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电子教案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电子教案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电子教案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电子教案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秋季期末考试

A卷(本科试卷一)

一、选择题

型题

(一)A

1

1.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炮炙论》 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

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

3.“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阴阳交感B.阴阳的对立制约C.阴阳的互根互用

D.阴阳的消长平衡E.阴阳的相互转化

4.人体五官中的舌属“火”,这一归类主要采用下列哪一认识方法() A.比较法B.取象类比法C.推演法D.试探法E.反证法

5.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A.木B.火C.土D.金E.水

6.“藏象”一词始见于()

A.《素问》B.《灵枢》C.《类经》D.《难经》E.《伤寒杂病论》

7.“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A.肾B.肝C.心D.脾E.肺

8.脾为“气血化生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脾化生水谷精微B.脾主升清C.脾主统血D.脾为后天之本E.脾运化水液

9.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退之表现()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

10.临证对于自汗的治疗常用补气药物,其组方的理论依据是()

A.气有推动作用B.气有固摄作用C气有温煦作用D津液能载气E.津液能化气

11.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B.手少阴心经C.手厥阴心包经D手阳明大肠经E手太阳小肠经

12.气虚湿盛体质者,受邪后疾病多从()

A.寒化B.热化C.燥化D.湿化E.火化

13.具有“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六淫之邪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火邪

14.导致“气结”的情志刺激是()

A.怒B.悲C.忧D.喜E.思

15.下列除哪项之外,均与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有关()

A.刺痛 B.紫绀 C.脉细涩 D.出血色淡质稀 E.舌质紫暗

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胎传()

A.胎黄B.胎寒C.胎抽D.疮疹E.脐风

17.原病治愈后再度发作者,是()

A.卒发B.伏发C.徐发D.复发E.继发

18.疾病趋于好转或痊愈的机理是()

A.邪盛正衰B.正盛邪衰C.正虚邪恋D.邪去正虚E.邪正相持19.病人表现为眩晕、麻木、抽搐、震颤等症状的病机是()

A.内风 B.内寒 C.内湿 D.内燥 E.内火

20.在五色主病规律中,凡惊风、寒证、痛证、瘀血者多为()

A.青色 B.赤色 C.黄色 D.白色 E.黑色

21.食后腹痛泄泻,兼有面色萎黄而食少者属()

A.大肠湿热泄泻B.伤食泄泻

C.脾虚泄泻

D.脾肾阳虚泄泻E.肝郁脾虚泄泻

22.下列哪一症状是鉴别心阴虚证与心血虚证的要点()

A.心悸B.失眠C.午后潮热D.多梦E.健忘

23.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者,证属()

A.胃气虚证B.胃热证C.胃阴虚证D.胃阳虚证 E.食滞胃脘证24.“见肝之病,知其传脾,当先实脾”是属()

A.调养正气B.外避邪气 C.早期诊治D.控制病传E.未病生防

25.瘀血内停的崩漏,当用下列何种方法治疗()

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E.以补开塞型题1.某病人咳嗽,身痛3天。3天前因淋雨后出现咳嗽,头身(二)A

2

疼痛,有少量清稀的痰,恶寒,微有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该病人所感的邪气是()

A.风邪B.寒邪C.温邪D.燥邪E.风热邪气

2.某病人的面色淡白,少气懒言,怕冷,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而润,脉象沉迟无力。该病人症状产生的机理是() A.气虚B.阳虚C.阴虚D.津液不足E.精亏

3.某病人患咳嗽、胸痛、低热半年,时有咯血,盗汗,舌红少苔而干,脉象细数。其发热的病机属()

A.外感发热B.阴虚发热 C.气虚发热 D.湿温发热 E.阳明发热4.某病人胁肋胀痛灼热,时有恶心,口苦,身目发黄,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其证属()

A.肝气郁结证B.肝火上炎证C.肝胆湿热证D.脾胃湿热证E.肝阳上亢证

型题

(三)B

1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1.阴虚所致的证候是()2.阳盛所致的证候是()

A.心与肺B.心与肝C.肺与肾D.肝与肺E.脾与肺

3.在五脏关系中,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是()

4.在五脏关系中,与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关系密切的脏是()

A.善行而数变B.粘滞重浊 C.干涩伤津D.生风动血 E.传染性强

5.属于湿邪致病特点的是()6.属于疫气致病特点的是()

(四)X型题

1.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有()

A.张介宾B.吴有性C.叶桂D.赵献可E.吴瑭

2.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

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 C.阴消阳长D.事物的无限可分E.阴阳相互转化

3.下列属于“子盗母气”传变规律的是()

A.心病及肝B.肺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肾病及肺E.脾病及肝

4.具有喜润恶燥特性的内脏有()

