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

日前,与气象界的几位专业人士一起聊“天”,探讨天气预报准与不准的话题。

(一)感慨

天气预报,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力游戏。

因为预知是一种生活品质,甚至是一种生命保障。

这是一个“天有不测风云”与“天有可测风云”并存的年代。

预测科学,仅仅提供了一种概率较高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一位前辈曾经说过,天气预报,就是八分把握加两分冒险,有时等于十分精彩,有时等于十分可笑。

网上有一个“我再也不相信...”的句式,被使用最多的就是:(1)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2)我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第一句话并没有使人们从此规避爱情,第二句话也没有使人们从此放弃天气预报。

浏览一些论坛或贴吧时,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对话:

甲说:天气预报,胡说八道!

乙说:有本事,你来报!

有人觉得有些冤枉:预报对了,大家记不住;预报错了,大家忘不掉。

美国同行有这样一段感慨: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上帝是完美的,因为上帝从来不做天气预报。

台湾一位气象学者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中留下的打油诗,让我感慨万千:

昨天报雨今日晴,预报错了得骂名。

今天报晴明日晴,预报对了骂未平。

可怜天气预报人,终生被骂上天庭…

(二)古人如何推测天气?

即使在甲骨文中,都有关于占卜天气的记载。在科学尚未昌明的漫长岁月中,依然有着科学精神的雏形。例如猜测天气往往都会有“占”和“验”这两个环节,占卜之后,还要验证正误。对于很多气象谚语,也有人进行是否应验的总结,从而得出“屡验”、“甚验”、“屡不验”的检验分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没有常规量化和连续观测和预测的年代,人们缺乏对于气象更迭的物理过程的内在机理进行研判,也缺乏对天气的宏观形势的洞察,由甲现象推断乙现象的逻辑过程常常带有假说意味,并存在诸多谬误,例如腐草为萤、雀入大水为蛤等等。对于气象的观察和感悟,是以家学传承、文学描述、哲学思辨和史料记载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从严格的意义上,并未形成预测科学。

但在那样的年代,人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天气的一定周期性以及物候表象间的呼应关联,折射出非常令人折服的感知力。“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诠释了跨度150天的天气韵律。“巢居者知风,穴居者知雨,草木知节令”,借助其他生物的灵性推断气象变化。

其中二十四节气以及数以万计的气象谚语成为民族智慧的宝贵遗存。每当读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雷;上风虽开,下风未开,主雨;燕子初归风未定,桃花欲动雨频来;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都会对古人朴素的大智慧肃然敬畏。

(三)现在如何做天气预报?

中国工程院李泽椿院士说,目前天气预报的核心工具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再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

所以探讨准与不准,可以围绕数值预报展开。我们对大气运动中的规律尚未全然知晓,设计的任何方程只能是求得近似。初始的观测数据除了不准确之

外,还有不完整的问题,例如青藏高原上的观测资料就很少。如果把数值预报计算网络缩小一半,即对更小尺度进行运算,计算量大体增加16倍,但在运算中,一些类似于地形等的信息依然难以充分表达,大气运动的物理过程细节不能很好反映,必须依靠预报员再次订正。

(四)目前天气预报的预报能力如何?

以目前国际上准确率及时效性较高的欧洲数值预报为例,1973年成立之初,最多能够预测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数值预报水平及时效稳定持续提高,约每10年增加1天有效预报。“根据此发展过程推算,到2030年,我国数值预报时效能够再提高两天,这意味着预报员可以提前9天预报大范围的环流形势。

气象大家竺可桢先生1926年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气象台之责任”,气象台之责任,首在调查各地雨量之多寡以及历年之变迁,次则说明变迁之原因,迄今欧美各国气象台,均从事于此。

可见,那时的气象台尚未具备制作和发布常规预报的能力。即使在十多年前,在电视中发布48小时以上的预报信息需要层层审批,而现在我们经常展望未来一周的天气走势。

天气预报的客观准确性在艰难中逐步提升,例如在中国:

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2012年首次低于100公里(为94公里,略逊于美国,优于日本);

2012年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6.5%,连续五年高于85%;

最高气温24小时预报准确率74.1%,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80.1%,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对于这些要素的预报,简而言之,八成还是准确的。

但不同的要素和项目,预报能力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例如:(1)明天会下雨吗?(定性)和(2)明天会下暴雨吗?(定性+定量)这两个问题,预报准确性差异巨大。

(五)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

按照北京大学大气系张庆红教授的说法,不准确包括了原料、加工场、产品检测包装的三重问题。

原料的问题在于,仪器的可观测误差、站点的可代表性误差、资料同化误差。

所有的观测数据,都只能是近似的。

例如观测误差,气压观测误差0.5百帕,风速观测误差3米/秒,相对湿度观测误差10%左右。

站点的可代表性误差,在辽阔的疆域内,只有几万个人工及自动观测站,例如北京南郊观象台观测到降水,无法代表全北京辖区均出现降水,反之亦然。由于观测点的代表性问题,有时会出现大家都懂的“被代表”问题。

