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水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

水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

水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
水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

水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练习题

1、水稻的根属于()

A、直根系

B、须根系

2、水稻的叶()于茎的两侧

A、对生

B、互生

3、水稻种子发芽时,首先出现,继而出现,以后顺次长出,,等。

4、水稻最上部的一叶短而宽,叫做。

5、水稻完全叶是由,,,,,组成。

6、叶片与叶鞘交界的地方称为。

7、水稻稻穗为花序,由,,,,组成。

8、水稻颖花由,,,,,,各部分组成。

9、稻的外颖有脉纹条,内颖只有条脉纹。

10、雄蕊有和两部分,雌蕊由、,和组成。

11、小穗基部有两个颖片,退化呈两个小突起,称。

12、每个小穗有3朵小花,只有上部1朵小花发育正常,下部两朵小花退化,各剩1个颖片,称为。

13、水稻颖花的构成中枚,浆片枚和雌蕊枚。

14、水稻的谷粒又称为。

15、谷粒和米粒的大小通常以表示。

16、米粒一般为色。

17、米粒由,,,和各部分组成。

18、占米粒的最大部分,同时是供食用的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是米粒的

部分。

19、水稻的一生是指。

20、生育期是指。

21、水稻的生育过程中,包括阶段和阶段。

22、从种子萌发到三叶期称为,从第四叶开始萌发分蘖到拔节为止称为。

23、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分为两个生育时期,即

和。

24、什么是返青期?

25、能抽穗结实的称为,不能抽穗结实的称为。

26、水稻的生殖生长阶段分为期和期。

27、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可分为,,

和。

28、一般以,作为营养生长阶段开始的标志,以,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水稻的分类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3.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称为可消营养生长期。 水稻的“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根据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光温反

水稻的生长发育电子教案

水稻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一生是指水稻种子萌发到种子成熟。从器官生长发展的特点看:可分成幼苗期、分蘖期、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从生长发育的特点来看: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以幼穗分化为界,在幼穗分化以前,主要是以根、茎、叶、分蘖等营养器官增殖为主,故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以后,是以生长幼穗、颖花、种子等生殖器官为主,故称之为生殖生长期。 一、幼苗期的生长发育 幼苗是指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习惯把秧苗在秧田生长的时期称为幼苗期。苗期可分为种子萌发和秧苗成长两个时期。 (二)、幼苗的生长 幼苗的生长是指第一真叶抽出至成秧移栽。芽谷播种后,胚根下扎,胚芽就向上坚起,叫扎根扶针。随后,不完全叶伸出叶鞘,称为出苗,全田有50%的出苗即为出苗期。 不完全叶抽出1-2天后,长了第一片完全叶,秧苗明显显现绿色,此时称为现青。全田有50%的苗长出第一完全叶时为现青期,以后长出第二、三片完全叶,至第四完全叶出现时,基部茎节就能发生分蘖。一般把第三片完全叶以前的时期称为幼苗期。 二、分蘖期的生长发育 从分蘖开始发生到停止的时期称为分蘖期。 (一)分蘖发生及条件 1、分蘖的发生:水稻的分蘖是接近地表基部密集节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起来的侧茎。发生分蘖的节称为分蘖节。分蘖发生所在节位低的叫低位分蘖,发生所在节位高的叫高位分蘖。一般低位分蘖成穗率高,穗型也大。由主茎长出的分蘖称第一次分蘖,由第一次分蘖长出的分蘖称为二次分蘖,依次类推。生产上常规稻一般以一次分蘖多,二次分蘖少,三、四次分蘖更少。而杂交稻二、三、四次分蘖均有发生。 2、分蘖发生的条件:分蘖发生的内在因素:品种不同,分蘖特性差异较大,籼稻品种大于粳稻和糯稻,多穗型品种大于大穗型品种,杂交水稻大于常规稻。分蘖的外界条件:一是气温、水温:分蘖发生的临界气温为15℃、水温16-17℃,最适宜气温为28-31℃,水温32-34℃。二是水分:过多或过少对分蘖都有抑制作用。三是光照强度:植株过繁茂,栽插过密、荫蔽严重会降低有效分蘖率。四是肥料:肥料充足时,分蘖快而多,返之,慢而少。五是插秧深度:浅插对分蘖有利,分蘖早而多;插秧深,分蘖节位高,分蘖迟而少。 (二)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水稻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一生是指水稻种子萌发到种子成熟。从器官生长发展的特点看:可分成幼苗期、分蘖期、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从生长发育的特点来看: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以幼穗分化为界,在幼穗分化以前,主要是以根、茎、叶、分蘖等营养器官增殖为主,故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以后,是以生长幼穗、颖花、种子等生殖器官为主,故称之为生殖生长期。 一、幼苗期的生长发育 幼苗是指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习惯把秧苗在秧田生长的时期称为幼苗期。苗期可分为种子萌发和秧苗成长两个时期。 (二)、幼苗的生长 幼苗的生长是指第一真叶抽出至成秧移栽。芽谷播种后,胚根下扎,胚芽就向上坚起,叫扎根扶针。随后,不完全叶伸出叶鞘,称为出苗,全田有50%的出苗即为出苗期。 不完全叶抽出1-2天后,长了第一片完全叶,秧苗明显显现绿色,此时称为现青。全田有50%的苗长出第一完全叶时为现青期,以后长出第二、三片完全叶,至第四完全叶出现时,基部茎节就能发生分蘖。一般把第三片完全叶以前的时期称为幼苗期。 二、分蘖期的生长发育 从分蘖开始发生到停止的时期称为分蘖期。 (一)分蘖发生及条件 1、分蘖的发生:水稻的分蘖是接近地表基部密集节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起来的侧茎。发生分蘖的节称为分蘖节。分蘖发生所在节位低的叫低位分蘖,发生所在节位高的叫高位分蘖。一般低位分蘖成穗率高,穗型也大。由主茎长出的分蘖称第一次分蘖,由第一次分蘖长出的分蘖称为二次分蘖,依次类推。生产上常规稻一般以一次分蘖多,二次分蘖少,三、四次分蘖更少。而杂交稻二、 三、四次分蘖均有发生。 2、分蘖发生的条件:分蘖发生的内在因素:品种不同,分蘖特性差异较大,籼稻品种大于粳稻和糯稻,多穗型品种大于大穗型品种,杂交水稻大于常规稻。分蘖的外界条件:一是气温、水温:分蘖发生的临界气温为15℃、水温16-17℃,最适宜气温为28-31℃,水温32-34℃。二是水分:过多或过少对分蘖都有抑制作用。三是光照强度:植株过繁茂,栽插过密、荫蔽严重会降低有效分蘖率。四是肥料:肥料充足时,分蘖快而多,返之,慢而少。五是插秧深度:浅插对分蘖有利,分蘖早而多;插秧深,分蘖节位高,分蘖迟而少。 (二)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2011-03-30 11:18:41)

