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消化和吸收

一、几个概念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分两类——大消化腺(消化道外):唾液腺、胰腺、肝脏。

小消化腺(消化道壁内):胃腺、肠腺。

消化分两类——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属物理消化。

二、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①小肠长5-6米,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

化和吸收的面积。

②小肠绒毛壁薄,绒毛里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

③小肠内有胆汁、胰液和肠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三、食物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氨基酸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1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道中的支架能保持气体通畅,其中的黏膜和毛细血管对吸入空气,有清洁、湿润、温暖的作用。2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二、肺泡的特点(适应气体交换):

肺泡数目多,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三、气体交换

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

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吸气:收缩——扩大——扩张——下降——入肺

呼气:舒张——缩小——回缩——上升——出肺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⑵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血液(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四、其他知识点

呼吸——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气体扩散作用——气体从浓度高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呼吸——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一、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

1、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形态—淡黄色液体

组成—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输血与血型

◇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少量输给其它血型;

AB型血原则上可接受其它血型。

◇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7-8%;一次失血30%会有生命危险;

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二、物质运输的器官——心脏和血管

2、心脏: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

⑴概况: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大小如拳头。

由心肌构成,有房室瓣和动脉瓣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

⑵组成和连接:左心室——主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静脉

⑶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正常值为60-100次/分

三、物资运输的途径——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在心脏推动下,血液在血管中按一定方向不停流动的过程。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组织细胞

氧和养料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房室瓣动脉血静脉血房室瓣

静脉血动脉血

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

氧二氧化碳

肺泡

2、血压与脉搏

⑴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健康成年人正常值为12—18.7千帕/8—12千帕

⑵脉搏:指动脉的搏动。

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致。

尿的形成和排除

一、排泄:人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除尿液)

2、肾:主要的排泄器官

位置形态:腹腔背面,腰部脊柱两侧;形似蚕豆。

结构:皮质(外部、颜色深)髓质(内部、颜色浅)

3、肾单位: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肾小球和肾小囊)和肾小管。

4、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二、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血液(肾小球)——原尿(肾小囊腔)

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被滤过

2、肾小管的重吸收:原尿————尿液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

1几个概念

外分泌腺: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去。如汗腺、唾液腺、肝脏。

内分泌腺: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激素: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胰岛:散布在胰腺中的许多腺细胞团。(内分泌部)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几个概念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完整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班级:姓名: 一、人的由来 1、19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黑猩猩、 睾丸: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4、女性生殖系统 5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2 (3 二、人体的营养 1供能物质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3 4 5、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 (1(2)铁:贫血 (3(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1)维生素A:夜盲症(2)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3)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4)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消化道: 7、消化系统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内 8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 11 12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14 15 ①号试管(馒头屑+唾液)不变蓝色;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3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专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专用 第一节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⒈既能构成细胞:主要功能供能 :主要功能备能 蛋白质:主要功能构成细胞 ⒉可以构成细胞,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水和无机盐 ⑴水:约占体重的60~70 %作用: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质为重要成分)、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⑵无机盐:如钙、磷、铁、碘、锌等,缺乏容易得一些疾病 ①缺钙:儿童易得佝偻病,老人或妇女易得骨质疏松症②缺铁易得:缺铁性贫血 ③缺碘:成年人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易得呆小症 ④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⑤缺钙和磷: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 ⒊既不能构成细胞又不能提供能量:维生素。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但作用重要。 维生素A:来源:肝脏、鱼肝油、胡萝卜( 不含维生素A,但含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 缺乏症: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来源:豆类、谷物、糙米(既粗粮) 缺乏症: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维生素C:来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缺乏症:坏血病(既:皮下、牙龈出血)维生素D:来源:肝脏、鱼肝油、鸡蛋缺乏症:佝偻病(儿童易得)、骨质疏松症(老人妇女) ⒋膳食纤维(第七类营养素):不能消化。利排便,预防肠癌、高血脂。来源:粗粮、蔬菜、水果

