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一)

法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经过800多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层次结构多样,学科门类齐全,学制灵活,讲求实效,能与中等教育有机衔接并具有本国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

法国高等教育机构种类繁多,有综合大学(les universites)、高等专科学校(les grandes ecoles)和学院之分。高等教育机构基本是公立机构,除个别学科外(医学、药学),原则上不进行入学考试。高中毕业生只要通过中学会考,持有会考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历,要求在大学注册者,就可被普通大学录取,进入大学一年级就读。

法国的高等教育分为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两种。长期为2年以上,相当于我国的大学;短期为2年,偏重于实用技术,相当于我国的大专。长期制包括大学与技术学院;短期制包括二年制专科、高等技师专科、两年制技术专科。另外尚有一年至五年不等的技术职业专科学院。

法国高等教育(二)

长期制教育学程

大学教育(les Universites)

法国大学采用宽松入学但严格淘汰制。所有高中毕业生必须具有高中会考证书,方可申请进入大学就读。一旦进入大学后,学生必须逐年接受严格考核淘汰,方可毕业。

法国大学可接受一百二十万名以上的学生申请入学。大学提供文学、艺术、人文科学、管理与经济学、科学与技术、医学等一般教育。

大学教育分三阶段。第一、二学年为第一阶段(premier cycle),学校授予大学通科文凭( D.E.U.G)。第三、四学年为第二阶段(deuxieme cycle)。学生修毕第三学年课程,通过考试,学校授予Licence 文凭。修毕第四学年课程,完成一篇论文,学校授予Maitrise 文凭。具Maitrise文凭的学生可以申请就读第三阶段博士班学程( troisieme cycle)。第三阶段又分为二段,第一段,修业年限为一年,要修读「深入研究文凭」(D.E.A) 始可进入正规博士班(doctorat de troisieme cycle),开始撰写博士论文。正规博士班修业年限为三至四年。国家承认各大学颁发的文凭。有的大学亦核发特定科目文凭。

目前,法国共有七十九所大学,五十九所设在外省、十七所设在巴黎地区、三所设在海外属地。所有大学总计约一千余系所。

技术学院教育(les Grandes Ecoles)

法国的技术学院学习年限为三年。高中学生具高中会考证书,上过一至二年的预科,经过入学考试便可进入技术学院就读。一般而言,考试竞争激烈。全国约有300余所技术学院。

法国的技术学院有其特殊的地位。大部份的工程师、技术学院教授或中央公务机构干部都一定是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企业界欲雇用中高级干部亦欢迎具技术学院文凭的毕业生。

短期制教育学程

两年制专科教育

两年制专科教育相当于大学通科教育。其目的在于学生在就业前可以学习就业工作技巧,以与实际就业环境相衔接。两年制专科教育又有高等技师专科教育与两年制技术专科教育两种。

高等技师专科教育(STS)

高等技师专科学校全法国共有1700所,共约九万五千名学生。学校设在技术高中或多元化技术高职校内。学生修业2年期满,成绩合格,学校颁发高等技师专科教育文凭(BTS)。

两年制技术专科教育(IUT)

两年制技术专科学院全法国共有90所,505个系所。学习年限为2年,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学校颁发两年制技术专科学院文凭。学校负责教导工业技术或服务业方面的课程。

法国的院校数量在西欧各国中是最多的,有87所国立综合大学、3所私立综合大学、400多所工程师学院、200余所公立、私立艺术学院和近千所商业学院。因此,任何学生都拥有充分的院校资源供自己选择。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多元化,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而课程设置和入学条件也各不相同。众多公立、私立学校各有千秋,公立学校由国家资助,相比之下,学费低廉得近乎于免费。

按照1984年“高等教育法”和1989年“教育方针法”界定的范畴,法国现行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四大类:大学(含国立综合技术学院)、大学校、短期技术学院和科学文化教育“大机构”。法国现有大学教育机构90多个(不含大学在中小城市开设的47个称为“大学中心”的教学点),工程师学校300多所,商科学校70多所,另外还有师范高等学校、农业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总共约500多所。

大学

大学,即综合大学,法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学生人数占大学生总数的80%以上。除少数几所学生不多的天主教学院外,现有的大学机构(包括大学、国立政治科学学院和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均属教育部领导。凡取得高中毕业会考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均可在本人所在学区的大学某个“培训与研究单位”注册。大学不设入学考试。

遍布法国全国各地的87所综合大学,通过各种学科的划分实施基础及应用教学,分短期和长期学制。入学条件:招收持有法国高中会考证书或同等学力的学生向校方递交申请材料,学校根据候选人材料择优录取。由于中国高中毕业证书不能等同于法国高中会考证书,因而中国学生入学条件限于获得中国大学录取通知书者、中国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综合大学教育下的3个阶段,各阶段文凭均属国家级文凭,第一阶段实施大学基础知识教育;第二、三阶段的学习趋向于专业化。

综合大学属于大众福利型高等教育机构,即任何人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就有资格入读。综合大学之间不存在排名,没有良莠之分,这一点与英国不同。综合大学的教学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包括:人文、艺术、经管、医药、理工等。不过其教学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性不如专业学院。

大学实行分段式教学,共有3个阶段,它们既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一般来说,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学业并取得相应的文凭或学位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继续学习。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为大学本科教学阶段,各2年;第三阶段为博士培养阶段,一般平均3-5年。第一阶段是基础课。根据1997年4月的大学教育改革法令,第一阶段原有的9类学科重组为8个学科专业群,即:法律、管理与行政;文学、语言;人文与社会科学;理科;艺术;人体、运动体育与休闲;科学技术;工程师科学技术。与原学科设置相比,新学科专业中减少了神学,增加了科学技术和工程师科学技术两个学科群。第二阶段是专门化,第一年授予学士学位,第二年即本科毕业,授予的学位称“硕士”。第三阶段是深造和从事科学研究。

1991年,为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增加青年的就业机会,加强大学同企业和地方的联系,法国兴办了一种进行长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学机构——大学职业学院。大学职业学院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发展迅速。1991年开办时仅有23所,1995年已增加到130多所,在校人数达15,000多人,到上个世纪末在校人数控制在25,000人左右。

