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交界职业高中杜银霞

课题:角的概念推广(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2.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3.从“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从而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设计理念:

本节主要介绍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方法可以选为讨论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作答,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给以表示,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忆: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

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角的范围是0°≤α≤360°,但其仅从图形的形状来定义角,弊端在于“狭隘”。

2.生活中很多实例会不在范围0°≤α≤360°内。

如:体操运动员转体,跳水运动员向内、向外转体

经过1小时时针、分针、秒针转了多少度?

这些例子不仅不在范围,而且方向不同,有必要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用运动的思想来研究角的概念。

二、讲解新课:

1.角的概念的推广

⑴“旋转”形成角

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OB,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叫做角α的始边,旋转终止的射线OB叫做角α的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角α的顶点.

突出“旋转”注意:“顶点”“始边”“终边”

⑵.“正角”与“负角”“零角”

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负角,“正角”与“负角”是由旋转的方向决定的。

特别地,当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我们也认为这时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叫做零角.

⑶意义

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1°角有正负之分如:a=210°b=-150°g=660°

2°角可以任意大

实例:体操动作:旋转2周(360°×2=720°)3周(360°×3=1080°)

3°还有零角一条射线,没有旋转

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它包括任意大小的正角、负角和零角.要注意,正角和负角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旋转量。

2.“象限角”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往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角

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轴的正半轴重合,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我们称其为界限角)

下面由学生自己分别举出终边在一、二、三、四象限的角以及界限角(各举两例)

例如:30°、390°、-330°是第一象限角,-195°、120°是第二象限角, 585°、1180°是第三象限角,300°、-60°是第四象限角。90°、0°、-180°都是界限角。

3.终边相同的角

⑴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30°角的终边相同

⑵探究: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360°的角与个周角的和:

390°=30°+ 360°

-330°=30°-360°

30°=30°+0×360°

对于任意一个角,若其终边与相同,那么它们之间都相差360°的整数倍。

⑶结论:所有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连同a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β|β=α+k·360°,k∈Z}

(即:任何一个与角a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a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⑷注意以下四点:

(1) k∈Z;

(2) a是任意角;

(3) k·360°与a之间是“+”号,

如-30°,应看成+(-30°);

(4)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三、讲解范例:

例1: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指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

(1) 30°(2)135°(3)225°(4)300°

解:(1)与30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A={β|β=30°+k·360°,k∈Z}

因为30°是第一象限角,所以集合A 中的角都是第一象限的角。

(2)与135°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A= {β|β=135°+k·360°,k∈Z}

因为135°是第二象限角,所以集合A 中的角都是第二象限的角。

(3)与225°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A={β|β=225°+k·360°,k∈Z}

因为225°是第三象限角,所以集合A 中的角都是第三象限的角。

(4)300°与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A={β|β=300°+k·360°,k∈Z}

因为300°是第四象限角,所以集合A 中的角都是第四象限的角。

四、课堂练习:

1.锐角是第几象限的角?第一象限的角是否都是锐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吗?

(答:锐角是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锐角;小于90°的角可能是零角或负角故它不一定是锐角)

2.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系原点重合,始边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

(1)420°,(2)-75°,(3)855°,(4)-510°.

(答:(1)第一象限角,(2)第四象限角,(3)第二象限角,(4)第三象限角)

作图时应注意:顶点与坐标系原点重合,始边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图略)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象限角的概念,要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严格区分“终边相同”和“角相等”;“界限角”“象限角”;“小于90°的角”“第一象限角”和“锐角”的不同意义.

六、课后作业: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第一象限的角一定不是负角

B.第二象限角一定是钝角

C.第四象限角一定是负角

D.若β=α+k·360°(k∈Z),则α与β终边相同

2.下列角中,与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B. C. D.

3.如果,那么角是(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4.若角α与β终边相同,则一定有( )

A.α+β=180°

B.α+β=0°

C.α-β=k·360°,k∈Z

D.α+β=k·360°,k∈Z

5.钟表经过4小时,时针与分针各转了(填度).

6.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判断各为第几象限角(或界限角).