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

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3.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所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称为可消营养生长期。 水稻的“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根据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的强弱和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划分光温反应类型。实际上就是将不同生态类型的稻种的三性进行组合。早稻品种,绝大多数感光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中等,没有感光性强和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的;中稻品种,多数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感温性中等至强,感光性较弱;晚稻品种感光性强,基本营养生长期短至中等,感温性强至中等。我国晚稻基本营养生长期偏短,没有感光性弱和中等的,晚稻的感温性要在短日条件下才能体现。早稻类型的品种在温带高纬度地区种植,能在夏季日照较长条件下正常抽穗,在低温来临前成熟,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5?/FONT>6月,日照较长的条件下,开始幼穗分化完成发育转变;晚稻类型品肿,不适于温带高纬度地区栽培,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作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栽培;中稻类型品种,早熟中稻其“三性”偏于早稻,迟熟中稻品种"三性"偏于晚稻。早季栽培时,抽穗期比早稻显著延迟,晚季栽培时又比晚稻延迟。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时期 0:种子播种前,通常要浸种24小时并催芽24小时使其预先发芽。种子发芽 后,幼根和幼芽就从稻壳中长出! 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后2~3天,第一片叶就突破胚芽鞘长出了。到时期0末期可看到,第一叶(初出叶)仍然卷曲着,但幼根已伸长! 时期 1:即幼苗期。该时期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在这一时 期中,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 在幼苗持续生长时,两片乃至更多叶子长出!幼苗早期叶片继续以每3~4天出一片的速度生长! 次生根迅速地形成永久性的纤维性根部体系,从而取代了临时的胚根和种子根。

这是一个为移栽已有18日龄的幼苗。该幼苗有5片叶子和一快速生长的根部系统!

