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学与人生智慧

国学与人生智慧

国学与人生智慧
国学与人生智慧

《国学与人生智慧》课程练习题(客观题)

(说明:本练习涵盖课程第1~5章)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按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正确答案:哲学

2、按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正确答案:心灵的境界(或人生境界)

3、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圣人的人格是所谓()的人格。

正确答案:内圣外王

4、由于(中国)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

正确答案:人格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名言是()的话。

正确答案:孔子

6、“反者道之动”是()的观点

正确答案:老子

7、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儒家起源于()

正确答案:文士

8、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道家起源于()

正确答案:隐士

9、梁漱溟先生说:“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要人的智慧不单向外用,而回返到自家生命上来,使生命成了智慧的,而非智慧为役于生命。”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文化是属于()的学问和智慧。

正确答案:生命

10、国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之学,不是记诵之学,要求学习者不仅仅求“知”,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将生活与观念打成一片,达到以身载道,表里如一、内外通透。

正确答案:行

二、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司马谈所说“六家”者是()

A.农家 B法家. C纵横家. D.阴阳家

正确答案:AC

2、刘歆在《七略》中所述“十家”,除司马谈所说的“六家”之外,其余四家是()

A.农家

B. 杂家

C. 纵横家

D.小说家

正确答案:ABCD

3、中国固有学问之精髓体现在()“三教”之道。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佛家

正确答案:ACD

4、重视家庭生活,崇尚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体现了()的生活态度。

A.阴阳家

B.墨家

C.儒家

D.佛家

正确答案:C

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体现的是()的生活态度。

A.道家

B.名家 C纵横家. D.小说家

正确答案:A

6、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A.射

B.御

C.礼

D.武

正确答案:D

7、《四库全书》把古代文化典籍分成四部,即()

A.经

B.史

C.子

D.集

正确答案:ABCD

8、“国学”又称为(),与“西学”或“新学”相对应。

A.中学

B.道学

C.旧学

D.玄学

正确答案:AC

9、中国人历来重视丧葬、祭祀之礼,这是受()文化长期熏陶形成的。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正确答案:C

10、冯友兰说,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里的“方”指()。

A.自然

B.社会

C.宗教

D.文艺

正确答案:B

11、中国画的杰作大都画的是山水。一幅山水画里,在山脚下,或是在河岸边,总可以看到有个人坐在那里欣赏自然美,参悟超越天人的妙道。这表现的是()的精神。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名家

正确答案:B

12、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的是()的精神境界。

A.小说家

B.农家

C.儒家

D.道家

正确答案:D

13、四民阶层中,创造思想学术文化的一个阶层是()。

A.士

B.农

C.工

D.商

正确答案:A

14、《四库全书》是在()皇帝时代是编纂的。

A.康熙

B.顺治

C.乾隆

D.雍正

正确答案:C

15、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是()。

A.重商

B.重官

C.重农

D.重学

正确答案:C

16、《淮南子》的作者是()。

A.刘备

B.刘秀

C.刘安

D.刘墉

正确答案:C

17、《吕氏春秋》的作者是()。

A.吕不韦

B.吕祖谦

C.吕蒙正

D.吕端

正确答案:A

16、站在人生之内来看人生,这是()生命哲学的视角。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阴阳家

正确答案:A

17、中国古代社会“重本抑末”,“末”是指()。

A. 农业

B. 商业

C. 手工业

D. 牧业

正确答案:B

18、中国图书或书籍的四大门类不包括()。

A. 经

B. 史

C. 子

D. 诗

正确答案:D

19、中国历史上,()首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正确答案:A

20、“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四部儒家经典。

A. 《论语》

B. 《大学》

C.《孟子》

D. 《中庸》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儒家起源于武士。

正确答案:错

2、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观点,道家起源于法术之士。

正确答案:错

3、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正确答案:对

4、中国哲学的精神,是追求所谓“内圣外王”。

正确答案:对

5、中国文化中的“三教合一”的“三教”是指萨满教、巫教、回教。

正确答案:错

6、司马迁首次将诸子之学归为六家

正确答案:错

7、我国古代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正确答案:对

8、儒家强调人的社会生命、道德生命一面,强化了生命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答案:对

9、《汉书·艺文志》采刘歆的观点,认为道家出于史官。

正确答案:对

10、按冯友兰先生观点,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对“农”的生活的提炼和反映,

只不过在方式上各有侧重。

正确答案:对

11、冯友兰先生认为,儒家是宗教。

正确答案:错

12、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是有区别的。

正确答案:对

13、中国人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正确答案:对

14、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正确答案:对

15、哲学的功用,尤其是形上学的功用,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正确答案:对

16、冯友兰认为,道家思想与道教的教义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错

17、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正确答案:对

18、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正确答案:错

19、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

正确答案:对

20、中国哲学传统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

正确答案:对

21、“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这是说儒家的入世精神多一些,道家的出世精神多一些。

正确答案:对

22、传统文化的儒道互补实际上是入世精神与出世精神的相互补充和平衡。

正确答案:对

23、杜甫和李白的诗,可以看作是儒家和道家两种精神传统的表现。

正确答案:对

24、与希腊人围绕城邦来组织其社会不同,传统中国人围绕家(家庭、家族)来组织起社会,因此传统的中国社会制度可以叫做家邦。

正确答案:对

25、林语堂用“圆熟”一词来概括中国人的德性。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儒家——站在人生之内看人生

一、单选题

1、()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正确答案:C

2、记载孔子的言行、孔子与弟子言行而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经典是()

A.《传习录》

B.《论语》

C.《中庸》

D. 《近思录》

正确答案:B

3、下列经典不属于儒家“六经”的是()

A.《诗》

B.《书》

C.《易》

D. 《战国策》

正确答案:D

4、历史上被称为圣人、“至圣先师”的是()

A.老子

B. 孔子

C.广成子

D.孟子

正确答案:B

5、儒家的“亚圣”是指()

A.庄子

B.董仲舒

C.孟子

D. 文中子

正确答案:C

6、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创了平民教育的私学教师是()

A.荀子

B.孟子

C.老子

D. 孔子

正确答案:D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

A.忠

B.恕

C.仁

D.义

正确答案:A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

A.礼

B.恕

C.仁

D.义

正确答案:B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描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的过程。A.孔子 B.荀子 C.朱熹 D. 王阳明

正确答案:A

10、按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和现实主义派分别指()

