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宅一生与川久保玲解构主义风格分析

三宅一生与川久保玲解构主义风格分析

三宅一生与川久保玲解构主义风格分析
三宅一生与川久保玲解构主义风格分析

万方数据

与三宅一生相比,川I久保玲的生长环境要显得优越得多。1942年10月她出生于东京一个大学教授之家,从小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在一家面料公司上班,1967年独立成为服装设计师,1973年成立了一个服饰品牌Comme,1975年。在东京举行首次的女装发表会。1978年这个品牌开始有男装,称为Homme。这个时期,她以不对称、曲面状的前卫服饰风格闻名,受到许多时尚界人士的喜爱。

1981年,川久保玲第一次在巴黎时装展举行发表会,此时她开始受到全球时装界的注目。隔年,她设计了“乞丐装”(如图),从此宽松、刻意的立体化、破碎、不对称、不显露身材的服装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一场发表会的设计灵感来自日本美学中的不规则和缺陷文化。她的创作概念和特色引起了不少时尚评论家的争议,也带动了后进设计师的服饰设计。

日本的知名服装设计师当中,川久保玲是少数几个未曾到国外留学,而且未曾主修过服装设计的特殊设计师。三宅一生的作品被称之为东方遭遇西方的结果,相比之下,川久保玲的作品受西方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二、采用的色彩的侧重点不同,表现氛围、基调各异

川久保玲擅长使用低彩度的

布料来构成特殊的服饰,其中有

许多是单件同一色调的设计,特

别是黑色可说是她的代表颜色。

她形容黑色是令人舒服的、力量

的和富于表情的。在1981年川久

保玲巴黎的首度发布会上,设计

出大的黑色方块的服装,用古怪

的妆容和不整洁的发型将模特进

行丑化,背景音乐更是以一曲狩

猎的哀歌作为开场。当时川久保

玲采用折叠的机织面料、皱缩扭

曲制成的服装款式,打破了那一

时代欧洲对流行时装的审美观。

所采用的模特也非身材、面容较

好,而是带着一股阴郁、哀愁气

质的模特,以奇异的妆容、杂乱的头发走上T型台,其另类作风令在场的时尚界和媒体皆为之震撼。隔年,推出了更令人惊讶的

作品——乞丐装(如图),整体的设计没有丝毫亮度的色彩,呈现出暗沉的色调、带有破洞的衣服面料、宽垮松懈的结构线条,勾勒出贫穷、苦难、邋遢的氛围。在细节处理上,她使用颠倒错乱的121袋,不强调肩线的手法,而注重层层相叠的多层次组合,有意体现不平衡感和下坠感,布料呈现出仿佛被撕开般的怪异,服装也随之变得风格难测,甚至颇有仙风道骨之感。与其它品牌的华丽、精致形成强烈的对比。

“乞丐装”的设计,震动着人们固有的服装观念。她的设计独立自我:领子袖子歪斜,里缝内衬暴露,立体几何模式,不对称的创意裁减,利落的线条与忧郁的色调……服装已上升到意识形态上的美感。

三宅一生的作品选择的设计色彩不拘一格,外观造型自由奔放,从中可以看到他理想主义、乐天派和充满挑战的个性,他的作品常常来自未知的源泉,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他设计的服装形态差异很大,但总是充满个性的灵光,带着无拘无束的解放感。三宅一生极具艺术家的精神与气质,他将服装中的艺术属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将服装设计的领域扩展到了一个前人从未涉足的范围。他的设计作品充满了对比之美,生动的配色,正如自然的色调一般,布料的弹性运用,在走路时亦能显出身形。

一三、外形轮廓,面料选择

川久保玲注重在外形上下功夫,1997年的春夏时装发布会。曾推出一季主题为“DressMeetsBody”的服装,意思是将服装和身体融合为一,结合成一种新的外型轮廓。她打破了时装界的一贯模式,保留多余的布料,随意留着,使衣服呈现出宽松肥大的效果。“体形造就服装,服装改变体形”,是川久保玲重新为服装视觉空间下的定义。一款名为“Lumps块状填充物”的女性

116背部和臀部具有凸起填充物的格子连衣裙让人们感觉到像是模特的背部有着巨大的肿瘤;或是前身的巨大鼓包使得模特看起来像是怀孕的孕妇;又或是在上半身的前后结构中都填充鼓包唯独突出腰部的线条,下半身也同样地进行前后结构填充只突出臀部以

下的曲线来试图改变女性的体形等。所有这些创意使人们感受到她的设计具有对传统的反叛和对常规的破坏、肢解。

三宅一生则强调简洁,“一块布就是我的出发点”,三宅一生在从事服装设计开始就一直尝试用一块布作为出发点,开始自

由变换的设计。三宅早期就尝试过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精确计算,

将一块布制作成简单的一体成型的桶筒型服饰。这类衣服以不浪费为原则,通过计算机精确计算,使服装的全身上下都只用一块布来完成,而且衣服的边缘不脱线,这也充分展示了一块布的无限性。衣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状,再加上两个袖子。这样做成的桶形衣服,紧贴皮肤,不产生任何的边角料,更不会产生对材料的浪费。