A.胆B.肺C.脾D.胃E.肾

5.津液代谢过程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

A.肺B.脾C.肾D.肝E.心

6.七情致病最易损伤的内脏是()

A.心B.肺C.脾D.肝E.肾

7.下列哪些病机属于“气机失调”()

A.气虚B.气滞C.气陷D.气闭E.气逆

8.下列哪些脉象均可见之于虚证()

A.紧脉B.促脉C.缓脉D.代脉E.弦脉

9.脾气下陷证可见到下列哪些症状()

A.腹部坠胀B.内脏下垂 C.头晕目眩D.少气乏力 E.脉虚或弱10.在养生学中,属于“养形”的有()

A.修性怡神B.听音乐C.调饮食D.节劳逸E.勤锻炼

二、词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阴阳交感2.津血同源3.辨证求因4.内生五邪5.假神

三、填空题(每小题1空1分,共10分)

1.中医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两个方面是最基本的特点。

2.唐朝王冰用()方法治疗阴虚所致的虚热证。

3.五行中火的“所胜”之母是()。

4.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5.血对气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6.湿邪的粘滞性表现在症状的粘腻和()两个方面。

7.气和津液关系失调的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

8.小儿在病理上具有()的特点。

9.表证是以()为辨证的依据。

10.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何谓五行相生?其顺序是什么?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2.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影响其因素有哪些?3.何谓疫气?疫气有何性质和致病特点?4.何谓火热内生?其主要病机有哪些?5.诊脉有何临床意义?

五、论述题(1题,10分)

1.以脾胃关系为例,论述称脾胃为后天之本的道理。

B卷(本科试卷二)

一、选择题(一)A

型题

1

1.集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

C.《难经》

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

2.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处方规范著作是()

A《太平圣惠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普剂方》D《千金要方》E 《医方集解》

3.属阳的味是()

A.酸B.辛C.苦D.咸E.涩

4.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的()

A.取象类比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D.试探法E.反证法

5.佐金平木法的适应证是()

A.肝旺脾虚证B.肝火犯肺证C.心肝火热证D.脾肾阳虚证E.心肾不变证

6.肺主气的核心功能是()

A.主气的生成B.主呼吸C.调节气机D.主宣发E.助心行血

7.能调节女子月经、排卵和男子泄精功能的是()

A.心肾B.肝肾C.脾肾D.肺肾E.肝肺

8.下列哪一脏与血液循行没有直接的关系()

A.心B.肺C.肾D.脾E.肝

9.循行于后背正中线并过头顶的经脉是()

A.足太阳膀胱经B.督脉C.冲D.任脉E.足少阳胆经

10.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A.督脉B.冲脉C.任脉D.带脉E.跷脉

11.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气是()

A.元气B.宗气C.卫气D.营气E.精气

12.体质是指人体的()

A.身体素质B.心理素质 C.身心特性D.遗传特质 E.形态特征13.六淫中最易“生风动血”的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火邪

14.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

A.胀痛B.重痛C.灼痛D.掣痛E.刺痛

15.结石阻滞不通的临床表现为()

A.隐痛B.绞痛C.空痛D.灼痛E.冷痛

16.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阴阳偏衰以哪脏为关键()

A.心B.肝C.脾D.肺E.肾

17.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畅时,称为()

A.气闭B.气滞C.气逆D.气陷E.气脱

18.下列哪项不属于“风气内动”病机()

A.风邪外袭B.热极生风 C.肝阳化风D.血虚生风 E.阴虚风动19.阳虚久病,突发喷嚏连连,多为()

A.阳气回复B.新感外邪C.阳气衰败D.阳气亡失E.虚阳上越

20.寸口位于()

A.头侧太阳穴处B.颈部人迎处

C.手腕掌后桡动脉搏动处

D.腹股沟动脉处E.脚背趺阳脉处

21.下列哪一项是气虚证和血虚证都可见到的临床表现()

A.月经量少色淡B倦怠乏力自汗C手足麻木枸挛D面色淡白,头晕目眩E.脉细

22.咳嗽,痰稠色黄,伴有发热恶风的症状,可以辨属下列何证() A.风寒束肺证B.肺气虚证C.风热犯肺证D.热邪壅肺证E.痰湿阻肺证

23.病人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者,属于()

A.传经B.直中C.合病D.并病E.越经传

24.以下适宜于“塞因塞用”治法的病症是()

A.食积腹泻B.血瘀崩漏C.气滞腹胀D.脾虚泄泻 E.阴虚便秘25.“寒者热之”之法的适应证是()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E.真热假寒证

(二)A

型题

2

1.病人高热3天,体温在39~40℃之间波动,面红耳赤,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呼吸气促,尿少色黄,大便干燥,脉舌红苔黄而干,脉洪数。其病机是()