加工场的问题在于,例如蒸发和凝结项,是发生在分子尺度上的,而我们对于精细物理过程尚未清晰认识。另一方面,在求解方程组时用差分的方法,必然引起计算误差,即阶段误差。所以这个加工厂不是一个能够再现大气真实运动的加工厂。

最后预报员参照这些不同的产品并结合经验,做出采信、判断和修正。

天气在线创始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智协飞教授认为,初始场和模拟大气运动的物理方程都只能近似值和近似解。让人感到沮丧和悲观的是,无法到达完美;但让人欣慰和乐观的是,可以逐步逼近完美。

所谓初始场,就是大气要素的此时状态,她的一个看似微小的变化,就可能导致演变结果(预报场)的迥然差异,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提出蝴蝶效应的洛仑兹,当年就是在把初始值由0.改为0.506之后,运算结果产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颠覆性变化。

可见,现代气象科学的核心手段“数值预报”,即使网格再细密、要素再多元、层次再丰富,都无法穷尽大千世界的无数细节,都无法精确再现大气运动的真实情境。

(六)什么情况下更容易不准?

换季的时候,影响系统的多重性和气象要素的大变率,容易使天气变化出乎预料之外。

夏季微小尺度天气系统盛行时,大网捞不到小鱼,尺度小、历时短,却往往强度大,这类“漏网之鱼”更容易让人产生天气预报不靠谱的感慨。“牛背雨”,一头牛的背上,都有晴雨的差别;“雹打一条线”,线内线外,悲喜两重天。

某个天气系统边缘处,看似毫厘之间,天气却天壤之别。

美国对于龙卷风的预报,目前的预报能力是平均提前13分钟发出预警,如果能够提前20分钟告知公众,在现阶段便是十分精彩的预报个例了。

所以,知晓更准确的天气信息,FORECASTING常常是不够的,如果可能,还需要了解NOWCASTING(临近的预报或预警)。有些天气变化,尚无法提前几天提供预报,只能依靠临近时的补充订正的滚动式发布。

地形复杂的地方,(海洋、高原)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座山,迎风坡抬升凝结,背风坡下沉增温,恍如千里之异。

气候变率较大的地方、天气节奏较快的地方,都可能加大预报的“本底”难度。

另外,气候变化、下垫面(地表生态)的改变以及人类排放水平的提升,都可能提高预报的难度,例如近年来盛行的雾霾天气。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加强了大气水循环和能量循环,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频繁地发生,本来长久沉寂的气象纪录常常轻而易举地打破,N年不遇的事情,我们经常不期而遇。原本的小概率事件却变得此起彼伏。由于小概率事件的历史样本较少,预报经验累积相对较少,这无疑成为预报难度新的增长点。

(七)理解上的差异是不是也在影响天气预报的可信度?

例如气温,常常被理解为地面温度,而气象台发布的气温是指离地1.5米,通风、草坪上、百叶箱中的温度,它是全球统一,具有代表性、剔除环境“噪声”、可对比的大气温度。在盛夏季节,气温常常低于人们体感的地面温度,所以才会有“气象台故意压低、瞒报高温”的质疑。

例如大雨,人们所说的大雨,常常是观察是瞬间雨强很大,雨势猛烈;而气象上所说的大雨,一般是指24小时累积降水量25-50毫米之间的降雨。

例如春天,大家心目中的春天,与气象上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高于10

度为入春的标准往往存在差异。

例如暖冬,大家心目中的暖冬印象或感慨,与气象上12月1日至2月底的气温距平值的标准往往存在差异。

预期上的差异:准的时候,以为当然;不准的时候,才会有深刻的记忆和交流上的共鸣。

(八)未来的气象预报的方向是?

中科院大气所段安民研究员认为,未来的天气预报一定是客观化和定量化。向两端发展:远处看得到,近处看得细。时效更长,短期和临近预报更精确。未来的天气预报是朝着时间尺度的两端发展。一个是短时和临近的精细化预报,另一个是关注10天以上的长期预报。

(九)善解人意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在提高,但美誉度并未同步提升。大家对于天气预报的预期值,其升幅高于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升幅。气象人需要看到,人们对于天气预报还不甚满意,但这种不满意是建立在大家对天气预报依赖度提升的前提下。

我们毕竟远未达到大家期望中的“神明”的程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预期值管理,是气象人希望公众降低预期,不过望,才能少失望。同时,气象人懂得更谦卑、更敬畏地优化预报、改善服务,更懂得善解人意,更善于以互动的方式加强沟通。预报天气,要接通地气,才能增加底气、聚合人气。公众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抱怨。

预报对了,业内人不任意地吹;预报错了,业外人也不会随意地骂。多一些对错误预报的回溯和反思,少一些对精彩预报的把玩和自赏。预报的准与不准,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既是事实也是感触。做任何一件事,岂能无怨,但求无悔。

