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写作古诗词及诗词韵律

如何写作古诗词及诗词韵律

如何写作古诗词及诗词韵律
如何写作古诗词及诗词韵律

如何写作古诗词及诗词韵律

(一)律诗

律诗,五律和七律,每两句话构成一组,一共是八句四组,这四组分别是:起、承、转、合、也就是说:前两句是开头,接下来的两句要承接上文,再接下来的两句要转折,最后两句作总结。比如:

今天下雨了,我不由得想起了老朋友容若。(起,开头)

容若是我相处三年的老朋友了,我们相处一直很愉快。(承,承接上文)

但容若最近不大爱理我了,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转,转折)

不管为什么,我还是把他当朋友的,我这就去找他。(合,总结)

了解了这个律诗的章法,再读《锦瑟》就不再困难了: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开头:锦瑟有五十弦,每根弦都让我想起逝去的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承接上文:逝去的华年如梦似幻,而且春心泣血,有几多感情的悲欢。——这两句只要知道是“承接上文”的,意思便很好理解。)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转折,以意象来写情绪:我很难过,我很迷茫。)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总结:等以后回忆这些感情,“只是当时已惘然”——这话可以有两解,这里就不细论了。)

律诗分为四段,即首颔颈尾,律诗四段八句,绝句二段四句.在律诗中偶句必须押韵(即每

一联的下句)。二联和三联必须对杖,所谓对杖就是讲,词句的对偶。

关于律诗的平仄,上下句平仄相间,即是2。4。6工整,1。3。5不论。

什么是古诗词的平仄?

在上古诗词时,略讲到诗歌的平仄,今天的学生对这个很陌生,其实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

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

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象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已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已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自用)

一、什么是“平”,什么是“仄”?

分清平、上、去、入四声的字,平就是平声字,上、去、入是仄声字

平就相当于普通话的1,2声,上相当于3声,去相当于4声

但是你要注意,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普通话里的“入”声字已经被分到了平、上、去3声里面了

二、写诗:

格律诗中,5绝、7绝,5律、7律分别都有4种不同的平仄,王力的《诗词格律》上有,把他全都记下来,然后按格律写诗。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填词:

填词就看词谱,词谱网上能找到,书店也有,新手推荐《百香词谱》这个谱相对要宽松1些。。谱子里面要求仄声的字您就填个仄声字,谱子里面要求平声的字您就填个平声字,

可平可仄的就可以随便填。

最基本的词谱: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于古诗词中的平仄韵律,

分清平、上、去、入四声的字,平就是平声字,上、去、入是仄声字平就相当于普通话的1,2声,上相当于3声,去相当于4声

但是你要注意,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普通话里的“入”声字已经被分到了平、上、去3声里面了。具体要做的是:找一部平水韵或晚翠轩词韵(网上有,BAIDU搜1下即可)帮你搜了1个平水韵看里面的入声韵部的入声字,读这些字,如果您是南方人,您会觉得入声字的发音方法和平、上、去3声不同,那您就可以多读多熟悉,做到能分清楚普通话里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即可;

如果您是北方人,那么恭喜您,您不可能通过读分出入声字,您就需要把归到平声里面的入声背下来。写诗:

格律诗中,5绝、7绝,5律、7律分别都有4种不同的平仄,王力的《诗词格律》上有,把他全都记下来,然后按格律写诗。

填词:

填词就看词谱,词谱网上能找到,书店也有,新手推荐《百香词谱》这个谱相对要宽松1些。。谱子里面要求仄声的字您就填个仄声字,谱子里面要求平声的字您就填个平声字,可平可仄的就可以随便填。

1、平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首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颔联)[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简称颈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简称尾联)*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2、仄起式(一、二、四、六、八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个句型如第五字用仄,第三字必须用平。“[ ]”内可仄可平。

五、五言律诗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绝句定格形式:

仄起式(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实这写诗和文章一样,一定要注意抑和扬。就象人的钢和柔,钢柔并济。

(一)

1: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字可平可仄,这里读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

