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与肠道屏障损伤有关的细胞试验指标

与肠道屏障损伤有关的细胞试验指标

一、背景介绍

肠道屏障是由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和黏膜下层结缔组织构成的,它具有

阻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维持肠道内稳定微环境的功能。当肠道屏障

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肠道菌裙失调、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疾病的发生。研究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

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

1. 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紧密连接蛋白是肠道上

皮细胞之间重要的黏附蛋白,能够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研究表明,一些疾病状态下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受到影响,导致肠道屏障功

能受损。

2. 上皮细胞脱离和凋亡(epithelial cell shedding and apoptosis):肠道上皮细胞的脱离和凋亡是肠道屏障损伤的重要标志,一些炎症因

子和细菌毒素能够诱导上皮细胞脱离和凋亡,从而损害肠道屏障功能。

3. 粘膜免疫和炎症因子(mucosal immunity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是维护肠道屏障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炎症因子的异常分泌可能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

4. 黏膜屏障通透性(mucosal barrier permeability):肠道屏障通透性的增加是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测量黏膜屏障通

透性指标可以评估肠道屏障的健康状况。

5. 肠道菌裙失调(intestinal dysbiosis):肠道屏障的健康与肠道微

生态的平衡密切相关,一些研究表明肠道菌裙失调会导致肠道屏障功

能受损。

三、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与临床意义

1. 早期预警和诊断:通过测量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可以及

早发现肠道屏障的损伤,为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 治疗策略制定:了解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可以为相关疾病

的治疗策略制定提供依据,例如针对上述指标的调节可能成为治疗策

略的重要环节。

3. 新药研发: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可作为新药研发的重要参考,验证新药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四、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的研究方法

1. 细胞培养实验:通过培养人体上皮细胞和动物实验模型细胞,进行

细胞培养实验,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

2. 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Western Blot、ELISA等技术,用于

检测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分子信号通路的活性,以及炎症因子的

分泌情况。

3. 免疫组化染色:用于观察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和分布。

4. 细菌菌裙测定:通过测定肠道菌裙组成和数量来评估肠道菌裙失调

与肠道屏障损伤的关系。

五、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未来的研究方向

1. 对其他相关指标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如肠道屏障的免疫调节细胞的

研究。

2. 基于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开展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验证

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3. 发展新的检测技术,提高对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的检测灵

敏度和准确性。

结语

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得到更深入的探索和应用。

小鼠肠道细胞类型

小鼠肠道细胞类型 (最新版) 目录 1.肠道细胞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2.小鼠肠道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3.研究小鼠肠道细胞的意义 正文 肠道细胞是构成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功能和多样性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对肠道细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小鼠肠道细胞的分类和功能成为研究热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肠道细胞生物学的重要信息。 一、肠道细胞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肠道细胞是消化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它们的功能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此外,肠道细胞还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对维护人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肠道细胞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功能和形态特点,可以分为上皮细胞、腺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等。其中,上皮细胞是构成肠道上皮屏障的主要细胞类型,负责阻挡肠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腺细胞和杯状细胞则负责分泌消化液,帮助肠道消化和吸收养分;潘氏细胞则是肠道内的一种免疫细胞,参与肠道免疫反应。 二、小鼠肠道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小鼠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其肠道细胞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肠道细胞生物学的重要信息。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小鼠肠道细胞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上皮细胞:小鼠肠道上皮细胞主要包括肠上皮细胞和肠内分泌细胞。

肠上皮细胞负责构成肠道上皮屏障,肠内分泌细胞则分泌多种激素,调节肠道功能。 2.腺细胞:小鼠肠道腺细胞主要分泌消化液,帮助肠道消化和吸收养分。 3.杯状细胞:小鼠肠道杯状细胞是肠道内的一种特殊细胞类型,主要负责分泌黏液,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免受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 4.潘氏细胞:小鼠肠道潘氏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参与肠道免疫反应,维护肠道内环境的稳定。 三、研究小鼠肠道细胞的意义 研究小鼠肠道细胞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肠道细胞生物学的重要信息,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肠道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线索。例如,肠道上皮屏障的损伤和功能障碍是导致肠道炎症和感染的主要原因,研究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有助于我们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总之,研究小鼠肠道细胞的分类和功能对于我们理解肠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与肠道屏障损伤有关的细胞试验指标