A.韩愈和李翱

B.孟子和荀子

C.朱熹和王阳明

D.颜回和子路

正确答案:B

11、“人性善”的学说是儒家思想家()提出来的,使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正确答案:B

12、“人性恶”的学说是儒家思想家()提出来的。

A.告子

B.孟子

C.荀子

D.陆贾

13、历史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观点的是()

A.周公

B.孔子

C.老子

D.孟子

正确答案:D

14、儒家主张的爱欲墨家主张的爱的区别在于()

A.差等之爱

B.兼爱

C.阶级之爱

D.宗教之爱

正确答案:A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道德情怀。这是()提出来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

正确答案:B

16、“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诸子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正确答案:C

17、“四书”中不包括()。

A.《大学》

B.《尚书》

C.《孟子》

D.《中庸》

正确答案:B

18、《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岁。

A.2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19、战国思想家荀子是()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名家

正确答案:A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大学》

正确答案:C

21、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正确答案:A

22、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 ()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C.乡党无不称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正确答案:C

23、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正确答案:A

24、“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佛家

正确答案:A

25、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正确答案:B

2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的名言。

A.张载

B.朱熹

C.程颐

D.王守仁

正确答案:A

27、《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 )

A.忠义

B.孝悌

C.诚信

D.友善

正确答案:B

28、下面最有可能在朱元璋删节《孟子》时被删掉的是()

A.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B.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正确答案:B

29、孔子首创了什么教育?()

A.贵族教育

B.平民教育

C.素质教育

正确答案:B

3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语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 《礼记》 D.《老子》正确答案:C

31、"吾曹不出,如苍生何?"这句话出自是近代著名思想家()。

A.熊十力 B.马一浮 C. 章太炎 D.梁漱溟

正确答案:D

3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儒家思想家()的名言。

A.周敦颐 B.张载 C.朱熹 D.程颐

正确答案:B

3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出自儒家经典()。

A.《论语》 B.《孟子》 C. 《大学》 D.《中庸》正确答案:A

3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段话出自()

A.《大学》

B.《尚书》

C.《孟子》

D.《论语》

正确答案:D

3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段话出自()。A.孔子 B.张载 C.孟子 D.王阳明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1、儒家的“四书”指的是()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正确答案:ABCD

2、儒家一贯重视的“五伦”即五种人伦道德关系是指()

A.父子

B.君臣

C.夫妇

D.兄弟

E.朋友

正确答案:ABCDE

3、在孟子看来,人之异于禽兽者主要在于人性中有“四端”即四种善的种子,它们是()

A.仁

B.义

C.礼

D.智

正确答案:ABCD

4、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段话表现了儒家倡导的爱是()。

A.爱有差等

B.爱可以推己及人

C.爱可以从人延伸到物

D.爱父母和亲人要胜过爱其他一般的人和物

正确答案:ABCD

5、先秦儒家最大的代表性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颜子(颜回)

正确答案:ABC

三、判断题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的观点。

正确答案:对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孟子的观点。

正确答案:错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现了儒家的生命之乐。

正确答案:对

4、如何实行仁,在孔子孟子看来,主要在于推己及人。

正确答案:对

5、儒家主张无差别无条件地爱所有的人,爱别人的父亲跟爱自己的父亲应当完全一样。

正确答案:错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因此,仁者永远是快乐的。

正确答案:对

7、“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说的是孔子和墨子为拯救天下而自我牺牲的精神。正确答案:对

8、“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表现的是孔子的救世情怀。

正确答案:错

9、“浩然之气”体现出儒家圣贤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

正确答案:对

1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这是孟子的观点。

正确答案:错

第三章道家——站在人生的边沿看人生

一、单选题

1、()用“道”来作为生成世界万物的母体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孟子

正确答案:A

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民”分工描述错误的是:

A.贵族

B.士

C.农

D.商

正确答案:A

3、()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正确答案:A

4、()首先提出“玄”的概念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正确答案:B

5、以“老子”为名的书、后来也叫做(),因而也被当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

A.《太玄经》

B.《南华经》

C.《通玄真经》

D.《道德经》

正确答案:D

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段著名的话出自《道德经》第()章。

A.八十一

B.一

C.四十一

D.二

正确答案:B

7、“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是()政治哲学观点。

A.列子

B.庄子

C.老子

D.韩非子

正确答案:C

8、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

A.列御寇

B.杨朱

C.老子

D.庄子

正确答案:D

9、下列人物中,认为“道”是世界本体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正确答案:C

10、“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是()率先提出的观点。

A.老子

B.庄子

C.列子

D.杨子

正确答案:A

11、提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的保身原则的是()。

A.老子

B.庄子

C.列子

D.杨子

正确答案:B

12、庄子非常强调“随天顺性”,反对“以人灭天”。这里“天”是指()

A.自然

B.人为

C.仁义道德

D.法治

正确答案:A

13、妻子死了却“鼓盆而歌”的是()。

A.秦失

B.惠子

C.列子

D.庄子

正确答案:D

1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这是()的相对主义观点。

A.列子

B.庄子

C.老子

D.韩非子

正确答案:B

15、“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的观点。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正确答案:D

17、站在人生的边缘上来看人生,这是()的视角。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阴阳家

正确答案:B

18、国学大师()认为儒家是医治社会病态的医生;道家是医生的医生,是研究医理的。

A.梁漱溟

B.牟宗三

C.南怀瑾

D.熊十力

正确答案:C

19、“人具有隐藏的情愫,愿得披发而行吟,可是这样的行为非孔子学说所容许。于是那些喜欢蓬头跣足的人走而归于道教。”这句话出自著名作家()。

A.沈从文

B.林语堂

C.鲁迅

D.李敖

正确答案:B

20、“庄子眼极冷, 心肠极热。眼冷, 故是非不管; 心肠极热, 故感慨无端。虽知无用, 而未能忘情, 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 而终不下手, 到底是冷眼看穿。”这段评价庄子的话,出自清代学者()

A.魏源

B.阮沅

C.俞樾

D.胡文英

正确答案:D

21、“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现的是()的生命态度。

A.道家

B.名家

C.纵横家

D.儒家

正确答案:A

22、哲学家()认为,道家就像古代的太空人。

A.熊十力

B.牟宗三

C. 方东美

D. 陈鼓应

正确答案:C

23、《走在人生的边上》一书的作者是()。

A.钱钟书

B.杨绛

C. 张中行

D. 沈从文

正确答案:A

24、“道家出于史官”是()提出的观点。

A.冯友兰

B.刘歆

C. 司马迁

D.司马谈

正确答案:B

2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的观点。

A.庄子

B.列子

C. 文子

D.老子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在《道德经》中,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最根本的可表述为”反者道之动”。与这一意思相同的是()。

