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联经济危机的谎言与真相

苏联经济危机的谎言与真相

苏联经济危机的谎言与真相
苏联经济危机的谎言与真相

从1991年苏联解体前至今,关于苏联经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经走向崩溃的观点,关于苏联经济体制无法改革只能摧毁的说法层出不穷,且逐渐演变为不容置疑的事实。这种观点坚持把苏联解体主要原因看成是“苏联体制”的危机,认为戈尔巴乔夫接手的苏联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戈尔巴乔夫的“责任只能是直接意义和浅层次上的,是表面性的,属于导因性质”。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结论。俄罗斯学者卡拉-穆尔扎通过对戈尔巴乔夫改革政策的分析和苏联1985年前后主要经济数据的对比,得出结论,苏联经济在1985年以前并没有发生崩溃,也不具备经济危机爆发的特征,相反,正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一系列去苏维埃化的政策决议导致了苏联经济的恶化和随后的崩溃。

一、制造谎言和传播谎言的人

卡拉-穆尔扎认为,20世纪80年代,苏联改革者坚信:“苏联经济体制无法得到改善,只能尽快通过破坏的方法来加以消灭,否则灾难和崩溃将不可避免。”这种观点的背后显然隐藏着阴暗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为此必须对公众意识形态进行有意识的改变和重塑。如果说别有用心的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制造了谎言,那么到1990―1991年,关于苏联经济早在80年代初就发生致命危机的论断则在下至研究助理、上至院士的知识分子中间被反复提及和强调,但在这些人内心中并没有隐藏不可告人的目的。当时,这种观点还未在社会上被公然宣扬,因为这与普通人在70―80年代的所观所感并不相符。1991年苏联解体后,关于苏联经济从80年代就走向崩溃的说法开始变得不容置疑,在西方社会哲学中甚至给这一现象冠以一种术语――“回溯决定论”。

2001年,苏联改革设计师雅科夫列夫“证明”了一个后知后觉:“如果以统计数字为例来说明改革前的形势,我们当时处于崩溃边缘。首先是经济上的,经济危机一定会在1至2年后发生。” 2004年苏联理论改革家b?奈舒利在自己的公开课上发表了类似的言论:“70年代末国家计划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已经感到,苏联体制处于危机中,国家处于致命的经济危机边缘,计划经济的所有问题都表现出来,无论如何都没有出路。……出路在于分散中央权力……首先需要遵循价格自由原则,如果我们实行价格自由化,就会出现所有制问题……于是我们得出结论,个人所有制是必要的,而私有化对于个人所有制又是必不可少的。”

一些西方学者持相反意见。美国苏联学家大卫?科恩在自己的文章中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开始分析了所有的关于苏联体制的“致命危机”理论,并得出结论:“我们没有更多的理论和根据确信,苏联体制是不可改革的,这意味着,‘注定灭亡’这一习惯说法是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始的。实际上,如果仔细研究苏联在改革年代,特别是1985―1990年间发生的转折,则可以说,直到危机撼动国家之前,苏联体制可以被很好的改革。”

卡拉-穆尔扎认为,今天之所以需要重提这一问题,第一个原因是要制止对苏联国民经济和苏联历史的诋毁,否则俄罗斯社会将继续盲从;第二个原因是需要从方法论上对苏联国民经济进行客观评价,当社会的绝大部分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相信谎言时,国家将为此付出重大代价。

二、危机的真相

卡拉-穆尔扎认为,雅科夫列夫关于苏联经济在改革前就处于崩溃边缘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莫斯科大学经济学家列兹尼科夫在自己的文章中总结:“强调苏联在8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形势是极其重要的,根据世界标准,当时总体上不存在危机。生产增速的下降没有转变为生产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不能掩盖提高这一事实。”在西方,有关苏联经济危机的记录既没有出现在中央情报局的报告中,也没有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公开的成果中。美国苏联国民经济方面的专家艾尔曼和孔托罗维奇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在80年代初无论是根据世界标准,还是与苏联历史相比较,情况并没那么坏。”

卡拉-穆尔扎认为,苏联国民经济情况开始恶化正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下出现的。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数据,“如果说在1981―1985年,苏联平均的预算赤字大约为180亿卢布,那么在1986―1989年这一数字为670亿卢布。1960―1987年苏联平均每年发行的新货币量为22亿卢布,而1988年为120亿卢布,1989年为180亿卢布,1990年为270亿卢布”。实际上在脱离计划经济的改革开始以前没有发生任何经济危机。从1987年起,苏联经济开始一步步去苏联化。

卡拉-穆尔扎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行了剖析。他认为,改革的第一阶段是财政制度和消费市场的瓦解。苏联之前实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财政体制。在生产中实行非现金(虚拟)结算,其数量根据各部门平衡表来确定并通过清算来结清。本质上,在苏联没有金融资本和借贷利息。在商品消费市场上流通的是正常的货币,居民通过工资、退休金等形式获得货币,其数量严格根据现有商品和服务总量来进行调节。这种体制下严格禁止货币的非现金形式向现金形式转换。苏联财政体制的第二个特点是卢布的不可兑换性原则。卢布只可以在苏联国内循环。因此现金轨道本应该是以国家严控对外贸易的形式对国外市场严格封闭的。

1987年颁布的《国有企业法》打开了虚拟货币的通道――允许非现金向现金转换。当时创立的“青年科技创新中心”得到了非现金兑换的特殊权力(这一中心当时被称为通货膨胀的火车头)。同时取消了国家对外贸的垄断,1987年1月1日起,有20个部门和70个大型企业拥有了进出口权力。一年后苏联外贸部被取消,苏联对外经济联系部成立。1990年颁布法律,赋予地方苏维埃对外贸易的权力。根据1988年颁布的《合作社法》,企业和地方苏维埃中出现了合作社网,他们将商品卖到国外,流向国内市场的商品迅速下降。许多商品被投机卖掉,一些产品被拆成方便携带的废品,并作为原料被出售。