一、背景介绍 肠道屏障是由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和黏膜下层结缔组织构成的,它具有 阻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维持肠道内稳定微环境的功能。当肠道屏障 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肠道菌裙失调、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疾病的发生。研究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 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 1. 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紧密连接蛋白是肠道上 皮细胞之间重要的黏附蛋白,能够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研究表明,一些疾病状态下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受到影响,导致肠道屏障功 能受损。 2. 上皮细胞脱离和凋亡(epithelial cell shedding and apoptosis):肠道上皮细胞的脱离和凋亡是肠道屏障损伤的重要标志,一些炎症因 子和细菌毒素能够诱导上皮细胞脱离和凋亡,从而损害肠道屏障功能。 3. 粘膜免疫和炎症因子(mucosal immunity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是维护肠道屏障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炎症因子的异常分泌可能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 4. 黏膜屏障通透性(mucosal barrier permeability):肠道屏障通透性的增加是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测量黏膜屏障通

透性指标可以评估肠道屏障的健康状况。 5. 肠道菌裙失调(intestinal dysbiosis):肠道屏障的健康与肠道微 生态的平衡密切相关,一些研究表明肠道菌裙失调会导致肠道屏障功 能受损。 三、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与临床意义 1. 早期预警和诊断:通过测量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可以及 早发现肠道屏障的损伤,为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 治疗策略制定:了解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可以为相关疾病 的治疗策略制定提供依据,例如针对上述指标的调节可能成为治疗策 略的重要环节。 3. 新药研发: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可作为新药研发的重要参考,验证新药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四、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试验指标的研究方法 1. 细胞培养实验:通过培养人体上皮细胞和动物实验模型细胞,进行 细胞培养实验,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 2. 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Western Blot、ELISA等技术,用于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研究进展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研究进展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TJ)在肠道黏膜屏障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受损会导致细胞间的通透性增加,细菌、内毒素和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旁路途径进入其他组织、器官或体循环,从而引发疾病。本文从蛋白角度和信号通路角度介绍肠上皮细胞TJ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肠黏膜受到刺激后分泌大量的Zonulin蛋白,其与Zonulin受体结合,传导信号,调控TJ上Claudin、Occludin、JAM、ZOs、Cingulin等多种蛋白的表达,从而开放TJ。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 p65/p50异源二聚体与启动子下游κB结合区域结合激活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转录启动子是TJ信号通路中较为成熟的通路。 标签:紧密连接;肠上皮细胞;信号通路 肠屏障是指肠道能够防止肠内有害物质穿过肠黏膜进入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肠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共同构成,其中机械屏障最为重要。机械屏障由肠上皮细胞及其连接构成,调控着水和溶质的跨上皮转运。肠上皮细胞间的连接包括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TJ)、缝隙连接(gapjunction,GJ)、黏附连接(adhesion junction,AJ)及桥粒(desmosome)等,其中,TJ在肠屏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透射电镜下观察,TJ位于上皮细胞顶端,呈箍状围绕在细胞的周围,线条清晰连续,边缘光滑流畅,可与下段复合连接勾勒出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柱状形态。TJ由50多种蛋白组成,分为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结构蛋白构成TJ的结构骨架;功能蛋白连接细胞骨架及膜蛋白,并传递信号[1]。TJ一方面调控着细胞的通透性,另一方面作为信号中心在细胞外环境和细胞内之间进行着双向信息传递,调节着细胞的生长以及细胞的极性、表型和信号转导等[2]。在生理情况下,离子及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TJ,毒性大分子和微生物则不能通过。如果TJ受损,会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细菌、内毒素和大分子物质通过旁路途径进入其他组织、器官或体循环,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例如炎症性肠病、腹泻、乳糜泻、食物过敏等。当前国内外主要从蛋白角度和信息通路角度研究肠上皮细胞TJ,本文主从这两个角度介绍其研究进展。 1 从蛋白角度研究肠上皮细胞TJ现状 肠上皮细胞TJ由50多种蛋白组成,分为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結构蛋白主要有Occludin、Claudin和JAM等,构成TJ的结构骨架;功能蛋白主要有ZO-1、ZO-2、ZO-3、Cingulin和Zonulin等,连接细胞骨架及膜蛋白,并传递信号[1]。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是Occludin、Claudin、ZOs和Zonulin。 1.1 Occludin蛋白 Occludin蛋白是在TJ中第一个被发现的蛋白,其为4分子交联体蛋白,2个环分布在细胞外,N端和C端分布在细胞内,相对分子量为65 000[3]。Occludin 蛋白是TJ的主要组成部分,其4次跨膜结构能够和Claudin-l、Claudin-2及其他

