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务员面试十大热点题目预测及解析

公务员面试十大热点题目预测及解析

公务员面试十大热点题目预测及解析

一:公务员面试热点——送礼

面试题:你怎么看待节假日下属以及其他人给领导送礼这一行为?

【参考答案】

网友韭菜炒蛋:

第一,下属以及其他人给领导送礼体现了作为下属是对长期领导的培养和关心的一种由衷的感谢,通过中华民族传统节假日给领导送礼,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尊重师长很好的诠释,本无可厚非。

第二,在现实生活中给领导送礼有些地方变了味道,变成了拉拢领导,为了自己利益而跑官要官的不良风气。我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这不仅是对领导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第三我认为在区别这种行为的好坏关键是在于送礼人的心,是真心实意的感谢领导还是虚情假意的借送礼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第四我认为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股不正之风,是在于我门一些的领导在生活中不选拔人才不是靠真贫失学而是看谁跟谁走的进,站队站的好,所以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端正思想态度,不已送不送礼送多少礼作为平时评价工作学习的指标。

第四,说明我们的制度方面还有改善的必要,如果大家都在一个完善的制度下,按规矩办事,我想这种大家厌恶的给领导送礼的现象会少很多。

最后,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会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尊重领

导,尊重自己,和领导和谐相处不以送礼为荣,而是以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工作,单位的长远发展和个人的全面进步为荣。

网友0o莹.莹o0:

1、送礼,表达关怀、尊敬之情无可厚非,但是要把握一个“度”的原则。

2、礼轻情意重,送些水果、月饼什么的,心意传达到就好。

3、如果送些过于名贵或者昂贵的东西,甚至送钱,不仅会让领导觉得有人情负担,更是有贿赂的嫌疑,这就是超过了送礼的“度”,也违背了送礼表达尊敬祝愿之情的初衷。

4、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做好“度”的把握,凡事不超过应有的或者说是常规的限度。

网友schumpete:

首先,我们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自古以来注重礼节交往是我们中国人的固有的风俗。领导也是普通的中国人,节假日领导和下属之间礼尚往来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并无不妥之处。另外,给领导送礼也是利用节假日之际,增进彼此的了解,也有利于日常工作的展开,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在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利用节假日给领导送礼之际,大行贿赂之机,以牟取不正当利益,这确实是一种丑陋的社会风气,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也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揭发这种社会风气给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有义务去阻止这种社会风气的满意,最后个人而言,在本部门的工作中,要警惕利用节假日给领导送礼之机,有可能产生的不

利影响,善意的提醒身边的同事或者领导,做到防患于未然。

提示:以上是摘取的众网友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仅供广大参加面试的考生参考

二:公务员面试热点——逢节加班的无奈

【背景链接】

超过50%的受访网友表示在“两节”期间被要求加班,其中又有87%的加班网友表示没拿到加班费。这个比例,和网上“晒加班”一族的反映,以及朋友间私下的交流信息,可以互相印证。“晒加班”一族敢怒不敢言,敢言不敢出头,关键在于休假和加班费事小,前途和饭碗事大。在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呈现用人单位占绝对上风的情形下,将维护职工权益的责任推给职工,怕是很难有效。网民被问及“不发加班费怎么办”时,选择“去单位协商,或向有关部门反映”的仅6%。

题目:眼下又到2011年5.1国际劳动节,5.1加班,是否会再次引起诸多无奈?

【观点】

关于超时加班的问题,国家从法律上有具体规定,一旦确需加班,就要支付更高的工资率,实际上讲,这是国家对企业安排加班的行为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法律上是不主张加班的。当然,在现阶段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大量的打工者想多挣点薪水,企业也有这个需要,在工时安排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可以理解。但长期加班加点毕竟损害身体健康,这点更需注意,劳动者不应为多挣点钱,以牺牲自己

的身体健康为代价。

但是,如果逢节加班却又拿不到法定的加班费,这种状况不免令人无法接受。而对这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关方面似乎总是束手无策。一些法律援助者也表示,“被加班”和没能得到加班费的人,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这种意见虽然不错,但能否见效却大有疑问。

劳动部门不应把自己变成“布谷鸟”,一到法定节假日便“飞”出来向劳动者大声宣传节假日加班工资政策。相关部门的目的不外乎是对劳动者进行“普法”,以让更多的劳动者能掌握相关法律规定,从而拿起法律武器挺身而出,争取自己的权益。开展普法宣传很有必要,但问题在于,就算劳动者人人都知晓了加班工资的相关规定,都知道了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他们敢“出手”吗?现在要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非常难,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更难了,谁敢为了区区几个加班钱,不计后果地去和“老板”撕破脸?要是单位因此怀恨在心,断了升迁路,借故炒“鱿鱼”,那劳动者又该怎么办?显然,劳动部门的这种“布谷鸟”式的“节前提醒”效果非常有限,甚至为零。那么,这一做法意义何存?

