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石油安全的多元化战略

中国石油安全的多元化战略

中国石油安全的多元化战略
中国石油安全的多元化战略

中国石油安全中的进口多元化战略

王峰 1 喻艳莉 2

(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2.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石油产量早已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需求,因而对外部石油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为了确保中国能够长期﹑安全并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实施有效的进口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但其他战略的配套实施也不可或缺。

【关键词】石油安全多元化相互依赖合作

一﹑石油的战略地位及中国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的必要性

所谓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运输形式(主要包括海运﹑管道运输和铁路论述)把从世界各个石油原产地购买的石油﹑获得的份额油以及从世界现货或期货市场上交易得来的石油安全地运回国内使用。通过此战略的实施就可以使石油进口国减少对某一特定地区的过度依赖,从而保证该国石油需求的安全供给,降低因为某地发生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比如战争﹑自然灾害)或与本国产生外交﹑经济纠纷而导致本国石油短缺或中断带来的风险。增加一国石油进口的选择范围和灵活性,可以避免因石油因素而受制于人,同时应该综合考虑石油引进的经济成本﹑运输风险﹑地缘因素和与出口国的政治关系等要素。

中国把能源安全放在战略高度,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已经迫在眉睫。如果说中国领导人或学者早已认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笔者更要强调这一战略应加速﹑有效﹑合理地推行。200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高达35%。目前中国的石油安全面临“内外”双重问题,内部问题主要指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促使生产和消费的缺口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79%,原油消费年均增加5.77%,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能源供应要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力不从心。另外,石油战略体系起步较晚且尚不完备,中国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数仅为21.6天。[4]外部问题是过度依赖中东地区,该地区是国际冲突的高发区,又有4/5的进口石油要经过海盗猖獗﹑秩序混乱的马六甲海峡。这就使中国对国外石油的脆弱性加大,为国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埋下种种隐患。

目前中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全球人均为23.5吨,是世界平均值的11.1%。2003年我国原油消费2.52亿吨,其中进口9112万吨,比上年增长31.3%,成品油进口2824万吨,比上年增长38.8%。[5]其中9112万吨原油的进口结构是:5294万吨来自中东,占56%;14%来自亚太地区;23.5%来自非洲;6.5%来自其他地区。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原油日消费量将由现在的540万桶增加到1090万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石油供需矛盾突出,严峻的形势迫使中国必须加快构建石油安全体系,保障我国石油进口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国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菜单选择

美国兰德公司一篇题为《中国寻求能源安全》研究报告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中国不能

[收稿日期] 2005-02-27

[作者简介]王峰,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际关系专业2003级硕士研究生;喻艳莉,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有关对全球石油地缘政治以及对中国石油资源形势的分析表明,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应限制在1/3的范围内,中国的石油安全很大程度上要立足于周边解决,对中国石油周边地缘政治的分析表明,应从俄罗斯解决1/3左右,从中亚解决1/3左右,另外的1/3可继续依靠中东。该报告建议中国自给2/3的份额在以后的时间里将越来越不可能实现,200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39.66%(进口1.15亿吨,总消费量为2.9亿吨[7]),短期内减少对海湾和北非的依赖的想法也不现实,但逐步加大对俄罗斯﹑中亚的进口份额将是大势所趋。