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产品技术要求中生金域

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 组成: 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由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与肠道屏障功能生化分析终端(以下简称分析终端)构成。其中检测仪由主控板、温控系统、光电颜色测量系统、微型热敏打印机、电源线和串口线组成;分析终端由电脑一体机、电源线、键盘和鼠标组成。 适用范围: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与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二胺氧化酶/乳酸/细菌内毒素联检试剂盒(酶法)配合使用,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体全血或血清中二胺氧化酶的活性,D-乳酸的浓度和细菌内毒素的活性。 1.1型号:JY-DLT JY:“金域”汉语拼音字首。 DLT:产品检测项英文名称缩写,"D"为“Diamine oxidase”(二胺氧化酶)缩写,“L”为“D Lactic acid”(D-乳酸)缩写,“T”为“Bacterial Endotoxin”(细菌内毒素)缩写。 1.2结构组成 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以下简称分析系统)由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与肠道屏障功能生化分析终端(以下简称分析终端)构成。其中检测仪由主控板、温控系统、光电颜色测量系统、微型热敏打印机、电源线和串口线组成;分析终端由电脑一体机、电源线、键盘和鼠标组成。 2.1外观要求 2.1.1分析系统面板上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标识准确、清晰、均匀、不得有划痕; 2.1.2分析系统紧固件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 2.1.3分析系统检测部分应平稳,不应卡住,键组回跳应灵活。 2.2功能 分析系统至少需具有以下功能: 2.2.1检测仪具有开机自检功能; 2.2.2检测仪具有输入、显示及打印功能; 2.2.3检测仪具有数据通讯功能;

Cell利用新型肠道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探索肠道炎症损伤与修复机制

Cell利用新型肠道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探索肠道炎症损伤与修复 机制 肠道上皮细胞是隔离肠道内容物和下层组织的物理屏障。在遭受感染、损伤时这层肠道上皮细胞受损,肠道通透性增加。破坏程度较轻时,周边的上皮细胞迁移到损伤处并促进伤口愈合。在炎性肠病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中,损伤反复出现,伤及隐窝结构,肠道干细胞则会迁移至伤口处,更新肠道上皮细胞【1】。探索肠道上皮修复的关键问题是找到肠道干细胞群。在组织保持稳态时,两群肠道干细胞维持肠道上皮更新:第一种是Lgr5阳性的快速循环的隐窝基底柱状细胞;第二种是Hopx、Lrig1、Tert 和Bmi1(+4)阳性的慢循环干细胞。在辐照损伤的小鼠小肠中Lgr5+细胞对上皮修复是必需的。然而在结肠发生炎症Lgr5+细胞对上皮修复则是可有可无的。有报道称在右旋糖酐硫酸钠(DSS)引起的结肠炎和蠕虫感染中肠道上皮细胞会发生逆转,转变为胎儿样肠道上皮干细胞,促进组织修复【2】。由于缺少细胞追踪和细胞剔除的实验方法,尚未鉴定出在结肠发生炎症时发挥关键修复作用的肠道干细胞。目前的成球或者类器官培养方法是用来模拟在稳态时的肠道上皮的再生和更新,但不能模拟损伤状态的下的肠道上皮的修复,并且体外培养时寿命太短。在IBD发生时,上皮细胞会处在缺氧和内质网应激状态中,并且不停的转换细胞状态以达到修复目的【3】。目前尚无体外培养方法能够模拟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 2019年11月7日,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Thaddeus S. Stappenbeck课题组在Cell发表了题为Long-Term Culture Captures Injury-Repair Cycles of Colonic Stem Cells的文章。该研究发现了肠炎相关再生的干细胞群。此外作者还建立了能够长期体外2D培养的方法,来模拟肠道损伤中隐窝修复的细胞循环。 作者首先用DSS喂食小鼠7天诱导IBD,之后再喂水14天。观察发现前七天时,炎症处以及炎症周围的隐窝处的细胞发生萎缩,呈方形,而在恢复期的14天中,隐窝处的细胞则呈现出肥大状,为柱状。

第十一章 胃肠干细胞《干细胞基础与临床》

第十一章胃肠干细胞 胃肠干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由于其没有明显区别于粘膜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和特异性标志,有关胃肠道干细胞的定位及寿命也所知甚少。 第一节胃干细胞 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正常情况下每2~~~7天更新一次,损伤时更新加速。这个过程是由胃的多功能干细胞分化完成的,多功能干细胞分化为胃各种上皮细胞,并能产生完整的胃腺体。虽然普遍认为胃的干细胞位于胃腺的凹部,但对胃干细胞的起源目前尚不统一。目前认为胃腺体的干细胞位于腺体峡部并随着其分化向上下移动。 二.胃干细胞的定位、形态和表面标志 (1)定位:胃干细胞占胃腺细胞的3%,目前认为是单个克隆干细胞产生了所有类型的胃的细胞。胃腺细胞的迁移是双向的,在颈部、峡部区形成胃小凹的单层粘膜上皮,细胞向下迁移形成壁细胞和主细胞。因此,干细胞被认为是位于胃腺的颈部、峡部区. (2)表面标志:Oct-3|4基因是一个POU家族转录因子,只在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特异表达。Tai等检测了人肝脏、胰腺、乳腺、胃等组织的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系,发现在人的成体干细胞和肿瘤细胞有Oct-4的表达,而分化的细胞没有表达。但目前对于胃干细胞特意标志还知之甚少,因此还没有胃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可靠方法。 第二节肠道干细胞

