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一中张宏敏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认知目标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⑤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训练目标

①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与推广过程,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用历史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读图,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③引导学生以经济特区的业绩进行讨论,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和进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③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重点、难点及教材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特点及相应对策: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资料和演示改革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国企是改革的攻坚战,开放是时代的潮流。

2、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特点及相应对策:通过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教材内容分析:

特点:本课共有三个框目,这三个框目是按改革开放的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但在教学中我认为按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内容格局来划分上课比较有益学生的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目所讲的内容都是讲我国为了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是一个是从农村开始,冲破人民公社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个是从国有企业入手,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深圳待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目的为了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1984年,国家又开放了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接着,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成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区。这样逐步向内地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相应对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目,可以把它划归对内改革的教学内容,联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发展原则;而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这目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开放示意图,与学生共同探讨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特点:教材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理论性较强,而动手实践的能力体现不出来,情感体验可能不充分。同时,由于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中出生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有限,自己大脑里没有改革开放前的印象,自然无法让他们自行去比较改革前与改革后的变化,再加上他们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在理论上去理解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枯燥的历史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对策及学法研究:我想从两个面来进行,一是利用多媒体环境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积累历史知识;二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训练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用历史原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之一,因为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更能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体会和接受,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旧习惯。所以我采取了学生探究式和示例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显示、视频等进行展示和改革开放的一些过程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动脑、动口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想法。这样使得历史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文稿演示,贯穿于整节课。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七、版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农村改革前的情况

2、农村改革的探索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改革前国企的情况

2、国企改革的内容

三、对外开放

1、深圳特区等特区的建立

2、对外开放的格局

八、练习设计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掀起于

A.城镇 B.农村

C.沿海 D.西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人民公社稠 B.农业互助组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社

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集体企业 B.国营企业

C.个体企业 D.合资企业

4、改革开放初期,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

A.珠海 B.广州 C.上海 D.深圳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吸收外资 B.引进技术

C.扩大出D.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九、教学过程流程图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孙平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2、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3、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导学过程] 一、自我学习 1、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目,回答如下问题: (1)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 (2)哪个地方最先进行改革? (3)改革采取了怎样的形式?取得怎样的效果? 2、学习“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一目,结合《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回答如下问题: (1)说一说中国最早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2)阅读对外开放示意图,找出下列地区的地理位置:深圳、海南、广州、上海 (3)请根据对外开放示意图说说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学习“国有企业改革”这一目,回答如下问题: 1、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重点。 2、总结归纳国有企业改革的三方面内容:(不要照抄课本内容)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时间、措施: 二、小组讨论 1、有人说我国当今的开放,允许国外资本的投资,实际上是导致了外国对我们国家的经济侵略,你是否同意此观点? 2、议一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有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后,生产都大大发展了,为什么?(提示:可以从管理体制改变、生产经营权转换、分配形式变化、科技进步等方面讨论) 三、自我总结 四、自我检测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a“文革”结束之初b中国共产党“八大”之后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d经济特区建立之后 2、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a.国有企业 b.农村 c.机关 d.学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设计

第9课对外开放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问题: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是什么时期? 2.中国近代史上何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 教师小结: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明朝中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我国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就与古希腊有贸易往来,到了盛唐时期,已有了“丝绸之路”和七条国际海陆通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为了躲避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进犯,采取了消极闭关政策,直到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翻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历史证明了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提示: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

第9课 对外开放 导学案(有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 4个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年,开放了14个。 (2)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3)1988年增设经济特区。 (4)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形成了“———”的、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6.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巩固 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 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 4.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5.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1991年1月 B.2001年1月 C.1991年12月 D.2001年12月 6.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哪年开始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它“特殊”在什么地方?经济特区起到了什么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课后反思

第9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有答案)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辛亥革命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

导学案 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 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 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 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 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 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 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 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 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 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 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五、课后反思 【答案】