A.日盈则仄,月盈则食

B.物极必反

C.裒多益寡

D.逝曰远,远曰反

正确答案:ABD

2、下列人物中,属于先秦道家著名的代表性人物的是()。

A.庄子

B.鬼谷子

C.老子

D.杨朱

正确答案:ACD

3、下列选项中属于老子倡导的处事法则的有()。

A.寡欲

B.守柔

C.善下

D.不争

E.知足

正确答案:ABCDE

4、最能代表杨朱思想的观点是( )。

A.为我

B.兼爱

C.轻物重生

D.尚贤

正确答案:AC

5、属于上古时期著名隐士的有()。

A.巣父

B.许由

C.华士

D.严光

正确答案:ABC

6、《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中首先讲到两种极大之物,它们是()

A.大椿树

B.鲲

C.鹏

D.海神(北海若)

正确答案:BC

7、隐士的别称有()等。

A.处士

B.高士

C.逸民

D.隐者

正确答案:ABCD

8、“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表达的是( )栖栖遑遑拯救天下而忘我的精神。

A.孔子

B.大禹

C.周公

D.墨子

正确答案:AD

9、属于道家所反对的残生伤性的行为有()。

A.五色令人目盲

B.五音令人耳聋

C.五味令人口爽

D.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E.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正确答案:ABCDE

10、庄子看宇宙和人生的眼光具有()的特点,一上来就表现出一种仰天俯地的哲学规模。

A. 冷峻

B.大

C.高

D.远

正确答案:ABCD

11、一般说来,道家文化或老庄思想比较受到()的青睐。

A. 年长的人

B.失意的人

C. 积极进取的人

D. 尝到了所谓的成功带来的痛苦的人

正确答案:ABD

12、一般说来,隐士的人格特征表现在()。

A. 非常有学问、有才能

B. 能做官而不愿做官

C. 看重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D. 不倚仗权势

E. 自然无为、安贫乐道

正确答案:ABCDE

13、《老子》一书提出许多对立统一的范畴,比如()。

A.“有”与“无”

B. “难”与“易”

C. “高”与“下”

D.“前”与“后”

E. “长”与“短”

正确答案:ABCDE

14、老子以水喻道,是因为水的诸多特性与老子的“道”相近,比如()。

A. 善利万物

B. 柔弱

C. 善下

D. 不争

正确答案:ABCD

15、在庄子看来,用超越的眼观看事物,就可以摆脱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带来的狭隘和肤浅,就可以实现()。

A. 齐是非

B. 齐物我

C. 齐生死

D. 齐天人

正确答案:ABC

三、判断题

1、老子的“道”和孔子的“道”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错

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广成子。

正确答案:错

3、无为而治的“无为”就是不作为。

我的答案:错

4、如果说儒家生命哲学代表了中国文化阳刚、积极进取的现实主义一面,则道家生命哲学代表了中国文化阴柔、消极退隐的浪漫主义一面。

正确答案:对

5、“反者道之动”是说,在变化发展过程中,任何事物若发展到极致,必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正确答案:对

6、安贫乐道,就是隐士高洁人格的重要特征;隐士从来都是贫困的,但其精神却是富有的。

正确答案:对

7、真正的道家人士持“功成名遂身退”的人生哲学。

正确答案:对

8、“全身避害”是道家生命哲学的宗旨。

正确答案:对

9、道家就像是中国古代的“太空人”。

正确答案:对

10、老子对儒家倡导的仁义、孝慈、尚贤、尚智等主张持赞同态度。

正确答案:错

第四章佛家——站在人生之外看人生

一、单选题

1、印度佛教在()时期传入中国。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明帝D.汉宣帝

正确答案:C

2、()不是我国佛教的宗派。

A.玄宗B.禅宗C.华严宗D.天台宗

正确答案:A

3、()不是三大部类的佛学经典文献。

A.经B.律C.论D.学

我的答案:D

4、佛教的创始人是()。

A.释迦牟尼B.真主安拉C.老子D.默罕默德

我的答案:A

5、下列诸项中属于佛教宗教观念的是()。

A.无为B.无常C.中庸D.兼爱

我的答案:B

6、佛教“四谛说”不包括()。

A.苦谛B.集谛C.儒谛D.道谛

我的答案:C

7、()不是“集谛”中“业”的内容。

A.身B.心C.口D.意

我的答案:B

8、近代人间佛教的首倡者是()。

A.印光法师B.星云大师C.太虚法师D.虚云和尚

正确答案:C

9、中国禅宗的真正的实际创立者是()。

A.慧能法师B.神秀法师C.玄奘法师D.佛印法师

正确答案:A

10、禅宗的祖庭在()。

A.少林寺B.南华寺C.虎跑寺D.寒山寺

正确答案:B

11、历史上被誉为“诗佛”的是大诗人()。

A.王维B.苏东坡C.寒山子D.白居易

正确答案:A

12、最能体现佛教社会化世俗化发展的是佛教的()制度。

A.出家B.乞食C.剃发D.居士

正确答案:D

13、佛学史上最著名的居士是()

A.苏东坡B.维摩诘C.赵朴初D.白居易

正确答案:B

14、文殊菩萨是()的象征。

A.智慧B.聪明C.勇猛D.慈悲

正确答案:A

15、大慈大悲是()的象征。

A.普贤菩萨B.文殊菩萨C.观音菩萨D.地藏菩萨

正确答案:C

16、佛教经典中,唯一由中国僧人所说的“经”是()。

A.维摩诘经B.金刚经C.心经D.坛经

正确答案:D

17、佛经的开头,一般都冠以()几个字,表示其持之有据。

A.佛曰B.如是我闻C.子曰D.释迦牟尼曰

正确答案:B

18、中国佛学史上,提出“一阐提人(即反对佛教者)皆得成佛”的是()。A.僧肇B.道生C.慧远D.鸠摩罗什

正确答案:B

19、中国禅宗的初祖是(),据说他是禅宗历史上的第二十八代祖。A.菩提流支B.鸠摩罗什C.慧远D.菩提达摩

正确答案:D

20、禅师的弟子们把老师的话记录下来,为那些没有机会接触师傅的弟子提供启示,这种文体叫做()。

A.指示B.开示C.语录D.机锋

正确答案:C

21、中国禅宗的五祖是(),他是慧能大师的师傅。

A.弘忍B.慧可C.神会D.僧璨

正确答案:A

22、佛教创始人出家修行前的名字是()。

A.悉达多·乔达摩B.净饭王

C.舍利佛D.乔达摩·悉达多

正确答案:D

23、佛家看人生的视野是()。

A.站在人生的边沿看人生B.站在人生之内看人生

C.站在人生之外看人生D.站在上帝的立场看人生

正确答案:C

24、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

正确答案:A

A.寺院B.道观C.教堂D.修道院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是()。

A.山西五台山B.安徽九华山C.浙江普陀山D.山东泰山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

1、佛教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烦恼”,而“烦恼”之最大者即所谓“三毒”,是指()。

