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找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基础。教材中直接呈现了找出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别找12、18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经历探索的过程。

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为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学生对因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而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因为学生已经很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导入新知。(导入这一环节准备用时3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一个数,你能很快找出8和12的因数吗?(出示PPT1)

生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PPT2出8的因数:1、2、4、8;12的因数:1、2、3、4、6、12

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找出8和12共同的因数吗?

生独立汇PPT继续出示8和12公有的因数:1、2、4

师:像这样即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Ppt3)出示集合图形。

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

生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

生汇报:中间所填的数应该即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Ppt4

5: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生:4最大。

6:师:对,4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里面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就说4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PPT4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师PPT5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能很快地找出来。同时这也就突破了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这一层次的设计我准备用时12分钟。

(二)、尝试练习,合作探究

(二)、尝试练习,合作探究

1、师:同学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PPT5出示:我也来试一试,找出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自由探究,利用因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然后回报交流。PPT5出

示集合图。

12的因数有:1、2、3、4、6、12。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6。

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2、学习利用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下面老师看看谁的反应快?PPT6出示练习题:找出21和63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自主探究,回报交流,PPT6展示正确答案。

师引导学生想一想:21和63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随着老师的问题提出来就独立的思考观察,然后在小组内自行解决。

(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并在小组内得到发展,对后进生来说也是一个促进。)

生汇报:63和21是倍数关系。

师: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然后师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小结;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那个数。PPT7出示结论。

3、学习利用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

xxx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废除棒!

他行,你也行吗?PPT8出示:你行我也行!找出7和15的最大公因数。

师:学生独立完成。

生汇报,出示PPT8

7的因数有:1、7。

15的因数有:1、3、5、15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师同上一样引导学生独立观察7和15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分小组讨论汇报。

生:7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1。

引导生小结: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他们的公因数只有1。PPT8出示结论

练习:

判断PPT8出示

1、3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30 。()

2、最小的合数和最小的质数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3、相邻的的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不止一。()

4、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

5、两个数的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小。()

6、互质数没有最大公因数。()

学生抢答,并说明理由。

4、补充其他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你们知道吗?我们还可以用下面的两种方法来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PPT9出示第一种方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例如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把18和27分别分解质因数得到:

18=2×× 18=2×3×3 27=3×3×3

则,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为两个数共同的质因数的乘积,既:3×3=9

师:我们还可以用短除法的来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ppt10展示具体的求法。

5、整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找最大公因数?

生:列举法,用因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察给出的数字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在讲解找最大公因数时,不仅要告诉学生具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单独的内容联系起来,给出学生统一的解题步骤,这样学生才有章(三)巩固练习

1、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求下面三组数的最大公因数ppt11出示

15和24 16和8 35和5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ppt12出示

通过这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并对找有特征数据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当学生找出这几组数的公因数后,说说有什么发现。这里的第一行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第二行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发现后,立刻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四)、课堂小结ppt13

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本节课的收获,学生们有的说学会了怎样找最大公因数,有的说我总结出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的说我第一次当小老师高兴极了等等。学生们能用自已的语言非常清晰的总结出自已的收获,提高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质量——《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质量——《北京亮 起来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北京亮起来了》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的一篇写景的文章,紧扣“美丽的祖国,可爱的家乡”这一单元主题,课文描绘了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辉煌明亮的夜景。围绕“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句,课文具体介绍了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等不同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和几个比喻句,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让课文增色不少,是引导学生品读、积累的好材料。 二、说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两个字。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华灯高照”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在感受北京美丽夜景的同时识记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激发对北京的热爱之情,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识字和阅读的能力,但他们对于一些抽象的词语的理解力还稍差,要通过直观的感受来理解具体词语的含义。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再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设计 1、课前谈话,产生一种向往。 “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召开?”这个问题一经提

出,学生们便异口同声回答“北京”,接下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北京:随即播放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白天的美景,激发孩子们说话的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便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对北京的认识,激活了潜藏在他们脑海中的一些体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2、自主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我觉得应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因此,本课教学中利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识字难关。然后利用大屏幕请小朋友大声地跟词语宝宝打招呼来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最后,再利用生字卡片复现生字达到巩固的目的。把生字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初读,体验一番美感。 阅读教学,要加强初读,延时开讲。此环节,安排了三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读书。第一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利用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说课稿

