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版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的主要成因分析

中国版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的主要成因分析

中国版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的主要成因分析
中国版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的主要成因分析

中国版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的主要成因分析

新年开市四天,四次启动熔断机制,中国版的熔断次数和熔断速度在让股民唏嘘不已的同时也在拷问监管层:为何熔断机制在中国如此水土不服?

熔断如同保险丝,如果你家的保险丝一天断两次,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该换根粗点的;如保险丝四天断四次,那必是电路出问题了。很显然,熔断机制未能达到监管层所预期的维稳效果。

相反,在市场静默一段时间后又成了股指加速下滑的助推器,并大大加剧了市场流动性的丧失。

2019年夏季的股市巨震突出的表现为流动性危机,而作为应对股市巨震的熔断措施又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危机。我们认为,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中,熔断机制设计不合理、散户占比过大及有关方面应对不足是造成中国版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熔断机制仍是在保留涨跌停板的前提下实行分档熔断,这与国际上涨跌停板与熔断两者取其一的做法相悖。此外,由于推出时间过于仓促,5%、7%的熔断阀值并不合理,而且在制度设计中并未考虑期现联动的后果。

沪深股市在已有10%涨跌停板这一“熔而不断”的基础上,再加上5%和7%的两档熔断夹层,有叠床架屋之嫌。国外熔断机制的

引入是和T+0制度所共存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涨跌停板的作用。

而我国的这种设计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4日的熔断测试表明熔断并未成为市场情绪的冷却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恐慌情绪。

据统计,2019年全年沪深300指数有15次涨跌幅度超过5%,而在万亿杠杆资金并未清除、经济持续下行以及注册制推出的预期下,2019年股市仍会震荡前行。

预计未来市场触及熔断阀值的次数还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过低的熔断阀值就如同给市场加上了紧箍咒,这一方面会严重干扰投资者预期,妨碍市场效率,影响市场微观的价格发现功能,另一方面在熔断后流动性迅速丧失会导致市场陷入停滞,而这恰恰是去年夏天市场巨震中连续循环下跌最重要的推手。

相对于美国7%、13%和20%的三档熔断阀值,我国设定5%、7%的熔断阀值及10%的涨跌停板制度过于接近、缺乏弹性。

我国的熔断是以沪深300指数为参考标的,只有当沪深300指数达到相应阀值后才会触发熔断,但此时三大交易所对应的其他期现货品种却同时停止交易。这种制度设计,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股指期货能很好对应起来,但包括上证50、中证500在内的指数和期货产品并未相互对应。

4日的行情下跌主要由中小市值股票所引导,中证500指数在第一档熔断前跌幅已达6.39%,相应的股指期货也已跌停。中小盘

股票流动性的缺失将抛压传导到了大市值蓝筹股——这在熔断15分钟后表现十分明显,致使上证5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承压,相应的大盘蓝筹股也纷纷跳水。最终沪深300指数在很短时间内跌幅达到7%的熔断点,三大交易所停止交易。

沪深股市散户占比过大,这种由散户主导的市场更易引发追涨杀跌的羊群效应和价格的频繁波动,遂使单一市场冲击因散户的从众效应而无限放大,熔断机制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程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盛行的成熟市场中,作为极端行情出现时的一种市场冷却机制,熔断机制更多平衡的是当市场达到熔断阀值,通过短时间内的交易中断,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将有时间重新思考价格合理区间,从而调整交易程式和交易策略。

因此,熔断机制并非简简单单的让市场冷却,而是通过改变一部分交易者的心理预期、扭转其对于市场大幅波动的判断来为市场减压,而多空力量在熔断时间内的转换及交易策略的调整,将使单边市场出现分歧,投资者对于市场的判断分歧恰恰是流动性的保证。

反观A股,当市场情绪被散户的投机心态所主导时,人们往往会对特定的事件和调整过度反应,随着跌幅不断扩大,熔断的触发让很多人始料未及,在客户群中产生了大范围恐慌。因此在熔断的15分钟内,人们并未像想象中的冷静下来,而在静默期内紧张情绪进一步升温。

大多数散户此时唯一的理性反应就是在市场触及7%的熔断点前将存货卖出;机构投资者由于止损和应对赎回的要求也选择跟着散户的步伐抛出筹码。这种个体的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非理性使得各方参与者并未出现分歧,而坚定地成了市场空方并相互踩踏。

事实上,即使抛开市场准备不足等的因素,熔断机制的磁吸效应(magnet effect)——即当接近熔断阀值时股价会像磁铁一样加速被吸向相应限制价格的现象也会因市场结构的矛盾而加剧。熔断限制使市场参与者产生流动性丧失的预期,而散户心理会加深市场单边运行的判断,带来的集体非理性将使熔断的“吸引效应”更强烈,使市场丧失流动性的预期自我实现。

整治股市,就如同大禹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当市场泄洪通道都被堵上时,仅仅通过人为设置障碍和施加约束的政策选择,可能会将市场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要真正维护股市的平稳运行,发挥熔断机制的正面效果并实现市场所乐见的慢牛行情,监管层需要采取疏堵并举的手段:放开股市的泄洪通道,尽快修复市场漏洞、完善制度配套。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尽快放开对股指期货的种种限制,加大衍生品创新,真正发挥衍生工具规避风险、价格发现和资产配置的功能。据统计,自去年6月15日至7 月31日,股指期货日均吸收净卖压约25.8万手,合约面值近3,600亿,相当于减轻了现货市场3600亿的抛压。

因此,从疏的角度来说,理应在市场逐渐恢复平静之际尽快为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和衍生品“松绑”,发挥衍生品的功能常态并解决期现不匹配和制度非对称等深层次的问题。