2:阳平声,也就是现代汉语的二声。同一个韵脚里,平仄不能通押。

3:入声字,入声字读成四声但要尽可能读得短促一些。

开篇“一霎灯前醉不醒”,先来说说韵脚:这个“醒”字古音有平有仄,按现在的说法,它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阳平声,也就是现代汉语的二声。诗词押韵有一个死规定:同一个韵脚里,平仄不能通押。我看过不少诗词爱好者写诗填词不知道这个规矩,觉得只要韵母一样就算押韵,其实真要那么押韵,读起来就太别扭了。大家以后如果看到古典诗词里同一个韵脚里有平有仄,要知道那不是古人写错了,而是因为存在古今读音的差异,就像“醒”字的这个情况一样。

“只看愁损翠罗裙”,“看”字可平可仄,这里读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

“麝篝衾冷惜余熏”,“惜”是入声字,读诗词遇到入声字有一个很不规范但很方便的替代方法,那就是把入声字读成四声,比如“惜”可以读成“戏”,但要尽可能读得短促一些。

“可耐暮寒长倚竹”,“竹”是入声,方法同上。

“便教春好不开门”,“教”字可平可仄,这里是平声,现代汉语的一声。

下面,把这些影响声音流畅的字换成括号里的字,大家再读一下,感觉就不一样了。常常这样练习一下就逐渐能体会到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了: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刊)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戏)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住),便教(交)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古诗词的平仄与入门(一)(

一、押韵

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臵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臵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古人押

韵是按韵书的。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二、四声

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二者关系如下:

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

2、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

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

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讨论平仄的问题。

三、平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四、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下文将详细讨论。

古诗词的平仄与入门(二)

一、平水韵(旧韵)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韵书押韵的。韵书有诗韵和词韵之分,词韵比诗韵宽松。

诗韵共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词韵则将诗韵合并成19部。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诗韵如下:

上平声15韵: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篠(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

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願(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箇(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洽

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他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似的韵)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我们只需要知道:最初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但是在古体诗和词里,可以把近似的韵(称为邻韵)合并使用。

例如词韵:

第一部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

第二部平声:三江七阳通用,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

第三部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四部平声:六鱼七虞通用,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

第五部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

第六部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

第七部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願(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

第八部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仄声:上声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

第九部平声:五歌[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箇通用

第十部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

第十一部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

第十二部平声:十一尤[独用],仄声:上声二十五有去声二十六宥通用

第十三部平声:十二侵[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

第十四部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第十五部入声:一屋二沃通用

第十六部入声:三觉十药通用

第十七部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十八部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用

第十九部入声: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二、普通话韵表(新韵)

现在写诗词,不必按照古音写,用普通话即可。关于普通话押韵表,各家大同小异,下面是比较合理的一种。

新韵部韵母及韵母组合对应的古词韵———————————————————————————————————————

一、佳麻 a ia ua第十部麻、佳半,部分入声

二、开来ai uai第五部佳半、灰半

三、先寒an ian uan üan第七部寒、删、先、元半,十四部覃、盐、咸

四、江阳ang iang uang第二部江阳

五、逍遥ao iao第八部萧肴豪

六、国歌 e o uo第九部歌,部分入声

七、灰微ei ui第三部支微齐,部分入声

八、森林en in un ün第六部真、文、元半,十三部侵

九、冬青eng ing ong iong第一部东冬,十一部庚青蒸

十、希奇(儿)i(er并入)第三部支微齐,部分入声

十一、诗词i(整体认读)第三部支微齐,部分入声

十二、别叠ie (y)e 部分入声,佳麻二韵部分字

十三、忧愁ou iu十二部尤

十四、读书u第四部鱼虞,部分入声

十五、须臾ü第四部鱼虞,部分入声

古诗接龙(修订)全-(古诗韵律操)

