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HND商务信息与通信技术-Outcome3

HND商务信息与通信技术-Outcome3

HND商务信息与通信技术-Outcome3
HND商务信息与通信技术-Outcome3

1.The main tasks and the subtasks for ICT’s survey project

Task Name

1 Survey Planning

1.1 Identify the objective

1.2 Drafts the questionnaire

1.3 To pre-test the questionnaire

1.4 Produce the final questionnaire

2 Survey the cities

2.1 Survey in Edinburgh

2.2 Survey in Glasgow

2.3 Survey in Paisley

2.4 Survey in Stirling

2.5 Return Questionnaires to Headquarters

3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s

3.1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Edinburgh

3.2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Glasgow

3.3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Paisley

3.4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Stirling

3.5 Compare Survey Result

3.6 Identify the Key Trend

4 Produce a survey report

4.1 Draft the report

4.2 Edit The Report

4.3 Produce The Final Report

4.4 Executive Summary

4.5 Completed Report

5 Produce a presentation of the survey report

5.1 Create Presentation

5.2 Review Presentation

6 Present Presentation

5.3 To present to senior managers

5.4 To present to branch managers

5.5 To present to team leaders

5.6 Presentation Complete

2. The duration of each of the subtasks

Task Name

1 Survey Planning

1.1 Identify the objective 1 day

1.2 Drafts the questionnaire 5 days

1.3 To pre-test the questionnaire 6 days

1.4 Produce the final questionnaire 2 days

2 Survey the cities 34 days

2.1 Survey in Edinburgh 10 days

2.2 Survey in Glasgow 10

2.3 Survey in Paisley 9

2.4 Survey in Stirling 5

2.5 Return Questionnaires to Headquarters3 0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s 38 days

3.1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Edinburgh 9

3.2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Glasgow 8

3.3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Paisley 7

3.4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Stirling 4

3.5 Compare Survey Result 5

3.6 Identify the Key Trend 5

4 Produce a survey report 2

5 days

4.1 Draft the report 11

4.2 Edit The Report 5

4.3 Produce The Final Report 6

4.4 Executive Summary 1

4.5 Completed Report 0

5 Produce a presentation of the survey report 6

5.1 Create Presentation 5

5.2 Review Presentation 1

6 Present Presentation 3

5.3 To present to senior managers 1

5.4 To present to branch managers 1

5.5 To present to team leaders 1

5.6 Presentation Complete 0

3. The project milestones

Milestones are: Important events during the duration of the project when reviews of time, cost and quality are carried out. Milestones are activities that must take place by a certain date. Milestones are set so you can measure your performance against your objective.

4. The milestones in ICT’s survey project

The milestones in ICT’s survey project are that:

2.5 Return Questionnaires to Headquarters3

4.5 Completed Report

5.6 Presentation Complete

5.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tasks

ID Task Name Predecessor

1 Market Survey

2 Survey Planning

3 Determine Survey Objectives

4 Draft Questionnaire 3

5 Pre-test Questionnaire 4

6 Produce Final Questionnaire 5

7 Complete the Survey 2

8 Survey in Edinburgh 6

9 Survey in Glasgow 8

10 Survey in Paisley 6

11 Survey in Stirling 10

12 Return Questionnaires to Headquarters 9,11

13 Analysis of Questionnaires 7

14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Edinburgh 12

15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Glasgow 14

16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Paisley 15

17 Analyze the Survey from Stirling 16

18 Compare Survey Result 17

19 Identify the Key Trend 18

20 Production of The Survey Report 13

21 Draft The Report 19

22 Edit The Report 21

23 Produce The Final Report 22

24 Executive Summary 23

25 Completed Report 24

26 Produce The Presentation 20

27 Create Presentation 25

28 Review Presentation 27

29 Present Presentation 26

30 Presentation to Senior Managers 28

31 Presentation to Brunch Managers 30

32 Presentation to Team Leader 31

33 Complete Presentation 32

6. The resources of each of the subtasks

Task Name Resource Names

1 1. Survey Planning

1.1 Identify the objective Harry Callan, Amy, Alice

1.2 Drafts the questionnaire Harry Callan, Lucy

1.3 To pre-test the questionnaire Amy, Alice

1.4 Produce the final questionnaire Callan, Amy, Alice

2 2. Survey the cities

2.1 Survey on Scottish cities (Edinburgh and Glasgow) Harry Callan

2.2 Survey on a small city (Paisley) Amy, Alice

2.3 Survey on a medium sized town (Stirling) Amy, Alice

3 3.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s

3.1 To analyze the first main city Jim Thompson

3.2 To analyze the second main city Jim Thompson

3.3 To analyze the medium sized city Jim Thompson

3.4 To analyze the small city Jim Thompson

3.5 To analyze the survey results and key trends Jim Thompson

3.6 Analyze Questionnaires Complete

4 4. Produce a survey report

4.1 Draft the report Henry Mancini

4.2 Work on editing Lucy

4.3 Work on final version Lucy

4.4 Work on executive summary Lucy

4.5 Report Complete

5 5. Produce a presentation of the survey report

5.1 To produce the presentation Clive Calvert, Lucy

5.2 To review the presentation Clive Calvert

5.3 To present to senior managers Clive Calvert

5.4 To present to branch managers Clive Calvert

5.5 To present to team leaders Clive Calvert

5.6 Presentation Complete

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 1引言 融合(Fusion)的概念开始出现于70年代初期,当时称之为多源相关、多源合成、多传感器混合或数据融合(Data Fusion),现在多称之为信息融合(Information Fusion)或数据融合。 融合是指采集并集成各种信息源、多媒体和多格式信息,从而生成完整、准确、及时和有效的综合信息过程。数据融合技术结合多传感器的数据和辅助数据库的相关信息以获得比单个传感器更精确、更明确的推理结果。经过融合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以下特征:信息的冗余性、互补性、协同性、实时性以及低成本性。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经典信号处理方法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其关键在于信息融合所处理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更为复杂的形式,而且可以在不同的信息层次上出现。 2信息融合的结构模型 由于信息融合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关于融合过程的分类。

2.1按照信息表征层次的分类系统的信息融合相对于信息表征的层次相应分为三类: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 数据层融合通常用于多源图像复合、图像分折与理解等方面,采用经典的检测和估计方法。特征层融合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状态信息融合,目标跟踪领域的大体方法都可以修改为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方法;另一类是目标特性融合,它实质上是模式识别问题,具体的融合方法仍是模式识别的相应技术。 决策层融合是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观测同一个目标,每个传感器在本地完成处理,其中包括顶处理、特征抽取、识别或判决,以建立对所观察目标的初步结论。然后通过关联处理、决策层触合判决,最终获得联合推断结果。 2.2JDL模型(Joint Directors of Laboratories, JDL)和λ -JDL模型该模型将融合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信源处理,第一层处理(即目标提取)、第二层处理(即态势提取)、第三层提取(即威胁提取)和第四层提取(即过程提取)。模型中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有层次地进一步分割,并且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它们。 λ-JDL模型为JDL模型的简化,把0层包含进了1层,4层融入其他各层中。

考研专业介绍:信息与通信工程(新)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内众多高校和研究院所越来越重视有关信息、网络、通信方面的学科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其中最主要的分支,被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全国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有160多所,其中既有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也有综合实力强劲、信息与通信专业实力也不俗的综合性大学,还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实力不错但容易被考生忽视的院校。在名专业和名校的分岔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考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向左走:专精研究造就传统强势 全国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有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其中除了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外,其他院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并不靠前,但不能因此低估这些院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实力。毕竟这些院校在成立之初大多专攻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悠久的历史成就了它们在专业领域的传统强势。 北京邮电大学 光纤通信、宽带通信、移动通信以及信号处理都是北邮的强势专业。学校拥有一个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智能网就是其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研究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成果之一。学校还与许多知名通信类企业如华为、中兴、思科(CISCO)、IBM、朗讯等有项目合作。 招生信息:北邮的院系划分较细,有几个院系和科研单位均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2011年计划招生数为计算机学院391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724人,电子工程学院239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188人,网络技术研究院346人,总计招生1800人左右。除去一些电子专业,估计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招生人数不少于1000人。 报考指南:北邮每年招生人数较多,约有一半以上是外校学生。除了某些实力特别强的实验室或特别有名的导师录取分数较高外,分数线一般都在各院的院线左右。需要强调的是,北邮的初试专业课参考书《通信原理》是由本校教师编写的,不同于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樊昌兴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职业通路: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口径宽、适应面较广。本专业以就业导向为理念,以培养职业素质优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强调学科交叉,重在培养宽泛的知识面,加强了电子背景的学生在人机工程、人机交互、界面美学等知识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有:掌握典型的信息系统、电子产品与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维护与营运技能;掌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调试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掌握电子产品和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工程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面很广,可在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可到机关事业单位、工矿企业、能源交通、电力、家电、智能仪器、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也可在电子与计算机领域从事电子产品界面设计、外观设计、系统设计、辅助

