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需要,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模仿与想象,创造性地反映自己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物、事件,轻松愉快地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经验。虽然没有成人的指导和参与,幼儿同样可以自发地有声有色地进行角色游戏,但是幼儿在充满游戏氛围、材料丰富多样的区域里,在环境与材料的联想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就更生动、更富想象与创新,并且随着操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均能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满足,因此角色游戏不仅带给幼儿欢乐的童年,更是引领幼儿愉快成长的特殊学习方式。为此,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甚至盥洗室等等角落,被教师尽可能地利用起来,为幼儿设置了多样化的“游戏乐园”。在这片游戏天地里,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收集的材料,经过摆放营造出“家”、“饭店”、“超市”、“理发店”……等等氛围的活动区,吸引了幼儿在这里玩着不同的“角色”,那孩子究竟在玩什么?怎样玩的?玩得快乐有意吗?教师该怎样处理自己的教育地位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游戏中,去观察去感受几组游戏片段,在思考与实践中,引领幼儿一起畅游“游戏乐园”吧。

(一)宽容“违规”行为,让幼儿主动发展,大胆创新

“娃娃家”里,有小巧精致的餐具、家具、电器模型,有造型逼真的蔬果,有各式点心,……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足以保证“爸爸”、“妈妈”随心所欲地选择材料,进行“炒菜”“做饭”,“带娃娃”。你看,扎着两只小辫的叶儿细心地把彩纸剪成一丝一丝的细条,放在“锅”里翻炒了几下,端到桌上边招呼大家,边自我夸耀:“快来尝尝我做的菜,这黄的是笋丝,红的是肉丝,白的是香干丝,色香味齐全!”大家高兴地坐下来品尝,忽然“爸爸”觉察出这些菜丝是他刚才从“照相馆”带回的“照片”剪成的,就大声嚷嚷道:“你剪坏了照片,赔给我……”,一帆、彤彤几个见状,也说要告诉老师,叶儿见势吓得哇哇大哭,原本开开心心的欢乐气氛一下全搅了。游戏就此终止,我边安慰叶儿,边与围过来的幼儿讨论:“彩纸有什么用处?”“什么游戏也需要彩纸?”“象这样的彩纸还有其他东西,老师没有摆在你活动的区域,可是你做游戏时又需要它们,到哪儿去取呢?”经过讨论,幼儿理解了叶儿的行为出于游戏需要,可以谅解,由此也推出了“宝物箱”的设置,解决再次出现的材料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认为叶儿剪坏了“照相馆”里的彩纸,甘愿放弃游戏中“品尝”的过程而加入指责叶儿的行列,使本来还沉浸在游戏欢乐中的叶儿刹那间失去了创新带来的成就感,而为自己的“破坏”行为感到担心害怕。幼儿园里创设游戏的环境,初衷就是为了回归幼儿喜欢自由自在活动的天性,离开教师的“指挥棒”,让幼儿享受自然发展的活动乐趣。我们也常常鼓励幼儿利用玩具、寻找替代物、半成品进行创新游戏,应该说叶儿的行为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难道就因为使用了“照相馆”的材料就要全部否定吗?,为什么孩子们都认为这张彩纸不能改变它的用途,随意剪开来?追根究底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活动常规在作祟,常规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游戏秩序,方便于我们的日常管理,然而过于细密的常规常常变作绳索捆住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成为行动的包袱,幼儿由于不能完全把握那些行为是允许的,为了避免出错就克制、压抑自己的游戏行为,久而久之幼儿就习惯于使用教师设置的“道具”开展游戏。

“彩纸事件”使我们意识到,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幼儿发展游戏情节,游戏的环境不是模仿生活的“舞台”,幼儿必须有选择材料的自由,才能在操作中发挥出主动性,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精简不必要的活动常规,特别要废除那些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工作而用来约束幼儿行为的所谓规则,在这起“彩纸事件”中,如果不是“常规”要求幼儿不能随意使用其他区域的材料,也就不会有指责叶儿“破坏”行为停止游戏的现象,

或许我们的幼儿也不会顾忌这样那样的规则,而压抑自己的活动,那么我们的游戏中类似叶儿的创新行为就能大量涌现出来,我们的游戏也就更精彩更生动。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不能图省事,用规则来统一、限制幼儿,而是应该关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反映,视不同的情况分析幼儿的违规行为,及时理解幼儿的意图和需要,给予材料、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幼儿在模仿与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与同伴一起享受快乐游戏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逐渐成长起来。

(二)关注弱势幼儿,让幼儿共同游戏,共同发展

“小医生”在用“听诊器”给几个幼儿“看病”,接下来轮到“护士”给他们“打针”了,杰非常羡慕正在游戏的幼儿,而“医生”毓以人太多为由,拒绝杰加入到游戏行列,杰无奈又到别的区域转了一圈,又来到“小医院”里,这次毓动员“护士”一起阻拦杰,不让他坐下来“看病”,这下杰生气了,一把抢过“听诊器”,拉扯中听诊器断线了,毓大声说:“老师,我们在好好地游戏,杰捣乱把听诊器弄坏了。”而杰嘟嘟嚷嚷重复着:“我也要玩,我也要玩。”毓对他吼道:“你什么都不会,你只会拆坏玩具的,不要你玩。”我自然明白毓和杰两人各自的心理想法,一边与他们修复“听诊器”,一边与他们交流,“杰不懂怎样使用听诊器,我们这么多做游戏的小朋友,谁能教会他呢?”“如果是你,大家都不让你游戏,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呢?”后来,毓和其他幼儿接受了我的建议,让杰扮演“病人”,在看病中学习怎样使用“听诊器”。