2019-2020学年[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老王》导学案+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老王 【学习目标】 1、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探究本文线索分明、顺序清晰的写法 3、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爱心、同情心。 【学习重点】 1、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的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线索分明、条理清晰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老王》写于1984年。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与车夫老王的交往,写出了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同时,作者提示我们: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他们的理由。 2. 走近作者 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3.相关资料 本文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在那荒唐动乱的年代,人性被抹杀殆尽,但老王和作者身上所发出的人性的光辉却给刚刚从动乱中挣扎出来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愧怍.()攥.()着滞.()笨 伛.()偻骷髅 ..()()眼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荒pì()取dì() huánɡ()恐 tā()败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 老实: (2)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老实: 4.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1)①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 ②我谢了他的好香油和大鸡蛋 (2)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合作探究】 5.“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表达了什么意义? 6.老王像僵尸的这段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 7.老王送我们香油和鸡蛋,我为什么“强笑”? 8.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 9.对揭示文章意旨的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0.写人记叙文的构思中既要从众多事件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即组材,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逐渐扩大 导学案及思维拓展

第9课对外开放逐渐扩大导学案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学案: 一、对外开放的开始(开端)——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2.意义: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建设。 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背景:世界经济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时间:年4月。 3.成果:经过几年努力,浦东已建成为一座、、的新城区,初步建立起国际、、中心的基本框架。 4.意义: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三、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 2.时间: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意义: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课时训练: 1、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党中央、国务院() A、在深圳、珠海、汕头搞经济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广州 C、开放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2、10.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右图)名为拓荒 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 指:()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吸收外国资金 B 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C 扩大出口 D 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 A.广东和广西 B.广东和福建 C.海南 D.广东和上海 5、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正确的表述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改革开放练习题 新人教版

第9课改革开放 评测练习 1.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A.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自负盈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2.“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A.农业合作化 B.发展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 B.实行“一国两制” C.建立直辖市 D.建立特别行政区 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 C.环渤海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5.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这里的“首创”是指() A.兴办乡镇企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经济特区 D.建立人民公社 6.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民主与法制建设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8.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巨大变革有关() A.加强民主建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源目的是()A.为了同国外进行平等互利的B.为了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 C.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为了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 10.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优秀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行解放资本主义

第九课-改革开放-教案(详细版)

第9课改革开放 【学习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这次会议上做出哪些重要决定? 生: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讲授,承上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内容——《改革开放》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通读课本,结合导学案完成本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板书】:对内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师: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目的是什么? 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师:既然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言外之意就是说以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什么?生:政社合一,统一经营、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师: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我国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什么? 生: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行动起来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后来党中央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向着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9课导学案

---------------------------------------------------------------最新资料推荐------------------------------------------------------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9课导学案 Lesson 9 How many horses can you see? 教学内容和要求: 1、学习元音音标/?u/ /au/ 和辅音音标//,能拼读含这些音标的单词。 2、能听懂、会说、会认读以下单词: house, horse, beside, six,cow,eleven,twelve,thirteen, fifteen,并能根据中文拼写出英文。 3、能听、说、认以下单词: over, goat,不要求书写。 4、能听懂、会说以下句子: How many cows can you see? I can see eleven cows. Not thirteen, but fifteen. 并能用来进行会话。 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检查 A.自由对话: 叫若干名学生站起来,用以前学过的交际用语自由对话。 B.复习前几课所学音标: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含这些音的单词的音标,让学生拼读。 C.复习含/?u/ /au/ 和//音的单词: 教师出示下列单词,让学生读一读: go, no, so, home, nose, close, old, cold, now, brown,three和 thank 等。 1 / 5