法国的医学教育(包括医学、牙科学和药学)是大学的一个特殊教学系统。它属于大学范畴,但是在学制、教学分段方面又自成一体。全国现有34所大学开设医学专业,16所大学开设牙科专业,24所大学开设药剂学专业。其中巴黎第五、六、七大学,蒙伯利埃第一大学等校的医学专业颇有名望。

大学校

在法国,大学校是大学以外其他各种高等专业院校(不含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在内)的总称,是法国特有的一种高等学校。大学校始终保持“少而精”的传统,是高级官员、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位于法国高等教育象牙塔的顶端,为中学的高材生所瞩目。

这些学校分属政府各部,也有部分私立。它们主要集中于工、商两科,培养应用人才。法国现有各类高等专门学校300多所,包括工程师学校、商业与管理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农业学校和其他专门学校。被公认的名牌大学校有:中央高等工艺学校、巴黎理工学校、国立桥梁公路学校、巴黎高等矿业学校、国立高等电气学校、国立高等宇航学校、国立高等通讯学校、国立高等农艺学校、图卢兹航空学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贡比涅工艺大学、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巴黎高等商业学校、巴黎政治学院、里昂高等商业学校等。

大部分大学校从专门的预备班毕业者中招生。预备班设在条件较好的高中里,现有374所重点高中开设。大学校实施高水平、高质量的精英教育,毕业生的出路良好。高水平的教育得益于充足的办学经费保证,法国每年高等教育总经费的30%用于大学校和预备班,而此类大学校的学生数仅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4%。

大学校类型多样,教学各有特点,但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它们也形成了基本的共同点,即“多科性”或“多面性”的教学和培养,也就是: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知识教学、注重“非技术”培养和实践性教学。

重点高等专科学校为政府机关、工业界、服务业培养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及行政人员。其中一大批隶属于政府各部门,专门负责培训工程师、教师及行政人员。其中一些高等专科学校(如:国家行政学院、高等师范学院)则是法国一大教学特色。此外,还有私立学校(如:部分商业学校与工程师学院),经审核后可获得国家认可。高等专科学校属于长期学制,为期5年。入学条件:入学要求严格,校方通过候选人的法国中学会考成绩与申请材料择优录取,被选拔的学生需在2年预科班学习后(或通过综合大学1~2年的学习),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被录取者继续学习3年,落选者可进入综合大学第一阶段学习。

大机构。

在法国整个高等教育机构中,除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外,还有一类被称为“大机构”的传统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它们包括历史悠久、学术地位高的法兰西学院(1530年)、自然历史博物馆(1635年)、巴黎天文台(1667年)、国立工艺博物馆(1794年)、天文事务局(1795年)、高等研究实用学校(1868年)、巴斯德学院(1887年)等。这些机构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要求开办的。它们没有统一的学制和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培养目标。在传播文化、从事教育、开展研究等方面都各有特点和风格。而今,它们又成为从事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位制度

法国的学位制度比欧洲其他国家教育机构的学位制度更加多样化。这一学位制度分普通大学类、高等教育工科类和高等教育医学类等几种。不同的教育机构都具有组织严密、教学目的明确等特点。

1、大学

法国现有大学近百所,占高等教育的3/4。所有获得法国高中毕业文凭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的学生都可申请入学。综合大学一般提供的专业有:法律、经济、管理、理工科学、

医学、牙科学、药学、文学、艺术、人文科学。普通大学的学位制度根据学制的3个阶段可分为既独立又连续的3个阶段学位制,每个阶段结束,成绩合格,都能得到国家授予的文凭。这个文凭不代表学生可自动进入更高阶段学习,而是据此可以进入同阶段的其他学科学习。

第一阶段为基础教育

第一阶段教育是大学学位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第一阶段的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是对取得中学会考证书者的继续培养。第一学年结束时,期末进行考试,进行分级淘汰。两年结业时可获得普通大学文凭(Diplome d’Etudes Universitaires Generales,DEUG)或科技类专业证明(DEUST),相当于Bac+2。持该证书者可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或直接参加工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

第二阶段为深入教育

大学第二阶段时间为1~2年,是深入基础教学和高水平科技教学阶段,这一阶段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承担一定业务工作做准备。学习合格者可获得两种学位:学士学位证书(Licences)和硕士学位证书(Maitrises)。第一年学习结束考试成绩合格可获学士学位(Licence,相当于Bac+3);继续第二年学习,考试成绩合格可获硕士学位(Maitrise,相当于Bac+4)。另一种情况,如果就读一些国家高等工程学院(Les Ecoles Nationales Superieures d’Ingenieurs,ENSI)或大学的工程院系(Ecoles universitaires d’Ingenieurs,EUDI,et Instituts),通常学习三年后,可获工程师文凭(ingenieur,相当于Bac+2+3)。学士学位阶段的教育与硕士学位阶段的教育前后连接、协调一致。持有学士学位证书者,可以直接参加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第三阶段为研究深造阶段

大学第三阶段时间为1~5年,是高层次专业教育和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学习必须持有硕士学位证书或工程师证书,并经过考核选拔。第三阶段设有不同的学位证书,一种是学习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学制一年合格者可获“高等专业学习证书”(Diplome d’Etudes Superieures Specialisees,DESS相当于Bac+5),毕业后直接就职工作。另一种是研究型人才教育,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在第一年里学习理论知识和从事初步的科研工作,撰写一篇论文,合格者可获“深入学习证书”(Diplome d’Etudes Approfondies,DEA,也相当于Bac+5),并同时取得注册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博士学位阶段的学习一般需要2~3年,学生需要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方可获博士学位证书(Doctorats)。

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后,可申请注册学习医学、牙科学、药学(经过考试);完成第一阶段课程后,可申请注册攻读学士、硕士或工程师;完成第二阶段课程后,可申请注册攻读高等专业文凭(DESS)或深入大学文凭(DEA)或博士学位。

综上所述,法国高等教育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帮助学生选择学习方向。第二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为选择职业,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第三阶段主要向学生教授科研方法,是培养科研人才的阶段。

2、高等专业院校

高等专业院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类,包括:高等工程学院(Ecoles d’Ingenieurs)、高等商院(Ecoles de Commerce et Gestion)、技术学院(IUT)、艺术院校(Formations Artistiques)。这类高等院校隶属各部委和工商会等机构,提供专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较容