在网友无奈“蒙面晒加班”后,怎样才能让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政策最大限度落到实处,让节假日加班的劳动者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加班工资呢?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劳动监察部门也应“晒加班”,晒晒那些单位没发或少发了员工的加班工资,对此又都受到了怎样的处罚。首先,劳动部门应调整工作思路,不要再把“着

力点”放在“提醒”上,而是组织力量,在节假日期间开展执法大检查活动,做好“典型”工作。等到节假日过后,及时通过媒体舆论公布执法情况,向劳动者公开“述职”,用丰硕的执法结果,用严厉的问责罚单,来警告所有“老板”:心莫黑,心黑必被捉。这样一来,一到节假日,用人单位必然不会争先恐后上劳动部门的“节后述职报告”,为自己添光加彩。

三: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如何选拔优秀人才

一、背景链接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十二五”的美好蓝图能否实现,中国能否在下一个五年中交出精彩答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基于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才强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人力资源基础。

题目:你对“如何选拔优秀人才”有什么看法?

二、答题框架

营造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亟需打掉人才成长、发展中的“拦路虎”,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机制、用人机制。

1.要“任人为贤”,不要“任人唯亲”,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应该“英雄不问出身”。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走上社会时,比拼的不是能力,而是“爸爸”;如果我们的干部提拔时,比拼的不是业绩,而是“后台”,就会“裙带纠结”,“山头林立”,

造成“万马齐喑”的严重后果。“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任人唯贤”,选人“五湖四海”,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心情舒畅。

2.既要“上得去”,又要“下得去”,拓展人才流动的空间。

“上得去”,指的是为社会的中下层精英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打开“上升通道”,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下得去”,指的是已经“上去”的人才,能够不忘根、不忘本,能够从基层来、到基层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改变农村、山区、边疆的落后面貌。现在,优秀的人才“上不去”,上去了的人才又不肯“下来”,很难形成“万马奔腾”、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3.选人用人,是最大的导向。在人才选拔任用上,进一步体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防止德才偏失、用人不公,才能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扫除人才流动中区域、城乡、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的“羁绊”,才能卸掉人才身上的“枷锁”,迎来人才俊彩星驰的崭新时代!

4.要“从上看”,更要“从下看”,让群众有“发言权”。在选人用人上,注重组织部门和各级领导“从上看”,更要注重社会公论、群众公认,注重群众“从下看”。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企业和单位,群众自己选出的干部,“很快就作出了成绩,比单是从上面指定的干部合适得多。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能使我们猛醒吗?”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选拔出来的领导干部才

能真心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团结一致向前走、向前看。四: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为幼儿园留出空间

事件背景

2010年11月2日,温总理来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并与教师和家长们座谈。他指出,要增加政府投入,城市建设要为幼儿园留出空间,千方百计解决学前教育供不应求问题,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

温总理此次调研,是为国务院即将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发展学前教育政策措施的会议做准备的。而把视线拉到今年初,温总理曾把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请进中南海,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就在国家总理“走下去”、把学前老师“请进来”之间,学前教育正在提上“国计”的高度。可以预见,发展学前教育,必将成为一个国家的共识。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这是网上流传的一段顺口溜,看似戏谑,却反映出不少家长面对现实的无奈。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举世瞩目。而正是伴随着不断攀升的GDP,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大厦建起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逐步显现。在有些大城市,这个问题十分突出:成千上万乃至数万的入园收费,提前多日为孩子入园排队,让很多家长成为精疲力竭的“孩奴”。学前教育问题,正在演变成关系民生的紧迫问题。

你是如何看待的?