在计划体制下国家可以对企业的利润进行分配:1985年企业58%的利润流入国家预算,38%的利润归企业所有,其中15%用于经济刺激基金(奖金和额外收入等)。而1990年企业45%的利润流入国家预算,企业留下43%的利润,其中用于经济刺激基金的比重为40%。这样,预算缴费实际上缩减了,但是个人收入增加了1.7倍,几乎没有资金能用于企业发展。此外,企业获得价格制定权和确定生产产品种类的权力。在苏共中央文件记录中有如下描述(1988年10月29日):“在生产零售价格更高的新商品的同时,停止生产一些低价商品……价格更高的商品,保证了生产总量在价值形式上的增加,往往同时出现的是实物形式上的数量下降……大量的企业实物形式的生产总量下降了20―25%或更多。”与生产没有任何联系的个人收入开始跃进式上升。1981―1987年,苏联居民货币收入每年平均增加157亿卢布,而1988―1990年这一数字为667亿卢布。1991年仅是上半年居民货币收入就增加了950亿卢布(而生产型的工资只增长了36%)。这样收入的增加与同期贸易中商品库存的下降导致消费市场崩溃。于是进口急剧上升,1989年以前,苏联对外贸易顺差稳定(1987年为74亿卢布),而1990年的苏联贸易逆差为100亿卢布。政府试图通过预算赤字、发行国内债券和出售外汇储备来扭转局势。1985年苏联的预算赤字为139亿卢布,1990年上升到414亿卢布,1991年前9个月的赤字就达到890亿卢布。1989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预算盈余为39亿卢布,而1990年预算赤字达到290亿卢布,1991年为1093亿卢布。

苏联的国家内债在1985年为1420亿卢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2%),1989年为3990亿卢布(41.3%),1990年为5660亿卢布(56.6%)。1991年前9个月国家内债规模达到8900亿卢布。

苏联的黄金储备在改革初期为2000吨,1991年下降到200吨。1985年,苏联实际上没有外债;1991年,苏联外债大约为1200亿美元。在1991年7月10日的《苏联部长内阁和联邦主体政府联合行动纲领》中这样写道:“国内的社会经济形式极其严峻。实际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生产都在下降。金融借贷体系也处于危机状态。消费市场瓦解,食品短缺现象普遍,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恶化。危机形势要求采取紧急措施,在一年之内实现防止国民经济瓦解的目标。”

卡拉-穆尔扎认为,正是1987―1990年的政策决议导致了经济危机。1990年,危机已经难以控制,而在这以前,苏联不存在任何危机,甚至可以说,在1930年以后的历次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大规模经济危机中,苏联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消极现象。

三、真实的苏联经济

1.苏联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卡拉-穆尔扎认为苏联经济并不像今天大众传媒所宣传的那样低效和缺乏竞争力。相反,很多产品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上富有竞争力,为此他列举了不同方面的数据加以佐证。

卡拉-穆尔扎考察了苏联投资指数、国民收入和零售贸易周转额三个重要经济指标在1940-1990年的变化动态,这三个指标共同显示了投资、生产和消费的动态。他认为,从1956年战后恢复时期之后开始,苏联计划经济的原则被无条件地贯彻执行――资本投资的增长超过了生产的增长,而生产的增长超过了消费的增长。这三个指标之间的平衡保证了苏联整个经济体制的稳定发展。但是这一平衡在1989-1990年被破坏,当时消费增长迅速,而生产却急剧下降。投资的增长速度在1990年停止,这以后经历了长时间的大幅萎缩。90年代投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完全被破坏(见左下图),卡拉-穆尔扎的结论是,在改革前,投资、生产和消费没有显示出任何危机征兆,相反在90年代的危机中,三者之间的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导致资本投资和固定基金被侵蚀,即发展被封锁。

1950―1990年,苏联的工业始终如一地在发展,没有出现任何危机。农业经济由于集约化政策的实施而变得复杂,但是农业生产指标的摇摆主要与自然条件不稳定有关,到后期也没有出现危机或者灾难。农业生产总值在33年之内增长了2倍,如果对比1990―1998年俄罗斯农业生产总值下降了50%,这一发展速度相当不错。俄罗斯农业生产水平直到最近几年才达到1980年水平。

1950年苏联的石油开采量为5420万吨,1985年达到85130万吨,增长了15倍左右。卡拉-穆尔扎认为,这表明苏联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综合体既不是继承于俄帝国,也不是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综合体几乎完全是在1960―1980年这一极短的历史时期内建立起来的。这表示,在改革前苏联经济没有任何危机,因为这一大规模的生产综合体的建立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事业。在当代俄罗斯,很难想象可以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正是改革开始后,石油开采量开始迅速下降,实际危机才开始。而这一危机已经和苏联经济没有任何关系了。苏联的电力生产、水泥生产以及许多其他关键生产指标也能说明同样的问题。

2.苏联经济是否具有“原料出口导向性”。卡拉-穆尔扎研究了关于苏联经济崩溃论的另一个附属物,即苏联经济的“原料出口导向性”。卡拉-穆尔扎认为,这种刻板思维都成了定式,好像正是因为苏联经济具有“原料出口导向”的性质,今天的俄罗斯才备受折磨。梅德韦杰夫在2009年11月12日的国情咨文中说道,“苏联,很遗憾,是一个工业原料大国,不具备在后工业社会的竞争力……”。梅德韦杰夫认为,俄罗斯后苏联20年的改革试图一步步克服似乎是苏联经济特有的“原料依附”性,但没有成功;“20年暴风骤雨的改革也没能把我国从低下的原料依附状态中解救出来”。

卡拉-穆尔扎认为,这一论断被深信不疑,令人震惊,其错误在于没能正确确定工业因素在苏联经济中的分量。实际上当前俄罗斯落后的原料型经济不是对历史的继承,而是改革的产物,是苏联经济非工业化的结果。根据《1990年俄罗斯联邦国民经济年鉴》的统计,在俄罗斯联邦1989年国民经济部门出口的产品中,再加工产品占俄罗斯联邦出口商品的比例达到77%,其中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为34%,而开采(原料)部门的比例为23%。俄罗斯联邦2006年出口商品结构中,矿物产品、原木和原料占俄罗斯出口商品的比例为70%,而机器、设备和运输设备只占5.8%。