我们平息了这例源于幼儿能力之间差异悬殊引发的矛盾冲突以后,不禁对我们的角色游戏的环境与组织方式产生了思考。因为随着幼儿从小班升入中、大班,角色游戏也要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过渡发展,期间能力强的幼儿会在游戏中显出自己的优势,不管是轮换角色还是轮换区域,他们都能处于主角地位,有些幼儿还喜欢支配别人配合他们的游戏,如果习惯于这种局面而不加以改变,一些幼儿就会产生“骄气”与“霸道”,另一些幼儿也会失去主见听从于别人的支使,少数幼儿还会失去游戏的机会。喜欢游戏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你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他们越是渴望得到他,如果多次不能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一类幼儿会主动退却,失去进取心与积极性,另一类则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心理受挫,更是失去了成长过程中特殊的学习途径。

因此,游戏的过程不是放任自流的过程,也不是坐等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随幼儿游戏中不同的进展情况,成为他们的“玩伴”,“支持者”、“引导者”等等适合于当时情景中的不同角色,所以遇到上述事例教师首先应该干预幼儿的游戏,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援助,既可以是物质上的支持,让水平相差不多的幼儿重组游戏玩伴;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去,担任游戏中的“配角”,用语言等形式协调、平衡幼儿之间的差异,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游戏,总之教师既要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也要观察幼儿之间的差异,特别要关注弱势幼儿,让他们也能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在游戏中成长起来。

(三)倾听幼儿心声,让幼儿展现个性,发展能力

科学区里辰辰把“钓鱼”游戏里的磁性“小鱼”搁在桌上,用小棒蘸着气味瓶里的糖醋、酱油加工“糖醋小鱼”;美工区里佳佳利和同伴用橡皮泥和其他辅助材料制成的“蛋糕”以后,玩起了“过生日”游戏;“娃娃家”里的枫枫、敏敏抱着娃娃躲进了午睡室,在里面轻轻地唱起了《摇篮曲》;……

我们常会发现幼儿不是游离了知识性区域的活动目标,就是看到幼儿离开了指定的游戏地点,而有的教师不经过深入的观察,就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回到原来预设的活动中去,却不知幼儿的游戏受到教师干预时,很少再会有幼儿继续坚持下去,粗心的老师也就很少能够体验到这些有着独特个性的幼儿,在中断活动以后内心产生的失落感。其实幼儿也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有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幼儿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有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

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上述事例中幼儿从“蛋糕”联想到“过生日”,从“睡觉”需要安静联想到带娃娃离开热闹的区域到午睡室活动,这都表明了幼儿的想象上了新台阶。事实上幼儿游离其他区域的活动目标,也是生活经验的反映,幼儿对物品的象征性想象水平是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建立起来的。幼儿能够自觉地以物代物,展开联想角色游戏的情节便会有所发展,这样就使幼儿的心理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思维活动变得频繁,就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走进幼儿的世界,了解幼儿,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幼儿的言行,呵护幼儿探求事物的兴趣,让幼儿用自己创造的替代物进行角色游戏,保证幼儿在宽松开放的活动氛围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以此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视角,深入幼儿的游戏之中,了解幼儿的需要,协调幼儿之间的矛盾,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发展。

幼儿园中班快乐成长主题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快乐成长主题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照片、物品、谈话,了解自己长大了,发现自身各个方面的变化。 2、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生长树”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收集幼儿现在和以前的照片、物品,并用照片制作一个展览区。 2、画纸、画笔、剪刀人手一把、短线、胶水,硬纸壳,各种有颜色的海报挂历。 活动过程: 一、通过照片展览、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1、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身高、体重)和自己学会的本领(学习、自理)等方面比较。 2、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使幼儿发现自己与小时侯的变化,感受自己长大了。“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二、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幼儿制作“生长树”的热情。 “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比如:画画、数数、穿衣服,是很棒的哥哥姐姐了,我们今天来做一棵‘生长树’,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改变和进步。“ 三、制作“生长树”,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装扮“生长树”,记录自己的成长。 1、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生长树”,用纸壳做树干,撕贴挂历纸做成树叶。 2、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装扮“生长树”。 如:将自己现在和以前的照片贴在树上,剪下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将自己的愿望画出来装饰在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挂在树上…… 四、幼儿欣赏“生长树”,分享成长的快乐。 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身高、体重)和自己学会的本领(学习、自理)等方面比较。 “我小时候还没有我家的书桌高,我现在比桌子高一头了” “我现在是自己穿衣服,不要妈妈穿”