(1)360°

(完整版)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一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交界职业高中杜银霞 课题:角的概念推广(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2. 掌握所有与a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a角)的表示方法。 3?从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从而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设计理念: 本节主要介绍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方法可以选为讨论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作答,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给以表示,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回忆: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 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角的范围是O°WaW 360°,但其仅从图形的形状来定义角,弊端在于狭隘” 2. 生活中很多实例会不在范围0°

(完整版)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2 角的概念的推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根据角的旋转方向,能判断正角、负角和零角; 2.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理解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 3.通过观察、联想得出相应的数学规律的学习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初步理解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2.初步学会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 六环节分层导学法 【课前准备】 (学案导学)教师编印导学案,提前两天下发,指导学生完成并检查. 学生预习教材P6-8相关内容,完成优化设计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和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内容,形成对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初步认识;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完成优化设计典型例题领悟部分和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至少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线. (小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解决个别同学存在的困惑,共同梳理出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得到及时解决。 (检查反馈)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书写不够规范,角的单位“°”容易漏写; 2)思维不够严谨,审题不仔细,做题往往不注意条件; 3)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掌握不熟练; 4)概念辨析缺乏方法. 完成较好的学生有:白焕焕、杨宇、杨强、何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角的概念”,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 (1)初中学过的角是如何定义的,角的范围又是怎样的? (2)跳水运动员在空中身体的旋转周数如何用角度来表示? (3)汽车在前进和后退中,车轮转动的角度如何表示才合理? (4)工人师傅在拧紧或拧松螺丝时,扳手转动的角度如何表示比较合适?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正角、负角和任意角的有关概念.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遇到大于360°的角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的概念的必要性. 之后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即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板书】角的概念的推广 二、展示评价 学生以组推荐代表展示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回答问题:本节课中学习了哪些新概念,这些概念分别是如何定义的?其他同学补充完善,不同组别之间展开交流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板书,并点拨、激励、评价. 展示形式:实物投影展示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口头表述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三、导引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象限角的判定与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理解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 探究1:判断角所在象限 例1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80°;(2)-760°;(3)932°; 归纳小结:判断角α所在象限的方法:先在0°~360°之间,找出与所求角终边相同的角β,因为α与β终边相同,因此只需判断角β所在象限,即为角α所在象限. 跟踪训练1:象限角的概念: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______;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 ________ _;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角的概念的推广

31 角的概念的推广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是把学生学习的角从不大于周角的非负角扩充到任意角,使角有正角、负角和零角.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几个与之相关的概念: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在这节课中,重点是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概念,难点是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理解任意角的概念,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通过数形结合来认识角的几何表示和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是学好这节的关键.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体会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 2. 理解象限角的概念、意义及表示方法,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3. 通过对“由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到“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感受“动”与“静”的对立与统一.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审视事物,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生活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任务分析 这节课概念很多,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钟表上指针的转动、体操运动员的转体、自行车轮子上的某点的运动等)了解引入任意角的必要性及实际意义,变抽象为具体.另外,可借助于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演示] 1. 观览车的运动. 2. 体操运动员、跳台跳板运动员的前、后转体动作. 3. 钟表秒针的转动. 4. 自行车轮子的滚动. [问题] 1. 如果观览车两边各站一人,当观览车转了两周时,他们观察到的观览车上的某个座位上的游客进行了怎样的旋转,旋转了多大的角?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我校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由李广全、李尚志编写的基础模块《数学》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来自本教材的第五章的第一节。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象限角的概念。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以下必要性: 1、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2、是前面所学函数类型的延伸。 3、是描述旋转运动和周期性现象的重要特征量。 4、是专业的重要学习工具。 2、课时安排 5.1.1节:任意角的概念的推广,45分钟。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的含义,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 能力目标:通过布置课前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讨论、讲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实用性;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象限角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旋转方向的观察、象限角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普遍对初中数学有恐惧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生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缺乏耐心和恒心。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学科特点,更多的学习活动设计将以观察、识别、分析、判断、讨论为主线,以掌握方法、步骤为目标,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1)引导发现法。通过已学过角的定义来发现角的概念是可以推广的。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3)多媒体法。通过讲解、归纳、概括来介绍角的有关要概念,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1)分类学习法:了解数学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弄清角的分类及分类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一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我校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由李广全、李尚志编写的基础模块《数学》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来自本教材的第五章的第一节。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象限角的概念。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以下必要性: 1、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2、是前面所学函数类型的延伸。 3、是描述旋转运动和周期性现象的重要特征量。 4、是专业的重要学习工具。 2、课时安排 5.1.1节:任意角的概念的推广,45分钟。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的含义,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 能力目标:通过布置课前任务一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讨论、讲解一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一一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冋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一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实用性; 通过小组活动一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象限角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旋转方向的观察、象限角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普遍对初中数学有恐惧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生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缺乏耐心和恒心。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学科特点,更多的学习活动设计将以观察、识别、分析、判断、讨论为主线,以掌握方法、步骤为目标,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1)引导发现法。通过已学过角的定义来发现角的概念是可以推广的。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3)多媒体法。通过讲解、归纳、概括来介绍角的有关要概念,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分类学习法:了解数学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弄清角的分类及分类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新)教案1:5.1角的概念的推广