设计和测试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系统基础、软件基础、电子系统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人机界面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电子产品可用性测试等。其中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为专业特色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主体和前沿。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通信领域内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综合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各类通信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和技术维护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设置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数字通信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系统中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等方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掌握通信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熟悉通信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通信网络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网络的构建、通信网络分析与设计方法、网络的运行、安全与维护等方面技术人员的培养。本专业是杭州市首批重点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的青睐,就业率均在95%以上,并且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本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就业质量名列各行业前茅,毕业生可在通信企业的各知名公司从事设计与研发工作,如华为、贝尔、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也可以进入电信、移动、铁通、网通、数据交换局、广播电视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还

通信光缆维护技术服务方案

一、技术服务方案 1、通则 1、贯彻“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的方针,坚持“预检预修”的原则,精心维护、科学管理,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保持线路设施完整、良好。 2、光缆线路维保工作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通信线路运行中存在的缺陷或安全隐患,从而保障光缆线路状况安全稳定运行。 3、光缆线路的维护工作可分为维护方案编制、日常巡查、定期测试、光缆防护措施、障碍处理、光缆线路突发事件处理、光缆线路迁移改造、光缆线路割接、维护报表等。 4、光缆线路的维护工作基本要求: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当维护工作涉及到其他部门时,应主动与相应部门联系,制 定出具体实施方案后方可进行; 光缆线路维保工作应按照光缆线路维保处理程序进行; 对于比较复杂容易引起通信业务中断的操作,应事先制订工 作计划和预防发生障碍的措施,编写处理方案,经审核批准 后方可执行; 维修工作前应做好相关安全措施,维修中应认真执行“安全 操作规程”以及其它有关安全操作的规定,防止发生人身伤 害和设备仪表损坏事故;

维护工作中应做好原始记录,遇到重大问题应及时请示并及 时处理; 光缆抢修、迁改及割接后,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妥善处理, 并由客户对光缆线路的传输质量予以验证; 对重要线路及重要通信期间要加强维护,保证通信; 因地制宜切实做好季节性维护工作。在雷雨、台风季节到来 之前,对易遭受洪水冲刷、台风破坏的地段进行认真的检查, 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应重点检查;对防护设施进行认真的检 修。 2、日常和技术维护 日常维护 光缆线路日常维护的主要方法是巡线。巡线是光缆线路日常维护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是预防线路发生障碍的重要措施,是维护人员的主要任务。巡线可分为线路巡查和徒步全巡两种方式。 (1)、日常维护巡线的目的、要求和方法 通过巡线了解沿线地形、地貌及变化情况,了解险情及交通情况,熟悉路由走向,检查光缆设备,消除故障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求维护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巡线。大雨过后及其他特殊情况应增加巡线次数。必要时,可派人驻守主要线路区段,确保光缆线

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两项基础是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和双工(Multiplexing)。从1G到4G的无线通信系统演进史基本上就是在这两项技术上进行不断改进。 多址接入技术为不同的用户同时接入无线通信网提供了可能性。给出了三种最典型的多址接入技术:FDMA、TDMA和CDMA的比较。 双工技术为用户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提供了可能性。两种最典型的双工技术:FDD模式和TDD模式。 中国无线通信科技发展史和未来走向范文 当今,全球无线通信产业的两个突出特点体现在: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保持增长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势强劲,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无线通信也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有,采用短