易找到工作。因此,入学要求比较严格,需通过考试或由评委进行资格审查,竞争淘汰相当激烈。

高等专科学院:俗称“精英学院”(Grande Ecole)。一般包括:国家行政学院(ENA)、高等商业学校、高等科学院、高等师范学院等,是培养工程师、建筑师、兽医、农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的高等专科学校。一般读完大学二、三年级后,可申请注册,需通过考试或由专家评委审查决定录取。精英学院,顾名思义,是培养专一领域内的精英人才。其特点在于:严格选拔学生、教学强调实践性、就业优势明显、院校之间存在排名,是广大高素质学生的首选。

职业技术学院(Instituts Universitaires Professionnalises,IUP):设在大学部,学制3年。读完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可申请注册。

技术学院(Instituts Universitaires de Technologie,IUT):设在大学和中学部,为工业领域和第三产业培养中层管理者。学制2年,可获得高级技术文凭(DUT)。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继续教育培训与国际合作。

法国的普通综合大学不设入学考试,只要有高中毕业会考文凭(Bac)就可以入学。名牌专科大学则自设入学考试,通常难度相当高,只有高中毕业文凭是不够的,因此需要读预科学校(Ecole Preparatoire)。有些顶尖名牌学校,是考生全力奋斗的目标;如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每年只招几百人,读3年预科能考取也是幸运儿,因为他们从此跻身所谓的“佼佼者”行列,法国公务部门许多官员以及许多大企业的总裁、高级主管都是这类学校的毕业生。名牌专科大学之所以难考,与毕业生的出路较好有密切关系。先读普通大学再进名牌专科的这种“曲线进展”现象不乏其例,不过只是少数。近年来,这种现象有了较大变化,读2年综合大学再转入名牌专科的学生越来越多。

学制

法国大学的校历大致相同。高等工程学院一般在9月中旬开学,综合性大学多在10月中旬开学。一学年分3个学期,各学期有间隔2周左右的假期(12月底的圣诞节前后和3月底或4月初的复活节前后),暑假约在6月底或7月初开始,长达3个月。

法国高等教育史

法国高等教育史 第一阶段:17至18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 12、13世纪是法国大学形成和建立时期,经过13—15世纪较快的发展,法国大学逐渐确立了文、法、神、医四学院式的办学模式。15世纪以后,在教会的严格控制之下,法国大学逐渐走向保守和衰败。为此,从文艺复兴开始,法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就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6、17世纪,一批新型教育和研究机构应时代之需而先后建立,后来它们成为法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构成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特的一支。 第一、旧大学的兴衰与高等专科学校的兴起。 进入18世纪,旧大学愈加跟不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应运而生。高等专科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的精华,它的出现标志着法国近代工程技术教育的开始,同时也使法国高等教育进入独具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并存且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历史新阶段。 最早开办的高等专科学校是军事学校,之后民用的高等专科学校也随之出现。高等专科学校与中世纪大学不同。 第二阶段:19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 19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是在拿破仑积极推进的改革中开始的,这次改革堪称是法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重大改革,使法国高等教育有了较快发展。在这次改革中,帝国大学制的实施,构建了法国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从此,中央集权的体制和大学自治的传统在矛盾斗争和有机结合中并存,形成了法国高等教育的另一重要特点。拿破仑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还顺应经济发展之需,重视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并将高等教育的中心从大学转移到高等专科学校。在拿破仑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基本停滞。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转机,这主要得益于1885—1898年间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896年法令的颁行,它使法国结束了近一个世纪惟一大学的局面,并赋予大学更多的自治权,从而建立起中央集权制与大学自治传统间新的平衡。 第一、拿破仑与帝国大学 1799年至1814年是拿破仑的统治时期,他非常重视对教育实行垄断。“忠

二战后法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9—2010 第一学期作业课程:外国教育发展史 任课教师:杨光富 题目:二战后法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探析院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专业:09级教育史 姓名:屈博 学号:51090102044 2010年3月1日

二战后法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探析 摘要: 二战期间,法国的高等教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全国各地一片衰败的景象。战后,高等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成为当务之急。五六十年代,随着战后经济的全面复苏,法国高等教育也基本完成了恢复、重建以及调整工作。之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国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由外到内的变革,从而使法国走上了一条高等教育的强国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复苏,变革,影响 法国在二战期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方面面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教育也不能幸免。尤其是高等教育,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不过,法国在戴高乐政府的领导下,不仅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时也为战后法国的复兴铺就了道路。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经济的复苏,法国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恢复、重建以及部分调整工作,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战后高等教育的复苏 战后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增加教育投资提供了可能。教育经费的提高还基于对教育和科学研究意义的理解。政府中的决策者逐步认识到“劳动力质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结构只有在提高工业技术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有效的加强”。 [1]然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和工业技术能力的加强,都离不开教育。1954—1968年,法国脑力劳动者从100万增加到300多万,其中工程师和技术员分别增加40%和55%。 同时,国家提出把教育作为一种“投资”。这种思想是受到苏联计划经济的启发。法国政府于l946年成立了以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莫内(Monnet)为首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在第二个国家计划期间(1954一l957年),教育被提到议事日程。通过普遍调查和分析比较之后,计划委员会发现,国家不能把教育看作是简单的“消费”,而是应该看到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把教育看作一种“投资”。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法国努力增加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占国家预算的比例从1950年的6.65%上升到1957年的10.3%。在第三个国家计划中,这一比例又上升至12.6%。[2] 第二,1944年法国临时政府成立教育改革研究委员。委员会先后由物理学家朗之万和儿童心理学家瓦隆先后领导,并于1947年向教育部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被称为“朗之万—瓦隆计划”),它成为法国战后经典性的教育文献之一,也被视为“教育改革的经典”。方案确定了法国战后教育改革的总原则: 一是教育公平原则。它包含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平等与多样,教育应当向人人提供得以发展的均等机会,应让所有的人能接触到文化,并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即不是使最有天赋者远离人民大众,而是通过不断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来推进教育民主化; 二是定向原则。先是学业定向,后是职业定向,最终都是使每个劳动者、每个公民处在最适合其可能性并且最有利于其成功的岗位上。这个方案把高等教育分为大学预科(即大学校预备班和大学低年级)和大学校以及大学高年级,方案还准备将大学校划归大学,使其成为专门学院。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1.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概念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可以认为是一种概念,同时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通常认为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领域内的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同时,全球化也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的理念。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与生产力迅速的发展,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全球社会向一个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全球化进程伴随着15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开拓出现,然而,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化进程才真正地趋于成熟,并逐渐以成熟的态势和逼人的速度显著地在宏观上改变着世界格局。 实际上,全球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而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事物,它的本质特征在于通过自身的优势力量去跨越地理上的障碍,其中包括独立的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融合与一体化过程的增强。同时,这些超越了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国家又必须共同面对和克服在全球化过程中涌现的全球性问题,这就又使得全球化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全球化也属于一种认知工具,是我们更加全面的分析、观察