第一单元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商歌 宋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新嫁娘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送灵澈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画 唐高鼎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一去二三里 佚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书窗即事 宋朱淑真 花落春无雨, 春归鸟自鸣。 多情是蜂蝶, 飞过粉墙西。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风鸢图 明徐文长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的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咏石牛 明侯尧封 田入乡间少, 时将孟夏终。 如何尚高卧, 不起助农功。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忆住一师 唐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 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 童子开门雪满松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自题墨竹 宋刘延世 酷爱此君心, 常将墨点真。 毫端虽在手, 难写淡精神。 赠窦家小儿 唐张枯 深绿衣裳小小人, 每来听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 一尺松栽已出尘

格律诗创作基本要求

近体诗(格律诗)创作基本要求 一、概述: 近体诗是在初唐定型的一种在字数、句数、声调、对仗、押韵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的传统诗体。又 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二、近体诗的分类 (一)绝句:①每首四句,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为二十字;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为二十八字。②限押平声韵,五绝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绝以首句入韵为常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对。 (二)律诗:①每首八句,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为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为五十六字。②限押平声韵,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在同一首七律中不能重用同一韵字。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常例,首句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常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③每句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并且要求粘对。④中间两联(即3、4句和5、6句)必须对仗。 三、近体诗的押韵 (一)什么叫“韵”?所谓韵,就是指音韵相同的读音。用汉字来表达,就是韵母相同的字。一个汉字,用拼音来表示,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合成。凡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如方、昌、皇、郎的韵腹(a)、韵尾(ng)相同,即为同韵。没有韵尾的字,韵腹相同亦为同韵。介音不论,如“方”和“乡”是同韵。“韵”可分为平声韵(旧四声中的平声字,新四声中的阴平、阳平字)和仄声韵(旧四声中的上、去、入声字,新四声中的上、去声字)。

(二)什么叫押韵?押韵就是诗词的某句句末,用同一韵部的字来收尾。因其位置在句末,而叫“韵脚”。首句入韵的绝句,其同韵字在1、2、4句的末位;首句不入韵的律诗,其同韵字在2、4、6、8句的末位。押韵是传统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不押韵不为诗。押韵是为了声音的协调、和谐,使诗词具有韵味,富于音乐美。 (三)韵的分类和选择。韵分为旧韵和新韵两种: 1.旧韵。比较流行的为“平水韵”。平水韵系南宋人刘渊1252年根据前人韵书修订而成,共107韵。 2.新韵,又叫今韵。即按今天推行的普通话读音为标准,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依据,按照“同身(韵腹、韵尾)同韵”的原则划分韵部来押韵。今天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作平声押韵,上声、去声作仄声押韵。旧声韵中的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分别派人今四声中。因此,对入声字应按《新华字典》对其声调的标号,判明其阴、阳、上、去,予以使用。《中华诗词》2004年第6期发布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分为一麻、二波、三皆、四开、五微、六豪、七尤、八寒、九文、十唐、十一庚、十二齐、十三支、十四姑韵(见附录)。用新声新韵写诗的作者,应以此为依据。 声韵改革,势在必行。应积极贯彻“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方针,大力倡导新声新韵,同时力求懂得、掌握旧声旧韵。用何种声韵创作,要尊重作者的自由,但新声韵和旧声韵在一首诗中不得混用。 (四)押韵的要求: 1.位置固定。首句入韵的绝句,1、2、4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绝句,2、4句末字押韵;首句入韵的律诗,1、2、4、6、8句末字押韵;首句不入韵的律诗,2、4、6、8句末字押韵。

古诗韵律操诗词

古诗韵律操诗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1.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15.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6、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为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27、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9、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3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丽亭晚,君向萧湘我向秦。 3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3,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3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35,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邻无数沈郎钱。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40,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古诗韵律操 告诉你来告诉他有诗词解释