时期2:分蘖期.这个时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 当秧苗生长发育时,分蘖从节的腋芽处形成并替代了叶子! 这棵秧苗表明了两个一次分蘖相对于主茎及其叶片的地位。 分蘖发生后,那些主要分蘖产生了二次分蘖。这出现在移栽后30天左右。 这时的秧苗高度正在增加,分蘖也非常活跃。 这是一块秧苗正处于分蘖早期的稻田。记下分蘖高度后,为了增加的叶片和分蘖生长,我们用天棚遮住秧苗。 在分蘖期,分蘖已经增加到难以分辩出主茎的地步。当水稻进入下一个时期即拔节期时,分蘖数将继续增多。

时期3:拔节期.这个时期可能开始于幼穗分化前,也可能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 时。如此,时期2和时期3可能有部分重叠。 分蘖的数目越来越多,高度也增加,叶片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水稻生育期长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其株高高矮,长生育期种类拔节期较长。由此,

根据水稻生育期长短,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短生育品种,其105~120天内成熟;长生育期品种,其生育期达150天。 在早熟半矮秆品种如IR64中,幼穗分化点下方的主茎第四节间,在看见幼穗前只伸长2~4厘米。这张幻灯片指明已解剖的茎在幼穗分化开始时第四节间的长度。 在105~120天的短生育期品种中,最大分蘖量、茎伸长和幼穗分化几乎同时出现。 在长生育期品种(150天)中,在最大分蘖出现时有一个所谓的落后生长期,它伴随着茎或节间伸长,直至最终幼穗分化。

水稻为了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元素

水稻为了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元素,除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外,对硅元素吸收较多。各种元素有其特殊的功能,不能相互替代,但它们在水稻体内的作用并非孤立,而是通过有机物的形成与转化得到相互联系。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元素,主要依赖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般来说,每生产100kg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1.6~2.5kg、磷(P2O5)0.6~1.3kg、钾(K2O)1.4~3.8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3。但由于栽培地区、品种类型、土壤肥力、施肥和产量水平等不同,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会发生一些变化。通常杂交稻对钾的需求高于常规稻约10%左右,粳稻较灿稻需氮多而需钾少。 水稻的整个生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营养生长期主要是营养体根、茎、叶的生长,并为生殖生长积累养分,此期以氮素旺盛吸收和同化作用为主导,即以扩大型代谢为主,施肥目标在于促进分蘖,形成壮苗,确保单位面积有足够的穗数。生殖生长期主要是生殖器官的形成、长大和开花结实。此期是扩大型代谢逐渐减弱,贮藏型代谢逐渐增强至旺盛,即以碳素同化作用为主,施肥应以促穗大、粒多、粒饱为中心。这两个时期是相互联系着的,只有在良好的营养生长基础上才能有良好的生殖生长。因此,掌握水稻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和营养特点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进行合理施肥,才能获得高产。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是:分蘖期由于苗小,稻株同化面积小,干物质积累较少,因而吸收养分数量也较少。这一时期,氮的吸收率约占全生育期吸氮量的30%左右,磷的吸收率为16%~18%,钾的吸收率为20%左右。早稻的吸收率要比晚稻高,所以在早稻生产上强调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这是符合早稻吸肥规律的。水稻幼穗分化至抽穗期,叶面积逐渐增大,干物质积累相应增多,是水稻一生中吸收养分数量最多和强度最大时期。此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百分率几乎占水稻全生育期养分吸收总量的一半左右。水稻抽穗以后直至成熟,由于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吸收养分的数量显著减少,N的吸收率为16%~19%,P2O5的吸收率为24%~36%,K2O的吸收率为16%~27%。一般晚稻在后期养分吸收率高于早稻,生产上常常采取合理施用穗肥和酌情施用粒肥,满足晚稻后期对养分的需要,这是符合晚稻需肥规律的,就水稻品种而言,晚稻由于其生育期短,对氮磷钾三元素的吸收量在移栽后2~3周形成一个高峰。而单季稻由于生育期较长,对氮磷钾三元素的吸收量一般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收高峰。因此,施肥必须根据水稻营养规律和吸肥特性,充分满足水稻吸肥高峰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一、生育时期的划分:生育时期可从形态、生长和发育、生理特征的角度分为几个时段。 (1)从形态和田间诊断角度分期 幼苗期:包括萌动、发芽、三叶等时期。 分蘖期: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高分蘖期)以及决定穗数关键时期的有效分蘖终止期。 穗分化期(长穗期):包括穗分化各期、拔节期以及外观看到剑叶鞘膨鼓时的孕穗期。 结实期(成熟期) 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栽培上插秧稻又分秧田期和本田期,幼苗期和分蘖期的一部分在秧田期完成,但习惯上称秧田期为幼苗期,插秧后有一段缓秧过程叫返青期,其后再开始分蘖。

