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卢崇汉 从我的嫡传之路看现今的中医教育

卢崇汉 从我的嫡传之路看现今的中医教育

卢崇汉 从我的嫡传之路看现今的中医教育
卢崇汉 从我的嫡传之路看现今的中医教育

卢崇汉:从我的嫡传之路看现今的中医教育

内容摘录自《名老中医之路续》第411—429页

作者简介:卢崇汉(1947~ ),男,生于成都,祖籍四川德阳,世代业医,祖父卢铸之师从清末着名医家郑钦安先生,临证畅扶阳理路,善以姜、桂、附起沉疴顽疾,于川中乃至全国皆享盛名,继开卢氏火神一派。幼年即从其祖父习医学文,直至祖父去世,达十余年之久。祖父谢世后,又继从其伯父卢永定习医。卢永定乃卢铸之之子,卢氏火神派第二代传人,亦为川中名医。因师从祖、父二辈,尽得心传,故19岁即其医名,时有“小火神”之称。26岁前往江苏新医学院(南京医学院与南京中医学院合并)学习,于此期间因屡愈顽疾,声名大振,一时,其医名、医术于南京街头巷尾传为佳话。为继承家学(时其伯父尚在),新医院毕业后即返回四川成都。数十年来,于家学之外,不忘思求经旨,将卢氏之学术光大发扬。擅以扶阳为本,以姜、桂、附为用,对诸多疑难病症,如肿瘤、血液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眼科疾病等,疗效卓着,被众多病患视若神明。临证教学之余,近年尚应邀两广讲学,影响播于海外。代表着作:《扶阳讲记》。

嫡传篇

“扶阳学派”传至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郑钦安先生是被公认的创始人,但追溯源头,则不能不从郑氏的老师刘沅止唐先生说起。

祖师刘沅,字止唐,四川双流人,生于1767年,卒于1855年,是清代通儒,着名的经学家、思想家。《清史稿》里有对他的相关记述。刘氏于乾隆五十七年中举人,道光六年授湖北天门县知县,由于不愿外任而改为国子监典簿,后从成都双流县移居至成都市醇化街,因其住宅内栽有大槐树一棵,故称其为“槐轩”。止唐先生每日均在槐轩给门人讲学,故他所创立的学说被称之为“槐轩学说”。刘氏全面地肯定儒家学说,并能适当地接受佛道二家之学,他的儒学根底非常深厚,后来编撰群经,留下大量着作,其着作均收进《槐轩全集》,共三千万字之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三经恒解》和《孝经直解》,所着的医书包括《圣余医案》、《医理大概约说》、《活幼心法》等。刘氏行医的情况之所以不见于经传,是因为他并非靠行医度日,为医固然能救人活命,但他更视行医为一种雅事,相当于票友,一些京剧的票友比很多艺术家水平还要高呢!就是这样的一位大鸿儒,培养了郑钦安先生这位一代名医――伤寒南派的代表。

太师爷郑钦安先生,名寿全,生于嘉庆九年(1804年),卒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祖籍安徽,生于四川,祖父做官来到四川,十六岁时随父在四川邛崃县定居。郑氏自幼勤读经史,于嘉庆末年中秀才,后来弃举子业,拜止唐先生门下学医。先生在刘氏的指导下钻研《黄帝内经》、《周易》、《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这为他日后对经典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后来说他是穷究三十余年,对经典的学习从未放松,最终才悟出了经典的精髓。郑氏年少即学有所成,当时在成都行医,屡起沉疴,名声很快传遍川滇一带,自此一直在成都悬壶济世,讲学授徒,成为川中一代名医。郑氏在临证上善用大剂量姜、桂、附等辛温之品,而且用量惊人,每每以两计,与一般医生有很大分别,故当时被称为“姜附先生”,甚至有人称其为“郑火神”,因此后来的人把郑氏这一门善用温热药的学派称为“火神派”。

郑氏融汇《内经》、《周易》、《伤寒论》等经旨,先后在同治八年及十三年出版了《医理真传》及《医法圆通》,提出“元气为人生阴阳之主宰”、“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辨证不离伤寒六经”、“治病重在扶阳”等重要观点,这些观点都是在临床上得到验证的。在《医法圆通》刊行后二十年,《伤寒恒论》问世,这是郑氏为《伤寒论》所作评注,他不拘泥前人之说,而是结合临床实际,注释仲景的原文,大胆创新而不离经旨,充分发挥了仲景的扶阳思想。郑氏这三部着作,曾多次刊印,传世的版本有三十多种,就医书来说,在当时实属罕见。《伤寒恒论》出版后,晚年的郑氏并未停止对经典之研究,对医理的追求仍是孜孜不倦,扶阳思想在其晚年之时愈趋成熟。我祖父卢铸之是郑氏晚年所收弟子,他继承了郑氏晚年成熟的扶阳思想,故真正要研究郑钦安完整的学术思想,就必须从我祖父卢铸之身上入手。

祖父卢铸之,字禹臣,号金寿老人。光绪二年(1876)生于四川德阳的一个中医世家。少年之时,跟随止唐先生的学生颜龙臣学习医文,并中秀才。但祖父觉得八股文并不能济世救国,故弃举子业,潜心习医。颜龙臣是我祖父的姑爷爷,是清末的举人,与郑氏又是同门师兄弟,且交往甚密。本着易子而教的原则,颜氏把我祖父携至成都,拜当时在川中已经很有名气的郑钦安先生为师。入师门后,郑氏要求祖父反复研读《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经典,并以《医理真传》及《医法圆通》为教材向祖父传授医理;因其时郑氏已年近九十,故《伤寒恒论》的刊行,祖父亦参与了整理工作。这样,祖父跟师学习,与师同吃共住十一载,直至郑氏谢世。随后,祖父遵师遗训,游历四方,足迹遍及全国二十一个省份。充分考察了各地居民的体质、生活习惯、常见疾病、当地医生用药特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药物的种植与炮炙情况等等。游历之余,尚于各地随缘行医。三年后,于清代末年(1904年),回到成都开设“养正医馆”,正式悬壶济世。由于祖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很快便享誉巴蜀,当时的人都称他为“卢火神”。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医界有“南卢北萧”之称,其中“南卢”就是指祖父卢铸之,“北萧”是指北京名医萧龙友,可见当时祖父在中医界影响之大。解放后,有关部门曾邀请他至北京中医研究院任职,但当时他已近八十,遂以年纪为由恳辞了。1956年成都中医学院成立,曾聘他做副院长,他也以同样理由婉辞了。这段时间,祖父就待在家中看病。1958年,中共中央的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鉴于中央的一些领导找祖父看病很是不便,遂命四川省将祖父安置于省委党校医院,享受卫生技术一级待遇。这样一来,虽然各级领导看病方便了,但是普通百姓看病就不容易了。为了这个原因,祖父便离开了党校,又重新回到了民间。直至1963年仙逝,享年87岁。

祖父完全继承了郑钦安的学术思想,并加以发扬阐释,提出了“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重要观点。对于《周易》,祖父亦有很深的研究,他常以坎、离二卦解释人体的生理,指出“坎中一阳”为人生立命之根本,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阴阳学说中“阳主阴从”的重要关系,从而极大地指导了扶阳的医疗实践。上世纪二十年代,祖父即在成都开设“扶阳讲坛”,公开讲授《内经》、《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经》以及郑氏三书。近代有“吴附子”之称的前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吴佩衡、有“祝附子”之称的上海名医祝味菊以及成都名医范中林和田八味等,年轻之时都曾在成都跟随过祖父学习扶阳思想。祖父着述甚多,既至晚年尚着《郑钦安医书集注》和《金匮要略恒解》,惜皆未付梓即遭散失,此诚为中医界的一大损失!所幸祖父的医学思想并未失传,而由祖父的嫡传――我的大伯父卢永定完整继承下来了。

伯父卢永定,字云龙,是祖父卢铸之的长子。少年时便随祖父习医,初攻外科针灸,继而专攻内科。伯父承继了郑氏和卢氏的医学思想,崇尚《周易》,强调“阳主阴从”,重视“坎中一阳”,治病立法重在“以火消阴”。伯父吸收了祖父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上善用大剂量的姜、桂、附等辛温扶阳之品,治愈无数疑难的病症,誉满巴蜀,跟祖父一样被称为“卢火神”。自五十年代始,伯父把每一病人的病历作仔细记录,并装订成册,于三十余年间,病人累计数十万人次,病历资料共五千多万字,为扶阳学派的研究留下一笔巨大财富。我在临床上之所以有理想的治疗效果,是得到祖辈们的传授,继承了郑氏和卢氏的扶阳理念,并以其作为我临床之指导。由于郑氏和卢氏在临床上擅用姜、桂、附一类的温热之品,而疗效卓越,故当时有“医圣”之称,其与卢氏一门并称为“火神派”,后来我提出“扶阳