卡拉-穆尔扎认为,问题不仅表现在出口比例上,目前俄罗斯的整个经济都依赖于出口(主要是原料出口)。比较一下1986年和2008年工业产品的出口总额和年度总额。1986年苏联

工业产值为8360亿卢布,而出口额为683亿卢布,其中包括出口到资本主义国家的131亿卢布。出口额只相当于工业产品的1.6%。2008年俄罗斯的工业产值为14.6万亿卢布,而出口额为4710亿美元或者14万亿卢布,只比工业产值少一点。其中70%的出口产品是原材料。正是在近20年的改革期间,俄罗斯成为了原料出口大国。

从苏联是原料依附型国家这一论断可以推出另一个结论,即苏联经济的瓦解是因为美国在80年代压低世界石油价格,苏联的外汇被掏空,在冷战中投降。卡拉-穆尔扎认为这样的说法荒诞不经,只要统计一下苏联石油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可以得出真相。根据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数据,1988年苏联总出口额为671亿卢布,燃料和电力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为42.1%或者282亿卢布,1988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为8750亿卢布。这样,燃料和电力的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而根据长期协议,其主要出口国(三分之二)是社会主义国家。显然,石油出口的削减并不能导致苏联经济的垮台。2007年6月26日,历史前景基金会在莫斯科大学召开的圆桌会议上作了有关《石油神化》的报告,其中对战后时期的石油发展历史有这样的解释:“50年代中期,当时埃及领导人伽马尔?阿卜杜尔?纳赛尔说服赫鲁晓夫,需要打破阿拉伯的反动制度,因此必须低价大量抛售石油。但是实际中只有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体制被打破,可石油价格却大幅下滑。结果就是德日奇迹的产生与苏联50-60年代低价抛售石油密切相关……这就是苏联决定推翻阿拉伯反动制度的结果。然后我们继续坐在石油的针尖上,开始了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发展模式。美国在1986年以前压低了石油价格,苏联就成为了历史。”为了甄别这种论断,需要研究50年代苏联的石油开采情况。

1950年,世界石油开采总量大约为5.25亿吨,而苏联的开采量为3800万吨,大约为世界石油开采量的7%。在这样的开采情况下苏联可以向世界市场“抛售”100―200万吨,而这对于世界石油总量来说微不足道。说苏联能够压低世界石油价格则更为可笑。1960年苏联出口石油量为1780万吨,占苏联石油开采量的12%,但是其中三分之二的石油出口流向的不是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当时世界石油开采量已经达到10亿吨。可悲的是,历史学家不了解当时苏联的石油开采综合体正在进行现代化,甚至到1980年苏联的石油开采达到历史顶点的时候,苏联出口的矿物燃料和类似产品只占世界出口份额的5.4%。因此不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都不能压低世界石油价格。

“坐在针尖上”的苏联在石油出口价格下滑之前因为出口石油而获得的收入相当于每年人均46美元,而2008年俄罗斯出口石油获得的收入相当于人均1697美元,是苏联时期的37倍还多,这才是真正的坐在针尖上,整个经济因为石油价格而颤抖。1980―1988年苏联的出口,尽管石油价格波动,但是仍足以应对每年30亿―70亿卢布的贸易顺差。况且国内的投资和居民的物质消费水平都在稳定增长。苏联经济的自给自足性缘何就演变成为了原料依附性?

卡拉-穆尔扎认为对这段历史的臆断导致了严重的后果。直到现在,在对苏联国民经济进行评价时,很多人仍缺乏理性思考。改革时期人们相信了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在意识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苏联是由于70-80年代深刻的经济危机才垮台的。20多年来本可以驳斥这些论断,但是却无人发声。批判性分析的传统和习惯已经丧失,这对于俄罗斯发展才是最大的威胁。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最新整理】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了解苏联的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了解苏联解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教学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 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 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许?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 归纳总结:(1)经互会的建立。(2)全方位内部改造。(3)中苏互助。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正确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归纳总结:(1)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①政治: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3)赫鲁晓夫改革评价:取得过一些成效,但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阅读教材,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有何影响? 材料展示: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召开,会上勃列日涅夫提到,美国军费一年达到1500亿美元,并说这是庞大的天文数字。然而,从1973年起苏联的军费就超过了美国。1971年,苏联军费支出为740亿美元,1973年增至860亿美元,1975年又增至1023亿美元。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军费开支都超过了2000亿美元,但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只

评价苏联30年代大清洗运动

评价苏联30年代大清洗运动 一.危机出现和大清洗的基本状况 1.苏联1930年代大清洗是国内矛盾激化,危机日益显现的情况下发生的。 2.1934年基洛夫遇刺事件(导火线) 3.“叛国案件”的审判与大清洗的高潮(主要是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审判以及对“托 洛斯基反苏平行总部”的镇压) 4.对党政军干部的全面清洗和镇压 二.大清洗运动尾声及评价 1.尾声: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使苏联处于严重的战争威胁的状态,斯大林才不得不控 制和收缩镇压行动。 2.评价:绝不是一个肃反扩大化的问题,以前对于大清洗运动还有些许积极的声音,如认 为它加强了苏维埃内部的团结,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有利于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然而随着大量苏联档案的解密,这多是表面现象甚或是意识形态化的说辞,所以这里的评价可以改为大清洗运动的严重后果。 三.参考书目 (一)书籍: 1.孟迎辉著:《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王长江著:《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3.(俄) 德·谢·利哈乔夫著:《解读俄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俄)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著:《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02 5.尼·伊·雷日科夫著:《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华出版社 2008 6.瓦列里·博尔金著:《震憾世界的十年: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昆仑出版社,1998 7.许新:《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01 8.陆南泉:《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4 9.张建华:《俄国史》,人民出版社,2004 10.周尚文, 叶书宗, 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12.陆南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10 (二)论文: 1.吴恩远:《从档案材料看苏联30年代大清洗数字的夸大》,《世界历史》,2003年第4期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