A.贪B.法执C.痴D.嗔 E. 我执

正确答案:ACD

2、下列关于佛教教义“四谛说”,说法正确的是()

A.集谛说B.灭谛说C.苦谛说D.道蒂说

正确答案:ABCD

3、“三世因果”的“三世”,是指()

A.过去世B.现在世C.未来世D.末法世

正确答案:ABC

4、“六道轮回”的“六道”,是指()

A.天B.阿修罗C.人D.畜生

E.饿鬼F.地狱G.神仙H. 阿罗汉

正确答案:ABCDEF

5、大乘佛学的基本精神可表述为()

A.不驻涅槃,不舍众生B.令一切众生皆入佛道

C.自利利他,自觉觉人D.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正确答案:ABCD

6、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

A. 五台山

B. 衡山

C. 九华山

D. 普陀山

E. 峨眉山正确答案:ACDE

7、禅宗的基本教义可表述为()。

A.不立文字B.以心传心C.直指人心D.见性成佛正确答案:ABCD

8、禅宗倡导的修行方法是()。

A.以不修为修B.自然地生活,自然地行事

C. 念经打坐D.放下执着

正确答案:ABD

9、人生的因果报应的可以表述为()。

A.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B.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C.善有善报,恶有恶报D.莫言不报,时节未到

正确答案:ABCD

10、佛教对现世人生可以概括第表述为()。

A.起惑-造业-受苦B.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C.贫贱富贵,皆因果之报D.祖上积德,泽及后人

正确答案:ABC

11、古代印度的四种姓是指()。

A.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正确答案:ABCD

12、佛教的“三宝”是()

A.佛宝B、法宝C、僧宝D、大藏经

正确答案:ABC

13、佛教“缘起论”的宇宙观可以表述为()。

A.此有故彼有B.此生故彼生C.此无故彼无D.此灭故彼灭正确答案:ABCD

14、佛教典籍中论述修行法门的道理属于“道谛”的范畴,主要的方法分为三大类,即所谓()“三学”。

A.观B.戒C.定D.慧

正确答案:BCD

15、佛教的“五戒”是指(),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

A.不杀生

B.不偷盗

C.不邪淫

D.不饮酒

E.不妄语

F.不昏沉

正确答案:ABCDE

三、判断题

1、南宗的神秀大师创立了“顿悟说”。

正确答案:错

2、佛教中的“佛”不是神,是指达到觉悟的人。

正确答案:对

3、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

正确答案:对

4、禅宗是中国人尤其是知识阶层的生活智慧。

正确答案:对

5、佛学提倡自性的觉悟、开启自己的智慧。因此,敬香、求佛是一般人的迷信。正确答案:对

6、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因素,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有其特殊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

正确答案:对

7、按佛教教义,人生的一切痛苦,都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这种根本无知,就是“无明”。

正确答案:对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是神秀大师所做的“偈”。

正确答案:错

9、佛教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小乘注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的菩萨行,大乘注重自己解脱的阿罗汉道。

正确答案:错

10、中国汉地佛教以大乘为主,蒙藏地区佛教以藏传佛教为主。

正确答案:对

第五章儒释道三教合一与中国人的生命调护、润泽

一、单选题

1、“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是()提出的观点。

A. 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庄子

正确答案:B

2、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是()

A. 荀子

B.老子

C.列子

D.孟子

正确答案:D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理想是()提出的。

A. 朱熹

B.王阳明

C.张载

D.曾国藩

正确答案:C

4、“盖儒如五谷,一日不食则饿,数日则必死。释、道如药饵,死生得失之关,喜怒哀乐之感,用以解释冤愆(qian),消除怫(fu)郁,较儒家为捷,……特中病则止,不可专服常服,致偏胜为患耳。”这是()对“三教”文化的教化功能提出的评价。

A. 纪晓岚

B.梁漱溟

C.张载

D.曾国藩

正确答案:A

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这是()对人的现实处境的评判。

A. 孟子

B.荀子

C.孔子

D.朱熹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1、下列关于儒道两家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表现的是中国人的工作姿态

B. 道家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游戏姿态

C. 道家是浪漫主义的

D. 儒家是现实主义的

正确答案:ABCD

2、下列关于儒释道三教的教化功能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是粮食店

B. 道家是药店

C. 佛家是百货店

D. 儒家入世成分多一些,佛道出世成分多一些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儒家教中国人学会了担当与使命。

正确答案:对

2、道家教中国人学会了适应和率真。

正确答案:对

3、儒家与道家,分别体现中国人的工作姿态与游戏姿态。

正确答案:对

4、道家强烈反对“人为物役”的社会现实。

正确答案:对

5、儒家生命哲学教会我们超越人类本位,以无限的眼光来审视宇宙人生。

正确答案:错

6、佛家教中国人学会了忍耐、宽容和慈悲,学会了无畏和精进。

正确答案:对

7、儒家入世的成分多一些,佛道出世的成分多一些。总起来说,三教融合互补使得中国文化及其哲学介于入世和出世之间,两者演绎着一种相互补充和平衡,力求一种内圣外王的境界。

正确答案:对

8、儒释道“三教”之学,都可以看做是生命哲学,是一种人生实践之学、人生修养之学,不能仅仅看成是“知”(Knowing)的学问,主要是“行"(Doing)的学问。

正确答案:对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试题 总分值 100.0分 您的考试成绩:84.0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 题. 中国的文化理念中,真正爱情的唯一目的是婚姻,没有婚姻保证的爱情是生命 的悲剧。()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第2 题.到了《易经》的时代,中国人实现了由抽象观念到具象观念的转变;把握了世界变化的基本规律;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哲学基础。()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B 您 的答案: B 第 3 题. 韩非子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B 您 的答案: B 第 4 题. 《易经》是关于变化的学问,变化的核心是阴阳。() A. 正确 B. 错误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第老子说:“善为《易》者不占。”