为什么有时候天气预报会不准_十万个为什么

天气是如何预报出来的??开放日现场,不少市民把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抛给了专业人士,而专业人士则一一揭开了这些问题里的秘密。 预报结论有分歧,首席预报员说了算 为什么有时候天气预报会不准?气象台为什么能预报天气?面对一些市民的疑问,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曲凤说,天气的变化虽然很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除了要用仪器测量地面情况,还要利用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空中变化。气象台会定时收取全国以及国外各地的气象资料,然后根据各地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周密的研究和分析,最后才能作出天气预报来。 烟台市气象台台长石磊告诉记者,要做到准确的天气预报,必须了解上游的天气情况。他以降水来打比方说,上游地区出现降水并不代表烟台也会出现降水,这要综合考虑烟台的本地条件是不是适合降水出现,其中包括水汽、热力、地形等因素,最后才能下结论。 气象台天气会商室每天下午最忙碌,此时,气象预报员都要坐在一起商讨天气情况,预报员要自己先下结论,而后发送省台最终确定。如果几位预报员在意见上有分歧,一般会由首席预报员和上级决定最终结论。目前,烟台市气象台共有2名首席预报员,他们的的经验相对较为丰富,责任心也较强,在预报方面有高人一筹的能力。 电视预报也挺神秘,说话穿衣有讲究 影视制定室内,参观人员络绎不绝,电视预报员娄笑萍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不少市民一见到她就握着她的手说:这次终于见到真人了,以前总在电视上看你播音。 看到大家面对着众多叫不上名的仪器,娄笑萍便给大家做起了现场演示。娄笑萍走进一间背景为蓝色的小屋子里,挂在墙上的电视机里便出现了她的样子。娄笑萍说,目前所有的电视天气预报都是通过抠像技术完成的,这技术对播音员的着装有特别要求,因为背景是蓝色的,所以播音员不能穿蓝色的衣服,否则在电视上出现的就会是一个隐形人。一次电视天气预报留给她的时间只有55秒,期间一般会有3-4个画面出现,每个画面应该说什么话都有严格要求,因此每次录像时都要认真计算说话时间。 记者了解到,烟台市的电视天气预报从2006年底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节假日期间照常播出,从无例外。 去年灾害天气多,变暖趋势没改变 目前气候的走向是怎样的?石磊说,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并未改变,极地冰雪融化速度继续加快。有的市民提出,全球都在变暖,那为何去年冬天比常年都要冷呢?石磊解释道,去年冬天,北极被暖气团占据,原有的冷空气被挤到了亚欧和北美大陆,导致该纬度地区的冬天变冷。 具体到烟台市,2010年烟台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降水和日照与常年比较均为正常,不过在灾害性天气上却比常年要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包括低温导致的海冰、4月28日出现的最晚春雪、南部地区持续时间长的秋冬连旱。 石磊表示,气象部门今后将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加深对气象工作的理解,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理解误区,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天气与天气预报 教案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 一、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主要解决二个问题:第一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第二,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根据学生的直观性思维特点,应在学习前充分收集近天气资料、照片等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可用视频片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的重点是区分天气与气候,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听天气预报。教学难点是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天气的含义、气候的概念,能正确使用于日常生活,学会识别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当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形象记忆法,识记天气预报符号。通过收看天气预报,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动手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辩证和发展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讲解全球各地的动植物感受天气变化前的反应,提问学生我们除了从动植物方面了解天气变化外,还有哪些途径?你们都了解了天气的哪些内容?它和气候是否一样?小组讨论,并做好发言准备。 板书:天气与天气预报 一、天气与气候 概念:特点: 2、新课讲解,以图激趣。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天气相关的图片、漫画,结合知识之窗,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其间提醒学生应从时间和天气状况的具体程度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加小结,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阴晴、干湿、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时时刻刻都是在变化中,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天气差别可能很大。气候是指某地长时间的多年的天气和大气状态的平均情况。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气候图,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长时段,平均的大气状态。 过渡:我们学习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那大家能不能辨别呢? 活动一,根据纸片上的文字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再进行归类。邀请两个同学各自用纸卡贴到白板上合适的位置。 天气气候 烈日炎炎、狂风暴雨寒冬那月、秋高气爽 乌云密布、大雨倾盆风调雨顺、冬暖夏凉 晴空万里、风雨交加四季如春、长夏无冬 大雪纷飞、雨过天晴终年炎热、全年湿润 教师点评,天气是具体的天气情况,比如下雨,刮风,天晴等。气候是长时间的平均大气状态。 活动二,判断诗句(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包含的信息属于气候还是天气的描述。小组讨论后,邀请部分同学判读诗句描写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分析诸如清明时节等词语包含的时间长短问题,提醒学生根据天气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板书课题《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记录的都是已经发生的,那未来的天气状况能预测吗?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 科学探索 获得天气预报的渠道天气预报可以使我们预知未来一两天或近期的天 气变化,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都是十分重要 的,天气预报可以让人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早做好 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 的危害。 问题:你从哪些渠道收看、收听过天气预报? 获得天气预报的渠道: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 报纸、打电话等。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 报。 学生回答:电 视、手机等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 学习,让学生知 道获得天气预报 的渠道有哪些。 科学探索 填写天气预报信息了解我们所知道的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将获 得的信息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学生交流讨论 填写天气预报 信息 了解天气预报包 含的信息,是让 学生经过观察天 气预报,了解知 道的天气预报中 所包含的信息, 并将获得的信息 填写在班级记录 表中。