5.1 角的概念的推广 【教学目标】 1.理解正角、负角、终边相同的角、第几象限的角等概念,掌握角的加减运算. 2.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认识角的概念推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并由此深刻理解任意角的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任意角(正角、负角、零角)、终边相同的角、第几象限的角的概念,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任意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教师引导下的讨论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发现旧概念的不足之处,进而探索新的概念.讲课过程中,紧扣“旋转”两个字,让学生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任意角的概念.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1.复习初中学习过的角的定义. 2.提出新问题: 运动员掷链球时,旋转方向可以 是逆时针也可以是顺时针,旋转量也不 止一个平角,那如何来度量角的大小 呢? 师:初中学过的角的定义是 什么? 生:在平面内,角可以看作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 成的图形. 师:如图: ∠AOB=∠BOA=120 , B 初中时的角不考虑旋转方 向,只考虑旋转的绝对量 而且角的范围在0~360°. 复习旧知,使学生 发现旧知识的局限性, 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 趣. 新课1.任意角的概念. (1)射线的旋转方向: 逆时针方向——正角; 顺时针方向——负角; 没有旋转——零角. 画图时,常用带箭头的弧来表示旋 转的方向和旋转的绝对量.旋转生成的 角,又常称为转角. 教师画图说明正角,负角, 零角,以及角的始边、终边. 教师小结:由旋转方向的 不同定义正负角,由旋转量的不 同得到任意范围内的角.

角的概念的推广及弧度制

第一节:角的概念的推广及弧度制 一、基础知识 1、角的定义: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得到的图形(正角:逆时针;负角:顺时针;零角:没做任何旋转) 2、象限角:以角的顶点为原点,以角的始边为x 轴的非负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由角的终边所在位置确定象限角(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称为“轴上角”或“象限界角”) 3、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写作{}Z k k x x s ∈+==,360|α 4、弧度的定义:圆周上弧长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18573.571801 ==∏ =rad 1801∏= 5、弧长公式及扇形面积公式 R l l ||||R 22αα=?=∏∏ lR R S S 2 1||21||R 222==?=∏∏αα 二、重要题型剖析 1、常用的角的集合表示法 (1)终边相同的角 例1、当α的终边分别落在x 轴的正半轴上,y 轴的负半轴上时,则α用弧度制表示,分别组成的集合 例2、①终边落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②终边落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③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④终边落在第一三象限平分线上角的集合 (2)区域角和对顶角 例1、写出阴影区域表示的角α集合(包括边界)

例2、①终边在第一象限角的集合 ②终边在第一四象限角的集合 ③终边在第二象限角的集合 ④终边在第一二象限角的集合 ⑤终边在第三象限角的集合 ⑥终边在第二三象限角的集合 (3)对称角 2、已知角x 所在象限求232x x x 、、所在象限 例1、若θ为第三象限,求 32θθ、所在象限并在该象限表示出来 3、旋转角度的应用题 例1、当12点过4 1小时的时候,时钟的长短针的夹角为多少弧度? 例2、时针走过2小时40分,则分针转过的角为多少?

