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基本知识

一.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2

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

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

44ac b a

-.

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4. 一次项系数b

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

b

x 2-

=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

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

一.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合比性质:

d

d

c b b a

d c b a ±=±?=(分子加(减)分母,分母不变)

3.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

如果

)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ΛΛ,那么

b a n f d b m e

c a =++++++++ΛΛ. 二.黄金分割

1)定义: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如果

AC

BC

AB AC =

,即AC 2

=AB ×B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AB AC 2

1

5-=

≈AB 。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

3.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

......与原.

三角形三边

.....对应成比例.

4.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如果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难么在另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四.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

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2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4.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三角形一边平行线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判定定理推论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两边的延长线(这两边的延长线在第三边的同侧)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5.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的直线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直线上所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五.相似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

1)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性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比: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

如△ABC与△DEF相似,记作△ABC ∽△DEF。相似比为k。

4)判定: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

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此定理用的最多)

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对应边的比).

③相似三角形对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相似的应用:位似

1)定义: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2)性质:①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图形,所以它具有相似图形的一切性质。

②位似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图形,它又具有特殊的性质,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

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等于位似比(相似比)。

③每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不经过位似中心的对应线段平行。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1、如图,在△ABC 中,∠C=90°

①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为sinA ,即

c

a

sin =∠=

斜边的对边A A

②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为cosA ,即

c

b

cos =∠=

斜边的邻边A A

③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为tanA ,即b

a

tan =∠∠=的邻边的对边A A A

2、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3、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

30°

45°

60° 90°

sin α 0

21 22

2

3

1

cos α 1

23

2

2

21 0

tan α 0

3

3

1

3

不存在

4、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当角度在0°~90°之间变化时,

(1)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2)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3)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完整版)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基本知识 一.二次函数的性质 2y ax bx c =++ 1.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0a >2b x a =-2424b ac b a a ??-- ???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y x 2b x a >-y x 时,有最小值.2b x a =-y 244ac b a - 2.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当0a <2b x a =-2424b ac b a a ??-- ???,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2 b x a <-y x 2b x a >-y x 2b x a =-有最大值.y 2 44ac b a -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为常数,); 2y ax bx c =++a b c 0a ≠2. 顶点式:(,,为常数,); 2()y a x h k =-+a h k 0a ≠3. 两根式:(,,是抛物线与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12()()y a x x x x =--0a ≠1x 2x x 4. 一次项系数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在轴左边则,在轴的右侧则,ab a b x 2- =y 0>ab y 0y x y ⑵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0c =y y 0

⑶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轴下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0c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 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知识点 1 函数 y=ax 2+bx+c 的解析式】 1. 形如2 y ax bx c =++(a ≠0)的函数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 形如(0)k y k x = ≠的函数叫做x 的反比例函数; 典例 1 在下列函数表达式中,表示y 是 x 的二次函数关系的有 。 ①213y x =-;②(5)y x x =-;③21 3y x =;④3(1)(2)y x x =+-;⑤4221y x x =++; ⑥22(1)y x x =--;⑦2y ax bx c =++ 典例2 在下列函数表达式中,表示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有 。 ①32y x =-;②k y x =-;③31y x -=+;④12y x =-;⑤21 y x =;⑥12y x -=- ;⑦xy =典例 3 若函数 22 (2)a y a x -=-是反比例函数,则a= ,若是二次函数,则a= 。 典例 4 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C.当x=4时,y >0 D.方程ax 2+bx+c=0的正根在2与3之间 典例 5 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过点 A (1,2),B (3,2),C (5,7).若点M (-2,y 1),N (﹣1,y 2),K (8,y 3)也在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y 1<y 2<y 3 B .y 2<y 1<y 3 C .y 3<y 1<y 2 D .y 1<y 3<y 2 【知识点 3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完整版)初中数学(沪科版)概念及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一、有理数 七年级上 1.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分数、负分数 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凡是可以写成 q ≠ 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p 、q 为整数且 2.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 数轴上的一点来表示)。 3.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为 0)。 a 、 b 互为相反数?a+b=0(相反数的和为 0) 4. 在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做|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5. 有理数大小比较 (1) 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 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4) 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 6.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值; (3) 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加法交换律:a+b=b+a ; 加法结合律:(a+b)+c=a+(b+c) 7. 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 没有倒数)。