科学探索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 并发布。 制作天气预报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收集。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 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观 测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2)数值天气预报。位于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 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数值天气预 报,为气象员预测未来定时间内的天气状况提供参 考。 (3)气象员做出预报。气象员综合分析最新的卫 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数据,结合 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并考虑当地 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做出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4)天气会商。数值天气预报并不完美,需要进行 一定的人工修正。一般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 预报员的讨论,这称作天气会商。天气会商的结果 由首席气象预报员签发。 (5)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制作完成之后,通过 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公共显示屏等向社会发 布和传播。 播放视频《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 观看视频 了解天气预报的 制作过程。 对天气预报制作 过程加深。 交流研讨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在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我们在查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只需通过点击应用、 查看网页等方式,非常简单。殊不知天气预报制作 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气象员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 动。 学生交流讨论 回答五个步骤 引导学生结合教 科书中出示的相 关资料说一说制 作天气预报的过 程。 交流研讨天气预报可以给我们什么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 什么重要意义?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交流天气预报和信息对我

中国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总是预报的不准确

在生活中,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很多人说假话,天气预报倒是特别想说真话,可就是说不准。的确,因为天气预报的不准确,第二天会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责怪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是个世界性的现象。国外天气预报员甚至有“面对公众嘲讽,气象人员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小册子。 应该说,天气预报还是越来越准确的,我国的天气预报准确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属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现在对于常规天气要素的24小时定性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上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的预报准确率又提高了4.3%,未来一周的预报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天气预报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它应该走下神坛。是人类憧憬未来的好奇心,人类不甘于“天有不测风云”的精神气质造就了天气预报,预报准确了,不必大惊小怪;预报错误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关键是我们如何理性地看待天气预报,如何理性地分析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理由一:她还很年轻 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人们还并没有完全掌握。气象科学还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学科。年轻人总是要犯错误的。

理由二: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这个发现: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更不用说城市热岛、工业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对天气的影响了。 当然,并不能因为有“无数只蝴蝶的翅膀”就迁就天气预报的不准确,就如同学生不会因为自己考不了满分就慨叹考题太难。经常用“混沌”来进行自我安慰也是绝对不行的。 理由三:眼睛有盲区 要预测天气,首先要观察天气,自从有了气象卫星,眼睛的盲区减少了,视野更加开阔了。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天气变化,但是它离地面的距离是36,000公里,比较遥远,分辨能力比较有限;极轨气象卫星的高度是800多公里,离地球近一些,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地观察特定区域,它的云图是拼接而成的,在观察一个特定区域时,相当于卫星有“眨眼睛”的毛病,而有一些天气就在“眨眼间”发生了。另外,如果有云层覆盖,植被、水体、沙尘的面积和强度等等就难以被观察并测算,云层会掩盖很多秘密。 没有人有一双可以洞察一切的慧眼,在分析和预测的时候会产生误差,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教学案例:天气和天气预报

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计划地收听收看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通过“学做天气预报员”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会看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2.掌握判读卫星云图的基本方法,了解卫星云图对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初步了解卫星云图是如何制作形成的。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天气预报谈起,并且按照平时电视节目中播放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和简易的天气预报图,着重强调对这些图的判断、解读。由于这些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继续进行后几节的深入学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题目是"中国的天气和气候",所以需要在进行本节学习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回忆在初一学过的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的有关内容,这是进行后面学习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各种天气现象。 2.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城市天气预报图的判读。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安排学生自己画天气符号,并且以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举天气符号,另一位同学模拟天气预报播报员,反复练习,然后交换。另外,为了训练学生读卫星云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另外找一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天气预报,分析天气趋势。此外在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总结规律,并试探预报短期天气。在简单地看与听的同时,主动的去参与实践。 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教材简析】 聚焦部分提出“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更好地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探索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预报,知道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将获得的天气信息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教科书第58页中的班级记录表需要教师用大白纸记录。第二个活动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教科书第59页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天气预报制作的五个过程。第一步是数据收集,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第二步是数值天气预报,位于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数值天气预报,为气象员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状况提供参考;第三步是气象员做出预报,气象员综合分析最新的观测资料,结合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并考虑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做出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第四步是天气会商,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预报员的讨论,天气会商的结果由首席气象预报员签发。第五步是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制作完成之后,通过电视、广播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体会到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气象员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研讨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小组对梳理和提炼的信息进行交流和汇报,并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研讨。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科书中出示的相关资料说一说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第二个问题,让学生交流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比如即将要去出差,然后出示某地的天气预报,让学生交流出差时应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持续的关心天气,并对此保持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将近一个月《天气》单元的学习,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完成了天气日历的记录和整理后,对了解天气预报