哺乳动物肠道是指始于胃幽门止于肛门的连续性消化管道,肠壁结构由内向外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其中肠粘膜上皮是机体代谢最为活跃的场所,肠粘膜上皮细胞终生进行着不间断的自我更新。 一、肠干细胞的概念 小肠干细胞是位于小肠粘膜隐窝底部、潘氏细胞(潘氏细胞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酸性的分泌颗粒)上面的未分化细胞。肠粘膜屏障被破坏时,隐窝干细胞将产生溃疡相关细胞并逐渐向绒毛移动,形成单独的导管结构,分泌黏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EGF),EGF又可以促进这种细胞的生成,通过这种残存的干细胞发生对称性分裂以再生隐窝,重建绒毛直至肠粘膜恢复正常。 大肠干细胞是指一群位于肠腺凹陷部并具有增值和分化潜能的未分化大肠上皮细胞。该细胞具有特征性的非对称性有丝分裂。Musashi-1蛋白是肠干细胞非对称性有丝分裂时表达的相关蛋白,是肠干细胞鉴定的重要标志。 二、肠干细胞的定位、数量、周期、分裂 (一)肠道干细胞的定位 肠道干细胞位于肠粘膜的基底层,即隐窝。 隐窝内细胞的分化能力与其位置有关,越往上细胞增殖能力的越小。通过细胞迁移率和细胞位置的变化,推算出小肠隐窝内细胞迁移的起源在第4个位置(从底部起),干细胞底部是潘氏细胞,上部是定向祖细胞,为小肠干细胞瞄着点。形态学上在隐窝纵向切片时以最底部的细胞为“1”依次向上计数,肠道干细胞大约位于第4层细胞的位置,但可以在第2到7层之间波动。 (二)肠道干细胞的数量 目前一般认为隐窝有多个干细胞。Potten等认为每个小肠隐窝有4-6个干细胞,但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其中仅有1个能分化为全部隐窝细胞。 (三)肠道干细胞的周期 小鼠小肠干细胞周期大约为24h,大肠干细胞的周期也较长,为33小时,人小肠干细胞的具体增值时间尚不清楚,估计是鼠小肠干细胞的2—8倍,大概5天。隐窝上部的细胞分化程度更高,平均周期为12—13小时,即每个隐窝每天产生200个左右的细胞。 (四)小肠干细胞的分裂方式 小肠干细胞的增值分化可以以非对称分裂和对称分裂两种方式进行。 非对称分裂指干细胞分裂成一个干细胞和一个分化的子代细胞。

屏障相关蛋白

屏障相关蛋白 屏障相关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s),简称TJP,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作为细胞之间的连接,起到维持细胞相互紧密相连的作用,其稳定性和密度关系着人体细胞的屏障功能。在各种疾病中,特别是肠病和肝病中,TJP的异常表达和功能失调与肠壁屏障破坏的形成有关,制约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TJP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TJP的分类及功能 TJP有很多种,如ZO-1、ZO-2、Claudin、Occludin等,其中Claudin 是成立最早的TJP,其作用是作为细胞之间的粘连分子,防止大分子物质通过小分子孔隙进入细胞之间的间隙,从而维护体内环境的稳定;Occludin则是紧密连接蛋白家族中一种较小的膜蛋白,其作用是连接和调节紧密联系的结构并维护细胞屏障的完整性。 二、TJP与疾病 人体内TJP的异常表达和功能失调,可能导致肠壁屏障破坏和肝细胞死亡,其临床表现为肠炎、肝硬化、肠淋巴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屏障功能失调有关。例如,糖尿病患者肠道上皮细胞的TJP异常表达和肠屏障破坏是胰岛素抵抗和肠道炎症的主要诱因;而肝纤维化与TJP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实验也表明,当人体受到压力、遗传、疾病等因素影响,肝脏内就会发生炎症反应,导致TJP的异常表达,进而使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引起肝损伤。 三、TJP与药物研制 针对TJP的研究,也应用于药物研制中,例如有一些新型抗结核药可以抑制TJP的表达,从而增加药物进入细胞内的“通行证”,可以更加有效地治疗肺结核、结肠直肠癌等疾病。此外,对于对TJP有调控作用的保健品、食品等的研究也越来越兴盛,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解决方案和保障。 总的来说,TJP作为细胞之间的粘连蛋白,关系着细胞的连贯性