二、导入新课 A.学习音标/?u/ /au/ 和//。 o, oa ow, ou th / ?u / / au / // B. 注音标、读单词: Listen, point and read. -o-, -oa- / ?u / -ow-, -ou-/ ?: / -th-// nose/n?uz/ cow /kau/ three/ri:/ coat/k?ut/ house/haus/ teeth/ti: / 三、操练 A. 操练音标: 教师出示一些音标让学生读。 B. 辨音练习。 C. 对照朗读: 将单词与音标对照,朗读下列单词: hope sold thank now hole told thing how hose snow down smoke know think 四、 根据音标拼读生词。 五、家庭作业做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A.听写单词: 教师读下列音标,让学生听音写出单词及其词义。 B.朗读音标: 朗读含/?u/ /au/ 和//音的单词的音标。 二、导入新课 A.学习生词: 在黑板上写上生词并在后面注上词义,逐个领读几遍,然后将 中文词义擦掉,再让学生朗读并说出词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九课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A级)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开始: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首先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体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合作探究】(C级) 1.阅读教材42页内容,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的?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教材43页内容,结合44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 3.阅读教材45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 【拓展延伸】 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玉清朝后期开放的通商口岸,在目的和作用方面有何不同? 【重、难点解析】 1.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上:土地改革(1950—195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 内容上:①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耕种,同时留给地主一块应得的份地,自食其力。这是第一次分田地。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消除了封建剥削,但仍然属于私有制,因为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归农民所有。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合作化的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加入农业生

第9课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 备课人:许连聪 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策略:教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讨论学习法。课堂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学生,以小组为活动主体,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先学后教,学生自主学习。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利用图片等辅助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A. 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A. 先是群众自发行动起来: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

(整理)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含课 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 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 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 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 生理想; 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 ◇观念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 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 识体系。

2019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学案 新人教版

第9课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学习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贸组织 【学习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 4个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 放的“窗口”。 2.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年,开放了14个。 (2)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3)1988年被划为经济特区。 (4)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形成了“———”的、多层次、宽领 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合作探究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三、随堂演练 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 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 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 4.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5.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A.1991年1月 B.2001年1月 C.1991年12月 D.2001年12月 6.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哪年开始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哪几个? 它“特殊”在什么地方?经济特区起到了什么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 1.珠海厦门深圳 2.外资先进技术现代化事业 3.(1)1984 沿海城市(2)沿海经济开放区(3)海南岛(4)1990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 二、合作探究 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

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第9课导学案

冀教版四下Lesson9When is it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New Year’s Day , the Spring Festival,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Children’s Day , Teachers’ Day , National Day 2.我能够认读、理解并能运用以下句型: January the first is New Year’s Day . 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 ? It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 学习流程: 活动一:I can read the words(学法指导:独立完成----师友互助认读单词,核对答案---听录音,跟读---背单词---教师检测) 新单词: New Year’s Day , the Spring Festival,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Children’s Day , Teachers’ Day , National Day 活动二、I can read. 自学课文(标出下列句子,并借助课文图片理解句意) January the first is New Year’s Day . 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 ? It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 . 1.自读Lesson9,用记号笔划出不会读的单词或不懂的地方。 2..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单词的读音与句意,并排除难点问题。 3.呈现问题,全班一同解决。 4.听录音跟读课文1遍,注意难点词或句子。 1.小组内依次领读课文----齐读课文----分任务读课文。老师检查。活动三、能力提升(学法指导:独立完成---小组核对答案,解决疑难---提出问题,全班共同解决---教师出示答案。) 谈收获:( 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class?对照学习目标。)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 课改革开放 来宾市兴宾区桥巩一中张宏敏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认知目标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⑤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训练目标 ①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与推广过程,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用历史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指导学生读图,掌握“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的开放格局,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③引导学生以经济特区的业绩进行讨论,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和进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③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重点、难点及教材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特点及相应对策: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资料和演示改革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国企是改革的攻

坚战,开放是时代的潮流。 2、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特点及相应对策:通过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3、教材内容分析: 特点:本课共有三个框目,这三个框目是按改革开放的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但在教学中我认为按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内容格局来划分上课比较有益学生的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目所讲的内容都是讲我国为了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同的是一个是从农村开始,冲破人民公社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个是从国有企业入手,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深圳待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目的为了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1984 年,国家又开放了上海、广州等14 个沿海城市。接着,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成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区。这样逐步向内地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相应对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两目,可以把它划归对内改革的教学内容,联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发展原则;而对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这目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开放示意图,与学生共同探讨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特点:教材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理论性较强,而动手实践的能力体现不出来,情感体验可能不充分。同时,由于学生都是20 世纪90年代中出生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有限,自