中国从中东及非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应该稳定住绝对数量,逐步缩减相对数量。海湾地区石油储量居于世界第一位是不争的事实,据美国《油气杂志》的估计,截止到2000年1月1日,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1385.88亿吨,其中中东的储量约为926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6.82%。该地石油有埋藏浅﹑开采成本低﹑油质好等优势。中东国家也较看好中国这个新兴的庞大市场,阿拉伯经济学家曾指出“石油是推动和促进阿拉伯与中国贸易发展和开展技术合作的巨大推动力。”中国2003年进口石油中有5294万吨来自中东,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能源合作程度非同一般。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他们的制度与信仰选择,与这些国家无论在国际事务还是地缘政治上没有突出的利益纷争,关系总体来讲比较稳定,这就为双方的石油合作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中国对非洲石油的依存度也很高,2003年从非洲进口2141万吨。中国在与周边石油出口国健全石油合作体系之前,要想降低对非洲的依赖也非易事。非洲石油储量不足中东的1/6,但是油含硫量低,很适合加工成汽车燃油。为了实施中国的石油战略,中石油高层奔赴苏丹,分别与苏丹能矿部﹑财政国民经济部签订了富拉—喀土穆石油管道项目﹑喀土穆炼油厂扩建项目和组建中苏物探合资公司三项正式协议。中国高层开展的能源外交也颇具成效,胡锦涛主席在访问埃及﹑加蓬﹑阿尔及利亚三个石油输出国期间,中国与埃及﹑阿尔及利亚签署了加强石油领域合作的文件,这凸显了中国日益寻求在全球开发石油能源来分散风险的重大决策,这也说明了中国运用外交工具寻求能源合作,走“官商结合”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除了中东和北非以外,中国应该把目光更多地转向自己的近邻俄罗斯和中亚诸国。与这些国家的石油合作应该加速推进,不仅要增加总量,而且要提高在中国石油进口格局中的比例。中俄两国地缘接近,政治上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济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尤其在能源领域两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俄罗斯加强与中国的石油合作有深远的意义,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又能满足开发边疆地区和融入亚太经济区的需要。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经济增长率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而石油的短缺就可能成为高增长率的“瓶颈”。法国石油行业委员会提供的数字显示,截止2000年底,俄罗斯探明的石油储量为66.27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9,名列世界第七位。但它的产量在2002年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达3.8亿吨,居世界第一位,每年出口2亿多吨,石油及石油产品在出口中的份额高达35%。中国加强同俄罗斯的合作,通过输油管道和铁路运输增加从俄罗斯的进口,不仅可以降低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而且可以降低运输上的风险,陆运要比海运快捷﹑经济。在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对于中俄能源合作谈了三点看法。“第一,中俄的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中俄的能源合作是平等互利的。第三,在能源合作上,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譬如说,一﹑加大俄罗斯对中国石油的出口。2004年是900万吨,2005年达到1000万吨,明年将达到1500万吨。二﹑俄罗斯政府和普京总统明确提出,修建西伯利亚油气管道,首先考虑通往中国。三﹑两国将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上加强合作。”由此可以看出,中俄在能源合作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两国以前低水平的石油合作也将得到快速改善。

中国与中亚环里海国家的石油合作有巨大的潜力尚待挖掘。据美国能源部统计,里海石

油储量在500亿到1900亿桶之间,而其中的40%—50%集中在靠近哈萨克斯坦里海大陆架区。2004年中哈在该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连接哈萨克斯坦西部和中国新疆的中哈石油管道“阿塔苏—阿拉山口”段9月28日破土动工。2004年5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华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签订了关于建设“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协议。根据该协议,2005年后每年将有1000万吨—5000万吨的原油从哈萨克斯坦运往中国。[14]这一重大项目实现了两国国民经济的对接,使两国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中亚国家与中国毗邻,石油资源丰富,加强与该地区石油领域的合作,不仅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也有深远的政治和战略意义。

除此之外,中国和美洲的加拿大和委内瑞拉以及东南亚的印尼存在广泛的石油合作。值得肯定的是,中国政府和石油公司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甚至美国人也惊呼:“怎么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中国人。”

三﹑中国实施石油进口多元战略所面临的问题

石油不是像一般意义上的商品那样可以完全通过市场来配置,它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石油的获得与其说是购买力的竞争不如说是国际政治的博弈。石油在地理上的先天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多数大国的相对短缺无疑会加剧争夺的烈度,这是中国石油进口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中日两国在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铺设上的较量就是这一问题现实映射,中日的这种竞争态势使得俄方待价而沽从中渔利。基于日方75亿美元的投资承诺,石油出口多元化和地区战略平衡的考虑,俄罗斯最终选择了泰纳线,修建从泰舍特至纳霍的卡的石油管线,中国期望十年之久的安大线彻底流产。在世界其他原油产地,中国面临的大国竞争也随处可见。为了规避这种恶性竞争,中国积极促进石油供需双方的双边和多边合作﹑长期经济利益共享为基础的机制的建立,融入和分享全球或地区石油安全体系,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政策选择。

此外,在运输方面,中国石油进口也面临重重忧患。无论是来自中东﹑非洲还是拉美的石油都要通过海路运输。中东和非洲的石油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中国进口原油的4/5左右是要通过这个交通要塞的,因此马六甲海峡成为中国生命的咽喉,对中国来说马六甲海峡不仅是个跨国海盗问题,而且是可以切断中国石油供应大通道的问题。[15]拉美的石油要横穿整个太平洋才能到中国,这不免会加大运输成本和风险系数,调整进口结构﹑更多地采用陆路运输方式从周边国家进口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最后,中国主要的石油来源地——海湾国家的政治稳定也是令人担忧的一大问题。美国在海湾地区素来推行胡萝卜加大棒的两手政策。扶植亲美政府,比如沙特﹑科威特,而这些政府总会引起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者的敌视和攻击,另外这些国家石油收入分配不平衡导致的贫富差距的拉大也是促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诱因。而对于美国心目中的“无赖国家”,比如伊拉克﹑伊朗则直接给予军事打击和政治打压,这些都必然导致该地区的动荡不安。无论是美国在海湾实现霸权稳定还是纷争不断都会对中国石油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中国应对这一问题在和美国保持成熟稳定关系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推动该地区的和平。