a、b 互为倒数?ab=1(倒数的积为1) 8.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 相乘仍得0; (3)几个数相乘,符号由负号个数决定。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0 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仍得0(0 不能做除数); (3)几个数相除,符号由负号个数决定。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9.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过幂;相同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 10.乘方运算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 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11.一般地,一个绝对值大于10 的数都可以记成±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等于原数的整位数减1。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12.一个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一个数的近似值与它准确值的差, 叫做误差(误差的绝对值越小,近似值就越接近准确值,即近似程度越高)。 近似数一般由四舍五入法取得,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 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二、整式加减 1.能被2 整除的为偶数,反之为奇数。

沪科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2 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 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 ≠0时,ax 2+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 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 b 、 c ; 其中a 、 b,、c 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 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当ax 2+bx+c=0 (a ≠0)时,Δ=b 2-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 下等价命题: Δ>0 <=>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 <=>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 无实根; Δ≥0 <=> 有两个实根(等或不等).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 当ax 2+bx+c=0 (a ≠0) 时,如Δ≥0,有下列公式: .a c x x a b x x )2(a 2ac 4b b x ) 1(212122 ,1= -=+-±-=, ; 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 直接开平方法 (也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 ①2(0)x a a =≥ 解为:x = ②2()(0)x a b b +=≥ 解为:x a += ③2()(0)ax b c c +=≥ 解为:ax b +=④22()()()ax b cx d a c +=+≠ 解为:()ax b cx d +=±+ (2)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分,平方公式,平方差,十字相乘法 如:20(,0)()0ax bx a b x ax b +=≠?+= 此类方程适合用提公因式,而且其中一根为0 290(3)(3)0x x x -=?+-= 230(3)0x x x x -=?-= 22694(3)4x x x -+=?-=