角概念推广优秀教案

【课题】5.1 角的概念推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实际背景意义; ⑵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2)会求指定范围内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 (3)培养观察能力和计算技能. 情感目标: (1)经历推广角的概念及随之带来的新知识的认知过程,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2)参与数学建模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 终边相同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表示和确定. 【教学设计】 (1)以丰富的生活实例为引例,引入学习新概念——角的推广; (2)在演示——观察——思维探究活动中,使学生认识、理解终边相同的角; (3)在练习——讨论中深化、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4)在反思交流中,总结知识,品味学习方法.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学习演示用具(两个硬纸条一个扣钉).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0°(1)(2)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叫做界限角,例如,0°、90°、180°、270°、360°、?90°、?270°角等都是界限角. 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5.1.1 .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⑵?210°;⑶225°;⑷?300°. 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用图钉联结两根硬纸条,将其中一根固定在OA的位置,将另一根先转动到OB的位置,然后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或逆时

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多个,它们所组成的集合为

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说明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最新《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方案-复习课程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扶风县第二高中冯海平 一、教学内容解析: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主要是运用运动观点来定义和理解角,即用角的始边和终边及旋转方向来定义任意角,从而达到对角的概念的推广。 2.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的第二节,是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个延伸和推广,主要是推广到任意角三角函数。 本节课《角的概念的推广》就起到了一个铺垫的作用。它是学习任意角的三 角函数必备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设置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为什么要推广角的概念,怎样来推广,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2)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的概念;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会判断是哪个象限角还是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 (3)类比初中所学的角的概念,以前所学角的概念是从静止的观点阐述,现在是从运动的观点阐述,进行角的概念推广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图片、视频、实物演示、动手绘制角等手段,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多媒体等手段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2)在老师的引导、及时评价下,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下,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3)通过课堂上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突破措施: 采用看图片,视频,列举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形式来理解为什么要推广角的概念?怎样来推广?这两个问题。借助电子白板和几何画板让同学做角,来感受现在的角是动态的。再用几何画板展示终边相同的角的产生过程,从而理解终边相同的角不是一个而是无数个,这些角可以组成一个集合。这样会形象直观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并且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因为在初中学习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不同,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两级分化已经形成,但普遍储备了一定感性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在初中,学生学习了角的定义,角的范围很窄。现实中存在大量的角,但无法用初中角的知识来解决,例如:五边形内角和540°,他们是知道的但无法做的。因此我们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关注整个知识的产生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再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

高一数学教案:苏教版高一数学角的概念的推广3

第二课时角的概念的推广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象限角的集合、轴线角的集合及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 轴线角的集合,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I ?复习回顾 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是如何定义的? 2?角的定义只强调了射线绕端点旋转的方向,而没有谈及射线绕端点旋转的圈数,那么射线绕端点旋转的圈数对角有无影响? 3?能否说射线绕端点旋转的圈数越多,角就越大呢? 4?如图所示的/ ABC是第一象限角吗?为什么? 指出:①在角的定义里,射线绕端点旋转的圈数影响着角的大小?②射线绕端点旋转的方向,若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旋转圈 数越多,角越大;若顺时针方向旋转,则旋转圈数越多,角越小 ?③象限角概念中强调“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这一条件 n ?例题分析 [例1]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第一步:在0。到360。内找到满足上述条件的角,即90 °、270° 第二步:写出与上述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即 S i= { 3 I3 = 90°+ k ? 360° , k€ Z} S2= { 3 |3 = 270°+ k ? 360°, k€ Z} 第三步:写出几个集合的并集,即 s= S1U 5 = { 3 |3 = 90°+ k ? 360 °, k€ Z} U { 3 |3 = 270 °+ k ? 360 ° , k €Z} ={ 3 |3 = 90°+ 2k ? 180°, k€ Z} U { 3 |3 = 90°+ (2k+ 1) ?180°, k€ Z} ={ 3 |3 = 90°+180°的偶数倍} U { 3 |3 = 90°+ 180° 的奇数倍} ={ 3 |3 = 90°+180°的整数倍} = { 3 |3 = 90°+ n ? 180°, n € Z} 能写出终边在x轴的非负半轴、非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吗? 终边在x轴非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为{x|x= k ? 360° , k€ Z},终边在x轴非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为{x|x= k ? 360°+ 180°, k€ Z}? 以上两个集合的并集代表什么特殊位置上的角的集合呢? [例2]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一360°< 3 < 720°的元素3写出来: (1) 60°(2)- 21°(3) 363° 14' 第一步: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公式写出: (1) S= { 3 |3 = 60°+ k ? 360° , k€ Z} (2) S= { 3 |3 =- 21 °+ k ? 360°, k€ Z}