三宅一生的作品更着重在所采用的材料的设计上。每次设计与制作之前,总是与布料寸步不离,把它裹在、披挂在自己身上,感觉它、理解它。他说:“我总是闭上眼,等织物告诉我应去做什么。”他对布料的要求近乎苛刻,让布料商甚至自己亲自

进行上百次的加工和改进实在是司空见惯。因而他设计的布料总是出人意料,有着神奇的效果。比如传统的绗缝棉布在三宅一生用来效果独特神奇,他偏爱稻草编织的日本式纹染、起绉织物和不织布。

他特别重视布料所传达的信息,布料的性质及特点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衣服上的线条、织物的色调,往往会成为他表现手法上的借鉴他将自古代流传至今的传统织物,应用了现代科技,结合他个人的哲学思想,创造出独特而不可思议的织料和服装,被称为“布料魔术师”。他的作品有一种无结构、无拘束的社会态度,总是那么与众不同。三宅一生的时装源于日本,却又有西方作品的精神。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装饰身体,还非常强调内部和外表造型结构,是名副其实的具有艺术特征。

四、工作思路上的差别

1999年,三宅一生把他的女装系列委托给他的学生NaokiTakizawa(他已经在1993年设计了男装系列),以便能够全身

心地投入拓展新观念的研究。而川久保玲至今仍然继续着每年

CommeDesGarcons众多主线副线品牌的设计,她和他提拔的设计师持续带动解构浪潮。不仅仅是自身埋头解构主义的探索,

还尽可能地提拔她所欣赏的新设计师,因此解构主义在服装舞台上也越加恣意。CommeDesGarcons旗下的大热品牌Junya’Watanabe,其设计师渡边纯弥,因为设计风格与CommeDesGarcons的微妙相似而受到川久赞赏,在几年时间内迅速登上国际舞台,另一位日本设计师,是品牌Undercover的设计者,高桥盾,川久对他的设计赞赏有加。Undercover以解构手法融合多种元素,创造出潇洒恣意的个性风格,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深受年轻人喜爱,Undercover被争相追捧。

当今是人们穷尽表现自我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和审美需求已经成为左右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服装的精神性比起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加自由,研究和分析各类设计师的风格的目的,

有利于探索服装设计的新道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资料.

【1l彭俊宣.服装设计与审美内涵的阐释——|从三宅一生的经典设计风格谈起.商业文化Ⅱ】’2010.

【2】陈建辉.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结构与解构U】.艺术设计史论,2005,(1):105.106.

【4】张元芙.褶皱一生与褶皱一生Ⅱ】.服饰新世界,2007,94.

【5J苏洁.后现代荧学视野中的解构主义时装UJ.纺织学报,2006(11):118.

作者简介

竺梅芳,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青岛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在读。万方数据

三宅一生与川久保玲解构主义风格分析

作者:竺梅芳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研究生院,山东青岛,266000

刊名:

大众文艺

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年,卷(期):2010(21)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a47450231.html,/Periodical_dzwy201021097.aspx

极简主义如何装修设计

极简主义如何装修设计 在装修时一定要考虑到家具的款式、色彩和摆放位置,那极简主义风格如何装修设计呢?下面就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极简主义如何装修设计 现代极简风格装饰特点: 由曲线和非对称线条构成,如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虫翅膀以及自然界各种优美、波状的形体图案等,体现在墙面、栏杆、窗棂和家具等装饰上。线条有的柔美雅致,有的遒劲而富于节奏感。整个立体形式都与有条不紊的、有节奏的曲线融为一体。大量使用铁制构件,将玻璃、瓷砖等新工艺,以及铁艺制品、陶艺制品等综合运用于室内。注意室内外沟通,竭力给室内装饰艺术引入新意。 极简主义装修风格简介: “极简禅意主义”装修思潮的兴起,使得室内装修的极简风也越来越受到都市白领的青睐。在其视觉表现方面主要体现在:最大程度的展现空间感,以“减少”,“否定”,“净化”,的视觉语言摒弃繁琐的装饰,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存在。 而在用料方面,则尽量减少人工加工程序,最大程度体现环保理念,更多地保留原材料的本身质感。并通过洗练的造型,简单的装饰,以精确有序的少量“机加工”形态来反对“雕龙画凤”等过度装饰带来的混乱无章,给生活在其中的当代人带来纯净而轻的生活享受。同时,为了达到这种“极简LOFT” 艺术效果,对施工和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端的要求。这种简洁,不是“弯弯曲曲的原生态”,而是明快的空间表面下,往往是

隐藏着细致的表面结构。 不同肌理表面搭配突出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而不会因为“简”而变得枯燥。各种多功能性的空间相互穿插,装修为功能而为,从不浪费。用非历史,非文化,等形式语言与当代国际文化达成默契的理念。在用材方面,选用原实木,清水红砖墙,原生态真牛皮,天然石材等。 如果说过度装修的风格是做加法的话,那极简主义就是在做减法,减少人工加工,用最少的实体元素去囊括最浩瀚的内容。用一整坱大板做餐桌,用一整坱大板做沙发,用几坱大板架起做书柜,用一整坱大板做电视柜,用一整坱大板做梳妆台。做减法也影射着人们的欲望的减少,从内而外的简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随着忙碌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返璞归真的状态,“极简LOFT主义”装修的设计形式将会倍受瞩目。