另一方面,深刻反思目前股市的制度设计,通过合理的制度搭配更好地发挥熔断机制降低价格波动、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这需要监管者根据市场状况调整熔断阀值,细化熔断规则,并在实践中积累监管经验。就目前而言,熔断机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调整。

第一,现有涨跌停板和T+1交易规则已大大限制了市场流动性,与股指期货 T+0的交易规则形成制度错配,可考虑取消

T+1,而采用与股指期货同步的T+0;如暂无可能取消涨跌停板,则果断暂停熔断制度;第二,可以考虑将5%、 7%的两档熔断合并为7%的单熔断阀值,并将15分钟的熔断时间扩大到30分钟;第三,可借鉴期货市场的扩板制度,当市场连续出现单边上涨或下跌时适当扩大熔断阀值和涨跌停板限制;第四,尽快放开对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涨跌停板的限制,恢复到10%的常态,实现三大期指和现货的匹配,防止流动性危机的跨市场传导。

关于中国强制认证制度

关于中国强制认证制度 2001年4月经国务院决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对于国家实行强制认证的产品,由国家公布统一的目录,确定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制定统一的标志,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 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为保证新、旧制度顺利过渡,原有的产品安全认证制度和进口安全质量许可制度自2003年5月1日起废止。 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和体现国民待遇的原则,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使用统一的标志。新的国家强制性认证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中国强制认证标志实施以后,将逐步取代原来实行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 根据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以下简称"3C认证")的有关文件规定,自2003年5月1日起,列入第一批实施3C认证目录内的19类132种产品如未获得3C标志就不能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但针对生产、进口和经营性活动中的特殊情况,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又发布2002年第8号公告,规定部分产品可申请免办3C认证。这部分产品范围包括:1、为科研、测试需要进口和生产的产品;2、以整机全数出口为目的而用进料或来料加工方式进口的零部件;3、根据外贸合同,专供出口的产品(不包括该产品有部分返销国内或内销的);4、为考核技术引进生产线需要进口的零部件; 5、直接为最终用户维修目的而进口和生产的产品;为已停止生产的产品提供的维修零部件; 6、其它特殊情况的产品。对可免于办理3C认证的产品,生产厂商或代理人应向中国国家认证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免办条件的证明材料、责任担保书、产品符合性声明(包括形式试验报告)等,经批准获得《免办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自2003年5月1日起开始办理并生效。另外,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还规定,对上述免办3C认证的产品范围是第2条、第3条的产品,国内组装厂或国内生产厂可依据自身方便向所在地国家直属的检验检疫局或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办理免办证明。 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产品的适用范围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a股开启熔断机制

a股开启熔断机制 a股开启熔断机制 有代价的市场“冷静器” 机构普遍的看法是,A股指数熔断机制推出背景为今年三季度A 股市场大幅波动。今年6月中下旬开始A股市场出现一波急速下跌,期间屡次出现千股跌停涨停的奇观。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类似情形时,通过机制安排在市场极端波动的情况下给予投资者更多冷静时间,从而达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中金公司分析A股的波动特征认为:沪深300指数11年来有105次盘中波动超过5%,33次超过7%,占交易日总数比例分别为4.0% 及1.2%,触碰跌幅阈值的次数明显高于涨幅阈值。统计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在历史上有147次波动在4.5%以上,其中105次的5%波幅满足暂时熔断条件,33次7%的波幅满足停止交易条件。且从发生时点来看,这些波动多发生在市场牛熊风格比较明显的时段,在震荡行情下发生的概率较低。 历史上沪深300指数触碰跌幅阈值的次数明显高于涨幅阈值,其中碰触跌幅5%/7%的次数分别为69/22次,碰触涨幅5%/7%的次数分别为36/11次。考虑到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且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依然很难有根本转变。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以图起到防止市场非理性波动、稳定市场的作用。

“熔断机制的引入可能会起到部分稳定市场的作用。由于市场波动加大时,交易将被强制性中断,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中金公司如此认为,但中金公司同时野人,这种熔断机制起作用也将是有代价的: 首先,目前一级阈值幅度较低(根据历史数据几乎每25个交易日就有一个交易日波动幅度超过5%),且二级阈值与一级阈值设差距过小(仅2个百分点),正常交易可能会比较频繁的被中断;第二,目前这种熔断机制设计本身也会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例如,相比上涨,市场下跌更容易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 中金公司认为,在存在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当市场下跌幅度在接近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担心熔断生效而恐慌性地抛售从而引致 触碰熔断阈值的情况。“我们估算市场下跌达到4.5%~5%区间交易日占比0.9%,在这样的交易日投资者也可能会因为指数波动幅度在接近熔断阈值而恐慌性抛售导致市场跌幅触碰阈值引发熔断。” “熔断机制将加强现货市场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基准作用。”平安证券认为,随着中国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两融业务的发展和股指期货成交量的上升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有必要采取熔断机制防范极端风险。而从世界范围来看,采取熔断机制也是比较常见的风险措施。因此,A 股推出熔断机制势在必行。 平安证券认为,熔断机制对A股的短期作用:一是A股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股指在触熔断时会回调; 二是当下跌7%时,A股可能会发生波动率溢出现象;