好心理让孩子快乐成长

好心理让孩子快乐成长 尊敬的家长你们好,很高兴有这机会和大家交流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今天我想从心理方面和大家谈谈怎样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理。人类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二者都健康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但是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却是比较片面的。 首先,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了解很少 我们大多数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学习,不遗余力,给予孩子们物质上最大的需要。但是,父母们在为孩子们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孩子的心理了解还不够。由于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问题,造成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 因此,我们应该走出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误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近几年,我国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了物质的需求后,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高,父母对子女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从怀上孩子后,父母就开始为肚子里的孩子准备良好的营养,希望能生出健康聪明的宝宝。孩子呱呱落地后,为了孩子能茁壮成长,父母们不惜金钱为孩子们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和营养品。除了在食物方面讲究外,父母们还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形象包装,给孩子们买各式各样好看的服装,有些孩子甚至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可以说为了孩子的物质需求,父母们都是尽职尽责的。但是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关心的不够,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不足。大部分家长认为:我供孩子吃,供孩子穿,孩子要什么,我都尽量满足他,他还能有什么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有些孩子脾气非常暴躁,这应该属于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父母们认为独生子女脾气坏一些也可以理解。他们不懂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会极为不利。如果家长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及早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孩子就会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家长经常为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辅导书籍,却好少为孩子购买心理健康读物。包括家长本身,也很少阅读关于心理健康的书籍,因此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显得十分茫然。我们作为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对的,但不要忽视心理健康。据调查,有近30%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家长们不重视,只把他当做性格方面的问题,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反之,家长能正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好的方面靠近,心里充满越来越多的阳光。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呢?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1、家长要懂心理健康知识 要想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家长就应该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很少受到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大部分家长对心理学方面的测试还不是太了解,要想每位家长都对心理测试有所了解也不大现实。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呢?不是的人的身体健康是有标准的,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标准对孩子心理健康进行衡量。 (1)情绪稳定而愉快 情绪稳定而愉快是衡量心理健康最核心的标准。一个孩子平常情绪都稳定,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一个孩子情绪经常忽冷忽热,忽高忽低,这往往是心理上存在问题的表现。一个孩子经常情绪愉快是这个孩子心理健康的反映。孩子的情绪愉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形式有所差异。小学生往往表现为有说有笑,天真活泼。中学生情绪愉快表现在面部时有微笑。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愁眉苦脸,情绪低落,不爱讲话或讲话很少,这往往是孩子心情不愉快的表现。如果孩子经常闷闷不乐,这也许是孩子抑郁的表现,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2)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长 发表时间:2013-08-20T11:16:55.51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4期(下)供稿作者:◇陈小青 [导读] 通过游戏活动放眼发展口语,对幼儿来说这是非常好的由情境性语言向连贯性语言发展的学习口语的环境。 ◇陈小青 (万源市文教示范幼儿园万源 636350)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我国计划生育实行农村一对夫妇至多两个孩子,城市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全面铺开,幼儿正处于发展着的个体,并且各方面的发展还没有成形,幼儿教育愈来愈受到学校和家长们的重视。幼儿生性好动、充满好奇心。对世界满怀强烈的新鲜感,游戏活动自然而然成为幼儿成长的最佳起点和途径。显然幼儿教育必须立足于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那么,应该如何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长呢?作为一名幼师,本人对此问题作了如下探究。 一、通过游戏活动投入爱心关怀,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游戏活动是最能调动幼儿的心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设计得当,游戏活动能够帮助幼儿赢得自由快乐和信心而勇敢地表现自我,并且因此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反之,幼儿会对游戏活动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而不愿或惧怕游戏活动。这一点应是每个幼师不得不给予极度关注的问题。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师要对幼儿投入爱心关怀。一切游戏活动应该是最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成长而设计的。因此投入爱心关怀,就是要以孩子为中心,将自身置于同幼儿平等的位置,关注幼儿的思想和需求,在游戏活动中注入幼儿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并且尊重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动”起来。尊重和呵护孩子的思维及采取的做法。对幼儿们不偏不倚,一视同仁,象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地给他们以温暖、以呵护、以爱。做到以欣赏的目光注视幼儿们的一举一动。把每一次的游戏活动都变成是对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生命心理成长的鼓励,将心与心距离拉近,甚至亲密无间。唯有如此,幼儿们才能够真真正正地在游戏活动中向自己敞开心扉,向别人敞开心扉,自信十足地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游戏活动中的心理挑战,在幼教爱的关怀中,自由轻松活泼地让心灵翱翔于游戏活动中。 二、通过游戏活动引入竞争意识,树立幼儿的进取心 游戏活动对幼儿来说就是寓乐于学的最好途径。作为游戏活动,它的最终结果无疑是胜(赢)、平、败(输)三种,这是由游戏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即竞争。无可置疑,有竞争才会进步。贝费莉?费尔特曼说过:“如果要孩子独立,便得教导他们怎样工作、竞争和取得成就。”竞争意识的培养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人生处处是竞争,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幼儿,生命刚刚起步,处于必须靠不断地挑战自己取得进步而成长、成熟的初始阶段。竞争诚然也是幼儿对生存的自然选择。对幼师来说,在游戏活动中引入竞争意识,即是培养幼儿逐渐具有不甘落后,敢于拼搏的勇气和面对现实积极进取的正当竞争的心态。 游戏活动看似简单,却是蕴涵着人类相当的智慧。组织各类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参与竞争,能够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幼儿个性,认知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幼儿取得勇敢面对挑战,承受压力,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积极的成长体验。如“穿衣服比赛”、“跳圈”、讲故事、唱歌、跳舞、跑步、画画等等。游戏活动都能够在引入竞争意识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进取心。 幼儿年龄小,多争强好胜,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和注意,对此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对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以此推进幼儿强烈的进取心。 三、通过游戏活动树立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适应性 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实现共同标(共同利益),最终使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据统计,在诺贝尔奖金设立的第一个25年,合作研究者占总人数的41%,第二个25年,这个人数比例为65%,第三个25年,比例升达97%。可见合作意味着成功的机会,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未来,更是任何人要想成功必须同他人合作,游戏激动中有必要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游戏活动除了含有竞争性的特点,还应该在其中树立合作意识。合作是一种行为表现、合作认识、合作情感、合作技能和合作行为的综合体,涵盖一个人对己、对事、对人的自制力,与人真诚相处的能力以及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人的能力。事实上有许多游戏活动,如小组、集体等由组员参与竞争的游戏活动,参与者单凭个人的力量而不同其他成员合作,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游戏活动在竞争中讲合作,不仅能够避免幼儿过度地追求不利于年龄阶段发展的竞争,同时还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受到支持帮助、共同进取的快乐,并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在游戏活动中成长。 游戏活动过程中树立合作意识,就是要激发幼儿走出以自我为中心,主动与别人交往,相互学习,甚至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事情,宽容别人的过错,从中了解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幼师应该培养幼儿学会欣赏他人,同他人共享合作之乐,做到愿意为他人喝彩。以宽容和真诚赢得更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自觉健康地培养友谊,增进感情。如此便能够逐渐增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创造能力,开发幼儿的潜在力 实验研究证明,一般人在5岁时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时可具有10%的创造力,而8岁后其创造力下降2%。可见培养创造能力必须在幼儿时才是最有效的。幼儿期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萌芽期,幼儿天真烂漫,思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受生活动经验、客观规律等条条框框的束缚。所以幼儿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力有待着幼儿教师去帮助开发。而提倡是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是要教育界最大的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就是要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能。 进行游戏活动,幼儿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变成一个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的人,并且还应该通过采取各式各样的有利于尽可能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去思维的游戏活动,多在游戏活动的设计上进行创新,竭力做到适应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需要。如用积木、盒子及各种辅助材料根据幼儿的思维进行图形拼拆的游戏活动,采用部分高矮不同或颜色不同或大小不同的瓶子,进行数学排序的游戏活动、自己动手动脑设计想象中的事物的姿态等。霍苏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游戏活动目的就是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力。 五、通过游戏活动放眼发展口语,发展幼儿表达力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实际上人与人的交流和联系是从语言开始的。人生的过程同样是语言运用的过程。由此可见,语言学习何等重要。幼儿的口头语言还没形成表达的流畅性,然而幼儿天生具备极大的模仿能力,对声音特别敏感而容易接受。因此语言学习必须从幼儿抓起。通过游戏活动放眼发展口语,对幼儿来说这是非常好的由情境性语言向连贯性语言发展的学习口语的环境。幼儿教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吕拥军 2007年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五园”创建,市第二实验小学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结合普、特实际,开展以“建设快乐环境,开展快乐活动,构建快乐课堂”为主要内容的“快乐校园”创建工作,搭建环境育人、快乐育人的平台,满足孩子对快乐、轻松的学习生活的渴望与需求,老师变“苦教”为“乐教”,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让孩子身心愉悦,“学中有乐,乐中会学”,学乐结合,健康成长”。 一、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快乐和生态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种物质隐形教育,也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优美文明、快乐高雅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品格、道德素养和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早在建校初期,我们针对聋哑孩子耳不能听,口不能言,但是眼睛可以感知世界万物;普小学生爱动、好玩等特点,在建设上着重突出“童趣化”,从校园景点的布置到快乐园地的设计与安装,都使用孩子们喜欢的图案色彩和造型,让孩子置身在一个新鲜、有趣的充满“童话般”的世界里,接受高尚的道德熏陶,感觉新鲜的快乐春风,触摸时代的脉搏。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造型新颖的“飞跃式”大门,直插云宵,让人产生进取的力量;水泥地面上用油漆画上太极八卦图、楚汉阵、五子棋等娱乐设施;绿树白墙掩映下的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别致的盆栽,新颖的花坛,无不彰显着校园建设的和谐快乐之美;教学楼后的小树林全部铺上塑胶,安装了孩子喜爱的秋千、滑梯、蹦蹦床、转转椅、跑步车、攀爬架等一系列游乐设施。孩子走进校园,看到的是优美的环境,听到的是动听的名曲,个个像放飞的小鸟玩的乐不可支。 小树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要有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壤,适度的水分。同样,孩子要想成长,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要给孩子