5 题. A. 正确 B. 错误 标 B 准答案: 您 B 的答案: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是()的诗句。 第 1 题. A. 虞姬 B. 杨贵妃 C. 西施 D. 昭君 标 A 准答案: 您 A 的答案: 诗经中最晚的作品大约成于()。 第 2 题. A. 战国 B. 春秋 C. 商代 D. 西周 标 B 准答案: 您 B 的答案: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 第 3 题. A. 春秋 B. 战国 C. 商代 D. 西周 标 D 准答案: 您 D 的答案:

第4 题.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是() 的名言。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韩非子 标 准答案: C 您 的答案: B 第 5 题.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记载于()。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标 准答案: A 您 的答案: A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 题. 明代国学划分,视野开阔,质测、通几、宰理三学相当于现代学术的(),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 A. 自然技术科学 B. 人文 C. 哲学 D. 社会科学 标 准答案: ABCD 您 的答案: ABCD 第 2 题. 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人释放情绪的是()。 A.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安能低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 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散发弄偏舟。 D. 自古逢秋悲寂寥 标ABC

读《国学与人生》有感

读《国学与人生》有感 前不久,学校为了党员教师的成长,要求我们每人选一本有益自己的书,经过再三考虑后我选取了这本《国学与人生》,虽然我是计算机教师,但是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益于我们做人的地方,而且书中众多为我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学家,现如今仍是很多教育学者竞相效仿的人。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广义上的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博大精深。当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中国文化衰落到极点时的20世纪初评价世界各大文明的地位和影响时仍然说:“就文明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可见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所留下的印记是多么深刻。中国文化自古号称“雄踞万邦”,在周边国家的心目中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对周边各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灿烂的中国文化,闪烁着智慧之光。这光照亮着我们人生的智慧之门。 国学的精髓有一个源头,当数《易经》、诸子百家学说。这个源头之于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意义,或者说对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确切地说就是“轴心”的意义,并且这个轴心至今还是唯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学的源头是没有枯竭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只要存在下来了,并不断地得以发展,那么这个民族就有着永恒的价值和生命力。我们发现前人智慧实际也是发现自己的智慧,找到我们的精神之根。或者说得更深入一点,国学的源头,与其所在的时代共创了一段历史的辉煌,开创了一种思想精神的轴心时代,因而也成就了很多圣人们的辉煌人生。而与社会历史人生言之,历史是群体的活动,这就是民族与国家的文明史,但这所有说到底又是以个人集合的形式完成的。这样,焕发一个民族的精神落实下来就是焕发每一个个体的精神。 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座右铭,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完美的人生理想,是世间最真、善、美的理想体系,是传统中国人在人间作为完人的行为准则。但是,对形而上的探讨,或者说对于宇宙终极真相和个人生命最终归宿的问题,则缺乏了解和研究。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名教师,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要了解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当然,随

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

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解说词) ——岭南学校传统文化特色教育建设记略 (字幕: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这是一片培育英才的沃土,新生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座凝重厚实的学苑,成长时传承着人类的文明,撒播着科学的精神; 这是一处产生思想的殿堂,希望里绽放着生命的光芒,高扬着猎猎作响的人文大旗! 岭南学校创办于2001年4月,十年来,学校艰苦创业,从无到有,砥砺风雨,发展壮大,现在已是桃李溢园,享誉东莞!(影像资料:学校大门) 一、决策篇(字幕: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信息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专题片配音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和人格构成的冲击很大,加上当前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部分学生家长急功近利,对子女寄予过高希望,从而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内心浮躁,现行教育培养的高分学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管用,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涵养的缺失。身为校长的贺国新同志认为以经典教育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弥补这种缺失的一条最可行途径,学校自2005年始倡导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就是希望中国文化从根救起。着眼未来和发展,铸造个性与特色,岭南学校为自己的发展明晰了一条思路。

学校以“立君子志,养君子德,践君子行,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为办学宗旨。以“胸怀感恩,心存敬畏”为校训,以“温文尔雅,谨信笃行”为校风,以“见贤思齐,敏而好学”为学风,以“博学修身,诲人不倦”为教风,以“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为形象口号,紧紧围绕传统文化特色,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影像资料:字幕:学校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影像资料:贺校长同期声) 二、理念篇(字幕: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对古典文化的吸收,继承、吸收传统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专题片配音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经典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经典诵读”。(出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弟子规》等书籍的图片) 早在1994年,学者王财贵在台湾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倡导教育从读经开始,主张利用学生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在台湾得到广泛的响应。后经南怀瑾、杨振宁等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祖国大陆和海内外华人均开展了儿童青少年读经活动。(王财贵来岭南学校讲学的视频、图片)

最新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经过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是感觉良多,使我感觉到我学习几十年的知识还不如古人几叶书,古人的几叶书写尽了统治国家的方略和治国之道,从修身到治国平天下.。 一办学校与治国 认真地兴办学校,反复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开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行为准则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

本在身。” 二《论语》治教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文献,实践,忠诚、信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发现好的向他看齐,发现不好的就对照改正嘛。”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他知道一个角,他不能以此推知其它三个角,也不再教他了。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说:“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就不能和他讲高深的学问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过了又定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旧知识又不断吸取新知识,这样的人就能做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国学经典与智慧人生》培训心得2

“国学经典与智慧人生”培训心得体会 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智慧人生》的培训学习,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此次培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论语》,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 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

国学智慧与和谐人生(上)试题 总分值100.0分 您的考试成绩:84.0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题.中国的文化理念中,真正爱情的唯一目的是婚姻,没有婚姻保证的爱情是生命的悲剧。 () A. B. 标准答案: 您的答案:正确错误A A 第2题.到了《易经》的时代,中国人实现了由抽象观念到具象观念的转变;把握了世界变化的基 本规律;奠定了中国人的思维哲学基础。() A. B. 标准答案:正确错误B 您的答 案: 韩非子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 A. B. 标准答 案: 您的答 案: 第4题. 正确 错误 B B 《易经》是关于变化的学问,变化的核心是阴阳。() A.正确 B.标准答 案:错误A 您的答 案: A 第5题.老子说:善为《易》者不占。”