中国版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的主要成因分析

中国版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的主要成因分析新年开市四天,四次启动熔断机制,中国版的熔断次数和熔断速度在让股民唏嘘不已的同时也在拷问监管层:为何熔断机制在中国如此水土不服? 熔断如同保险丝,如果你家的保险丝一天断两次,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该换根粗点的;如保险丝四天断四次,那必是电路出问题了。很显然,熔断机制未能达到监管层所预期的维稳效果。 相反,在市场静默一段时间后又成了股指加速下滑的助推器,并大大加剧了市场流动性的丧失。 2019年夏季的股市巨震突出的表现为流动性危机,而作为应对股市巨震的熔断措施又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危机。我们认为,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中,熔断机制设计不合理、散户占比过大及有关方面应对不足是造成中国版熔断机制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熔断机制仍是在保留涨跌停板的前提下实行分档熔断,这与国际上涨跌停板与熔断两者取其一的做法相悖。此外,由于推出时间过于仓促,5%、7%的熔断阀值并不合理,而且在制度设计中并未考虑期现联动的后果。 沪深股市在已有10%涨跌停板这一“熔而不断”的基础上,再加上5%和7%的两档熔断夹层,有叠床架屋之嫌。国外熔断机制的引入是和T+0制度所共存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涨跌停板的作用。 而我国的这种设计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4日的熔断测试表明熔断并未成为市场情绪的冷却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恐慌情绪。

据统计,2019年全年沪深300指数有15次涨跌幅度超过5%,而在万亿杠杆资金并未清除、经济持续下行以及注册制推出的预期下,2019年股市仍会震荡前行。 预计未来市场触及熔断阀值的次数还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过低的熔断阀值就如同给市场加上了紧箍咒,这一方面会严重干扰投资者预期,妨碍市场效率,影响市场微观的价格发现功能,另一方面在熔断后流动性迅速丧失会导致市场陷入停滞,而这恰恰是去年夏天市场巨震中连续循环下跌最重要的推手。 相对于美国7%、13%和20%的三档熔断阀值,我国设定5%、7%的熔断阀值及10%的涨跌停板制度过于接近、缺乏弹性。 我国的熔断是以沪深300指数为参考标的,只有当沪深300指数达到相应阀值后才会触发熔断,但此时三大交易所对应的其他期现货品种却同时停止交易。这种制度设计,沪深300指数和沪深300股指期货能很好对应起来,但包括上证50、中证500在内的指数和期货产品并未相互对应。 4日的行情下跌主要由中小市值股票所引导,中证500指数在第一档熔断前跌幅已达6.39%,相应的股指期货也已跌停。中小盘股票流动性的缺失将抛压传导到了大市值蓝筹股——这在熔断15分钟后表现十分明显,致使上证50和沪深300股指期货承压,相应的大盘蓝筹股也纷纷跳水。最终沪深300指数在很短时间内跌幅达到7%的熔断点,三大交易所停止交易。 沪深股市散户占比过大,这种由散户主导的市场更易引发追涨杀

美股四次熔断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美股四次熔断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 作者:任其丽 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21期 摘要:自1988年美国股市熔断机制建立至2019年末,触发熔断现象仅发生一次。截至2020年3月18日,美国股市已历经五次熔断,且最近四次在10天内完成。本次短时间内多次熔断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本次短期内美股四次熔断的原因,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以及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 关键词:熔断机制资产泡沫石油价格战 一、背景介绍 美股在2020年3月9日、12日、16日以及18日短短十天内连续4次出现熔断现象,而在此前,美股仅出现过1次熔断,即1997年10月27日的熔断,当时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了7.18%,创下自1915年以来最大跌幅。事实上美国首次提出股市熔断机制主要是受1987年著名的“黑色星期一”事件的影响,当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25%。美国政府综合考虑后,在1988年2月制定了熔断机制,并于当年10月开始实行 熔断机制是指在股票交易时,当价格波动幅度超出一定范围,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的机制。熔断机制相当于给市场一个缓冲期,利用暂停交易的那段时间给投资者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维护股市秩序,防止市场过度买卖造成股市剧烈震荡。美股熔断机制历经各种金融风暴,在首次推出至2019年末也只熔断了一次。 当前美国的熔断机制以标普500指数为参考,设置三档标准,当市场在美股常规交易時段跌至7%即达到一级市场熔断;当跌至13%即达到二级市场熔断;当跌至20%即达到三级市场熔断。针对美股熔断机制,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熔断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投资者能在暂停交易的时段内重新理性思考,避免了冲动交易。另一种则认为,熔断机制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因为人们反而会因为它滋生市场恐慌情绪,从而在再次交易时大量抛售。 二、熔断原因 (一)资产泡沫 美国股市近些年处于高位,本身存在一定的泡沫,这是这次暴跌的先决条件。美国股市从2009年以来,就进入到一个相对漫长的牛市。近些年来,美国经济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其实增长速度不快,股市却涨的飞快,这包括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为了刺激股市,美国政府屡次使用降息等手段,如金融危机后的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股市从长期来看,类