第三节天气与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天气与天气预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通过认识卫星云图,学会如何判读卫星云图 (3)通过认识、记忆、比赛,掌握常用天气符号及其含义,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读卫星云图、风向示意图,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2)通过记忆天气符号及其含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播报天气预报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收看天气预报,联系到日常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素质,更好地发挥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各种天气符号的含义、风向示意图 2、学会看简易天气预报图 难点:读懂天气预报图并流利播报天气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法、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当天的雷雨大风天气导入新课。最近频繁的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梅州也出现了雷雨天气,给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老师来上课时,虽然撑伞,由于风大雨大,还是被淋湿了。天气与气候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出天气与气候的课题。以生活事例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板书]第一节天气与天气预报 [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请大家阅读课本找出这两个概念 [教师讲述]大家找到这两个概念没?请大家齐读,天气开始…… [学生齐读]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阴晴、冷热等状况。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教师讲述]从概念可以看出,天气是短时间内大气的状况,短时间可以是今天、明天、未来几天、甚至同一天大气出现不同的状况。例如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阳光明媚,9点多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雨,天气时刻在变。而气候较稳定,是多年的天气状况,例如梅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教师讲述]天气与气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来比较区别。从时间上看……从稳定性……描述的词语也不同…… [教师提问]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请思考。请位同学回答。 [学生回答]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天气预报准确率追赶期望值解读

是生活好帮手和防灾“发令枪”,有时也会“空报、漏报” 天气预报:准确率追赶期望值(绿色焦点) 本报记者刘毅 《人民日报》(2013年07月27日09 版) 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等气象灾害,从中央气象台到各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备受瞩目。 气象工作者付出巨大努力,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一些地方也发生了预报失准的现象。例如,北京7月8日气象预报显示,7月9日至10日,北京城区和南部将有大暴雨天气,局地降雨量可能会达到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结果北京的降雨强度远没有预计的严重。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为什么会出现空报或漏报,应该怎样用好天气预报?记者最近采访了多位专家。 ①世界性的难题—— 天气预报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从科学上讲不可能完全准确 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节目主持人宋英杰,曾经担任过天气预报员。他说,有很多人一说起天气预报,就有“不靠谱”的印象。在网上流行一个句式“我再也不相信……”,这个句式当中流行最广泛的句子,一是“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二是“我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 对网上调侃天气预报的段子,宋英杰了如指掌:

气象台有10个预报员,领导问明天下不下雨,7个举手认为下雨,3个认为不下雨,于是得出结论“降雨概率70%”; 问:什么时候容易下雨?答:不带伞的时候容易下雨,预报不下雨的时候容易下雨; 老奶奶对小孙子感慨地说:“局部地区”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天气预报天天说那里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好在我们没有生活在“局部地区”…… 如今,天气预报已经成为防灾减灾的“消息树”和“发令枪”、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天气预报靠不靠谱、准不准,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张庆红看来,“从科学上讲,天气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只能不断努力朝更准确的方向走。” 专家告诉记者,现代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最终形成的。天气预报由大气综合探测、气象资料采集、气象信息加工处理、天气预报制作、气象信息服务等几个系统“接力”产生。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 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现代天气预报方法的建立只有几十年时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②误差为何难免—— 制作天气预报,从“原材料”、“加工厂”到“产品检验”都不完美 张庆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等专家表示,制作天气预报相当于一个制作产品的过程。从“原材料”、“加工厂”到“产品检验”,都是不完美的,都可能产生误差。 首先,作为原材料的观测资料不全,而且会有误差。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天气预报 设计意图 最近,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小孩们说:“又下雨了,什么时候出太阳啊?我们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戏了。”小杰说:“我回去问问爸爸,他的手机上有天气短信,他明白什么时候太阳会出来。”小莹说:“我也回去问问爷爷,他每天看报纸的时候,都会把天气预报读给我听,只要问问他,就明白什么时候不下雨了。”接着,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说自己要想想方法了解一下改日的天气。从关怀天气到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小孩们探究的爱好越来越浓。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认识天气预报”,一方面自制PPT课件,另一方面尝试挖掘生活中相关的教育资源,将两者优势互补,使幼儿在边看边玩的氛围下获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探究天气隐秘的爱好和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了解晴、雨、阴、多云等四种天气类型的特点,认识天气预报中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学习按要求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能借助自制天气图像卡,用一个完整句播报天气,能对几种常见的天气图标和天气实景图进行配对,提高观看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知天气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能主动关注天气预报。 活动预备 1.体会预备: (1)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两个方面的资料:“天气预报的好处是什么?”“从哪里能够明白天气预报(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络等)?” (2)幼儿已有简单的关于动物习性与天气变化方面的知识。 2.材料预备: (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气预报截图”、“动物气象员”、“有味的天气图标”。 (2)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天气小图标,配对操作学具(都市天气实景图和天气图标)。 活动过程 1.户外观看和谈话互动,引发幼儿对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的关注。 (1)教师以手偶“喜羊羊”与幼儿展开谈话导入。