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才出现150MHZ 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都为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网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MHZ,美国Bell研究所提出了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迈进;此时出现了D-AMPS、TACS、ETACS、GSM/DCS、cdmaOne、PDC、PHS、DECT、PACS、PCS等各类系统与业务运行。 第五阶段为90年代中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工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工作在快速推进,包括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问题在内。 2 第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采用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组建的模拟蜂窝网也被称为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下称1G)无线通信系统。这些系统中,话务是主要的通信方式。由于采用模拟调制,这些

基于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技术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研究 1.引言 数控机床具有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生产率高等诸多特点,但其结构和运行工况也很复杂,一旦机床发生故障,引起故障的因素众多,有机械方面的,有电气方面的,同时同一种故障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种症状又常常是几种故障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各故障之间的复杂联系构成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的重点和难点。每个传感器都有一定的功能和测量范围,单个传感器的数据从某个侧面反应被测对象或系统的情况,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通过单一传感器的特征提取和诊断分析将无法成功完成对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任务。因此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克服传感器使用的局限性和传感器信息的不准确性,充分地、综合地、更有效地利用多传感器信息,减少信息的模糊性,增加决策可信度,提高对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的准确率。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一种重要的传感器信息处理方法,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被应用于军事领域,用于解决目标识别与跟踪、状态与身份估计、态势和威胁估计等技术问题。它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数据资源,在一定准则下进行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得到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和描述,并做出相应的判断、估计和决策。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有多种算法,其中,D-S证据理论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主要建立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数控机床二级故障诊断系统:基于自适应加权算法的一级融合,基于D-S证据理论的二级融合。然后利用某一论文中的数控机床的测量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得出结论。 2.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二级故障诊断系统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二级故障诊断系统:基于自适应加权算法的一级融合,基于D-S证据理论的二级融合,如图1所示。

哈工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培养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学术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 宽带通信理论与技术 2. 信息传输理论与编码技术 3. 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 4. 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 5. 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6. 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 7. 数字图象处理理论与技术 8. 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9. 数据采集理论与应用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说明: 1. 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8学分,学科专业课(XW)6学分,选修课(X)6.5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学术活动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一次学术报告,或者在研究生论坛活动中进行一次学术报告。 4. 外语学术论文的要求毕业前发表或投稿一篇外文学术论文。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应用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2.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3.移动通信系统 4.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5.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6.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应用 7.数字图象处理与应用 8.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 9.高速数据采集与大容量存储技术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二、课程设置

说明: 1.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1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 4学分,学科专业课(XW)4学分,选修课(X)7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学分,人文管理课2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 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人文管理类课程由研究生院统一设置,供学生选修。 4. 实践课可以是软件或硬件设计类课程(也可以通过在校外企业及研究所参加实习或论文工作获得实践课学分)。

中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描述了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行业背景与下游需求特征。同时,通过对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细分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技术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该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发展特点、行业结构,以及行业的未来演进方向等重要内容。 关键词:通信技术服务网络实施网络维护网络优化 1、全国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导向型的行业,随着TD-SCDMA/WCDMA/CDMA等3G技术、ADSL/EPON/GPON等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商用,我国的通信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个运营商宣布了重组方案,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新格局的产生,整个通信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2009年全国电话用户增长到106,107.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0.4%,电信用户数在4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2.64%。纵观整个电信行业,2009年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5680.6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电信主营业务收入8424.3亿元,同比增长3.9%;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724.9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电信增加值5012.2亿元,同比增长7.0%。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三大运营商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如下图所示为中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 但是,随着运营商的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国内的通信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通信网

