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九课 改革开放优质课教案

第九课 改革开放优质课教案

第九课  改革开放优质课教案
第九课  改革开放优质课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教案【课程标准】知道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深圳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知道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知识与能了力掌握引进外资,刺激国企进行改革;以史带论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理解原理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过程与识图分析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判断特征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方法通过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成功范例,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评价政策正确的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民族复兴改革开放以来,责任感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情感态度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唯物史观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价值观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情感体验调查了解国企改革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适应环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教学过程一、预设场景-导入展示40、50-70 年代若干关于广州市的历史图片、同学们搜集的粮票等物件,以及《解放后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图表》提出以下问题:? 1、从50 年代到70 年代广州人民的生活的变化大不大?? 2、到了改革开放前,当时的物质生活能否满足广州人民的生活需要呢?? 3、如果不能满足,那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引导学生认识到:1、解放前广州已经是千年商都、繁华无比。但解放后经济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变化不大。2、粮票等票证说明当时物资供应的紧张,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3、必须通过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积极性,满足人民的需要。过渡:《第九课改革开放》正是告诉我们党和政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通过“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引导广大人民努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的内容。二、教学内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材料《改革开放前的杨箕村》1 ? ? 1978 年,杨箕村跟中国许多的农村一样搞“大派工”,也就是统一计划,统一经济(计划经济)。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村民都统一种一种菜,几毛钱一担,卖不出去的菜,就拉到河涌去喂鱼,农民没有积极性。--引自《广州文史》提问:农民没了积极性会有什么结果?参考答案: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能体现劳动的价值。展示过去人民公社和公社食堂的照片和对联,加强效果。过渡:如何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呢?B、材料《杨箕村的转变》阅读课本P42 页,并从材料中找出如何刺激农民积极性?? 三十几年来,张建好率领杨箕村村民进行三次大变革、三次大创业,终于开创出了一条杨箕村发展的新路子。? 第一次创业是在1978 年初,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 第二次创业是在1987 年,率先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股份经济组织;? 第三次创业也是在1987 年,率先创出了一条异地征地办企业的新路子。提问:是什么让杨箕村摆脱了贫困,奔向小康呢?参考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股份制、3、异地兴办乡镇企业。

C.材料---改革开放后的杨箕村年份1978 人均年收入村固定资产105 元59 万元2007 38500 元80000 万元增长幅度366 倍1355 倍引导学生回答:翻天覆地,刺激广大农

民的积极性,极大的改善了生活D、小结--农村致富奔小康? 时间:1978 年? 典型:广州越秀区杨箕村、安徽凤阳小岗村? 演变过程: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影响:农业生产走向承包化、股份化、社会化,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2 过渡:那么城市又是走向富裕之路呢?提示:从什么地方可以获得启动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呢?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2、对外开放A、播放视频:《开放之路-深圳》阅读P.43 页,找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的过程:提示学生:开放从经济特区开始,从沿海到内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点--线--面)B、展示白天鹅宾馆-第一家中外合资五星酒店的产生过程:? 材料:总投资折合为9000 多万人民元。平均每间客房造价10 万人民币。? 1982 年10 月,广东省旅游局与香港的霍英东签订协议书,港方投入资金,中方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的方式,经营期约定15 年。? 1983 年2 月6 日,白天鹅宾馆正式开业,而这家第一年营业就盈利的酒店,创造了酒店业界的神话. ? 此后,香港资本开始大举进入广州的酒店业,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分别在1984 年和1985 年开业,广州目前的五家五星级酒店就有三家在那时奠定了基础。开放目的: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过渡:但是原来已经存在的国有企业应该如何适应这一市场经济浪潮呢?3、国企改革A、材料《改革开放前的国企》—电影《瞧这一家子》陈佩斯、刘晓庆饰演的顾客和书店售货员“做也36,不做也36”----(铁饭碗-每月36 元工资)提问:“铁饭碗”会给国有企业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呢?? 展示材料:------“铁饭碗”的稳定… …几乎每个企业,都养着大批闲人、懒人、庸人和散人。这不仅成为企业的巨大包袱,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摘自《信息时报》2008 年10 月31 日过渡:看来国企的问题也不小,是不是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应该全部倒闭吗?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知道那家国企能够成功转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呢?

