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教学文案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教学文案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教学文案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教学文案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对教育现代化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是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口,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与改革,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规划总体部署和省市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发展规划。

一、转变发展观念

教育信息化采用云技术,云平台,未来的教育将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空间,要转变发展观念。要从“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转变为“为教育现代化而信息化” 。过去往往把信息化理解为多少台计算机、多少台服务器、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多少兆宽带,这只是信息产品,不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关键在“融合”上。在发展方向上,从“建设主

导”转变为“应用主导”。其核心理念就是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融合,这才是教育信息化本质。把握核心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而不是以建设为导向,更不是以建设为目的。应用不是简单的使用信息技术,而是要与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管理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更是着力点,要用应用评价来推动应用导向,应用的程度越深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就越高。

二、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

什么是“三通两平台”,“三通两平台”:教育部提出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源云平台,形成资源服务的云模式。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和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什么是网络条件下的

基本教学环境?一是为学校建设能上网的多媒体教室,二是为教师提供一套基本的软件工具和教学资源,三是一定比例的教师配有计算机并且经过培训能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授课。“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根本目的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的普遍应用。不能把它理解成为每个班级安装多媒体设备。所谓“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要使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学校的大部分班级的课堂教学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不同的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中的应用变成一种常规行为。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应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不能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简单理解成在资源网站开通实名注册的个人空间。“网络学习空间”首先应该是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师、学生、家长为服务对象的一个网络化的社交平台,为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的网络互动提供支撑。其次应该是一个具有汇聚优质资源能力“资源超市”,为各类资源提供者提供高效的资源交易服务,使教师和学生有更丰富的优质资源可用。再次还应该是一个使教师尽快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服务平台,平

台主动推送资源的功能帮助教师依托空间快捷地获取合适的资源,平台容易使用的开发工具帮助教师提高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最后还应该是一个管理的平台,平台的机构空间帮助助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所有的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统计教师利用网络从事教学活动的频率、效果和教师内生的、自己创造的课件资源的数量,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或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网上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条件支撑。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是把教育信息化推进到第三阶段的技术支撑和运行模式,所以我们要提高认识、主动设计。要把“网络学习空间”建成网络条件下从事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基本平台,建成一个实名制的、组织化的、可控可管的体系,为所有想在网上进行教学活动或教研活动的教师提供一个网络阵地,逐步形成网络条件下教学活动管理、组织和服务的基本体系。所以我们强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要整校推进,资源服务和空间建设要统一到一个平台上,优质资源服务和空间建设服务必须是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最重要的载体,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接。现在看来,“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云服务体系的建设。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软、硬件资源的集约共享,降低

学校信息化成本和建设难度;推动资源建设与使用良性互动,提高应用水平。“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该是一个运用云计算技术构成的覆盖全国的、多级分布的、互联互通的、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技术支撑和网络服务的云服务体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网络学习空间”既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组成“细胞”,又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全国师生依托“网络学习空间” 参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网络学习空间”、“班级集体空间”、“主题资源空间”、“名师空间”、“大师工作室”、“机构管理空间”等各种空间应用模式,再加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资源中心,共同构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逐步形成统一的基础逻辑架构,使各地的服务平台及网络学习空间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保证资源的快速流动和广泛共享。“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首期目标,是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平台建设的基本构思是“两级建设,五级应用”,通过应用系统收集和汇总数据。今、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办学条件三个系列的数据通过应用系统完整地建立学校数据库。

三、学校落实“三通两平台”重点工作和实施方案

第一,加快“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建设以“校”为本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提高我校已有的宽带,为教师和提供基础设施配套的教学资源和软件资源,改善目前的网络教育和学习环境。

第二,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工作,推进以班为本的教育教学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要从班级教学的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支撑来探讨“班班通”的内涵,包括教师备课、授课与课堂交流、作业与课后交流、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乃至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专业化发展等等。要通过不同的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中的应用变成一种常规行为。真正改革教育教学评价,通过政策引导扭转当前绩效导向的误导;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培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建立支撑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良好环境与机制,包括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支撑服务机