络已经形成为一个多厂商、多网络技术制式的复杂通信网络,融合了核心网、传输网、接入网、支撑网等各种功能子网,设备规模庞大,如图所示为中国电信网络的资产净值: 注:固定资产净值按照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扣除资产折旧计算而得 面对日益庞大复杂的通信网络,运营商的运营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同时,运营商为了更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如客户关系管理、业务开发、品牌建设,运营商逐渐将通信网络的重要支撑环节交由专业的技术服务提供商代管。随着通信行业的近几年来的高速发展,通信技术服务行业也逐渐走向专业化分工,专业技术服务商的规模也逐步壮大。通信技术服务商的服务范围主要包括网络实施建设、网络维护与网络优化,这些技术服务内容由于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更高的成本控制与运营管理水平,独立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商在该领域内拥有较大的优势。 随着中国通信体制改革继续深入,电信业务种类不断分化,通信网络技术服务走向市场化。电信工程公司、设计院等单位逐步转制为公司,成为独立于电信运营商和通信主设备供应商,专注于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的公司,并形成了自身专业的服务领域。随着市场的发展,设备厂商竞争激烈,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巨大,利润渐渐透明化并降低,设备厂商也逐渐将其为运营商提供的技术服务分包出去。随着通信技术服务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通信技术服务的外包比例也将逐渐提高,技术服务商将越来越多的占据主导地位。 2、全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电信市场经过了几次变革,现形成了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为主体的市场格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从最初较为单一的通话及短信业务发展到现有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敏感元件,除了普通的照像机能够收集可见光波的信息、微音器能够收集声波信息之外,现在已经有了红外、紫外等光波波段的敏感元件,帮助人们提取那些人眼所见不到重要信息。还有超声和次声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那些人耳听不到的信息。不仅如此,人们还制造了各种嗅敏、味敏、光敏、热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这样,还可以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传统的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到如今的移动电话,传真,卫星通信,这些新的、人人可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使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过去必须由专业的电信部门来完成的工作,可由行政、业务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直接方便地来完成。通信技术成为办公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

浅析信息融合技术及应用

信息融合技术及应用 近年来,由于信息融合技术充分利用多源数据的互补性和电子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智能,提高了信息处理结果的质量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信息融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来自多个传感器或多源的观测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处理.从而得出决 策和估计任务所需的信息的处理过程。另一种说法是信息融合就是数据融合.但其内涵更广泛、更确切、更合理,也更具有概括性.不仅包括数据,而且包括了信号和知识。 根据美国国防部三军实验室理事联席会给出的定义:信息融合是一个对从单个和多个信息源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关联、相关和综合,以获得精确的位置和身份估计,以及对态势和威胁及其重要程度进行全面及时评估的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是对其估计、评估和额外信息源需求评价的一个持续精练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处理过程不断自我修正的一个过程,以获得结果的改善。 随着系统的复杂性日益提高,依靠单个传感器对物理量进行监测显然限制颇多。因此在故障诊断系统中使用多传感器技术行多种特征量的监测(如振动、温度、压力、流量等),并对这些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融合,以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信息融合技术是随着雷达信息处理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而形成的。它是关于如何协同利用多源信息,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或目标更客观、更本质认识的综合信息处理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是指对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多层次、多方面检测、关联、相关、估值和综合等处理,以达到精确的状态与身份估计,以及完整、及时的态势和威胁评估。 由于各类传感器的性能相互差别很大,所测物理量各不相同,有互补性,它们协同动作就能获取比单传感器更多、更有效的信息,主要体现在:系统可靠性高;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覆盖范围;良好的置信 度和分辨率;增加了测量空间的维数,拓宽了侦察范围;系统生存能力强、抗毁性好。 随着应用系统逐渐扩大,所需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使用的传感器种类也相应增多。原先的单一传感器检测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就是对同一检测对象,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的信息和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获得该对象的全面检测信息,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在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表现为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大容量,信息处理不同于单一的传感检测处理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理论是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信息资源,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多传感器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优越的性能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而其基本原理却是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通过对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多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可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某种准则来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将信息融合划分成如下几个过程:对准、相关、滤波、识别和威胁评估及态势评估。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单传感器信号处理相比,单传感器信号处理是对人脑信息处理的一种低水平模仿,不能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那样有效的利用更多的信息资源,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可以更大程度地获得被测目标和环境的信息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经典信号处理方法之间也存在本质的区别,关键在于数据融合所处理的多传感器信息具有更复杂的形式,而且可以在不同的信息层次上出现。 信息融合是由多个传感器组合成平行或互补方式来获得多组数据输出的一种处理方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涉及的问题有输出方式的协调、综合以及传感器的选择。在硬件这一级上应用。融合是当将传感器数据组之间进行相关或将传感器数据与系统内部的知识模型进行相关,而产生信息的一个新的表达式。 信息融合的一般方法信息融合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的基础理论也非常广泛,而信息融合方法