肠道屏障功能的系统评价与风险评估

肠道屏障功能的系统评价与风险评估 肠道屏障功能是指肠道黏膜对于有害物质的阻隔能力,是人体内重要的防御机制。其功能失调会导致肠道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因此,对肠道屏障功能的系统评价与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肠道屏障功能的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检测肠道屏障的物理结构,如肠道黏液层、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检测肠道屏障对于有害物质的阻隔能力,如肠道对于内毒素的清除率、肠道对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防御能力等。 肠道屏障功能的评价指标包括:肠道对于内毒素的清除率、肠道对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防御能力、肠道黏液层的稳定性、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完整性等。其中,肠道对于内毒素的清除率是评价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内毒素是细菌在肠道内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导致肠道炎症等疾病的发生。而肠道对于内毒素的清除率越高,说明肠道屏障功能越好,对于有害物质的阻隔能力也越强。 肠道屏障功能的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肠道屏障功能失调导致的相关疾病进行评估。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肠道屏障功能失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比如,肠道炎症、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因此,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人,需要进行肠道屏障

功能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肠道屏障功能的风险评估指标包括:疾病发生率、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异常情况、肠道菌群变化等。其中,肠道菌群变化是评估肠道屏障功能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肠道菌群是肠道内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肠道屏障功能密切相关。当肠道菌群失衡时,会导致肠道屏障功能的失调,从而引发相关疾病的发生。 肠道屏障功能的系统评价与风险评估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对肠道屏障功能的评价与风险评估,可以及早发现肠道屏障功能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预防或治疗相关疾病的发生。

粪菌移植修复肝纤维化大鼠肠道屏障损伤的研究

粪菌移植修复肝纤维化大鼠肠道屏障损伤的研究 粪菌移植修复肝纤维化大鼠肠道屏障损伤的研究 引言 肝纤维化是由于长期的肝脏损伤,导致正常的肝脏细胞逐渐被纤维组织所替代,从而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许多研究表明,肝纤维化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肠道菌群是指生存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肠道菌群的失衡可以引起肠道屏障损伤,导致肠道内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激活免疫反应,进一步加剧肝脏损伤。因此,修复肠道屏障损伤被认为可以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策略。 方法 本研究选取健康大鼠和一个肝纤维化模型。首先,将健康大鼠的粪便收集起来,制备粪菌悬液。然后使用灌胃方式将粪菌悬液注入肝纤维化大鼠的胃中。为了评估肠道屏障损伤程度,我们检测了大鼠的粪便中内毒素水平,以及大鼠的肠黏膜和结肠组织中的肠黏膜通透性指标。此外,我们还评估了肝纤维化程度,包括肝脏的组织学损伤程度和肝脏纤维化指数。 结果 与未经处理的肝纤维化大鼠相比,接受粪菌移植治疗的大鼠显示出显著降低的粪便内毒素水平。此外,肠黏膜通透性指标也明显降低,表明肠道屏障功能得到恢复。在肝纤维化程度方面,粪菌移植治疗组显示出更低的组织学损伤程度和肝脏纤维化指数。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粪菌移植治疗可以修复肝纤维化大鼠的肠道屏障损伤。粪菌移植治疗通过恢复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内

毒素在肠道内的进入,并阻止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保护肝脏免受进一步损伤。此外,粪菌移植还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系统来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结论 粪菌移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修复肠道屏障损伤的方法,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探究粪菌移植的机制,并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粪菌移植治疗可以有效修复肝纤维化大鼠的肠道屏障损伤。粪菌移植治疗通过恢复肠道屏障功能,降低内毒素水平,减少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从而保护肝脏免受进一步损伤。此外,粪菌移植还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系统来降低肝纤维化程度。这些发现表明粪菌移植治疗在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力。进一步研究应关注粪菌移植的机制,并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3型天然淋巴细胞在肠道屏障中的作用