古诗韵律操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唱顶呱呱。你背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2016,3,20 班级姓名组号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唐)白居易 .《草》 - 译诗: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1] 《草》 - 作品鉴赏这是咏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诗歌译文活着的时候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歌》(宋)罗与之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唐)王维 《鸟鸣涧》- 诗词注释闲:安静。空:空空荡荡。 诗景: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简析:这首诗全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 [1]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 诗词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元和郡县志》云:“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极目如画。《独坐敬亭山》- 诗词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6、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新嫁娘》(唐)王建 《新嫁娘》- 译诗: 新娘三朝下厨房,洗手亲自作菜汤。不知婆婆啥口味,先叫小姑尝一尝。 《新嫁娘》- 题解: 诗描摹一位新嫁娘巧思慧心的情态。第一次烧饭菜。为了把握婆婆的口味,先遣婆婆养大的小姑尝试。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有人认为此诗是为新入仕途者而作。在情理上,作为新入仕途者的借鉴亦未尝不可

律诗写作九忌、绝句写作布局

律诗写作九忌 李晋灵 律诗与绝句均属于近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是从诗体上区分,并非时代概念。 近体诗滥觞于南齐永明年间,史称“永明体”。近体诗大兴于唐,对于字数、押韵、对仗、平仄均有严格规定,讲究格律,故又称格律诗。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排律)。 律诗定型于初唐时期,盛唐以后,大盛于世。《全唐诗》有4.89万余首,仅七言律诗就有9000余首,约占总数1/5。律诗是一种十分精致的文学架构,它有中国式的平衡对称美,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和谐。整体架构又具有整齐中见差异,参差中见整齐的美。它利用音、形、义的配合,构成了多维性的对称和变化。正如胡应麟所说:律诗是“綦组锦绣,相鲜以为色;宫商角徵羽,互合以成声。”(《诗薮》)我们学习写作律诗要掌握其基本规律,练好基本功。徐增道:“八句诗,何以名律也?一为法律之律,有一定之法,不可不遵也;一为律吕之律,有一定之音,不可不合也。”(《而庵说唐诗》)故而,写律诗要遵守基本规则,勿违犯禁忌。 一忌,立意不明,或散或庸。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王夫之:“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姜村诗话》)诗歌立意贵集中、创新、深远、真挚。古人云:“意多乱文”。一首诗意绪纷乱,等于无意。比如宋《西昆酬唱集)中的《泪》“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掩袂时。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北宋西昆派追求形式美,堆砌词藻典故。此篇将八种不同的悲苦之泪并列排出——思妇、弃妇、征夫、纤夫、皇后、壮士、悲秋、伤春等多以典故出之,犹如散珠一片,漫散浮泛。虽然诗中有意象,但立意不明。在当前律诗创作中,也有注意了诗歌的

古诗韵律操歌词

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你对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宋-罗与之《商歌》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出自鸟鸣涧》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唐王建《新嫁娘词三首》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唐王维《画》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邵雍《山村咏怀》11.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宋.朱淑真《书窗即事》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明侯尧封《咏石牛》15.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唐-杜甫《八阵图》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住一师》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宋,刘延世,《自题墨竹》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唐张祜在《赠窦家小儿》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林升写《题临安邸》 26、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为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唐岑参《碛中作》 27、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唐张仲素《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第二套古诗韵律操歌词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唱唱跳跳全记下嘴巴张大全张开掌声响起来你对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4、鸭知春意水轻拍,雁晓冬寒再归来。慈母情牵逐江水,游子思念到碧海。《忆母》 音乐 5、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屡蹑莓苔滑,将寻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寄天台道士》 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演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游子吟》 音乐 7、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之一》 8、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 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10、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檀溪寻故人·一题作檀溪寻古》 音乐 1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 12、迢迢千里家书少, 暂搁别愁觅古道. 忽觉竹动鸣乡音, 顿忧阿母屋顶茅。《闻竹声有感》 1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14、来客踏清溪,放歌伴玉笛。袖舞晚霞辉,声敲青山碧。《山间客访》 1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歌曲《江南》歌词 - 儿童歌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莲叶东,鱼戏莲叶莲叶西, 鱼戏莲叶莲叶南,鱼戏莲叶莲叶北。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莲叶东,鱼戏莲叶莲叶西, 鱼戏莲叶莲叶南,鱼戏莲叶莲叶北。 鱼戏莲叶莲叶东,鱼戏莲叶莲叶西, 鱼戏莲叶莲叶南,鱼戏莲叶莲叶北。 1