(2)从发育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这是以茎尖质的转变—穗原基开始(穗首分化)分化为标志分期的。 (3)从器官的生长发育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各以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和抽穗开花期为界。 (4)从生理角度分期 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结实期。这是以产量形成生理为根据的。即营养生长期主要形成供给器官,即吸收器官根和光合器官(源器官)叶;生殖生长期主要形成收容器官(库)颖花和支持器官(流)茎;结实期主要是光合物质和矿物质通过茎流向收容器官库被贮藏起来。为利用方便,常把分蘖期称前期,穗分化期称中期,结实(成熟)期为后期。 2. 常用生育时期的定义及标准: (1)生育期:指种子萌动到新的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期。 (2)营养生长期:是指植株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以前。这一阶段包括出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 (3)生殖生长期:是指植物生殖器官幼穗、花、种子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种子的形成。这一阶段包括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4)苗期:以幼芽露青50%开始,一直到插秧,整个秧田期为苗期。对于旱育苗,黑龙江省水稻苗期一般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立针期:第1片完全叶尚未展开时,稻苗呈针状,称为立针期。

水稻的分类

水稻的分类 水稻属禾本科,稻属植物,有以下四种分类: (一)、籼稻和粳稻:我们现在栽培稻的两个亚种是:籼亚种和粳亚种。籼稻与粳稻主要从地理分布和形态、生理方面进行区别。籼稻适合于高温,强光,多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耐寒性较弱,耐肥性较弱,叶色淡绿,谷粒细长,稃毛短而稀,易脱粒。粳稻适合于气候温和的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耐寒性较强,耐肥性较强,叶色浓绿,谷粒短圆,稃毛长而密,不易脱粒,米质较好。 (二)、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品种的“三性”──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是区分早、晚稻品种的依据。 1、感温性:高温使生育期缩短,低温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征称为感温性。所有的水稻品种都具有感温性,而且晚稻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必须在18-28度以上的温度,才能开始幼穗分化。 2、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条件下,短日照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日照长短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征称作感光性。与感温性不同,早稻感光性弱,晚稻感光性强,中稻介于早晚稻之间,所以说晚稻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由于夏季日照时间短,感光性强;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由于夏季日照时间长,感光性弱。华南的晚稻品种超过13个小时日照,长江流域的晚稻品种超过14个小时日照,就不能抽穗。 3、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营养生长期分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和可消营养生长期。水稻在短日高温条件下,可使营养生长期缩短,称为可消营养生长期。即使给以任何高温短日的条件,水稻也必须经过一定营养生长期,达到一定营养生长量才能开始幼穗分化,进入生殖生长期,它不受短日高温影响,称作基本营养生长期。 (三)、水稻和旱稻 (四)、穤稻和非穤稻

水稻的特点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水稻的一生(王维金,1998.8) 幼苗期:秧田期 秧苗分蘖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 幼穗发育期: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 开花结实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受到损伤,需要5-7天时间地上部才能恢复生长,根系萌发出新根,这段时期称返青期。水稻返青后分蘖开始发生,直到开始拔节时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系,以后能抽穗结实,称为有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较迟的分蘖以后不能抽穗结实或渐渐死亡,这部分分蘖称为称为无效分蘖。分蘖前期产生有效分蘖,这一时期称有效分蘖期,而分蘖后期所产生的是无效分蘖,称无效分蘖期。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 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 温度水稻为喜温作物。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籼稻12℃,早稻三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高于40℃易受灼伤。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小孢子阶段及减数分裂细线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杂交稻25~30℃),当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

水稻不同品种(品系)的对比研究

水稻不同品种(品系)的对比研究 摘要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垦稻16等十六个品种(品系)在应用水稻“三化”栽培模式下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垦稻16、龙品9811-1、三江一号等几个品种(系),在生育期、抗性、丰产性等几个方面表现较好。 关键词水稻;品种(品系);抗性;经济性状 近几年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目前水稻生产仍然存在着品种过于单一,单品种种植面积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等多种不利因素。长此以往难以保证水稻生产的稳定发展,为此,2008年我们选择了较适合当地种植的十余个品种(品系)进行对比实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品系),改变当前水稻品种单一的局面。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水稻科普教育基地,土壤类型:平地白浆土,质地:粘重,有机质:4.5,pH:6.1,养份含量:中等。 1.2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本田插秧面积25平方米。插秧规格8*4寸,穴株数3-5株。调查取2点,每点面积1平方米。 1.3试验材料及处理 处理一:合江19、处理二:龙交04-2182、处理三:三江一号、处理四:绥粳3号、处理五:龙花00-290、处理六:龙品9811-1、处理七:龙粳20、处理八:合选04-112、处理九:垦稻13、处理十:建A182、处理十一:垦粳1号、处理十二:龙育03-1804、处理十三:垦04-549、处理十四:垦03-951、处理十五:垦稻16、处理十六:糯1138、以合江19为对照。 1.4田间管理及主要技术 秧田4月7日播种,本田4月25日搅浆平地,底肥:尿素4公斤/亩,二胺7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叠岩峰牌硅肥15kg/亩。本田5月14日人工插秧。返青肥:硫酸胺3kg/亩,蘖肥:尿素5kg/亩。本田除草:30%阿罗津60ml/亩+30%阔棱除10g/亩插前封闭除草。本田防病第一遍防病:7月1日用0.5%菌毒速克20ml/亩+30%力克菌爽15ml/亩防病。第二遍防病:7月10日75%稻艳25g/亩。第三遍防病:7月21日2%加收米80ml/亩+25%使百克60ml/亩+米醋100ml/亩。