学派”,并且在扶阳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践,认为“扶阳”这个提法更为贴切。

继承篇

由于我的先祖累世行医,在这个背境下,我从小就接触了中医。我的家族是几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因为我是长孙,祖父为我取名崇汉,自小便被他亲自带着不离左右,三岁之时即教我学认字、习字。所以我的识字是从中药名称开始的,诸如桂枝、生姜、制附片、天雄片等等,通过两年这样的学习,我已可做到任意拿起一味药都知悉其原产地、栽培、炮炙以及药性。在几代家传熏陶下,自那时起我就对中医十分向往,祖父亦每日教我读诗书典籍,逢祖父外出讲课,我亦跟随其后,在旁聆听。十二、三岁时,始读医典,当时一般人初学中医,先由传统入门书籍始,如《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药性赋》等,唯我在祖父指导下开端所读即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神农本草经》等经典着作。经典是言简义深的着作,对于我这个年纪,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那段时间的学习是异常艰辛的,很多的问题自己不能解答,翻注家也常常难以满意,而祖父的原则是反对依赖注释阅读,必须看原着,于是我只好自己苦思,反复探寻其理义所在。年纪稍长,祖辈即开始向我讲解经典内容,逐字逐句地将经典上的每一条逐一解释,并把经典的精义向我阐明。这时我再看祖辈们在医书上的批文,就豁然开朗了。祖父强调:不可人云亦云,要善化,要理解其意,“尽信书不如无书”等等,这时我才明了祖父的苦心。先辈严格的治学精神一直鼓励着我在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上不断追求进取,加上后来自己再研读郑钦安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等,又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就不会只是固守老祖宗的成法而不发展了。

总结扶阳学派的传承经过,不论是刘氏、郑氏或是卢氏,均接受了完整的师承教育,他们除了治学认真严谨,对《内经》、《难经》、《金匮》、《伤寒》等经典的学习研究一丝不苟,且皆精通《周易》,并且都以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了他们从经典中所获的思想,绝无空谈。如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这或许能给现代的中医教育带来一点启示。回顾近年来各中医学院之学生能背诵《内经》或《伤寒论》者极少,有些甚至连《内经》的文字还不能看懂,这样怎能登堂入室呢?在少年时代,我不仅打下了扎实的中医理论根底,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是先辈所说的悟性吧,它使我终身受益。那个时候,除了理论的学习,我还要跟随祖父和伯父学习临床诊脉,常常坐在祖父、伯父旁边,伯父切完一个病人的脉便到我切,我们把切到的脉各自写在字条上,然后再拿出来对照。起初自己所切到的脉跟祖父、伯父有很大差别,差别大了通常都要受罚。后来渐渐学有长进,最后我们所切到的脉基本上都一致了,单单这个学习切脉的过程便用了两年的时间。还有其它的望、闻、问诊也都是这样的严格训练,有关这个问题,我想在传承篇的时候还会专门讲到。

先辈对我这个嫡传后人的教育与别的弟子殊无二致,只能在老师一旁侍诊,不准抄方。一来可以避免我照葫芦画瓢,搞机械记忆,二来强迫你在理解其辩证立法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便可以杜绝学生在没有理解中医精髓的时候,就随便抄袭方药为人治病。这等人命关天之事,万不可学艺不精,以致庸医误人。经过祖辈的悉心栽培,到了十六、七岁时,我已经能够单独在外面为病人诊脉开方了。我们卢门有着严格的病例记录传统,所以每看一个病人都要记录脉案处方,回家以后大伯父就要检查这些记录,没什么问题便不说,有问题就指导我下次怎么做。当临床上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便回去请教伯父后才处方。

记得我曾经看一例子宫肌瘤大出血的病人,第一次出血,我很快把血止住了,这个病人几个月以后又大出血,几张处方没有止住血,病人只好到医院清宫止血,但这也没有把血止住。怎么办呢?只有手术吧,可是病人的血色素已经克,稍一不慎便有休克的危险,所以医院也不敢手术。就在这紧急的关头,我只有请大伯父出面相救,由于大伯父的名声,医院破例同意会诊,大伯父开了大剂温固回阳之品,一付药就把血给止住了。这个案例不但令病人和西医生大为折服,我也因此大受启发,治病时既要胆大如斗,又要心细如发,临危不惧,仔细辩证,如此方能挽救危急。就是在这样的中医环境浸染下,令我对医术的理解和掌握非常之快,我想这与童子用功是分不开的。到了十八、九岁,前来找我单独看病的人越来越多,病种也越来越多,一天要接诊七、八十个病人,由于临床效果较好,当时在成都已小有名气,有“小火神”之称。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我是很幸运的,有很好的家传,就像站在巨人的肩上,起步很高。但是很多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学习才能掌握。

随着我的年龄增大,独立诊病的量逐渐增加,面对临床症候的千变万化,我的处理方法会和大伯父有一二味药的差别,这时我往往会提出质疑。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医者应该具备的良好品格。我祖辈的经验给我打下的坚实的基础,是很重要的,没有坚实的基础不行,学医一定要多动脑子,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看它合不合理,要反复深入,不惜打破砂锅问到底。通过讨论和看实际疗效,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医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践可以检验真理,我大伯父也是非常欣赏我这种精神的,那怕是我错了,他也不会批评我,仅让我今后注意,并帮我把方子调整过来。如果是我的方法更佳,他会很高兴地说:“青出于蓝而甚于蓝了”。对他们总结的理论中有些不够明确的地方,我也会不断的提出质疑,其实祖师郑钦安就不迷信古人,不拘于注家之言,敢于以自己的理解和临床经验,提出新的看法。我祖父更是在看原文的时候颇多批注,甚至改正原文。《扶阳讲记》中,我之所以强调看郑钦安的三部书要看原着,也就是这个道理。

祖父伯父去世以后,我感到非常孤独,再也没有人可以交流了,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现有的知识提出质疑。

通过广泛的阅读,从《周易》到诸子百家,对扶阳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周易》彖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但在谈“坤”的时候却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阳“统天”而坤阴“顺承天”,可见阳气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在《易纬·乾凿度》里提到“气者生之充也”,“夫有形者生于无形”,说明阳气是机体化生四肢百骸的原动力,如果没有阳气便不能温煦化育,阴也就无以独立存在,并壮大发展。同样,《内经》的重阳思想也是十分突出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说明保存真阳之气的重要性。祖父卢铸之曾在他的着述中说:“人之生成,纯在天地之中,阴阳之内,五行之间,一切动静都随阴阳之气机而转,业医者,须识得《内经》所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等奥义,说明阴阳之虚实,变化之盈缩,刻刻都随五行运化之中,上下内外息息相通,无一刻停滞,随日月昼出夜入,昼作夜息,为养生治病之一大纲领也。”这个纲领指的就是在阴阳的关系中以阳气为主导,扩展至五藏而言,心没有阳,血便无法运行;肝没有阳,气机便不能疏泄;脾没有阳,水谷便不能运化;肺没有阳,气也就无法宣降;肾没有阳则水液无以气化。由此可见,阳气的正常布运是机体得以正常运作的关键。祖父、伯父终其一生都在实践和凝练着扶阳的观念,只惜没有在理论上把它具体化、明晰化。为了提升扶阳观念的理性

价值,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提出了中医的阴阳学说中存在着“阳主阴从”的关系,这对于打破现行教材所倡导的机械的“阴阳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去年出版的《扶阳讲记》里,我更加强调了这一关系,在阴阳的变化中,阳是起主导作用的,阳气是人身的根本,治病就要扶持人体的阳气。所以卢氏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阳气宜通”,认为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因为阳气的不足或郁结,这样的不足或郁结便导致了“通”的障碍,而一旦机体的阳气失通,气血就会失通,阴阳的协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用这个观点去看临床上的许多“阴虚证”,就知道这些证的本质实际上还是阳气不足。由于阳的不足,影响阳气生化和输布阴精的功能,因此对于阴虚病人,只要配伍得当,运用大量姜、桂、附不但不会伤津耗液,反而能促进津液的回升和输布。在临床上,我之所以强调以扶阳和温阳为主要的治疗原则,大量使用姜、桂、附,实际上是以卢氏提出的“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的学术观点作为指导思想。在各地的讲座,我也是根据我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大家听,便于现在的人能够吸收。不像我祖父的讲座一般都是讲《易经》、八卦等。在我刚开始进入中医学院的时候,曾经就类似的问题与其他老师进行探讨,当时我所用的就是祖父的那一套,但是用这一套很难沟通,很难交流,从而也就达不到解惑的目的。