低品质储量在中国石油安全中的战略地位-精品文档

低品质储量在中国石油安全中的战略 地位 :From the recent succeed condition of petroleum , low quality reserves present upward trend gradually in the case of domestic limited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China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bottlenecks restri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low quality reserves has a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grow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raws on foreign oil security strategy in accordance with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was demonstrated and the role of low quality reserves in China's oil security strategy was made discussion fro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oil and gas resources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low-quality reserve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achieve strategic objectives were put forward. 1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对能源尤其是石油的需求也出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在油气资源开发、管道建立、炼油化工及油气田对外合作、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难度大;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应继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根据中国资源分布特点,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一、中国石油的发展现状简要回顾与发展现状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一是探索成长阶段:以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为标志;二是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1965年结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实现自给,还相继发现并建成了胜利、大港、长庆等一批油气田,全国原油产量迅猛增长,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中国从此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大国行列;三是稳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1亿吨原油产量。这十年间中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建成的原油生产能力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油气总产量相当于前30年的1.6倍;四是战略转移阶段:9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东部油田成功实现高产稳产,特别是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创造了世界奇迹;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项目正在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存在问题 1.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中国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160亿吨计,只占全球的3.9%;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 2.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中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特别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超过5000多万吨,2002年在5013.1万吨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计划今后将逐年递减。 3.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中国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原油产量增长速度,供需缺口越来越大。2000~2002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4.91%,高出产量增长速度近3.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04万吨;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7,比石油生产弹性系数高0.436.

中国石油战略的方针和目标

张志刚谈中国石油战略的方针和目标 张志刚认为,从国情出发,21世纪初我国石油战略需要努力实现的方针和目标是:鼓励提高石油的自给能力;积极利用国外的石油资源;加快建立和完善石油安全保障体制;完善节约型石油消费模式,从而确保石油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体包括:(1)结合中国21世纪初的能源战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逐步减少煤炭比重,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积极利用世界石油资源,适度提高石油使用比重。(2)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探明储量,提高石油产量。(3)鼓励国内石油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努力开拓国外油气资源合资合作勘探开发的领域,不断扩大中国在海外的油气资源份额,弥补国内油气资源的不足。(4)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建立包括石油工业管理体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和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等石油安全保障体制,提高抵御国际石油消费模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5)抓住西气东输、海气登陆的机遇,加快建成全国天然气工业体系,促进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以改善中国能源供应结构,缓解石油供需压力。(6)积极开发石油替代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努力发展洁净煤技术的同时,鼓励开发各种石油替代能源技术的开发,努力减轻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完) 我国确定21 世纪石油战略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阐述了21 世纪初中国的石油战略。他说,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21 世纪初我国石油战略的方针和目标是:适度提高石油在能源需求结构中的比重,完善节约型石油消费模式;加大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提高石油自给能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建立和完善石油安全保障体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发展石油替代能源,从而确保能源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张志刚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为实现目标将采取的措施: (1) 结合中国21 世纪初的能源战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压缩煤炭比重,大力发展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积极利用世界石油资源,

影响中国石油能源安全的五大问题

影响中国石油能源安全的五大问题 2012-11-05 第04版:市场经济 作者:高伟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532 石油不仅仅是能源,还是工业的“血液”,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工业,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基辛格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全世界。”石油、粮食、货币关系国家命脉,也是国际经济领域的核心问题。很多国际问题看起来很复杂,扑朔迷离,但只要你能抓住核心,就不会被表象迷惑。 中东动荡历来是影响石油安全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1951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过18次国际石油供应中断,其中由中东引发的就多达15次,只有3次不是中东引发的,即2000年欧佩克限产提价,2002年委内瑞拉石油工人罢工,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在15次由中东引起的供应中断中,有两次与石油运输航路有关,一次是第二次中东战争,一次是两伊战争。 中东动乱之所以能影响石油安全,根本原因是世界石油市场错位。主要石油产区不是主要石油消费区,主要石油消费区不能够生产足够的石油。 据BP统计,2010年,就消费国而言,美国消费全球 21.1%的石油,而只能生产全球8.7%的石油;中国消费全球10.6%的