问:1、健康食品:① 豆类、牛奶 含蛋白质、脂肪、铁、钙均比较多; ②动物肝脏 含维生素A 、维生素D 、铁和锌都比较多。 2、补钙同时应同时补充点 维生素D (可以促进对 钙 的吸收)可增加疗效。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7个器官)和消化腺(5个器官) ㈠消化道:包括 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㈡消化腺:⑴位于消化道外的大腺体(有导管):唾液腺(分泌 唾液 消化 淀粉 )、 肝脏(分泌 胆汁 消化 脂肪 )、胰腺(分泌 胰液 消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 ⑵位于消化道内的小腺体(无导管):胃腺(分泌 胃液 消化 蛋白质 )、 ㈠消化道部分: 肠腺(分泌 肠液 消化 糖类、脂肪、蛋白质 ) ①口腔内有:牙齿(咀嚼食物)和舌(搅拌食物) ②咽、食道:食物的通路 ③胃(主要作用: 暂存 食物 、也可 消化和吸收 ) ④小肠(起始部分称为 十二指肠):(作用:进行 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场所) ⑤大肠(上有盲肠,其上又有阑尾):形成 粪便 ,也可 吸收 ⑥肛门(排出粪便) 二、消化方式 ① 物理性 消化→牙齿 咀嚼 、舌的 搅拌 、胃肠的 蠕动 、 胆汁 的消化 等 ② 化学性 消化→分泌 消化酶 把 大分子 物质→ 小分子 物质 三、消化过程:①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肠液 胰液 葡萄糖 ②蛋白质 ???→胃胃液 多肽 ????→小肠肠液 胰液 氨基酸 ③脂肪 ???→肝脏胆汁 脂肪微粒 ????→小肠肠液 胰液 甘油 + 脂肪酸 ④水、无机盐、维生素为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 四、营养物质的吸收: 概念:营养物质通过 消化道壁 进入 循环 系统的过程。主要在 小肠 中进行 问:1、直接开口于消化道(既无导管)的消化腺为 胃腺 、 肠腺 。 2、最大的消化腺为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和答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限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从受精卵到婴儿出生依次经历的场所是 ①卵巢②睾丸③输卵管④子宫⑤输精管⑥阴道 A.④⑥①⑤B.③④⑥C.①⑤④⑥D.④⑥ 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相同;人和猿的盲肠都有蚓突;在胚胎发育的五个月以前,也完全相同……这些事实说明了 A.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人是由猿进化而来 C.人比猿高等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3.胎儿在母体内就已开始工作的系统是 A.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C.消化系统D.生殖系统4.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易造成脱水,其主要原因是 A.大量的水随尿液排出B.病人喝水太少 C.病人出汗较多D.喝进的水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 5.青春期的男子,喉结突出,长出胡须,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甲状腺激素B.雌性激素C.雄性激素D.促性腺激素 6.某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原因是 A.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B.胆汁不能消化地方 C.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D.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7.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刘辉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 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2ml。 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几种蔬菜汁液,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 8.下列关于合理营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B.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C.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吃肉类,少吃含淀粉丰富的食品 D.食物分为五类,城乡居民应该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 9.吸气时,肺容积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是 A.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B.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 C.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D.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 10.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原因是 A.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的浓度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低 B.肺泡内气体浓度高,压力低 C.肺泡有良好的弹性回缩 D.肺泡内氧的浓度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 11.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后,在循环系统中运输的形式是 A.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B.溶于血浆 C.全部与血红蛋白结合D.游离态 12.下列有关吸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烟中含有烟碱,对气管喝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 第七营养) 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 源物质。蛋白质是构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都离不开蛋白质。 举例说明: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 提供能量。2)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 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 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4、无机盐: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 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23页) 5、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4页)。 6、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及肠腺) 7、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8、消化道的功能(1)牙齿:能切断、磨碎食物,舌:能搅拌食物。(2)咽、食道:吞咽食物及食物进入胃的通道。(3)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是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4)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向大肠。(5)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6)肛门:粪便排出的通道。 9、消化腺:(1)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内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将其分解为麦芽糖。(2)胃腺能分泌胃液,内含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促进脂肪分解。 (4)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肠液是由肠腺分泌的,胰液和肠液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脂肪的酶。 10、胆汁、胰液经过小肠的起始部位十二指肠进入小肠。 11、淀粉的消化过程:经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经小肠,在 胰、肠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12、脂肪的消化过程:经小肠,在胆汁的乳化、胰液、肠液内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