极简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极简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极简主义风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流行的艺 术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崇尚简约,但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简陋与简单。本文主要以日本的“无印良品”设计品牌为例,通过对极简主义的理解,结合“无印良品”这一设计理念来分析该品牌崇尚自然的绿色环保设计、简约的包装设计以及“无印无标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目的是使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无印良品”简约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简约而不简单,从而充分体现极简主义风格在现代设计中的影响。 一、极简主义概述 极简主义风格,称为“Minimal Art”,也译为简约主义。极简主义风格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来自于世界各地移民的影响,在新文化、新理念和新精神的冲击下,美国的平面设计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极简主义风格在设计过程中崇尚清晰、简约、利落、简单扼要的设计理念,它反对设计作品表现出来的繁杂和过度装饰。对于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可要可不要的元素、图片或文字,极简主义风格都坚持大胆的舍去或直接不用。过多的装饰和繁杂的结构不但会影响设计作品原本想传达的信息,而且会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使用功能。纯粹朴实的设计往往会在极简主义风格中得以

体现,通常体现在设计内容的简约而不简单。 在极简主义风格的影响下,有很多设计作品的内容呈现只是简单的线条或几何形态,色彩搭配简洁扼要。虽然形式简洁扼要,但其在内容的表现与传达上是一目了然的。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招贴作品也是对极简主义的体现。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惜消耗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来实现形式与功能、设计与素材、审美与精神的平衡。虽然极简主义风格也追求理性和功能,但它与包豪斯时期的现代设计风格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包豪斯强调设计的功能体现,但高度理性的设计思想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作品的艺术审美。而极简主义风格则是两者的结合,注重功能与形式的互相平衡与制约。在注重功能的同时,其希望设计作品能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审美和艺术审美。 二、极简主义与东方思想 极简主义风格从某种程度上与东方的哲学思想存在共同之处,《老子》中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念,该观念与建筑设计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他的观念里,对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去除一切过度的装饰和繁杂琐碎的结构,与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时期的设计风格恰巧相反。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中,齐白石创作过程中的大量“留白”是极简主义风格的具体体现。在东方,平淡质朴的审美风格往往会被认为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论文

大 众 文 艺大 60摘要:当今社会,整个城市建筑的风格不尽相同,混泥土、钢 筋结合下得现代建筑缺乏生机。解构主义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解构主义设计不是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所有解构主义的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质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特点。解构主义是新视觉上的一种冲动的理智。 关键词:解构主义;建筑艺术;德里达;哲学 在现代设计史上,设计风格的转变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转变后的设计基本都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和发展。而这些设计基本都是基于形式主义上的探索。解构主义便是其中的一支分支。 一、解构主义的由来 解构主义(d e s o n s t r u c t i o n)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来的 。因此,它的形式实际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的角度上讲,1967年前后就被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从字意上来讲,解构主义是指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德里达所攻击的对象,恰恰是列维·斯特劳斯理论,他认为其理论“毫无生气”。在70年代已有一些学者攻击斯特劳斯理论。他们被成为“后结构主义”。德里达也是其中成员之一,但最后发展自己的体系,最终形成了所谓的“解构主义”理论,独树一帜,影响甚大。 二、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影响 对于设计、建筑界来说,德里达理论的提出比较适时。从建筑设计来讲单调的国际主义、现代主义垄断设计风格几十年之久,在建筑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厌倦。而解构主义正是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具有强烈个性的新哲学理论的提出在建筑设计领域被采用。 三、解构主义在建筑上的运用及代表人物、作品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是语言的创新、尝试与探索,它不是保守的而是反传统的、激进的、凭建筑师的直觉经验而来。按伽德纳的理解,直觉是另一种东西,人们可以借助它来达到某种内心的、对于潜藏在世界背后并且弥漫于世界之中的创造流(crearive flow)的交感进行认知。直线(垂直、平线)的古典原则在这儿遇到了斜线。零散与偶然的挑战,上升到理论层面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因此,解构是反传统和约定俗成的,它是一种新思想、新方法的起点。 进行“解构”思考的著名设计师有P?艾曼森(P e t e r Eisenman)、哈迪德(Zaha Hadid)、盖里(F.Gehry)等人以及赛特集团和OMA集团,他们的共同是从整体上或部分地对建筑系统进行批判,寻求平衡性。如在美中寻丑,理性中寻求非理性。其核心思想是克服约束和真正的阻碍,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断整个连续的“文本性”,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对和谐进行挑战,对受压制、约束的不纯和杂乱无章的东西以及内在的粗野狂暴进行描绘,消解建筑的限制,对长期以来建立的城市和建筑形象和概念进行挑战。 1.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 最早反映在弗兰克?盖里被认为世界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代表作:1989年设计的德国维特拉国际家居展览中心。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建于(1995~1997)年,作为90年代世界最著名的新建筑,盖里重新撰写了建筑手法的传统 盖里的设计基本采用了解构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形态。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采用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他重视解构的基本部件,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整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虽然他的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总体形式,但本身却是一种新的形式。是解析了以后的结构。他对于空间本事的重视,使他的建筑摆脱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所谓的总体性和功能性细节,而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感。 2.P?艾曼森(Peter Eisenman) P?艾曼森(Peter Eisenman)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与P?艾曼森有较多联系,对其思想也有一定影响。艾曼森的两大作品——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克斯纳艺术中心与辛辛那提大学DAAP学院。 艾曼森主持的DAAD学院扩建工程的设计工作始于1987年,学院1996年底建成。原建筑呈折线互相联系,扩建部分在原有建筑北侧而且沿着山坡布置。总体布局、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独具特色。设计借助计算机,建筑轴网的每个交点都在三度空间不断位移,多层次交叉、错动。利用扩建部分与己建成部分的空间作为中庭。新旧建筑之间的空间本来就极不规则,设计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并予以发挥。沿中庭北侧布置单跑大楼梯,平面呈曲线状,坡度极缓而且有宽度变化,大楼梯与横跨中庭的天桥、顶光组合成极具特色的共享空间。由于高层的变化、结构的扭转、空间的穿插,形成强烈的动感,这种扑朔迷离的空间在建筑艺术确实有所突破。DAAP学院的外立面也很有特色。新主入口由轻淡的红、绿、蓝三色组成交叉的状构图,具有独特的动感,有人称之为“交响乐式的地震”。 3.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 在德里达解构主义观点的影响下,屈米在拉维莱特公园设计中一反20世纪70年代盛行的类型学,生态学和文脉主义的观点,认为那些观点都是怀旧、保守的表现,脱离今天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拉维莱特公园应当是无中心、无边界开放型公园,建筑艺术不依赖传统的构图规律,如等级、秩序等,而是以点、线、面整体并列、交叉、重叠、创造出动态的空间构成,一种新的空间模式。 无中心或许是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拉维莱特公园中心构思是设计的核心思想。 在 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成为西方建筑届的热门话题。“解构主义”可以说是一种设计中的哲学思想,它采用歪曲、错位、变形的手法,反对设计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等彼此的有机联系,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解构主义的风格并没有成为主流,但极大的丰富了建筑设计的表现力。在当今社会,整个城市都是一样的白灰色盒子,显得呆滞而缺乏生气。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都是随心所欲的设计方式,所有解构主义的建筑都具有貌似零乱,而实质内在的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性特点。解构主义是新视觉上的一种冲动的理智。世界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解构主义像是七彩多元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那一抹红。 参考文献: [1]王受之编著.《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6. [2]许力主编.薛恩论.李道增等编著.《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2005. [3]尹国均编著.《混杂搅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N中变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尹国均编著《国外后现代主义建筑》.重庆出版社,2008. [5]谷康.李晓颖.朱艳春.编著《园林设计初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英)杰里米·梅尔文编著:《…isms流派》建筑卷,王环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浅谈解构主义在建筑艺术上的运用 倪晓明 (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2) 理论研究?设计