常规水稻良种繁育技术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信息/2010.01科研·生产 技术速递 常规水稻良种繁育技术 (1黑龙江省建三江种业胜利分公司佳木斯市 156324;2黑龙江省建三江胜利农场水稻办 佳木斯市 156324) 李国华1 余忠平2宋淑玲1 宋丽美1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0.2%~0.3%,品种的遗传性较稳定,但是在水稻生产上,一个优良品种,经过多年栽培以后,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变异。或混进一些本品种以外的其他品种,使良种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优良性状而混杂退化,以致产量降低,品种变劣,因此,一定要做好水稻的防杂保纯工作,繁育出纯度高的水稻品种。 一、建立良种繁育制度 原种由育种单位直接生产和提供,由省、地市原种场负责繁殖1代或2代,良种系列是县良种场和特约的繁殖基地,在县种子公司统一组织下,有计划地扩大繁殖原种各代或生产良种种子,以迅速地获得大量优质种子应用于生产。 二、良种繁育方法 1.片选法。片选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地块,当地块确定之后,于作物成熟收割前,选择生长良好、整齐一致,没有病虫害或为害较轻的地段,彻底干净拔除杂劣株。 去杂去劣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典型性状,分清其纯杂和优劣,去杂去劣必须在品种间特性的差别比较明显时期进行。应根据抽穗早晚,株高高矮,剑叶角度大小、长短、宽窄、穗的长短等,彻底除尽杂劣株。到成熟时期根据穗的形态、穗型的紧散程度、着粒的稀密、颜色、芒的有无及长短、大小及色泽来分别识别纯杂,把杂株及病虫害穗子全部拔除,剩下来的成片的植株应当进行单独收、脱、晒、贮藏,留作下年大田的生产用种。 2.穗选法。适用于混杂退化稍重的品种,在水稻成熟后,从纯度较低的种子田或生产田中,根据原品种特征特性、仔细挑选穗大、粒多、籽粒饱满、无病虫害、成熟一致的单株或单穗。采回后再选择1次,淘汰劣穗,然后混合脱粒,单晒单存,供第二年用种,一般选60株供667m 2种子田繁殖。 3.改良混合选择法。在上年的种子田或大田里选择几个或几十个优良单株或单穗,经过细致的考种后,选择性状好的或与原品种特征相符的单株或单穗,单独脱粒保存,分别育秧,并用单株移植,把每一单株或单穗的种苗各种一小区,作为一个单系,进行观察比较,淘汰不良单株和单穗变异类型后,各单系进行去杂去劣,选择成熟期一致的最优良的植株混合起来,或各单系混合收割,脱粒、做下年种子用种。 三、良种生产程序 育种单位或种子部门提供的原种,一般种子数量较少,需有计划地扩大繁殖原种各代种子,以迅速生产出大量良种供大田使用。承担生产任务单位根据需种量,确定采用一级种子田或二级种子田。 1.一级种子田。在原种繁殖田,选择典型单株,混合脱粒,作为第二年种子田用种,余下的去杂去劣,作第二年大田生产用种。 2.二级种子田。在一级种子田中选株,混合脱粒,供下一年度一级种子田用种,其余的去杂去劣,作为二级种子田用种。二级种子田经去杂去劣,供大田生产用种。在需种数量较大,一级种子田不能满足需要时,才采用二级种子田。 水稻繁殖系数在单本栽插的条件下为250~300倍。二级种子田面积占大田面积的2%~3%,一级种子田约占二级种子田的0.4%。 四、建立种子田 建立种子田是水稻防杂保纯的有效措施。种子田应选择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土质均匀、排灌条件好、耕作管理方便的田块。同一品种的种子田应成片种植,相邻田块种植同一品种。在与其他品种相邻种植时,田边2m 范围内的稻谷不得作为种子使用。采用二级种子田繁殖程序 25