考研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从1864年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到1888年赫兹实验验证电磁场理论,再到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人类进入了电信时代。从20世纪上半叶人类发明电子管、晶体管、雷达、广播、电视等,到20世纪中叶香农提出信息论、维纳提出控制论,再到20世纪后期以来的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互联网、智能终端、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推动了世界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未来社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各个研究分支呈现出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沿着多媒体化、普及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向网络化﹑融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拓展。另一方面,信息与通信科学技术正向生物、纳米、认知等其它传统及新兴学科和领域渗透,成为发展交叉学科的重要纽带,必将促进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孕育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原理性的突破,并且将引发新的信息科技革命。 二、学科内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完整,关联工业、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军事、金融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以及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测试、集成和应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方面以信息传输和交换研究为主体,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应用的电信、广播、电视、声纳、导航、遥感、遥测遥控、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各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及系统的组成原理、体系构架、功能关联、应用协议、性能评估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为核心,研究各类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包括各种形式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等内容。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主要理论包括: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理论、控制与优化、通信理论、雷达理论、网络理论、导航定位理论、遥感遥测理论、信息对抗理论、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网络安全理论等。 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依据理论分析设计目标模型,再通过逻辑推理或实验验证相关的科学结论。实验研究主要通过探测和采集目标数据、以及构建目标物理模型或系统,获得相关实证数据并借助数学与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由此提出或验证科学结论。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过程中均可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蕴涵的基础科学方法。 三、学科范围 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研究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l 信息理论 l 通信信号处理 l 信源、信道编码以及网络编码 l 通信网络与协议 l 通信与信息系统架构与体系 l 信息安全与通信对抗

通信技术服务规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操作客户设备过程中,未经客户许可,不得修改__________________。该许可必须是可追溯的记录。( ABCD ) A、客户设备程序 B、配置文件 C、数据 D、日志等 2、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程施工行为规范 V1.0》总则以__________为基本原则( ABD ) A、《华为人行为准则》 B《全球技术服务部员工行为规范》 C、《华为基本法》 D《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手册》 3、在施工过程中与客户沟通应() A、首问负责,言而有信 B、尊重客户,注意倾听,不轻易打断客户谈话,不随意转移话题 C、无论如何切忌与客户争执 D、不恶意贬低华为的竞争友商和客户的竞争友商 4、工程师(合作方)在系统调测过程中,严格按各产品_________和_________进行操作。对《现场调测记录表》的每一项内容进行内部测试,做好记录,并由客户随工人员签字确认,为工程验收做好准备( A C ) A、《数据设定规范》 B、《现场调测记录表》 C、《开局调测指导书》 D、设计文件 5、工程督导、TD在现场要先进行自我定位和排查,不轻易判断为友商、对端问题,对于需要向客户答复为友商和对端问题的口径,需要经过和共同确认后方可正式答复客户( A C ) A、项目经理 B、产品经理 C、TD D、服务经理 6、不得恶意收集客户设备的重要信息(如______),不得泄漏客户设备的重要信息,所持有的客户设备信息须在工作完成后及时删除和销毁。( ABCD ) A、网络拓扑结构 B、IP地址 C、设备口令 D、最终用户帐户信息等 7、工程督导必须对硬件安装质量和文档进行检查,要注意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ABCD ) A、安装工艺 B、机房的整洁卫生 C、地线连接方式及地阻 D、整机试通电 8、了解《工程文件》的相关信息,并审核其正确性。如要更改设计文件,需填写《设计方案修改申请表》传递给原设计人员,让其确认、修改。特别注意以下部分内容:( ABCDEF ) A、客户安装环境准备情况 B、组网方式和机房平面布局 C、局数据、计费数据 D、电缆长度和布放规则 E、工程界面 F、客户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9、工程督导的更换: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更换工程督导。一般工程的工程督导更换由工程经理批准,重大工程的工程督导更换由项目经理批准,合作工程的工程督导更换由合作单位工程主管重新填写《工程委托书》回执发合作部,由合作部批准。原工程督导需要与新工程督导做好工作交接,需完成:( ABCD )