论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论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极简主义风格,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极简主义并不局限于艺术或设计,它是极简主义者奉行的一种哲学思想,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极简主义以简单到极致为追求,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有句名言:“少即是多”。这里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 极简主义主张艺术作品不是作者自我表现的方式,采用简单平凡的四边形或立方消隐具体形象传达意识的可能性,使用重复或均等分布的手法,物料方面则尽量减少加工,采用原物表里原来质感为卖点。 极简不是简单,是被提炼出来的纯粹和精华,其轮廓更为利落,线条也流畅,看似间接却足见其深蕴。它的精致、简洁背后凝聚着精心刻意的过程,这样,才能在简明轻快的现代生活环境彰显时尚个性,才能品味出优雅的生活。 喜欢这种风格的人现代又不失传统,生活讲究精致,简洁。对他们来说,家是一个摆脱繁复的享受之地。白色、褐色、浅色搭配温暖的红色、橙色。家居线条分明,清晰有较好的整体性,表面避免接缝,平整,圆滑,易于清洁,周边有玻璃和金属质地的轮廓勾勒。在浅色环境中,深色的家居配饰不论从形态、比例还是色彩上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居室内除必需的功能用品外,无需任何多余的装饰,家具采用国外的深色木头,灰色、白色、褐色等,纹理简单、整拼的地板能够强调出简洁与品质。 极简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和美同的抽象表现主义思潮,也可以追溯到构成主义,以及对包豪斯元素的吸取。20世纪50年代,涌现出以直角、线条、简单几何为主的艺术作品绘画和雕塑尤为突出。由此引发艺术家对以往奢华繁琐、以堆砌贵材料来达到艺术效果的设计风格反思。一部分艺术家开始主张用简约的创作手段重新诠释艺术,这为极简主义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极简主义开始流行。 简约而不简单,现代人面临着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激烈的竞争压力,还有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因而,更加向往情绪自然、随意轻松的居室环境。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力求拥有一种自然简约的居室空间。少即是多,多既是少。如果发现自己的家被浓烈的世俗气息淹没了本属于你的独特气质和精致品位,那你可能是拥有的东西太多——书和杂志,家居办公用品和电脑设备,玩具总汇以及厨卫用具。怎样才能将自己从繁杂中解救出来,怎样才能走出无端堆砌的束缚,而生活在一个舒适又美观的环境中呢?答案就是极简主义,以宁缺毋滥为精髓,合理的简化居室,从简单舒适中体现生活的精致。 几十年来,极简主义不断的影响着建筑界和室内装饰界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房子的功能仅仅是满足居住行为而已。现代人离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模式越来越远,体现自我价值、突显住户个性的小户型近年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些人不再介意空间是宽敞,交通是否便利,小区的规划是否合理,他们在乎的是室内设计一定要简洁、明快、充满时尚感。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恰恰迎合了这些需求,他创造了安静、淡定的空间环境,是一种设计风格。 极简主义室内设计可以更好的迎合人对空间的潜在要求,虽然本着无限减少的原则,却