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课程

课程简介
作为全国气象部门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系列培训课程之一, 《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是为 地市级和县级气象局预报员提供预报业务培训课程, 也可作为其他预报员的业务参考和大学 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我们假定学习者是气象专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或者经过天气预报 专门培训的非气象专业毕业的预报员, 也就是说学习者学习过天气学, 对天气预报的原理和 方法已经有较好的基础。
课程特色
本课程尽量简化概念性、原理性描述,尽量介绍新的技术方法、研究成果和规范标准, 尽量使用新的天气个例和资料图表,特别是直接针对预报员工作平台——MICAPS 系统制作 图表、调阅资料、描述流程,以帮助读者建立预报思路、提高业务技能,是本课程的一个特 色。根据目前我国天气预报业务体系的业务分工,地市级和县级气象局主要负责短期、短时 和临近预报业务,因此,本课程不涉及中期以上时效的预报问题。
课程目标
《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课程介绍了有关天气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要素预报以及暴雨、 强对流、雾霾、沙尘暴、暴雪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热带气旋、海洋天气预报等方面的技术和 方法。通过课程学习,使学员加深对天气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预报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天气预报的基 本方法和思路,为从事实际预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学要求
1.了解、掌握常用的天气分析预报的资料、图表、分析方法、预报方法和预报思路; 2.了解要素预报的方法、熟悉各种气象要素的预报思路和预报着眼点; 3.掌握暴雨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能灵活运用预报方法制作预报; 4.掌握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并能灵活运用预报方法制作预报; 5.掌握雾和霾的基本概念、时空分布特征、发生和消亡的天气学形势、预报; 6.掌握暴雪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并能灵活运用暴雪预报方法制作预报; 7.掌握寒潮发生发展全过程中天气形势演变的主要特征,以及寒潮预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能够较好预报寒潮; 8.了解并熟悉掌握我国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形成机制、环流背景、天气系统及物理 量特征,掌握沙尘暴预报方法建立沙尘暴天气的预报思路; 9.掌握热带气旋及其预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了解定位、定强基本方法和熟悉预报方法和 思路; 10.了解、熟悉我国沿海海域的天气气候特征,了解、熟悉海雾、风暴潮、海上大风的发生 发展规律以及海雾、风暴潮、海上大风的分析预报方法和预报思路。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你们的天气预报怎么搞的,太没谱了!”前些天,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中央气象台台长矫梅燕,意外地接到了一位恼怒的陌生人从机场打来的质问电话。当天,北京机场出现大雾,但天气预报没有对这次大雾作出预报,结果航班延迟,耽误了这位乘客的行程。 当矫梅燕把这件事告诉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时,有着二十多年预报经验的杨贵名“安慰”她说:在中央气象台会商室里,预报员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打电话的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口音各异、身份不同,但他们的主题一致:天气预报“不准”。 那么,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准呢? 中央气象台及北京市气象台的专家告诉记者,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最终形成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首先,人类对大气运动机理的认识还有限。阴晴冷暖、雨雪风霜,各种天气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大气不断运动造成的。由于大气运动的复杂性,科学家们还不能真实地描述大气运动的细微结构。 其次,气象观测网络还做不到“疏而不漏”。气象探测已发展成为覆盖地基、空基、天基的立体观测系统,地面观测站、高空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气象卫星组成了时刻监视大气运动和变化的观测网。但这个网络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会有疏漏,就像大网捞小鱼,容易漏掉。而且观测资料可能会有误差,例如,风向、风速观测结果是采用两分钟观测的平均值,可能就会有一定的误差。 第三,数值天气预报模型不能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的变化,是地球周围大气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大气运动变化,物理上要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一些定律,这些定律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成数学方程。人们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把天气预报问题变成数学方程求解的问题。这样的方法叫数值天气预报,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然而,目前任何一套模型都不能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是近似,必然存在误差。 第四,预报员之间的经验及水平会有差异。数值模式计算出来的预报结果,不能直接作为预报结论,预报员还要进行解释应用,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订正。例如北京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天气预报必须考虑地形影响。预报员的个人经验也在复杂的天气预报和综合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在发达国家,天气预报不准的现象

初中地理教案【天气与天气预报】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地理教案【天气与天气预报】教 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过程与方法: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天气与人类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教学重点: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区别;识别常有的天气符号,熟悉天气预报图的使用。 教学难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元旦我没一起去北京旅游,该怎样穿着呢?(学生讨论) 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关注天气和天气预报) (教师板书课题:天气和天气预报) 二、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活动”,阅读教材

上例举的天气预报,完成书上练习,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总结:阴晴、冷热、风雨等。 2、学生阅读教材:比较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差异 总结:天气—时间短、变化快 气候—时间长、较稳定 练习:完成教材上活动,判断四句唐诗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掌握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区别。 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学生自读教材相关部分,看谁最先总结出来。 总结:探测信息——信息处理——预报系统——气象服务 同学们能做一名合格的天气预报员吗?首先必须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4、引导学生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常见天气符号图,识记各种符号代表的意义。教师简单指导学生:各种雨的符号、雪的符号,特别讲解风的符号、风向的识别、风力的识别