电子商务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电子商务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企电子商务通讯技术发展问题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1 云通信(Cloud Communication)的概念 云通信(即Cloud Communication):是云计算与统一通信的融合,是ICT产业在未来五年中可预见的一个发展新方向,CC将主导下一代ICT的发展,CC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端、后面是云、中间是网络。CC三个组成部分紧密相连,每一个部分既可以独立发展,又可以带动其他两个方面成为一枝独秀。具体来说:“端”是CC 的最前方,它既需要“云”在内容上为其提供服务,也需要“网络”的传输支持;“网络”在“端”和“云”之间起桥梁作用,没有完善的网络,“端”与“云”之间无法实现对接;“云”在CC中起基础性作用,没有“云”,“端”就成了无源之水,“网络”也毫无用武之地。因此,CC是端、网络、云三位一体的新型产业模式,同时CC已经不是简单的通讯,而是一个服务体系。(CC概念由该文提出,有别于云计算之类的技术概念。) 2 CC产业结构分析 2.1 云终端 这里指云终端(Cloud Terminal),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胖云终端,

以移动终端为主,就是以JAVA浏览器等为主的移动终端,目前PC上处理的业务用移动终端也可以完成,如PC、智能手机、ebook、嵌入式芯片等;另外一类是瘦云终端,它本身没有太多的计算能力,主要就是显示和控制的功能,如智能电表、交通卡等。 (1)胖终端(Fat terminal)主要有移动互联网设备(MID)、智能手机、电子书、ipad等多种形式,其中ipad被认为是未来胖终端的终极产品。这里重点可以按照有没有“电话”功能分成MID和smartphone。MID将成为人们访问互联网的重要方式,智能手机(smartphone)则成为通信的主流。但是这两者的融合也是显然的,因为语音服务的增长已经达到了极限。 ①MID:即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它是在2008年IDF大会上英特尔推出的一种新概念迷你笔记本电脑。在英特尔的定义中,这是一种体积小于笔记电脑,但大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装置。MID与UMPC类似,同样为便于携带的移动PC产品。通过MID,用户可进入互联网,随时享受娱乐、进行信息查询、邮件收发等操作。 ②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2)瘦云终端(Thin terminal)本身没有太多的计算能力,主要功能就是显示和控制,常见的瘦终端有智能卡、智能电表、无线化的信息家电。

多信息融合技术概述

本次讲座主要讲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定义、应用领域、所具有的优势、信息融合的级别、通用处理结构、主要技术方法、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和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下面就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多源信息融合是一种多层次,多方面的处理过程,包括对多源数据进行检测、相关、组合和估计,从而提高状态和身份估计的精度,以及对战场态势和威胁的重要程度进行实时完整的评估。简单说,多源信息融合就是对多源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得出更为准确、可靠的结论。例如我们感知天气,通过我们的体表感觉温度的高低,通过眼睛观察天气的晴朗或阴雨,通过耳朵听风的大小,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大脑的综合处理,对天气有一个总体的感知定位。 多源信息融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军事上进行战场监视、图像融合,包含医学图像融合等、工业智能机器人(对图像、声音、电磁等数据进行融合,以进行推理,从而完成任务)、空中交通管制(由导航设备、监事和控制设备、通信设备和人员四部分组成)、工业过程监控(过程诊断)、刑侦(将人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人脸、声音等信息进行融合,可提高对人身份识别的能力)、遥感等。 信息融合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时因为它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增强系统的生存能力,也就是防破坏能力,改善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在时间、空间上扩展覆盖范围;提高可信度,降低信息的模糊度,如可以使多传感器对同一目标或时间加以确定;提高空间分辨率,多传感器信息的合成可以获得比任一单传感器更高的分辨率;增加了测量空间的维数,从而使系统不易受到破坏。 信息融合的级别有多种分类方法,若按数据抽象的层次来分,可分为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数据级融合是直接对传感器的观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基于融合后的结果进行特征提取和判断决策。数据级融合的精度高,但由于数据量大,故处理的时间长,代价高,数据通信量大,抗干扰能力差,并且要求传感器是同类的。多应用在多源图像复合、同类雷达波形的直接合成等。特征级融合是先由每个传感器抽象出自己的特征向量(比如目标的边缘、方向、速度等信息),融合中心完成的是特征向量的融合处理。这种融合级别实现了可观的数据压缩,降低了通信带宽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实时处理,但却损失了一部分有用信息,使融合性能有所降低。决策级融合是先由每个传感器基于自己的数据作出决策,然后融合中心完成的使局部决策的融合处理。这种级别的融合数据损失量大,相对来讲精度低,但却抗干扰能力强,通信量小,对传感器依赖小,不要求同质传感器,融合中心处理代价低。 图1、集中式结构 多源数据融合的通用结构有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和混合式结构。集中式结构是所有传感器的数据直接送给融合中心进行处理,结构如图1所示。 分布式结构是融合中心收到的是经过局部处理的数据,结构如图2所示。混合式结构是

