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

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

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

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

为何更好

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

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

然。

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

(1)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

有汽泡产生。

(2)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

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

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

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

主讲教师:方建军

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

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

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

二、提出问题

(1)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

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

(1)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2)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酸钙

(3)水垢的形成可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四、实验探究与调查讨论

(在教师协助下实施) 探究1、水垢的形成原因:

(1)取自然界水样适量于试管中,观察:水样清澈

(2)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静置后观察:水变浑浊结论:原假设(1)成立

探究2、水垢的主要成分:

(1)查阅相关资料:碳酸钙能使稀盐酸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2)将水垢放入下列装置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并把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水

垢溶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原假设

(2)成立

探究3、调查分析:水垢的形成对生产生活有什么不良影响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走

访,讨论分析应有如下共识:

(1)水垢有毒(含重金属离子),不能食用,如不能用有水垢的保温瓶盛装酸性饮料

等食物。

(2)水受热产生水垢会对我们生活产生不便,如热水器中的铜制水管腔附着水

垢,影响使用效果等。

(3)工厂里,锅炉长了水垢后会浪费燃料,还有可能发生锅炉爆炸活动总结: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仅通过实验探究了水垢的形成原因与水垢的主要成分,提高了实验探究的能力,而且还认识到了水垢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危害,使学生更加懂得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三课让我们的衣服更干净

主讲教师:方建军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衣物上几种常见污物的洗涤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活动准备:1、肥皂、洗衣粉、草酸、汽油、米饭、漂白粉、瓷盆或塑料桶

2、蓝墨水、红墨水、水彩颜料、蓝墨水、圆珠笔油、油漆、鸡血、白布条数条,并把

它们分别涂在白布条上备用。

活动过程:一、学生叙述自己衣物弄脏的“痛苦”经历及处理方法与效果怎样

二、提出问题:

手上、衣物上普通污垢用肥皂或洗衣粉就可以洗干净,可是如果沾上墨水、墨迹、汗渍、肉汤、铁锈、果汁、血迹、油漆、圆珠笔油等用肥皂洗就无济无事啦,怎么办呢

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办法。

三、收集资料、寻找方法(教师协助)

(1) 衣服上的蓝墨水、红墨水及水彩颜料立即用洗涤剂洗,再用清水漂洗几次就可以,

若白布上仍有残迹,使用漂白粉。

(2) 衣服上的蓝黑墨水、铁锈、果汁、血迹,可用草酸来清洗,因为这些污渍中

含有铁质,在空气中氧化成铁锈形成锈斑,草酸能把铁锈还原成能溶于水的物质。

(3)沾上血迹的的衣物,也可以用冷水浸泡,再用加酶洗衣粉洗,不能使用热水

(4)墨和墨汁沾在衣物上,应立即浸在水里,用米饭粒搓洗,饭粒里的淀粉会搓

成又稠又粘的浆,把墨迹从纤维上粘下来。

(5)圆珠笔油、油漆、肉汤可用汽油溶解。

四、实验不同的洗涤方法与效果(教师指导)

将白布条上的各种污物用不同方法洗涤,比较洗涤效果,写出实验报告。

活动总结:学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了解了衣服上各种污物的洗涤方法,培养了学生对实践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化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四课实验探究学校不同地点空气中 CO2 含量的测定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通过测定空气中CO2含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CO2 含量测定结果分析,使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怎样注意室内空气新鲜。

活动准备:浓氨水蒸馏水酚酞试液500ml 烧杯500ml细口瓶50ml注射器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了解到正常情况下空气中CO2含量为%,但我们生活周围有很多因素造成CO2 含量增高。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多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用什么方法测定学校不同地点的空气中CO2的含量呢

(二)搜集、整理资料(教师协助)上网查询,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整理出如下方案:在稀氨水中加入酚酞试液后呈红色,该溶液吸收CO2后红色又会褪去,当氨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一定时,使红色褪去需要的空气体积与空气中CO2 的含量成正比。