3型天然淋巴细胞在肠道屏障中的作用 肠道既是机体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也是机体最大的黏膜免疫器官,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肠道屏障的缺陷与炎症性肠病、乳糜泄等众多胃肠疾病相关;严重病理情况下,如脓毒症、创伤等,也可导致肠道屏障损伤,恶化疾病结局。肠道屏障对维持机体肠道局部及全身的稳态有着重要作用。肠道作为重要的免疫器官,其新的细胞生理功能逐渐被研究者发现。肠道屏障的形成与维持是微生物、多种细胞参与的复杂生理过程。新近研究表明,天然淋巴细胞(ILC s)在维持正常黏膜组织稳态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有研究显示,主要在肠道大量聚集的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在维护肠道屏障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现通过综述ILC3的起源、分类及功能,重点聚焦ILC3在维护肠道屏障功能中的作用,为病理状态下维持肠道屏障功能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01、ILC3的起源、分类及功能 1.1 ILCs简介: ILCs隶属于组织内固有淋巴细胞家族,其所介导的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在抗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ILCs在组织稳态、免疫和炎症中具有重要意义。ILCs缺乏T、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但基于其拥有的细胞毒活性、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分化过程中表达转录因子的不同,ILCs 可分为自然杀伤性ILCs和辅助性ILCs两大亚群,后者又包括ILC1、ILC2和ILC3等3个亚群。

在表达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方面,ILCs与CD4+辅助性T细胞(T h)存在镜像关系:与Th1类似,ILC1表达转录因子T-Bet,分泌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介导对细胞内病原体和肿瘤的免疫应答。ILC2与Th2相同,表达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产生白细胞介素-5(IL-5)、IL-9和IL-13等细胞因子,主要参与蠕虫的免疫应答,以及包括哮喘和特应性皮炎等在内的2型炎症性疾病。而ILC3则与Th17相近,表达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并产生IL-17A、IL-17F、IL-22、I FN-γ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在防御胃肠道感染和维持肠道黏膜内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10]。 1.2 ILC3的起源及分化过程: 在淋巴细胞发育期间,多能造血干细胞(HSC)逐渐失去分化成红系和髓系前体的潜能,产生共同淋巴祖细胞(CLPs)[11]。与传统淋巴细胞如B、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一样,所有辅助性ILCs亚群都来源于CLPs[12,13]。随后,失去分化为T、B淋巴细胞潜能的CLPs,在IL-7的刺激下,不同程度地表达DNA结合蛋白转录因子抑制剂(Id2)、T细胞因子1(TCF-1)、胸腺细胞选择相关的高迁移率族蛋白(Tox)及转录因子核因子IL-3(Nfil3)等转录因子,分化为共同辅助ILC祖细胞(CHILP)。此后,获得转录因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PLZF)表达的CHILP进一步分化为ILC祖细胞(ILCP),后者高表达表面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而PLZF-CHILP则分化为淋巴组织诱导细胞前体(LTiP)。与ILCP不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及SIRS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及SIRS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的关系。 方法将5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24 、48 、72 h检验全血细菌DNA、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前所有患者细菌DNA PCR结果均为阴性,术后72 h内PCR检测阳性10例(20.00%),术后SIRS 组与无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术后各时段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5),the plasma D—lactate and endotoxin in the case group at various time intervals aft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eoperative(P 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标本取样空白对照组于检验日清晨,患者于术前及术后24、48、72 h 在无菌条件下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10 mL置于无菌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管,于4℃采用2 000 r/min,离心10 min,分装成1.5 mL试管于—80℃存储备检。 1.2.2 试剂与仪器右旋乳酸脱氢酶、D—乳酸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 公司;Biospin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PCR扩增试剂盒购自北京博迈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毒素测定试剂盒购自北京博迈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国Eppendorf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德国Eppendorf 5804R离心机。 1.2.3实验室检测所有受试者全血标本采用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D—乳酸,标准曲线范围:(3.125~50)mg/L;采用鲎实验法测定血浆内毒素。 1.2.4全血微生物DNA提取以大肠杆菌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BG—1、BG—4及细菌共有的16S rRNA基因的16S rRNA+、16S rRNA﹣为靶基因。BG—1引物序列为:5’—CTTTGCCTGGTTTCCGGCACCAGAA—3’(201—225);BG—4引物序列为:5’—AACCACCGCACGATAGAGATTCGGG—3’(963~939);16S rRNA+引物序列为:5’—GGACTACCAGGGTATCTAAT—3’(806—787);16S rRNA﹣引物序列为:5’—GGACTACCAGGGTATCTAAT—3’(484~504),进行PCR扩增。 1.3诊断标准[4] SIRS诊断:术后体温>38℃;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PaCO212.0×109/L或未成熟粒细胞>10%。具备以上2项或2项以上者可诊断为SIRS。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直线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系数分析,P 0.05),病例组术后各时段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均显著高于术前,手术24 h最高,后呈下降趋势(P < 0.0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呈正相关(r = 0.823,P < 0.0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存在明显的肠道细菌移位情况,见表1。 2.2 细菌DNA PCR检测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细菌DNA PCR结果均为阴性,术后72 h内PCR检测阳性10例(20.00%),其中24、48、72 h 分别为4例次、8例次、8例次,各时段均检出BG和16S rRNA阳性,BG略低于16S rRNA。术后SIRS 17例(34.00%),其中PCR阳性8例,占47.06%,无SIRS感染患者33例,其中PCR阳性2例,