信息与通信工程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包含4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于1956年开始招收二年制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分别于1984年和1991年被批准建立博士点,并于1987年和1994年分别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部级重点学科;1988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建立“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1998年5月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3年春批准自行增设两个二级学科: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从事各类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原理、体制与处理方法研究,包括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处理、识别、对抗等。主要研究方向有: 1.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抗干扰通信、卫星通信、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 2.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高效调制解调、自适应传输技术和技术体制等)、新型军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传输技术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信号与图像处理:主要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在通信、雷达、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包括非平稳、非线性系统处理,时空二维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实时图像处理,图像制导,遥感图像处理,图像信息隐含技术,成像理论与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4.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源编码理论与数据压缩技术,语音、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水印技术,版面分析与文字识别,高速并行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软件编程,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系统在单片集成等领域的研究。5.信息安全与对抗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信息与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安全、信息科学技术与安全对抗、雷达对抗、通信对抗、网络安全与对抗、信息加密与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6.目标探测与识别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利用电、红外或可见光等多种传感器获取目标信息、检测与识别目标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包括:雷达与多谱段图象系统等信息系统新体制新方法,各种时空环境下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对抗,干扰与反干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信息处理与目标识别等领域的研究。 一、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道德修养;掌握坚实宽广的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二、课程设置 1.硕士起点博士生课程

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名单

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名单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一级学科,081000),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081001)、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081002)两个二级学科。该专业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医用X线数字成像、阵列信号处理和相空间波传播与成像以及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培养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传输、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交通大学2007新增 北京理工大学2007新增 北京邮电大学2007新增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新增 东南大学2007新增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新增 清华大学2007新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新增 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不含已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位博士点指教育部批准,各单位可按一级学位或在一级学位下的任何二级学位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也就是说能同时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招收博士和硕士,说明该校在通信和信号方面很有实力。)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Z 大连海事大学Z 大连理工大学Y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Z 东南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通信网络技术服务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篇一:中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描述了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行业背景与下游需求特征。同时,通过对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细分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技术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该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发展特点、行业结构,以及行业的未来演进方向等重要内容。 关键词:通信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网络运维网络优化 1、全国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通信行业是一个技术导向型的行业,随着 TD-scDmA/wcDmA/cDmA等3g技术、ADsL/epon/gpon等宽带 接入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商用,我国的通信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特别是在20XX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 电信三个运营商宣布了重组方案,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新格局的产生,整个通信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截至到20XX

年底全国的移动通信基站总数已达138.5万座,其中3g基站51.1万座。20XX年全国电话用户增长到1153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4.48%。纵观整个电信行业,20XX年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0955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电信主营业务收入8988亿元,同比增长6.4%;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197亿元,同比下降14.2%。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三大运营商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如下图所示为中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 20XX年的电信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地区的投资额达到1,487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 资总额的46.5%;中部地区的投资额达到874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7.3%。而相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电信投资额只有83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26.2%。20XX 年,我国东南部沿海各省市电信固定资产存量为4,497亿元,占我国电信资源存量的46.5%,中部地区各省电信固定资产存量为2,643亿元,占我国电信资源存量的27.3%,西部地区各省固定资产存量为2,525亿元,占我国电信资源存量的26.2%。 但是,随着运营商的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国内的通信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通信网络已经形成为一个多厂商、多网络技术制式的复杂通信网络,融合了核心网、传输网、接入网、支撑网等各种功能子网,设备规模庞大。特别是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