沪科版圆知识点梳理

圆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 1.圆的有关概念:(1)圆:(2)圆心角: (3)圆周角: (4)弧: (5)弦: 2.圆的有关性质: (1)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2)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3)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3.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1)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外接圆的圆心。 (3)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即内切圆的圆心 4. 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一半. 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例题】 例题1.如图,公园的一座石拱桥是圆弧形(劣弧),其跨度为24米,拱的半径为13米,则拱高为 ( ) A .5米 B .8米 C .7米 D .53米 例题2.如图⊙O 的半径为5,弦AB=8,M 是弦AB 上的动点,则OM 不可能为( ) A .2 B .3 C .4 D .5 例题1图 例题2图 例题3图 例题4图 例题3.如图⊙O 弦AB=6,M 是AB 上任意一点,且OM 最小值为4,则⊙O 半径为( ) A .5 B .4 C .3 D .2 例题4.如图,⊙O 的半径为1,AB 是⊙O 的一条弦,且AB=3,则弦AB 所对圆周角的度数为( ) A.30° B.60° C.30°或150° D.60°或120° 【检测】 1.如图,⊙P 内含于⊙O ,⊙O 的弦AB 切⊙P 于点C ,且AB ∥OP .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9,则弦AB 的长为( ) A .3 B .4 C .6 D .9 2.如图,△ABC 内接于⊙O ,若∠OAB =28°,则∠C 的大小为( ) A .28° B .56° C .60° D .62°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E,∠CDB =30°, ⊙O 的半径为cm 3,则弦CD 的长为( ) A .3cm 2 B .3cm C .23cm D .9cm 4.⊙O 的半径为10cm ,弦AB =12cm ,则圆心到AB 的距离为( ) A . 2cm B . 6cm C . 8cm D . 10cm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 切线的定义和性质: 3.三角形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 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圆心距为d ,半径分别为21,r r )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基本知识 一.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2 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 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 44ac b a -. 二.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4. 一次项系数b 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 b x 2- =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 一.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合比性质: d d c b b a d c b a ±=±?=(分子加(减)分母,分母不变) 3.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 如果 )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那么 b a n f d b m e c a =++++++++ . 二.黄金分割 1)定义: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如果 AC BC AB AC = ,即AC 2 =AB ×B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AB AC 2 1 5-= ≈0.618AB 。 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完整word版)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二次根式知识点: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 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放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但 必须注意: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是为二次根式的前提条件,如,, 等是二次根式,而,等都不是二次根式。 知识点二:取值范围 1.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由二次根式的意义可知,当a≧0时,有意义,是二次根式,所以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只要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即可。 2. 二次根式无意义的条件:因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当a﹤0时,没有意义。 知识点三: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说,()是一个非负数,即0()。注:因为二次根式()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而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所以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0(),这个性质也就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绝对值、偶次方类似。这个性质在解答题目时应用较多,如若,则a=0,b=0;若,则a=0,b=0;若,则a=0,b=0。知识点四:二次根式()的性质 () 文字语言叙述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非负数。 注:二次根式的性质公式()是逆用平方根的定义得出的结论。上面的公式 也可以反过来应用:若,则,如:,. 知识点五:二次根式的性质 文字语言叙述为: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 注: 1、化简时,一定要弄明白被开方数的底数a是正数还是负数,若是正数或0,则等于 a本身,即;若a是负数,则等于a的相反数-a,即; 2、中的a的取值范围可以是任意实数,即不论a取何值,一定有意义; 3、化简时,先将它化成,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来进行化简。 知识点六:与的异同点 1、不同点:与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表示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

最新沪科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1 一、二次函数概念: 2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 3 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 4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5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6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7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8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9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10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11

16 17 18 19 2. 2 =+的性质: y ax c 20 上加下减。 3. ()2 =- y a x h 的性 质: 左 加右 减。

35 36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37 38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39 1. 平移步骤: 40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41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42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43 2. 平移规律 44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45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46 方法二: 47 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 48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49 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 50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51 5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53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 54 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55 56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57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 数学解题的关键就是知识和方法; 知识是锁眼,方法是钥匙。缺少哪个都不能打开题目这把锁; 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要针对这两点进行。 一、掌握课本知识内容及内涵 数学知识是数学解题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内容,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多看例题 数学有的概念、定理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将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看例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一道例题,解决一类问题。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我们看例题,要注意总结并掌握其解题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不能看一道题就只会一道题,只记题目答案不记方法,这样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就不在难了。既然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要鱼不如要渔”呢! 2、我们不仅要看例题还要会总结,总结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最好把总结的写出来。以后复习时再看,就事半功倍了。 3、会模仿,也要创新。在看例题的解题时,首先想自己遇到这个题怎么做,然后看例题怎么解答的,之后我们还要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和思路。我们最后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三、多做练习 “多”讲的是题型多,不是题目数量多。不怕难题,就怕生题。题海战术不一定好,但是接触的题型多了,总结的解题方法多了。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也就不怕了。 四、心细,多思,善问,勤总结 数学是严谨的,做题目时要细心,一个符号之差,题目的解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思考实在不会的,我们就要问,去弄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会总结,还要勤总结。多总结知识内容,总结解题方法,解题思想。一方面能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数学的四大思维体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 第六章实数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xx年7月第一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意义1-1正数和负数 1、为什么初中数学要引入负数?答:正数和负数是在实际需要中产生的,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在生产和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主要有哪些?请列举:答:常见的有:(1)温度高于0度记作“+”,低于0度记作“-”。(2)高度高于海平面记作“+”,低于海平面记作“-”。(3)高于正常水位记作“+”,低于正常水位记作“-”。(4)超过标准重量记作“+”,低于标准重量记作“-”。(5)储蓄中存入为正,取出为负。(6)收入为正,支出为负。(7)盈余为正,亏损为负。(8)上升为正,下降为负。(9)进为正,出为负。(10)增加为正,减少为负。(11)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3、你了解以下各种数的定义和范围吗?并举例。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a>0)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a<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又分为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非负数:通常又