与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新视角、新背景与新框架。 而经济上的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技术转移、提供服务、资本流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要前提与物质基础,为其他领域全球化的展开开辟了道路。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指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它要求从产品中抽离所有地域语言,国家或者地区和文化相关的元素,使之符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生活需求。例如,A公司生产一款口杯,在设计款式的同时,设计师把所有有需求的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理念融合到一起进行设计,把所有地区中的个性剔除,留其共性,从而生产出受不同地区喜爱的口杯。这就体现出了一种国际化生产趋势。 2.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联系 经济全球化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加速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地使世界金融市场的整体规模逐渐扩大,也更加紧密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使得世界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那么,不可避免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知识对经济的作用也日渐加强,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强化,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实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日益扩大的当今世界,知识在生产力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知识流动也促

简述法国17-18世纪教育发展的脉络

题目:简述法国17~18世纪教育发展的脉络 (一)、17~18世纪大革命前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 教育内容:宗教教育在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尤以天主教的影响最大,辅助读.写.算的教学。 教育制度; 采用班级授课制,以法语讲课。 教育对象:面向下层的子女免学费。(富人家请家庭教师开启学生的初等教育。) 二,中等教育 教育学校: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 教育内容:拉丁语及“七艺”科目。(17世纪成立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仅次于耶稣会。特别是18世纪中期耶稣会被逐后,更成为举办中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三,高等教育 代表:巴黎大学 16.17世纪,一批新型教育和研究机构应时代之需而先后建立,后来它们成为法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构成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特的一枝。进入18世纪,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应运而生。高等专科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的精华,它的出现标志着法国近代工程技术教育的开始,同时也使法国高等教育进入独具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与大学并存且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历史新阶段。 特点:17~18世纪期间,法国的初等教育始终掌握在教会手里。各教派为扩大自己的势力,竞相开办学校,利用学校传播宗教教义。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派都重视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实施普及的、免费的初等教育。由于政局不稳,这些方案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实行。发生于18世纪末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法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在大革命期间,法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传统受到彻底的冲刷和改造,旧大学被取缔,各种专科学校得到发展、改组或创建,此外还创立了某些专门研究机构。 (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和改革(1789~1794) 1789~1894年法国革命的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一次更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法国的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在教育方面,资产阶级执政的各派力量都拟过方案,其中著名的有康多、雷佩尔和拉瓦锡等人所拟的教育方案。这些方案虽然在当时都未来得实行,但对法国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会提出的方案,不仅给法国而且给其他国家提供了讨论19世纪教育发展的基础。共同点是:都要求由国家举办世俗性的学校,反对教会垄断教育;主张实施普及的、平等的教育;提出废除宗教科目,加强科学教育。 这一时期教育是实际情况是: 一,初等教育远未普及。 二,中等教育,政府设立中央学校(设在每郡首府),培养工业方面的人才。 三,高等教育被重视,采用开设专门学校的办法培养专门人才。 法国革命中制定塔列兰教育法案、康多塞的国民教育组织计划纲要、雷佩尔提的教育方案,都不同程度表现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愿望。 第一,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第二,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国家应当保护并实行普及教育。 第三,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学化,也是大革命中各种教育方案的

法国基础教育发展概述

法国基础教育发展概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张瑞海黄晓玲赵薇 一、法国的教育管理体制 (一)教育管理体制 法国是一个集权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分四级:中央、大区、省和市镇。法国共有22个大区,每个大区辖2-7个省,全国共有96个省,3.6万多个市镇。目前,法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分为中央主管部门、学区和省教育局三级。教育部是国家主管教育事务的行政领导机构。学区是教育部设在地方一级重要的教育行政管理单位,是教育部派驻地方的直辖机构。省教育局直接归学区领导,是法国地方基层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学校是法国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最基本单位,小学从属于市镇,初中从属于省,高中从属于大区,但国家仍负责决定教育组织和教学内容,发放教职工工资等。在中小学,均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 1、国家的作用 法国对教育的管理一直实行中央集权制,1982年以后国家决定将部分教育权利下放给地方,并采取一系列集中化措施。 法国教育行政领导机构为国民教育部和高教与科研部,主要负责: (1)制定国家在教育领域里大的方针、政策; (2)执行议会通过的有关教育的各项法律; (3)审核并拨放教育经费等。 (4)此外还设有咨询机构和督导机构。 咨询机构的职责是向部长通报情况并提出建议; 督导机构的职责是在有关行政部门的配合下,对省、学区和大区及全国的教育进行评估。 2、地方的作用 地方的职责主要是负责中小学的教育。具体为市镇负责小学;省负责初中;大区负责高中和一些专科学校。市镇有权决定增设初级学校和班级,但涉及教师编制问题需与国民教育部协商解决。