石油,但只能生产全球5.2%的石油;日本消费全球5%的石油,自己却不能生产石油。 就生产国而言,中东生产全球30.3%的石油,但只消费全球 8.9%的石油;非洲生产全球12.2%的石油,但仅消费全球3.9%的石油。 只有欧洲的石油供求总体上是平衡的,生产占全球21.8%,消费占全球22.9%。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生产的原油很多,一年大约是5亿吨,并且主要出口欧洲。所以说,伊朗停止对欧洲供油,欧洲并不害怕。比如法国,核电很发达,目前法国75%的电力是核电。 由于中东地区的输出量最大,因此它对国际石油供应安全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国际石油市场板块化突显我国石油进口风险。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实施石油供应来源多样化战略,实质是减少对中东的依赖。整个中东在国际石油供应中的地位,从那时的7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1/3左右。当前国际石油市场,大致形成3个供求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美洲板块,美国是主要消费国。据统计,2010年美国石油进口第一大来源是美洲,占44%;第二大来源是非洲,占20%;而中东已经下降为第三大来源,只占15%左右。 第二个板块是欧洲板块,欧盟国家是主要消费国。在欧盟国家2010年石油进口中,俄罗斯中亚为第一大来源,占50%,非洲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及对策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及对策 一?世界石油的储量?产量和消费量 1.世界石油储量 2005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 200千万桶?其中,美洲为24%,西欧1%,中东58%,非洲8%,亚太地区3%,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为6%?图1为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前12位的国家? 2.世界石油产量 2005年,全世界合计生产原油35.90亿吨?其中,美洲为23%,西欧7%,中东32%,非洲12%,亚太地区10%,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为16%?图2为2005年世界各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 3.世界石油消费量 2005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达38.368亿吨,表3为2005年世界前12个国家石油消费量? 从图1—图3①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石油储量?产量在世界上的排位较低,尤其是储量?相反的,我国的石油消费量近年来增加很快,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二?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现状 1.中国的石油储量相当有限,对外依存越来越严重 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资源不足?优质能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尽管石油勘探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探明石油储量却在逐年下降? 2.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尽管中国的石油产量达到340万桶/天,是世界第五大产油国,但还是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就是石油净进口国,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现有主要油田的产量都在经历着下滑?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额高达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56%,成为我国一大贸易逆差和外汇支出项目,已对我国的贸易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比例将高达84%?这种供需之间矛盾的日益显著,必将给中国的石油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与持续膨胀的石油需求相比,中国的原油自给能力几乎达到了极限?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目前,中国剩余可采储量为23.8亿吨,储采比仅为14∶8,已开发油区的储采比只有10∶9?在这样的储采比配置下,中国原油稳产已处于临界状态,目前年产油在1.8亿吨,到2020年至多也就能达到2.0亿吨?据此保守估计,2010年,中国需要进口原油量大致为1.3亿吨,到2020年将达到2亿~2.5亿吨?油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将维持在7%以上,原油需求将至少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但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难以超过9%,国内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中国原油的生命线将越来越脆弱?一旦世界风云突变,中国的能源安全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威胁?石油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进而成为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 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随着中国对WTO有关条款的逐步兑现和中国进口石油数量的持续增加,世界石油价格的涨跌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近,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就已经造成了国家外汇支出的增加?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和波及?农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增加,产生了“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外交上的主动权?有关专家对我国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下降0.01个百分点?表3和图4分别为2000年石油价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价格变动的影响测度表和2000—2004年国内价格总水平和石油价格上涨率的对比图? 同时,石油价格上涨也给国民的带来了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面临着下降的危险,一是使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导致产品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的下降,从而使出口面临着下降的潜在可能?二是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他的国际收支出现困难,从而影响了其进口能力,进而使我们的出口面临着潜在的下降危险 4.缺乏健全完善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没有国际公认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战略石油储备对一个国家?尤其对像这样存在石油供求矛盾的发展中大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可以在国际社会发生军事和经济动荡时,保证我国军队和生产用油;在油价高居不下时可以平抑石油价格,减小经济遭受的冲击;可以对石油的禁运和投机起到威慑作用?和国际上其他国家

中国石油大学《企业战略管理》复习题(附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1、单选题 1.宏观环境分析中的经济因素分析不包括() A.社会经济结构 B.经济发展水平 C.产业政策 D.经济体制 答案:C 2.鞍山钢铁集团兼并了本溪钢铁集团,组建了新的鞍钢集团。鞍钢的这种战略是() A.同心多样化 B.横向一体化 C.纵向一体化 D.复合多样化 答案:B 3.企业为了制定经营战略而对国内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走势等进行分析,这项工作属于()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答案:B 4.下列资源哪个属于企业资源分析中的市场资源的范畴() A.人力资源 B.品牌资源 C.杠杆资源 D.信息资源 答案:C 5.SWOT分析矩阵中的T是指的() A.威胁 B.机会