B. 错误 标准答 安. B 案. 案: 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 第1题?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是()的诗句。您的答 A. B. C. D. 标准答 案: 您的答 案: 第2题. A. B. C. D. 标准答 案: 您的答 案: 第3题. 虞姬 杨贵妃 西施 昭君 A A 诗经中最晚的作品大约成于()。 战国 春秋 商代 西周 B B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 A. B. C. D. 标准答案: 您的答案:春秋战国商代西周D D 第4题?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是()的名 言。 A. B. 老子庄子

C. D. 标准答案: 您的答案: 孔子韩非子C B 第5题.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记载于()。 A. B. C. D. 标准答案: 您的答案: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A A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1题.明代国学划分,视野开阔,质测、通几、宰理三学相当于现代学术的(),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 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 的基 A.自然技术科学 B.人文 C.哲学 D.社会科学 标准答 案: ABCD 您的答 案: ABCD 第2题.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人释放情绪的是()。 A.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安能低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C.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散发弄偏舟。 D.自古逢秋悲寂寥 标准答 案: ABC 您的答 案: ABC 第3题.下述诗句中歌颂礼义,倡导人伦的是()。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五篇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五篇,欢迎阅读参考!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一)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这个暑假我认真诵读国学经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颇深。 一提到“国学经典”四个字,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觉得《千字文》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据史书记载,这篇构思精巧、富有韵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一位叫周兴嗣的人于一夜间编成的。公元六世纪初,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字,让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用四言韵文的形式将其编撰成文,字句间要求有密切联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韵味,以供儿童学习识字,并从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周兴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将《千字文》编成,不过,第二天,他竟已是两鬓斑白。《千字文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传到今天,作为一部启蒙读物,它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书中还有关于学习的,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

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第二讲教案

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 第二大专题教案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孔孟及其思想;掌握孔孟思想的知识体系;明了儒家思想体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动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孔孟思想精髓;引导学生运用智慧改善自己为人处世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倡导学生尊师重道,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运用知识改造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孔孟其人的基本知识;孔孟思想学说的主要内容、儒家经典论语的解说、经典故事的为人处事实质;掌握孔孟及其儒家的基本理论知识在转型时期对于引导大学生为人处事具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这些就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知识,也是要求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 三、教学基本内容 4、《易经》是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钥匙,推荐看曾仕强教授的讲课视频。 5、抓核心词,教会大家学习——孔孟之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集合 6、尊五美、摒四恶 五美:1)惠而不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多从大局、人民利益考虑事情)

2)劳而不怨——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 3)欲而不贪——廉洁从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4)泰而不骄——平易近人、泰然处事 5)威而不猛——心服口服、刚柔并济 四恶:1)不教而诛——对部下、民众多教化于民,上行下效 2)不戒视成——不事先订好规章制度,事发后埋怨指责 3)慢令致期——不严格要求,不监督,出事后责怪下属 4)出纳之凝涩——领导人心胸狭窄 7、仁者爱人——两个实例(日本人折枝母亲、乾隆配康熙狩猎的故事) 8、为国以礼——徳治与法治并重、通俗讲就是治理国家要依靠老百姓自己内心加强修养,遵循礼法、礼制;管理者要按照礼法制度教化民众 9、以和为贵——中国人最大的审美:对称;改革的力度与社会承受度有机相结合 10、仁义礼智信——仁者要爱惜民力;义:针对个人修养而言就是要求行得正、站得稳;言行合一;仁义就是1、推己及人;2符合社会发展的标准,不能带着一种浓厚的党同伐异 11、孝亲尊师——百行善为先;百善孝为先 12、孔子以前的文化,收集于孔子;孔子以后的文化,放置于孔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3、《论语》这部经典一共25篇;《论语》仁者的叮咛;见微知著

国学经典智慧名句影响每个人的一生

“国学经典智慧名句”影响每个人的一生 《国学》的范畴很大,但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是指以儒家哲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人类已经有好几千年历史了,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他们不仅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很多生活中的智慧,假若没有这些智慧也就无法取得如此的成功,比如说他们的爱心,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智慧等等。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具有高智慧的普通百姓。正是因为有了智慧,他们不仅为人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获得了不少人的尊重与爱戴。可以说,我国几千年的国学经典名句,对我们的智慧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我们的一生具有极大的影响。 学好《国学》就是要学好国学中的经典智慧名句,唯有如此,我们每个人就能成为一个懂得学习、懂得生活、懂得做人、懂得发展的人。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人类才会永久和谐共处。 《国学》文化中不凡糟粕的东西。假若能将古今伟人名人具有人生智慧的经典名句编写成《智慧国学》,并在学校或是公益性社区开展相关教学,不仅能有效提升国民智慧,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但是,近几年热起来的《国学》逐渐没有市场了,除了应试教育因素外,也与其中不少糟粕有关。为此,本人精选了一百多条具有人生智慧的经典名句提供给相关人士参考。 因为不少家长至今仍然看中应试教育中的成绩,家长重视孩子的分数远比重视道德修养强。加上市场经济等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道德匮乏已经到了不得不有效重视的时候了。这种有效重视就是要在社区在公益校外教育中普及“国学智慧经典名句”的学习,这是提升国民道德修养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不少多才多艺的人退休后,大多只能在家自娱自乐,至多在住宅小区带领居民跳跳健美操等等。我们国家应在城镇与农村建立起公益活动的社区,提供一个舞台让爱好公益活动的人士发挥他们的余热。退休后的老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有益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同时也能在老人群体中开创一种无忧无虑自娱自乐的群体生活方式之先河。 公益活动不仅仅是扶贫助学,也应该是互帮互助。像目前我国不少养老院已形成了互助组织,甚至还自力更生种植蔬菜瓜果,在劳动中自娱自乐,获得心身健康。同时,像我国的精粹文化的气功、针灸、保健、智慧国学、演讲口才等等有利于健康人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能在社区中发扬光大,一定能造福一代代人。 1、孔子曰(yuē):学而时习之,不亦(yì)说乎? 注解:曰——说;时——时常;习——温习;亦——也;说——高兴;乎——吗。 【译文】孔子说:学过的知识,再常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2、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孔子说:好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也高兴吗?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2000字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2000字 20**年暑假,我参加了校园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在线学习,这次学习分为四个教学视频,我用半个月的时间看了好几遍教学视屏,总计用时20多个小时。另看完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二)。原先我对国学仅仅是明白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理解潜力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思考。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能够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