还有在用药上,比如现在的附片是个很大的问题,我祖辈在世时,中药的质量是很好的,可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现在的很多中药都不按古法炮制,一般的中药也还问题不大,只是影响疗效而已,但象附片这样的药情况就不同了。附片的古法炮制是用来解决附片的毒性,可是现在炮制的附子由于胆巴水的残余量过多,又带来了胆巴水中毒这样一个新的问题。胆巴水中毒的症状是什么?怎么解胆巴水的毒?尤其对于肾功能不好的病人,这更是头等的大事!面对这些情况,有些时候只好不用附片,但是能不能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找到其它的替代品?所以现在有很多新的问题要去面对,要去解决。在继承祖辈经验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当代的具体情况,通过多年的实践,使我的用药范围有了一定地扩展。在充分使用经方经法的同时,也不避后世之方、迂回之法,这样便使得整个治疗经权不紊,灵活潇洒,富有诗意。这个过程也使我认定了搞任何学问都要自己动脑子,不能巧取。

作为一个中医,我们靠的是望闻问切,而不是仪器检查,所以直觉与灵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悟性,这是非常主要的。其实任何学问要想达到相当的水平,都离不开悟性,即便是西医也是如此。面对一个疑难病症,有没有悟性,有没有直觉判断,它的结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知识越广,经验越丰富,产生的灵感就越有价值。如果你不在中医的研究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即便是老祖宗教给你,你也是不会很好的继承,更不要说有所发展了。每一门学问的发明和进步都离不开灵感,这在现代科学的历史中有数不尽的例子。其实中医又何尝不是呢?这里就举我的一例病人,说明积累是可以产生灵感的,是可以造就悟性的。多年的学习,使我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现在看来这个习惯的养成使我终身受益,因为她使我在许多山穷水覆之际见到柳岸花明。

记得有一例眼疾的病人,这例病人五岁的时候就患眼病,后来逐渐失明了,找我看的时候患儿已是十一岁。患者除了失明,眼前只能数指外,后三年还出现眼球剧痛,复视,父母带着孩子全国上下跑遍了,北京同仁、华西医大、中山医大、上海第一医学院等,西医检查发现视神经水肿、黄斑苍白,有诊断为视神经萎缩的,也有诊断为视神经炎的,经用大量激素,情况可以出现暂时的好转,但是稍有不慎或是外感,视力又会急剧下降。我开始接诊的时候用了治眼的一些常法,眼睛的疼痛虽然有所缓解,但是服药月余视力还不见改善。为此不但患儿父母焦急,我亦为之冥思苦想。就在为此困顿之际,患儿的一个现象提示了我,就是每当吃火锅或吃了过多的麻辣,眼疾就会明显加重,对!这应该是胃的问题、中焦的问题。

由于胃阳不足,中焦阻滞,上下失于交通,精气难以上达,遂有此失明之患。悟及此端,速易调畅中焦之法,药用砂半蔻香陈苓山楂一类,方中无一味治眼之药,可是服用不到一月,视力即大幅度上升,后经较长时间的调治,最终使视力达到1.0以上。此例案例的成功,或者系于顿悟,或者系于灵感,但与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对中焦脾胃的这样一个认识,再好的临床线索,恐怕我们也会熟视无睹。

负笈南京西为中用

虽然由于家学的积累和自己努力的因素,使我在中医的理论和临床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对整个医学界尤其是对西医的了解还是相当欠缺的。中西医之间由于理论体系不同,诊断方法和治疗思路截然相异,病名的使用亦有很大的差别。由于现代人惯用西医的病名,脑子里装的也是西医的知识和理念,如果对西医的东西没有相当的了解和把握,一方面不利于与患者的沟通,另一方面在疗效的判断上也难以令现代人心服口服。从更高的角度来说,要想使中医在当代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必须知己知彼。为此,在伯父的支持下,我于1973年到了江苏新医学院学习西医。临行之前,伯父再三叮嘱我在南京要隐姓埋名,潜心学习,不可抛头露面。到南京后,我严格地遵照伯父所嘱,不露声色地默默学习,但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呢?不到一个学期,我的身份就暴露了,于是我很快成了一名特殊的学生。有关这段的故事和经历,我在《扶阳讲记》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记录,在此也就不再费纸墨了。

南京的学习,使我对西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认识西医不但没有削弱我对中医的信心,反而使我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待中医,更感到了中医的优势所在。所以,三年多的西医学习后,我的中医思想更为巩固了,辩证用药也更为精到。结合我的这段经历,再看看现在的中医院校,为什么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西医以后,便逐渐丧失了对中医的信心?为什么学习西医不能帮助中医,最后反而毁掉了中医?这是需要大家一起来思考的问题。否则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西医,到头来弄成个引狼入室的局面,我想这应该不是我们学习西医的初衷。

识药篇

自郑钦安始,扶阳学派便以擅用大剂量姜、桂、附等辛温之品而着称于世。但业内的很多人士并不理解这样的用药,认为如此大剂地用药实属危险,更有甚者认为这纯属标奇立异、哗众取宠之举。殊不知钦安及卢氏运用大剂辛温药,是有其严密的理论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基于对阴阳的根本认识。此外卢氏的用药尚有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作为支撑。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地大物博,中药品种繁多,效验极为丰富。但由于同物异名、名实混淆、产地不同、炮制相异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医的疗效。因此,学习中药知识对做中医的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我祖父主张:学医者需先识药。祖父的这个建议不但对遣方用药有极大的好处,而且对于掌握道地药材,识别药材真伪也有好处。过去,我们家院子里常常栽种有大量的中药,那些都是我祖父亲自栽种的,

一来可以采摘作为药用,二来也可用以指导教学,这对我认识中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像每一味药的栽种时间、种子适应什么样的土壤,是红土还是沙土,植物长出以后是用根入药还是用叶入药或者是果实入药,药物的收采,以及加工炮制等等,祖父都一一给予教导。比如淫羊藿这味药,它的产地很多,但是道地、上乘的淫羊藿是陕西产的,也只有陕西产的淫羊藿药叶片才有八十一个齿,其他地方产的淫羊藿都没有这个特征。淫羊藿采摘后,只有叶片入药,其它的部分都要去掉。淫羊藿的炮制也是非常讲究的,炒制淫羊藿要用到羊脂,即要用羊脂炼出的油来炒制,因为羊脂油温润而不燥,这样制出的淫羊藿才会温而不燥。如果不用羊脂炒制,那么这样的淫羊藿就会有很大的燥性,临床上就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这样一些专门的教导,我还跟随祖父采药购药,我们家虽不设药房,但是也备有常用的中药,方便家人随时取用。祖父对于识别各种药材的真伪、优劣以及药物的标准、规格,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与他当年遍访全国,考察药物密不可分。经常聆听祖父的这些教诲,听讲医坛佳话、掌故,使我获益良多,对于今后识别药性真伪优劣起到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搞药的人为牟求利益,把已经提取过的药拿来当正品卖,如有一次我就发现药房药柜里的人参竟是提取过的,人参是很重要的一味补益药,有的病必须要用到它,而且它的运用可以决定疗效的好坏,像这类的病如果用到上面的人参,那不等于谋财害命吗?但是这类的药为什么会进到药房呢?我想与我们没有一双法眼,不具备识别的能力是有直接关系的。现在中医药大学的课程把中医和中药分成两个不同的专业,造成中医生不懂中药,甚至也不认识中药,一旦病人是因服药而发生意外,医生不识药,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这是现在中医的很大一个缺陷。