十大快时尚品牌

十大快时尚品牌ZARA:1975年于西班牙创立,隶属于Inditex集团,为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全球56个国家内设立超过2000多家的服装连锁店,深受全球时尚青年的喜爱。ZARA的商品从设计、试做、生产到销售,平均只花3周时间,最快的只用1周。2006年进驻中国市场。 H&M:海恩斯莫里斯(Hennes&MauritzAB,简称H&M)于1947年由Erling Persson在瑞典Vsters市创立。一件H&M时装从设计到出现在店面只要20天。2004年起,不断推出与顶级设计师联名的系列服饰,如川久保玲、马修·威廉姆森等。2007年进驻中国市场。 GAP:美国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1969年创建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名员工。而现在,它是拥有三个品牌(GAP、Banana Republic、Old Navy)、4200多家连锁店、年收入超过130亿美元、员工16.5万人的跨国公司。2010年进驻中国市场。 MUJI:日本良品计划株式会社是西友株式会社于1980年开发的PB品牌,发展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其年营业额超过1,151亿日圆,员工数超过2890名,目前在日本国内共有直营店121家,经销点146家,是日本最大的Life Style Store。 M&S:目前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它是一个在全球拥有超过800个商店和76000位职员的世界品牌。在玛莎百货位于英国的旗舰店里,每周有超过2千1百万的人会光顾选购各种各样的食品和服装。他们为自己定下的要求是:Quality(质量) Value (价值) Service(服务) Innovation(创新) & Trust(信任)。 UNIQLO:日本著名的休闲品牌,是排名全球服饰零售业前列的日本迅销(FAST RETAILING)集团旗下的实力核心品牌。坚持将现代、简约自然、高品质且易于搭配的商品提供给全世界的消费者。而所倡导的“百搭”理念,也为世人所熟知。 C&A:作为全球著名的时装零售品牌,以其适合多种场合,并为全家带来领先的时尚潮流产品而享誉全球。C&A于1841年在荷兰成立,至2007年底,C&A的零售业务将横跨整个欧洲、拉丁美洲和中国,遍及全球20个国家,拥有超过1700家专卖店,并将持续扩张。在欧洲,C&A专卖店每天都吸引着200万消费者前来光顾。 UR:法国时尚资源集团旗下的URBAN RENEWAL (简称UR)服装连锁零售品牌,以建构全球“快速时尚”领导品牌作为战略目标,率先推行崭新的“快速时尚”概念。UR一直致力於倡导新的时尚观和消费理念,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重点城市均有品牌专店。 TOPSHOP:是一个快速时尚品牌,属于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Arcadia集团。Topshop 于2012年在深圳开设中国第一家分店,这将是Topshop在包括台湾和香港地区在内的大中国区首家分店。 FOREVER21:是最受美国年轻人欢迎的大众时尚品牌,是全球性的连锁店。不同于美国其他大众品牌的美式休闲风格,Forever21更偏向于甜美路线,设计风格简单轻巧,颜色亮丽,富年轻人朝气。Forever21在全球已有500多家连锁店,领导时尚潮流,是全球年轻人热爱的服饰品牌。