熔断相关讨论

熔断相关讨论 1. 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哪个更适合中国的股票市场? 为什么? (1)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有两个区别: 熔断机制是停止交易给大家时间来消化价格剧烈变动过程中所带来的信息。涨停板并没 有暂停交易,而是在强制限制了价格的单日变动区间。熔断机制是一种暂停交易的缓冲机制,持续时间过后可继续交易;涨张跌停板制度,封死之后,没法继续单边成交,彻底断了,除 非反向挂单,比较死板,不利于交易连续性。 (2)我认为涨跌停更适合中国的股票市场。 (3)原因:熔断机制是针对美国股市推出的,更适用于美国。而在中国熔断机制有明 显的“水土不服”,会出现熔断机制的失灵,具体原因是: 1.投机性市场造成我国证券市场波动较大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不成熟新兴资本市场,在建立背景、运作方式和发展历程等 方面与美国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反映较为明显的是“金融异常现象”比较突出与显著,主要表现为股市与我国经济发展相背离的暴涨暴跌现象、对相关信息和政策作反向反应 的现象。这些现象弱化了股票市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功能,降低了国家利用经济手 段调节证券市场的能力和效率,同时也使得我国对于股市较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更高的波动性。熔断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抑制异常波动而非正常的股市波动性。我国借鉴美国的熔断机制的 发展,设置了5%与7%的熔断阀值,却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股票波动性大于美国这一现实情况,使得我国的熔断机制在实施初期就被暂停实施。这体现出了我国熔断机制具体制度设计 上的缺陷【1】 2.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构成易造成市场恐慌 根据有关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的有关市场主体中,机构投资者占据了95%的比例, 而散户则只有5%的比例。在我国散户的比例高达85qo,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则占据较少的比重,只占据了15%的比例。而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决策更不容易客观地进行分析,更容易受到情绪影响。个人投资者有时会由于盲目的从众心理而出现所谓的羊群效应)。因此,尽管熔断机制本意是为了给投资者从容出售股票的机会,甚至如果某些投资者认为股票 价格过低还可以回购股票,但由于个人投资者往往缺乏对于市场信息的独立分析,他们很容 易被羊群效应影响,从而发生大范围恐慌性抛售股票【1】 2.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如何理解熔断机制? 1. “羊群效应”解释 股市中的羊期效应指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的行为受其它投资者的影响, 单个散户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模仿他人决策,跟风炒作,在他人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习题期货基础知识第四章

第四章期货交易制度与期货交易流程 一、单选题 1.期货交易者必须按照其买卖期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通常为()缴纳保证金资金,用于结算和保证履约。 A. 1%-2% B. 5%-10% C. 10%-20% D. 90%-100% 2.()是会员在交易所专用结算账户中确保合约履行的资金,是已被合约占用的保证金。 A.结算准备金 B.交割保证金 C.结算保证金 D.交易保证金 3.期货交易所并不直接向客户收取保证金,只是向()收取保证金。 A.经纪人 B.会员 C.结算公司 D.大客户 4.期货交易所向会员收取的保证金属于()所有。 A.经纪人 B.会员 C.结算公司 D.客户 5.期货公司向客户收取的保证金属于()所有。 A.经纪人 B.会员 C.结算公司 D.客户 6.我国《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规定,期货交易所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期货交易所应当在及时将结算结果通知会员。 A.当日 B.次日 C. 3日内 D. 4日内 7.期货交易所将会员的合约强行平仓后,强行平仓的有关费用和发生的损失由()承担。 A.期货交易所 B.该被强行平仓的会员 C.该会员所代理的客户 D.期货公司 8.涨跌停板一般是以合约上一交易日的()为基准确定的。 A.收市价 B.结算价 C.最高价 D.最低价 9.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加上允许的最大涨幅构成当日价格上涨的上限,称为()。 A.涨停板 B.跌停板 C.最高价 D.最低价 10.合约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减去允许的最大跌幅构成当日价格下跌的下限,称为()。 A.涨停板 B.跌停板 C.最高价 D.最低价

11.当交易价格达到涨跌停板规定幅度时,()。 A.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只能平仓,不能开仓 B.当天停止交易 C.本节交易停止 D.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12.在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熔断”点数时()。 A.只能平仓,不能开仓 B.当天停止交易 C.本节交易停止 D.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或交易可以继续进行,但价格波动幅度不能超过规定点数之外 13.下列不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2007年 6月 27日颁布)对熔断机制的具体规定的是()。 A.日开市后,股指期货合约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且持续 5分钟的,该合约启动熔断机制 B.熔断机制启动后的连续 5分钟内,该合约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5分钟后,熔断机制终止,涨跌停板幅度生效 C.熔断机制启动后不足 5分钟,第一节交易结束的,熔断机制终止;第二节交易开始后,涨跌停板幅度生效 D.收市前 15分钟内,不设熔断机制。熔断机制已经启动的,终止执行。 14.下列关于“限仓数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期货交易所可以根据不同期货品种的具体情况,分别确定每一品种的限仓数额 B.采用限制会员持仓和限制客户持仓相结合的办法,控制市场风险 C.套期保值交易头寸实行审批制,其持仓不受限制 D.同一客户在不同期货公司会员处开仓交易,其在某一合约的持仓合计可以超出该客户的持仓限额 15.()是与持仓眼额制度紧密相关的又一个防范大户操纵市场价格、控制市场风险的制度。 A.大户报告制度 B.保证金制度 C.涨跌停板制度 D.当日无负债制度 16.下列关于“大户报告制度”的说法不符合《大连商品交易所风险管理办法》(2007年 10月 29日起施行)具体规定的是()。 A.当会员或客户某品种持仓合约的投机头寸达到交易所对其规定的投机头寸持仓限量 90%以上(含本数)时,会员或客户应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头寸情况等,客户须通过经纪会员报告 B.交易所可根据市场风险状况,调整改变持仓报告水平 C.会员和客户的持仓达到交易所报告界限的,会员和客户应主动于下一交易日 15: 00前向交易所报告 D.当会员或客户某品种持仓合约的投机头寸达到交易所对其规定的投机头寸持仓限量 80%以上(含本数)时,会员或客户应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头寸情况等,客户须通过经纪会员报告 17.强制减仓制度是交易所将当日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当日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客户(包括非期货公司会员)按持仓比例自动撮合成交。强制减仓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承担。