B、展示材料《温祈福与广州酒家的故事》? 背景:80 年代初,大三元酒家(最早的合资酒家)月收入达到100 万元。? 但广州酒家比它大1/3,月收入才60 万? ? 温祈福担任总经理后,大胆改革:? 1、决定向银行贷款400 万元改造,成为第一家向银行贷款的餐饮企业,不停业边营业边改造? 2、这也是第一家国有企业招临时工。要求严格:25 岁以下、男1.7 米、女性1.6 米以上,女服务员化淡妆,工资与业绩挂钩。? 3、首家国企对服务员进行一条龙服务培训:递香巾- “迎客茶”-加茶叶-冲开水-斟酒-端食品-分菜-结账找零等? · ? 成果:月营业额很快超过100 万元。仅一年半还清400 万贷款的本息。广州酒家成为广州市先进典型,服务规范迅速推广到全国同行业。? -新华网节选小结:看来只要肯学习,肯改变,国企也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板书:国企打破铁饭碗,走向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 3 4、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城市的改革开放:? 城市:开放改革? 对开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手段: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福建、海南)--沿海开放城市城市(包括广州)--沿海开放区上海浦东(90 年代)--内地? 国企改革:1984 年后? 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管理模式:经营责任制、公司制、股份制。?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三、改革开放中的广州“第一” ? 1979 年率先在全国引进了出租汽车计价器? 1993 年,广州一汽巴士公司率先试行无人售票公交车,开出了内地第一辆自动投币公交? 1993 年12 月。广州成立内地首个中外合资公交企业——广州新福利巴士公司? ….. ----教师说:广州在改革开放中其实也是领风气之先,身为广州人我更感骄傲和自豪。四、能力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中国的工农业产值三十年变化(1978-2007)年份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年份GDP 外汇储备1978 1027 亿元1745 亿元2007 27680 亿元115438 亿元增长幅度27 倍66 倍材料二:中国的经济实力的演变(1978-2007)1978 年2007 年增长幅度2683 亿美元30100 亿美元11 倍 1.67 亿美元15282.49 亿美元9151 倍材料三:杨箕村三十年巨变(1978-2007)1978 2007 增长

幅度105 元38500 元366 倍年份人均年收入材料四:广州市政府宣布三个著名的城中村——杨箕村、冼村和新塘村加入拆迁的队伍,将在2010 年6 月前拆迁完毕…… (杨箕村村民):“国家没给我们买社保买医保,没房子出租赚钱我们靠什么啊。”。“村里的地没了,很多人之前就由政府安排外出就业当工人,不少人下岗失业,一家大小全指望租金过日子。—---《羊城晚报》问题1:阅读材料一、二、三,请回答: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问题2:阅读材料四,请回答:广州的旧城改造即将展开,面对拆迁,杨箕村的村民应该如何应对呢?请你提提宝贵意见。4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设计

第9课对外开放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问题: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是什么时期? 2.中国近代史上何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 教师小结: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明朝中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我国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就与古希腊有贸易往来,到了盛唐时期,已有了“丝绸之路”和七条国际海陆通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为了躲避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进犯,采取了消极闭关政策,直到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翻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历史证明了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提示: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

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有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 4个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年,开放了14个。 (2)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3)1988年增设经济特区。 (4)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形成了“———”的、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6.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巩固 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 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 4.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5.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1991年1月 B.2001年1月 C.1991年12月 D.2001年12月 6.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哪年开始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它“特殊”在什么地方?经济特区起到了什么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课后反思

第9课改革开放学案

第9 改革开放学案 第9 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 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 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A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 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A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B接着是党中央积极指导:肯定了群众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然后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孙平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2、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3、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导学过程] 一、自我学习 1、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目,回答如下问题: (1)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 (2)哪个地方最先进行改革? (3)改革采取了怎样的形式?取得怎样的效果? 2、学习“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一目,结合《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回答如下问题: (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深圳、海南、广州、上海 (3)请根据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学习“国有企业改革”这一目,回答如下问题: 1、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重点。 2、总结归纳国有企业改革的三方面内容:(不要照抄课本内容)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时间、措施: 二、小组讨论 1、有人说我国当今的开放,允许国外资本的投资,实际上是导致了外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侵略,你是否同意此观点? 2、议一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有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后,生产都大大发展了,为什么?(提示:可以从管理体制改变、生产经营权转换、分配形式变化、科技进步等方面讨论) 三、自我总结 四、自我检测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a“文革”结束之初b中国共产党“八大”之后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d经济特区建立之后 2、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 b.农村 c.机关 d.学校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逐渐扩大 导学案及思维拓展