C.优势 D.劣势 答案:A 6.某电动自行车制造公司依靠生产规模扩大降低了生产支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公司在竞争中依靠的是() A.成本优势 B.技术优势 C.资源优势 D.品牌优势 答案:A 7.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 A.企业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 B.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C.员工的知识水平 D.企业过去的战略 答案:C 8. 成本领先战略的理论来源是() A.规模效益与经验效益 B.技术效益 C.人工效益 D.市场效益 答案:A 9. 企业依赖少数几个股东的程度越高,战略选择的灵活性就()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直接关系 答案:A 10.市场细分的标准包括() A.消费品细分和工业品细分

C.心理细分 D.人口细分 答案:A 11.按照产品战略中的产品生命周期战略,在导入期可以采用的战略是()。 A.产品线延伸战略 B.快速掠取战略 C.扩大产品组合战略 D.谨慎实施战略 答案:B 12.下面的那个理论属于古典战略理论阶段的学派() A.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学派 B.环境学派 C.核心能力学派 D.行业结构学派 答案:B 13.战略规划的三个组成要素,除了方向和目标、约束和政策,还包括() A.评价和控制 B.计划和组织 C.监督与反馈 D.计划和指标 答案:D 14.在波士顿矩阵分析中,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属于() A.现金牛类产品 B.明星类产品 C.瘦狗类产品 D.问号类产品 答案:C 15.无变化战略从战略类型而言,属于() A.稳定型战略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

编号:AQ-JS-0372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 China's oil security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石油,通常被人们称为“工业血液”“黑色黄金”,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产品,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塑胶等各个行业。正因为其如此重要,从它被大规模开采,应用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相夺的目标。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的分配不均等特点,是的对这一资源的争夺变得日趋白热化,获得和控制足够的石油资源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会继续增加,石油供应不足是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最突出的问题。保证石油安全是中国石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一、石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能源是许多战争的焦点,尤其是石油,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誉为“黑金子”.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也不断增长,1993

年中国成为成品油的净进口国,1996年又变成原油的净进口国。统计显示,1996年至2003年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已从2000多万吨增加到9112.63万吨,2004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原油1.1062亿吨。 从中国石油消费情况来看,81%的石油应用于石油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材料及制成品行业上。进一步反映出原油及其制成品在中国化工等基础工业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这些油料的充分保证,这些行业将不可能有高速发展,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2000年石油的消费比重为25%,虽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40%左右,但石油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也远远大于煤炭对经济贡献率的递增速度。随着对原油及其制品这些重要工业原料消费需求的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中国缺乏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对原油突发性供应中断和油价大幅度波动的应变能力较差,因此,未来随着进口原油数量的增加和国际市场油价的波动,进口石油资源的安全性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90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消耗与日俱增,进口连年扩大,对外石油依存度逐步提高。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xx 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由1997年的10%、1999年的20%、20xx年的30%、20xx年的40%,扩大到20xx年的50%,20xx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2%。20xx年1月中石化公布上年经营主要数据,20xx 年原油产量3.3亿桶,略增0.05%,加上中石油以及其他石油巨头的产量,我国生产原油2.03亿吨,较上年增长了6.9%。此外,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出口原油303万吨,全年净进口原油2.36亿吨。对比我国原油产量和净进口数据后,可以算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7%,创下新高。中石化公布的经营数据还披露了原油加工量等数据,原油加工量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国对油品的需求。中石化是我国最大的

中国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和战略部署

中国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和战略部署 【摘要】当今世界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却使中国石油安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石油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石油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 【关键词】中国石油安全;石油短缺;国际战略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 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一、石油短缺是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头20年,煤一直是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在能源结构中,煤、天然气和水电的供求基本平衡,但煤在能源供求总量中的份额却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对石油需求的迅速增加。因此,洁净煤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在以油代煤、以气代煤的过程中,出现和加剧煤的供应过剩,而油

气供应不足的矛盾,形成煤在积压、或用于出口的同时又不得不进口大量石油的局面。因此,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安全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国内石油供应不足是中国石油安全的核心问题。 二、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石油市场 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越高,表明石油供应安全越可能具有脆弱性。有人说,中国未来石油安全问题的出路在“海外”,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观点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它却道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石油对外战略或石油国际战略。 三、国际环境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制约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先导资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将会成为21世纪国际争夺与控制的焦点。国际环境对中国石油安全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制约因素。这里主要分析国际环境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制约。 1、全球油气资源的政治性博弈和控制权争夺愈演愈烈,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有利空间可能