【思路点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例举学前教育问题的成因,然后畅谈一下发展学前教育的蓝图、意义等。

【答题框架】

1.应当承认,学前教育问题之所以成一“难”,其一,在幼儿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规划方面,政府做得很不到位,公共投入的不到位,规划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拍。其二,在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面,政府总是被动地审批,而不是热情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前教育资源稀缺。

2.从温总理此次调研的讲话中,发展学前教育的“路线图”已然清晰可见: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对学前教育加大投入,拓宽投入渠道,既有政府投入,也有民间投入,发挥合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学前教育的氛围;城市建设要为幼儿园留出空间,千方百计解决学前教育供不应求问题;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师资建设。

3.温总理调研时思考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政府的责任,也就是政府的心里“要为幼儿园留出空间”。不仅要在投入上留出空间,城市建设上留出空间,为公办幼儿园留出空间,更要在资源合理配置上、规划上、监管上、鼓励社会办学上留出空间,在政府日常工作上留出空间,在政府内心深处留下幼儿园的一席之地。只有这样,才能迎来学前教育的春天

4.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前教育,就是一项致力于中国强、中国智、中国进步的光辉事业。为幼儿园留出空间,就是为国家留下希望,为民族发展留下未来!

五:424公务员联考面试热点——发展农村幼教

【背景材料】

我国幼儿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是非均衡性矛盾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显著,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滞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基

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确立“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的任务,指明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即“采取多种形式扩大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

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

【思路点拨】

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背景下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认识,统筹规划,确立幼儿教育发展目标。首先,将“加快幼儿教育发展”纳入县级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确立“逐步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积极推进城乡幼儿教育一体化发

展”的发展目标。其次,制定县级幼儿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充

分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大农村

小学附设四类幼儿园学制‘二改三’力度(学前两年改为学前三年),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质量”,将幼儿教育发展摆上政府的工作日程。

第二,明确政府责任,推进目标管理。分年度将新建幼儿园和改建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的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政府与各乡镇学区,由县政府与乡镇政府、县教育局与乡镇学区签订教育目标责任书,将幼儿园建设与发展纳入各级干部考核内容,形成“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局面。为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成立幼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形成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网络,确保农村幼儿园建设的推进。

第三,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针对不同情况,通过改建、撒并与整合以及新建等多种途径,实现

“村村有幼儿园”的目标。与此同时,通过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撤并、调整后超编教师的“回流”与转岗,以及强化对所有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等措施,有效地破解农村幼儿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低下、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第四,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按照“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办园基础,改善办园条件,加快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步伐”的要

求,财政投入用于改扩建农村幼儿园,同时规定农村幼儿园的收费要全部投入到幼儿园的发展建设上。在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指出:要借中小学布局调整机会,新增投资用于新建、改建与改善农村幼儿园,进一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

【启示】

第一,明确政府在发展幼儿教育中的职责。明确幼儿教育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制定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计划,是政府在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与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

第二,将农村幼儿教育的普及作为突破口。把改善贫困和弱势儿童的不利处境作为国家幼儿教育政策的首要目标,将普及贫困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育作为重点和突破口,使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接受幼儿教育,才能体现“促进教育公平”的宗旨。

第三,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普惠性资源。公办幼儿园是落实政府责任,保证幼儿教育公益性的重要措施。通过举办一定数量的公办幼儿园,不仅有利于满足农村最广大人民群众对幼儿教育的需求,而且通过公办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可以有效引导幼儿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

第四,落实教师地位与教师专业发展同步推进。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其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是幼儿教师队伍长期稳定与专业发展的保障。

六:424公务员联考面试热点——保障改善民生

【热点回放】

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中仍处于百位之后,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农村还有3597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看病难、上学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还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明,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全球前列,以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生机勃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思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会推动经济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会更高,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将全面快速增长。

无论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品格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重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更好地为改善民生服务。

【答题框架】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要扩大内需,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居民现有消费能力基础上挖掘潜力外,还必须相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标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发放居民消费券等方式的效果证明,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必要举措。

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使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政府重要职责,做到在不同阶段提供具有不同标准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很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要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工程项目,民生建设的投资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经济建设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应当有明显提高。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学难”“看病难”是当前的民生热点,也是民生难点。要在推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

会资本以更多形式举办医疗机构。要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

民、问需于民,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相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项

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举措,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

待,必将惠及亿万群众。

七:424公务员联考面试热点——艾滋恐慌

2009年3月,6岁的阿龙,母亲因艾滋病去世,死前她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皮包骨。今年7月,阿龙的父亲因同样的病去