兴义市天赋中学数学必修一教案4.1角的概念推广(1)

兴义市天赋中学数学必修一教案: 4.1角的概念推广(1) 教学目的: 1?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 “象限角” “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2.掌握所有与a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a角)的表示方法 3 ?体会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 表示. 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 法.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方法 方法可以选为讨论法,通过实际问题,教师抽象并通过用几何画板多媒体课件演示角的形成更加形象直观,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明确“规定”的实际意义,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 从不同角度作答,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给以表示,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复习: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 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是从图形形状来定义角,因此角的范围是[0°,360°], 这种定义称为静态定义,其弊端在于“狭隘”H 2 ?生活中很多实例会不在改范围[0°,360°] 体操运动员转体720o,跳水运动员向内、向外转体1080。 经过1小时时针、分针、秒针转了多少度? 这些例子不仅不在范围[0°,360°],而且方向不同,有必要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想想用什么办 法才能推广到任意角?(运动) 二、讲解新课: 1. 角的概念的推广 ⑴“旋转”形成角

高一数学教案下学期 4.1 角的概念的推广_0909文档

2020 高一数学教案下学期 4.1 角的概念的推广_0909文档 EDUCATION WORD

高一数学教案下学期 4.1 角的概念的推广_0909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教学目标 1.理解引入大于角和负角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正、负、零角的定义. 3.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4.理解象限角的概念、意义及其表示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正、负、零角的定义. 2.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教学用具 直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设置实例(1)用扳手拧螺母(课件);(2)跳水运动员身体旋转(视频).说明旋转第二周、第三周……,则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角,这些角显然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识范围。本节课将在已掌握~角的范围基础上,重新给出角的定义,并研究这些角的分类及记法. 2.探索研究 (1)正角、负角、零角概念 ①一条射线由原来位置,绕着它的端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转到形成的角规定为正角,如图中角;把按顺时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规定为负角,如图中的;射线没作任何旋转时,我们认为它这时也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规定为零角,与初中所学角概念一样,、,点分别叫该角的始边、终边、角顶点. ②如果把角顶点与直角坐标系原点重合,角的始边在轴的正半轴上,这时,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称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特别地,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就说该角不属于任何象限,习惯上称其为轴上角. ③我们作出,及三个角,易知,它们的终边相同。还可以看出,,的终边也是与角终边重合的,而且可以理解,与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记作.一般地,我们把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在内的一切角,记成,或写成集合形式. (2)例题分析 【例1】在~间,找出与列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定它