5、识读天气预报图 学生自己完成教材上的活动练习,教师抽查学生完成情况。 教师示范:用语言叙述图中北京市的天气预报内容,学生叙述上海、重庆两地的天气预报内容,鼓励学生争当合格的天气预报员。 三、总结: 1、天气、气候的区别 2、熟记常见的天气符号 四、作业 1、坚持看中央台一套节目晚间天气预报 2、识记常见的天气符号 五、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的反思: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过于简单。 2、教学方法: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调动不够,特别是常见天气符号部分,没能引导学生当堂记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过程与方法: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天气与人类活动是息息相关的。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聚焦部分提出“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更好地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探索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预报,知道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将获得的天气信息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教科书第58页中的班级记录表需要教师用大白纸记录。第二个活动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教科书第59页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天气预报制作的五个过程。第一步是数据收集,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第二步是数值天气预报,位于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数值天气预报,为气象员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状况提供参考;第三步是气象员做出预报,气象员综合分析最新的观测资料,结合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并考虑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做出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第四步是天气会商,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预报员的讨论,天气会商的结果由首席气象预报员签发。第五步是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制作完成之后,通过电视、广播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体会到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气象员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研讨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小组对梳理和提炼的信息进行交流和汇报,并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研讨。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科书中出示的相关资料说一说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第二个问题,让学生交流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比如即将要去出差,然后出示某地的天气预报,让学生交流出差时应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持续的关心天气,并对此保持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将近一个月《天气》单元的学习,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

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 日前,与气象界的几位专业人士一起聊“天”,探讨天气预报准与不准的话题。 (一)感慨 天气预报,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力游戏。 因为预知是一种生活品质,甚至是一种生命保障。 这是一个“天有不测风云”与“天有可测风云”并存的年代。 预测科学,仅仅提供了一种概率较高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一位前辈曾经说过,天气预报,就是八分把握加两分冒险,有时等于十分精彩,有时等于十分可笑。 网上有一个“我再也不相信...”的句式,被使用最多的就是:(1)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2)我再也不相信天气预报了。第一句话并没有使人们从此规避爱情,第二句话也没有使人们从此放弃天气预报。 浏览一些论坛或贴吧时,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对话: 甲说:天气预报,胡说八道! 乙说:有本事,你来报! 有人觉得有些冤枉:预报对了,大家记不住;预报错了,大家忘不掉。 美国同行有这样一段感慨: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上帝是完美的,因为上帝从来不做天气预报。 台湾一位气象学者在其最后一部著作中留下的打油诗,让我感慨万千:

昨天报雨今日晴,预报错了得骂名。 今天报晴明日晴,预报对了骂未平。 可怜天气预报人,终生被骂上天庭… (二)古人如何推测天气? 即使在甲骨文中,都有关于占卜天气的记载。在科学尚未昌明的漫长岁月中,依然有着科学精神的雏形。例如猜测天气往往都会有“占”和“验”这两个环节,占卜之后,还要验证正误。对于很多气象谚语,也有人进行是否应验的总结,从而得出“屡验”、“甚验”、“屡不验”的检验分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没有常规量化和连续观测和预测的年代,人们缺乏对于气象更迭的物理过程的内在机理进行研判,也缺乏对天气的宏观形势的洞察,由甲现象推断乙现象的逻辑过程常常带有假说意味,并存在诸多谬误,例如腐草为萤、雀入大水为蛤等等。对于气象的观察和感悟,是以家学传承、文学描述、哲学思辨和史料记载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从严格的意义上,并未形成预测科学。 但在那样的年代,人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天气的一定周期性以及物候表象间的呼应关联,折射出非常令人折服的感知力。“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诠释了跨度150天的天气韵律。“巢居者知风,穴居者知雨,草木知节令”,借助其他生物的灵性推断气象变化。 其中二十四节气以及数以万计的气象谚语成为民族智慧的宝贵遗存。每当读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雷;上风虽开,下风未开,主雨;燕子初归风未定,桃花欲动雨频来;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都会对古人朴素的大智慧肃然敬畏。 (三)现在如何做天气预报? 中国工程院李泽椿院士说,目前天气预报的核心工具是数值天气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再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进行求解,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 所以探讨准与不准,可以围绕数值预报展开。我们对大气运动中的规律尚未全然知晓,设计的任何方程只能是求得近似。初始的观测数据除了不准确之

七年级地理上册 4.1《天气和天气预报》教案 粤教版

《天气和天气预报》 本节课主要向同学们讲述了天气状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天气预报的重要性,然后,主要讲解了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最后,讲解了人类活动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区分与运用“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这一节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天气,学会观看天气预报;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能区分与运用“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各种类型的地图和气象图;

2、准备一些典型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 板书: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讲授新课】 活动探究 师:天气状况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及时获取天气信息,预知天气变化,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 活动探究 师:比较表4-1、表4-2,说出“天气”与“气候”含义的差别。 生:学生讨论回答。 师:判断下列诗句哪些描述“天气”,哪些描述“气候”。 生:学生抢答。 学习新知 师:天气预报是气象专家通过对各种途径获取大气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对未来天气所作出的预测,一般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图上有特定的天气预报符号。 活动探究 师: 1.连续收看你所在地区一周的天气预报数据,并做好记录。 生:讨论回答。 师:读图4.3,以4人小组为单位模拟电视天气预报,向同学报告北京、上海、广州、海口四地的天气预报。参观当地气象台,了解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生:学生讨论回答。 学习新知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关注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心每天空气质量的状况。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空气中的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浮尘)、可入肺颗粒物(PM2.5)及有害气体等含量增加,