A.阴偏盛B.阳偏盛C.阳胜则阴病D.阴胜则阳病E.阳损及阴2.某患儿3岁,阵发性腹痛月余,面色萎黄,略显消瘦,有时喜食生米、茶叶等异物。其腹痛的原因可能是()

A.寒犯肠胃B.内伤饮食C.肠道蛔虫D.瘀血阻滞 E.脾肾阳虚

3.病人罗某,臀部疮疡5日,查见局部红肿高突、灼痛,根盘紧缩,按之边硬顶软。其疮疡属()

A.阳证有脓B.阳证无脓 C.阴证有脓D.阴证无脓 E.疮疡即将内陷

4.某病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2天,有少量汗出,口微渴,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舌黄薄黄,脉象浮数。其证属()

A.卫分证 B.气分证 C.营分证 D.血分实热证 E.血分虚热证型题

(三)B

1

A.酸B.苦C.涩D.辛E.咸

1.药味阴阳属性划分,属阳的味是()

2.药味五行属性归类时,属于“水”的味是()

A.心B.肺C.脾D.肝E.肾

3.在呼吸运动中,“气之主”是()4.在呼吸运动中,“气之根”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

5.具有干涩伤津特征的邪气是()6.最易引起疮疡的邪气是()

(四)X型题

1.在中药学发展中贡献突出的医家有()

A.张机B.陶弘景C.苏敬 D.唐慎微 E.李时珍

2.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原理确定的治法是()

A.热者寒之B.阴中求阳 C.阴病治阳 D.寒者热之 E.阳中求阴

3.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属于“反向相克致病”的有()

A.肝病及脾B.肝病及肺 C.脾病及肾 D.肺病及肝 E.心病及肾

4.肝疏泄气机促进脾胃消化功能的生理基础是()

A.协助脾升胃降B调畅精神情志C调理气血D分泌及排泄胆汁E.影响水液代谢

5.卫气的生理功能有()

A.温煦作用B.控制汗孔开阖C.卫外御邪D.助肺呼吸E.化血作用

6.六淫中属阳的邪气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 D.暑邪E.火邪

7.“津伤化燥”病机最易发生的内脏是()

A.肺 B.脾 C.胃D.大肠 E.小肠

8.正常脉象的特点是()

A.不浮不沉 B.节律整齐 C.有胃气 D.有神气 E.有根

9.下列哪些症状可见于食滞胃脘证()

A.胃脘刺痛 B.厌食嗳腐 C.泻下臭秽 D.舌苔厚腻 E.齿龈红肿

10.下列属于逆治法的有()

A.塞因塞用 B.虚则补之 C.热者寒之 D.通因通用 E.实则泻之

二、词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五行相2.体质3.痰饮4.正气5.癃闭

三、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本草纲目》采用()法将收载的药物分为16部62类。

2.中药学将人体具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

3.五行学说对事物进行属性归类主要有()两种方法。

4.经络是()的总称。5.体质是通过人体()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

6.先天性致病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7.实的病机是指以()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

8.了解病人食欲食量变化,对判断其()及疾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9.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机体()所表现的证候。

10.因时制宜,是根据()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药物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用阴阳学说解释病理有哪些主要内容?2.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几方面?3.何谓七情?七情致病特点是什么?4.何谓发病?发病的主要类型及影响因素有哪些?5.何谓失眠?如何鉴别不同原因所致的失眠?五、论述题(1题,10分)

1.简述气的生理功能及其意义。

附3:中药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

A卷(硕士研究生试卷一)

一、选择题(一)A

型题

1

1.下列哪部论著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要方》D.《中藏经》E.《诸病源候论》

2.首倡药物“归经”理论的医家是()

A.张机 B.孙思邈 C.刘完素 D.张元素

E.李时珍

3.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处方规范论著是()

A《太平圣惠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普济方》D《千金要方》E《医方集解》

4.“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5.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6.在药物的性味阴阳属性划分中,属于阳的味是()

A.酸 B.苦 C.淡 D.咸

E.涩

7.根据五行学说的相关理论,下列不属肝病诊断依据的是() A.面见青色 B.喜食酸味 C.烦躁易怒D.目赤肿痛 E.洪脉8.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相乘 B.反侮 C.母病及子 D.相克

E.子病犯母

9.五脏中主升清的脏是指()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0.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的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胆

E.膀胱

11.具有温煦、御邪、控制汗孔等功能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12.头痛位于枕部者,病位在下列哪一经()

A.少阳经 B.厥阴经 C.足太阳经 D.手太阳经

E.阳明经

13.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的体质为()

A.阴阳平和质 B.偏阴质 C.偏阳质 D.肝郁质 E.阳虚质

14.既有季节特点,又不受季节限制,常为外邪伤人先导的邪气是

()