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与发展

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与发展

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与发展 ——白城市优秀民办幼儿园园长张丽敏办园记事 赵春侠 张丽敏,热衷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女性。2005年,她开始创办幼儿园。几年来,她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以一颗拳拳之心教育、关爱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为数以百计的家庭带去了快乐和希望。 学生时代的张丽敏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曾担任过校学生会主席。初中二年级时,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会干部,并作为白城地区唯一一名初中生代表参加了省学联第五次联合会。 学生时代,她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然而,命运偏偏作弄了她。当年,她和妹妹同时考取了通榆一中,当这两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送到她们家的时候,她的父亲却高兴不起来,三天三夜没说话,本来不会吸烟的父亲一个劲地埋头抽着闷烟。她深深地了解父亲的苦衷:贫困的家境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那就是姐妹俩只能有一个人读高中。懂事的她含着眼泪做出了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选择:“让妹妹读高中”,自己去白城商校。 在白城商校,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报名参加了湖北教育学院“婴幼教室”的函授学习,邮购了全套教材,开始了幼儿启蒙教育的研读。 2000年,她应聘到实验小学代课,教幼儿学前班。在教学过程中,她曾几次随幼儿园教师前往松原、大安、白城、县实验幼儿园等

地参观学习,不断积累幼儿教学经验。她凭着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学习劲头,不断提高着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实验小学,她曾几次走上全校公开课的讲台。她爱孩子,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她的课生动活泼,富有亲和力。因此,她的课很快得到了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的充分认可,并被评为市级幼儿骨干教师。 2005年暑期开学后,由于某种原因,天生自尊要强的她向学校递交了辞呈。几天当中,很多家长听说她不再教他们的孩子了,都纷纷打电话或到家中找她。看着这么多信任自己的家长,她突然想为什么不自己办园,办一个让家长和幼儿喜欢的特色园。但想自己创办一个幼儿园,对于一无场地,二无资金的她来说谈何容易呀!天生不服输的她决定自己闯一闯。于是,她四处找朋友、找同学筹集资金。最后,在开通镇育才社区的帮助下,租用该社区一楼的活动室,在北京“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理念的启示下,经过短短1个月的筹备,“快乐与发展幼儿园”办起来了。 当“快乐与发展幼儿园”的牌子挂起来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名园长,她深知,办园不仅仅是有了场所就行,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一定的教育管理水平。因此,每次外出去长春、北京等地,她都要想办法到国办园参观学习。有时人家不让进园,她就在外面看园内的室外设施建设。只要有空闲,她就到书店寻找幼儿管理方面的书籍。为了节省钱,她总是拿着笔和记事本,随手记下有用的知识。在不断加强幼儿园的教