考点: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许多问题和矛盾;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等。 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到正确道路。 例题1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这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赫鲁晓夫的改革 C.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答案:D 解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答案D。 例题2下列各项对苏联历史经验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B.戈尔巴乔夫应对苏联的解体承担责任 C.改革不能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 D.苏联解体证明社会主义不适合俄罗斯 答案:D 解析: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不适合俄罗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都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是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不能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答案D。 1.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政策

C.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思想和路线 D.“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2.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下列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B.和美国的军备竞赛消耗了苏联的国力 C.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D.西方的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 4.以下关于苏联解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列宁主义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C.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5.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改革失败而最终导致了国家性质改变的国家是() A.苏联 B.中国 C.美国 D.日本

俄罗斯历史重大揭秘:共济会曾经隐性控制苏共高层

俄罗斯历史重大揭秘:共济会曾经隐性控制苏共高层 如果在1991年,我知道祖国会发展到现在的状况。我宁愿斩断自己的双手,也不会签署别罗维日协议!!!! 乌克兰前总统克拉夫丘克俄罗斯历史学家О.А.普拉托诺夫在《俄罗斯荆棘之冠:共济会历史1731-1995年》一书第25章“共济会一览”中揭露,自1945年至1994年,原苏联体制内约有400名以上的党政高级官员加入共济会或隶属共济会的国际组织(如“彼得伯格俱乐部”、“大欧洲”委员会、“国际俄罗斯俱乐部”等),其中包括最高领导人如M.戈尔巴乔夫、A.雅科夫列夫、Э.谢瓦尔德纳泽、Б.叶利钦等均是国际共济会会员。 该书披露大量事实,讲述了共济会秘密组织以及中情局(CIA是隶属美国共济会体系的情报和行动机构)斥巨资在苏联寻找和培养利益代理人的详细内幕,以及这些美国利益代理人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 现将该书有关内容摘编如下: 一 一些苏共领袖与共济会建立联系,并非始于80年代改革时期,而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60和70年代。

戈尔巴乔夫与共济会的最初联系,可能是发生在他在意大利休假时期。А.Н.雅科夫列夫与共济会的联系是他在美国和加拿大出任大使的期间。有关戈尔巴乔夫作为“自由石匠”(即共济会员)身份的消息,1988年2月1日首先在德国一份发行量不大的杂志《光明普照》(“Больше света”)上被透露。类似消息也披露在纽约的报纸《新俄罗斯言论》(“Новое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1989年12月4日) 。该报甚至得意地刊登了一幅照片,图中美国总统布什和戈尔巴乔夫见面时,互相做出典型的共济会密语手势。 但关于戈尔巴乔夫共济会身份最有分量的证明,是关于他与世界共济会高层代表的密切接触,和1992年所披露的戈尔巴乔夫是共济会最高国际机构“彼得伯格俱乐部(三边委员会)”的成员。 据西方透露,戈尔巴乔夫和三边委员会联系的中间人是著名的犹太金融家、共济会高级会员、以色列特工机构“摩萨德”的著名间谍索罗斯。由于与“摩萨德”的关系,70--80年代索罗斯曾被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驱逐出境。 共济会资金供养的美国情报机构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招募了一批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苏联实习生,其中包括未来的“改革”领导人A.雅科夫列夫以及O.卡卢金。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从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到否定苏共的光荣历史。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中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同时诬蔑斯大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惶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苏共二十二大后,赫鲁晓夫又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进一步造成党内和群众的思想混乱,并且为帝国主义攻击苏共提供了炮弹。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走得更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右派在把斯大林灵墓搬出红场之后,把列宁的墓也要移出莫斯科红场。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二个重要原因: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反斯大林,说斯大林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提出了一系列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这样一来,整个苏联舆论、社会心理、思想界就开始发生变化,把苏共党员以及苏联人民的思想搞乱了,也为后来戈尔巴乔夫搞“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赫鲁晓夫改变党和国家的性质,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搞“工业党”、“农业党”,造成了严重混乱。勃列日涅夫虽然对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调整和修正,但基本上坚持了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而且当时的苏联的宣传体制很僵化而此时,讲到西方就是一片漆黑,什么都不好;讲到苏联就一片光明,什么都好。这显然不实事求是。西方国家却利用巧妙的宣传方式加紧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让苏联老百感到苏联自己的宣传假大空,而西方宣传似乎还有可信之处,苏联的意识形态渐渐地就发生了变化。正是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修正主义不仅使苏联经济出现停滞,而且滋生了一批瓦解苏共的亲西方的政治人物。到戈尔巴乔夫散布“新思维”的时候,彻底背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的“新思维”即在赫鲁晓夫“全民党”和“三和一少”路线的基础上,建立“民主社会主义”,其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社会主义。他强调:“新思维”就是促进“多元化”,放弃“意识形态限制”和“精神垄断”,打破“一切理论的局限”,实质上就是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此,他和西方帝国亲如一家,和撒彻尔夫人、梅杰、老布什打的火热,修正主义思潮在全世界泛滥开来。苏联国内的党政军大权被修主义和资产阶级所窃取,党政军中的布尔什维克已经无能为力了。《居安思危》一书中提到戈尔巴乔夫1999年在土耳其安卡拉某大学的一次讲话中说:他一生的目的就是要毁灭苏联政权和共产主义。再到叶利钦在装甲车上振臂一挥时,就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失去人心就是意识形态防线崩溃的标志。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列宁时期,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列宁强调:哪里有群众,就一定要到哪里去工作。列宁坚决反对特殊,以身作则。他经常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群众。据苏联人民委员会接待室统计,仅在1922年10月2