世,家属甚至不愿意帮忙处理后事。成为孤儿后,有好心人提

出想收养阿龙,但就在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阿龙被检测出

HIV抗体呈阳性(即艾滋病毒携带者)。听到这一消息,村里没

有人敢和他生活在一起。就连他最亲近的奶奶,也只是隔天过

来帮他做做饭、种种菜,看看他的近况。

艾滋病,曾让多少人一听到这个词就闻风丧胆。近些年来,尽管全世界都在宣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并且是可以

预防和控制传播的,可人们对艾滋病还是存在恐惧心理。

就上述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思路点拨】艾滋病是国民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我们可以从人性、教育、医疗方面来谈。

【答题框架】

首先,我认为,恐慌的背后是对人性的考验。如果每个人都是像对阿龙这样的冷漠疏远,那是不是要把世界上所有的艾滋病人都要隔绝起来?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类还谈什么人道主义?还谈什么人性?还谈什么真善美?对艾滋病目前没有特效药,但是可以通过抗感染、抗肿瘤、杀灭或抑制HIV病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等方法来控制,只要严格控制传播途径,是不会对人类产生威胁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管是什么绝症,只要还能生存,都有权利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不能把艾滋病患者和其它疾病患者区别对待,他们同样是人、同样是受害者、同样有正常生活的权利。

其次,拯救“艾滋恐慌”需要教育、更需要人类的良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性的爱和关怀是可化解一切病痛和仇恨的,大爱无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用大爱去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就算是绝症,也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最后,消除“艾滋恐慌”,还需要从医疗上下更大的功夫,只要医疗上能真正治疗艾滋病,人类对这种病的恐慌也就不攻自破了。但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根治艾滋病,但笔者相信,只要人们不放弃,总有一天是可以彻底治疗这种病症的。

八:424公务员联考面试热点——关于推迟退休的争论4年前,延迟退休在社会上激起涟漪随即归于沉寂。近来由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这一话题再一次走进公众的视线,并引起热议。专家就对这个问题在这里为考生进行深入的解读,帮助考生全面理解这个话题。

2010年10月23日,人保部举行的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考虑到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不断给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带来的巨大压力”,“人保部密切关注世界各国调整退休年龄政策的动态,重视研究退休年龄相关问题。”如果延迟退休得以推行,那就意味着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都将逐步提高到65岁。而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为: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在企业工作的男性55岁退休,女性50岁。

实际上,是否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争论由来已久,形成“挺退派”和“延退派”两大阵营。

一、延迟退休的提出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1.延迟退休是国际通行做法,大势所趋。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退休年龄都在60岁到65岁之间,如丹麦、冰岛和挪威的退休年龄达到67岁,英国、意大利65岁,而美国也有62岁。据统计,全世界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约为60岁,女性约为58岁。因此从我国今后的长期发展来看,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是和世界接轨的必然。

2.延迟退休可以减轻国家负担。

延迟退休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拿内地最早“老龄化”的上海为例。在上海,平均3个在职者就要养2个退休者,而全国这一数值是3.2人养1人。

而适当提高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增加养老金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据统计,晚退5年,社保基金就可少支付5年的养老金,同时又多加收5年的养老保险,一来一去就有1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差距。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3.有利于技术类与管理类人士更好地发挥余热。

就人才培养体系来讲,一般人在30岁以前都是处于学习阶段,身体健康、学历高、经验丰富的60多岁人退休,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一种资源浪费。尤其是对于某些技术类或管理层人士来说,素来有“姜越老越辣”之说。例如受患者欢迎的“专家门诊”、“主任医师”一般年龄都在五六十岁。但遗憾的是,此时他们也都面临退休问题了。

二、延迟退休的弊端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延迟退休,除了少数人比如在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和医生、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持赞成的态度外,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这是因为,延迟退休的提出虽然有着相应的社会背景,但是其不合理处也显而易见。

1.延迟退休有可能加剧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对于延迟退休,年轻人发出的反对呼声极高。这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在逐渐衰减,但是我国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减轻。我国是人口大国,墓前劳动力资源总量高达10.6亿。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中,就业压力很大。今年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有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每年大约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此外,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在如此大的的劳动力就业压力面前,延迟退休毫无疑问等于是挤压了大学生等年轻人的就业空间,毫无疑问将加大整个社会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