解构主义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on) 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0年代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 解构主义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的过分装饰化、商业化的形式皆不满意;他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强调表现统一整体性和构成主义设计强调表现有序的结构感均持 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其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形式,多表现73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或者造成视觉上的复杂、丰富感,或者仅仅造成凌乱感。 实际上,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 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设计师盖里、埃森曼、特斯楚米、本尼什、晗迪特、里伯斯坎、辛门布劳和日本的井广美藤。其中以生于加拿大的美国设计师盖里的作品最负盛名。 20世纪80-90年代,盖里的设计引起世界户泛关注,其重要作品也遍布世界各地:巴黎的“美国中心”、瑞士巴塞尔的维斯塔公司总部、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纳的奥林匹克村、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博物馆、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艺术系大楼、德国维特拉家具展览中心等。此外,还有埃森曼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哥伦布市市政会议中心;本尼什设计的斯图加特大学太阳能学院大楼等。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也许耶鲁批评学派中的激进分子希利斯·米勒在这一问题上阐述得更为形象一点,他说:“解构一词使人觉得这种批评是把某种整体的东西分解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动,使人联想到孩子拆卸他父亲的手表,将它还原为一堆无法重新组合的零件。一个解构主义者不是寄生虫,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坏西方形而上学机制,使之不能再修复的孩子。”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他把解除"在场"作为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胜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理论的推演展开。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後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阅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阅读成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冲突的体现。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而这个的通常结论就是,这些分类实际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的。 解构主义在学术界与大众刊物中都极具争议性。在学术界中,它被指控为虚无主义、寄生性太重以及根本就很疯狂。而在大众刊物中,它被当作是学术界已经完全与现实脱离的一个象征。尽管有这些争议的存在,解构主义仍旧是一个当代哲学与文学批评理论里的一股主要力量。 解构在建筑上: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共同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一一,而且与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这种简单集合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结果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德里达本人对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是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论文题目:“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 开题报告(选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选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房子的功能仅仅是满足居住行为而已。现代人离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模式越来越远,体现自我价值、突显住户个性的小户型近年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些人不再介意空间是宽敞,交通是否便利,小区的规划是否合理,他们在乎的是室内设计一定要简洁、明快、充满时尚感。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恰恰迎合了这些需求,他创造了安静、淡定的空间环境,是一种设计风格。 (二)、主要内容 一、极简主义的概念 二、极简主义的四个特点 三、现代家庭极简装修风格的含义 四、极简主义风格背景 五、极简主义的空间运用 六、极简主义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 七、总结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中文摘要】:现代人面临着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激烈的竞争压力,还有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因而,更加向往着清新自然、随意轻松的居室环境。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力求拥有一种自然简单的居室空间。人们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关键词】极简主义;室内设计;放松空间 一、极简主义的概念 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可被称为低限主义,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它起源于60年代美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变革,最初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应,主张一种形式上的客观与单纯,最初表现在绘画和雕塑,后来遍及整个艺术领域,包括服饰界的 Calvin Klein 都是受极简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简约风格。极简主义亦在近几年的室内设计上造成一股风潮,强调纯粹空间的单纯性,除去多余的装饰,将空间简化至光、墙及体,意谓着运用最简单的构成原理,造成空间的流动与不同层次的穿透性,而极简主义的精随也在于此. 极简主义风格的居室设计极简主义(Minimalism),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极简主义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极简主义设计已经被描述为最基本的设计,别除了多余的元素、色彩、形状和纹理。 它的目的是使内容被突出出来并成为焦点。从一个视觉的角度来说,极简主义设计意味着平静和思想带回本真。 二、极简风格有这四个特点: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

极简主义色彩简析1

极简主义色彩简析 摘要:极简主义是对过度泛滥的折衷主义及过度机构主义的挑战。其崇尚自然的风格及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手法在色彩上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如今对极简主义色彩的研究甚少。本文旨在通过对极简主义空间的解析来分析色彩的表情。 关键字:极简主义色彩表情自然 Abstract: Minimalism is a challenge to the rampant eclecticism. It advocates a natural style and simple design method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ame eye-catching color. Nowadays,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minimalist color.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is the expression of colors with the space of minimalist analytic. Keywords: minimalism;expression of color;nature 一组成功的色彩配色方案将传递设计师对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对色彩的理解,直接带给人们强烈地视觉冲击。现代社会所需求的是高效率和高品质的设计作品,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无疑是一种配色与设计对审美的挑战。在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以后,极简主义作为现代艺术的最后一个流派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以光线为主,戏剧化的处理,优质的材料,简洁的形式以及各相关元素间的合理布局,这些极简主义鲜明的特点带来的是自然与和谐的统一。在色彩的运用上也遵循极简主义的艺术规律。 一、极简主义色彩的客观属性 1.1 色彩的三属性 在色彩系中,只要有一块色彩出现,这个色彩就同时具有三种基本属性。一是色彩的面貌的区分,称为色相;二是色彩的明暗性质,称为明度;三是色彩的浓度,称为彩度或纯度。极简主义色彩在色相上倾向于无彩色系的调和与有彩色系的点缀,或是主色调色相环上45度角范围内的调和色。遵从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在空间中变化其中一个属性的同时其他两个属性不变。 1.2 无彩色系的应用

浅谈解构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浅谈解构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摘要: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场新的思想风暴由法国掀起,之后迅速席卷世界各地,对诸多学科产生了影响,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生活,这便是解构主义。本文通过对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的简单介绍,使读者对解构主义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具体分析解构主义在数个领域内的应用,展现解构主义对人们日常生活中“衣”和“住”的影响。最后,分析解构主义的利弊,讨论如何正确对待解构主义。 关键词:解构主义;德里达;日常生活 Abstract Since 1960s, an ideological trend, originating in France, stormed all over the world. That is deconstruction. It has influenced other disciplines and the daily life of modern people. This paper firstly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deconstruction, then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of deconstruction in several disciplines, demonstrating how deconstruction affects people’s daily life, especially in clothing and housing, finally weigh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construction and giv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treat it properly. Key words: deconstruction; Derrida; daily life 第一章解构主义发展历程 第一节解构主义的生成背景 二战后,各国均致力于战后国内的经济恢复,这一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发展推进到后工业化阶段。大量商品和服务剩余,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满足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更大的关注。然而,物质的丰富没有带来充实的精神生活,人们的精神世界普遍被物质异化,信仰缺失,没有灵魂的归宿。 与此同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世界处在一个革命浪潮和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在美国,反越战运动、黑人争取人权运动、女权运动使得美国社会开始反思并作出改变。在法国,对当局不满的学生与政府展开对峙,并演化成一场革命运动“六月革命”。这些社会现象表明六十年代西方社会普遍存在严重的社会、文化、信仰危机, 知识分子与文化青年在表达他们的疑惑、愤感、失望、焦虑等情绪的同时也在反思,他们开始极度怀疑所谓正统文化和各种权威, 并发起挑战,逐渐形成一股强大地带有无政府主义特点的思潮[1]。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的暴发让人们意识到人们意识到在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社会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于是开始改变对美好生活的想象,现代社会的正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质疑和冲击。 十九世纪末,尼采对传统西方思想进行批判, 宣称“上帝死了”,要求“重估一切价值”。虽然他带着浓重悲观主义色彩的思想被平息了,但是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带动了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 当时风行欧洲的左派批判理论也对解构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解构主义先驱德里达 解构主义是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先驱雅克·德里达(Jacque Derrida)在他对文学作品的一系列评论中,逐渐形成了解构主义批评方法。他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对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的解构、他的文本观、文学观的提出,都是在对他人作品的阅读中实现的,