中国石油战略通道建设图

中国石油战略通道建设

【中缅石油管道】 资料显示,缅甸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10位,已确定的天然气储量为25400亿立方米,已确知的原油储量为32亿桶。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包括,天然气和原油两条管道以及 30 万吨级原油码头一座。其中,天然气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兰里岛;原油管道起点位于马德岛,经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缅甸境内天然气管道长 795 公里,中国境内天然气管道长 1922 公里,管径 1016 毫米。天然气管线输送的是缅甸西海天然气,经保山、大理、楚雄、昆明、曲靖进入贵州,最终到达广西南

宁,年输气120亿立方米,管道全长2806公里。缅甸境内原油管道长773 公里,中国境内原油管道长 1624 公里,与天然气管道并行或同沟敷设,管径 813 毫米。 2009年11月21日,中缅原油管道的主体管线铺设已开始前期施工准备,管线在缅甸境内的起点——马德岛的码头工程于近期正式开工建设,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依照规划,中缅原油管道全长771公里,管道将从缅甸马德岛出发,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进入中国,然后经过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最后抵达昆明。明年10月前,中缅原油管道将步入全面施工阶段。 工程一期设计年输送能力达1200万吨。中缅双方同意由中石油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原油管道的设计能力为220

0万吨/年。相当于每日运输40万桶左右,油源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 据了解,中石油计划在中缅原油管道的终点昆明,建设一座年加工能力千万吨级的炼化厂,最终将形成一个年产值上千亿元的石化基地。目前该炼化厂的项目论证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2010年6月3日,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正式开工。 【中哈石油管道】 2009年7月11日,中哈双方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州肯基亚克举行了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投产典礼,每年2000万吨的中亚原油将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就在前一天,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主体焊接全部顺利完工,今年年底前将实现单线通气。 原油管线规划能力5000万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切实保障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规章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企事业单位(含股份公司地区分公司,以下简称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和贯彻“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督机制,采用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抓好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坚持安全生产检查,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加大事故隐患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力度,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并推行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在基层组织实施HSE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现场检查表(即“两书一表”),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减少和防止各类事故。 第四条企业要加强基层安全建设,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加强生产作业的过程管理,按照标准、规范组织生产,努力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岗位操作标准化、基层管理标准化。

第五条企业应切实保障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权利。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签订《员工安全生产合同》;为员工创造安全作业环境,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工具。员工应履行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义务,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遵守劳动纪律,落实岗位责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各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七条企业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八条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统一协调指导企业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职业健康等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任主任委员,其他成员由相关人员组成。 第九条安委会主要职责: (一)审定本单位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 (二)监督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组织、协调安全生产大检查,组织、协调调查处理安全事故; (四)组织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并督促立项整改; (五)审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六)审核实施HSE管理体系运行计划和HSE管理方案; (七)审定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决定表彰事

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

采纳 探讨(1) 摘要:石油工业的战略地位和中国石油企业的国有性质决定了的发展状况和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应以跨国石油公司为发展,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体系。文章对的必要性、竞争的环境和发展战略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企业; 发展战略; 因素 石油就是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做出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划。石油的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纲领性等特性决定了发展战略对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已有专家对石油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从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国际先进经验出发系统的角度研究我国石油则很少涉及,而正如上文所述,形成并执行科学的发展战略是跨国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石油公司薄弱、石油安全日益增大的国家来说,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发展战略无疑有利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和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一、石油公司加强的必要性 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石油的大小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同时,在下,行业主体的竞争力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石油行业的发展决定于石油的大小。因此,加强我国石油十分必要。 (一) 加强石油是石油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石油企业经过后,已经由一个国家公司转变为的企业,因此它必须追求以求得自身发展。同时,随着,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自身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石油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根据国内外经验,加强是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的石油企业也必须通过加强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 加强石油管理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石油安全状况日益恶化,石油安全不断增大。石油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石油越来越高。2003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2007年突破70%大关,达到%,2005年则达到了%。据(IEA)预测(2002),我国到2010年石油进口将达到