第9课对外开放逐渐扩大导学案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学案: 一、对外开放的开始(开端)——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意义: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建设。 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背景:世界经济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时间:年4月。 3.成果:经过几年努力,浦东已建成为一座、、的新城区,初步建立起国际、、中心的基本框架。 4.意义: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三、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 2.时间: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课时训练: 1、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党中央、国务院() A、在深圳、珠海、汕头搞经济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广州 C、开放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2、10.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右图)名为拓荒 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 指:()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吸收外国资金 B 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C 扩大出口 D 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 A.广东和广西 B.广东和福建 C.海南 D.广东和上海 5、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改革开放练习题 新人教版

第9课改革开放 评测练习 1.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A.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自负盈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2.“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 B.实行“一国两制” C.建立直辖市 D.建立特别行政区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 C.环渤海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5.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这里的“首创”是指() A.兴办乡镇企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经济特区 D.建立人民公社 6.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民主与法制建设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8.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巨大变革有关() A.加强民主建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源目的是()A.为了同国外进行平等互利的B.为了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 C.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为了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 10.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优秀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解放资本主义

第九课-改革开放-教案(详细版)

第9课改革开放 【学习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这次会议上做出哪些重要决定? 生: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讲授,承上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内容——《改革开放》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通读课本,结合导学案完成本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板书】:对内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师: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目的是什么? 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师:既然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言外之意就是说以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什么?生:政社合一,统一经营、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师: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我国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什么? 生: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行动起来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后来党中央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向着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9课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 备课人:许连聪 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策略:教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讨论学习法。课堂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学生,以小组为活动主体,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利用图片等辅助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A. 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九课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开始: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首先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体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合作探究】(C级) 1.阅读教材42页内容,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的?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教材43页内容,结合44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 3.阅读教材45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 【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玉清朝后期开放的通商口岸,在目的和作用方面有何不同? 【重、难点解析】 1.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上:土地改革(1950—195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 内容上:①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耕种,同时留给地主一块应得的份地,自食其力。这是第一次分田地。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消除了封建剥削,但仍然属于私有制,因为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归农民所有。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合作化的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加入农业生

(整理)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含课 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 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 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 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 生理想; 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 ◇观念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 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 识体系。

2019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学案 新人教版

第9课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学习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贸组织 【学习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 4个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 放的“窗口”。 2.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年,开放了14个。 (2)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3)1988年被划为经济特区。 (4)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形成了“———”的、多层次、宽领 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三、随堂演练 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 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 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 4.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5.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1991年1月 B.2001年1月 C.1991年12月 D.2001年12月 6.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哪年开始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 它“特殊”在什么地方?经济特区起到了什么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 1.珠海厦门深圳 2.外资先进技术现代化事业 3.(1)1984 沿海城市(2)沿海经济开放区(3)海南岛(4)1990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 二、合作探究 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第9课 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注意历史现象的前后对比,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讲述法、讨论法、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了解,初步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通过对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的了解,掌握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指出国企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教学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意义,五个经济特区,开展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导学、导练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第九课《改革开放》学案 学习目标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影响;培养学生识图及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自主学习与交流(我的课堂,我们的舞台)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了________政策。 2、改革首先从______开始,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实行了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比凤阳村改革前后的变化,分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及给予我们的启示? (二)我的收获?我的疑惑? 二、国有企业改革自学与交流(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 1、改革从______开始,重点是对_________的改革。 2、标记出改革的三方面内容,归结为所有制、管理制、分配制。归纳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时间_________,做法是______________。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自学与交流 1、对外开放首先从_______开始。 2、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8年,又增设了__________,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3、1984年,又开放了14个______,依次是__________,结合地图,识记这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91年,设立了___________,成为国际化的经济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 课改革开放 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一中张宏敏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认知目标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⑤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训练目标 ①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与推广过程,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用历史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读图,掌握“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的开放格局,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③引导学生以经济特区的业绩进行讨论,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和进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③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重点、难点及教材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特点及相应对策: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资料和演示改革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国企是改革的攻