制,让教师能够方便、安心、顺心地钻研如何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引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建立以人为本的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与学习。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个资源优质、服务优质、管理优质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学校要在“网络学习空间”、“班级集体空间”、“主题资源空间”、“名师空间”、“大师工作室”、“机构管理空间”等各种空间应用模式上下功夫,不但要推动教学方式变革,还要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重在应用,建而不用不算“通”,要“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如:个人空间服务、个人知识管理服务、社交网络服务、互动交流服务、自主学习服务等。

第四,推动教师积极参与自治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集约化。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供技术支撑和网络服务的云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保证资源的快速流动和广泛共享。

第五,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学校,积极参与自治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学校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和学生家长信息管理工作综合性一体化。

第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与国培计划相结合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贯穿于教师培训的整体工作,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建立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标准,逐步将信息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教师工作考核内容。

“三通两平台”工作计划

中心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通两平台”工 作计划 根据县教育和科技局关于三通两平台工作的文件精神,我校借“三通两平台”东风,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各门学科教学改革服务,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健全组织加强管理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活动有组织、有记录、有责任人;做到使用有记载,并认真加以贯彻实施。 3.为了使我校“三通两平台”教育设备能正常运转,使教师们能正常开展课堂教学。在使用前期,专门指派教师,每天巡视在每个教学楼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学校结合新课改,对教师分批、分期、分基础、分年级、分年龄、分需求进行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分散练习,定期验收的方式进行。学校定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测评,重点是通过上机操作的形式考察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都做到能上网查询资料,能电子备课,能利用资源整合课件。 三、优化利用发挥效益

1.利用丰富的资源促进教学 学科资源整合,提升教学质量。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内容,提前一天或几天针对课堂教学需要,选取那些符合新课标和学情的资源,进行合理调用和开发,增加创意,进行重组。并把这些整合的课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在运用过程中,发现不足,及时在下次整合时进行改进,这样逐步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推动信息人技术教育的应用研究向纵深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 2.“三通两平台”教育资源让学生受益 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方针,学校积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用法,学会打字、画图以及收集、浏览各科学习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他学科领域中的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习提供帮助,成为主动、自主的学习者。学校还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的优良品质。并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培养他们遇险不怕,遇乱不惊,用清醒头脑以智取胜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鉴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让他们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通两平台”、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整合是一项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加强管理、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和不足,不断探索创新,使这项工作得以进一步推

里达中学“三通两平台”汇报材料

里达中学“三通两平台”建设、管理先进材料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这就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为切实贯彻国家教育部,州、县教育部门关于学校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管理的要求。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部署了一系列推进“三通两平台”工作的制度及实施办法,使我校的“三通两平台”工作得到稳步的推进和发展。现对我校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领导班子为成员及以专业信息技术教师为技术指导员的领导小组,以教导处为主抓实体,狠抓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由专人负责和进行管理并保障技术支持。由学校统一部署安排工作。并召开多次会议,强调“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是这项工作,深入人心,切实落实到实处。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管理组研究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农薄装备室管理使用制度、校安通管理使用制度、敏特英语教学管理责任制度及班班通电子白板管理使用制度。每一项都有专人负责,并与学校签订责任书,使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分工管理、责任明确,责任人除了负责设备的管理还负责室内卫生。并对责任人实行“一学期一考核制度”,从管理上严抓严管。 其次,实行痕迹管理,切实履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三通两平台”工作的要求。建立任课教师使用登记、总结、反思、评价制度。即使用必须登记,课后必须在教案上对本节课使用不当或运用不合理的地方,并对使用情况进行反思,在下一次的使用中改进。如遇设备系统问题必须立即向主管领导上报,以得到及时解决。让每一位教师真正参与到运用和爱护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中来。 第三、实行电子白板班级挂钩制度,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全班共同管理班级设备,实行“谁损坏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并把电子白板的爱护与管理纳入班主任考核及班级量化考核中来。 第四、每月派专人进行一次维修,以保障设备得到及时的修理和维护。 三、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 政策背景: 2012年9月5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总体部署,国务院在京举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中特别强调新形 式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十二五”期间重点做好“三通两平台”建设。 三通两平台定义: 三通:宽带校校通、资源班班通、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网络校校通:所有学校接入宽带,完善学校的基础信息化硬件和网络设施。 ?资源班班通:实现班级授课资源的上传下载,重点建设网络课堂等相关业务。 ?空间人人通:每个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和拥有可互动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为各类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平台,主要承载班班通,人人通相关资源的共享和分发等功能。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各类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系统,提高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办公水平,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力沃智慧教育云平台”