格律诗写作常识

格律诗写作常识 冉茂勋 前言 这次传统诗词培训班,学会在给县人民政府的报告中,明确说是为我县申报书法之乡夯实基础。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也把传统诗词列为教学内容之一,有专门的《诗词写作》教材。诗、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珍宝,而诗又列三者之首。一个书法爱好者,如果不懂得传统诗词创作,最终只不过是一个汉字的抄写手而已,而且,抄写在应酬中也可能出现笑话,不可能成为功底深厚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历来为人们称道的诗序名篇,他不仅诗作得好,文章也享誉当时,传之后世,收入《古文观止》,只不过由于他的书法冠绝千古,使其诗文相对减色。诗,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国粹之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人们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熏陶和历史启迪。 现今所讲的传统诗词,主要是指唐诗、宋词、元曲,我们这次着重只讲格律诗词的创作基本常识。 格律诗是在唐朝才定型的,唐人称之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当然,这并不是说非格律诗就不重要,如唐以前的古体诗——诗经、楚辞、汉魏乐府等,而是这次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讲多了也消化不了,所以,只能把格律诗的基本知识讲清楚,转化为成果,即经过一定时间的写作实践,写出好的诗词作品来,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作出贡献。 一、诗的格律 创作传统诗,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懂得它的格律。 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主要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各有四种格式: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和不入韵式;首句仄起入韵式和不入韵式。 汉语,基本上是单字双音节,以一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格律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律句又分标准律句和次标准律句(也称准律句)。 (一)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五绝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以及仄仄平平仄。这两种句型,各自的首尾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要作出变化,可把脚下的鞋拿到头上作帽戴,即将各自最后一个字移到前面去,就变成“平平平仄仄”或“仄仄仄平平”。五绝的句型,无论怎样变化,都不可能超出这四种基本句型。五绝以仄起不入韵式为正格。

古诗韵律操(全)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唐)白居易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歌》(宋)罗与之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唐)王维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6、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新嫁娘》(唐)王建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唐)王维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唐)王维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11、花落春无语, 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 飞过粉墙西。《书窗即事》(宋)朱淑珍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唐)杜甫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风鸢图诗》(明) 徐渭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终。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一去二三里》佚名 1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唐)杜甫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忆往一师》(唐) 李商隐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唐) 李绅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自题墨竹》(宋)刘延世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赠窦家小儿》(唐)张祜

格律诗词写作章法(上)

格律诗写作章法(上) 一、起笔突兀法 做诗起笔,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之别。 明起者,开口即就题之正意说起,随明见题字,然不得谓之“骂题”。 暗起者,不就题面说而题意自见。 陪起者,先借他物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 反起者,不说题之正面,而先从题之反面着笔。 学者明此诸法,起笔者尤以来势突兀为胜,若一涉平淡,便觉句法不挺矣。兹录唐诗得力在起两句之一首于下,以便学诗者有所取法焉。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以下五律*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上诗首句拈出“独有”二字,次句便以“惊”字作衬,有登高一呼之概。 二、承笔衔接法 律诗以第二联为承笔,或写意,或写景,要与上联起笔衔接,不可松泛。起笔一联,仅浑括大概;点醒题意,全在此联。且需留有不尽之意,以开下文转笔一联。兹录唐诗中第二联最警切之一首,以飨读者,俾知醒题之法也。 【军中闻笛张巡】 峣岧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闲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声。 上诗第三、四句写军中情状,紧接上句看见虏骑之悲感,而全题之用意醒矣。 三、转笔呼应法 转者,就承笔之意,转捩以言之也。其法有三:一、进一层转;二、推一层转;三、反转,总以能与前后相呼应,活而不板者为佳。唐诗之注重转笔,而上下一气者,当推杜甫《春望》一首,兹特选录于下,非学到功深者,断难揣摩其万一。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上诗第五句言兵祸之久,第六句言乡信之重,是全诗最着力处,而与首句写乱后景象,末句自伤衰老,通体均相应也。 四、合笔结束法 合者,结束全诗,俾有下落也。或开一步,或放一句,总以“言有尽而意无穷”者为佳构。唐诗中合笔之足以惊人,而传诵一时者,首推刘禹锡之《蜀先主庙》诗。兹亦照录于后,以为学者之模范。 【蜀先主庙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懔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上诗结句言蜀妓凄凉,不言蜀灭,而蜀灭之意自在其中,以此结束全题,真觉余韵悠然,有缥缈欲仙之致。