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就应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此刻,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务必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

国学修养与人生智慧考试

单选题(共5道,20.0分) 第1题.在《周易》中,乾代表(),坤代表()。( 4.0分) *口 A.阴;阳 ■ B.阳;阴 * r C.义;仁 r D.仁;义 正确答案:B 第3题.以下关于《易经》六爻叙述正确的是:( 4.0 分) A. 初爻、上爻代表地;二爻、三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 B. 二爻、三爻代表地;四爻、五爻代表人;初爻、上爻代表天 C. 初爻、二爻代表地;三爻、四爻代表人;五爻、上爻代表天 D. 二爻、三爻代表地;初爻、上爻代表人;四爻、五爻代表天 正确答案:C 第4题.“所谓几者,始动之微也,吉凶之端,可先见而未著者也。”这句话的是谁说的? (4.0 分) A. 孔子 B. 程颐7 第2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分) ■" A.《孔子》 r B.《庄子》* a C.《老子》9■s D.《易经》 正确答案:C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 (4.0

C.韩康伯 E_U D.金景芳 正确答案:B 第5题?“《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强调()的重要性。( 4.0 分) A. 计谋 B. 德性V C. 能屈 D. 能伸正确答案:B 判断题(共28道,80.0分) 第1题?《易传》中提到的“天”,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自然而然”,“自然”最大的特点就是“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2.0分) B.错 正确答案:A 2.0 分)第2题?“克己复礼”指的是要克服与“礼”不合的思域,强调要完全恢复周礼。( A.对 B.错9 正确答案:B 第3题?“穷变通久”就是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中“穷”为贫穷的意思。(2.0 分) A.对 Ip L_J B.错< 正确答案:B 第4题.孔子认为,正名的根本在于正文。( 2.0分)

【反思】听课反思诵读国学经典启迪智慧人生

【关键字】反思 听课反思诵读国学经典,启迪智慧人 生 国学典范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国学典范中蕴含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启蒙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国学典范的学习,一方面提升他们的审美理念,另一方面建构起他们的正确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完备而健全的人格。 那么如何调动起学生诵读国学典范的积极性,让国学典范更好地走进课堂?朱红甫老师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前两天,在郑州春晖小学,我有幸聆听了朱红甫老师的一节国学典范课:《论语》——《12、坚贞刚毅》,深受感触。这节课,朱老师设计精巧、构思新奇、悬念丛生、寓教于乐! 课堂之初,朱老师没有急着揭示课题,而是出示一张骏马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孩子们有的说是一匹正在奔驰的骏马,有的说是一匹健壮的马,有的说是一匹千里马……当学生回答千里马时,朱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千里马有什么特点吗?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求知的欲望,目光中饱含期盼。朱老师告诉孩子们,千里马特别忠诚,无论发生什么事,对主人不离不弃,这一德行深受人们的称赞。同时,朱老师告诉孩子们,千里马在古汉语中称之为“骥”,接着展示了论语中的一句名言——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朱老师通过示范读、知名读等形式,指导孩子们诵读。紧接着,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说一说还有哪些事物,因为良好的德行受到人们的称赞。孩子们纷纷畅所欲言:小草很坚强,梅花不怕寒冷……朱老师很巧妙地引出了这节课需要学习另外一句名言: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朱老师由此及彼,由千里马到松柏,然后联系到做人也应该具备良好的德行,接着展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第三句名言: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朱老师通过填空的形式,考查孩子的记忆情况,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准确记忆,课堂效率极高。 做人应该有志气,有志向,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道理,朱老师和学生分享了一则历史故事——《苏武牧羊》。面对匈奴人的威逼利诱,苏武为什么不投降呢?当朱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有孩子迅速站起来,大声回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国学典范名句,而且能够活学活用。 看到学生们能够感悟到典范名句蕴含的哲理,朱老师顺势展示了本节课孩子们最后

国学智慧学习心得体会

《国学智慧与职场修炼》心得体会 2014年的10月28日有幸聆听叶观澜老师的《国学智慧与职场修炼》。通过叶老师对国学经典的旁征博引,驻足时代,回眸千年既有哲理的高度,又有大众的视角,感触于五千年国学智慧的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坚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成就了众多伟人,“修身”则是他们迈出的第一步,审视历史过往和当今案例,其如因果逻辑,不可或缺。万物皆有道,做人做事也有道。从边上看,做人做事似乎很简单,有谁不会呢?其实不然,做人做事是一门很难掌握的学问。每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都渴望着成功,而且很多人为了心中的梦想,付出了很多,然而得到的却很少,不够勤劳,可为什么偏偏落得个一事无成的结局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叶老师在讲课中有图表描述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四种职场人生:归零人生、跳跃人生、平淡人生、幸运人生,四种不同的人生正是四种不同修养的写照。 修心就是要修养我们的心智、心性、心情。就此而言,心智的修炼一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记得叶老师在课上讲“我们要均齐方正,让团队成员各安其心、各安其位、各安其事”应该学习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精华,如学习国学,我认为要学好国学,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要对国学智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四书中《大学》是成功学、《中庸》则是反映中国式的成功之道、《论语》《孟子》如我们人生的“交通规则”,五经中《周易》是哲学思维通过简易变化彰显进取精神、《尚书》是政治思维书以道事。 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为人之道才是根本。“职场事事皆智慧”,叶老师讲课中提出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做人体现在:言行举止细节的注重:做事与做人是硬币的两面,二者紧密相连。不会做人,就没有根基;做事是立身乘人之本。做事一时成功,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做人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1、做人的言行要得当

国学与大学生修养

国学与大学生修养论文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有了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做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国学,是如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了,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我们的祖辈们的经历经验方法思想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之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领悟其中奥妙。他们留下这些书文给后代们,自然希望我们传承这些经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到经世致用。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之能臣。然而"五四"之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摒弃中国祖先自己留下的国学。中国也开始了所谓的与世界教育的接轨,思想与行为也开始逐渐西化,一切都以物质为基础,以自我为中心。学校中所教的也只是物理,化学,英语等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对国学的课程也很少提及。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然而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其实德行的教育才应该放在人生教育的首位,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而我们的祖先早就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得到一个圆满的人生。这些道理也都写在国学里面。还好有易和人的不懈努力,以易和书院这个平台,让现代人可以了解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让现代人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幸福之本。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智慧可以改变命运,因此,经常学习新知识,温习老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养成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伟大的话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学问从学习中来,能力从实践中来。人生困顿,皆因不学无术,其实学习和实践就构成了人生的两大主题。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修炼的一生,境界越高越注意学习修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规矩”。孔子自述了一生学习和修炼品性的过程,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也使我们懂得了伟大来至与平凡的道理。 孔子一生致力于研究学问,修炼自身,传道授业,他自己被尊称为圣人,其思想学说影响了无数人,但仍然十分谦和并注意学习,其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