中国石油安全须知

中国石油安全须知 1.关于作业和操作要受控八字方针:作业和操作要受控基本含义:操作有规程,有卡片;作业有票证,有识别;变更有方案,有审批;应急有预案,有响应。 2.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内容:为进一步规范员工安全行为,防止和杜绝三违现象,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禁令。1、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2、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3、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4、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5、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6、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员工违反上述《禁令》,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事故的,解除劳动合同。 3.中国石油HSE管理九项原则:1.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2.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3.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4.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 5.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 6.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7.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8.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 9.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4.油田公司关于危险作业执行的七个必须:1、必须先办票后作业。2、必须先辩识风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再作业。3、作业人和现场监护人必须对作业票中的职责和安全措施清楚明了。4、各项安全措施必须逐一得到落实。5、必须按级别逐级审批,审批人必须现场签字,审查措施的可性靠、严密性和可操作性。6、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业。7、必须做到票中内容填写完整,不得有空缺。5.2009版安全誓词:坚持学习,提升素质;辨识风险,消除隐患;牢记禁令,杜绝违章;恪尽职守,共同安全,安全工作,安全生活。1.关于作业和操作要受控八字方针:作业和操作要受控基本含义:操作有规程,有卡片;作业有票证,有识别;变更有方案,有审批;应急有预案,有响应。2.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内容:为进一步规范员工安全行为,防止和杜绝三违现象,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禁令。1、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2、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3、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 4、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5、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6、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员工违反上述《禁

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

采纳 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探讨(1) 摘要:石油工业的战略地位和中国石油企业的国有性质决定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中国石油企业应以跨国石油公司为发展标杆,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体系。文章对中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竞争的环境和发展战略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企业; 发展战略; 因素 石油企业战略就是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做出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划。石油企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纲领性等特性决定了发展战略对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已有专家对石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从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国际先进经验出发系统的角度研究我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则很少涉及,而正如上文所述,形成并执行科学的发展战略是跨国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薄弱、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增大的国家来说,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发展战略无疑有利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竞争优势和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一、石油公司加强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主体的竞争力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石油行业的发展决定于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加强我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十分必要。 (一) 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石油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石油企业经过改制上市后,已经由一个国家公司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它必须追求经济利益以求得自身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 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自身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石油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根据国内外经验,加强战略管理是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的石油企业也必须通过加强战略管理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 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石油安全状况日益恶化,石油安全风险系数不断增大。石油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2003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37. 5%,2007年突破70%大关,达到75.1%,2005年则达到了72.9%。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2002),我国到2010年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1%,2020年达

中国石油战略

中国石油战略 石油是现代工业运行的“血液”,在世界能源消费中占专门大比重,但石油资源分部严峻不均,导致了世界石油资源格局中种种错从复杂的矛盾。在中国经济高速进展的今天,石油资源的安全差不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展的瓶颈。 目前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的原料。绝大多数运输工具使用石油驱动,此外石油还被用来发电,它也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原材料。因此它也被称为“黑色金子”。 尽管现在也有可再生能源作为选择,然而可再生能源能够取代多少石油以及可再生能源本身可能导致的环境破坏还不确信和有争议。阳光、风、地热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无法取代石油作为高能量密度的运输能源。要取代石油这些可再生能源必须转换为电(以蓄电池的形式)或者氢(通过燃料电池或内燃)来驱动运输工具。另一个方案是使用生物质能产生的液体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来驱动运输工具。总而言之要取代石油作为要紧运输能源是一件专门不容易的情况。因此石油资源但是说一种专门重要的战略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丰富,全国石油资源量达到940亿吨,但石油资源探明率仅为24%。 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但以品位较差、地理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油气资源为主,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相比,石油供给相对不足,国家石油安全面临严肃形势。解决我国石油供应不足的问题,应第一立足于开发利用国内的油气资源,不断提高油气资源综合利用

水平,对油气矿产资源实行综合勘查、综合评判、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使经济可利用性差的资源加快转化为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的一项重大技术经济政策。 我国石油资源还有较大潜力。 我国石油资源总量较丰富。据2003年BP的统计,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居第11位和第10位。截至2003年底,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等成熟时期。综合分析资源情形和勘探潜力,估量以后15-20年内,我国石油储量仍处于高稳固增长期,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在1.4亿-1.8亿吨左右,大体保持目前的储量增长水平。 以后我国石油储量增长的要紧领域在西部和海上。从近期勘探和资源潜力分析来看,石油勘探应要紧在前陆盆地、大型隆起带、地层岩性油藏、渤海湾盆地浅层、海相碳酸岩盐及海域(包括滩海)。这些将是我国今后进一步加强勘探的要紧目标区,也是今后发觉大中型油田,增加石油储量的主战场。 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依照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我国断续国界以内。据悉,周边国家在南海我国断续国界邻近差不多探明石油储量8.6亿吨,建立起的原油产能也超过了5000万吨。我认为在外交和军事力量支持下,逐步开发利用这一区域的油气资源。这对我国石油资源可连续进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石油是资源,谁能拥有石油,谁就能够获得新世纪的生存与进展