什么是熔断制度

什么是熔断制度 作者:金投网 “熔断”制度,是1987年世界股灾发生以后为了控制股票交易风险的一种交易制度,其后,“熔断”制度又被引入股指期货市场,它的设立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 所谓“熔断”制度,就是在期货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点数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或交易可以继续进行,但价幅不能超过规定点数之外的一种交易制度。由于这种情况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而使得电器受到保护相似,故形象地称之为熔断制度。例如: 1、熔断期间,股指继续保持单边走势,这肯定会造成市场一定的恐慌心理,于是会在熔断价格堆积相当数量的挂单,有可能促使熔断期结束后直接奔向停板,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的风险。 2、熔断期间,股指走势平稳,或者有所调整,市场由于熔断启动时所造成的动荡心理会有所平和,熔断结束后,股指期货走势会趋于平和。 3、熔断期间的挂单可以视为即时市场人气的一个有效指标,根据挂单的数量和成交情况应该大致判断出结束后的状况。例如有大量挂单,显示市场对行情延续的肯定,则在这种惯性下价格有可能会继续单边;相反,如果仅仅只是触及到熔断价,挂单方面并没有明显积极的的意图,那我们可以判断实时的行情不具备很强的冲量。 在国外交易所,“熔断”制度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 在持续下跌行情中,价格剧烈、无序的变化对期货和现货市场造成的破坏性较上涨行情更大,因此,国外证券、期货市场采用的熔断机制大多只在下跌行情中启用,不涉及上涨行情。股指期货是基于股票指数的金融产品,国外很多期货交易所的相关股指期货合约所采纳的熔断机制中也考虑到了其股票市场交易的熔断状况,实现期现对应。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规定,其采用的熔断机制是“熔而不断”的形式,上涨和下跌的行情均适用。具体规定为每日开市后,股指期货合约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并持续5分钟后,熔断机制启动并持续5分钟。在这期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按照平仓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继续撮合成交。每日只启动一次熔断机制,并且在收市前30分钟内,不设熔断机制,最后交易日亦不设熔断机制。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10%,最后交易日涨跌停板幅度放大到±20%。 熔断制度的根源 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形式多样,但都是以人为地设置价格限制和中断交易为特征的。美国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曾在1982年对标普500指数期货合约实行过日交易价格为3%的价格限制,但这一规定在1983就被废除,直到1987年出现了股灾,

对中国股市熔断机制的思考与看法_陈碧霄

科技风2016年2月上 对中国股市熔断机制的思考与看法 陈碧霄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四川资中641200 摘要:2016年开始,我国股市引入熔断机制,但是在实施熔断机制的短短4天,A股有两天就出现因熔断而暂停交易,其中最短的一天开市时间才29分钟。我国熔断机制在实施四天后,被证监会喊停了。但是专家们分析,这4个交易日的熔断机制给我国的股市造成不小的伤害,沪深股指跌幅达到11.95%和15.16%,形成小型股灾的局面。笔者就中国股市熔断机制事件的回顾,想探寻我国实施熔断机制的根源,并总结导致我国熔断机制失败的原因与思考。 关键词:股市;熔断机制;失败原因;思考 熔断机制是我国2016年1月份开始引进的,是从国外进口的舶来品,主要用于股市风险调整,“股市熔断机是指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为了能更好地控制风险和动,我国股市除了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外,新引入了价格熔断机制。我们股市设置熔断机制的目标就是为了让投资者在价格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有一个冷静期,防止作出过度反应。但是我国的股市熔断机制从出现到消失只用了4天的时间,可以称之为史上最短暂的熔断机制,这样的失败结果也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我国股市熔断机制的推行 我国在2016年的1月4日熔断机制生效,根据当时的规定,如果沪深指数跌破5%熔断值就要暂停交易15分钟,如果是在中午时分触发5%或是全天任何时间触发7%就要暂停交易,直至收市为止。在1月4日,我国股指连续跌破3500点关,于13点13分触发熔断,然后15分钟后重新开盘,再次跌到7%,直接休市。如此反复直到1月7日,证监会为了维护股市稳定,从1月8日开始喊停熔断机制。短短的4天,使中国式的熔断机制成为史上最短命的熔断政策。 二、我国股市熔断机制推行的根源 其实,我国推行股市熔断机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调控股市风险,因为在美国就是使用熔断机制很成功的案例,但是结果表明,放到我们国家就有些“水土不服”,而细细探寻我国推行股市熔断机制的根源,主要以下几点趋势: 1.人民币贬值使A股下跌。人民币汇率从2015年的8月就开始一直下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6一直下滑到6.2,6个月的时间就下降6.45%,而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人民币贬值快,对A股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 2.经济形式不乐观不利于股市发展。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越来越不乐观,据报“12月的经济数据仍然在荣枯线下徘徊,虽然国家一直在做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和政策,但是又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去杠杆这些困难都要面对,使得我国的经济形势步入艰难的局面”,就连人民日报也不讳言,在4日当天以“经济走势会呈L形而不会走V形反转”的论断发了整版报道,至今印象深刻,令大家看了心生寒意。 3.即将推行的强制注册制对股市影响很大。我国将于2016年3月1日开始推行质量好的公司上市,这样股市上市公司规模会变大。就现在7000多万家公司中挑选百分之十,也会有7000多家公司同时上市,这样会给股市带来很大的影响。 4.大股东大面积减持对股市的影响。2015年的股灾期间,我国证监会明令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不能减持公司股份”,此规定截止到16年1月8日,据统计,这部分减持股份市值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不要说一起抛售,就是挨个抛售对股市也是很严重的抽血行为。 综合以上这4点,2016年股市的熔断机制推行成为必然,虽然熔断机制的推行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稳定市场,调控风险,结果却恰恰相反,成了助跌凶器,这说明我们的熔断机制推行是失败的,那么为什么会失败呢? 三、熔断机制在中国推行失败的原因与思考 1.在美国股市熔断机制起到保险作用 众所周知,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尤其是在1987年的美国股灾中,起到了很好的保险作用。专家分析:“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熔断机制其实就是股市“减震器”,目的是防止投资者在指数巨变时做出不理智的反应,通过熔断机制让投资者理性思考,重而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明白,每个国家的证券交易市场不同,有各自的特点,例如美国证交会对美国股市的熔断机制规定如下:“熔断机制除了针对大盘外,还要“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机制,某只股票的交易价格在限制时间内涨跌超过10%,如果在15分钟内未返回原值区间,就要暂停交易5分钟。价格波动涨跌幅5%时,流动性较弱的个股可以放宽至10%,否则暂停交易5分钟”。这些与熔断机制一起出现的补充规定,更好的维持了美国股市稳定,但是我国却没有这种补充规定。 2.在中国熔断机制出现“水土不服” 中国有句古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觉得用于我国的熔断机制非常贴切,在美国是保险丝作用的熔断机制,为何来了中国就成了助跌凶器?其实分析一下中美股市的不同,就能得到答案。 第一,股市投资者结构不同。美国的股市最早散户的天下,最高成交量达到90%以上,曾经诞生过像利费莫尔的散户投资者,后来随着美国股市的不断发展,优胜劣汰的淘汰法则使美国散户投资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专家分析,“目前美国股市投资者由专业机构占据主导地位,已经达到70%以上比例,而且还在持续上升中”。再看我国的股市投资者结构,散户仍然是我国股市的主力军,已经超过80%的比例,两相对比,股市结构不同是中美股市最大的差异。相对来说,专业机构的投资行为会更加成熟和理性,对抗风险能力和手段也较个人散户高,在此情形下,美国股市从1988年正式推行熔断机制以来, 38 学术论坛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初级金融专业》每日一练(第1套)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初级金融专业》每日一练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70题) 1.单位定期存款主要采用的计息方式是( )。 A.定期结息 B.贴现结息 C.利随本清 D.按季结息 2.( )反映商业银行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也是财政部门对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一项指标。 A.杠杆率 B.成本收入比 C.资产利润率 D.资本利润率 3.商业信用的工具主要是( )。 A.银行券 B.商业票据