川久保玲服装设计风格的探析

摘要: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作为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师,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风格,将传统与现代完美 结合。在服装的造型上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对服装结构进行重新解构和组合,运用解构主义的处理效果,采用不 对称的裁剪、利落的线条以及独特的色调来进行设计,强调面料的独特性和混合性图案的拼贴等。通过研究川久 保玲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阐释其设计作品的传承效用。 关键词:川久保玲;服装设计;解构主义 如同日本的其它现代设计一样,从20世纪50 年代开始,日本的服装设计也走出单纯模仿美国式 设计的模式,开始形成独具“日本风格”的设计之 路。先后涌现了包括:三宅一生、高田贤三、山本耀 司、川久保玲、森英惠等一批著名的设计师,他们的 设计都对巴黎乃至世界的时装界产生了极大的影 响。在这些设计师中,尤以川久保玲最为独特。 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以解构主义的灵活运用而 著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又称后结构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源于法 国,其理论由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贾奎斯·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1930 ~2004)在其《论语法学》一 书中确立,之后便作为一种批判类型被理论家们用 于一切研究领域里的方法问题。[ 1 ]该流派认为结构 没有中心,也不固定,而由一系列的差别组成。由于 差别的变化,结构也跟随发生变化,因而结构有着不 稳定性和开放性。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形式实质上是对于结 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单从字面上理解,“解”字意 为“解开、分解、拆卸”;“构”字则为“结构、构成”之 意。“解构”则引申为“分解之后再构成”。[ 1 ] 这种设计风格起初是由建筑界的年轻设计师们 率先运用,强调打破旧的单元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 合理的秩序,通过将对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进行 重新组合,对传统进行颠覆。其反对后现代主义中 的矫饰现象,通过强调多元化、高度模糊化的方法来 达到建立新的功能性的目的。到20世纪90年代, 这种风格更多的运用到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设 计并非是在设计上随心所欲的运用,解构主义风格 的服装设计看似零乱不堪,实质却具有内在的结构 联系因素和总体性能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 毕业于庆应大学,主修心理学辅修文学和艺术 的川久保玲,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解构 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1967 年川久保玲任职于一 家服装面料公司,早期获得的面料专业知识使她对 不寻常的面料有种特殊的兴趣。于1969年成为独

三宅一生——超越商业之上

财经时报/2007年/1月/15日/第F03版 时尚制造 三宅一生:超越商业之上 向军 被誉为“面料魔术师”的三宅一生,开始瞄准中国市场。本月15日,其旗下品牌PLEATSPLEASE首次进入内地,落户上海大时代广场。 “若是看到与我的设计有类同的东西,那么不管任何人说它好,我也不要了。”三宅一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说。向来以摆脱设计常规为快感,向传统设计发出挑战的他,早将传统服装的包裹意义抛于脑后。 把时装当成艺术品 “面料和人体和谐之美,是通过服装来体现生命的喜悦,身体的自由的。”三宅一生说,“我工作的中心就是好奇心和喜悦,所谓的设计工作,绝对不是精致,而是源源不绝的思想,感性的交欢中所孕育出来的美的意识。” 谈起服装概念,这位68岁的设计大师两眼闪现着年轻人的光芒。“衣服穿在外面,必须用心去体会。”三宅一生认为,服装设计的语言,不是漂亮诱人的语言,而是简洁明了的行动,比如连接、折叠、伸展、打褶、包裹、卷曲、压印等。 三宅一生曾学过绘画,他不仅有着对设计独到的见解,也几乎把每一款服装都当作艺术品来设计。 他曾大胆邀请了一位艺术家,把古典画家安格尔的名作《泉》绘制在带皱褶的涤纶聚脂纤维作为的面料长裙子上。另一件著名的皱褶时装,是一条三色长裙,裙摆看上去像一个折叠纸灯笼。当模特走在T型台上,衣服便随着模特的肢体动作,也随之呈现出动态的褶皱。 三宅一生褶皱服装平放的时候,像一件雕塑品一样呈现出立体几何图案,穿在身上又符合身体曲线和运动的韵律。这种与西方美学及成衣传统截然相反的设计理念,突然把一向挑剔的巴黎人给震住了。 这种创新也体现在他对布料的选择上。1983年,三宅一生在巴黎展示了他的服装系列,因选用了鸡毛编织的面料,让巴黎人大开眼界。 “我总是闭上眼,等织物告诉我应该去做什么。”三宅一生说,为此,他对布料有近乎偏执狂的要求,布料商往往被三宅一生上百次的加工和改进布料的要求弄的筋疲力尽。 理想主义情结 三宅一生这种艺术追求,完全摈弃商业的设计理念,大受东西方中上阶层前卫人士青睐。C?D 品牌创始人帕特蕾斯认为,三宅一生的设计,是一种代表着未来新方向的崭新设计风格,他走的是真正国际化路线。 1938年,三宅一生出生于日本广岛,7岁时,因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而使他失去父亲,随后母亲也相继过世,10岁时,三宅一生被证实患有骨髓疾病,四肢常软弱无力。这些苦难的经历却塑造出了三宅一生坚强的意志和开创精神。“我不知道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童年的经历有关,但我知道曾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对我都是宝贵的经验。”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三宅一生考入东京多摩美术学院设计科,学习服装设计。1965年赴法国巴黎留学,先后成为著名时装设计师拉?罗修和纪?梵希的学生,并担任他们的助理,同时三宅一生也获得了在巴黎高级订制服工会学习的机会,这些为他打下了深厚的剪裁技术基础。回到日本后,他在东京开办了“三宅时装设计所”。1973年,三宅一生在巴黎举办了高级成衣发布会,获得了成功,从而成为第一个在巴黎办时装展的日本人。