A.热邪 B.湿邪 C.疫气 D.风邪 E.寒邪15.在六淫邪气中,最易致痛的邪气是()

A.热邪 B.湿邪 C.寒邪 D.燥邪 E.火邪16.过食甘味食物可致()

A.肺盛乘肝 B.肝盛乘脾 C.脾盛乘肾 D.肾盛乘心 E.心盛乘肺

17.阳偏盛的病机所致证候是()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E.真寒假热证

18.症见精神不振,思维迟钝,肢体倦怠者,属于()

A.得神 B.少神 C.失神 D.假神 E.神志错乱

19.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色是()

A.淡红舌 B.淡白舌 C.红舌 D.绛舌 E.青紫舌

20.病人泄泻3年余,每逢心情不愉快时病情加重,腹痛即泄,泄后痛止。此为()

A.脾虚泄泻 B.食积泄泻 C.肾虚泄泻 D.肝郁乘脾泄E.大肠湿热泻

21.脉体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者,属()

A.实脉 B.浮脉 C.弦脉 D.洪脉 E.数脉

22.病人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有汗出,脉象浮而无力者,其证属()

A.表寒证 B.表热证 C.表实证 D.表虚证 E.太阳伤寒证

23.下列除哪一项之外,都可作为阳虚证的辨证依据()

A.面色淡白 B.畏寒肢冷 C.舌红少苔而干 D.小便清长 E.大便溏泄

24.下列哪一症状可见于热邪壅肺证()

A.咳痰色黄 B.舌淡苔白腻 C.恶寒发热 D.脉象濡缓 E.大便溏稀

25.病人胃脘绵绵冷痛3年,时发时止,喜温喜按,不时呕吐清水,口淡不渴,舌质淡嫩,脉沉迟无力。此人证属()

A.胃寒证 B.胃阳虚证 C.胃腑气滞证 D.胃气虚证 E.胃阴不足证

26.某病人遗精3年,时轻时重,伴有腰酸困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盗汗,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而干,脉象细数。其证属() A.心肾不交证 B.脾肾阳虚证 C.肝肾阴虚证 D.肾阴虚证E.肾阳虚证

27.外感病发病即见三阴经病证,其传变规律属于()

A.循经传 B.表里传 C.直中 D.合病

E.并病

28.《内经》说:“能毒者以厚药,不能毒者以薄药”,其精神属于

()

A.审因论治 B.辨证求因 C.因时制宜 D.因地制宜E.因人制宜

29.塞因塞用治法的适应证是()

A.实中夹虚证 B.虚中夹实证 C虚实并重证 D.真实假虚证E.真虚假实证

30.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应当是()

A. 肾中精气的盛衰 B.心肺的功能状态 C.脾胃运化功

能的强弱

D.精神情志活动E.脾、肾功能状态

(二)B

型题

1

A.《新修本草》 B.《本草拾遗》 C.《食疗本草》

D.《经史证类本草》 E.《海药本草》

1.开创世界药物著作图文对照方法先例的是()

2.唐慎微所著的有重要文献价值的论著是()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E.寒热错杂证

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适应证是()

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适应证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具有喜润恶燥特性的脏是()6.具有喜燥恶湿特性的脏是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7.具有易伤阳气,以及重浊、粘滞之性的邪气是()

8.具有易伤阳气,以及凝滞、收引之性的邪气是()

A.皮肤干燥,瘙痒落屑 B.肢体麻木,手足拘挛 C.消瘦,潮热,筋脉拘挛 D.高热,神昏,痉厥,抽搐 E.眩晕震颤,昏仆抽搐

9.血虚生风可见()10.肝阳化风可见()

(三)X型题

1.在中药学发展中贡献突出的医家有()

A.张机 B.陶弘景 C.李勣 D.唐慎微

E.李时珍

2.“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

A.生化作用

B.收敛作用

C.滋润作用

D.受纳作用

E.承载作用

3.下列哪几条经脉起、止于目的内外眦()

A.足太阳膀胱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阳胆经

E.手少阳三焦经

4.体质主要表现在()

