的A 端探测到14C 的存在 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 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 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在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5.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感受器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 组织 ③ ① ④ ⑤ ⑥ ⑦ ②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测验考试题含答案

生物必修三历年高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68分) 1. ( 2006上海生物-8)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 .血液 B .体液 C .组织液 D .细胞内液 C 2. ( 2006广东生物-2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③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A 3. (2005广东生物-12)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 .内环境中多余的 H +主要从肺排出 C . Na +、X 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D .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D 4. ( 2001年上海生物-17)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 .胰蛋白酶 B .胰淀粉酶 C .胰岛素 D .胰高血糖素 5. ( 2005年全国理综H -1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 细胞内液增多 B .组织液增多 C .体液增多 D . 尿量增多 D 6. (2000年上海生物-8)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 .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C 7. ( 2001年上海生物-15)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 .盐汽水 B .核酸型饮料 C .蛋白型饮料 D .纯净水 A & ( 2005年全国理综n -4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 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9. ( 2002年上海生物-25)将大白鼠从 A .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C .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B 10. (2006广东生物-1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 浓度的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2, 4— D 浓度超过25 mg /L ,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 . 2, 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 . 2, 4— 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 2, 4— D 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 20— 15 mg / L D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02和葡萄糖 25C 移至0C 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16.5.6 1.植物体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其体内产生的激素来完成的。下列植物激素中,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是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2.正常情况下,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A.T细胞 B.吞噬细胞 C.记忆细胞 D.效应B(浆)细胞 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正在改变着地球环境。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哪种做法是环境保护工作所不允许的? A.退田还湖 B.尽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C.治理污染 D.大量捕杀野生肉食动物 4.水和无机盐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列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神经调节 B.只有激素调节 C.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 D.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 5.在一条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C.兴奋可以由树突向相邻神经元的轴突传递 D.兴奋部位的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6.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 B.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C.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 D.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保持稳定 7.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其中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来源于 ①无机环境②同种生物③异种生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8.生态学家高斯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 5只大草履虫,经过反复实验发现,5天以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徘徊在375个左右。该实验证明 A.此条件下该种群的K值是375只 B.食物逐渐减少,导致K值不断下降 C.大草履虫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一定时间后,该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9.当蛾幼虫咬食某种植物时,其物理伤害会导致该植物细胞产生一种挥发性的“引诱剂”。引诱剂引诱胡蜂将卵产在蛾幼虫体内。在生态学上,这种蛾幼虫对植物、植物对胡蜂传递的分别是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B.化学信息、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D.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测试卷

高二期末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 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 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2.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 D.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4.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 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6.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④⑤共同构成突触 B.①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C.③作用于④,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由于③只能由②释放作用于④,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7. 根据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生物必修三试题 出卷人:古力布斯旦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68分) 1.(2006上海生物-8)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 C 2.(2006广东生物-2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A 3.(2005广东生物-12)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 4.(2001年上海生物-17)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 5.(2005年全国理综Ⅱ-1)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D.尿量增多 D 6.(2000年上海生物-8)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C 7.(2001年上海生物-15)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盐汽水B.核酸型饮料C.蛋白型饮料D.纯净水 A 8.(2005年全国理综Ⅱ-4)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D 9.(2002年上海生物-25)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B 10.(2006广东生物-1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

高中生物必修三1234章测试

长春市第六中学高二生物周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周测试卷(2012-11-1)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O2、血红蛋白、H+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葡糖糖、氨基酸、HPO42- 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 3.人类对感冒病毒好象很无奈,感冒刚好有可能再感冒,主要原因是( ) A. 人体中没有抵抗感冒的物质 B. 人体效应T细胞失去了功能 C. 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 D. 感冒病毒的变异性极大 4.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 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 内分泌调节 5.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6.在2008残奥会闭幕式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星星,你好》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老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 ) ①躯体运动中枢②躯体感觉中枢③视觉中枢④语言中枢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A.激素、抗体、载体 x进入细胞(a) B.抗体、载体、酶 x x与y结合 x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b) C.载体、抗体、酶 x变成其他物质(c) D.载体、酶、抗体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测试题)

生物必修三第三次生物周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 A.大脑功能异常 B.缺乏促性腺激素 C.缺乏促甲状腺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 2、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 3、某动物园中,一猩猩突然暴躁不安,攻击其他猩猩。为了控制该猩猩,饲养员给其注射了一定量的某 物质,使之出现暂时休克现象。若要使之迅速苏醒,可注射另一种物质。饲养员给猩猩先后注射的两种物 质分别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麻醉剂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胰岛素和葡萄糖 4、下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C.醛固酮 D.抗利尿激素 5、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6、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7、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 8、下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种调节机制示意图。对有关环节正确的理解是() A.a、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a和b同时作用于z,对z产生促进作用 C.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x、y的分泌功能 D.x.y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9、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发育立即停止 B血糖浓度明显升高 C消化不良 D尿量减少,体温偏高 10、给动物饮用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11、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量和产生更敏捷的反应,此时如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 明显增高的是() A.胰岛素 B.肾上腺素 C.性激素 D. 甲状腺素 12、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TYYUA162】