扶阳学派的传承在这200年间一直没有中断,从我的祖父算起也有130多年,祖父行医70多年,伯父接近70年,而从我开出第一张方子到现在也已经有46年的历史。卢氏三代处方无数,所用姜、桂、附等辛温之品极多,临床效果一直相当理想,且没有发生过一例因服用大剂量辛温药物而导致中毒的例子。最多也只是有的病人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煎药,而出现一些麻口的情况。为什么有的人用十来克附片就出现中毒?而卢氏三代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却没有一例意外?我想这与我们对药物的认识,对药性的把握是分不开的。卢门的用方,法深而药简,一个方常常就那么三五味药,多的也就七八味,来去进退,变化的就在一二味之间。药为何能这般简,变为何能这般精?这都缘自于对每味药物的精细认识。可以说对药物的认识,对药性的把握,是卢门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大量辛温药的使用只适用于北方寒冷的地带,而不适用于南方,但在我的病人中,既有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的,也有来自江苏、浙江、广东、广西、香港等南方地区的,有的甚至来自于海南这样的地方。对于来自不同地方的病人,我依然都运用扶阳的法门,治疗上都使用大量的姜、桂、附,结果同样都取得了理想的疗效。有关用药的南北差异,我还在南京念书的时候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当时南京药学院院长叶橘泉先生曾主动约见我,跟我讨论。叶先生称得上是中医界的大师,他知道我的祖父,知道卢火神这个名号,也知道火神是善用热药的一派,但他很难理解为什么这套方法在南京也管用。所以见面的时候,他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传统上四川的用药与江浙一带是有差别的,从清代的几位温病大家都出自江浙,就可以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的医生大都喜用清凉。在饮食习惯上两地也有很大的差别,四川人喜吃麻辣,用辛温似在情理之中,但江浙一带喜甜,味淡而不浓烈,为什么到了江浙你还照用四川的那一套呢?其实叶先生的这个提问更在情理之中。回想钦安去世以后,我的祖父花三年的时间游历全国各地,走访了二十一个省份,一边行医,一边了解当时当地的风俗和医药,为的就是要验证扶阳的理念是否只是限于一时一地。叶先生看了我给他亲戚开的30多张方子,所用都是辛温之药,他认为按照病人当时的情况,完全不应该这样来用药,但事实是这样用药以后,病

情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而且没有任何副反应,这就令他大惑不解,追问我这样用药的机理到底是什么?我的回答:核心就是“重阳”、“扶阳”的思想。郑钦安在《医法圆通》中说:“仲景立四逆,究竟是专为救这点元气说法。……此方不独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知得此理,便知得姜附之功也。今人不知立极之要,不知姜附之功,故不敢用也;非不敢用也,不明也。”郑氏指出很多医者不明白“立极之要”,实际上就是说他们不明白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不明白“以火立极”,就不会认识阳气在人体中的主导地位,就不会理解扶阳这个法门的重要性,也就不知道姜、桂、附的价值所在。郑氏又说:“予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说明对阴阳之理的把握是有效地运用姜、桂、附等辛温药物的前提。

医德篇

我的祖父卢铸之先生不仅医术精湛,更令我钦佩的是他高尚的医德。在民国的时候,政治动荡,贫富悬殊,贫苦大众生病,很多都是因为营养不良,然而那些达官贵人却是肚满肠肥,祖父看到了社会上这许许多多不公平的状况,决定要透过自己的事业帮助贫苦大众。当时祖父的诊费非常之高,看一个病的诊金是四个银圆,在民国时期,黄金价最高的时候,一两黄金可兑换五十个银圆,而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每个月就只有两个银元,可想而知四个银圆的诊费有多贵!这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负担得起的,所以这个价完全就是用来针对有钱的群体。但对于贫苦的老百姓,祖父却分文不收,不但赠医,还要施药。为此每天都要安排几十个免费的号,让不能负担昂贵诊费的人来看病。对于这批病人,只要拿着有卢氏记号的处方到同仁堂或德仁堂就可以免费抓药,而卢家则会按时派人到二堂去结帐。祖父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大医精神、大医情怀的人。由于祖父爱国爱民,所以深受成都百姓的爱戴。1963年祖父于成都逝世,享年87岁,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省委、省政府都发出唁电以示哀悼。出殡当日,前往参加追悼者均自发地披麻戴孝,长长的送葬队伍有千余人之多。

祖父临终的时候,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崇汉,爷爷不行了,不能再带你了,以后你要好好跟你大伯父学习!要让卢氏医学发扬光大!”说罢穿好衣服,走到太师椅前坐下,两目合上,无声无息,安祥地离开了人世。按照佛门的说法,这样的离世称为“坐化”,若非相当高的成就,是不可能以这种形式离开人世的。祖父的逝世令我非常痛心,当时我便发誓要继承祖业,做一个大医,不为个人名利,但以救伤扶危为己任。行医四十多年至今,我始终不敢忘记当日的立志。

传承篇

从南京归来至今已整整三十年。三十年来,虽然祖训不忘,振兴中医、光大卢氏医学之宏愿不忘,但是大多时间也只能洁身自好,难有所为。说得悲凉一点:“三十年来能忆事,多在无可奈何中”。

由于现行中医教育体制的限制,由于中医教材的限制,作为老师不能越雷池一步,这

就将中医那种活脱脱的精神给禁锢住了。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曾经因讲授教材以外的东西,曾经因临证用方不合某些权威的心意而被停教、停诊……往事悠悠,不堪回首。作为一个饱受家学和深谙临床的老师,明明知道现行教材的这一套并不符合实际,明明知道还有更好、更快捷的路子可以造就人才,可是却欲教无门。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热血青年满怀着对中医的热心而来,却大都扫兴而归,内心的这份凄怆和苦楚,是难以为人道的。

中医的教育一直是我思索的大问题,中医怎么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传承下去?卢氏医学怎样传承下去?为什么现行的中医教育很难培养出理想的中医人才?这使我想到了艺术的教育。艺术也是一门很传统的学问,可是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培养了一批国际知名的大师,钢琴有钢琴的大师,小提琴有小提琴的大师,声乐有声乐的大师,民乐也有民乐的大师,绘画的人才更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同是传统的学问,艺术门类可以造就出人才,而中医却不能呢?我想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艺术门类仍沿袭着传统的师承教育。即便是在大学,师承教育亦占据着主导地位。理论或概论可以上大课,但是轮到教具体的东西却都是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小课。我们很难想像上上大课,讲讲曲目和指法就可以培养出一个琴师来,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没有一对一的教习,没有手把手的操练,很难造就出一个高水平的琴师。我的经历告诉我,中医这门传统的学问亦是如此,比如脉学,现在是诊断课照本宣科的讲一番,再见习几次课,脉学就算讲完了。更有甚的是教诊断的老师自己对脉学没有体会,就像一个不懂弹琴的老师他可能教出琴师来吗?中医的教育其实已经处在这样尴尬的局面,可以说相当多中医院校的老师自己并不会“弹琴”,可是他们却在年复一年地培养“琴师”,这就是我几十年目睹的中医教育之怪现状。

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过去几十年,我一直谨守圣言,独善其身。现在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迎来传统文化复兴的春天,如果因缘际会,我愿为了振兴中医、光大卢氏医学而兼善天下。

二零零七年元月二十四日于成都火神轩

卢崇汉老师讲稿 2

卢崇汉老师第四届扶阳论坛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讲稿 2 从卢氏来讲,我从事中医几十年,虽然从郑钦安到我祖父,到我大伯父。卢铸之,卢永定,他们没有明确提出桂枝法,四逆法。但是七十年代初,通过整理家里的病案,就发现了,在临床对疾病的处理,可以说无论什么疾病,到我们手上都是采取这样的方法治疗。 首先看起来用了桂枝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最后,看起来用了四逆汤的加减,但又不完全是。1973年,我在南京做一个学术讲座,我将这个扶阳的思想在江南的应用。当时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一些问题。那时我接近三十岁了。所以到后来,我一步步地认识到,我提出了卢氏的桂枝法。桂枝汤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桂枝法呢,我开了一千条桂枝法的方子,都有哪些?有桂枝,有苍术,或者白术,有陈皮,法半夏,茯苓,生姜,炙甘草,在一千个方子里面都是这样,并且涉及的病种相当多,不但是外感病,也有不是外感病。当然,在这些方子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这样根据临证处方。 在中医药大学的时候,我就讲,一个中医,你现在是中医学生,以后要当中医大夫,如果你能够把张仲景的桂枝汤用活了,你就能够解决临床遇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学们不太相信,确实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好桂枝汤,桂枝汤的机理,各家说法太多了。桂枝汤变成桂枝法就更加灵活了。 我就是在研究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桂枝汤的变化的基础上,