肠道屏障与肠道微生态

肠道屏障与肠道微生态 肠道在消化、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同时又能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菌膜屏障抑制于肠道内,在此过程中肠道屏障起重要作用。肠道屏障包括肠道正常菌群、黏液层、肠上皮细胞层、肠道免疫系统、肠-肝轴、防御素(defensins)等(1),其功能主要在于防止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屏障的构建以及肠道屏障受损后细菌、内毒素移位密切相关。现就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屏障的关系与作用进行综述如下。 1 肠道细菌在肠道屏障构建中的作用 1.1 肠道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处于平衡状态,一方面,正常菌群中的专性厌氧菌如双歧杆菌可通过磷壁酸黏附作用占据于肠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屏障,抑制肠道内(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以及外源性潜在致病菌(PPMOs)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定植,起定植抗力作用(1,2);另一方面,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生理有益菌还有多种生物拮抗功能,如通过争夺营养,酸性代谢产物(乙酸、乳酸)降低肠道局部pH、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物质如亲脂分子(3)、小菌素、过氧化氢等(4),对肠内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链球菌等起抑菌或杀菌作用,抑制肠道PPMOs生长。双歧杆菌还可显著抑制E.Coli O157∶H7对肠细胞株Caco-2上皮细胞的黏附(5)。可以认为肠道正常菌群参与了肠道第一道屏障的构建。 1.2 肠道黏液层:主要由肠道杯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分泌的黏蛋白组成。含大量水分的黏蛋白象凝胶样铺垫在肠腔内,同时黏液层中也包含了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黏蛋白是一类糖蛋白,由杯状细胞表达的MUC2、MUC3型黏蛋白是回肠、结肠黏蛋白的主要分,结肠黏蛋白以MUC2型为主,而MUC3型表达量低(6);MUC3型主要由小肠杯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表达。黏蛋白碳氢结构特异,有细菌黏附结合的生态位点。黏液蛋白中的结合位点可与肠上皮细胞上的结合位点竞争,以阻止细菌(主要为PPMOs)与肠上皮结合,使细菌处于黏液层,以利于肠蠕动时被清除(7)。一般认为,黏液层为专性厌氧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促进其生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不仅不降解黏蛋白,还可促进肠道黏蛋白分泌,并抑制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有害菌对黏液、肠上皮细胞的黏附(8)。如乳酸杆菌L.rhamnosus GG可定植到肠上皮细胞上,并可诱导肠上皮细胞(HT-29细胞)黏蛋白MUC2、MUC3 mRNA表达及分泌黏蛋白,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肠上皮细胞黏附(9)。因此,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对维护肠黏液层屏障功能稳定有重要作用。 1.3 肠上皮细胞层:主要由肠上皮细胞及细胞间紧密连接组成,可阻止肠道细菌及毒素等大分子物质的通过。近年发现,肠上皮细胞具有吞噬细胞样的功能,又称为非专业吞噬细胞,可吞噬并杀灭细菌(9)。肠上皮细胞主要由隐窝中的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寿命为6~7 d,更新速度很快。肠道正常菌群成分对肠上皮细胞分化有影响,且这种影响与细菌数量呈明显的依赖关系,即细菌必须达到相当的数量(≥10.7 CFU)才能对肠上皮细胞的分化产生影响(10)。对悉生动物的研究表明,给无菌小鼠单联丝状分枝细菌后,窝隐细胞分化增快,肠绒毛处肠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的比值增加(10)。体外研究也显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其