中国石油战略分析报告--干货分享

新疆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查)论文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石油企业战略分析报告》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目录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1) 1 中国石油简介 (3) 1.1创建时间,创始人,现任CEO (3) 1.2主营业务和经营范围 (3) 1.3公司地位 (3) 2 中国石油和企业使命 (3) 2.1中国石油公司愿景 (4) 2.2中国石油公司使命 (4) 2.3评价 (4) 3 中国石油外部环境分析 (4) 3.1 PEST分析 (4) 3.2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5) 3.3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EFE矩阵) (6) 3.4建立CPM矩阵及简要分析 (7) 4.中国石油内部环境分析。 (8) 4.1 财务比率分析 (8) 4.2建立IFE矩阵及简要分析 (11) 此IFE矩阵的加权分值3分,可说明中国石油内部总体力量高于平均水平。 (12) 5 战略分析与选择 (12) 5.1中国石油长期的战略目标 (12) 5.2建立SWOT矩阵及组合战略 (12) 5.3建立SPACE矩阵并简要分析 (16) 5.4建立BCG矩阵并简要分析 (17) 5.5建立IE矩阵并简要分析 (18) 5.6建立QSPM矩阵并简要分析 (19) 5.7评价 (20) 6 战略实施 (21) 6.1是否需要修改中石油组织结构 (21) 6.2绘制公司产品定位图 (21) 7 战略评价 (23) 7.1战略评价框架分析评价 (23) 8.参考文献 (24) - 2 -

中国石油安全的多元化战略

中国石油安全中的进口多元化战略 王峰 1 喻艳莉 2 (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2.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石油产量早已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需求,因而对外部石油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为了确保中国能够长期﹑安全并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实施有效的进口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但其他战略的配套实施也不可或缺。 【关键词】石油安全多元化相互依赖合作 一﹑石油的战略地位及中国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的必要性 所谓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运输形式(主要包括海运﹑管道运输和铁路论述)把从世界各个石油原产地购买的石油﹑获得的份额油以及从世界现货或期货市场上交易得来的石油安全地运回国内使用。通过此战略的实施就可以使石油进口国减少对某一特定地区的过度依赖,从而保证该国石油需求的安全供给,降低因为某地发生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比如战争﹑自然灾害)或与本国产生外交﹑经济纠纷而导致本国石油短缺或中断带来的风险。增加一国石油进口的选择范围和灵活性,可以避免因石油因素而受制于人,同时应该综合考虑石油引进的经济成本﹑运输风险﹑地缘因素和与出口国的政治关系等要素。 中国把能源安全放在战略高度,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已经迫在眉睫。如果说中国领导人或学者早已认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笔者更要强调这一战略应加速﹑有效﹑合理地推行。200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高达35%。目前中国的石油安全面临“内外”双重问题,内部问题主要指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促使生产和消费的缺口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79%,原油消费年均增加5.77%,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能源供应要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力不从心。另外,石油战略体系起步较晚且尚不完备,中国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数仅为21.6天。[4]外部问题是过度依赖中东地区,该地区是国际冲突的高发区,又有4/5的进口石油要经过海盗猖獗﹑秩序混乱的马六甲海峡。这就使中国对国外石油的脆弱性加大,为国民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埋下种种隐患。 目前中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全球人均为23.5吨,是世界平均值的11.1%。2003年我国原油消费2.52亿吨,其中进口9112万吨,比上年增长31.3%,成品油进口2824万吨,比上年增长38.8%。[5]其中9112万吨原油的进口结构是:5294万吨来自中东,占56%;14%来自亚太地区;23.5%来自非洲;6.5%来自其他地区。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原油日消费量将由现在的540万桶增加到1090万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石油供需矛盾突出,严峻的形势迫使中国必须加快构建石油安全体系,保障我国石油进口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国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菜单选择 美国兰德公司一篇题为《中国寻求能源安全》研究报告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中国不能 [收稿日期] 2005-02-27 [作者简介]王峰,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际关系专业2003级硕士研究生;喻艳莉,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及其路径选择(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通用版)

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及其路径选择(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安全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之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不断高涨,随之而来的石油供需矛盾和石油安全问题也不断凸现。 石油安全问题的由来能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石油作为一次性能源在当今世界的能源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石油安全问题主要源自石油这一重要能源所具有的三个天然属性:一是高度依赖性。石油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能源和工业原料,国民经济对石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二是天然的稀缺性。石油最基本的特性是稀缺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经济增长和石油消耗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伴随经济增长,世界石油的地质蕴藏总量不断减少,供需矛盾日益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