古诗手语操

沙塘中心小学“古诗韵律操”诵读篇目 口号:诵读经典文化健身厚德博学自强不息孝成大德雅筑完美 前奏: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诵齐刷刷。 你背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1、花落春无雨,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厚终。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15、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21、吟唱《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古诗词韵律操1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伸展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警亭山。 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扩胸7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8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9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10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11 花落春无语 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 飞过粉墙西。 踢腿12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13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14 田入乡间少 时将孟夏冬。如何尚高卧 不起助农功。 15 功盖三分国 明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16 无事经年别远公 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销尽寒灯晦 童子开门雪满松。 体侧17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体转18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9 酷爱此君心 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 难写淡精神。 20 深绿衣裳小小人 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 一尺松栽已出尘。 21、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身22、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23、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24、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5、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26、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为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踏跃27、烟柳飞轻絮 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 罗绮竞秋千。 28、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9、健儿须快马 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 然后别雌雄。 整理30、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31、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丽亭晚 君向萧湘我向秦。 32、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3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34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35 生涯不复旧桑田 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 可邻无数沈郎钱。 36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7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38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39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40 落日清江里 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 十五即乘潮。

古诗词系列讲座-格律诗写作

古诗词系列讲座-格律诗写作 写格律诗,有八大禁忌:一忌孤平;二忌尾三连平(三连仄);三忌换韵;四忌失粘;五忌合掌;六忌重字;七忌直白;八忌新旧韵乱用。 一忌孤平:所谓孤平,指一句中,除去最后一个韵脚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则为犯孤平。孤平为诗家之大忌。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是仄声,除去第七个韵脚字外,只有第四个字是平声字,就犯孤平。犯孤平的句式,只限在韵脚的句子,就是说,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的句中(即韵脚句),要注意不要犯孤平,在非韵脚的句中,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的句子,如“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以一三五不论之说,第三、第五字变为仄声字,就变成了“仄仄仄平仄仄仄”,这样的句式,不是孤平,但是却犯了尾三仄,当然,对于初学者,尾三仄不是太严格,如果能避免,则更好。 二忌尾三连平(三连仄):是指每句最后三个字都是仄声或都是平声字,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最后一字是仄声,就是尾三仄;如果第五第六字是平声字,就是尾三平。尾三平也是诗家之大忌。 三忌换韵:是指一首格律诗中,韵脚的字的韵部,只能在同一个韵部中,如果不在同一韵部,就是换韵。所谓韵脚,就是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第一句押韵,其韵脚也包括在内。

四忌失粘:是指第一句与第二句相同位置间的字,平仄相反,第二句与第三句相同位置间的字,平仄相同,即为粘,如果不粘,就是失粘。 五忌合掌:是指律诗中,三四句、五六句,其实是两幅对联,如果一幅对联,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同,就是合掌。 六忌重字:是指一首诗中,尽量不要有重复的字,但是在一个句子中除外。 七忌直白:是指太过平直,没有味感。 八忌新旧韵乱用:是指在同一首诗中用韵,要么依旧韵(平水韵),要么依新韵(中华14新韵),不能新旧韵混用。当然,亦有以词韵(如词林正韵)作诗者,词韵比诗韵(平水韵)相对较宽,但是,即使是以词韵为据押韵,也要在同一个词韵的韵部。 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素:诗韵、平仄、对仗。 前面讲了,格律诗是绝句和律诗的通称,格律诗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及五言和七言排律。那么,我们在写格律诗的时候,就一定要把握好以上三个基本要素。 一、诗韵:就是诗的韵脚,格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上面讲了写格律诗有八大禁忌,其中三忌换韵及八忌新旧韵乱用,就指诗韵。简单地讲,就是绝句第二、第四句最后一字押平声韵且韵脚在同一个韵部,律诗第二、第四、第六、第八句最后一字押平声韵且韵脚在同