(2018--2019学年第1学期) 论文题目:学习庄子和经典文学作品有感 姓名: 学号: 年级:____ _ 专业: 学院:

课程名称: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 课程类型: 素质教育课 授课教师 学 时:24 学 分:2 批阅意见: 摘要:这学期我学习了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这门课,通过老师的教授我进一步了解了庄子,孔子等一些古代圣人的思想,老师的课堂以给我们介绍这些圣人的著作和四书五经等国学经 注意事项: 1、 以上各项由选修《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的学 生本人认真填写; 2、 本课程结课考核论文应符合一般学术规范,具 有一定学术价值,严禁抄袭或应付;凡学校检 查或抽查不合格者,一律取消该门课程成绩和 学分,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原则上要求论文均须用A4纸打印,加装本封 面,左侧装订;

典,我对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小学之前对大学和三字经以及弟子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背诵。中学时期有深入的学习了里面的一些知识,到了大学由于对国学的喜欢和作为一名中国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选择了这门课,老师的课堂我也非常喜欢,用一些趣味生动的小故事来帮助我们学习。这让我对四书五经和古代圣人的思想更为佩服与敬仰。因为了解所以会体会到其中的奥秘,我希望可以把这些圣人思想和中国五千年来积累的精华和知识深入我心,并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我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庄子孔子大学感受

1.对庄子的认识 庄子是我学习这门课学习最多的一个人物,我从中学的时候学习他的逍遥游,和在《锦瑟》一诗中读到他庄周梦蝶的经历对他有了一些认识,但是我并不了解他,也不明白他的逍遥游想表达的真正含义还有他梦蝶的奇怪经历,可能我的学识和见识浅薄,不太懂大家的真实思想,但是他的文章流传几千年一定有他独特的利于人的神奇之处。我希望我可以通过老师的教授来理解庄子的意愿不同于常人的思想,最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逐渐找到了答案。 庄子的生平是让我了解他经历的第一部分庄周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宋戴公为庄姓始祖。庄周出生于宋国蒙。 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周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庄子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庄周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后厌恶仕途,隐居著书,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道教祖师、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面对他的追求自由与快乐的态度我深感佩服,当我读到他不愿意做官却只想像一只乌龟一样快乐的在泥潭里面生活,以前的我多为不解,真的有人可以拒绝这么丰厚的金钱功名的诱惑吗?可能小时候的我多偏重于物质生活,认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很多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庄子的含义,在社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有很多人是不愿意接受金钱和物质的,他们更愿意在自由和快乐中度过一生,钱财乃身外之物,有更多人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并不是被利益蒙蔽双眼,这让我想起了许多人。有些大国工匠一生为祖国事业和人类发展做贡献,他们并不在乎自己得到了多少,并不在乎自己挣了多少钱。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为祖国做了多少贡献。还有的一些人身为高职高管却以自己的职位谋取私利,这让我为他们感到羞耻,他们的行为实在是可耻。 学习庄子除了让我知道不注重物质生活之外还告诉我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表现。庄子在《田子方》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列御寇,就是那个御风而行的列子,为伯昏夫人表演射箭。他射箭的时候,志满意得,满是骄矜之卸,拉满了弓弦,然后在自己的胳膊肘上,放了满满一杯水,弯弓射箭。第一支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2000字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20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2000字 20**年暑假,我参加了校园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在线学习,这次学习分为四个教学视频,我用半个月的时间看了好几遍教学视屏,总计用时20多个小时。另看完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二)。原先我对国学仅仅是明白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理解潜力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思考。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

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能够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2010年12月29日 12:24 来源:新华日报参与互动(0)【字体:↑大↓小】 徐小跃,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导。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核心提示 中国古代先贤圣哲们最关注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作为思想文化的“国学”始终一贯地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儒家所谓的“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 人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达观”的心境,还要有“冷观”的智慧。这“三观”体现了多重性的生活方式,亦反映了儒释道互补的特性。 中国人的灵魂是有多重性的。 在儒家高唱“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高唱“夫虽在庙堂之上,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佛家高唱“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的声响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事情”遂形成中国人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儒是牡丹,道是菊,佛是莲”

国学寄寓“经史子集”,“儒道佛”乃其精华 “国学”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损害,遂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以此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提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由此可知,“国学”概念的出现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何谓“国学”?对“国学”的定义,时下有多种。但在我看来,可把问题简单化。“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分而言之,“国”,专指中国,“故”是过去的意思,“学”是指学术、思想。合而言之,“国学“就是指中国过去的学术思想,也即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存放在哪里?要了解这一点,我在这里借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以述之。中国古人将不同性质、内容的书籍分为四类,即“经”、“史”、“子”、“集”。“国学”就是保存在这“经”、“史”、“子”、“集”当中。“经”主要指儒家的典籍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经”有《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史”指各种体裁的历史书籍,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像《楚辞》《乐府诗集》等。 如果要问“国学”的精华是什么?那就要说到“儒道佛”了。有的学者就把“国学”主要归结为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在中国过去就有这样的说法,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可见,中国人是多么看重这三家。 对作为“国学”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道佛三家,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是什么呢?回答是:思想。因为思想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而思想是由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真正要进入国学的殿堂,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一定要对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所把握。 国学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中国古代的先贤圣哲们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中国圣贤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亦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古人云:“思以其道易天下”。就是说,中国古人思考着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即“道”来改变天下。说白了就是,他们建立学说、提出思想的目的乃是: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 群经之首的《周易》有这么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强调的是通过关注“人文”,以达到变化和成就天下以及天下人之心的目的。这里出现了为大家非常熟知的一个概念——人文,这是当下许多人都喜谈的一个概念,“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等。但你要问他究竟什么叫“人文”?恐怕很少人能明了它的深义。《周易》是这样给“人文”下定义的,它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意思是,能止于文明的即是人文。这是对作为人并能够成为人而提出的标准。中国古人告诉你作为一个人,要知道“当其所为”和“不当其所为”。也就是说,人一定要知道你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这里有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