A.形态结构的差异

B.生理功能的差异

C.心理特征的差异

《中医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1.刺痛多因?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血虚 E.气虚 ()2.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A.《伤寒论》 B.《难经》 C.《黄帝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3.下列选项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都不是 ()4. “阴在,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阴阳什么关系的高度概括?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根据五行相侮的规律,下列哪项可能会侮“金”?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7.阴阳在一定围的消长保持动态平衡称为? A.阴阳离决 B.阴平阳秘 C.阴阳对立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8.中医“五官”中什么“五行”属“火”? A. 口 B.舌 C. 目 D.鼻 E.耳()9.中医总结“五行”中“木”的特性为? A.稼穑 B.炎上 C. 曲直 D.从革 E.润下 ()10.下列“五行”相生关系错误的是? A.木生火 B.水生木 C. 土生木 D.金生水 E.火生土 ()11.下列“五行”相克关系错误的是? A.木克土 B.火克水 C. 水克火 D.金克木 E.土克水 ()12.“后天之本”是指?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3.五脏中“五行”属“木”的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阳脉之海”? A.任脉 B.督脉 C. 冲脉 D.带脉 E.阳跷脉 ()17.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 A.胃 B.胆 C. 脉 D.骨 E.髓 ()18.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 A.阴邪 B.易伤阳气 C. 凝滞,主痛 D.收引 E.以上均是 ()19.以下情志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 A.怒则气上 B.喜则气消 C. 思则气结 D.恐则气下 E.惊则气乱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电子教案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 年秋季期末考试 A卷(本科试卷一) 一、选择题 (一) A1型题 1.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炮炙论》 D .《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 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 .《炮炙论》 C.《新修本草》 D .《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 3.“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 .阴阳交感 B .阴阳的对立制约 C .阴阳的互根互用 D.阴阳的消长平衡 E .阴阳的相互转化 4.人体五官中的舌属“火”,这一归类主要采用下列哪一认识方法() A.比较法 B .取象类比法 C.推演法 D .试探法 E.反证法 5.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A.木B.火C.土 D .金E.水 6.“藏象”一词始见于() A.《素问》 B .《灵枢》C.《类经》D.《难经》E.《伤寒杂病论》

7.“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A.肾B.肝C.心 D .脾E.肺 8.脾为“气血化生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脾化生水谷精微 B .脾主升清 C.脾主统血 D .脾为后天之本 E.脾运化水液 9.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退之表现()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 .固摄作用 10.临证对于自汗的治疗常用补气药物,其组方的理论依据是() A.气有推动作用 B.气有固摄作用 C 气有温煦作用 D 津液能载气 E.津液能化气 11.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12.气虚湿盛体质者,受邪后疾病多从() A.寒化B.热化C.燥化 D .湿化E.火化 13.具有“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六淫之邪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 D .暑邪E.火邪 14.导致“气结”的情志刺激是() A.怒B.悲C.忧 D .喜

00541语言学概论 简答题分析题 笔记小抄

30.以下面几个组合为例,说明消除歧义的常用方法。 烤红薯我想起来了鸡不吃了 33.利用以下材料分析什么是变音类型中的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33.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①分[f?n]+配[p‘ei]→分配[f?m p‘ei] ②喇[lA]+叭[pA]→喇叭[1A b?] ③豆[t?u]+腐[fu]→豆腐[t?uf] 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 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 ⑥in[in](在……上)+bed[bed](床)→in bed[im bed] A.同化:①⑤⑥ B.异化:④ C.弱化:② D.脱落:③ 30.请先将下表绘制在答题卡上,用汉语拼音为汉字注音并分析其音节结构(填表) 31.按照传统“六书”理论,分析下面汉字的结构: 33.比较和归纳下列汉语普通话音节和英语音节在音节类型上的异同。