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教育来源于生活,发展源于快乐的游戏,而游戏是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的活动过程。那么,怎样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呢? 一、创设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 皮亚杰说过: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而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作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主要任务就是创设一个开放、互动的游戏环境,来影响幼儿主动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1.调动亲子游戏在材料准备中的主动性 游戏是幼儿自己的游戏,在设置游戏环境时,要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调动幼儿及其家长的主动性。如:小班可与家长联系共同布置游戏区,鼓励孩子将家中带来的玩具投放到玩具区里,互相欣赏带来的玩具,鼓励他们一起玩或交换玩,并引导幼儿在一起玩中学习用礼貌用于与同伴交流。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学会了各种交往方法。并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又如:中、大班在“娃娃家”游戏环境营造中,可以请家长利用各种盒子制作电视机、冰箱、电脑。微波炉、电磁炉、等家电。并布置在游戏区域内。家长在制作的过程中,无意中又引导孩子认识了电器,获得了知识。在“火锅”游戏材料准备过程中,家长可以利用废旧的泡沫和海绵削成汤圆、南瓜饼、藕饼等,孩子可以颜料涂色。在涂色过程中既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能让孩子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2.注重游戏材料投放的灵活性和层次性 游戏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教师投放材料的灵活性和层次性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投放游戏材料时,要根据目标和幼儿的兴趣维持时间来更换,使环境始终处于不断建构中。如:发现游戏区的内容幼儿都掌握了,或是材料太简单了,孩子不感兴趣了,即应投放新的材料,加强材料操作的难度,重新调整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巧手坊”游戏区里,刚开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我的低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点滴学校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动,相辅相成,对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准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为增强班级德育工作,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认真按计划实行。开学初,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实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及“一小学生十不准”对学生实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对学生实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我班还对学生实行了各方面的教育。 一、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点,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所以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实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实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实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个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实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五十多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实行教育。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实行思想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个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使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绝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实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教师:罗颖游戏,是一切动物的天性。我们常见小猫、小狗嬉戏打闹,动物园里也常见老虎、熊猫扑打逗乐,这就是游戏。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一样,在幼儿时都喜欢游戏。人的身体、智慧,就在游戏中得到增长,因此,幼儿教育大纲中说:“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向导,为基本活动。” 人在幼儿阶段,求知欲旺,模仿力强,身心发展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恰当引进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有益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民间游戏进入教学课堂,丰富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 在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引进民间游戏有以下好处: 一、民间游戏玩具简单,成本不高,适合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幼儿园采用,农民负担得起。 如:抓石子,每人只备大小一致的,圆润无明显棱角,轻重适度的小石子五至七粒即可:跳板只备一块瓦片,或用废旧纸折成一个正方块即行。跳绳、抱鹅蛋前者只要一根数米长的绳子,后者只要三、五坨鹅蛋大小的石头或者砖头即行。随处可找,不花成本:自己动手就可以制作。 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 捉迷藏、拉拉羊(又叫老鹰捉小鸡)、瞎子追跛子、丢帕子,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幼儿很有吸引力。如:“瞎子追跛子”,很多小朋友围成一圈坐着蹲着,有一个幼儿蒙住双眼做瞎子,另一名幼儿右手绑在左腿上做跛子,都在圈中。跛子口含哨子吹响,瞎子就去捕捉,跛子逃跑。在一追一逃中,做出许多滑稽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颇具娱乐性,幼儿们很爱玩。让幼儿们活泼、开朗,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其组织纪律性。 三、民间游戏有很强的随机性。 民间游戏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随处都可以玩,随时可以玩,人多人少都可以玩。如:抓石子、跳板、踢毽、跳绳、打陀螺、滚铁环等。当然,抓石子适宜在夏天,跳板、跳绳适宜冬天。冬季热量不足,蹦蹦跳跳可以增加血液循环,身体发热抵御寒冷,有利于幼儿身体发育,健康成长。抓石子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注意力集中,技巧性也很强。棋类活动如走“和尚棋”可以锻炼孩子的智慧和观察力,也适合夏天开展。 四、民间游戏花样翻新,形式多变,有很强的趣味性。 如:翻花被单,一个绳套两个人对完,靠十个手指头就可以翻出花被单、双双筷、牛股眼、凤簸等多种花样。跳绳可以单人跳,双人跳,许多人一起跳,集体轮流跳等。踢毽子可以单腿踢,也可以双腿踢,盘腿踢,拐腿踢,倒着踢等。初学者可以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拎着踢,熟练后就可以变着花样踢。颇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幼儿阶段达不到这个要求。假如我们幼儿教师掌握了这些活动技巧,就可以表演给幼儿看,让幼儿模仿,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民间游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随机性好,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活动中引进民间游戏,可以让传统得到传承,让幼儿的娱乐丰富多彩。有的游戏还配有儿歌,孩子边玩边唱,有的配有问答对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生活,体验生活,增长知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浅谈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