八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一、生命的起源 1.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 (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3)生生论(雷迪实验3,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3)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4)化学进化论(米勒实验参见课本6)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的大气中没有氧气。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二、生物的进化 1.②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我国的银杏、水杉和大熊猫是“活化石”。③在越古老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简单、低等;在越晚的地层,出现的生物越复杂、高等。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和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④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⑤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⑥生物进化在趋势: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2.地球上的生命史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每代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纪。中生代主要生物为: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 3.自然选择:①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自然选择学说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自然选择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三、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森林古猿是人类的最早祖先和现代类人猿的祖先;2、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3.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人类的进化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4、现代人种:蒙古利亚人(黄色人种);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5.南方猿人是目前位置发现的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智人。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一、尝试对生物分类(检索表) 二、科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 1、分类的原则: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 2、生物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4、分类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5、分类目的: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6、△生物的命名:林奈双名法(属名+种名) 第二节植物的主要类群 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约有30万种,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①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如衣藻等),也有多细胞的。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目录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十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十一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第十四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一、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人体四种主要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 应。 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 无机 盐 缺乏症(食物来源)维生素缺乏症(食物来源)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豆制品、乳制品)维生素 A 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 胡萝卜)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维生素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骨痛 (牛奶、肉类、鸡蛋) B1 食欲不振 (粗粮、谷类的种皮、猪肝) 铁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猪肝) 维生素 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蔬菜、水果)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海产品、豆制品、肉类) 维生素D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胡萝卜) 锌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豆制品、肉类) 3、夜盲症—--缺维生素A ;坏血病—--缺维生素C ;脚气病—--缺维生素B 1;佝偻病—缺维生素D 和钙;贫血--缺铁、蛋白质;牙龈经常出血--缺维生素C;青少年长身体---要补钙、多次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病人手术后--补蛋白质 4、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能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 5、 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主要消化和吸收的场所是小肠。 6、 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7. 吸收:指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 化管的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8、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胃、小肠。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 9、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在胃内初步分解为多肽(大分子),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10、消化过程(了解): 淀粉(口腔、小肠) 蛋白质(胃、小肠) 脂肪(小肠):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消化物质 淀粉 口腔 麦芽糖 葡萄糖 小肠 蛋白质 胃 胃蛋白酶(胃液) 多肽 氨基酸 肠液 胰液 小肠 肠液 胰液 小肠 脂肪 胆汁(肝脏)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乳化 唾液淀粉酶(唾液) 肠液 胰液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下学期期末评价 七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森林古猿B.长臂猿C.猕猴D.黑猩猩 2.人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童年时期B.幼儿时期C.青春期D.成年期 3.孕妇怀孕期间应尽可能避免感冒,否则感冒药副作用会对胎儿构成危害,是因为()A.药物可随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 B.药物可随废物排出而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 C.药物可随母体吸入的氧气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 D.药物可随母体吸入的二氧化碳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 4.生殖系统中,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A.卵巢、输卵管、子宫、胎盘 B.卵巢、阴道、子宫、胎盘 C.输卵管、子宫、卵巢、胎盘 D.卵巢、子宫、子宫、胎盘 5.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外界、肺泡、气管处的气压大小是() A.外界>肺泡>气管 B. 气管>肺泡>外界 C.