角的概念的推广经典练习题

4.1 角的概念的推广 【知识归纳】 一、轴线角(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 x 轴正半轴:{}0|360,k k Z αα=?∈;x 轴负半轴:{}00|360180,k k Z αα=?+∈ ; y 轴正半轴:{}00|36090,k k Z αα=?+∈; y 轴负半轴:{}00|36090,k k Z αα=?-∈或{}00|360270,k k Z αα=?+∈; x 轴:{}0|180,k k Z αα=?∈; y 轴: {}00|18090,k k Z αα=?+∈(注意区别) 所有坐标轴:{}0|90,k k Z αα=?∈。 二、象限角: 第一象限角:{}000|36036090,k k k Z αα?<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案正式版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2)理解象限角、坐标轴上的角的概念;(3)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4)能表示特殊位置(或给定区域内)的角的集合;(5)能进行简单的角的集合之间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类比初中所学的角的概念,以前所学角的概念是从静止的观点阐述,现在是从运动的观点阐述,进行角的概念推广,引入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由于角本身是一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角的概念得到推广以后,将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出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以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通过几个特殊的角,画出终边所在的位置,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关系,探索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表示;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树立运动变化观点,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对称美、运动美,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和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及判断。 难点: 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在初中,我们知道最大的角是周角,最小的角是零角;通过回忆和类比初中所学角的概念,把角的概念进行了推广;角是一个平面图形,把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后,了解象限角的概念;通过角终边的旋转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弄清楚角的表示符号,以及正负角的表示,另外还有相同终边角的集合的表示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三角板、圆规 四、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拧螺丝时,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会越拧越松,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会越拧越紧。但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两个过程中,扳手分别所组成的两个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几个同学畅谈一下,教师控制好时间,2-3分钟为宜。 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初中我们已给角下了定义,先请一个同学回忆一下当时是怎么定义的? 我们把“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是从静止的观点阐述的。 【探究新知】 如果我们从运动的观点来看,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先后用教具圆规和多媒体给学生演示:逆时针转动形成角,顺时针转动而成角,转几圈也形成角,为推广角的概念做好准备) 1.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打开课件第一版,演示正角、负角、零角的形成过程).我们规定:(板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如图(见课件)。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叫做角的始边,OB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叫α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人教版高一数学《角的概念推广(2)》精品教案

4.1 角的概念推广(二) 教学目的: 1.巩固角的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等概念,熟练掌握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象限角、区间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表示方法; 2.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象限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表示方法; 3.体会运动变化观点,逐渐学会用动态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象限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表示;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内容分析: 通过复习回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象限角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掌握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和终边不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表示以及符号语言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角的概念的推广 ⑴“旋转”形成角 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OB,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叫做角α的始边,旋转终止的射线OB叫做角α的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角α的顶点. ⑵.“正角”与“负角”“0角” 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负角,如图,以OA为始边的角α=210°,β

⑶意义 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3? 还有零角 一条射线,没有旋转 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它包括任意大小的正角、负角和零角. 2.“象限角” 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x 轴的正半轴,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终边相同的角 结论: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Z k k S ∈?+==,360| αββ 即:任何一个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 ⑷注意以下四点: (1)Z k ∈ (2) α是任意角; (3)0360?k 与α之间是“+”号, 如0360?k -30°,应看成0360?k +(-30°); (4)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二、讲解新课: 例1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度的角表示).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案1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角扩充的必要性,了解任意角的概念,与过去学习过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相区分. 2.能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表示终边相同的角,体会终边相同角的周期性. 3.能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表示象限角. 4.能用集合和数学符号表示终边满足一定条件的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角的概念的扩充,让学生体会动态与静态数学观的差异,进一步理解旋转变换的作用. 2.通过角合成的算法,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及其推广让学生体会在数学学科中,将概念的形式化、数量化的过程与方法,借此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掌握角合成的算法,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及其推广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抽象化、形式化等学科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形成任意角(正角、负角、零角)、终边相同的角、象限角的概念,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其符号表示、集合表示. 三、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方法采用教师引导下的讨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发现就概念、就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而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概念,突出数形结合思想与方法在概念形成与形式化、数量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一节体现数学的逻辑性、思想性比较强的课.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静态数学观下,按图形组合方式定义角. 师问:角是数学中最常见的基本图形之一,按图形组合的方式来看,角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成的呢? 生答: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问:不加任何描述条件,两条共端点的射线组成几个角?这两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生答:两个和为360°,0°~360°(大于等于0°且小于360°). 师问:在图上我们如何区分这两个角? 生答:标示、添加描述条件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看另一种定义方式.即,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问:两种定义方式有什么异同之处? 解答: 角组合式旋转式 边两条射线一条射线,另一边是其经过旋转变换的结果 顶点公共端点旋转中心 个数两个 范围0°~360° 思考在旋转式定义方式下,我们会产生这样的质疑: 1.一次旋转而得的角有几个? 2.两条射线一次组合产生的两个角,如何用旋转的方式表示? 3.当旋转超过一周时,如何描述旋转量? 发现静态数学观下,按“图形组合”的方式定义角的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 比较两种角的定义,发现差异,为角的概念的推广做准备. 概念形成:任意角的概念 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正角; 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当射线没有旋转时,叫做零角. 在画图时,常用带箭头的弧来表示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绝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交界职业高中杜银霞 课题:角的概念推广(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2.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3.从“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从而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设计理念: 本节主要介绍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方法可以选为讨论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作答,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给以表示,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忆: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 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角的范围是0°≤α≤360°,但其仅从图形的形状来定义角,弊端在于“狭隘”。 2.生活中很多实例会不在范围0°≤α≤360°内。 如:体操运动员转体,跳水运动员向内、向外转体 经过1小时时针、分针、秒针转了多少度? 这些例子不仅不在范围,而且方向不同,有必要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用运动的思想来研究角的概念。 二、讲解新课: 1.角的概念的推广 ⑴“旋转”形成角 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OB,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叫做角α的始边,旋转终止的射线OB叫做角α的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角α的顶点. 突出“旋转”注意:“顶点”“始边”“终边” ⑵.“正角”与“负角”“零角” 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负角,“正角”与“负角”是由旋转的方向决定的。 特别地,当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我们也认为这时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叫做零角. ⑶意义 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1°角有正负之分如:a=210°b=-150°g=660°