C.支票 D.金融债券 4.下列有关Shibor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hibor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B.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 定的算术平均利率 C.Shibor是复利 D.Shibor是无担保利率 5.证券竞价交易按( )的原则撮合成交。 A.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B.时间优先、价格优先 C.时间优先、客户优先 D.客户优先、时间优先 6.如果采取非市场的手段,硬性维持价格的稳定,就会出现实际已经产生了通货紧缩,但价格可能并没有降下来的状况,这种类型的通货紧缩就是( )。 A.相对通货紧缩 B.绝对通货紧缩 C.显性通货紧缩 D.隐性通货紧缩 7.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指的是( )。 A.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 C.利率风险 D.流动性风险 8.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典型特征是以( )为整个社会金融运行的核心。 A.商业银行

这篇文章讲透了中国的股市危机

这篇文章讲透了中国的股市危机 “我站在高岗上向下望,那一片绿波海茫茫……” A股暴跌再现,似乎刹不住车了。如果熔断没暂定,那今天很可能又是一次券商工作者提前下班的日子。周一上证综指收报3016.70点,跌幅5.33%,成交额2864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0212.5点,跌幅6.21%,成交额3778亿元;创业板指收报2106.36点,跌幅6.34%,成交额921亿元。 大家听段子已经听得够多了,今天我们严肃地选用经济学家吴晓求的一篇文章,解析一下中国股市危机的形成之路。(为节省时间,您可以直接跳到本文第三部分看中国股市危机成因) 20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是也是一个代人的历史。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来说,甚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因为20年来,要坚持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办这个论坛,每年都要根据当年的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做一个研究报告。虽然辛苦,但是非常快乐的。 岁月如梭,中国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近一年,股市的大起大落,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动摇。所以今天,根据我对股市危机的研究,从其逻辑结构等方面为大家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方面的建议。

关于大国金融的设想,是我们今年主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当然这并不是在做论坛之初的想法,但是慢慢地发现,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发展方向。这个想法在2005年成形,到了2006年开始明确,我们把它叫做中国的大国金融发展战略。 尽管有这样一个理想,一切还得从经济问题着手,所以我们始终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在金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大国金融战略的实施。所以,今年我们认为,还是要着重研究金融危机。尤其是2016年, 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一次严重的危机,根据学界的标准,在10个交易日连续累计下跌超过20%,一般认为这个市场出 现了危机,这是一般的学术概念和标准。而我们的这次危机,以上证指数为例,有两个时间段在10个交易日连续下跌超 过20%,分别从5170点附近跌至4000点左右,和从4000点左右跌至2800点。虽然以前也有过大幅度的下跌,但是 因为以前股市的市场化不明显,并且也没有达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并不算是真正的危机,所以说,这是自1990年股市 建立以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危机。在这次危机以后,我们引入了很多制度、办法,所以说这也是第一次市场化的危机。 中国的资本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间非常短,样本不是特别充分,缺乏特别典型例证。要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得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改革方案和设想,我想还是有所欠缺,得出的结