第9课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博 学 笃 行 自 强 不 息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小组规则:团结合作,积极参与讨论;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主阵地、代表人物、旗帜;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旗帜、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中国梦导入新课——第9课《新文化运动》 (二)前置性作业——计时赛大比拼: 班级展示:把你们组的学习成果拿到讲台上展示。 (三)讲授新课 板书:一、吹响号角 3.主阵地南北齐:阅读教材P40-42,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以及前、后期宣传思想的变化。 1.情景一: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礼仪?探究新文化运动内容的道德方面。 2.情景二:帮助胡适先生拟一份白话文电报?探究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文学方面。 板书:三、永恒旗帜 1.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历史意义 2.新文化运动的感悟—— 四、当堂检测——擂台赛,大比武! 1.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1)民主 (2)自由 (3)平等 (4)科学 A.(1)(2) B.(1)(4) C.(3)(4) D.(1)(2)(3)(4) 3.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4.列举 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5.举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6.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 A.创办《新青年》 B.创办《青年杂志》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十月革命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 A.《新青年》 B.《青年杂志》 C.《每周评论》 D.《湘江评论》 8.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9.9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颂扬十月革命的两篇文章是( ) (1)《庶民的胜利》 (2) 《孔子与宪法》 (3)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1)(2) B.(2)(3) C.(3)(4) D.(1)(3) 10.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增加了新的内容,表现为( ) A.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 B.主张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 C.否定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 D.将思想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11. 举出1918年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两个刊物名称及创办人 12.从以下内容中你会联想到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13.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有哪四个重大历史事件?性质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中华民族的什么品质? 五、课堂总结: 同学之间相互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反转思路: 知识脉络总结全课!(可以是知识树、历史年表、知识梳理等) 最后在短诗《少年中国说》中激励学生,祝福中国,结束全课!

第9课改革开放随堂练习

第9课改革开放 一、教材导学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什么地区开始?在我国首先实行改革的试点是哪个地区?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指哪个城市?后来又增设了一个经济特区是什么地方?设立的开发区是我国哪个城市? 3、现在我国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从1985年起,我国对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对什么的改革?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二、课堂练习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城市改革B.农村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沿海地区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3、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在深圳、珠海搞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4、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6、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_第9课_宋代经济的发展_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学习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 【学习难点】商业贸易的繁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名画引领,再现历史 多媒体展示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在图中寻找信息,感受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市场的繁荣。 师:你看到了哪些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做什么、你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xū lì)、船夫等不同身份的人;他们正在赶集、做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遍布大街小巷的店铺。 师:如此繁荣的市场,你可以买到哪些东西呢? 生:馒头、大米、茶叶、布帛(bó)、瓷器、各类材质的装饰品等。 师:商贸市场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教师由此导入新课。 .专业WORD

二.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设计意图:从在直观的《清明上河图》上收集宋代商业繁荣的信息,到探究商业繁荣的基础,再到表格整理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学生形成系统分析历史问题的意识,感受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 二.佐证历史,探究历史:经济重心南移 多媒体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填写表中“发展集中的区域”一栏。 师:填写的这些地名集中在中国的南方还是北方? 生:中国的南方地区。 多媒体出示材料,一组整理过的地图、文字资料,反映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全过程。(晋南北朝→唐朝中后期→南宋时期) 师:为什么宋代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出现南方胜过北方的趋势? 生:南方相对稳定,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资源。 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政策倾向等。 三.引导深入思考,感受人地和谐:南方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师:自晋以来,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南宋时,南方已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结合教材《相关史事》,讨论南方超过北方的自然环境因素。 生1:北方:原来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有利于农业生产。 宋代气候变化,加之北方开发较早,战乱频繁,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 .专业WOR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