根据法律规定,建立了地方与中央分级负责中等教育规划的制度:大区负责有关教学质量和数量需求问题,即本区各级各类教育的中期规划问题,需根据拟增设、重建或扩建的学校数量来制定教育投入的规划;省级负责初级中学的修建和装备及运转费用,大区负责高中的上述费用;由国家负责制定教学大纲和学校人员的编制,同时由国家根据地方的建议,确定每年新建学校的数量。地方对中小学的日常管理工作负有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3、尽管实行权力下放,但教育部在两个方面依然集权 (1)教学大纲 法国的任何一个地区,教学大纲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这一制度的好处是可以保持整体的平均水平;但弊端是同一教材大纲很难兼顾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另外,也造成学科的分科性,物理归物理、化学归化学,不利于学科综合。 (2)教师的任命 主要是指中学和大学的教师。在法国,教师都属于公务员,包括图书馆人员、门卫、清扫工等。教师的任命制度,可以保证各地区教育的相对平等。但现行的教师流动制度,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好教师的人数越来越多,因为每个地区要进教师,首先要有课时数(也就是要有编制数),这样,各个地区要进人员就要考试,巴黎大区的考试分数很高,就使越来越多的好教师流到巴黎学区,而一般贫困的地区,好教师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府为了讲平等而对这些地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好教师少、生源比较差(大多是移民的子女),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始终上不来。 二、法国教育的学制和课程 (一)法国初等教育 1、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由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构成。 (1)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机构接收2—6岁的儿童,属非强制性免费教育。其中3岁以上儿童入学率达99.6%。幼儿学校通常分小班、中班、大班。教学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着重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为儿童学习读、写、算、表达和交流奠定基础。 (2)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强制性免费教育。凡满6周岁的儿童均应由家长负责送入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2005-5-17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一、促进高等医药教育改革的内外部动因 1.卫生服务和社会需求改变随着人口年龄谱、疾病谱的改变,农村和城市 中心贫民区卫生服务不足,卫生服务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医学教育都面临着适应卫生服务需求变化的要求。美国政府 和医学院协会( AAMC )早在 1970 年就提出以综合健康为目标的卫生 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为重点的初级 卫生保健,并作为发展和改革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项策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除了适应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外,更多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变 化,特别是当今我国正在实行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 略,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与培养过 程、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2.卫生费用的急剧上涨和医学教育投资的政策导向随着高科技医疗的发展 和初级卫生保健的普及,卫生服务费用也急剧上涨,这是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美国国会通过了卫生人力发展计划,试 图通过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导向,将传统的、以培养第三级医疗服务为目标的医学教育转向培养以面向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生方面来。 3.科技进步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医学新知 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形成了与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和 交叉学科,传统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采用简单地扩充课程内容的方法来实 现,需要进一步进行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4.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的交流合作日趋国际化,了 解和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能够促进医学教育思想、观 念和方法的转变。 5.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使得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应改 变。如上世纪 30 年代起医学教育界对人文教育的逐渐重视,使得增设 人文课程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际教育界逐步树立起 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 素质教育成为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6.医疗行业对自身成员的素质要求要提高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收益,维 护行业整体利益,必须在学校阶段起就开始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执 业能力进行规范化的培养,这也促进了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和革 新。 二、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

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影响

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影响 T.莱维1985年提出经济全球化概念已近30年,经济全球化亦已深入人心,并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是由一个单一市场和生产区组成,而不是由各国经济通过贸易和投资流动连接而成,区域或国家只是分支单位而已”。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席卷各国/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诸多领域,高等教育自然也不能置身其外。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影响日益明显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经济与教育不可分割的特点决定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 第一,教育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经济全球化及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国家间教育交流、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领域表现最为明显。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学生开始“走出去”留学,教育部数据显示,1978—2012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264.47万人(2012年为39.96万人)。同期共有200个国家/地区的328330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69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中国高等教育双向开放形成,教育国际化时代的到来,在教学理念、教育管理及教师队伍等诸多方面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 第二,多元文化博弈与冲突更为激烈。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局面,各国“融入”程度加深。改革开放初,中国大陆学生的出国留学催生了适应外国文化的需求。当时,虽存在文化冲突,但受影响的主要是留学生本人及出国探望其的亲人和朋友。因其在出国前已有心理准备,中外文化冲突影响面小,程度较浅。但随着一批批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研究,中外文化冲突直接发生在中国本土,影响面更大,程度更深。全球化造就“地球村”,但无法消除民族国家界限。民族国家利益不仅不会因全球化削弱,还可能加强。 第三,全球道德理念与规范对中国的渗透日益增强。一是政治信念受到挑战。利益驱动机制和竞争意识使大学生人生观趋于功利性。西方文化借助于科技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强势地位将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形成“打压”态势,对主旋律形成干扰。二是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知识更新周期加快、信息量庞大,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知识“驭”人趋势加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系统认知、接受和记忆知识并传授给学生,更需提高辨别、归类、提炼、运用及创新知识的能力。 应对全球化需创新教育观念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中国大陆高校招收留学生主要发生在近十年,且招生规模不大,故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较单一,不少将其划归学校外事办或国际交流合作处管理,但它的主要职责是留学生“进、出境管理”,因受其自身职能及能力限制时常无法实施。一些留学生规模较大的高校通过国际教育学院对其进行管理,虽实行了集中管理,但因留学生的具

法国历史文化

一,简要阐述一下法国的文化。 历史 法国历史 公元前高卢人即在法国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 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

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即现在的法兰西共和国,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法国文化 法国历史上曾被古罗马帝国统治,公元9世纪后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1643-1715)是法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拿破仑·波拿巴时期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曾是欧洲最强大的集权制资产阶