古诗韵律操(全)

古诗韵律操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唱顶呱呱。你背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唐)白居易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歌》(宋)罗与之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唐)王维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6、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新嫁娘》(唐)王建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唐)王维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唐)王维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 11、花落春无语, 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 飞过粉墙西。《书窗即事》(宋)朱淑珍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唐)杜甫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风鸢图诗》(明) 徐渭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终。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一去二三里》佚名 1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唐)杜甫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忆往一师》 (唐) 李商隐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唐) 李绅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自题墨竹》(宋)刘延世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听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赠窦家小儿》(唐)张祜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夜喜雨》(唐)韩愈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唐)王维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宋)林升 26、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唐)岑参 27、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春游曲》(唐)张仲素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明)于谦 29、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折杨柳歌辞》(北朝乐府民歌) 3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唐)杜甫 3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3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出塞》(唐)王昌龄 33、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 (唐) 张旭 3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北宋)刘攽 35、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流民》(宋)晁补之 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3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3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3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唐)刘禹锡 40、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采莲曲》 (唐) 刘方平

七天学格律和古体诗词写作入门

七天学格律和古体诗词写作入门浅说与诗词琐议 第一天明“诗体” 古典诗词,按其起源、体式、语言、结构等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诗、词、曲三大类。从格律上,诗又可划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泛指唐代以前出现的各种诗体。唐及之后的人们模仿这类诗体所写的诗,也称之为古体诗。 古体诗按其每句的字数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有些书籍把杂言诗并不单列,而是划归到七言古诗中。所谓杂言诗就是每句的字数不定,可以任意自由发挥。杂言诗多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为主,偶然也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所谓四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就是每句都是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其它类推。四言诗在唐以后就比较少见了,唐以后的诗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六言诗、杂言诗也有一些,但不是很多。五言古体诗又简称为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为七古。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体诗人们一般习惯称它们为绝句(古绝)。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及以后有一些人写了一些入律的古风,虽然这些作品平仄大致符合近体诗的规定,但由于或用韵或粘对或对仗等方面并不符合近体诗要求,因此也只当是古体诗看待。 近体诗是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和排律。所谓近体诗或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其实就现在来说已经既不“今”也不“近”了,只是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继续沿用这个名称而已。唐之后模仿这种近体诗体式所写的诗,也称为近体诗。 近体诗从句子的字数上来说,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无论什么形式的近体诗,都有偶数的句子构成。 四句构成的近体诗也称绝句。为了与古绝有所区分,人们又习惯称它为律绝。律绝,对于每句用字的平仄有相对严格的规定,用韵也比之古绝严谨。由于近体绝句类似于截取了律诗的其中四句而成,所以有的人也把它称之为截句。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又简称为五绝,四句二十字;七言绝句又简称为七绝,四句二十八字。 每首由八句构成的近体诗称为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十六字。五律和七律,不仅每句有严格的平仄、用韵要求,而且还对句子的对仗有一定要求。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长律,也叫排律。排律与五、七言律诗一样,不仅有平仄、用韵等严格要求,而且对粘对、对仗等也有严格规定。排律的句数也只能是偶数。

2016年古诗韵律操 古诗40首

凤鸣小学2016年古诗韵律操古诗40首 告诉你来告诉他,告诉爸爸和妈妈,背诵古诗并不难,一背一串顶呱呱,你对上来我接下,我们一起来背吧——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来客踏清溪,放歌伴玉笛。袖舞晚霞辉,声敲青山碧。 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1、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3、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住此荒城。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14、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6、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7、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田园人不见,疑问洞中栖。 18、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2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格律诗写作技巧