苏联解体的误解 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

苏联解体的误解解密档案中的历史真相 苏联解体的误解 ——从解密档案中寻求历史真相作者:特约记者黄军甫 采访嘉宾:华东师大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 时间:2011年12月 黄军甫:12月25日是苏联解体20周年,国内各界对此都很关心。您是国际著名冷战史、苏联史专家,此时此刻一定感慨良多吧。沈志华:是的,作为一个苏联历史研究者,特别是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亲历者,每每想到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便有一种异常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当年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时,我就想,一个存在93年的老党、74年的大国,怎么说没就没啦,并且事先似乎没有任何征兆。现在通过看一些材料得知,苏联解体的事,连中央情报局都没有任何感觉。黄:看您的书也好,和您交流也好,感觉您有一个基本观点:一种历史,只有让它离去一定时间,我们才能科学地研究它,完整、全面地把握它。那么,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东欧剧变更是过去20多年了,现在应该可以对一些问题作比较清晰和准确把握的时候了吧?沈: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智慧的猫头鹰到黄昏才起飞。研究历史必须要以原始资料为基础,这是对史学家的起码要求。第一是当年的公开报道;第二是外国学者的著

作。但是,这两种材料都无法构成历史叙事的主体,还有后来的一些当事人回忆,都是第二位的。那么,核心的史料是什么?原始档案。不过,档案有一个解密期的问题。目前比较开放的是东欧各国的档案,特别是涉及原来执政党的文献,几乎全部都解密了。所以,现在确实是研究苏联、东欧剧变原因的大好时期。历史学家应该也完全可以加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黄:过几天就是苏联解体的纪念日,这几天俄罗斯又因杜马选举闹出许多事情,所以,虽然20年过去了,国人对我们这个北方邻居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浓。不过,对于学术界和政界来讲,最感兴趣的问题恐怕还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多数人认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基本上就两个原因:其一是美国搞和平演变的结果,其二是戈尔巴乔夫背叛社会主义的结果。沈: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仍旧把苏联解体这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归咎于你提到的两个原因。这两点是不是原因?当然是。但它们恰恰是所有原因中最表面的、最浅层次的原因。熟悉马列主义和苏联历史的人都知道,共产党人是要埋葬资本主义的,是要搞世界革命的。因此,苏联和美国的斗争,或明或暗、或文或武,你死我活,世人皆知。但为什么人家没败你败啦?是你自己有问题。这就是毛泽东讲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另外,把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归咎于戈尔巴乔夫的背叛更是荒唐。马克思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摘要: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对于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毫无疑问将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应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来看待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吸取其中的教训,并将之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已经十多年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真正总结好苏联垮台的教训,对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它的弊端日趋严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讲的:“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联系制约、借鉴扬弃的关系,格外错综复杂。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红旗落地的历史悲剧。而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系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和新挑战,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发生是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总的合力的结果。既有深刻而复杂的国际背景,又有苏联、东欧国家内部深层次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80年代现实存在的多种原因,既有政治的原因,又有经济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社会主义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趋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动摇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政权根基;执政党政治上集权过度,民主不足,个人专断,官员腐败,日益脱离群众,失去民心;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直接葬送了社会主义的全部成果;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

苏联问题

苏联认为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不安全感敌对感) 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不可避免干涉社会主义国家(为对立造势防止战争阻碍社会主义发展)意志坚如磐石推动社会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国家 1、加大矛盾2、利用开明人士 苏共路线不代表人民 苏共路线前提不正确不真实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可以共存 苏共路线的提出不符合外部环境闭门造车是为了支撑国内统治 传统和不安全感导致敌对且畏惧折磨着领导者不能理解国家均势 马克思主义为苏联提供合法依据隔绝人民与世界 苏共内部有些党人不了解外部世界自以为然思想依赖性强 无人能够在阴谋的环境中得到真实无欺客观反映外部世界的情报 外交上遭遇的难题 努力推进苏联外交政权疆界 在国际组织中扩张势力国际组织是谋求自身利益进行国际斗争的工具 对联合国的忠诚取决于他国对联合国的忠诚实用主义策略性 削弱西方国家在殖民地和欠发达国家的影响减少同西方交往 苏联和共产党势力对殖民地和欠发达国家渗透 共产国际地下活动代表苏联意向 不知情的共产党员被排入外围组织施加影响 破坏西方国家总的政治和战略潜力削弱民族信心削弱对殖民地和欠发达国家的影响力 解放殖民地傀儡政府接管内政 苏联非官方一级的行动和作为是破坏性的和消极的目的是为了摧毁那些苏联控制不到的力量源泉持久的不间断的 破坏稳固和谐破坏传统损害威望 同希特勒德国不同没有系统规划不从事冒险活动对理性计划无动于衷不切实际 对武力格外敏感 苏联不够强大 苏联政权形式制度不完善成败未定权力转移容易出现漏洞 苏共对国民不再具有感召力 用真正具有建设性的纲领同苏共的消极破坏宣传进行斗争 沉着冷静应对苏共(病人) 引导本国人民了解苏联真相防止国内的无知和疯狂 目前在苏联没有利益可能失去的只能是希望得到的不会有现实的损失 应对苏联威胁更多取决于本身社会健康与否(恶性寄生虫) 抢在俄国人之前帮助指导他国人民至少是欧洲人民 坚持自身价值观 俄国苏联 战后美国对苏遏制政策出台的战略考量 书中对乔治·凯南的评论始终脱不开遏制政策之父之类的文字,然而读罢他的长电报,却始终觉得此“遏制”非彼“遏制”。美国对苏联遏制政策出台的根基确实是这篇著名的电报,但其出发点 凯南通过阅读苏联报刊及与苏联移民的接触,通过对苏联政治制度、价值观念、舆论宣传的系统分析,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苏联问题专家,当时人称“里加仔”。此后,到1937年,凯南一直呆在苏联任职,走访了苏联各地。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 1991年12月25日,苏联,一个拥有着2241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一个拥有2.8亿人口,一个拥有两千万共产党员的百年大党,一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塌。苏联解体之后这20余年来,作为与之意识形态类似、国情社会构架相近的中共也以各种视角解读这场重大的政治变动。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一个当时世界第二强国忽然间就土崩瓦解了呢?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到了怎样的教训?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 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和在网上的查阅学习,我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有多重因素的,但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窥探一二。 一、苏联东欧国家历史上长期积累的问题是深层次的原因,为解体留下隐患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贪污腐败的盛行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苏共党风以及社会风气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此时,苏联已经积重难返。 二、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他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 的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但是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 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 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 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人