用桂枝汤的变化,仲景不外乎就是20多个方。那么用桂枝的,包括肉桂,仲景三百多个方子里面有70多个,但是还不是很广泛,如果你用桂枝汤,你可以演变出几千个方出来。我打比方,就像买彩票,虽然只有20多个,30多个号码,但是,可以有好多的排列。桂枝法中,如果有些药物不该选用,你选了,就是败了。桂枝法,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当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很好的境界,对桂枝法的应用,例子很难举,因为变化太灵活了,它可以是为某一个人定做的,别人就绝对不能吃。但就这几味药物,你大胆的用了,会比你没有使用它之前效果好得多。 我们谈四逆法,这个四逆法是我们天天在用的一个法,它可以是一,附片,炙甘草,生姜,可以是,二,附片,白术,砂仁,生姜,炙甘草,可以是,三,附片,苍术,益智仁,仙灵脾,砂仁,炙甘草,姜,它都有,附片,姜,炙甘草,对于四逆法有这样的认识。 七十年代初,我积累了三年的病例,通过三年的病例,一个方,一个方地找,附片,炙甘草,生姜,后头百分之九十以上就这些药物,这就有了共性了,所以我当时提出,当时大伯父卢永定也在,卢氏有很多法,但实际上都是四逆法的基础上得来的,如果没有这三个,就没有四逆法的存在。当时大伯父认可我的说法,我们看了那么多的病,我们具备了几十年的治疗经验,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病例已经很齐全了。都是这样治疗的,虽然除了姜桂附,还有其他的药物。 六七年前,我讲过,我把1992年看病的资料做分析,总共用了多少桂枝,多少附片,多少姜。我对四逆法有很多研究,还在中医

医应通儒高等中医教育理念的回归

第26卷第11期卫生软科学V ol.26 No.11 2012年11月Soft Science of Health Nov.,2012 ●医学教育● 医应通儒:高等中医教育理念的回归 李春燕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分析了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医高等教育面临的现状,提出了结合实际且顺应学科发展的“医儒结合”的理念,为当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中医教育;医应通儒;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800(2012)11-0956-03 总体看来,近年的社会环境变得有利于中医复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包括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现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内的许多有识之士都明确表示“支持中西医并重、结合”。但目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淡化、中医药的理论创新有待突破性的进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在缩小等,这些问题无疑都事关中医药的生死存亡。针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窘境,学者从国家政策、中西医对比与贯通、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诸多见解和措施。其中有学者指出,发扬中医药学要从中医高等教育这个源头入手,只有造就一大批真正懂中医、爱中医的高等人才才能使中医走出困境。可是,一方面目前全国的中医院校每年毕业数万名学生,中医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逐年攀升,另一方面真正能够继承中医事业的毕业生却很少。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中医事业后继乏人的困境。因此,本文在分析中医高等教育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打造稳定的中医人才队伍需要在中医高等教育中加强儒学知识的熏陶,医儒结合、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真正爱中医、懂中医的高等人才,才能使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不断发扬光大。 1 科学主义背景下中医高等教育面临的困境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主义(Scientism)开始在人类思想领域中大行其道。所谓科学主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它可以推广用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②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用于包括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领域,并规范这些学科的内容[1]。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西方科学及其标准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得到崇信和宣扬,相伴而行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抨击。凡是不符合西方“科学”的东西,都要遭到科学主义的批判。为了迎合环境的这种变化,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重要阵地的高等中医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西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多按照西方医学的教育模式进行自己的学科构建,强调用西医的科学方法、科技手段来研究中医药,力图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证明中医药的科学性。目前在中医院校,鼓励学生用动物来做实验或者热衷于用分子生物学等来研究中医药已经成为常态,用符合中医文化特征的方法来学习和研究中医倒显得格格不入。中医院校出版的新教材也越来越接近西医教材的标准,中医教材象西医教材一样,把语言的标准化、客观化当做自己的追求,希望借此证明自己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与儒学密切相关的主干课程——医古文、中医哲学基础反倒越来越被边缘化。似乎这样一变,中医就会符合西医的科学规范,中医也就后继有人了。然而事实证明,完全用西方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不仅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反而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西学和西医的冲击下,困境中的中医教育一方面丢掉了传统的人文基础,另一方面又难以与西医真正接轨,因而困境加重。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被教育者陷入迷茫 一般情况下,中医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生活在现代科学文化大环境中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在中学阶段打下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习惯了抽象逻辑思维模式。进入中医高等院校,对这些高中生来说,意味着要转而接受一种古老的医学知识,其时代文化、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都和其本身具备的素养有很大反差。当他们运用抽象逻辑思维模式去寻找中医理论中关于“三焦”、 * 收稿日期:2012-07-19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对策” (2012D08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春燕(1976-),女,安徽太和人,湖北中医药大学文法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 956

李可-创立破格救心汤的主要指导思想

中国第一批的赤脚医生啊也没有什么学问,就是在中医治疗的第一线,在乡下在农村为人民生命健康摸索出来这么一套行之有效有效的东西,我现在主要讲一下我的一些主要思路和方法,这个思路方法他是来源于易经,来源于内经,来源于伤寒杂病论,总起来有这么几点, 第一个,就是凡是病,都是人体的本气自病。所谓人体本气就是先天肾气和后天脾胃之气构成的这个浑元一气,这个就是人体的本气,所有的病啊都是本气自病然后才形成的一些后果,这个外因不是占主要成分,本气呀这个为生命的两本,一个先天之本一个后天之本,如果两本飘摇哇,危若垒卵,就好像把那个鸡蛋罗在一块一样,随时有破碎的危险,这是我攻克疑难病症的一个主要观点。 第二个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久病、难症、痼疾,重危之症先救胃气,保的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见病治病,不顾两本,枉用苦寒攻伐,医之罪也。胃气一伤,非但不能运化饮食,亦且不能运载药力,所以凡治病以顾护胃气为第一要义, 第三点,先天肾气号称命门之火,中国在清代火神派的始祖郑钦安,讲过这么一句话,唯此一丝真阳为人身立命之本,清末民初的彭子益先生,他把这个命门之火,人身这个元阳叫做阳根,这个阳是人身的一个根子,如果这个根子动摇了,那个生命就危险了,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道理是根据河图洛书上的五行以土为中心的观点创立的,火可以生土,脾胃在人身就像一个釜,就是一个做饭的锅,而元阳就是釜底之火,所以凡是治脾胃之病,本药不效,你很快地去温阳,命门之火,这个火旺之后,自能生土,他的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就是这样的话,理中汤、桂附理中汤可以治百病。 第五一点,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这是张景岳的一个观点,他就说这个心肝脾肺肾的五脏伤损后果最后就损伤人的肾气,就是根本动摇,所以我总结生死关头救阳为急,存得一丝阳气便有一丝生机,这个就是我在六十年代创立破格救心汤的主要思路就以上这么五点。 另外谈一下我对伤寒学习的一些个领悟,我觉得一部伤寒论397法,只是两大法,保胃气以救肾气,救肾气以保胃气之法,113方只是两方,一个四逆汤一个理中汤,当然还有外感了。我们知道伤寒论太阳病条文最多,而且这个误治也最多,救误的方法也最多,所谓误治主要是汗吐下三法应用不当,损伤了胃气,也就是损伤了中气,所以所有救误的方法首先是救胃气,救人体的本气,因为这个胃气一伤升降乖乱,应当升的反而下降,应该降的反而上逆,这个五行运动啊就出现了偏颇,所以这个根据彭子益先生的观点,这个救胃气就是恢复中轴,他把人的这个12经的中气比成轴,中气为轴,这个救胃气就是保护这个轴,拨动这个轴来运转12经五脏六腑,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这个不但是易经的观点,内经的观点,也是伤寒论的精华所在,所以这个救胃气扶中轴升降通畅以后哇,因为这个中气是升降的一个枢纽,升降通畅以后哇中土运转正常,四维就是肝心脾肺运转复常以后这个病就好了,治少阴病阶段一点真阳将亡,内经有句话说出入废则生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个就到了生死关头了,所以生死关头阳根将拔,就是把一个人的生命根基连根拔起了,破阴回阳以挽生命,就是刚才我上面讲的基本观念里的,生死关头救阳为急,我觉得我一生学习伤寒论,学的也不到家,有好多没有学好,这个要怎么样呢,重要的是由博返约,就是我们学了不仅是伤寒论,学了好多的古代的书籍,古代各家的学说,究竟怎么办,这么一大堆的东西,你从哪入手,这个由博返约非常重要,彭子益的圆运动古中医学有这么一句话,他说伤寒的理络就是表里寒热这四个字,表里寒热四个字就可以贯穿113方,如果把它和在一块不过3个方子而已,就是除了我刚才说的四逆汤、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成为治疗一切外感病的

2010年全国中医药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2010年全国中医药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仅供参考) (2010-12-23 16:53:35) 转载 标签: 分类:杂谈杂记 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健康 资料来源难于找到可信服的出处,但内容有些道理,所以拿来与博友参考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上海中医药大学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 16、河南中医学院 17、陕西中医学院 18、云南中医学院

19、广西中医学院 20、安徽中医学院 21、甘肃中医学院 22、贵阳中医学院 23、山西中医学院 分类排名 一、从建校时间排名:1956年,政府决定在东、南、西、北各建一所中医类本科院校,即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四所是最早建校的中医类本科大学。 二、从更名时间排名:各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医学院,从90年代以来,一批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 1993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年,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 除外,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9所尚未更名。 三、从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座三甲医院