国内真正按照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实现全功能应用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建设思路:“区域化教育云”建设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模式:“区域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私有云+ 社会公有云”(混合组云) 特色优势:技术先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架构灵活:独立部署、融合共通 力沃智慧教育云平台方案优势: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以“三通两平台”的总体目标框架为引领,以实现区域教育服务质量提升,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统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混合组云智慧搭配 结合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自主研发海星云系列产品,为用户提供统区域智慧教育云及智慧校园云的整体建设方案,区域云和校园云既能独立建设部署,又能相互融合共通,真正实现了区域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 运营理念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思路,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提供个性化服务,融入运营的理念,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促进教育信息化动态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

教育信息化行业简析

教育信息化行业市场简析 一、概述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正在深刻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但是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不像对于大众生活的影响那么快速和彻底,是渐进式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1、教育作为关系到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等思想层面建设的重要环节,传递的内容要严格控制 和筛选,与互联网的开放式信息传播方式不一致; 2、教育作为公民普遍享受的义务,提供的方式要兼顾所有国民,信息化要考虑到不同地区 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普及程度的差异。 所以,教育的信息化战略,总体上是处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的步伐中。某些特定领域之间以及某些地区之间教育信息化的水平有所差异,大体上呈现出东部发达地区高于西部地区,课堂外高于课堂内,学习周边高于学习中的状态。 由于教育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各领域需求差别较大,所以下面着重分析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市场。 二、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市场细分 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市场有以下细分市场: (一)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是目前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细分市场,主要产品包括: 1、付费短信产品:如中国移动校讯通、中国电信、联通的家校通、翼校通等产品; 2、免费大众即时通讯类互联网产品:qq群、微信群、飞信群等; 家校沟通市场分析: 运营商提供的付费短信产品是运营商短信通道+计费通道+使用平台+代理商推广渠道的结合体。在信息化发展的初期,大多数用户之间还依赖短信来进行互动交流的阶段,这类产品很好的满足了家校之间互动沟通的用户需求,运营商也依靠对于短信通道的垄断在用户规模和收入上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中国移动又依靠占绝对优势的用户规模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部分省份,付费短信产品的渗透率达到了目标用户的90%,这个业务也成为了大部分省份运营商行业信息化产品和收入的主力。

“三通两平台”建设方案

一、“三通两平台”介绍 一、“三通两平台”建设背景 “三通两平台”是教育部对“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份纲领性文件的背景下,教育部为了推进落实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杜占元部长深入解析了规划,并总结提炼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核心目标,并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推动和强调。 二、“三通两平台”现状分析 1、概念解析 “三通两平台”是教育部对“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的总结和提炼,在4月2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听取教育部的专题汇报上正式提出的,国务委员刘延东于今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正式提出推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 “三通两平台”内涵: (一)宽带网络校校通。 目标是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接入问题,本质是信息化的硬环境建设。 (二)优质资源班班通。 目标是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得到普遍使用。 页脚内容1

(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网络空间就是学生和教师有一个基本的学习空间,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互动学习。 (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资源平台是一个集合了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的资源云服务平台,为了达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目的而建立。 (五)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平台即目前学校中规模使用的信息化平台,一般包括:办公、门户、教务等业务的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资源共享的作用。建设重点是: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五级包括中央、省、地市、县和学校,建设重点是中央和省两级。 2、政策支撑 “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是由下列的一系列文件所支撑的,可以通过下面先后出台的文件、纲领看出此工程建设的力度。 党和国家层面: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 中央部委层面: 页脚内容2