前苏联及俄罗斯发明说明书的类型介绍

前苏联及俄罗斯发明说明书的类型及法律特征 严笑卫 1991年和1992年在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发明保护领域通过了两部具有根本性转变的法律,从而导致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专利文献在名称、组成和内容上发生重大变化。 自1931年至1991年7月1日以前,前苏联对发明实行发明人证书及专利的所谓“双轨制”保护并采取完全审查制。因此,发明说明书具体划分有以下4种形式: 1.授予发明人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1。 2.授予补充发明人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2。 3.授予专利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3。 4.授予补充专利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4。 1991年7月1日“前苏联发明法”生效。正是这部法结束了历时60年的“双轨制”保护制度,采用国际通行的单一专利制度。在实施该法的过渡时期,对要求授予发明人证书的申请规定为:1991年7月1日尚在审查过程中的发明人证书申请,或对申请已做出授予发明人证书决定的,以及在1991年7月1日已授予发明人证书有效期自申请提交之日未满20年的,前苏联专利局根据发明人与申请人共同提交的书面请求授予专利权。属于最后这种情况,即根据发明人证书剩余有效期转换的专利,原有的文献号编排顺序不变,也不再出版转换后的说明书全文。只是在《发明》公报的“转换为专利的发明人证书”通告栏中公布这些专利文献号码清单。转换的专利号共有6689件,其中3981件在1992年的公报中通告,2708件于1993年通告。对在1991年7月1日还未授予发明人证书的申请,将专利权授予前苏联国家发明基金会。这类专利共有100余件。法律还规定,在1992年7月1日前未提交上述书面请求的原已颁发的发明人证书仍然有效。对要求授予专利的申请规定为:1991年7月1日前已授予的发明专利,有效期尚未届满的视为根据“苏联发明法”授予的专利。 随着1991年12月26日前苏联的解体,统一的发明保护领域被打破。1992年10月14日俄罗斯专利法的生效使一度混乱的俄罗斯专利制度变得井然有序。该法继承发扬了“苏联发明法”的立法思想,对发明仍然采用单一专利制度并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专利有效期自申请到专利局之日起20年。 根据俄专利法,对发明采取两级公布制。受理的申请经形审合格后自达到专利局之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但只在《发明》公报中刊登基本著录项目、文摘、附图或图式,以申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成功的失败者(组图)

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最成功的失败者(组图) 2011/12/15 1991年,戈尔巴乔夫被“赶”下了台。在此后的20年里,这位前苏联的“末代”领导人,体会着本国的冷遇和西方的热捧。他屡次政坛东山再起不得,却成功地经营自我,成为一名游走于政治之外的明星。

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这位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一上台便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并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这个政策导致了1989年“东欧剧变”的发生。图为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开幕式上。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局势日渐紧张,并公然违反中央的命令。1991年8月19日,强硬派害怕改革会使苏联分裂,便将戈尔巴乔夫软禁使其远离权力中心。尽管3天后便被释放,但戈尔巴乔夫面对的是形势的剧变。8月23日,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迫使戈尔巴乔夫宣读政令,将所有在俄罗斯境内的苏联资产移交俄管理。戈尔巴乔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议会禁止了苏共在俄的所有活动。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我将要终止我担任苏联总统这一职位所履行的一切行为。”说完,他把讲稿猛地一扔。伴随着“扔稿子”这一动作,苏联的69年历史宣告终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命运也有了巨大的转折。

叶利钦许诺给戈尔巴乔夫每月4000卢布的退休金和高级吉尔轿车等,并要求戈尔巴乔夫在1月8日之前腾出办公室、住宅和别墅。然而在交房期限到来前的某一天,戈尔巴乔夫别墅里的物品被人强行搬走,一家被迫搬到了一过由警卫人员居住的80平米小房间。在之后数年中,由于卢布贬值,戈尔巴乔夫的退休金曾只相当于1.5美元。图为戈尔巴乔夫一家于1976年至1991年的住所。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分析

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看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摘要 本文针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进行了具体而深刻的客观分析,针对这一系列事件从历史背景以及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了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践,总结分析其根本原因和实质,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总结了新的方法途径。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同样也需要历史经验和自身的探索,中国的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根据自身特点,借鉴历史教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认识到当今世界的大背景,经济大环境,国际间的大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则会出现如同苏联、东欧那样的悲剧。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充满活力。 关键词:苏联东欧马克思社会主义

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出现 东欧剧变[1],又称苏东剧变、东欧大革命、东欧民主化。西方社会也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3天便宣告失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苏联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苏联正式解体。(按照法律的规定,苏联解体[2]的正式时间应该是26日,这一天召开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宣布苏联解体。) 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苏东剧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剧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缓和、裁军、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对苏联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严峻挑战。但是,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它不能够有效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使其尽快地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越来越固定化,其对于先进生产力的容纳限度越来越小,而束缚生产力的作用却越来越大。苏联仍然固守冷战思维,强调通过不断增加投人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发展战略上,仍然实施一种赶超战略,强调在经济速度和经济规模上超过西方国家,没有注意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带动国民经济从投人驱动型增长转变为技术或者是知识密集型的增长,使经济资源的效率低下。这种增长方式严重地束缚了苏联经济的活力,使苏联同西方国家的竞争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因此,促使苏东剧变有多种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但主要的还是苏东自身的原因。 首先,经济方面:传统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苏东执政党长期以来在“左”倾教条主义僵化理论的指导下,追求公有制的“纯洁性”,提倡“一大二公”;固守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否认商品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货币对立。它一方面造成了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乃至整个经济模式的扭曲,另一方面也造成苏东经济改革和调整的重大思想障碍。传统体制对政治与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这种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生产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而对于体制效率来说,这些恰恰是最宝贵的因素。否则,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缺乏生气,经济发展就缺乏活力和动力。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潜力,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政治体制上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没有保障,民主制度不健全、受破坏,缺少有力的必要的监督机制,由此发展为个人。少数人的独断专行;经济体制上不能够真正地提高经济效益。始终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水平,必然不断扩大和西方国家的差距;不能够正确及时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初三北师历史苏联史专题训练(学生)