34.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断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在语音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A.想起来了 B.北京人多 33.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将下列复合词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34.用义素分析法的矩阵图分析和描写“叔叔、舅舅、姑姑、婶婶”这组亲属词语的语义差别。在答题纸上列表作答。 30.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走了员工好吗胖乎乎朋友 答:成词语素:走了好吗胖 不定位语素:走员工好胖朋友 32.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 答:吃食堂喝开水写文章飘雪花涂蜡笔读课文 (住所)(受事)(结果)(随事)(工具)(受事)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概论 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发展。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 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共收载多少种药品? 答: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是《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共载药850种。 6、什么是阴阳、五行? 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 ③阴阳互根互用; 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④用于疾病的诊断;⑤用于疾病的防治; ⑥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②五行的相生、相克; 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③用于疾病的诊断;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答: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精化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括为肾阴肾阳,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阴;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所以称“肾为人体先天之本”。 12、五脏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合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合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上系于喉、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合胃、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 (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A)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 )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教育学简答题汇总(双面打印小抄)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校的产生?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古代学校教育特点?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森严的等级性.三,学校的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确的保守性.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3.现代教育的特点?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4.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 5.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一,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二,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三,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政治制约 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二,政治决 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四,教育相对 于政治经济制度.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一培养合格公 民,造就政治人才.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三 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8.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一,教育是实现 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二,教育是科学知 识再生产的手段.三,人力资本理论. 9.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一教育不 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提供的条件而盲目发展,生 产力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 水平和质量.二教育也不能脱离了生产力发展 的需要而加速或滞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需 要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需要.三,如果教育的发 展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需要改造的是教 育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10.生产力如何对教育起决定作用?一生产力 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二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三生产 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 制约作用.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 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11.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一,教育能完 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 制化.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四,教育 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一,教育是社会文化得 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二,教育是促进社 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三,教育是社 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身心发展 1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 发展的不均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 互补性. 17.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形式?个体 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表现在 两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 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发展不均衡的二是 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18.遗传的意义?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 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二 遗传素质是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 响作用.三遗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是不能忽 视. 19.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一为个体的发展 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二,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三,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 被动的. 2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 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二,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三,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四,学 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 功能. 第六章课程 32.制定课程的理论依据?人本主义与社会再 造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影响. 33.学科课程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一.它以 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能 最大程度地保证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 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二,它符合学校特 定任务的要求,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曾经接受过 学科的训练,适合于教师组织教材的特长.三, 按科目组织课程易于编订教材,可以使学习材 料清楚地列出,并且易于评价.缺点:一,学校 在课程中逐渐形成传统之后,对纳入课程的新 科目往往作出抗拒或排斥,以至于对课程改革 造成障碍.二,因为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课程 的编制以学科为中心,只重视对成人生活的分 析和准备,容易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常常 会把非学科的知识排除在课程之外,在进行学 习时,远离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不利于学生与 实际的社会生活联系,不易唤起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阻碍了他们 的全面发展.三,学科课程把知识切割成零碎 而孤立的科目,忽视了生活是一个整体,使学 习者很难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不利于学 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也与当代科学高度分化 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不相适应.四,它常常忽略 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 习惯于被动的学习方式,偏重记忆而忽视理解, 教师也习惯于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很少关注 问题解决和知识的获得过程. 第七章教学(上) 38.教学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 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和 谐发展.39.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规律性/ 必然联系/本质联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 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 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掌握知识与发展 智力相统一(关系: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 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 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教学过 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 动性相结合. 40.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与地位(老师主导作 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 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发 展,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关系. 41.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主要体现?一教师决定 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 还引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二还对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式与学习态度发挥着作 用.三还影响着学生的个体以及人生观,世界 观的形成. 42.教学过程结构?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3.运用教学过程应注意?视具体情况灵活运 用.不要割裂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阶段 对整体的功用. 44.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 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李杲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E.刘完素 ()2.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 A.胃 B.胆 C. 脉 D.骨 E.髓 ()3.刺痛多因?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血虚 E.气虚 ()4.“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阴阳什么关系破坏的结果?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气机基本形式是? A.升 B.降 C.出 D.入 E.以上均是 ()7.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中医“五官”在“五行”中属“木”的是? A. 口 B.舌 C. 目 D.鼻 E.耳 ()9.中医总结“五行”中“金”的特性为? A.稼穑 B.炎上 C. 曲直 D.从革 E.润下 ()10.属于中焦的脏腑为 A.心肺 B.脾胃 C. 肝胃 D.肝肾 E.肾与大肠 ()11.以下哪个描述属于阳的属性 A.下降的 B.寒冷的 C. 内守的 D.抑制的 E.剧烈运动的 ()12.金元四大家不包括? A.李杲 B.张从正 C. 刘完素 D.张仲景 E.朱震亨 ()1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以上均是 ()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阴脉之海”? A.任脉 B.督脉 C. 冲脉 D.带脉 E.阳跷脉 ()17.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A.《伤寒论》 B.《难经》 C.《黄帝内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小抄全