以SVV为指导的液体治疗对复合麻醉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肠道屏障的影响

以SVV为指导的液体治疗对复合麻醉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 治术患者肠道屏障的影响 杨超杰;高晓增;谭志斌;张树波;高平;刘铁军 【摘要】目的观察以每搏变异度(SVV)为指导的液体治疗对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肠道屏障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S组以SVV为指导进行液体治疗,C组以中心静脉压(CVP)为指导进行液体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液体输入量、出血量、尿量,检测两组在麻醉前(T0)、气腹建立后(T1)、标本切除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SVV]及微循环灌注指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氧摄取率估计值(O2ER)、氧输送指数(DO2I)和氧消耗指数(VO2I)].取T0 ~T3及术后第1、3天(T4、T5)患者的中心静脉血,测定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指标血清二氧化酶(DAO)、D-乳酸.记录患者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液体总量、晶体量均减少(P均<0.05),但胶体量、尿量均增多(P均<0.05).与To时比较,两组各时点CVP、VO2I、Lac、ScvO2、DO2I、O2ER均升高(JP均<0.05),SVV、CI、MAP均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S组在T1~T3时MAP、CVP均降低(P均<0.05),CI、ScvO2、SVV 均升高(P均<0.05);在T2、T3时VO2I、Lac均降低(P均<0.05),DO2I、O2ER 均升高(P均<0.05).与C组比较,S组在T2~T5时的血清DAO、D-乳酸均降低(P 均<0.05).S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C组(P均<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以SVV为指导进行液体治疗,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氧供需求,从而更好地保护肠道屏障,减少胃肠并发症发生.

肠道免疫屏障相关文献整理

肠道免疫屏障相关文献整理 文/王莹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人体的肠腔不断与病毒、细菌和外来异物等微生物接触,为阻止有害物质的入侵肠腔表面被覆的粘膜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定义、组成、免疫机制、影响因素、调控手段以及微生物群与肠道免疫屏障的关系这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1.肠道免疫 肠道除了消化、吸收、分泌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屏障功能。肠道的屏障功能是指肠道上皮能够分隔肠腔内的物质,防止致病性物质的侵入和阻止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的移位。 肠屏障包含肠钻膜的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及免疫屏障等多层含义。肠道黏膜能够选择性地允许肠腔内容物中的食物、药物等进入,而阻止细菌及毒素的进入,这除了与肠黏膜机械屏障有关外还与肠相关淋巴样组织(GALT),即所谓的肠道免疫屏障密切相关。 同时,肠道黏膜免疫也是机体防比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研究肠道免疫屏障的损伤有助于我们能够更好地预防由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所造成的脏器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 2.肠道免疫屏障的构成及各组分作用机制 肠道内的黏膜免疫系统由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组成。GALT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呈弥散分布的淋巴组织,另一种为组织化的淋巴组织。这些淋巴组织作为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诱导。 GALT主要包括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固有层淋巴细胞(LPL)、派伊氏结(PP)和肠系膜淋巴结等肠道组织及肠道浆细胞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 2.1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是存在于消化道上皮内的庞大T细胞群体,它的表型、功能和发育过程的调节与经胸腺发育成熟的T细胞均不同。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受到刺激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_2、IL_4、IL_3和IFN_γ等,其中IFN_γ最重要,它在调节肠上皮细胞功能及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具有不同的细胞毒作用,主要包括异常反应和病毒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自然杀伤活性和自发细胞毒作用,但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不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是通过Fas通路起作用。 2.2固有层淋巴细胞(LPL) 肠道固有层主要含有60% T细胞、20% B细胞(包括浆细胞),5%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浆细胞中大约70%~90%产生SIgA,巨噬细胞主要起呈递抗原的作用。 固有层内T细胞大约2/3是CD3+、CD4+、CD8-Th细胞(包括Th1和Th2细胞),1/3是CD3+CD4—CD8+T细胞(细胞毒/抑制T细胞)。在肠道病变时,T细胞活化,释放TNF_α、Fas_L等,主要Fas_L占主导地位,使粘膜损伤。为了对抗此机制,肠道内存在大量调节T细胞。这些T细胞与粘膜免疫反应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一种细胞叫做T调节1细胞(TR1),可抑制Th1活性。已有部分实验证明肠道内的调节T细胞在控制炎症性肠病中起重要作用。 浆细胞(PC)是B淋巴细胞的主要产物,在受抗原刺激后合成和分泌二聚体IgA,且维持机体内抗体的水平,最终合成SIgA和SlgM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2.3派伊氏结(PP) 肠相关性淋巴样组织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派伊氏结(PP),它是位于粘膜固有层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淋巴小结的集合体。 PP内的T细胞主要存在于PP内的旁滤泡区,这些T细胞已发育成熟,超过95%表达TCR,主要是抗原特异的Th1和Th2及CTL,这些细胞诱导和调整了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是粘膜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2.4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 sIgA是肠粘膜主要的免疫球蛋白,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第一线的免疫防御,对粘膜固有的和入侵的病原体具有抵抗作用。肠粘膜的sIgA结构稳定,能够耐受肠道局部温度、pH值等理化环境的变化及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sIgA合成转运受抗原和肠上皮固有层的B细胞分化成分泌IgA的浆细胞的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