江苏省徐州市高三周考(10.9)文综政治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高三周考(10.9)文综政治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生于2016年1月4日,卒于1月7日。四天之内,四次触发“熔断”。尽管监管层的措辞还是“暂停”,但“熔断机制”改革也许将成为中国证券史上时间最短重大变革之一。“熔断机制”与股市本身一样,属于“舶来品”,可简单理解为:当股票涨跌幅度达到某个“阈值”点位时,暂停或停止交易。对“熔断机制”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①它能较好的保障股民的投资安全和收益 ②说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③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④它旨在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2. (2分) 2016年1月1日,新修正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开始施行,江苏也适时启动全面二孩政策。下面对该政策影响的传导预期分析正确的是() ①二孩政策实施→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②二孩政策实施→消费需求增加→国内需求扩大→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③二孩政策实施→适龄劳动力增加→劳动人口结构优化→经济活力增强 ④二孩政策实施→降低社会养老成本→遏制老龄化趋势→释放经济活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2分) (2017高三上·珠海月考) “S型曲线”理论是指每一种技术的增长都是一条条独立的“S型曲线”,当旧动能增长乏力的时候,新的动能异军突起,就能够支撑起新的发展。“S型曲线”理论给各级政府的经济学启示是() ①计划和市场有机相绪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②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介入企业的研发活动 ③科学宏观调控,促进新技术尽快进入成长期 ④着力营造创新驱动“新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2分)(2016·鞍山模拟) 爆红于欧美的改良版“Ospop”解放鞋,在保持我国本土解放鞋的胶头、帆布鞋帮和“工”字的同时,对鞋子的制作原料、外观乃至颜色作了改良,解决了本土解放鞋透气性差、橡胶味浓、颜色单一的弊端。售价高达76美元一双,是我国出口鞋平均价格的25倍。“Ospop”解放鞋的热销启示企业要()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低价竞争②加强品牌建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股指期货的熔断机制

熔断——股指期货独特的价格限制 股票和期货108区别(7)熔断制度 https://www.sodocs.net/doc/a111857458.html, 时间: 2008年06月13日15:20:12 期货中国 熔断——股指期货独特的价格限制 股票和期货的108个差别(7):熔断机制的有无 ——我国只有股指期货有熔断机制,股票和商品期货均无熔断机制 一、核心差别?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熔断机制的有无 股票、商品期货均不设立熔断机制 我国的股票和商品期货,在一个交易日内对价格波动的限制制度主要是涨跌停制度,都没有设置熔断机制。 股指期货设立熔断机制 只有计划中上市的股指期货,在一个交易日内价格波动的限制制度是涨跌停板制度+熔断机制。 二、熔断制度是股指期货的缓冲器 在中金所下开设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限制制度将由熔断制度和涨跌停板制度共同构成。股指期货的熔断制度可以理解为当日扩版制度。熔断制度,是1987年世界性股灾发生后,为了控制股市风险而创立的一种交易制度,后来,熔断制度被引入股指期货,熔断制度对股指期货交易来说可以起到缓冲器的作用。 什么是熔断制度? “熔断”制度是指在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规定的涨跌幅或相关价位时,交易即刻停止一段时间,或者交易继续进行,但是价格波动幅度不可超过规定的涨跌幅或某个价位的一种交易制度。由于这种情况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而使得电器受到保护相似,故形象地称之为熔断制度。 “熔而断”与“熔而不断”的差别 “熔断”制度在国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熔而断”;二为“熔而不断”。“熔而断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交易停止一段时间;“熔而不断”则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交易可继续进行,但一段时间内报价必须限制在熔断点之内。我国的股指期货将实行的是“熔而不断”的形式。 三、我国的股指期货将引入“熔断”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docx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科举制度: 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2019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明经、进士: 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考察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 科举制度的特征: 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取良才的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桎梏。 4.从经历时间来看,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废除,期间将近132019年的历史,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也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对比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有什么进步性: 1.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九品中正制评定等级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豪门者即可评定为上品,出身寒门者只能评定下品,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制是面向全阶层的读书人,实行相对公平的竞争,特别是宋代实行糊名法,门第的作用无法发挥。 2.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正因为九品中正制评的标准是门第,士族纨绔子弟无真才实学即可授官,寒门子弟即使才德优秀也不能授官。科举制有着择优录取的原则,并且随着发展也增加了乡试,省试,会试和殿试。使得士族无真才实学子弟无法通过家族来获得官位,而庶族地主有真才实学子弟很快得到了提拔,国家也选出了真正有才学的人。

股市熔断机制分析

熔断机制 暂停的原因: 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不适合中国的原因:推出熔断机制的市场环境不成熟 熔断确实是一个对市场具有冷静作用的好机制,但是,好机制能不能发挥好作用,还要看有没有好环境。如果环境不好,机制再好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甚至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而从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熔断机制一推出就两度使用、最终被迫暂停的现象,并不稀奇。因为,推出熔断机制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条件也不具备。 首先,中国的涨跌停制度,就是一种熔断机制。美国、韩国等国家所以实行熔断机制,是因为放开了涨跌停限制。也就是说,如果不采用熔断机制,可能会引发股市崩盘。但是,中国目前实行的是10%的涨跌停限制,不仅与熔断机制的5%和7%相差很小,与很多国家推出的熔断机制,也有差距。如日本设置三级触发阈值为8%、12%、16%,韩国为8%、15%、20%,巴西、加拿大、意大利、印度和泰国的第一级触发阈值均为10%,而第二级触发阈值则设为15%,以20%居多。因此,在10%以内再设立一个5%、7%熔断点,等于是在激活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而2%的熔断点间隔,更是让投资者和管理层想跑、想救都没有机会。 其二,价值投资理念尚未形成。一般情况下,熔断机制的启动,应是在市场确实出现了严重问题时。为什么美国从1988年推出熔断机制后,讫今才触发了一次。原因就在于,美国股市是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的,很少存在恶意炒作、投机等方面的现象。 相反,中国股市更多的还是以“炒”为主。“炒”的结果,要么是跟风,要么是恐慌。所以,才会出现去年上半年那样的疯狂上涨和此后的断崖式下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行熔断机制,对市场带来的可能更多的是情绪更加恐慌,而不是冷静。 再者,投资者格局凌散。发达国家的股市,从总体上讲,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散户只是补充,或者说不是主力。因此,无论是股市向上还是向下,都比较理智。而中国股市,主要以散户为主。散户的最大特点,就是跟风或恐慌。也就是说,当股市出现向上现象时,就纷纷跟风炒作。而一旦股市出现下行,就恐慌出逃。运用熔断机制,从表面看,可以避免股市深跌。实质上,却会加重股市的恐慌情绪。 最后,中国股市的不规范行为较多。如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准确,内幕交易,退市制度不健全,分红制度不完善等。而这些因素,恰恰是熔断机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果这些因素不具备,推出熔断机制,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安慰,不可能对股市的健康运行发挥有效作用。