教育信息化之三通两平台

教育信息化之三通两平台 三通: 1、宽带网络校校通:?“宽带网络校校通"得实质内容有两个,一就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得宽带接入条件,二就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得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就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与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得基本教学环境。什么就是网络条件下得基本教学环境?一就是为学校建设能上网得多媒体教室,二就是为教师提供一套基本得软件工具与教学资源,三就是一定比例得教师配有计算机并且经过培训能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授课。 宽带网络接入条件得建设方式就是“政府投资建设,企业运营维护,学校持续使用”.很多省(区、市)已经这样做了。政府得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整体规划、整体要求与政策指导,并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电信运营企业为学校建设并提供优惠得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学校按协议付费使用。校内得网络条件下得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应该由政府资助学校完成,中央财政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得学校,支持得手段就是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里增加内容与投资。“宽带网络校校通”得建设目标就是到2015年基本覆盖乡镇及乡镇以上得所有校舍条件允许得中小学校。2?、优质资源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得根本目得就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与教研活动中得普遍应用。不能把它理解成为每个班级安装多媒体设备。所谓“优质资源班班通",就就是要使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得学校得大部分班级得课堂教学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不同得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中得应用变成一种常规行为。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得共享,还应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与“名校网络课堂”得建设。“专递课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对教育现代化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是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口,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与改革,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规划总体部署和省市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发展规划。 一、转变发展观念 教育信息化采用云技术,云平台,未来的教育将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空间,要转变发展观念。要从“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转变为“为教育现代化而信息化” 。过去往往把信息化理解为多少台计算机、多少台服务器、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多少兆宽带,这只是信息产品,不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关键在“融合”上。在发展方向上,从“建设主导”转变为“应用

主导”。其核心理念就是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融合,这才是教育信息化本质。把握核心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而不是以建设为导向,更不是以建设为目的。应用不是简单的使用信息技术,而是要与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管理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更是着力点,要用应用评价来推动应用导向,应用的程度越深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就越高。 二、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 什么是“三通两平台”,“三通两平台”:教育部提出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源云平台,形成资源服务的云模式。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和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什么是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一是为学

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典型案例

自贡一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教育信息化让中学教学插上“天使之翼”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就是盐都自贡得一所有九十八年办学历史得城市完全中学,位于自贡市城市中心,学校创立于1918年。前身为加拿大教会创办得“培德中学"与自贡市政府创办得“市立师范与市立中学”, 198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查验收,确认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1月被四川省教厅批准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随着信息技术得不断发展与普及,我校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得传统教学走进了真正得“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走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得道路,这都时时离不开信息技术得应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得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得精力投入到现实得、探索得学习活动中去.”它以丰富得语言、文字、动画演示、视频、音频等新颖独特得方式给广大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得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得教学模式.信息化就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得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我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重要性,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中得应用,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1、机构设置学校为推动信息化建设得发展,专门成 立了信息技术中心,成员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与各 学科得带头人。明确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定期交 流,协商工作,共谋创新与发展得思路。为落实工 作目标,还在每个教研组设立信息化工作小组,其中 教研组组长牵头,收集与提供素材,让熟悉电脑知识

“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要点

“三通两平台”建设要点 以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推动信息产业升级,改变信息化发展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2012年11月23日,第十二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就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重点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要通过探讨交流更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相互促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三通两平台”建设内容 “三通两平台”中的“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则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三、“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 一是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完成基于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学校宽带网络建设,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网络建设,完善包括网络设备、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研究制定适应各类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我省省情的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加强学校数字化终端和应用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在学校管理、教学应用、学生实训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要基本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逐步将优质教学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努力建好三个课堂,即专递课堂,主要针对特殊需要的课堂,集中力量做好一批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新课程等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组织具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的特级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个人空间和相应工具,开设学科重点难点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名校网络课堂,汇聚若干基础教育名校和职业教育示范校的优质资源,开设网络学校,为学校集体组织学生选修高中网络课程和职业学校新开专业提供服务。 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为学生和教师建立实名网上学习空间环境,大力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促进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学习活动之中。按照“教师优先、发达地区优先、职业教育优先”的原则,先试先行,有序推动。全面启动“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程,加快研发推广与现行中小学课程标准相配套、适合学校课堂网络化教学需要的数字互动教