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座三甲医院 如今,大家去医院看病,除了挂号、排队的问题,恐怕就要属不知道该看哪个科室了。医院的科室纷纷杂杂的,内科、外科、眼科、妇科、儿科、男科…… 琳琅满目的科室,对于极少去医院的我来说,太过陌生。 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座医院 去找中医看病,不必考虑太多,没有繁琐的各种检查(很多检查都是不必要的),不必托关系挂号,不必花费昂贵的医药费…… 很多人有亚健康的问题,一身的毛病,比如女性朋友们头晕眼花了,心悸多梦了,手足发麻了,月经量变少,或闭经了,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的毛病,这些小毛病看似都好不相关,要去医院看的话会怎样?内科、外科、妇科……一堆的科室等你去“拜访”,杂七杂八的药下来,不花个千八百才怪。最

后呢,这些小毛病好了没?没好,但是以为钱花出去不少,心疼的让这些毛病更加严重了几分。 找中医看呢?望闻问切,号脉、看舌头、问几句生活习惯,老中医一句:“姑娘,你这是血虚啊”,简简单单一个体质问题,OK了,开方拿药,不超过3百大洋,拿一大包药回去煎吧。有效吗?不敢确定有效吧,看大夫实力了。 为什么说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座医院,一个顶尖中医,就是一座三甲医院呢? 内、外、妇、儿……科,除了必须需要手术或者急救的病人之外,一位好的中医都能看。 太原张建银老师、成都卢崇汉卢火神中医堂、化州董草原中医堂、太原潘洪君潘老…… 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医高手,朱良春、彭重厦、邓铁涛、倪海厦、李可……,他们,一个人就是一座医院,一个人就扛起了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重任。 曾经的古中医,一个村,一个县,只一位老先生,就担起了周围所有病人的各种疾病,一个人就是一座如今的医院,寻常感冒找他,沉珂重疾找他,人人都害怕的传染病、霍乱、鼠疫也找他,他只是一个人啊,却承担起了一所医院的责任。这就是我们的中医,这就是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嫌弃厌恶的传承。相比于西医院豪华的样子,我更喜欢朴实的中医,更

中医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医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医是我国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传承方式,大概有家传,师带徒,学堂,学校以及大学五种模式。 远古中医教育模式——家传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和生产中发现了医药知识,并相应地产生了最原始的医学教育形式:口传心授。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医药知识经验的增多,口传心授被家族和师徒相传的中医教育形式取代。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钱塘人(今杭州)徐之才,从他的五世祖徐熙以下传至他的兄弟,六代之中就有十一个名医,是我国中医教育史有案可稽的最早的家族相传式中医教育的实例。中医的家传包括父子、叔侄和兄弟等,一般由长者担负教育责任以继承家学。由于世代相传的医疗经验的积累,知识就比较专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很多中医专科和中医世家,同时也造就了很多名医。如浙江的归安(今湖州一带)凌氏针灸流传十五代,宁波陆氏伤科与宋氏妇科、绍兴钱氏女科、桐乡陈木扇女科等等也相传多代。浙江明代针灸学大家杨继洲(巨洲人)和外科名医陈司成(海宁人)、清代本草学大家赵学敏(杭州人)和伤寒学大家俞根初(绍兴人)等都是名医世家。他们所创制的行之有效的家传医疗经验与方药,为中医宝库增添了光彩,家传式的中医教育形式后世一直沿用下来。 传统中医教育模式——师带徒 伴随家传式中医教育出现的是名医带徒的师承教育。这种中医教育形式越过了“医术秘不外传”的雷池,扩大了医学流传的范围,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医家,适应了民众防治疾病的需求。许多医家在传授时结合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见解发挥前人的学术,相继各树一帜,各成一说,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中医流派,促进了医学的争论、交流与发展。比如浙江南宋时期仁和(今杭州)人稽清,擅长正骨术,因而名声很大,时间一长人们反而忘记了他的名字,只知有位“稽接骨”。他先是在江浙一带行医,后来年纪大了,就在山阴(今绍兴)定居。由于骨伤病人较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家人又不在身边,于是就招收了几个学徒作帮手。这几个学徒出师后又分别收门传授稽清的骨伤科技术,就这样师徒相授数十代,经历了八百余年,至今在浙东一带仍很有影响。因为骨伤病人不易行动,稽氏传人大都经常主动去各地“巡医”,方便患者就治。只是每逢农历三、六、九、十三、十六、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日才在绍兴的诊所接治病人,后来当地的老百姓就把稽氏伤科称作“三六九伤科”。古代名医在接收徒弟时都要经过十分精心的挑选,要求徒弟聪慧、勤奋、诚信,并且有良好的品德,而弟子为了寻求名师,更是不辞辛劳,遍地求访。 早期官办中医教育模式——学堂

2006年6月26日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

2006年6月26日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 卢崇汉先生2006年6月26日国医堂门诊病历情况,全部病例情况统计如下(单位为G) 李某女 79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两个月) 西医诊断:肺癌。 主诉:咳嗽、气喘促症状好转,痰少已无血丝,纳增,精神好转。 四诊:舌微绛,苔白腻罩黄,脉滑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广紫苑15 茯苓15 法半夏20 陈皮15 木蝴蝶20 杏仁15 石菖蒲20 浙贝15 瓜蒌壳15 苍术15 砂仁15 炙甘草5 生姜20 黄某某男 7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9个月) 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 白术15 杭巴戟20 菟丝子20 白晒参10 黄芪50 砂仁15 木蝴蝶20 阿胶20 肉苁蓉20 枸杞20 炒麦芽20

路党参30 炙甘草5 生姜60 郑某某男 73岁成都初诊 西医诊断: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腿脚无力,无法正常行走,舌僵吐字不清,痰多不利。四诊:舌质淡淤,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 白术15 胆南星15 石菖蒲15 法半夏20 陈皮15 明天麻15 南山楂20 硃茯神15 炙甘草5 生姜50 许某某男6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1年余)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咳嗽减,已无黄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减轻,人已不畏风了。 四诊:舌质暗,苔薄白腻罩黄,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90 白术15 砂仁15 地肤子15 桂枝尖25 茯苓20 木瓜20 淫羊藿25 杜仲20 炙甘草10 生姜60 干姜30 徐某女5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3次)

2019级成人高等教育中医药大学本科

2019级成人高等教育中医药大学本科 班 《经穴局部解剖学》作业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肩部的体表标志不包括(C ) A、锁骨 B、肩峰 C、肱二头肌 D、三角肌 E、喙突 2、肩部最高的骨性标志是(B ) A、锁骨 B、肩峰 C、肱骨大结节 D、三角肌 E、喙突 3、肘窝的中心标志是(A ) A、肱二头肌腱 B、肘深淋巴结 C、正中神经 D、肱动脉 E、以上都不对 4、常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是() A、第3颈椎棘突 B、第5颈椎棘突 C、第7颈椎棘突 D、第1胸椎棘突 E、以上都不对 5、参与三边孔围成的结构是(A ) A、大圆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B、大圆肌、小圆肌、三角肌 C、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 D、大圆肌、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 E、以上都不对 6、腕管综合征压迫损伤的神经是(C ) A、骨间前神经 B、皮神经 C、正中神经 D、桡神经 E、以上都不对

7、上肢肩部的体表标志不包括(B ) A、锁骨 B、肱二头肌 C、肩峰 D、肱骨大结节 E、三角肌 8、肩袖的组成不包括(E ) A、冈上肌 B、冈下肌 C、小圆肌 D、肩胛下肌 E、三角肌 9、颅顶部的“危险区”是指:(E ) A、皮肤 B、浅筋膜 C、枕额肌 D、帽状腱膜 E、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10、成人颅顶骨最薄弱处是(C) A、前囱点 B、人字点 C、冀点 D、乳突部 E、额鳞部11、翼外肌浅面经过的动脉是( E ) A、颞浅动脉 B、脑膜中动脉 C、下牙槽动脉 D、颞深动脉 E、上颌动脉主干 12、不参与构成肌腱袖(肩袖)的有(A ) A、大圆肌腱 B、冈上肌腱 C、冈下肌腱 D、小圆肌腱 E、肩胛下肌腱 13、通过三边孔的结构是( D ) A、肩胛下血管 B、旋肱后血管 C、旋肱前血管 D、旋肩胛血管和桡神经 E、胸背血管 14、腋动脉第2段发出的动脉有(B )