“熔断机制”背后的社会心理分析

“熔断机制”背后的社会心理分析 决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面对压力情境时,人们更可能作出非理性的极化决策,如极端的冒险,或过分的保守;但是当时间充裕时,人们则更可能倾向于理性的决策。 股票交易市场的熔断机制并不是中国的首创,美国在经历了1987年股灾之后一周年,于1988年10月19日率先启动了股市熔断机制,以控制股票市场的风险。 不过,迄今为止,美国只在9年后的1997年10月27日触发过一次熔断。中国启动熔断机制的第一个交易日,就连续触发熔断,着实让投资者惊诧。 从心理学角度,股票市场设置熔断机制,在上涨或下跌超过一定的阈限暂停交易,能有效地避免投资者的非理性决策。决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作出风险决策时,会根据情境不同而选择或倾向于不同的策略。 当面对压力情境时,人们更可能作出非理性的极化决策,如极端的冒险,或过分的保守;但是当时间充裕时,人们则更可能倾向于理性的决策。 当一个股票市场出现大幅度的下挫或上涨时,股票投资者无论是买或卖实际上就会面临更大的决策压力。当股市指数连续下挫或上涨,人们很容易被盲目的恐慌或乐观所控制,出现非理性的追涨杀跌,促使市场指数进一步地极化。

事实上,股市操纵者也往往利用人们的这种非理性决策误区来牟取私利。 熔断机制的好处就在于,当股票投资者们在面临股指连续下挫或上涨的压力情境下,暂停交易阻止了人们可能的非理性抛售或追涨,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来使第二天的决策趋于理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熔断机制确实能有效地抑制股市可能的高风险。 但问题是,正如硬币有两面,任何市场干预都必然隐含着相对的另一面,熔断机制既能抑制风险,也可能会激化和推高风险。 熔断机制起效的边界条件是大量投资者并不能真正判断股市的多空走势,仅仅因为市场指数的连续下挫或上扬而使他们在讯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出现从众的追随行为,那么熔断就能使他们重归理性。 但如果投资者普遍看空预期的情况下,熔断机制则可能出现相反的心理效应,进一步地加剧恐慌,并使风险连续累积。 正是因为熔断机制像一把双刃剑,市场管理者并不能有效判断大量投资者到底是盲目的,还是集体看空预期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熔断不仅无助于消弭股市风险,反而反向推高人们的看空预期,使更多的投资者在复市后抓紧时间抛售。

2020年关于熔断机制的影响分析

关于熔断机制的影响分析 熔断机制有什么影响?收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平安证券对美韩熔断机制进行长期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1、触发熔断后或有中级反弹的出现 以实行熔断机制当日作为基点,考察前后一年的股指变化。以美韩经验为例,在实行熔断机制之后的1到3月之内,股指都略有反弹,但是从6个月以上的时间窗口来看,股指无明显规律。 我们认为,股指在实行熔断机制后的1到3个月之内有所反弹,更多的是由于技术面的因素导致。 在实行熔断机制前的1到3个月内,股指基本上都是呈现下跌的状态。当股指下跌触发熔断机制时,基本上已经是位于股指一波下跌的中后期了,下跌势能由于某种催化因素而在熔断日集中释放。之后,随着股指下跌势能的减弱,股指可能会继续下跌再创新低,但是很快由于技术面因素而进入了中级反弹阶段。 从四次熔断样本来看,其中有3次在3个月之内都出现了9%以上的反弹。而2000年9月18日的那一次,由于韩国股指仍然处在继续探底的状态,所以反弹不明显,但是股指在第1个月后至第3个月的2个月时间内也反弹了5%。 长期来看,股指在出现反弹后还是会延续之前的趋势,除非由于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趋势反转。熔断机制对股指的长期走势几乎不起作用。 2、对流动性影响较小

通过对股指每日的成交量进行标准化,用“【股指成交量—前五日平均成交量(含当日)】前五日成交量的标准差”来衡量每日成交量的大小,平安证券分析指出,整体而言,熔断机制对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较小。 在历史上的四个熔断样本中,有三次熔断当日及次日的成交量都是大于前五日成交量的均值。其中比较特殊的是xx年9月12日,当日韩国股市受美国“9·11”恐怖袭击的影响出现成交量剧减,但是次日的成交量上涨了近4倍。 基于此,平安证券总结指出,熔断机制在熔断当日因为暂停交易和投资者观望的缘故,成交量可能会略有下滑,但是熔断机制对于成交量的负面影响不明显,成交量在随后一两日中迅速恢复。 3、熔断机制能够降低股市的长期波动率 用股指收盘价涨跌幅的标准差和股指的平均日内振幅来衡量股指的波动性,可以发现,熔断机制在长期对于减少股指的波动性具有正面作用。无论是股指的标准差和平均日内振幅,都在熔断机制的当月达到了峰值。但这并不代表熔断机制提高了股指的波动性,而应该是股指的高波动性触发了熔断机制。 在熔断机制实行后的1个月后,股指的波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下降。在6个月后恢复到实行熔断机制前的水平。因此,熔断机制长期来看对于防范股指的异常波动、降低股指的波动性存在正面作用。 4、熔断机制对于股市的长期流动性影响有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