第二节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一、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法国的教育制度 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征服了高卢。法国作为罗马帝国的高卢行省从那时起,受罗马帝国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最强大的的一支部落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了最强大封建王国--法兰克王国。公元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即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其中,西法兰克王国就是法国的雏形,后来演变为法国(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德国,中法兰克王国演变为后来的意大利)。10世纪后,法国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到15世纪后期形成了中央集权国家。 法国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而且是当时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从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对它影响不大,因此,天主教在法国的势力十分强大。尽管从16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因素在法国已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资本主义的手工业工场,对外贸易也在不断扩大与加强,资产阶级逐渐成长。但一直到18世纪前期,法国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城市贫民、手工业者和农民)在政治上还比较软弱,处于无权的地位,受到封建专制制度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形成封建贵族与第三等级之间日益尖锐的对立。上述社会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法国教育总体上看还是教会特别是天主教教会一统天下。 (一)初等教育 16世纪末到17世纪前期近30年,法国的初等教育主要掌握在胡格诺派手中。16世纪中叶以后,加尔文教在法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加尔文新教的信奉者被称为胡格诺派教徒。胡格诺十分重视教育,在其控制地区,率先进行了实行强迫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校、采用本族语教学等方面的改革。胡格诺派的教育活动,推动了法国早期初等教育的发展,但不久遭到禁止。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尔(La Salle)建立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成为了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的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用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以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弟,免收学费。富人们则聘任家庭教师对其子弟进行初等教育。"基督教学校兄弟会"还注重师资培养的问题,它于1685年在兰斯(Rheims)创办的教师讲习所是西欧最早的师范性质的学校之一。 (二)中等教育 17世纪前期,属于新教的冉森派和胡格诺派曾开办过一些中等学校。冉森派是17-18世纪在欧洲流行的新教,其创始人是荷兰神学家冉森。冉森派特别重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本族语的地位,在方法上,反对强记,重视判断力的磨练和读写技能的训练,主张采用实物教学。17世纪60年代冉森派开办的学校被迫停止教学活动。胡格诺派开办的中等学校被称之为学院或基础学校,设7个年级,主要教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1685年以后,胡格诺派的学院也不复存在了。 1534年,以反对宗教改革、巩固并恢复天主教阵地为宗旨的耶稣会建立,到17世纪,活跃于许多欧洲国家,成为法国教育中的重要力量。耶稣会特别重视中、高等教育,对初等教育缺乏兴趣。在1618-1746年近一个半世纪期间,由耶酥会创办的中等学校成为法国中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耶酥会创办的中等学校也称为学院。除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年的短暂时间外,耶酥会的教育活动是得到法国封建统治者全力支持的,因此,它的中等学校网迅速遍布法国各地。成立于1611年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的力量仅次于耶酥会,特别是在18世纪中期耶酥会被驱逐后,更成为法国举办中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圣乐会虽然是一个属于旧教的宗教派别,但它比较接近于资产阶级,圣乐会所办的许多中学显然就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

详解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详解法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凡申请进入第一阶段学习的学生,需通过法国使馆的法语考试。法国大学接受取得国 内大学录取资格的中国高中毕业生赴法攻读本科;中国大学在校生可去法国大学插班学习;中国大专和本科毕业生可去法国攻读硕士学位。 课程介绍:该专业为高等教育方向,该课程在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教课和 学习,课程创新,研究指导,学术引导;做独立的项目。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在某一教学领 域的教学技能会得到提升。该课程不为学生提供教师资格。每位学生修满48个学分方可 毕业。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多元化,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而课程设置和入学条 件也各不相同。众多公立、私立学校各有千秋,公立学校由国家资助,相比之下,学费低 廉的近乎于免费。按教学机构划分,现有三大类教学机构并存: (1)综合大学:遍布法国全国各地的87所综合大学,通过各种学科的划分实施基础 及应用教学,分短期和长期学制。 另一方面,欧盟亦有9个国家免学费(包括来自欧盟外的国际学生)。而缴交学费学生 的比例各国亦有不同。部分国家每位学生皆需缴交学费,如:比利时荷语区、荷兰等国; 部分国家大多数学生需缴交学费,如:比利时法语区、法国、义大利等7国;部分国家仅 少数学生需缴交学费,如:德国。 入学条件:招收持有法国高中会考证书或同等学历的学生向校方递交申请材料,学校 根据候选人材料择优录取。(注:由于中国高中毕业证书不能等同于法国高中会考证书, 因而中国学生入学条件限于获得中国大学录取通知书者,中国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综 合大学教育含义下的3个阶段,各阶段文凭均属国家级文凭,第一阶段实施大学基础知识 教育;二、三阶段的学习趋向于专业化。 ?常用的教学方法与选用原则? 常用的教学方法: 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

我国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715615610.html, 我国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作者:潘蕾蕾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32期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与水平并形成体系,为社会 和国家建设培养大批人才和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渐频繁,对全球化发展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但就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大力度发展教育,立足于全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全球化的教育目标和多种知识结构,迎合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促进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差距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05-021 我国高等教育在全球化发展的差距 (1)我国高等教育学生培养定位上的差距。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应试教育比较重视,而忽视对学生的启发教育、适应社会环境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在学校一般是品学兼优,但毕业到社会上往往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不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往往还要经过一段的适应性工作阶段才能满足工作环境,特别是多数学生因不具备综合素质的能力与学识水平,在涉外或国际业务中不能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复杂环境,不能发挥正常的水平与领先的优势。 (2)学生培养发展方向的差距。很多学校都是培养学生以就业为导向。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专业设置都是强调与就业联系在一起,目前更多的教育部门与学校都把学生就业率作为考评学校和办学水平的一项制度性约束条件,对于学生是否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并不重视,由于学校的导向性的偏差,使多数学生的奋斗目标也为寻求一份待遇不错作为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的奋斗追求局限于短期行为,把就业方向与待遇作为首要选择条件,而降低了对自己的知识再扩充与再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专业培养上的差距。很多学校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和一专到底的定向培养模式。多数高等院校,对专业设置与管理都有严格的制度,学生跨专业与转专业都要有一定的审批程序,很少有学校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所以多年来高等教育的规则就是规定学生选择专业后就要一攻到底。这种模式对于我国企业公司一些定岗定编的工种有一定作用,但对于面对市场的岗位显得不适应,不能完全独立工作和应对所有遇到的问题。在中国的美国跨国公司招聘中国员工,要求简历上至少曾经有六种岗位经历的才是合格人选,说明人才培养的全面性。 2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现代法国教育的发展史