如今的附子炮制过程看的我寒心痛心啊

(转帖)(转载 半部居士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一 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使用附子来治疗阳虚、脱阳的方比比皆是,如着名的“四逆汤”、“白通汤”、“附子汤”、“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等。据统计,《伤寒论》全部112方中使用到附子共计10余方。而对于中医扶阳学派(火神派)来说,附子如同一国之君一般,其重要性更是不可言喻。在卢氏扶阳学派祖师爷卢铸之、卢永定老先生立法处方中,附子的运用占到全部处方的3/4以上。但到了现今“卢火神第三代传人”卢崇汉先生,附子的运用却在减少,甚至有段时间卢火神已少用附子,是什么原因促使最擅用附子的卢火神少用自己的拿手好药呢?卢火神的回答是:“附子的质量在下降,附子的药效在降低,甚至还有副作用在增加!” 附子的生长特性是:冬至一阳生时栽种,三月末打尖、去枝、修根(促进根茎和附子的生长),四月末二次修根,到夏至阳尽之时,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也正是采挖之时,如不及时采挖附子将很快烂掉。 很早卢火神就想亲自前往附子的产地实地考察附子的生长、采挖以及炮制过程,探索附子药效下降的真正原因,谋求恢复附子功效的方法。 夏至刚过数天,我们一行7、8人随从卢火神一道前往附子的道地之地——江油中坝,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 已时左右,驱车到达中坝的河西大桥。国家中药材公司中坝附子公司的汪总一行已在此等候多时,随及步行前往附近的田间观看采挖情况。 附子原图

半部居士实地调研附子的采挖及炮制过程二 汪总从事附子有关工作已近40年,对附子生长、采挖、炮制均有发言权。据他介绍,中坝种植附子始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清。而到60年代时达到鼎盛,种植面积最多达5000余亩。但从此开始衰退,近十多年更是快速萎缩,今年的种植面积仅为1200余亩。当然收购价格也是一低再低,前几年甚至为每公斤三、四块钱左右,极大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近两年价格才略略回升。汪总在分析这种现状时,总结出两点原因:一是教材原因,50年代为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在全国新办了许多中医院校,将全国优秀的名老中医从民间汇集于中医院校及中医医院,在课程设置上放弃中医经典,大肆采用统编教材,而统编教材的编制者恰恰是受金元以降医学思想影响较深之人,误解阴阳平衡,重用寒凉之法,加上教学与实践脱离,近亲繁值几代后,培养出的学生已无疗效水平,更不用说灵活使用温阳重剂——附子,大都陷入“附子有毒;非身凉、四肢厥则不可用;非危证不用”的怪圈,用汪总的话就是:“学院派不用附子”。二是政策原因,“药典”颁发后,里面明确记载附子用量的上限是15克,如果能用附子的医生开方用量超过15克的话,则有可能成为医疗事故的责任人,而根本不管这医疗事故是不是附子用量造成的。综上所述,这是导致附子市场极度萎缩的两个主要原因。 我们不由得感概,从附子市场的衰败也可从一方面折射出中医、中药市场的全面衰败。政策往往是一把双忍剑,不管发心如何好,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大办中医院校,无非是想大力发展中医中药,想通过西方的教学模式大规模复制人才,但结果呢?现在许多中医院校的老师根本没有能力看病,不能看病的老师能培养出能看病的学生吗?基本上是天方夜谭。而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趋势分析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趋势分析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趋势分析 导读: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中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踏上了国际化之路。了解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化解其矛盾与问题,提出其办法与思路,对于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机部分。中医药教育,尤其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在内,层次、科类齐全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拥有独立设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44所,另有设置中医药专业的西医药院校75所,非医药院校、研究院所126所,在校生达30余万人。因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地位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在制订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时,总是把中医药连同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作为最有条件首先走出国门的两个领域来规划。高等学校也完全有能力、有责任率先走上世界,实现与国际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对话与交流,并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和发展自己。实际上,我国中医药院校从1957年起就开始招

受外国留学生,此后中医药留学生教育规模和范围持续、稳定扩大,目前已有10多所中医药院校设立了承担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国际教育学院,招收的留学生遍及世界各地。留学生教育层次也有了很大提高,学历教育包括博士、硕士、本科等层次,非学历教育包括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和短期进修生等多种形式。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医药学成为来华留学最热门的专业,其规模已牢牢占据我国自然科学留学生教育人数之冠。同时,在走出国门方面,经过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显着标志之一。 (二)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中医药国际化是同一进程的两种力量。它们互为基础、互相推动,将祖国传统医学成功推向了世界。实际上,尽管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潮流,但中医药学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却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的范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9年,即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东渡扶桑,首次将中医药带出国门。从公元6世纪起,针灸学开始传向国外,先是朝鲜、日本,17世纪后传人欧洲,长期领先于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到进人近代,现代医学兴起之后,传统医学的地位迅速衰落,中医药学也逐渐沦落为“民间医学”甚至被讥为“伪科学”。近年来,“回归

2020最新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0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中医学专业介绍 中医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中医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适应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的高层次研究应用型中医学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他们将来从事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西医并重”,是中国政府在医疗界制定的基本方针。中医药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对中医学人才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 但是,与西医类医学专业相比,中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确实比较困难。大中城市的医院即使需要中医人才,也是倾向于从社会上招聘富有经验的老中医。 在中国以外(如东南亚),中医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一些国家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出国就业也是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一条出路。 考研方向 中医学考研的相近方向有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基础理论等,还有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等学科方向。

慎对扶阳派重用附子。

这里牵涉到对附子的药性的理解。附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下品,属于不可长期服用之品。附子走而不守,并不能补益元气,它所起的作用是激发人体储存的元气或者说元阳,有人认为,这种激发作用和激素的作用相类似,都是将人赖以生存的能量提前支取,所以是不可持久的,有危险的。 阳和阴并非完全对立,非此即彼,除阴虚阳虚之外还有阴阳两虚,最为棘手。补阴则阳不足,壮阳则阴不足,而阴不足会导致血不足,壮阳会耗阴动气,导致气血双衰,又反过来引起阳虚,就象燃烧灯心,不加油光加火,最终要烧光光的。故畏寒之症不可一概以阳虚而论。伤寒论中有四逆散,也是治疗手脚怕冷的,其中并无壮阳之药物。即使阳虚,也分很多档次,重症才用附子。还有阳和汤,就用麻黄肉桂,不用附子,临床效果还是不错的。桂枝汤其实也是补阳的。我觉得火神派有点走火入魔的味道,动不动就是几十克附子,非常人可以承受,一病一方,因人而异为好 本品具有镇痛作用,临床上用于缓解癌痛,尤其适用于消化系统癌痛;外用时能麻痹周围神经末梢,产生局部麻醉和镇痛作用;有消炎作用,本品毒性极大,能兴奋麻痹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兴奋麻痹胆碱能神经和呼吸中枢,兴奋心脏迷走神经,直接毒害心肌细胞。还有发汗作用 伤寒重温阳,也多用白虎清气,承气急下救阴 温病重护阴,也要生脉饮,参附汤,四逆汤回阳救逆

自东汉伤寒论后,一些医生学艺不精一味重温阳。 到宋金元时期始觉不能太过温燥,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注重滋阴降火,后来者不精通学习,一味苦寒,又太过了。 到明之后,张景岳等又纠正那些盲目尊崇刘河间,朱丹溪等人的错误,注重温补。 到清中期,又有叶天士,吴鞠通纠正那些盲目温补者,重竖温病派旗帜。 名家们都没错,错的是那些一味推崇某个单一学派,却不能全面,系统学习,学得一鳞半爪就认为练就屠龙技。 最近看叶案,虽以自拟方为主,但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栀子豉汤,半夏泻心汤,白虎汤,麻杏石甘汤,旋覆代赭汤,黄芩汤,真武汤,乌梅丸,炙甘草汤,苓桂术甘汤,麦门冬汤,肾气丸,甘麦大枣汤等都常加减应用。 扶阳,最怕那些——画虎不成反类犬,动辄附子60,120克,把某某名家的个别病案当成金科玉律,能不出问题吗? 附子的用量与煎法 张仲景用附子分生、熟,生者用于回阳救逆如:四逆汤、白通汤,炮者用于温阳扶阳、散寒除湿,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等。考其用量,一般用一枚,甚者二枚,最多为三枚,按一枚20-25计算,大约在80左右,而扶阳派诸家用附子则多为大剂量,甚者超大剂量,郑钦安、吴佩衡、卢铸之、卢崇汉、范中林、李可等常用量都在30