三年级科学上册天气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天气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教科 版 【教材简析】 聚焦部分提出“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天气预报是 如何制作出来的,更好地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探索部分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气预报,知道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将获得的天气信息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教科书第58页中的班级记录表需要教师用大白纸记录。第二个活动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教科书第59页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天气预报制作的五个过程。第一步是数据收集,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第二步是数值天气预报,位于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数值天气预报,为气象员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状况提供参考;第三步是气象员做出预报,气象员综合分析最新的观测资料,结合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并考虑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做出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第四步是天气会商,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预报员的讨论,天气会商的结果由首席气象预报员签发。第五步是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制作完成之后,通过电视、广播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体会到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气象员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研讨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小组对梳理和提炼的信息进行交流和汇报,并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研讨。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科书中出示的相关资料说一说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第二个问题,让学生交流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比如即将要去出差,然后出示某地的天气预报,让学生交流出差时应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持续的关心天气,并对此保持兴趣。 【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将近一个月《天气》单元的学习,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完成了天气日历的记录和整理后,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有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是陌生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使他们能了解真实的、最新的天气预报系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们更加精确地观测和预报天气。 【教学目标】

简析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因素及其措施

简析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因素及其措施 天气预报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以及出行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有一些极端恶劣天气,比如说台风、暴雨以及冰冻等破坏性都比较大,如果预报不准确就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重要意义,对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天气预报;准确率;重要意义;影响因素;措施 一、提高天氣预报准确率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天气预报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其播报准确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出行等需要。而地球大气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导致其无法得到准确初始状态的观测数据,使得天气预报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相对基础和局限性的范围内可以加以提高。近年来,天气预报新服务业务的不断增加,给气象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预报准确率的指标,也是天气预报科技水平的标志。从满足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角度分析,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很重要的。气象服务更加精细化是天气预报发展的必经历程,也可理解为在细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二、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天气预报就是提前播报某一区域近几天的天气状况,其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大气,大气层复杂且庞大,影响大气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天气预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因素主要有: 2.1环境因素。在天气预报过程中,如果气象监测的清晰度和精确度越高,那么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就越高。目前,我国在气象观测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对待。比如说,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空气污染严重,楼房高耸入云,当对某一区域进行观测时,由于空气混浊或者建筑物的遮挡,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气象观测,从而大大降低了预报的准确性。气象观测站大多都被安置在城镇区域内,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气象观测站不得不撤离原地,这就造成观测过程出现间断,直接影响到该领域天气播报的整体质量。 2.2缺乏系统分析的因素。要想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就必须系统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如果在天气预报中缺少专业理论支撑以及可靠的科学依据,那么播报内容自然缺少可信度。在具体分析某一地区的天气过程中,预报业务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并且分析影响预报准确性的因素就会影响到最后预报的准确率,四季变化、地形地势、地方风貌、风向风速以及城市热效应等都是影响一个地区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多数预报业务人员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大多是凭

大班《天气预报》科学教案

大班《天气预报》科学教案 引导幼儿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下面是为大家的大班《天气预报》科学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 2、关注天气变化,有观看天气预报的意识。 3、能进行简单的天气播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听听看什么电视节目开始了?(播放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二)你平时看天气预报吗?从天气预报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 (一)(出示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看一看里面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城市的名称、未来的天气、气温) (二)认识天气符号 1、(手指画面中的天气符号)我们把用图案来表示天气这种特殊的符号叫做天气符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天气符号。(出示教具太阳)小朋友们看,这个太阳表示的是什么天气?(晴天)

2、师:对,一个小太阳就表示晴天,又飘来了一朵云彩,把太阳遮住了一点,这会是什么天气呢?(多云)对,这个符号就是多云。太阳和我们捉迷藏藏到了云朵的后面,这时太阳被完全遮住了,这又是什么天气呢?(阴)那如果我想表示下雨,应该怎么办呢?(幼儿思考)谁愿意到前面来设计一个表示雨天的符号? 3、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好,在云彩的下面画上雨滴就表示雨天。老师这里有三个表示雨天的符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雨点不同,有的雨点多,有的雨点少)那雨点多的符号就表示雨下的很--------(大),雨点小的符号就表示雨下的很 ---------(小)。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指图)这个符号就表示小雨,这个符号就表示中雨,这个符号就表示大雨。你们记住了吗?那我要考一考小朋友了。我们刚才知道了雨点少的符号就表示小雨,雨点大的符号就表示大雨,那你能不能设计出表示小雪、中雪、大雪的符号呢?小朋友们让我们来设计一个雪天的符号吧。幼儿分组设计(放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4、幼儿分别展示自己设计的下雪的符号,(师及时评价:小朋友们的设计真有创意,想象力真丰富)师出示正确的符号。 5、(手指板画)刚才我们认识了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的天气符号,这些都是常见的天气符号。除了这些常见的天气符号,还有一些特殊的天气符号,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天气符号又表示什么呢?(出示雷阵雨、雨夹雪、风、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幼儿观察、猜测其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