稻谷的分类以及特点介绍

稻谷的分类以及特点介绍 (一)稻谷的分类 稻谷,俗称水稻,是我国大宗粮食品种,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籽粒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粳稻籽粒一般呈椭圆形。根据(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稻作期的不同,稻谷又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早稻几乎是单一的籼稻,即稻谷。因此,稻谷是上市最早的一季稻谷,也是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的第一季粮食作物。 稻谷可以分为普通稻谷(常规)和优质稻谷。普通稻谷一般用于储备,而个体加工企业则以加工优质稻谷为主。优质稻谷做配米比例也较大。普通稻谷和优质稻谷主要根据粒型和腹白区分。据调研,稻谷、中籼稻、晚籼稻的优质率估计为15%、28%和76%。 现货中,稻谷还可以分为长粒型和短粒型两种。它们的用途不同,价格也不同,短粒型主要做米粉,长粒型主要做口粮,现货市场将两者分开收购和储藏。一般认为长粒产量:短粒产量(6:4)。 (二)稻谷的特点 稻谷是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稻谷的品质较中晚籼稻差。早籼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较低,食味品质也较差。而中晚籼米质坚实,耐压性好,加工时碎米较少,

出米率较高。但是,稻谷也具有许多中晚籼稻无法替代的品质优点。 1、稻谷生长期雨水充沛、光热充足、病虫害少、灾害性天气较少,比较容易获得稳产高产,加上各地积极发展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良种面积有所扩大,稻谷单产稳步提高。 2、稻谷含水量低、耐贮藏。 3、稻谷用途广,既可食用,也可饲用,还可以作酿造、食品等工业原料。 4、早籼米消费市场大,农民、部分低收入的城镇居民和打工者以食用早籼米为主,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对稻谷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5、稻谷营养品质好。稻谷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都要明显优于中晚稻。 6、稻谷卫生品质较高。由于稻谷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相对较少,早籼米的卫生品质也相对较高,因而随着早籼米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多样化的发展,当前及未来还有相当数量的消费群体。 7、稻谷品种质量一致性好,易标准化。稻谷优质品种较少,品种之间差异相对较小,稻谷更容易标准化。中晚籼稻优质品种较多,不同品种内在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而且优质品种产量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标准化难度也相对较大。

水稻的种类及其分布

水稻的种类及其分布 水稻分类 籼稻和粳稻 籼稻(In dica rice):有20%左右为直链淀粉。属中黏性。籼稻起源于亚热 带,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期短,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壳成为籼米后,外观细长、透明度低。有的品种表皮发红,如中国江西出产的红米,煮熟后米饭较干、松。通常用于萝卜糕、米粉、炒饭。 粳稻(Japonicarice):粳稻的直链淀粉较少,低于15%。种植于温带和寒 带地区,生长期长,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去壳成为粳米后,外观圆短、透明(部分品种米粒有局部白粉质)。煮食特性介于糯米与籼米之间。用途为一般食米。 早、中、晚稻 早、中、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早、中稻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晚稻和野生稻很相似,是由野生稻直接演变形成的基本型,早、中稻是由晚稻在不同温光条件下分化形成的变异型。北方稻区的水稻属早稻或中稻。 水稻与陆稻 水稻种在水田,陆稻种在旱地。水陆稻形态上差异较小,生理上差异较大。水、陆稻均有通气组织,但陆稻种子发芽时需水较少,吸水力强,发芽较快;陆稻的茎叶保护组织发达,抗热性强;根系发达,根毛多,对水分减少的适应性强。陆稻可以旱种,也可水种,有些品种既可作陆稻也可作水稻栽培,但陆稻产量一般较低,陆稻逐渐为水稻所代替,北方稻区只仑有少量陆稻栽培 非糯稻和糯稻 中国做主食的为非糯米,做糕点或酿酒用为糯米,两者主要区别在米粒粘性的强弱,糯稻粘性强,非糯稻粘性弱。粘性强弱主要决定于淀粉结构,糯米 的淀粉结构以支链淀粉为主,非糯稻则含直链淀粉多。当淀粉溶解在碘酒溶液中,

水稻生长过程

水稻生长过程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水稻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稻都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水稻)。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10公分(2~4吋)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 稻的植物剖面绘图稻叶在幼年时,跟杂草非常相似,一样具有长扁型的外观,农人多依赖稻叶特殊的叶耳与叶舌来区分。叶耳就是稻叶叶环的两端长出耳状之物,叶舌则是稻叶叶环内长出的薄膜。稻叶的叶脉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显的中脉,呈绿色,在中肋,边缘或尖端有时也会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胡须状,细短而多,随著稻的成长数量会增多,稻株旁也会不断长出小枝来。 稻成为稻穗後,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会形成一粒稻谷。稻花没有花瓣,也很难看到雄蕊雌蕊,它们都由稻花的内外颖保护著。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相当细小,会随风力,稻的摇摆,落到隔壁雌粉上头。与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结合,发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类食用和摄取营养的主要来源。在胚芽附近,还有浆状的胚乳会不断增加,使子房日渐肥大。外观上则会看到绿色的稻谷上有细毛,称为稻芒。 由外而内分别有稻壳(颖)、糠层(果皮、种皮、糊粉层的总称)、胚及胚乳等部分。 稻的生长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则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 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第一积温带水稻品种