高三生物必修三试卷 一、单择项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概念中,哪一项不能与其他概念并列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促反应需要稳定的内环境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保持其成分的恒定不变 D.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C.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4.人体中组织液生成增多时,就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5.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 6.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C.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7.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Ⅱ、Ⅲ、Ⅳ B.Ⅰ、Ⅲ C.Ⅰ、Ⅱ、Ⅲ D.Ⅰ、Ⅳ 8.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9.天气变冷时,在体内的分泌量不会增加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生长激素 10.下图代表生物体内的三类生理过程。图中的X表示外界进入生物体的物质,Y表示生物体 内产生的物质,在①②③生理过程中Y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A.载体、激素、酶 B.载体、抗体、酶 C.载体、酶、抗体 D.酶、抗体、激素 11.右图为测定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示意图,刺激 图中a 、b两点,指针偏转的次数分别是 、1 、2、2 、1 12.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皮肤的屏障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D.患过甲肝的人不会再患甲肝;注射百日咳疫苗后不再患百日咳 1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原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体 14.右图中“X”所代表的细胞名称应为 A.B细胞 B.效应T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 15.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16.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则①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B.若X表示抗体数量,则①可能代表抗原 C.若X表示人体排出的尿量,则②可能代表抗利尿激素 D.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高血糖素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高二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择项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概念中,哪一项不能与其他概念并列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促反应需要稳定的内环境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保持其成分的恒定不变 D.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C.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4.人体中组织液生成增多时,就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5.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 6.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C.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7.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Ⅱ、Ⅲ、Ⅳ B.Ⅰ、Ⅲ

C.Ⅰ、Ⅱ、Ⅲ D.Ⅰ、Ⅳ 8.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9.天气变冷时,在体内的分泌量不会增加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生长激素 10.下图代表生物体内的三类生理过程。图中的X表示外界进入生物体的物质,Y表示生物体 内产生的物质,在①②③生理过程中Y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A.载体、激素、酶 B.载体、抗体、酶 C.载休、酶、抗体 D.酶、抗体、激素 11.右图为测定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示意图,刺激 图中a、b 两点,指针偏转的次数分别是 、1 、2、2 、1 12.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皮肤的屏障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D.患过甲肝的人不会再患甲肝;注射百日咳疫苗后不再患百日咳 1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体 14.右图中“X”所代表的细胞名称应为 A.B细胞 B.效应T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巨噬细胞 15.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 动减弱

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模拟题(附答题卡和详细答案)剖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模拟题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5分, 共6 0分) 1.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尿素、无机盐等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分解并不断释放入血液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CO 2、O 2? B.H 2O 、Na + C.C 6H12O 6、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 4.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 .血浆 B .组织液 C.淋巴 D .血液 5. 下列关于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 B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C.胰岛A 细胞和胰岛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 D .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6.右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 细胞 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 C.激素乙是胰岛素 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 7. 一个正常人从35℃的环境进入一室温只有18℃的空调房间,机体发生的变化是 A.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增加 B.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减少 C.散热减少,产热随后减少 D .散热增加,产热随后增加 8.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 、B 、C 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4.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等处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和分化 D.用药物阻断T细胞增殖分化,可明显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高中生物必修三基础知识检测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 知识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1、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 细胞内液(占 ) 2、 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解: 体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约占 ) 3、成分:水(血浆中含有90%~92%的水)蛋白质;气体(其中以氧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各种无机盐(其中以Na + ,Cl -,K +,Ca 2+,HCO -和HPO 42-的量较多) 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细胞代谢的废物(如氨、尿素等) 比较: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________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较少。 知识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功能 1.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概念: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的多少 来源: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2)酸碱度:血浆的pH 为________,PH 维持稳定与________ 和______ 等离子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2.功能 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 的媒介. ★(1)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与 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点三 内环境稳态 1.★(1)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________ 和________ 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________,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现代观点认为________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 ________是________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 时,均会遭到________ 3.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 的必要条件。 1.写出下列人体细胞的内环境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 2.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有 。 ①血液;②消化液;③泪液;④汗液;⑤尿液;⑥乳汁;⑦细胞间隙液;⑧血浆;⑨淋巴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④激素、分泌小泡和氨基酸 4、图中C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最低的部位 是 ; O 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最低的 部位是 ;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 。 5、下列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②毛细淋巴管阻塞;③过敏反应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流 失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过关检测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元(神经细胞): 重点难点突破 ①

2017生物必修三期末考试题

8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高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 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2. 3. 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 D .细胞内液C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 白、 Q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 A .①③ 下列各项中, CQ和胰岛 素 B .③④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①② D .②④A 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 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4. 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胰蛋白酶B ?胰淀粉酶C ?胰岛素D ?胰高血糖素C 5. 糖尿病患者容易岀现() A.细胞内液增多B .组织液增多C .体液增多 D .尿量增多D 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 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C 7.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盐汽水B .核酸型饮料C .蛋白型饮料D .纯净水A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D 9?将大白鼠从25C移至0C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B 10.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 4—D涂抹 2, 4—D浓度(mg/L) 5 10 15 20 2530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 /个)013.526.246.553.653.743.030.2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 表。 据表得岀的正确结论是() A . 2, 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 . 2, 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 . 2, 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 2, 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 D 11 .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 去掉顶芽 B.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B 12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