近现代法国的教育 一、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 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教育 (一)历史背景 在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而且是当时欧洲君主专制国家的典型,王权和神权极度强化,天主教在法国的势力十分强大。虽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就已萌芽,并在17世纪形成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是由于政府不直接办学,新教各派力量薄弱,所以天主教会紧紧控制着法国的学校教育。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压制直到18世纪才有了显著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伴随着这个过程而不断增长和激化。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突出地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学校教育 1、初等教育 新教: 出现一些新教派别,如胡格诺派和詹森派等,也通过开办学校,传播各自的教义。詹森派学校不同于天主教,尤其是耶稣会的学校。它们重视数学、地理、历史的教学,强调学习本民族语言并用民族语言教学,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要求教师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在当时的法国是一种进步的现象,可惜它只存在二十多年,到17世纪60年代就被耶稣会派封闭了。 天主教: 天主教神甫拉萨尔(LaSalle)于1684年创立“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成了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教育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用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女免收学费,目的是对抗新教的办学活动,维护天主教的势力。该会所办的学校在法国当时的初等教育方面占据统治地位。18世纪法国国王又曾发布命令,指出学校应受天主教僧侣的监督,儿童应当学习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 2、中等学校 中等教育学校主要有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它们以拉丁语及“七艺”科目为教学内容,经院主义气息十分浓厚。成立于1611年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得力量仅次于耶稣会。圣乐会中学显然就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拉丁文的教学不重文法而重阅读原著,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方面的内容,使物理、化学在课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圣乐会的教育活动一直继续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法国的中等教育有一定的影响。 3、高等学校 到18世纪法国共有22所大学,超过其他欧洲各国,其学术水平在西欧也很高。法国大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大多产生于中世纪。在16世纪前后,巴黎大学已拥有许多个学院。与初等和中等教育一样,这一时期法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天主教会的管辖之下。大学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经典;排斥新教徒,从1638年起还停止向新教徒颁发学位;同时极力扼杀进步思想,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儿(1596—1650)和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的著作都被巴黎大学列为禁书。在当时的大学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一、近代各国教育制度 英国: 1、4R:是西欧各国中世纪以及近代初等学校的基本课程。包括宗教(Religion)教育,以及读(Read)、写(Write)、算(Reckon)的基本技能。因这4科的英文名称的第一重音均为R,故称“4R”教育。 2、导生制:起源:1789年,英国非国教派的新教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招收各种基督教派儿童时采用;同时,国教派传教士贝尔在英殖印度招国教派儿童办类似学校。做法:选拔年龄大、成绩好的学生充当导师,由教师培训后转教其他学生。效果:大大增加了学额,适应了对贫民童工施行初等教育的需求;不能给学生以系统、充分的知识。影响:在英国盛行(1803年取代了主日学校)30年之久,后又传至法、美、意、瑞士等国。 3、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 1870年英国国会颁布,由当时的下议院议员福斯特(Forster)主持制定,故又称《福斯特法案》; 规定:国家拨款,设立公立学校;划分学区,由学务委员会负责督学;实施5-12岁强迫教育;承认此前的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不拨款;接受公款补助的公立学校不能强迫学生上宗教课; 意义:宣告了英国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国家负责、公私并存)正式形成的标志。 4、1868年汤顿报告 1868年,以汤顿为首的“中学调查委员会”发表的长达21卷的调查研究报告; 内容:把文法学校分为三种类型:

古典型学校:上层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升学; 现代型学校:培养军队、义务、法律、文官、工商人才; 职业技术学校:下层子弟,普通职员和文书。 意义:奠定了此后英国三类中学的基础;推动了新型学校的开办。 美国 1、殖民地时期的教育状况: 1607年~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13个殖民地: 新英格兰地区—— 文法学校:1635年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 1642年、1647年,马萨诸塞强迫教育法 高等学校:1636年哈佛学院,1702年耶鲁学院 中部殖民地—— 教区学校 文实中学(1751,富兰克林,“美国文实中学之父”) 南部殖民地—— 家庭教育+送回欧洲接受高等教育 牧师学校:1740,詹姆斯?莫利牧师创办寄宿学校,华盛顿、麦迪逊、杰斐逊等都从这里学习 高等学校:1693年,威廉-玛丽学院 2、公立学校运动(P186) 19世纪初~1860年,以建立公立初等学校(common school)、实施普遍的国民初等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法国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法国现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100多万人。高等院校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和多种形式的学习课程,包括短期学习课程、长 期学习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招生制度、教学安排和行政管理等特点,高等院校可分为四类,即:综合大学(Universities)、高等专业学 院(GrandesEcoles)、工程学院大学(InstitutsUniversitairesdeTechnologie)和一些高级技师学校(SectinsdeTechniciensSuperieurs-STS,thatisHigherTechnicianStudies)。 法国综合大学历史悠久,科系设置齐全,科研力量和师资设备在法国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由中央教育研究部统一领 导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法国现有79所综合大学, 其中3所在海外,共有学生120余万名。在综合大学学习的学生约 占全国大学生的90%。大学专业有工程、医学等。大学设有上千所 培训部与研究部,还有一些研究所和专业学院以及教师培训机构等。大学学制一般为9年,采取学分与证书相结合的制度。9年的学习 时间可分为长短不同的4个阶段,成绩合格者,可授予国家文凭证书。有些大学授予本校的文凭证书。 第一阶段为期两年,是基础理论教育阶段。学生经两年的学习,获得规定的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大学技术学院文凭(DUT)。学生 可凭该文凭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或到社会上就业。 第二阶段为期一年,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实为第三年),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学士学位(LICENCE)。获 得学士文凭证书者可进入第三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或到社会上就业。 第三阶段通常需要两年时间,学生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实为第 三年和第五年),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试合格后可获得硕士学

法国工程师教育体制

法国工程师教育体制 一.项目简介 法国工程师教育是令法国人引以为豪的精英教育,法国工程师教育体系是由拿破仑创立,最初是处于军事目的,后来逐渐扩展到工程教育的各个方面,主要是为了克服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学生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经过200多年的经验积累,在世界上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特点。 二、项目优势 教育质量高,文凭含金量高,课程内容实用度高,实践程度高,就业率高年薪高 三、学制 法国的工程师教育分为两个阶段:为期两年的基础课程阶段和为期三年的专业阶段。 基础课程阶段是专门服务于法国工程师教育的高教体系,接收高中毕业生,以大学基础教育为主,无特别的专业区分。 专业阶段采取专业自选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进行学习。这一阶段的前两年中,学生需要到企业实习三到四个月,第三年要求学生实习半年。因此,工程师学校的毕业生技术能力、科研能力及管理能力都很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工业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中。学生毕业时会获得工程师文凭和法国国家硕士文凭两项文凭。 四、就业方向 法国工程师的工作领域和内容早已不限于技术层面和工业领域,更多的则是从事中高层管理、项目管理,团队领导等,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机械制造领域、现代医疗器械领域、能源领域、金融领域、商业领域、第三产业的等等有数以万计的工程师在施展他们的才华。换言之,工程师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工程师教育的其中一个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世界各地胜任工作的国际型人才。 录取条件: 1.当地高考一本分数线上至少15分 2.校方面试录取(面试语言为英语) 法国高等商学院 一、学院简介 法国高等商学院系统也称"精英院校",是法国教育机制的一大特色。因为其毕业生往往有很好的前途与"钱途",成为许多法国与海外求学者梦寐以求的理想院校。法国高商以培养世界高级商业精英而闻名于世。法国名牌商校的学生筛选标准严格,薪酬高,适应企业环境能力强,擅长外语,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 二、项目优势 2005年9月11日,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这项排行榜,在25所提供欧洲最佳管理硕士课程的院校中,法国不仅有7所商校入选,而且有5所位居前10名。 《金融时报》的排行榜的排名主要依据三大类约15个方面的标准,其中包括:毕业生的职业升迁速度、现行工资、毕业后3个月内的就业率、国际任职率、学校的教学多样性、科学研究成果、女生比例、外国留学生比例、拥有博士学位的师资比例以及学生的国际实践