《利用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说课材料这节课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62—64页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来学习。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四、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本节课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自学法、尝试探究法等等。相应地,指导学生采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来学习。 五、教具、学具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操作,我要求学生准备长方形方格纸等教具。 六、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这节课我安排了“玩一玩——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五个教学步骤来进行。这样设计符合教研室倡导的“学导练”三三教学原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形式,也体现出蔡林森教授所创新的洋思教学方法。突出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实现高效课堂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 (一)玩一玩 这一步骤,我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 ①学号是16的因数,这些同学请起立。 ②学号是12的因数,这些同学请起立。 ③哪些同学站起来2次?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顺势进行鼓励:嗯,同学们可真聪明。有关因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呢?,你们愿意继续来学习它吗? (新课开始,用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看一看: 课62页的例3内容。 1、理解题意,师生总结出 ①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 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不能切割开用半块的。 ③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整分米数。 2、16和12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哪些是16和12独有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利用课件,让孩子结合在生活经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材料准备了自制课件,方格纸。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习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3、6、8、12),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2、教学新课: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为24分米宽,36分米长储藏室铺上正方形地砖,怎么样铺的满而没有剩余,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

3.5找最大公因数练习题及答案

第9课时 找最大公因数 基础作业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25的因数有:( ) 40的因数有:( ) 50的因数有:( ) 25和40的公因数有:( ) 25和50的公因数有:( ) 40和50的公因数有:( ) 2.填写下图。 3. 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912( ) 515 ( ) 810( ) 420 ( ) ()27 45 ()4515 4.智慧果。(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观察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5.我来做判断。 (1)相邻的两个非0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 ( ) (2)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它们一定没有公因数。 ( )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 ( ) (4)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这两个数都是奇数。 ( ) 综合提升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6. 一个数减去3和5的最大公因数后,所得的差是1,这个数是多少?

7.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8.有36本故事书和43本连环画,将这两种图书分别平均奖给优秀少先队员,结果故事书和连环画各多出1本。获奖的优秀少先队员有多少人? 拓展探究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9. 写出1,2,3,4,……,20等各数与8的最大公因数。 根据上表完成下图。 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第9课时 1.1,5,25 1,2,4,5,8,10,20,40 1,2,5,10,25,50 1,5 1,5,25 1,2,5 ,10 2. 略 3. 3 5 2 5 9 15 4. 6 17 5 1 1 1 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 5.(1)√(2)×(3)√(4)× 6. 2 7.20厘米 8.7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今天,我将与大家交流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方面与大家交谈。 第一方面说课标 总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说普通话,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方面(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能力。阅读方面(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

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3)能阅读肤浅的课文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话方面: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口语交际方面: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方面说教材。 我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来谈。 (一)编写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如第三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日月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组1号。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说教材 他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将从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因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四则计算奠定了基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制定以下教育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并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弄清找公因数的方法。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主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 、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3,教学难重点 结合上述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而把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来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纸片以及长方形纸片,猜那些小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一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专项练习)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题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题。 1. A 与B 的最小公倍数是10,那么它们的下一个公倍数应该是( )。 2、 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为( )。 3、a b 和都是自然数,如果a b ÷=10,a b 和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 如果m 和n 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 在4、9、10和16这四个数中,( )和( )是互质数,( )和( )是互质数,( )和( )是互质数。 6. 分母是15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 )个。 三. 在左边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右边写最小公倍数。 ( )26和13( ) ( )13和6( ) ( )4和6( ) ( )5和9( ) ( )29和87( ) ( )30和15( ) ( )13、26和52( ) ( )2、3和7( ) 四. 用短除法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注意格式完整) 45和60 36和60 27和72 72和80 五、生活中的应用(注意分清楚是与最大公因数有关还是与最小公倍数有关) 1、 五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如果8人一组或14 人一组,正好分配完,五年级最少有多少人? 2、 五年级某班学生在40—50人间,如果分成2人 一组、5人一组、4人一组都恰好分完,这个班有多少人? 3、 两条钢条,一根长18米,一根长24米,要把它 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最长可以有几米?一共截成多少段? 4、 7路车每5分钟发一班车,12路车每8分钟发, 这两路车同时出发后,至少再经过多少分钟后又同时发车? 5、 有饼干27千克、糖18千克,这些物品都刚好能 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6、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六. 动脑筋,想一想: *1某数除以3、5、7时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 *2)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学校买40支钢笔和50本练习本,平均奖给四年级三好学生,结果钢笔多4支,练习本多2本,三好学生有几人?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安阳县蒋村镇双全小学李卫国 2014年5月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环节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北京亮起来了》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的一篇写景的文章,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本文选自第三个专题,紧扣“美丽的祖国,可爱的家乡”这一主题,描绘了首都北京五光十色、辉煌明亮的夜景。课文围绕“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句,课文具体介绍了长安街,天安门,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等不同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和几个比喻句,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让课文增色不少,是引导学生品读、积累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看图片初步感知北京夜景的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增强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的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开始上课,我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借助生动的画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设计活跃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分六个环节: (一)视频引题,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世界文明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北京的风光。 2、播放背景风光视频。问:欣赏完北京风光,你想说什么呢? 3、学生谈感受。 4、谈话过度。 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的课文。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因数和倍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教材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给出因数与位数的概念。这节课是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引入,为本单元最后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须且重要的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 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方面: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三、说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1、遵循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的理念,利用学生对乘法的运算理解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让学生针对12个正方形的摆法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数学中自然数和自然数之间也有各种关系,初步体会数和数的对应关系,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二)情境体验,理解概念: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1)情境体验,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意义。让学生根据12个正方形的不同摆放方式写出算式,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2)在具体的乘法算式中,理解倍数和因意义。这样做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拓展了空间。根据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余两道乘法算式模仿的说一说,充分的读一读,在通过“能说4是因数,36是倍数吗?这一反例的教学,充分感受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明确: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45—46页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 教法与学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从中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而获得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二、说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我准备了自制课件,学生学案。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七个环节:

最大公因数习题精选

最大公因数练习题 姓名: 一、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5和39 48和108 144和36 28和98 150和60 12和92 15和40 24和42 5和10 24和36 8和24 6和7 15和19 二、解决问题。 1) 54、72和9060、90和120 求9021和9991的最大公因数 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0,这两个数的积是600,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这两个数最小应是()和() 3. 4.现在有香蕉42千克,苹果112千克,桔子70千克,平均分给幼儿园的几个 班,每班分到的这三种水果的数量分别相等,那么最多分给了多少个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了三种水果各多少千克 5. 6.一个数去除78余3,去除63也余3,去除53余3.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7.甲乙的最大公因数是72,乙丙的最大公因数是48,则甲乙丙丁四个数的最 大公因数是多少?

找一找公倍数 20、24、36 40 50 60 8.一堆苹果每12个装一筐,每18个装一筐,每20个装一筐都没有剩余,这 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 9.小明带了零花钱买12个本子或15支铅笔都差1元,他至少带了多少钱? 10.一个三位数减去15既是20的倍数又是30的倍数,,这个数最小多少 最大是() 11.一堆苹果按15个装一筐则差2个,按18个一筐则最后一筐只装了16个。 这筐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12.某年级按每组20人分组最后余18人,若按每组15人分组最后余13人,若 按每组36人分组最后余34人,这个年级至少多少人? 13.一堆苹果按12个装一筐则差3个,按10个一筐则余9个。这筐苹果一共有 多少个? 14.一盒棋子,4颗4颗数多3颗,6颗7颗数多6颗,5颗5颗数多4颗。这盒棋子在100 至200之间。问共有多少颗? 15.有一批水果,每箱放20个多5个,每箱放30个则少25个,这箱水果至少多少个? 16.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72,其中一个数是24,另一个是 多少? 17.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除以最大公因数的商是14,这两个数 分别是多少? 18.胜利街公交站1路车每5分钟一趟,4路车每6分钟一趟,现在同时有一辆 1路车和4路车经过,再过多少分钟,又会同时开来1路车和4路车?

《北京亮起来了》的说课稿

《北京亮起来了》的说课稿 《北京亮起来了》的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而成的,这册教材体现了与以往教材不同的特点,今天我就和大家交流的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所体现出的新特点,谈一点感受。 《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是第三单元安排的最后一篇课文,第三单元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祖国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一组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能激发他们渴望了解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因此,教材体现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第二个特点是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的生活。 《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是原先教材没有,新挑选的内容,它反映了首都的新貌。通过阅读,图片展示可以让学生们看到首都的英姿焕发和勃勃生机。教材在编写时还创设了“我知道”和“宽带网”两个新栏目,我们通过阅读可以掌握许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北京亮起来了》课后的“我知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北京,课后的“读读背背”也从课文实际发出,可以要求背诵全文,也可以只背自己喜欢的部分,整部教材更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掌握了这些特点我们

在备课时才会得心应手。《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北京美丽的夜景,在备课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自由阅读中了解文章介绍的景点是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故宫,方位(空间顺序),应通过板书将景点交待清楚。 2、在自由读中弄清每一个景点美在哪里。 3、在朗读背诵中欣赏优美的词句。 4、全文都围绕“亮”字写美,这篇课文,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以下的教学要求: ⑴知识和技能方面: ①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大致了解北京的夜色美。通过朗读感受北京的夜色美。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把重难点、关键放在: ⑴认读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准备了教学挂图和课件来完成两个教学目标: 1、认读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内容。 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关键: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针对教学重点,我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针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说学法:在学法上我采取让学生用动手操作、自主操作、合作交