“三通两平台”工作制度

“三通两平台”工作制度 1.学校根据管理要求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进行管理,做到“校务、政务公开”网络化。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2.建设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特色云空间主页。教师建设个人空间主页,能够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完成晒课,能够使教学资源在平台上共享,教育教学经验、心得在平台上得到交流。 3.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要求做到有教学设计作品和资源开发成果,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教研活动;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按学校规定完成信息化教学应用课时,积极参加各级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4.学校专任教师必须掌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操作方法,正确使用计算机等设备。教育学生爱护设施设备,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使用。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使用完毕后,必须按程序整理好设备物件。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学校管理人员,由专人维修,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动手维修。 5.定期检查评比班班通的使用情况,确保教学应用达标。教师使用“班班通”开展教学活动,每期应达到总课时的50%以上。任课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上课后,要督促值日学生干部认真填写记录表。教务处对各班级任课教师“班班通”上课情况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并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6.加强对教师电子备课的管理。电子备课的格式固定为Word+媒体素材(课件)形式,其中文本内容(占60%)、多媒体素材利用(占30%)、个性特色(占10%)。文本内容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媒体素材和课件的使用要恰当,链接自如。电子备课要有分工备课和个人自备两个阶段。分工备课的主备教师要提前一周备好电子教案蓝本,上传于学校电子备课平台指定的文件夹中。执教教师将其下载到自己

三通两平台”介绍

“三通两平台” 商业机会挖掘分析报告

一、“三通两平台”建设背景 “三通两平台”是教育部对“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份纲领性文件的背景下,教育部为了推进落实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杜占元部长深入解析了规划,并总结提炼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核心目标,并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推动和强调。 二、“三通两平台”现状分析 1、概念解析 “三通两平台”是教育部对“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的总结和提炼,在4月2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听取教育部的专题汇报上正式提出的,国务委员刘延东于今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正式提出推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 “三通两平台”内涵: (一)宽带网络校校通。目标是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接入问题,本质是信息化的硬环境建设。 (二)优质资源班班通。目标是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得到普遍使用。 (三)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网络空间就是学生和教师有一个基本的学习空间,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互动学习。 (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平台是一个集合了学生学习资源、教师教学资源的资源云服务平台,为了达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目的而建立。 (五)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平台即目前学校中规模使用的信息化平台,一般包括:办公、门户、教务等业务的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资源共享的作用。建设重点是: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五级包括中央、省、地市、县和学

“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要点

通辽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6年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镇服务管理水平”。重点实施智慧公交、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食品药品监管、智慧旅游等工程,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管理向网格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为推进“智慧教育”重点工程的实施,使中心城区46所公办学校和6所幼儿园信息化“三通”工程实现全覆盖,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整理《“三通两平台”建设要点》一文,谨供各相关部门参阅。 “三通两平台”建设要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0-2020年)》指出:“加大对旗县市区信息建设的业务指导力度”;《通辽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改善办学环境,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辽市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快全市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扎实推进“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建设,形成覆盖全市安全高速的教育网络,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资源服务和管理服务。全面加强平安校园、多媒体教室、电子书包、网络学院、多媒体数字图书馆、知识库和虚拟实验室建设,使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2012年11月23日,第十二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就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重点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要通过探讨交流更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相互促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三通两平台”建设内容 “三通两平台”中的“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则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二、“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 一是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完成基于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学校宽带网络建设,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网络建设,完善包括网络设备、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研究制定适应各类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我省省情的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加强学校数字化终端和应用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在学校管理、教学应用、学生实训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二是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初步实现“教学资源班班通”。要基本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逐步将优质教学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努力建好三个课堂,即专递课堂,主要针对特殊需要的课堂,集中力量做好一批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新课程等课程资源建设,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组织