1.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 2.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3.业务性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 4.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 5.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 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主体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 7.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营利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制度。 8.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 9.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 10.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 11.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 12.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 13.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 14.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 15.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16.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17.会计科目设计步骤:就是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根据每一类经济业务性质和核算内容确定会计科目的性质和名称,规定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进行会计科目的编号。 18.会计科目分类:就是按照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19.会计科目设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要素分类项目设置会计科目。 20.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 21.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是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使用范围、核算内容、经济用途、核算方法、主要会计事项的处理等进行的文字表述。 22.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结合的形式。 23.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 24.会计账簿: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于连续、系统、分类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 25.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已发生或业已完成的会计凭证。 26.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27.序时账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28.分类账簿: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29.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30.联合账簿:将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账。 31.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 32.会计循环:从经济业务发生起,直到编制出会计报表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也即企业周而复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33.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是时点报表,是静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4.利润表:又称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月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5.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其是时期报表,是动态报表,是年度报表、是对外报表。 36.内部报表:是为企业各管理部门提供的报表。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分析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37.货币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38.备用金:财会部门按企业有关制度的规定,拨付给所属报账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业务与职能管理部门,用于零售找零、收购零星商品物资或日常业务零星开支的备用现金。39.未达账项: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关系,使得企业和银行一方入账另一方尚未入 账的款项。 40.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外的货币资金。 41.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库存 的、加工中的和在途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委托加工材 料、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 42.永续盘存法:也称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其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分类账, 逐日逐笔地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金额、发出的数量,能够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并 从账面上求出期末结存金额。 43.实地盘存法:也称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它在平时只记录存货收入的数量和 金额,不记录发出的数量和金额,期末通过实地盘点来确定存货的实际结存数量,并据 以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和当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44.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 现净值计价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时,期末存货按 成本计价。 45.低值易耗品: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的那部分用具和设备。 46.产品生产成本:工业企业为了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它一 般包括三部分内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劳动资料磨损转移价值和 劳动者为自己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47.实际成本会计制度: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成本计算的会计制度,它 强调在“实际费用”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计算和管理。 48.计划成本会计制度:事前根据产品所需各项材料和劳动的数量与计划计算出产品的 计划成本,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制度。 49.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将产品生产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产品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主要包括制订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以 及分析成本差异等内容。 50.标准成本:称为目标成本,它是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测定制订的。 它是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方面的标准消耗量结合可行的标 准价格制订的。 51.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 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按照投资对象的可变现性和目的的不同,投资可分为短期投 资和长期投资。 52.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将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相比较,当市价低于 成本时按市价计价,当市价高于成本时则按成本计价,并将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一种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 5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是指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登记“长期股权投 资” 账户的依据,投资金额不受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的影响。 54.长期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金额要随被投资单位的盈亏状况 进行相应调整,以完整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实际权益。 55.固定资产卡片:是为了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而开设的固定资产专用明细账,它 相当于固定资产的三级账。 56.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 余情况的账簿。 57.责任会计:是一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通过它,企业能有效地控制各责任中心的职 责履行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和正确地反映、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实际经营业绩。 58.责任中心:是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责任中心 的基本特征是责、权、利相统一。 59.贡献毛益:是毛利额减去直接费用后的差额。这里的直接费用是指那些由于特定部 门的业务所引起,能直接归属于该部门并能为该部门所控制的费用。 60.剩余收益: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最低预期收益的部分。剩余收益的计算公 式为: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预期收益=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最低预期报酬率。 61.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其可控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为内容编制的预 算。它既是责任中心的努力目标和控制依据,又是考核责任中心业绩的标准。 62.可控成本:是责任中心自身能够控制的各种耗费。它是相对于不可控成本而言的, 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63.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 和规划。 64.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合格的 会计师负责设计。 65.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 66.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 来承担设计任务。 67.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 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 68.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 69.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 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70.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 书面文件。 71.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 计凭证。 72.日记账:序时账簿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 账簿,故也称日记账。 73.分类账簿:指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74.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 登记的账簿。 75.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 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76.货币资金: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 77.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 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 78.投资:是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 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79.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 资。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和短期其他投资。 80.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 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8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 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 82.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不含一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 包括长期股票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 83.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84.债券契约:是明确债券持有者与发行企业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对债 券发行企业的各种限制条款及保护债券持有者利益的措施。 85.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 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86.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87.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银行借款等形 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88.成本:是指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 89.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成本资料以及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 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 90.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 行审核、控制,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 预算的执行。 91.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 92.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 成果、现金流通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93.会议设计: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如今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 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但只适用于政府部门。 94.设计方案:是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具体可分为 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 95.全面设计: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 的企业里需要进行。 96.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 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和修订性。 97.设计思路: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行动准则。 98.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功过的只能部门,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 会计人员组成 99.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负责, 并相应地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对等。 100.适应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规

中医学基础(一)自考试题 (3)

. 浙江省2004年1月自考中医学基础(一)试题 课程代码:0293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20分) 1.下列何项属阳消阴长( )。 A.由春及夏 B.由冬及春 C.由秋及冬 D.由冷变热 2.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 3.大怒导致咳血是( )。 A.木克金 B.木乘金 C.木侮金 D.金侮木 4.五脏六腑之华盖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5.下列何项不属“肾气不固”( )。 A.滑精 B.脱肛 C.遗尿 D.大便滑脱 6.“孤府”是指( )。 A.胆 B.胃 C.大肠 D.小肠 7.血液生成与哪个脏关系最密切( )。 A.心 B.肝 C.脾 D.肺 8.手足同名阳经的相交处是( )。 A.手部 B.足部 C.头部 D.胸腹部 9.《素问·热论》曰“先夏至日者”为( )。 A.病温 B.病暑 C.阴暑 D.阳暑 10.六淫七情中具有收引闭合特性的是( )。 A.湿惊 B.寒思 C.寒惊 D.湿思 11.瘀血致病的特点是( )。 A.疼痛肿块 B.紫绀出血 C.舌质紫暗 D.以上都是 12.外感热病热盛伤津属( )。 A.真实假虚证 B.因实转虚证 C.虚中夹实证 D.实中夹虚证 13.下列何项不属治则( )。 A.三因制宜 B.以热治热