高一数学教案:4.1 角的概念推广(二)

课 题:4.1 角的概念推广(二) 教学目的: 1.巩固角的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等概念,熟练掌握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象限角、区间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表示方法; 2.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象限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表示方法; 3.体会运动变化观点,逐渐学会用动态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象限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表示;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通过复习回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象限角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掌握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和终边不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表示以及符号语言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角的概念的推广 ⑴“旋转”形成角 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 ,绕着它的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另一位置OB ,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 叫做角α的始边,旋转终止的射线OB 叫做角α的终边,射线的端点O 叫做角α的顶点. ⑵.“正角”与“负角”“0角” 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负 特别地,当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我们也认为这时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叫做零角.记法:角α或α∠ 可以简记成α ⑶意义 A B αO 2100 -1500 6600

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3? 还有零角 一条射线,没有旋转 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它包括任意大小的正角、负角和零角. 2.“象限角” 角的顶点合于坐标原点,角的始边合于x 轴的正半轴, 这样一来,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终边相同的角 结论:所有与 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 Z k k S ∈?+==,360| αββ 即:任何一个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⑷注意以下四点: (1)Z k ∈ (2) α是任意角; (3)0360?k 与α之间是“+”号, 如0360?k -30°,应看成0360?k +(-30°); (4)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二、讲解新课: 例1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度的角表示). 解:∵ 在0°~360°间,终边在y 轴的正半轴上的角为90°,终边在y 轴的负半轴上的角为270°, ∴终边在y 正半轴、负半轴上所有角分别是: S1={α|α=k ?360?+90?,k ∈Z};S2={α|α=k ?360?+270?,k ∈Z} 探究:怎么将二者写成统一表达式? ∵S1={α|α=k ?360?+90?,k ∈Z}={α|α=2k ?180?+90?,k ∈Z}; S2={α|α=k ?360?+270?,k ∈Z}={α|α=2k ?180?+180?+90?,k ∈Z} ={α|α=(2k+1)?180?+90?,k ∈Z};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是: S=S1 S2={α|α=2k ?180?+90?,k ∈Z} {α|α=(2k+1)?180?+90?,k ∈Z} ={α|α=180?的偶数倍+90?,k ∈Z} {α|α=180?的奇数倍+90?,k ∈Z} ={α|α=180?的整数倍+90?,k ∈Z} ={α|α=n ?180?+90?,n ∈Z} 引申:写出所有轴上角的集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