法国通史

《法国通史》读后感 一、法兰西的形成与统一 先进的法国在欧洲的中西部,是欧洲大陆西部的中心。在欧洲以城邦为封建的体系当中,法兰西的形成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但是相比起德意志和意大利还是要简单得多。高卢人gallia, Gaul, or gaulois,的另一称呼是凯尔特人celtic,他们不仅入侵了英格兰也入侵了法国。希腊人称他们凯尔特人,而罗马人却称他们为高卢人。- 巴黎,南特等城市在高卢人时期就存在。高卢人的入侵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属于铁器时代。 公元前100年,罗马入侵,高卢被罗马化,罗马化再我看来就是当时的现代化:包括:城市,文化,农作物与谷物等等。法国传统的酿酒,榨油,织布等开始出现。公元1到2世纪基督教传入,4世纪修道院出现。修士必须遵守清贫、贞洁、服从三大原则。5世纪,封建开始形成。法兰克人对高卢的入侵。法兰克人是罗马人对各异日耳曼部落的统称。墨洛温王朝(487-751)法兰克王朝,5世纪法兰克人皈依罗马天主教。查理大帝在9世纪称帝,通过战争,国土扩充至今的荷兰,比利时,巴塞罗那,意大利北部与奥地利德国西部。建立一个强大的法兰克王国-日耳曼族群的强大帝国。帝国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但是皇权有限。 查理大帝的死后帝国分裂。查理的儿子路易生性懦弱。把王国分成三份,分别给4个儿子,通过兼并形成了西部现法国-秃头路易,中部狭长地带洛泰尔,西部现德国-日耳曼路易。842年秃头路易和日耳曼路易在斯特拉斯堡签订协定。当时,秃头路易的语言是romance,日耳曼路易的语言是条顿语。即最早的法语与德语。843,三兄弟在凡尔登签订条约。三个国家形成即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洛林。西法兰克王国则是先进法兰西最早的成型。 法兰西的统一(9-15世纪)法兰西一形成就面临着侵略。诺曼人,阿拉伯人,匈牙利人,以及内部贵族之间的战争不断。封建主义:f eodalisme,feodum,feudalism:从以服役为条件的终身享用的采邑,转化为可以世袭的封土。但是他的有条件土地占有制性质没有变化,领受封土的封臣仍须向领主服兵役或执行其他义务。法国的土地所有制是一种层层分封的制度,且互相隶属。即“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城市的兴起与公社运动。11-12世纪,城市逐渐有教会和军事据点演变成商业的中心。兴新城市主要出现在法国南部:马赛,图卢兹,波尔多以及蒙彼利埃。由于商业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与封建领主斗争。在公社同领主的斗争中,国王是支持公社的。公社也承认国王是自己的统治者。王权开始与城市公社结盟。 路易六世起,加佩王朝开始将强王权,进行国家的统一。路易七世通过赢取阿基坦的伊丽娜获得了南部大量的土地,但是随后的离婚,不仅让他丢失了土地。由于伊丽娜改嫁安茹公爵,其子获得英格兰的王位:亨利二世不仅拥有英格兰还获得诺曼底,安茹,布列塔尼亚,阿基坦,以及加斯科尼亚的广大地区。金雀花王朝成了法兰西统一的最大阻碍,也造成了后来几百年英法之间的恩怨。菲利普二世在与金雀花王朝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英王约翰对菲利普称臣。12世纪开始了清楚法国南部异端的宗教运动,路易九世通过改革加大的王权:1.建立高等法院:受理王地,也受理王外土地的申诉。2.改进审计院,改革货币制度。3.国王开始募兵。4. 宗教统一与宗教迫害。 菲利普四世:圣殿骑士团的取缔和三级会议的召开。三级会议有三个等级:高级教士,世俗贵族,城市富裕市民。三级会议代表着等级君主制的形成以及市民阶层的力量。英法百年战争(1337 -1453)。1315年:路易十世规定:凡拒绝缴纳解放赎金的农民都要课以罚金,这种采取强制手段的措施说明农民的赎取人身自由对封建主也是有利的。法国的农奴制逐渐瓦解。战争的焦点是英国想收复失地,法国想完成统一。第一阶段法国失败,不仅仅有战争造成的手工业者的巴黎起义,以及农民的扎克雷起义。法国还签订了辱国的布雷蒂尼合约,缴纳赎金,放弃加莱地区的主权。第二阶段法国仍然失败:英王亨利五世赢得胜利签订特鲁瓦条约:查理六世之女嫁给亨利五世,查理六世在位是亨利五世摄政,死后亨利五世继承。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相继死后,法国出现了北部有英王亨利六世,南部有查理七世的局面。内战当中产生了著名的圣女贞德。453年英军被清除出法国。英军只保留了加莱港。百年战争是人民渴望强大统一的国家,从而促进了王权的统一。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化的繁荣。1200年菲利普二世建立巴黎大学:分:文艺、医学、神学和法律4个学院。哥特式建筑的兴起 二、王权的确立与发展 路易十一的两场战争:与勃艮第家族的斗争:勃艮第公爵的领地除了公爵领地之外还涉及到现今的荷兰,比利时以及卢森堡等地。勃艮第公国的强大实际上给其他贵族伯国树立的榜样也阻碍了法国的统一。基本消除勃艮第公爵的势力。与意大利的战争,16世纪,商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在法国南部繁荣,农名成为自由的产业工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开始加速。同时意大利的城市经济发展得更繁荣。与意大利的战争,实际上是法国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争夺在意大利的势力范围的一场争斗。以法国推出意大利告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