C.调整阴阳 D.扶正祛邪 14.瘀血崩漏应该运用( )。 A.先补后攻 B.先攻后补 C.攻补兼施 D.健脾摄血 15.不寐的病位在:( )。 A.心 B.肝 C.脾 D.肺 16.虚脉的形象是:( )。 A.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B.沉细而软,应指无力 C.极细极软,似有似无 D.脉体加线,软弱无力 17.阳盛格阴是:( )。 A.表寒里热证 B.热证转寒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18.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A.形体消瘦 B.形寒肢冷 C.冷汗淋漓 D.脉细舌净 19.经常眩晕,神疲乏力,胁痛如刺而拒按,舌淡嫩有瘀斑,脉涩无力,拟诊为:( )。 A.气滞血瘀 B.气虚血瘀 C.血虚挟瘀 D.气血两虚 20.口干、尿少、便干、咯痰粘稠且量少难出,此属:( )。 A.风热犯肺 B.痰热阻肺 C.肺阴亏损 D.燥邪伤肺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医学整体观包括哪两个内容( )。 A.天人合一 B.天人相应 C.形神相合 D.人是有机整体 E.人禀天地之气生 2.事物组成阴阳,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 A.相互对立 B.相互影响 C.相互关联 D.同类性质 E.相互类同 3.属心之体、窍是( )。 A.筋 B.脉 C.口 D.唇 E.舌 4.宗气不足主要病变的脏腑是( )。 A.心 B.肺 C.肝胆 D.脾胃 E.肾 5.在足小趾端相交接的经脉是( )。 A.肾经 B.肝经 C.脾经 D.胃经 E.膀胱经 6.气的哪两种病变可形成瘀血( )。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 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 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疫气说的医家就是 A.吴鞠通 B.吴又可 C.叶天上 D.薛生白 2.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3.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就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4.下列属土的就是 A.目B、舌C、口 D.鼻 5.以下何种说法错误 A.舌为心之苗 B.汗为心之液 C.血为心之府 D.喜为心之志 6.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就是 A.肝B、肺 C.脾 D.心 7.“水谷之海”就是指 A.小肠 B.胃 C.脾 D.肝 8.“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就是 A.津血同源 B.汗为心之液 C.精血同源 D.肝肾同源 9.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就是 A.心阳B、肺气C、脾气D、肾阳 10、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的奇经就是 A.冲脉、任脉、带脉 B.督脉、任脉、冲脉 C.任脉、督脉、带脉 D.督脉、冲脉、带脉 11.既能耗气伤津,又能生风动血的邪气就是 A.风 B.暑 C.燥 D.火 12.下列何项不属于劳逸损伤( ) A.劳力过度 B.饮食过度 C.安逸过度 D.劳神过度 13.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就是( ) A.阴阳亡失 B.阴阳互损 C.阴阳偏衰 D.阴阳格拒 1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于治疗( ) A.虚寒证 B.虚热证 C.实热证 D.阴损及阳证 15.阴虚火旺与虚阳浮越除以下何症相似外,其它都不同( ) A.面色赤 B.四肢寒温 C.舌象 D.脉象 16.用不轻不重指力持脉“委曲求之”叫做( ) A.总按 B.单按 C.寻 D.举 17.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 ) A.动脉 B.长脉 C.滑脉 D.数脉 18.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 A.食积 B.气滞 C.水停 D.内燥 19.下述哪些不就是表证的特点( ) 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恶寒发热并见 20.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其头痛的症状特点就是( ) A.头晕胀痛 B.头晕健忘 C.头痛剧烈 D.头痛绵绵

现代教育原理小抄简答题

简答题 2.我国新课程与现行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根本区别。 (1)现行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2分) (2)新课程是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2分) (3)新课程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2分) 3,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与指定领域内容。 作用: (1)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分) (2)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1分) (3)可以形成学生服务的意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分) 指定领域内容: (1)研究性学习(1分)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1分) (3)信息技术教育(0.5分) (4)劳动与技术教育(0.5分) 2.终身教育体系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有: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分)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2分)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分)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性和教育的组织。(2分) 2.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2分)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1分) (3)部分课程内容陈[日;(1分) (4)课程结构过于单—‘,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教育和社会实际;(1分) (5)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分) (6)课程评价基本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1分) (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杆发展的需求等等。(1分) 2.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有哪些? 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包括: 首先,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晦涩、陈旧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3分) 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3分) 再次,放弃以往对课程内容进行统一尺度的界定,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 1.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体表现有哪些? 答: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有多方面的表现:①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②教育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授者。③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④教育者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⑤教育者也是一 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简述教育的本质特征。 答:教育的本质特征有:①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