浅谈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彭镇中学李朝和 【内容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孩子成长十分重要,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天职。要让孩子快乐成长,最终成才、成功,家长就要了解孩子成才、成功的条件,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还应正确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 【关键词】:了解尊重引导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社会的责任,更是父母的职责。有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一语道破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首先接受到了来自父母的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表情都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将会伴随她的一生。因此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心理学说,家庭环境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土壤。孩子的性格、意志品质、自尊自信等等多是在家庭环境里形成的。孩子的自立、自主性、心理承受及心理平衡能力、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社交能力及合群、协作素质等等也多是家庭教育的成果。所以有人说,家庭是创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一个教育环节。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父母们应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 那么,孩子怎样才能成功呢?家长怎样做才能与时俱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呢? 第一,家长应了解孩子成才、成功的条件。 家长了解孩子成才的条件有以下四点: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即: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做事认真、细致:学会学习的方法,有追求知识的欲望;学会团结友爱、互相合作。 家长还应了解孩子成功的条件,我认为也有以下四点:自信、欲望、快乐、规则意识。即:让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坚信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让孩子有一个较现实的欲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的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Word编辑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鲁迅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孩子每天要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但他们最喜欢的还是游戏。孩子往往在游戏的过程中会表现得非常愉快,这是因为游戏是按孩子自己的意愿进行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这种活动符合孩子好动的心里,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一种愉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用孩子的眼光通过游戏这种方式体会他们身边的生活,让他们得到一种满足和成就感。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好伙伴。我们做家长的虽然懂得了游戏的重要性,但往往面对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些在大人眼里不合理的行为(如在外面玩沙. 卫生间玩水. 在客厅用凳子做房子. 养小动物)因为怕弄脏衣物. 怕孩子耽误学习. 而给孩子这样那样的限制。通过这次家长论坛的学习,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还有家长们的经验交流,真是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交流一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 树立正确的游戏观 在我们的意识里游戏就是有玩,孩子自己玩玩具,孩子和孩子玩,孩子和大人玩。但在玩的过程中游戏有它特殊的作用,生活中游戏是无处不在的,如孩子玩沙就会知道沙的所有特性,干沙抓在手里会流失,加了一点水后放在模具里可以做成给种可爱的形状。用筷子吃饭时玩筷子,当筷子一个长一个短时,菜是夹不起来,当筷子比整齐时一下就夹起来了。并不是有规则的主题活动才是游戏,为什么母鸡会下蛋,为什么种子会发芽,为什么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通过小朋友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用手去创造,用心去感受在游戏中都会找到答案。 二.游戏能透露孩子的心声 在孩子完全投入到游戏时,他有一种安全感,这时候他的内心完全放松,会把内心深处的一切毫不保留的释放出来. ,这时候的孩子应该是非常愉快的。如果在游戏中孩子的思维完全为父母所牵制,那么结果会适得其反。画画应该是幼儿阶段最好的一种活动,既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注意力,可我的孩子以前很不喜欢画画,我们越是作这方面的要求他越反感,即使拿起画笔也是敷衍了事,最后弄得孩子不开心家长也伤心,所以在我们的印象里儿子是不喜欢学习。通过家长论坛上文老师给我们讲的孩子在画画时我们不要让孩子画固定的实物(水杯. 苹果)而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他眼里的世界。我终于找到了孩子不喜欢画画的问题所在,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我们家长引导有误。我们在家都是要求他画实物和简笔画(水杯. 电视机等),方的就是方的,圆的就是圆的,没有一点自主创造性,这就完全违背了游戏的真正含义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这段时间我们试着作这方面的调整,这个星期回到家他居然得意的拿出他的画画作品:画的两只鸡一只象企鹅,一只多长两只手,经过他的解说我才知道原来是两只太空鸡,所以才和我们看到的鸡长得不一样。还有一幅是草地上吃虫的小鸡(有两只小鸡,有虫子,有青草,还有一个池塘),还有一幅居然是一个小朋友被龙卷风卷走了。我真的很惊讶,当我对他说:儿子,你画得真棒时,我看到了他眼里的自信和快乐。孩子的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游戏中一样可以听到孩子的心声。 三,家长要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去

快乐成长,幼儿园标语

快乐成长,幼儿园标语 1、创建平安幼儿园。 2、儿童健康的天使。 3、祖国花朵的园丁。 4、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5、关心、爱心、贴心。 6、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7、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8、守护天使稚嫩的翅膀。 9、用爱养育,用心教育。 10、满园蓓蕾,个个芬芳。 11、爱与自由,规则与宽容。 12、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太阳。 13、让爱伴随我们一同成长。 14、使其乐在其中学以致用。 15、向阳!向阳!走向辉煌! 16、授一技之长,养百年之身。 17、关心下一代,汗水浇未来。 18、孩子,老师和你一起成长! 19、校园信息化,育人现代化。

20、自信,健康,快乐,感恩。 21、名师精心指导培育一代新人。 22、用太阳的光辉照亮孩子的心房。 23、孩子快乐的家园,理想的起点。 24、同在蓝天下,和孩子共同成长! 25、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26、灵童幼儿园让您的孩子成为灵童。 27、孩子们,我会看着你们一天天长大! 28、今日的学校之星,明日的社会之星! 29、亲爱的孩子,老师是你的朋友! 30、我们一同去探索和发现这世界的秘密。 31、新起点,新方向,我们在阳光下成长。 32、教育从心开始,我们将贴心的照顾您的宝宝。 33、让我们的孩子快乐的走向阳光,走向明天…… 34、新的希望,爱的阳光,我们与孩子一同成长! 35、教育为本为每个孩子创造属于他们的知识海洋。 36、XX幼儿园,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活泼的孩子! 37、小灵童幼儿园,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活泼的孩子。 38、XX幼儿园,让欢乐的种子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39、小灵童幼儿园,让欢乐的种子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 40、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成就最好的自己-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父母规学习心得