苏联史专题训练二 1.“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说明斯大林模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五十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彻底结束了个人崇拜 C.六十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解决了粮食问题 D.八十年代后经济低迷源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成效低下 3.下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造成20世纪50年代末两国粮 食产量状况的相同主导因素是 A.政策指导失误 B.优先发展工业 C.土地所有制变革 D.自然灾害严重 4.下列图片反映的现象与政府干预经济无关的是 A.苏联集体农庄 B.社会保障体系 C.美国救市计划 D.小岗村农民契约 5.有学者认为,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 的经济统计数据,因为它是衡量国民经济发 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图中最高点出现 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政策 B.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C.用经济管理的方法代之以原来的行政命令 D.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6.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的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这反映了苏联当时 A. 工业生产未取得迅速增长 B. 国内阶级矛盾仍十分尖锐 C. 依靠对农民掠夺取得发展 D. 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衡 7.下表是1913—1937年苏俄(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 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 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 D. 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8.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 A.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将错误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 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缺乏科学实验,反复折腾 C. 有开创性地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 只进行农业改革,没有涉及工业管理体制 9.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A. 罗斯福 B. 赫鲁晓夫 C. 斯大林 D. 戈尔巴乔夫 10.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读懂这三个词你就明白苏联解体真相

读懂这三个词你就明白苏联解体真相 慕容破晓上校发表于:2015-03-31 CCCP,现在的年青人很少知道这四个字母意味着什么。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帝国,仅仅存在了70年便瓦解了,其寿命比中国历史上的蒙元帝国还短。苏联帝国兴衰之秘密,如同罗马帝国一般引起学者们持久的兴趣,祖博克的名著《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最近翻译成中文了,该书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苏联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花了三十年,但这个巨人的解体却只用了三年时间? 苏联的解体,是一次突发的雪崩,谁也没有预料到。庞大帝国的身影,消失在世纪末的地平线,为半个世纪的冷战划上了句号。从十月革命开始,苏联经历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五个时代。作为一个帝国,其真正的打造者是斯大林,经历了残酷的卫国战争,以死亡2600万人口为代价,苏联在二战之后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两大超级大国,达到了它的巅峰,但这也是其衰败的开始。 在战争的后期,几百万苏联红军跨过东欧,打到德国和奥地利,他们是征服者,但精神上却为被征服者所征服。从国外归来的军官们私下说:“我们到过国外的几百万士兵,都看到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大家都这样说,哪里也没有比我们国家生活更糟的地方了”。著名的战地作家西蒙诺夫在剧本《在布拉格的栗树下》描写了一个捷克女郎与苏军上校的对话,女郎不无鄙视地说:“您想必不喜欢欧洲。这些阔绰的独宅大院,这些别墅花园,这些带铁皮屋顶的房舍,必定都让您生气。但是,您能否认这些吗?”上校沮丧地承认:“可以否认思想,但绝对否认不了铁皮屋顶。既然它是铁的,那就是铁的”。这一情形如同19世纪初进军巴黎的俄国军功贵族为先进的法国文明征服,回国后成为反对沙皇制度的十二月党人一般。战后的苏联,要求改革的声音在地下滋长,但斯大林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他陶醉于帝国的强大之中,偏执地拒绝一切改变。 国门一旦开过,心灵之窗就再也不可能关闭。斯大林死后,一场迟到十年之久的改革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启航。农民出身的赫鲁晓夫,懂世俗,有现实感,知道什么是民众真正需要的,他喜欢说大白话:“我们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我当过工人,那时候没有社会主义,可有土豆;如今社会主义建成了,却没有土豆”。精神的天国何其遥远,赫鲁晓夫承诺给人们一个可触摸的世俗乐园:“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赫鲁晓夫带来了免于恐惧的自由与意识形态的“解冻”。为什么赫鲁晓夫要推行非斯大林化?他与他的同事们在那个暴君的时代虽然身居高位,却无时不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一个著名的笑话说,赫鲁晓夫做完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一张匿名的字条传到主席台:“赫鲁晓夫同志,当时您在哪里?”赫鲁晓夫厉声责问:“写字条的是谁?请站起来!”台下一片死静。赫鲁晓夫得意地笑了:“现在我可以回答您的问题,我当时就坐在您此刻的位子上”。 苏联比中国的幸运之处在于,其开国国父并非斯大林,而是列宁,以列宁批判斯大林,不仅不会动摇国本,反而能够强化民众对国家的认同。然而,赫鲁晓夫毕竟是斯大林时代的产物,他无法超越那个时代,其改革也只能是既有体制中的微创手术,他甚至以斯大林的方式推进非斯大林化。著名的冷战史专家陈兼教授在《失败的帝国》书评中有一段评论:“赫鲁晓夫能够成为后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不是因为他在思想深度和远大政治规划上比他的同志更为杰出,而只是因为他的粗鲁和狡猾以及对于高层政治力量对比的无与伦比的阅读能力,让他获得了一种具有‘即时性质’的高层政治对峙中的优势地位。他走不远,是不奇怪的。” 赫鲁晓夫时代的最大成就,乃是培养了像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这样一代人,即所谓“乐观的六十年代人”。正如祖博克所分析的那样,这些新人擅长批判性思维,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在他们眼里,最高的障碍来自僵化的官僚机器,它用铁锁捆住了这个国家、堵塞了革新之路。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是有限的,但解冻时期熏陶出的一代年轻人在二十年后继承并光大了改革大业。 赫鲁晓夫的有限改革,既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团官僚阶层,也令希望深刻变化的知识分子不满。他的下台,无论是斯大林主义者,还是反斯大林主义者都拍手称快,支持“解冻”的激进人士以为,哪怕任何人上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教案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了解苏联的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了解苏联解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 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 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许?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 归纳总结:(1)经互会的建立。(2)全方位内部改造。(3)中苏互助。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前苏联崩溃你想不到的原因