格律诗写作技巧 诗的格律是根据民族语言的特点,由诗人、诗理论家长期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高度艺术化、音乐化的民族形式。由这种格律构成的格律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音韵回环流转之美,声调交替抑扬之美,句式骈散变幻之美,词语精炼含蓄之美,构成了世界上最灿烂、最富内涵的诗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瑰宝。我国古今多少伟大诗人都能娴熟地运用这种格律,施展他们的文学才华,写下了无数光辉灿烂、千古不朽的诗篇! 格律诗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押韵。格律诗分绝句、律诗、排律三种,现以绝句为例,简述其写作技巧。 绝句共四句,第一句称作上句,第二句称作下句,第三句称作上句,第四句称作下句。第二句与第三句称作邻句。 七绝有四种格式,以第一句第二字和末一字的平仄来定。第一句第二字是平声,就叫平起,是仄声就叫仄起。如第一句末一字是平声,就叫平收,是仄声就叫仄收。以上第一个叫平起平收式,下一个则叫仄起仄收式。依此类推。七绝有四个式子: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五绝也有四个式子,与其相同。 格律诗中每两个字音为一个节奏,五言句有三个节奏,七言句有四个节奏,最后一个字音也是一个节奏。一个节奏内两字的平仄最好相同,一句中相邻的两个节奏的平仄应是交替的。汉字的平仄规定为:汉语拼音四声的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和古入声字为仄声。这里以○代表平声,以●代表仄声,以◎代表按格式应为平声而此处平仄不拘,以⊙代表按格式应为仄声而此处平仄不拘,符号右边加*代表此字为韵脚,以☆代表空格(即这里有个字)。 一般讲,律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提法。即每句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是不讲究的,(但也有例外)。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要严格掌握的。因为第二、四、六字是节奏的重点,除不得不使用拗救法外,其平仄是格律规定的,不能任意更改。 第一步:根据上下句相对应的字平仄要对立,邻句相对应的字平仄要粘连(平仄相同)的规定,现确定每句的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以七言为例: 第一句:☆ ○ ☆ ● ☆ ○ ☆第二句:☆ ● ☆ ○ ☆ ● ☆ 第三句:☆ ● ☆ ○ ☆ ● ☆第四句:☆ ○ ☆ ● ☆ ○ ☆

诗词写作入门——平仄之【五律】

诗词写作入门(三)平仄之【五律】 【定义】 五律是五言律诗的简称,属于近体诗中律诗(格律诗的意思)的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或排律。排律,一般都是五言的,句数不定,但必须超过八句,句数是偶数,如十句,二十句,一百句,至二百句以上。按照一般习惯,律诗是最讲究语言锤炼的,古人有“五律如四十尊菩萨,着一俗汉不得”的说法。【形成】 南北朝文学作品注重对偶和平仄,对律诗的发展影响深远。南齐永明之世,周颙和沈约创四声八病之说。影响所及,当时诗人作诗讲究声律,世称“永明体”,这是由古体诗演变到近体诗的重要桥梁。 唐初上官仪提倡“六对”、“八对”之说,将前人对偶之法加以总结归纳,对律诗的发展颇有影响。初唐四杰所作律诗甚多,促进了律诗的发展。沈佺期、宋之问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加以琢磨,去粗取精,把律诗的格式固定下来。 【格律要求】 1、句数方面:律诗每首限定八句,排律则八句以上,长度不限。 2、句式方面:律诗句子长短全首一致,不是五言,就是七言。 3、对仗方面:律诗每首必有对仗,且位置也有规定,全诗八句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必须对仗工整,词性相对,其他二联则不拘。排律除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 4、音律方面:律诗每首平仄都有规定,讲求“粘对”和平仄谐协。 5、用韵方面:律诗只可押平声韵,不可换韵,一韵到底,双数句或偶句末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金朝、元朝以来通行“平水诗韵”,用韵限于一韵部。长律则可以换韵,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 【五绝平仄押韵基本句型】 ⊙表示平仄均可 【1】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2】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 《晚晴》 李商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