外界>气管>肺泡 D.肺泡>气管>外界 6.听觉感受器位于() A.耳蜗B.鼓室 C.半规管D.前庭 7.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欧州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 A.角膜 B.虹膜 C.晶状体 D.视网膜 8.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A.装在淀粉胶囊,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9.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 ℃的温水中,一段时 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 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黏液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3、生殖过程: (1)受精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2)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 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3 4、“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7.1.1 植物的生殖 1.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3.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 ēn]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5.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蜕皮4次。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填写下表。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发育:受精卵→若虫(又叫跳蝻)→成虫。若虫蜕皮5次后才能发育成成虫。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的生殖发育过程: 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受精卵→蝌蚪→先长后腿→后长前腿→尾逐渐消失→成蛙 (求偶) 雄蛙鸣叫的器官:鸣囊。 3.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花丝 胚珠成熟植株花萼、花冠等 柱头 花柱 精 新一代植株 (排卵排精,提高受精率) 繁殖行为 个体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1章人的由来 1、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减少,草原增加),部分古猿 下到地面进化为人类,在树上的进化为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2、人类进化的历程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 3、南方古猿学会直立行走对人类的意义:解放了前肢可以进行劳动和使用、制造工具,从而促进 了大脑的发育。而直立人学会了用火又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育。终于产生了语言。 4、露西为上图中的南方古猿阶段的化石,东非人和人化石为上图中的直立人阶段的化石。 3、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作用: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4、精卵结合的部位是在输卵管,形成了受精卵,意味着新生命的诞生 5、受精卵形成后开始分裂和分化,首先形成多细胞的胚泡→胚胎→胎儿(8周后的胚胎)→产出 后叫婴儿。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6、男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出现首次的遗精;女性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出现首次的月经。女性 比男性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早 2 年,此时男女生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大脑结构复杂,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7、第二性征是指除了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特有的征象。如:男生的喉结、胡须、声音的变 化;女生的乳房、声音、骨盆的变化,它们是受性激素的控制而表现出来的。 8、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基本方针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晚婚、晚 育是指比法定时间晚2~3年。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第2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含有的六类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⒈既能构成细胞糖类(包括淀粉):主要功能供能 脂肪(如动植物油):主要功能备能 蛋白质:主要功能构成细胞 ⒉可以构成细胞,但不能提供能量的营养:水和无机盐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综合卷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综合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眼球在成像过程中,对光线的折射起主要作用的部位是 A、晶状体 B、角膜 C、房水 D、玻璃体 2、下列血细胞中能运载氧气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红细胞和白细胞 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广义的健康应当包括以下哪几项 ①没有疾病、不虚弱②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 ③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④良好的道德修养⑤完美的生殖质量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目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5、人体吸收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A、用来构成组织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用来分解有机物 D、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6、在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森林 B、土地 C、河流 D、大海 7、下列哪项属于人体的外分泌腺 A、肝脏 B、垂体 C、甲状腺 D、胰岛 8、儿童预防接种的目的在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三种说法都正确 9、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10、幼儿时期患侏儒症,其缺乏的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11、饭后一段时间,许多营养物质被吸收,这时会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暂停 12、人和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其重要意义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A、氧气 B、营养物质 C、能量 D、水 13、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这二氧化碳产生于 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D、组织液 14、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 A、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中枢 15、动脉血是指的血液。 A、在动脉里流动 B、含二氧化碳比氧多,颜色鲜红 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D、含二氧化碳丰富,颜色暗红 16、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突起 B、神经元 C、脊髓 D、神经末梢 17、下列哪种疾病不是传染病 A、艾滋病AIDS B、肝炎 C、非典型肺炎 D、癌病 18、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体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肾单位 19、呼吸时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A、扩散作用 B、渗透作用 C、主动运输 D、离子交换 20、下列关于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已经征服自然,可以任意妄为 B、地球宽广辽阔,自然资源取不尽,用不完