把0和正数称为非负数。(a≥0)非正数:0和负数称为非正数。(a≤0) 4、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是什么?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1-2-1 数轴 1、什么是数轴?你能画好一条数轴吗?答: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 2、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数轴的三要素有什么规定?答:原点(任意、标0)、正方向(向右、箭头)和单位长度(合适)。 3、观察数轴,回答下列问题。(1)有没有最大的正数?(没有)。有没有最小的正数?(没有)。有没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是1)。 (2)有没有最小的负数?(没有)。有没有最大的负数?(没有)。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有,是-1)。1-2-2相反数 1、什么是相反数?答: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这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规定:0的相反数是0。数a的相反数是a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答:不一定,因为:当a是正数时,-a是负数;当a是负数时,-a是正数;当a是0时,-a也是0。 5、3-5的相反数是什么?答:是-(3-5)或5-3。 6、a-b的相反数是什么?答:是-(a-b)或b-a。 7、a+b的相反数是什么?答:是-(a+b)。

沪科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doc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 ax2 bx c ,c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这( a ,b 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a 0 ,而b,c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二次函数 y ax2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 x 的最高次数是 2. ⑵ a ,b ,c 是常数, a 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 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y ax2的性质: a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a 的符号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性质 a 0 0 ,0 x 0 时, y 随x的增大而增大;x 0 时, y 随 向上y 轴 x 的增大而减小;x 0 时, y 有最小值 0 . a 0 0 ,0 x 0 时, y 随x的增大而减小;x 0 时, y 随 向下y 轴 x 的增大而增大;x 0 时, y 有最大值 0 .2.y ax2 c 的性质:上 加下减。 a 的符号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性质 a 0 向上0 ,c y 轴x 0 时, y 随x的增大而增大; x 0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0时,y有最小值 c . a 0 向下0 ,c y 轴x 0 时, y 随x的增大而减小; x 0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0时,y有最大值 c . 3. y a x 2 的性质:h 左加右减。 a 的符号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性质 a 0 向上h ,0 X=h x h 时, y 随x的增大而增大; x h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时,y有最小值0. a 0 向下h ,0 X=h x h 时, y 随x的增大而减小; x h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时,y有最大值0.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六章实数(一)平方根与立方根、平方根1的平方根,也叫做二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 次方根。2ax aa??”,且的平方根.如果记作“,那么a叫做ax?X=即≥0a a)表示: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叫做被开方 数),读作“正负根号a”,((2 0;负数没有平方根。(3)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为(4)开平方:求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Ⅰ、平方根是开平方的结果;Ⅱ、 2、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是1)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0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aa”例如:a,且的算术平方根.a记作“X=0 即≥a≥0恒成立。)性质:(1)一个数a的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即:(2 0的算术平方根是0;(2)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1个,且为正数;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3.开平方公式有哪些? 0)(a?a??22aa(…0))(a?0)aa??a?0(且 a①②0≥??0)a??a(?22222=225, =169,14=144,134.求1120的平方值: 11=196,15=121,12 22222=400 =289,1816=361,20=256,17=324,191.41421?22.236?3?1.7325、 1 、立方根:5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1)定义:33ax3a a.的立方根,记作“,那么叫做”如果ax? X=即次方根。3a 3叫根指数),读作“三次根号a”(a(2)表示:的立方根记作a叫做被开方数,。1个负数;0的立方根是01(3)性质:正数的立方根是个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333333aa?a??a? 6.开立方公式有哪些?①②③ a()a? (二)实数8 / - 1 -- 1 - .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一个无理数与若干有理数之间的运算结果还是无理数) 2.无理数的三种常见类型是什么??②化简后含的数;①含根号且开不尽方的数;