极简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

极简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 凌厉干净的线条、纯粹的色彩,极简主义的居室不形于外,更加沉稳、内敛、优雅。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极简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方便大家了解! 极简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 1.线条俐落简洁 极简家具通常线条简单,除了橱柜为简单的直线直角外,沙发、床架、桌子亦为直线,不带太多曲线条,造型简单,富含设计或哲学意味怛不夸张。 2.色彩多为单色 黑与白是极简主义的代表色,而灰色、银色、米黄色…等原色,无印花、无图腾的整片色彩带来另一种低调的宁静感,沉稳而内敛。 3.材质更多样化 木质、皮质是家具主要的基本材质,而在极简主义的家具中,更可见到现代工业的新材质,如铝、碳纤维、塑料、高密度玻璃:…等,为家具多添加了各种可能性,如防水、耐刮、轻量、透光。 4.强烈设计的功能 虽然线条与颜色简单,极简家具的功能可不简单!例如在 可塑性最高的椅子部分,极简设计的椅子多有功能性,可自由调整高度、变化造型;床架可打开成为另一处置物箱;橱柜打开后收纳功能强、桌椅可拉开变宽…等。 极简风格家具选购技巧 极简风格一片简单,却不落“空洞”或一简陋一俗套,不

妨掌握以下几要点: 1、挑选家俱时,并非一昧掌握简单造型,极简主义的精神,是讲求质感,与其蕴育而生的优雅。所以,在材质的挑选上,得注意其品质,例如沙发缝制接边细致、木质接边的磨工、上色的均匀度或是单品的设计精神。例如R0lf Benz的高级牛皮沙发,是最经典的代表。 2、在家饰布方面,单色系最为讨好。如果在布上有著细 致的花纹,最是低调的精致呢!而寝具亦然,纯棉、纯丝的柔 软触感,最能透露出品味, lssey Miyaki的寝具便为一例。 3、由於极简风格清爽,為了避免造成琐碎的杂乱感,最 好挑选收纳功能强的家俱,将小杂货藏在橱柜门後,展现视觉舒爽,IKEA的衣柜、书櫃,有不少兼具此功能。 4、适当摆设简单杂货或盆栽,让极简空间产生画龙点睛 效果,例如一束优雅的兰花或海芋、高质感的瓷器、色彩不夸张的图…JOYCE里的花艺设计值得参考。

浅谈解构主义

浅谈解构主义 对于一般人而言,解构主义似乎是离很远的东西。即使是一些专业的文学工作者,如果不太接触西方理论,也很可能会不以为然地说:“解构主义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了不起?”事实上,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早已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思想方法上的一场广义的革命。结构主义诞生之后,它像一把利剑一样改变着人们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并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文化思潮,它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部门,如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作为文艺思潮,解构主义几乎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所有领域,从理论到创作,从小说、戏剧、诗歌到电影。这一思潮还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国际影响,从60年代中期开始,它以法国为中心,迅速扩展到英、美、西德、意大利、丹麦,并对苏联、东德、波兰、捷克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产生了影响。它是战后继英美新批评派和法国现象学派而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界的第三大思潮。有人认为,从6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的人”取代了“存在主义的人”。 解构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学说,而是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就是试图使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 通过阅读和总结我认为解构主义的方法有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是对整体性的强调。解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正如霍克斯所说:“在任何情境里、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 解构主义方法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对共时性的强调。强调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是索绪尔对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有意义的贡献。索绪尔指出:“共时…现象?和历时…现象?毫无共同之处:一个是同时要素间的关系,一个是一个要素在时间上代替另一个要素,是一种事件。” 就像索绪尔认为的那样,既然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同时并存的,因此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共时性的。 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随心所欲的设计方法,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化特点。它打破了正统的现 代主义设计原则和形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