教育局三通两平台方案

XXX教育局“三通两平台” ——建设方案 2013年10月

1背景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部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为持续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后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重要文件,明确当下教育重点推进方向及指导方针,保障国家教育事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对教育信息化给出了高度浓缩的“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教育管理平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最终确定为“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此次XXX“三通两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以XXX教育局为中心,通过专线线路向城区及周边的乡(镇)中小学扩散,最终实现区教育局至乡(镇)中小学的网络全覆盖;利用教育管理平台和教育资源库,实现全区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XXX教育局所属的教学机构、办学单位能够访问XXX教育局的资源,通过“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等方式提高XXX的整体教育风貌和信息化建设水平。XXX通过”三通”的运作,将把全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行政管理水平整体推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全区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全区的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实现的目标,即最终实现XXX各校网络互访无差异,教学资源应用共享无差异,家校沟通及个人网络自主学习无差异。 2对“三通两平台”的规划 本次建设采用顶层统一开发建设和本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整合XXX教育系统现有资源应用,建立完整、科学、高效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在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方面,侧重教育局和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形成区、学校的两级架构,教育局和学校内部之间通过终端实现通知、公告、短信、邮件、会议等的信息沟通,实现宽带网络和应用层面的校校通;各校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满足学校和家庭间实名制沟通应用的需求,实现网络实名空间人人通。

三通两平台可行性报告

三通两平台可行性报告 篇一:教育局班班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项目总述 ................................................ .. 1 1.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 (3) 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3) 1.3.1 需求分析 (3) 1.3.2 建设必要性 (3) 1.3.3 结论 (4) 1.4 研究范围及分

工 (4) 1.4.1 研究范围 (4) 1.4.2 分工 (4) 1.5 简要结论 (5) 1.5.1 建设规模 (5) 1.5.2 投资估算 (5) 1.5.3 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5) 1.5.4 简要结论.......................................... 6 2 业务与系统现状 .. (6) 2.1.1 勃利县人口和经济情况 (6)

2.1.2 当地电信市场概述 (7) 2.1.3 勃利县教育班班通业务现状 (7) 2.1.4 勃利县学校现存教育系统现状........................ 7 3 建设原则 ................................................ .. 7 3.1 建设原则 (7) 3.2 建设地点、内容与目标 (8) 3.2.1 建设地点 (8) 3.2.2 建设内容 (8) 3.2.3 建设目标.......................................... 8 4 建设方案 ................................................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 政策背景: 2012年9月5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总体部署,国务院在京举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中特别强调新形式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十二五”期间重点做好“三通两平台”建设。 三通两平台定义: 三通:宽带校校通、资源班班通、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网络校校通:所有学校接入宽带,完善学校的基础信息化硬件和网络设施。 ?资源班班通:实现班级授课资源的上传下载,重点建设网络课堂等相关业务。 ?空间人人通:每个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和拥有可互动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为各类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平台,主要承载班班通,人人通相关资源的共享和分发等功能。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各类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系统,提高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办公水平,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力沃智慧教育云平台”

国内真正按照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实现全功能应用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建设思路:“区域化教育云”建设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模式:“区域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私有云+ 社会公有云”(混合组云) 特色优势:技术先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架构灵活:独立部署、融合共通 力沃智慧教育云平台方案优势: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以“三通两平台”的总体目标框架为引领,以实现区域教育服务质量提升, 促进教育公平为导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统规划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混合组云智慧搭配 结合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自主研发海星云系列产品,为用户提供统区域智慧教育云及智慧校园云的整体建设方案,区域云和校园云既能独立建设部署,又能相互融合共通,真正实现了区域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 运营理念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思路,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提供个性化服务,融入运营的理念,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促进教育信息化动态持续发展机制的形成。

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项目概述

智慧教育云平台总体建设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1)国家提升信息化战略,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首次把信息化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列为国家战略,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信息化本身已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必将对今后十年我国信息化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独立一章,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10 个重大项目之一。 (3)教育部于2012 年3 月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教育信息化做更进一步部署,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带动教育现代化”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4)刘延东同志在2012 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创新教育模式