成就最好的自己,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父母规学习心得 认识《父母规》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真正的静下心来研读还是在准备去济南参加课程以后,按照要求需要提交学习心得,近段抽空认真读了《父母规》及研究,更清楚的认识到《父母规》的核心主旨是: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想让孩子改变,先让自己成为那个改变! 去年在一次家长课堂上给朋友们分享的一个案例“重庆10岁女孩摔打男婴”,针对这个案例,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教授李玫瑾说。“女孩对一个无辜的婴儿下狠手,这种事情是对社会底线的挑战,对公众基本情感的挑战。”李玫瑾认为,舆论与其关注李某“是不是有反社会人格”,还不如关注她有什么样的父母。 专家的声音将案例根由直指家庭教育。亲子教育于父母并不陌生,但更多的父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的认知,行动上还是在没用旧有的模式,所以现在的孩子更多地出现叛逆且周期加长。我们现在有一些新理念的朋友都知道: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作为父母,其天职是抚养和教育。抚养指的是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所需,教育指的是父母自身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成长,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进而高质量陪伴孩子快乐成长。那么在家庭教育中,首要成长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孩子在不断地成长,如果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想用一劳永逸的方式方法教养自己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父母,要首先做到自我成长,通过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方式和途径去学习,从而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学习是因为拥有的选择不足以满足所需,幸福是拥有的选择比所需的更多,所以学习是达到幸福的最佳途径。当然,父母的自我完善,目的并不是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临清市康庄联校温荣峰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一、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活动 游戏是一种自然的、有兴趣的、活泼的运动,儿童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会将他的全部精神拿出来。游戏可以锻炼筋骨,帮助消化,促进循环。最重要的是满足了儿童好动的特点。把游戏看作符合幼儿天性的自然活动,教育应该追逐自然,适应自然.因此,应当让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度过快乐的童年。二三个月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耍。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抓,抓住了还要放进嘴里去。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摸摸,那里动动,不停的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在大人看来就更累了。一会站着,一会又坐着;一会这样,一会又那样;一会爬到那里,一会又走到这里。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就像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都十分愿意去选择生活区的实物制作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会用到各种的刀,这在别人眼中是多麽危险的啊!但是小孩子向来是喜欢真实的东西,尤其是通过他们的小手可以将蔬菜、水果用削皮刀去皮后,再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穿成串,和小朋友共同分享。要知道,“吃”,是孩子生来就会的,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当然更是美味!在真实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实物制作之前一定要洗净手,懂得了使用刀子要注意安全,懂得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懂得了与同伴分享…… 二、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过程既是幼儿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经验的社会性建构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带有直觉性、具体性的特点,属于“生活中的智慧”。 (一)、寻找孩子兴趣,挖掘天赋潜能 幼儿的年龄、能力、兴趣、需要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好游戏又是他们的天然倾向,作为成人,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游戏意愿,提供多种不同的游戏材料,让他们有适当的游戏,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孩子一生下来,就是通过“玩”来了解世界、认识事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常常萌芽其中。成人的尊重、理解、赏识、引导最为重要。 我园是一所很小很简陋的幼儿园,夏天里只有风扇,可是前些日子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班里的风扇经常不知不觉间就自己关掉,

如何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如何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栋梁。每位幼儿都应该享有学习知识的权力。随着社 会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来学习。 没错,幼儿上幼儿园显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对幼儿也有一定的帮助,帮助幼儿早一步融入群体,学习生活上的好多东西。幼儿在在幼儿园能学到很多平常在家学不到的东西。幼儿在幼儿园学会如何在大家庭里生活,快乐如何与人分享。当然,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切 大小事情都离不开幼儿园的老师。就像在家离不开父母。幼儿园的老师负责幼儿一天在幼 儿园的生活和学习。那如何才能让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呢?是否家长把幼儿送到幼儿园就可 以了呢?就把孩子的一切责任交给老师呢?自从事这一份工作以来,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我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离不开父母,不是说把孩子送进 幼儿园就可以的。想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童年,学到更多的知识。这需要家长 和老师平时的沟通配合和努力。根据以下的例子你更赞成哪一种做法呢: 1、有一个小男孩,父母很关心他的学习和在幼儿园的生活,他是坐校车回家的。老师 和他的父母很少见面。但老师每次布置回家做的作业他都能完成得很好。每次作业都有家 长签名。孩子的家长平时经常打电话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甚至有空亲自过来 和老师说说讨论如何去更好的管好他们的孩子。也很支持老师和幼儿园的工作。所以小男 孩在幼儿园表现很出色,也学到很多东西。这当然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互动。 2、有一个小女孩,父母同样很关心她的学习,她也是坐校车回家的。但不同的是, 每次老师布置回家做的作业她都不能完成。也不是说小女孩不会做那些作业。每次需要家 长签名的作业,家长都要老师三催四请才勉强签一两次名,家长从来不主动打电话给老师 和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有时候连老师打几次电话过去都不接。导致这个小女孩 学习上比较差。哪一天突然想起看一下孩子的作业。发现孩子有很多的地方不会做。这个 时候家长就会想起打电话向老师投诉,说孩子在家怎么不会做作业。在家不听话。你们老 师是怎么教我的孩子的。 以上例子,我同意例子1的教育方法。为何小男孩学习那么好?因为小男孩的父母很 配合老师的教育。孩子在园老师负责他的学习和功课。在家家长都督促他学习和做作业。 在这方面男孩的家长就做得很好。而例子2呢。为什么她的学习会差呢?是因为老师没有 教她知识吗?不是的。因为她的父母对她不负责。把责任推给老师。自己在家又不管孩子 的学习。其实,老师的能力是有限的。老师只管孩子在园的学习。放了学孩子回到你家那 就是父母的责任了。老师不可能也跟着你的孩子回家教他们做完功课再回来。这样你孩子 的学习差并不是老师的错。而是家长的不配合老师。想你的孩子好,并不是老师一方面的 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正所谓一个巴掌打不响。只有老师的努力而家长又不付出。又想望子 成龙。那是不可能的。这样老师辛苦,孩子又学不到东西。家长又觉得这上幼儿园的钱又 花得不值。 所以如何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了解。双方配合教育好幼儿。幼儿的任何疑问家长应向老师了解。比如有些小朋友回家说在幼儿园有小朋友欺负他,因为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杨曼玲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户外活动中的大型玩具活动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之一,也是幼儿最喜爱自主游戏。 在户外大型玩具活动中,幼儿之间就会产生交往,当然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矛盾,但这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过程。幼儿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不断地习得怎么与别人交往。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先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要相信幼儿,他们能自己解决在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再观察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否正确,如果他们自己实在无法解决好他们之间发生的矛盾,这时老师要在适宜的时间内,用适宜的方式进入幼儿之间的矛盾,帮助他们解决在交往过程的矛盾。为了让幼儿能理解和懂得交往策略,于是我在本班幼儿自主游戏时进行了跟踪记录和分析。 幼儿刚刚开学,对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很感兴趣,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都去抢占玩具,认为占住就只能属于自己玩。今天徐子涵小朋友第一个抢到玩具,很得意。没多久,别的小朋友也来玩了,冯玉涵不同意,哭着喊着,用劲把他们给推了下去。后来,她边玩边回头看,怕有人来玩"她的玩具"。如果有人接近,她就会很生气,用眼睛瞪着他们。 幼儿行为分析: 小班孩子刚入园,接触新环境和新的游戏材料,觉得很好奇。有的孩子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不肯与同伴一起分享。有的孩子也不懂得谦让,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争抢起来。 对策: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介入游戏,直接指导他们怎么玩,让他们模仿老师,知道一些游戏玩法,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一起分享玩具,引导他们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并学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你好"" 谢谢!""再见"等。 在游戏中,秦皓宇想玩小木马,可是小木马已经有人玩了,于是向我求助。我带着他到商中宁和廉沁林的小木马旁,征求他们的意见。商中宁不同意,认为小木马是他先坐上去的。秦浩宇求助廉沁林,廉沁林将小木马让给了秦浩宇。有了小木马,秦浩宇很开心,他让他的好朋友史林浩也坐到他的小木马上一起玩,商中宁看见他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想一起玩。于是,我让他动动脑筋,邀请史林浩和他一起玩,他扭回头说:"史林浩,你们两个都胖,小木马太挤了,我瘦,来我的小木马上玩"。很快,史林浩小朋友走过来了,和商中宁坐到了一个小木马上。尽管小木马上挤不下两个人,但是他们玩得特别开心。 幼儿行为分析: 由于幼儿园玩具器械、场地有限,有的小朋友就会玩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通常他们会求助老师。今天问题是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的,因此他们玩得特别开心。 对策: 在游戏交流中,表扬秦浩宇、商中宁等幼儿,告诉幼儿在游戏中有什么需求可以自己先动脑筋,自己想不出来再请求好朋友或老师帮助,老师会和你一起来想办法解决的。 分析: 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记录与分析可以看到,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最初的不会玩、愿意分享到后面的主动商量和想办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分享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了很到的提高。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主游戏对小班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从生活中最普遍的户外大型玩具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必须要学会观察,善于分析。要有耐心,要