坚战,开放是时代的潮流。 2、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特点及相应对策:通过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教材内容分析: 特点:本课共有三个框目,这三个框目是按改革开放的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但在教学中我认为按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内容格局来划分上课比较有益学生的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目所讲的内容都是讲我国为了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是一个是从农村开始,冲破人民公社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个是从国有企业入手,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深圳待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目的为了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1984 年,国家又开放了上海、广州等14 个沿海城市。接着,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成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区。这样逐步向内地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相应对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目,可以把它划归对内改革的教学内容,联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发展原则;而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这目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开放示意图,与学生共同探讨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特点:教材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理论性较强,而动手实践的能力体现不出来,情感体验可能不充分。同时,由于学生都是20 世纪90年代中出生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有限,自

第9课改革开放随堂练习

第9课改革开放 一、教材导学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什么地区开始?在我国首先实行改革的试点是哪个地区?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指哪个城市?后来又增设了一个经济特区是什么地方?设立的开发区是我国哪个城市? 3、现在我国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从1985年起,我国对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对什么的改革?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二、课堂练习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城市改革B.农村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沿海地区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在深圳、珠海搞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4、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6、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第9课改革开放知识点整理

第9课改革开放知识点整理:改革开放 1.农村改革 (1)时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地点:我国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改革方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乡镇企业:改革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对于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社会制度相同) (2)开放14个沿海城市 (3)开放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 (4)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 (5)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 (1)我国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1985年 (2)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表述)P112-114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有何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2、如何解决城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使用清洁燃料;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路线;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 3、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社会保障制度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医疗制度改革最引人注目)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减少改革的主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有助于调节贫富差距,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

第9课 对外开放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图片展示: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2.教师讲述:对外扩大开放的基本情况。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教师提问:在此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还没有停歇,后面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包括沿江城市和陆地边境城市和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请学生拟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按时间顺序) 提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图片展示: 6.教师总结:中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目标导学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图片展示: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导学案A(附参考答案)

课题:第9课《对外开放》总第课时课型:新授 初备人:审核人: 班别: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组织; 2、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3、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 【重点难点】 1.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2.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对外开放是___________的重大决策。 2.1980年,中央决定在 ________、________两省设立了________、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设立经济特区,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沿海城市: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________、天津、________、________、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_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1990年,____________也建立起来。 4.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 ①相继开放了、武汉等沿江城市; ②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③昆明、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5.格局: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________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合作探究】 1。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重大战略决策?其创建成功的原因还有哪些?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2.我国哪一年加世贸组织?加入该组织对我国有何利弊? 3.中国近代史上的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 【当堂达标】 1.“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 的背景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

教案 八年级第9课 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 【关注学情教材分析】 关注学情: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与能力、学法与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 ①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②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③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材内容及历史地位概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开放从沿海向内地,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的格局。难点:国企改革。 【学习目标心中有数】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主要内容及作用。 2.了解对外开放的格局及意义。 3.理解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前必知承上启下】时控2′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自主学习快乐体验】时控20′ 【阅读课本1思考相伴】时控10′ 学生自学要求:①全面阅读课本,包括大、小字和地图、图片、资料等;②边读边勾划重点(包括一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等或者是某一段话的主要内容);③边读边思考:阅读时,要找出历史事件的背景或原因、过程或内容、结果、意义或影响等,在相关内容的边上标记上名称。阅读思考时,要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对疑难、困惑,在课本上用?标记出来或者写在[质疑问惑]栏中。④边读边记忆。 教师要求:学生全部读完课本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阅读检查。如是否全面阅读、是否勾划圈点、是否思考、是否质疑、是否记忆等。 【自学检测2整体感知】时控8′ 要求: 1.不看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自我检测后,对不会的问题,要再思考解决,或同桌乃至小组讨论。2.关注一下:自学提纲是如何编排、处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的,知识体系的建立与课本相比有什么不同?体会老师的用意。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概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开始。 (2)开始推广的地区:省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 的,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3)意义:。 2、经济特区的建立 (1)最早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的名称:1980年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2)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新安镇一中李淑娟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70%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两极分化严重。 3.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