初二下册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第三节青春期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是由猿进化来的。(×)易错点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1)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上生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环境因素的变化) 2)古猿在进化成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语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古猿进行集体劳动和生活。 3)人与现代类人猿的根本区别是:直立行走。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①身体重心下移②下肢骨更粗壮③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4)语言的发展对大脑进一步进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脑容量的增加使早期人类具备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条件,同时大脑增加了新功能,能够利用语言相互交流合作,总结经验,更加适应环境,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开始出现分离的时间大概是距今约600万年前,而目前它们数量急剧减少原因是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原因,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学习资料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的由来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亚、非、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都适于树栖生活,古人类与人类在地面上生活。 2、四种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其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3、从猿到人进化的原因:自然环境的变化。 4、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是古人类化石。 二、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3、生殖过程:(1)受精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 (2)为胚泡和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卵黄;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母体。 (2)胎儿在8周左右出现人形,40周发育成熟,共266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三、青春期 1、一般来说,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两年。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青春期禁止吸烟、喝酒。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六类营养物质。 1、糖类、蛋白质、脂肪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下册 ---- 生物复习提纲 ( 以提问 - 答题方式复习 ) 6.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是什么? 水:约占体重的 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缺水 20%以上,就有生命危险!人每天需撮入 2 升左右的水。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长期缺铁患贫血症, 1. 食物中有那些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比较多的是那些?幼年缺碘易患呆小症,缺锌影响食欲。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共有六种分别为: 蛋白质、糖类、脂肪(前述上述三种可相互转化)、维生素、无机盐、水共六种,每一种都是人体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必不可少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能直接吸收,但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必须经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比较多的是:利用。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 含量较多有三种,分别是糖、蛋白质和脂肪。均为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质,极其重要,被称为 1. 消化系统由那些组成? “三大营养物质” 。答: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七种)和消化腺(两类)组成如下: 2. 您能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分别有什么作用吗?消化道是一条长管道:由口腔、咽、食道、胃(暂时容纳)、小肠(消化和吸收)、大肠、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含20 种氨基酸。肛门七种构成。 糖类: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消化腺:一类由最大的消化腺如:唾液腺、胰腺和肝脏构成;一类由消化壁内的小腺体如: 脂肪:重要的储能物质,起保温、缓冲作用;胃壁内的肠腺和胃腺构成。 维生素:含量少,种类多,缺乏时影响正常生命活动甚至患病。且只能从食物中获得。 2. 试验题型:(吃馒头)见书P11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作用大。1)实验为什么用 37 度温水? 水: ---- 生命之源。答:因 37 度接近口腔温度,酶的活性最强。 3. 不同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是那些?2)馒头消化过程中,牙、舌、唾液的作用和联系? 答:糖、蛋白质和脂肪即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食物在消化道内将被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糖类供能 -- 脂肪供能(备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基本物质。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糖类:含多糖、二糖、单糖 3 种。含糖多的食物:谷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含丰富的糖。牙充分磨碎,舌搅拌属物理消化,是形态改变。 蛋白质:由 20 种氨基酸组成。含蛋白质多的食物: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较多蛋白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质。因唾液中含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属化学成份改变是化学消化。 脂肪: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都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含脂肪多的食物:蛋黄、花生、豆类和 3. 细嚼慢咽和狼吞虎咽那种更科学?*** 硬果类食物中含丰富的脂肪。答:细嚼慢咽可充分磨碎,利于消化。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大量蛋白质;要多吃奶、蛋、鱼、肉。 4. 食物是如何在胃中消化的呢?* 食物中还有一种“第七营养元素”叫膳食纤维。胃壁内有很多胃腺,胃腺可分泌大量胃液,胃液呈强酸性,其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 初步消化作用。同时胃的蠕动研磨搅拌食物形成粥状食糜分批送入小肠消化吸收。 4. 维生素有那些种类、来源(食物中)及缺乏症? 5. 小肠如何消化食物?* 维生素种类多,含量少,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小肠盘绕人体腹腔长 6 米,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流入小肠共同将食物进 维生素 A:来源于动物肝、鱼肝油、玉米、胡萝卜。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一步消化。 维生素B1:粗粮如麦片、烧牛肉。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6. 胆汁对脂肪的作用是什么? 维生素 C:蔬菜及瓜果。如番茄、青椒、黄瓜。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维生素 D:动物肝、鱼肝油、蛋。缺乏时,儿童佝偻病(如鸡胸、 X 形或 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脂肪接触面,利于消化。 5. 试验题型:那些蔬菜水果中含维 C 最多呢?7. 试说明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用新鲜蔬菜或水果汁分别滴入体积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来比较。(见书 P6) ---- 测试淀粉消化是在口腔和小肠:淀粉(通过消化酶)-- 麦芽糖(通过消化酶) -- 葡萄糖 时应用同一支滴管,使用前要清洗干净。蛋白质消化是在胃和小肠:蛋白质(通过消化酶)-- 氨基酸

最新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初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1.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第三节青春期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 (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3)胃——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暂时贮存粪便,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6)肛门 3、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