让我们的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让我们的幼儿在快乐中成长 盘州市保田镇上保田小学:莫青江快乐对幼儿的生活意义非常重大。快乐能增强幼儿的自信,使幼儿精神开朗和乐观,促进生长。经常烦恼的幼儿缺乏自信,因而难以激发勇气,容易气馁,向困难和挫折低头,并缺乏应付痛苦情绪的能力。 1.快乐是人际交往的纽带 幼儿快乐是他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有效的社会性刺激,增进亲子之间、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社会情感。微笑是情感的“催化剂”,爱笑的幼儿被视为快乐的天使,给周围的人们带来欢乐。 快乐有助于心理健康。快乐是紧张的释放,它使幼儿在紧张中得到间隙和松弛,减少因各种压力而导致的焦虑和恐惧,从而平衡幼儿的心态,保持心理和谐与健康。 由此可见,快乐是幼儿幸福生活的情绪心理基础。如何使幼儿获得快乐呢?快乐不是人努力追求的直接结果,也不是模仿他人的产物。快乐源于生活中各种需要的满足和追求的成功。自信和自尊是快乐的人格基础。为此,让幼儿获得快乐,首先要给快乐自由选择活动的权力,并为他们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条件。自由活动中的成功体验是幼儿快乐的本源,也是最纯洁的快乐之源。 反之,心灵负荷(心理压力)是幼儿痛苦的根源。让幼儿获得快乐,同时必须减轻或消除幼儿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多源于父母的过高期望和过度控制。一个家长让一个对钢琴没有任何兴趣的小孩成为“钢琴家”,整天关闭在钢琴室里进行强化训练,这阻碍了孩子获得快乐的通道,最终只能给孩子以痛苦和烦恼。 2.保护童真,还儿童以本色 真诚和幼稚是幼儿生活的本色,情感教育必须保护幼儿的童真,尽量避免污染幼小的心灵。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污染源,使幼儿的清洁心灵受到污染的威胁。一系列的家庭生活悲剧也迫使人们去思考如何保护幼儿的心灵。 精神病学家鲍尔比早在1951年就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可以确信,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要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间的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在他看来,母亲的情感取向以及母亲的关心和爱是幼儿情感生活幸福的基础。不可否认,独生子女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增多,减少了幼儿家庭快乐的来源。独生子女家庭中,幼儿整日面对成人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成人生活中不健康因素的侵蚀,使许多幼儿“社会性早熟”,过早失去童趣和天真,变得老练、网滑,养成了许多只有成年人才有的情感生活方式。 至于单亲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由于父母感情的破裂而遭受难以忍受的心理创伤是幼儿情感健康的“定时炸弹”,许多变态心理分析表明,单亲家庭中,幼儿由于得不到适当的爱抚和关照,常常觉得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不相信别人,孤独、羞怯、猜疑、嫉妒,由此导致行为失调和心理障碍。 幼儿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既可描绘出最美丽的图画,也可被污染成一颗“社会毒瘤”。每个家庭,也包括全社会所有与幼儿生活相关的行业,必须行动起来,净化社会生活环境,减少对幼儿心灵的污染,还幼儿心灵以本色,让幼儿在无忧无虑中快乐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