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她还通知指出“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核心目标和标志性工程是“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 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5)2012 年10 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门 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部署教育信息化七项重点工作,具体要求有:尚未接入宽带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宽带接入及网络条件下的基 本教学环境建设;今明两年要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覆.盖5O%以上的学校;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开展网上 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教学管理等活动;结合本地实际需要,加大紧缺性公益资源、特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力度,完善资源共享服务,支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完成教学点教师的全员培训和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学校70%以上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6)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 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教学文案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规划方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对教育现代化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是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口,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与改革,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规划总体部署和省市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发展规划。 一、转变发展观念 教育信息化采用云技术,云平台,未来的教育将改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空间,要转变发展观念。要从“为信息化而信息化”转变为“为教育现代化而信息化” 。过去往往把信息化理解为多少台计算机、多少台服务器、多少个多媒体教室、多少兆宽带,这只是信息产品,不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关键在“融合”上。在发展方向上,从“建设主

导”转变为“应用主导”。其核心理念就是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融合,这才是教育信息化本质。把握核心理念是以应用为导向,而不是以建设为导向,更不是以建设为目的。应用不是简单的使用信息技术,而是要与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管理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更是着力点,要用应用评价来推动应用导向,应用的程度越深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就越高。 二、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 什么是“三通两平台”,“三通两平台”:教育部提出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资源云平台,形成资源服务的云模式。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和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什么是网络条件下的

教育信息化之三通两平台

教育信息化之三通两平台三通: 1、宽带网络校校通: “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质内容有两个,一是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二是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所以“宽带网络校校通”从建设角度讲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为学校提供宽带接入条件和在学校内部建成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什么是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一是为学校建设能上网的多媒体教室,二是为教师提供一套基本的软件工具和教学资源,三是一定比例的教师配有计算机并且经过培训能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授课。 宽带网络接入条件的建设方式是“政府投资建设,企业运营维护,学校持续使用”。很多省(区、市)已经这样做了。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整体规划、整体要求和政策指导,并和电信运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电信运营企业为学校建设并提供优惠的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学校按协议付费使用。校内的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应该由政府资助学校完成,中央财政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支持的手段是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里增加内容和投资。“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覆盖乡镇及乡镇以上的所有校舍条件允许的中小学校。 2、优质资源班班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根本目的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的普遍应用。不能把它理解成为每个班级安装多媒体设备。所谓“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要使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学校的大部分班级的课堂教学能够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能够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不同的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中的应用变成一种常规行为。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还应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专递课堂”是指利用网上同步上课的方式,使边远地区上不起课、上不好课的农村学校与拥有相对丰富教育资源的城市中心学校同上一堂课,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名师课堂”是指组织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开设网络课堂,形成更多更好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探索网上教研活动的组织形态,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共享。“名校网络课堂”是指利用网络课堂的形式,使名校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多更广地扩散,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优质资源班班通”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要使每一个基本具备网络条件的学校和教师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要使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教学、教研活动的常态。 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要引起各地足够的重视。不能把“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简单理解成在资源网站开通实名注册的个人空间。“网络学习空间”首先应该是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教师、学生、家长为服务对象的一个网络化的社交平台,为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的网络互动提供支撑。其次应该是一个具有汇聚优质资源能力“资源超市”,为各类资源提供者提供高效的资源交易服务,使教师和学生有更丰富的优质资源可用。再次还应该是一个使教师尽快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服务平台,平台主动推送资源的功能帮助教师依托空间快捷地获取合适的资源,平台容易使用的开发工具帮助教师提高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最后还应该是一个管理的平台,平台的机构空间帮助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所有的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统计教师利用网络从事教学活动的频率、效果和教师内生的、自己创造的课件资源的数量,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或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网上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条件支撑。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是把教育信息化推进到第三阶段的技术支撑和运行模式,所以我们要提高认识、主动设计。要把“网络学习空间”建成网络条件下从事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基本平台,建成一个实名制的、组织化的、可控可管的体系,为所有想在网上进行教学活动或教研活动的教师提供一个网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