泰来县主要品种 "苗稻2号:原代号:苗系918-20(香稻)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苗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以绥粳4号为母本,特82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香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6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00℃左右。该品种主茎12片叶,长粒型,株高90厘米左右,穗长2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20粒左右,千粒重24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79.4%~80.7%,整精米率67.5%~68.5%,垩白粒米率2.0%~11%,垩白度0.2%~0.5%,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44%~17.56%,胶稠度73.5~81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1~3级,穗颈瘟0~3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5.51%~12.38%。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24.6公斤,较对照品种中龙香粳1号增产10.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31.8公斤,较对照品种中龙香粳1号增产8.4%。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4月10日,插秧期5月10日,秧龄35天左右,插秧规格为30厘米×13.3厘米,每穴3~5株。一般公顷施纯氮110公斤,氮:磷:钾=2:1:2。氮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50%:35%:10%:5%,基肥量:纯氮55公斤,纯磷55公斤,纯钾77公斤;蘖肥量:纯氮38.5公斤;穗肥量:纯氮11公斤,纯钾33公斤;粒肥量:纯氮5.5公斤。插秧栽培,湿干交替。成熟后及时收获。预防稻瘟病、二化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 "·龙洋1号:2010年黑龙江审定,编号:黑审稻 品种来源:五常市龙洋种子有限公司以五优稻1号为母本,龙洋长粒为父本,系谱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粳稻品种。主茎14片叶,株高105厘米左右,穗长22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35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78.1%~81.2%,整精米率66.2%~67.0%,垩白粒米率0~1.5%,垩白度0~0.1%,直链淀粉含量16.5%~19.18%,胶稠度78.0~84.0毫米,食味品质83~89分。接种鉴定结果:叶瘟1~5级,穗颈瘟0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2.43%~12.49%。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46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750℃左右。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38.8公斤,较对照品种牡丹江27增产6.3%;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285.9公斤,较对照品种牡丹江27增产11%。 栽培技术要点:4月1~10日播种,5月5~1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6.7厘米左右,每穴3~4株。氮肥底肥45%,返青肥15%,分蘖肥30%,穗粒肥10%;磷肥做底肥一次性施入;钾肥50%做底肥50%孕穗期施入。纯氮肥140~150公斤/公顷,氮:磷:钾=3:2:2。灭草期、孕穗期要保证深水层,其它时期干湿交替进行,收获前半个月撤水,成熟后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该品种偏大穗型,前期营养生长期要分期适量追施氮肥,促进分蘖,后期跟据不同地力适量增施钾肥。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 "东农427:2008年黑龙江审定,编号:黑审稻 特征特性:粳稻。主茎13片叶,株高90厘米左右,穗长21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3粒左