沪科版初中数学概念及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 一、有理数 1.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分数、负分数统 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凡是可以写成(p、q为整数且q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点来表示)。 3.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为0)。 a、b互为相反数a+b=0(相反数的和为0) 4. 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5.有理数大小比较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4)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 6.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7.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a、b互为倒数ab=1(倒数的积为1) 8.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仍得0; (3)几个数相乘,符号由负号个数决定。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仍得0(0不能做除数); (3)几个数相除,符号由负号个数决定。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9.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过幂;相同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 10. 乘方运算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 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11. 一般地,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都可以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等于原数的整位数减1。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12. 一个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一个数的近似值与它准确值的差,叫做误差(误差的绝对值越小,近似值就越接近准确值,即近似程度越高)。 近似数一般由四舍五入法取得,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二、整式加减 1. 能被2整除的为偶数,反之为奇数。

沪科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 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初中数学(沪科版)概念及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 一、有理数 1.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分数、负分数统 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凡是可以写成p(p、q为整数且q≠0) q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 轴上的一点来表示)。 3.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 的相反数为 0)。 a、b 互为相反数 ? a+b=0(相反数的和为0) 4.在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做 |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5.有理数大小比较 (1)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4)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 6.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 对值; (3)一个数与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7.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a、b 互为倒数 ? ab=1(倒数的积为1) 8.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 2)任何数与 0 相乘仍得 0; (3)几个数相乘,符号由负号个数决定。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 0 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仍得 0(0不能做除数); (3)几个数相除,符号由负号个数决定。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9.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过幂;相同因数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 10.乘方运算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 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11.一般地,一个绝对值大于 10 的数都可以记成± a× 10n的形式,其中 1≤a<10, n 等于原数的整位数减1。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12.一个与实际数值很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一个数的近似值与它准确值的差, 叫做误差(误差的绝对值越小,近似值就越接近准确值,即近似程度越高)。近 似数一般由四舍五入法取得,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从左边第一个不为 0 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 效数字。 二、整式加减 1.能被 2 整除的为偶数,反之为奇数。 2.用加减乘除及乘方等运算符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简要)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一、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概念 形如()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放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但必须注意: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是为二次根式的前提条件,如,,等是二次根式,而,等都不是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性质 即: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 化简时,一定要弄明白被开方数的底数a是正数还是负数,若是正数或0,则等于a本身;若a是负数,则等于a的相反数-a。 3.最简二次根式 分母不含根号。 4.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ab=√a·√b(a≥0,b≥0)√a·√b=√ab(a≥0,b≥0) √a÷√b=√a÷b(a≥0,b>0) 5.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 (1)同类二次根式 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把几个同类二次根式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合并同类二次根式。(3)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进行合并。 6.分母有理化 √a/√b=√a×√b/√b×√b=√ab/b 注意:(1)根式中不能含有分母(2)分母中不能含有根式。

二、代数方程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一元整式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且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 一元n次方程: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n 2、二项方程 a x n+ b = 0 (a ≠0 ,b ≠0 , n是正整数) 3、无理方程 方程中含有根式,且被开方数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 4、有理方程 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统称有理方程。 5、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0时,ax2+bx+c=0 (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Δ=b2-4ac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Δ>0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Δ=0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无实根;Δ≥0 有两个实根(等或不等).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也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 2(0) =± x a a =≥解为:x a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分,平方公式,平方差,十字相乘法 配方法 公式法 ①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20 (0) ++=≠,确定出a、b、c ax bx c a ②求出24 ?=-,并判断方程解的情况。 b 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