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讲究重操、重学、重习、重实。 五、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入手,通过一系列的谈话导入今天课题的研究。 “最近杨老师家买了新房子,这几天正忙着装修呢,他把李师傅请到家里,帮助他装修,我们来看看,杨老师有什么要求?” “我们家贮藏室长26dm,宽12dm。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长是几分米?” “如果请你来设计,你觉得可以铺什么样的地砖呢?” (二)点示目标,设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 (3)、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出示自学导纲: 自学课本79页至80页内容: (1)请同学们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完成79页上的例题,看看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 (2)、请同学们结合因数的知识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几种情况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公因数和最大公因的概念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4)、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有几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示? (三)小组交流,合探解疑: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在10分钟内完成自学提纲。 “请同学们想一想,按杨老师的要求,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陆萍

12、《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陆萍 一、说教材 本文出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2课,当太阳的光芒隐去,夜幕刚刚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各式各样的灯汇集成海洋,看不到边,望不到头;各种色彩的光交相辉映,把北京变成一座不夜城。作者不光感叹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而且还如数家珍似的北京的灯光一一描述。文中的好词佳句像那华美的灯饰一样,使课文也亮起来了。本文文质兼美,语言生动、优美的词语,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晚上的首都是多么的美丽。学习本文要注意咀嚼那些生动、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难点: 难点是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三、说教法学法 大多数的学生没有见过北京的夜景,很难理解课文中描绘的情景,但是借助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多媒体,插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积极创设和谐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观看北京长安街夜景的视频,说说看到的感受。(喧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情景,激发求知热情)。 2、看课文插图投影片,这里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一:长安街,图二:故宫)。 3、你觉得这些地方在夜晚的时候美吗?用一个词来形容。 4、大家说得真好,课文也写得很美,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写北京城特别美。(指名回答)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4.教学准备: 若干张边长不相同的正方形纸片、长18cm宽12cm的长方形纸片等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当中,学生对于因数已经有了一部分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便可以采用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而在这过程中,教师则是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公因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总结找出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1、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课程标准》对本课教材作了以下要求:1、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的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也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 二、说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及课标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发扬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说学情: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

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此,课前我对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到: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93%的学生能熟练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87%的学生能正确表述“因数的含义、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2、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有97%的学生喜欢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根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难点为: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关键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五、说教法: 针对教学重点,我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针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六、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采取让学生用动手操作、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讲究重操、重学、重习、重实。 七、说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于是,我决定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从“复习铺垫,激趣导入”“点示目标,设疑自探”“小组交流,合探解疑”“互动展示,点拨诱导”“当堂训练,适度拓展”“概括总结,反思内化六个环节展开教学。

小度写范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二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模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二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二年级还处于小学的低年级阶段,那么语文老师在设计《北京亮起来了》这课的说课稿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呢?小编在此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1 1.教材分析 《北京亮起来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编写的。课文描绘了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辉煌明亮的夜景。围绕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句,课文具体介绍了华灯高照的长安街,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等不同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课时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体会北京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通过看图、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华灯高照、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轮廓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出自己的感情。 4.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二、说教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 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 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马虹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北京亮起来了》,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编写的。 课文描绘了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辉煌明亮的夜景。围绕“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句,课文具体介绍了华灯高照的长安街,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等不同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预设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其中1、2个目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第3个目标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 夜晚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绚丽多姿的夜景,词句非常优美,但这一切对农村的学生来说却是非常陌生的,更何况二年级的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让每一个优美的词句都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我的做法是: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缩短时空的距离。通过生动的课件去冲击学生的视觉,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我在第二部分设计了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配上充满激情的课文朗读,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看完课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发展学生个性化语言。然后,紧紧围绕“北京的()亮起来了”这一主线,由扶到放,图文结合,细细品味北京夜景的美,让学生喜爱北京的夜景,让他们豪情满怀,最终发出来自内心的赞美。最后想用歌声再次激发学生爱祖国、爱首都之情,把教学推向高潮。 3、以读代讲,注重朗读指导。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以读为主,并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图文结合品味语言,理解词句含义,力求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伙伴,朗读和背诵自已喜欢的句段,创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由扶到放,图文结合,自读自悟,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利用精美图片理解词句含义,避免了枯燥说教。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进行了如下设计1、导入,产生一种向往。 2、初读,体验一番美感。 3、研读,品悟一番美景。 4、拓展,内化一些语言。

北师大版五年级 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学科数学 课 题 找最大公因数执 笔 者 时 间10月13日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第 45 页至 46页《找最大公因数》。教材中先是直接呈现了找因数,然后在此基础上,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本节课,将为后续学习约分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这思考的条理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的过程,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为“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了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而获得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五、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因为学生已经能很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导入学习新知。 (二)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当学生找出12和18的因数后,引导学生找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生很快就能找出来,当让学生小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却有些困难。其实,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就是这个问题我懂,但是就是说不出来,孩子们也一样,有的学生能很快的找出最大公因数,但是却不会组织语言说不出来,这时,我就及时的组织学生让他们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每个人都积极的发言去总结,归纳,我也适时的巡视参与,并试着让个别学生说给我听听,有的学生说的很好,而有些学生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