前苏联崩溃你想不到的原因 ——前苏联崩溃美刊《外交政策》:你知道的每件事都错了美国《外交政策》最新一期发表文章,分析了前苏联的崩溃及为何全 世界出现集体性误判。文章称,当时的苏联经济停滞,政治管制严厉,从各方面看都没有急剧恶化;然而似乎是不经意的,从道德审视开始,“每件事都已经腐烂, 必须做出改变”,一直到政治合法性遭到诘问,全民认知的剧烈转折,最终促成了前苏联的崩溃。其中道德的复活是精髓。 当时的名言:“谎言够了,奴性够了,怯懦够了。最终,我们要记 住,我们都是公民。一个骄傲国家的骄傲公民”。 “每件事情都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开始。我们必须重新考虑我们的概念,我们的思路,我们对于过去和未来的看 法......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生活——那是一种无法忍受的耻辱”。 文章认为,如今俄国人再次愤怒,统治精英的腐败、新式审

查制度、蔑视公共舆论,总统梅德韦杰夫称:不能在旧思维上建立新国家。或许俄国“道德”问诘再次来临? 前苏联革命最出人意料的事件 这篇题为“关于苏联的崩溃:你知道的每件事都是错的”(Everything You Think You Know About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Is Wrong)的长篇文章说,每次革命都是一次惊奇。但上一次前苏联革命却可列入最出人意料的事件之列。 时间回到1991年之前,当时在西方,无论专家、学者、官员或是政客们,都没有预料到整个苏维埃联盟及其一党独裁制度、国营经济体,以及克里姆林宫对于国内和东欧帝国的控制会在一夜间分崩离析。自视为未来革命者的苏联国内异议份子,同样也没有预计到这一点。 1985年,当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成为总书记时,他的同代人完全没有预计到一场革命危机的到来。虽然围绕苏联体制中存在问题的规模和深度有着各种争论,但没人想到这些麻烦会危及体制的生命,至少不会这么快。 诡异灭亡集体性误判 而这种普遍的短视由何而来?或许某些专家倾向于夸大苏维埃政权的能力和合法性?然而,另外一些几乎完全没有对共产主义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对其突然死亡感到困惑。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姜胜基 【提要】苏联的解体,综合了苏联自身的制度、执政党的建设、民族、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美苏争霸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等问题。苏联的解体也给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深刻的教训。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方向改革方向,坚持理论与本实际相结合,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苏联改革解体原因教训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的解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仅仅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而是一个历史性的综合,有政治、经济、民族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性的经济政治制度问题 斯大林于30 年代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以斯大林体制或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虽然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到80年代初期,它已陷入全面危机,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这种制度使得不管什么样的修补都无济于事。 在苏联成立到解体的69年历史上(如果从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算起则为74年),除了短暂的列宁时期外,基本上是斯大林体制或者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统天下。尽管斯大林体制在苏联工业化、都市化和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它压制社会和压抑人性的本质,那种统治上的专权,已无法完成把俄国建设为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历史已经证明,斯大林体制不能与时俱进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它无法解决苏联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耗尽了所有的潜力而走到了尽头。 斯大林体制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经济方面,实行高度集权的中央管理体系,否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它与世界经济是无法相通和相容的,因而它必然孤立于统一的世界经济市场之外。政治方面,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惟一动力,使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常态化,不断地在国内掀起各种政治运动和清洗运动,因而始终无法在国内给人民营造出真正安居乐业的和平稳定的环境。思想文化方面,实行书报检查和舆论统制,基本否定和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将其视作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使民族文化不断地萎缩和衰弱。具有这些特征的斯大林体制是一种脱离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封闭式的半军事化体制,它与外部世界本能上是对立的。 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对斯大林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在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赫鲁晓夫,最终未能摆脱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他的改革具有很大的应急性、随意性、矛盾性和局限性。最后,党内高层集团因不能容忍赫鲁晓夫改革而将其废黜。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在勃列日涅夫18年执政期间除了个人独裁和专制演变为上层官僚集团统治外并未发生本质的变化。到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陷入困境:政治上保守趋势增强,党、国家和军队部门的所谓精英集团成了新的权贵集团,他们完全脱离了普通的工人和农民,控制着苏联社会的各个领域;经济增长下降;玩世不恭和离心倾向增长;腐败和贿赂成风;民族运动难以控制;持不同政见现象无法根除。总之,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稳定已经变成了停滞,整个社会处于僵化状态。与西方的经济鸿沟和技术差距愈益加深和扩大。 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平均主义的心理和政治上的协调一致已经根深蒂固。社会的停滞使得社会遇到了产生严重后果的威胁,这些后果在各方面都已经暴露出来。在停滞和停顿年代,国家已经滑入悬崖。而对这种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就成了一场更替制度的革命。 (二)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出现严重失误。这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执政党政治上集权过度,民主法制不够健全,官僚主义严重。这种情况下,苏联共产党没有搞好自身建设,在思想理论、政治路线、组织体制和作风建设等方面有严重错误。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法制制度长期不够健全,官僚主义、个人迷信、家长制、终身制、特权现象比较普遍。苏联在二战前斯大林领导时期就存在着个人专断和家长制问题,以致党和国家政权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如肃反扩大化的发生等。二战后,赫鲁晓夫脱离国家建设实际,主观武断,随意发号施令;勃列日涅夫极力扩军备战,推行霸权主义。这些严重问题和错误的发生,又没有及时制止和纠正。到80年代末,苏共党内出现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稳健派”(又称为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主流派”的分裂格局[1](P390)。党内思想混乱,派别林立,组织涣散,争权夺利,无政府主义思想泛滥[1](P397)。这样,党逐渐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三)民族问题因素:毁灭联盟的火药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