水稻审定标准及新品种简介

水稻审定标准及新品种简介 2009年01月13日星期二下午 03:36 注:本文仅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望广大朋友充分结合本地区气候、栽培等条件,适当引种 一、水稻审定标准 抗病(稻瘟病)、耐冷标准 稻瘟病叶、穗瘟:自然感病<5级接种鉴定<7级? ?耐冷:空壳率<35% 省审品种品质分析标准 国家1级优质米:?出糙率≥81%,整精米率≥66%,垩白粒率≤10%,垩白度≤1%,直链淀粉(干基)15—18%,胶稠度≥80mm食味品质≥90分。 ?国家2级优质米:出糙率≥79%,整精米率≥64%,垩白粒率≤20%,垩白度≤3%,直链淀粉(干基)15—19%,胶稠度≥70mm食味品质≥80分。 ?国家3级优质米:出糙率≥77%,整精米率≥62%,垩白粒率≤30%,垩白度≤5%,直链淀粉(干基)15—20%,胶稠度≥60mm食味品质≥70分 二、新品种(系)简介 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水稻品种综合各育种院所材料总体上看:从抗稻瘟角度和商品外观米质、出米率及丰产性能分析,各品种各有优劣。需配套相应的良种良法进行栽培种植。现结合各品种特征特性逐一说明其优缺点。 1.空育131 生育日数127天左右,主茎11叶,需活动积温2320℃。株高80cm,穗长14cm,每穗粒数80粒,千粒重26.5g,出苗较早,分蘖力强,抗倒性强,成穗率高,抗稻瘟病性中等,在生育中、后期要及时、合理喷施农药,预防稻瘟病。对延迟性和不育性冷害耐性强,出米率高,米粒透明,垩白小,外观米质优,食味好。产量一般为7500-8500kg/hm2,适于我省第二、三积温带旱育稀植栽培,综合性状优良,该品种喜肥。 2006年全黑龙江省种植1050.4万亩,预计近几年该品种种植面积将仍居主导地位。 (一)龙粳系列 1、龙粳12号 ?特征特性:粳稻,生育日数128天,从出苗到成熟需活动积温2350℃左右。幼苗生长势强,比较喜肥。主茎11片叶,株高90厘米,株型收敛,剑叶开张角度小,剑叶短,叶色略深,颖及颖尖秆黄色,无芒,分蘖力中上等。穗长18厘米左右,粒较大,着粒密度小,偏长粒,粒长5.6毫米,粒宽3.1毫米,长宽比1.8,每穗粒数82粒,千粒重29.1克。品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3.1%,精米率74.1%,整精米率65.9%,垩白大小6.5%,垩白米率6.3%,直链淀粉含量17.78%,胶稠度76.8毫米,碱消值6.9级,粗蛋白质含量7.72%。经人工接种苗瘟5-7级、叶瘟3-5级、穗颈瘟5级,自然感病苗瘟3-5级、叶瘟3-5级、穗颈瘟

水稻品种的简介

水稻“辽粳9号辽粳371” 辽粳9号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选用辽粳294做母本,以辽粳454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系普选择之后,历时9年育成的广适型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已于2003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同年获得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4年被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分别评为优质产品,被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联合评为优质专用农作物选育及繁育技术一等资助项目,并被纳入国家“863”计划管理项目。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同年获得沈阳市农作物后补助一等奖。2004~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作物优势产区主推品种,成为我国目前种植区域最广的常规粳稻良种之一。2006年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其开发推广态势看好。 特征特性: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叶片宽厚,叶色浓绿,插秧后缓苗和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较强。生育后期株型紧凑,茎秆韧性较好,株高110~120厘米。穗型半直立,结实率高达94.2%,每穗粒数100~110粒,千粒重25.6克。糙米率83.6%,精米率75.9%,整精米率73.1%,子粒长宽比1.9,垩白率4.0%,垩白度0.7%,透明度1级,碱消值7级,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3%,蛋白质含量8.2%。其综合评价达到国家1级优质稻米标准,米质优良,米饭松软,清香怡人,适口性好。植株的抗旱、抗寒、抗稻瘟、抗倒伏、抗早衰、耐寡照、耐盐碱能力较强,活秆成熟。生育期158~160天。 产量表现:自1999以来,经过省内外连续多年多项多点试验表明,其高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631.9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6.02%。在较大面积的试种、示范与推广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高产典型,沈阳市于洪区高花乡青台村在10万平方米的稻田上,创造出每667平方米产量高达871.4千克的新纪录,说明增产潜力较大。 栽培要点: 1.选地与整地:要选择保水保肥、土质肥沃和地力均匀的地块种植。应实行旋耕整地,耕深20厘米,在插秧前放水泡田,耙平田面。 2.选种与浸种:要选用子粒饱满整齐、无病无伤和发芽率95%以上的优良种子。在清除杂质和晾晒之后,要用浸种或白恶宁浸种消毒。 3.育苗与插秧:要实行软盘旱育苗或隔离育苗,在出苗后应适时通风炼苗。要适度稀植,行距30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3~5苗。 4.防病与治虫:要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安全农药及时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和稻二化螟等病虫害。 5.科学施肥:要坚持配方施肥、全层施肥、分期施肥、前重后轻和控氮增磷补钾的施肥原则,其施肥时期和数量应因地、因苗、因时制宜。 6.间歇灌水:要实行节水栽培技术,在全生育期内坚持以浅为主的浅、湿、干相结合的间歇灌水方法,切忌大水漫灌和长期深水淹泡。 适宜地区:辽粳9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适宜在辽宁大部分稻区种植,而且也可在京、津、冀、鲁、湘和新疆南疆等地区栽培。 辽粳371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01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105-110厘米,穗长20-22厘米。每穗成粒90-110粒,散穗型,千粒重25.3克,颖壳黄白,无芒。在沈阳地区生育期156-158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中抗稻瘟病和叶枯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