循证医学对中医教育的意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7月第30卷第4期:2墨:墅些堂堂坠璺璺!堂鱼堂!篷堂墅型垒2鲤鱼丛堡!!丛鲤丝竺!坐:兰塑21堂:!Q塑2:堡 循证医学对中医教育的意义 张星 (武汉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循证医学是一新兴的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临床研究及实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为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证据。在中医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将会为中医证明自身医学价值,跻身于世界科学体系提供机会。 关键词:循证医学;中医;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68X(2007)04-0078-0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它正悄悄的推动着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否有必要在中医教育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其意义有那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强调医师对患者作出的任何临床决策必须基于当前得到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医师个人的经验和来自患者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并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而制定,从而保证患者得到当前最好的治疗效果¨]。循证医学是以高质量的系统评价结果或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1"031一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结论,作为最高级别的证据,来评价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即总病死率、生活质量和成本效益)。循证医学所关注和评价的是一些最终结局(即终点指标,包括总死亡率、脑卒中、猝死等)、生活质量以及对卫生经济学指标的影响(如费用一疗效比)等,而化验指标、仪器或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中间指标或替代指标的改变则作为参考。 2中医与循证医学的结合 在西医作为主流医学的当今社会,中医依靠其独特的疗效被人们认可。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尚难以用客观、准确、可重复的实验数据说明其疗效,长期被拒于科学体系之外。但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思维理念淡化了基本原理的研究,仅对临床的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口J。这对于以疗效著称的中医无疑是一次被世人认可的机遇,而且在某些方面中医与循证医学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例如两者都重视证据的获取和评价,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注意个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文献的收集和整理,这可以说是循证医学的雏形;第二,中医的一些理论与循证医学是统一的,如中医的“整体观”强调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以提高生存质量,这与循证医学以“患者的最终结局”的判效指标是相通的;第三,中医以“简、便、验、廉”著称,循证医学也强调费用一疗效比,而且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强调中西医结合,这也为循证医学观念在中医学领域运用打下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当然,循证医学与中医结合还存在着许多困难有待解决。数千年来,无数中医学家虽然留下了大量古代文献,但基本上是个案验例,这在临床证据分级中层次较低,近年来中医的临床疗效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是小样本的阳性报道,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中医的某些概念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已成为进行科学评价疗效的障碍。如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但“证候”缺少客观化和标准化,使得难以开展系统评价Ho。 3循证医学对中医药大学生教育的意义 循证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中国乃至世界也才刚刚起步,在中医领域引入循证思想的时间更为短。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虽已对一些治疗方案进行了系统评价,但多由于缺乏随机方法样本小,

卢崇汉病案(扶阳讲记后附病案)

卢崇汉病案 附录三 2006年6月26日卢崇汉先生门诊处方全纪录 卢崇汉先生2006年6月26日国医堂门诊病历情况,全部病例情况统计如下(单位为G) 李某女79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两个月) 西医诊断:肺癌。 主诉:咳嗽、气喘促症状好转,痰少已无血丝,纳增,精神好转。 四诊:舌微绛,苔白腻罩黄,脉滑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广紫苑15茯苓15法半夏20陈皮15 木蝴蝶20杏仁15石菖蒲20浙贝15 瓜蒌壳15苍术15砂仁15炙甘草5 生姜20 黄某某男74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9个月) 西医诊断: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主诉:晚上未出汗了,胃口正常,二便调。 四诊:舌淡红,苔白腻罩黄,脉沉缓。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75白术15杭巴戟20菟丝子20 白晒参10黄芪50砂仁15木蝴蝶20 阿胶20肉苁蓉20枸杞20炒麦芽20 路党参30炙甘草5生姜60 郑某某男73岁成都初诊 西医诊断:高血压,小脑萎缩、脑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腿脚无力,无法正常行走,舌僵吐字不清,痰多不利。 四诊:舌质淡淤,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60白术15胆南星15石菖蒲15 法半夏20陈皮15明天麻15南山楂20 硃茯神15炙甘草5生姜50 许某某男6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1年余)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咳嗽减,已无黄痰,膝关节、踝关节肿痛减轻,人已不畏风了。 四诊:舌质暗,苔薄白腻罩黄,脉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制附片90白术15砂仁15地肤子15 桂枝尖25茯苓20木瓜20淫羊藿25 杜仲20炙甘草10生姜60干姜30

徐某女52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3次) 西医诊断:荨麻疹。 主诉:全身瘙痒明显减轻,大便略干,多喝水后脘腹微胀痛。 四诊:舌质暗红,苔薄白根略腻,脉浮略紧。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20苍术15法半夏20地肤子15 小茴香20青皮15香白芷15蛇床子15 苍耳子15硃茯神15南山楂20生姜20 炙甘草5 雷某女43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4次) 西医诊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 主诉:昨日感冒,今日头微痛,咽痛,口干欲饮。 四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略紧浮。 处方1:三付,每日一付,先服。 桂枝尖20苍术15法半夏20香白芷15 石菖蒲20陈皮15广紫苑15茯苓15 南山楂20生姜25炙甘草5 处方2:三付,每日一付,后服。 路党参30白术15陈皮15砂仁15 秦归身15杏仁15石菖蒲20浙贝15 瓜蒌壳15杜仲15炒麦芽15木蝴蝶20 炙甘草5生姜20 岳某女40多岁成都复诊(已连续复诊一年余) 西医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诉:前两天过食生冷后导致腹痛、腹泻,牙龈未出血,皮下无出血点,汗多。四诊:舌质淡,苔薄白略腻,脉沉紧。 处方:三付,每日一付。 路党参30白术15小茴香20吴萸12 南山楂20青皮15法半夏20官桂15 桂枝尖15茯苓15炙甘草5干姜20 崔某某女47岁都江堰复诊(已连续复诊一年余) 西医诊断:红斑性狼疮。 主诉:已不咳嗽,疲倦乏力,早晨口苦,手心热。 四诊:摄制偏红,苔少,中根部略黄。 处方:六付,每日一付。 桂枝尖15苍术15茯苓15石菖蒲20 南山楂20白芷15陈皮15法半夏20 广藿香15白寇12炙甘草5生姜15 周某某女54岁武汉复诊(已连续复诊6次)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教育师生情况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教育师生情况分析目的研究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教育师生情况,并针对问题提 出意见和建议;对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上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有关的数据。方法利用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教育师生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网络本科、专科生呈现平均速度下降的趋势,生师比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重视中医药学校的建设,增加中医教育的内涵,不断壮大教师队伍,使得中医教育不断发扬光大。 标签:十二五;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教育 Analysi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CM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TCM Colleges in China During the 12 th Five-Year YI Ying,HUANG Yan-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Guangzhou,Guangzhou,Guangdong Province,5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CM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TCM Colleges in China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and put forwards the suggestions and advice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and the relevant data of national TCM statistical extraction on the national TCM management bureau website were used as the objects. Methods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CM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TCM Colleges in China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and the average rate of the network undergraduates and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and the ratio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Conclus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CM colleges,enhance the connation of TCM education and constantly strength the teachers’team and make the TCM education constantly bright. [Key words] 12th five-year;Higher TCM Colleges;TCM education 中医类高等院校中的“老四校”是指: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4所中医药大学都建于1956年,由周恩來总理亲自任命各校校长。四校分别位于东南西北,这就是“中医老四校”。后来经过发展,中医高等院校不断发展壮大,到了2011年十二五初期,又分为大学、学院、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以及分校大专班,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的数量保持在42所左右,具体见表1。这40多所高校承担了绝大部分中医药学科学生的招生和教育工作。 1 研究目的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中药学》 主编高学敏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副主编张廷模张俊荣郭建生 编委于虹任汉阳刘树民曲京峰 宋捷民张冰杨柏灿邱颂平 周祯祥胡锡琴钟赣生唐德才 部守琴崔撼难 主审王永炎颜正华 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38味,掌握药133味,熟悉药94味,了解药106味,参考药149味,附药56味。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中药学》目录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节产地 第二节采集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炮制目的 第二节炮制方法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四气 第二节五味 第三节升降浮沉 第四节归经 第五节毒性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第七章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剂量 第二节用法附篇: 1.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2.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各论 第八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附药:紫苏梗) 生姜(附药:生姜汁、生姜皮)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 辛夷 葱白 鹅不食草 胡荽 柽柳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升麻 葛根(附药:葛花) 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 浮萍 木贼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芦根 天花粉 竹叶 淡竹叶 鸭跖草 栀子 夏枯草 决明子 谷精草 密蒙花 青葙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苦豆子 三棵针 马尾连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忍冬藤)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贯众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重楼 拳参 漏芦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