(三)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在多个实验方案中,典型的方案如下:实验步骤:(1)将2 滴浓氨水滴入500ml蒸馏水中,制成稀氨水,再滴入1—2滴酚酞试液,使溶

液呈红色,将得到的溶液保持在密闭的细口瓶中。

(2)用注射器吸取上述稀氨水10ml,到操场抽气到50ml 刻度处(即抽气40ml),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口,尽力振荡2—3 分钟,然后将注射器的吸入口向上,小心排出气体,再如上述操作抽气振荡,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红色恰好褪去,记录抽气次数n1;

(3)同样方法在教室、宿舍两地点测出空气中CO2 含量,记录抽气次数n2、n3;数据分析处理:

农村空气中CO2 的含量为%,作为步骤2 中无污染的空气中CO2的含量,则教室、宿舍

两地空气中CO2的含量分别为:CO2% n20.03% 和 CO2% n30.03% n1 n1

实验结论:人群密集、空气流动差的地方,CO2的含量较高,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应该注意经常打开门窗、保持通风

活动总结: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学生

自主学习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

识。

第五课香烟烟雾中几种有害成分的简易测定

主讲教师:方建军

活动目的:实验探究香烟的烟雾中的几种有害物质,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对人体有害。

活动准备:铁架台、试管、双孔塞、导管、香烟、95%酒精,氯化汞溶液蒸馏水,银氨溶液、动物

血(新鲜)、注射器。

活动过程:提出问题:“吸烟有害健康”,那么香烟烟雾中有哪些有害物质呢查找相关资料:从网上查询,从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事先要求学生自己查找) 整理归纳:从学生查得的资料中

归纳整理如下:

(1) 香烟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主要尼古丁,一氧化碳等。

(2) 尼古丁与氯化汞溶液反应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3)一氧化碳与鲜血压计的血红蛋白化合,使血液颜色由血红色变成深褐

色。

实验探究:(1) 尼古丁检验:装置如图,试管中加入10ml95%酒精,点燃香烟,抽

气,当酒精溶液变成褐色时取下试管,倒出2ml 褐色液

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汞溶液,立即产生白色

沉淀。

(2) 一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如图,试管中注入5ml 鲜鸡

血,点燃香烟,连续抽气,血液由血红色逐渐变成深褐

色,证明有CO

(3)相关资料

尼古丁对人的致死量为40——60毫克,相当于20 支香烟的含量,烟焦油可

诱发肺癌、喉癌等。

一氧化碳有毒,会使人感到头痛、恶心、记忆力减退等,吸入过多一氧化碳

会使人窒息而死亡。

活动总结: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香烟烟雾中的几种有害物质,培养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

了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并主动要求有吸烟行为的家长戒烟,使自己的家庭过上健

康幸福的生活。

第六课检测面粉的新鲜度

主讲教师:聂晓玲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查找有关资料,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精神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面粉是各类早餐食品的主要原料,但是面粉久存变质后,若被食用,对我们的身体将十分有害,那么怎样检测面粉的新鲜度呢

二、查找相关资料

同学们上网查找资料得知:面粉久存后,由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和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会产生酸败的现象。随着酸变的加速,产生有机酸增多,面粉就不能食用。测试面

粉中有机酸的含量,可以用NaOH 溶液中和有机酸,根据NaOH 的用量,推知有机酸

的含量。

三、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用品:面粉样品5g 新鲜面粉5g 10%的NaOH 溶液蒸馏水锥形瓶滴定管酚酞试液

实验步骤:

(1) 在1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再加入5g新鲜的面粉,混合搅拌至

完全溶解,且没有任何面团为止,配成面粉的悬浊液,再滴加2—3 滴酚酞试液。

(2) 用10%的NaOH 溶液滴定,边加边振动,直到悬浊液呈浅红色为止。记下

NaOH 的(读数),体积数为V1。

(3)取要测定新鲜度的面粉5g,用同样的办法滴定面粉的酸度,记下消耗NaOH

的体积数为V2

(4)数据处理,分析得结论:

当V1≈V2 时,说明面粉是新鲜的

当V1>时,说明面粉已变质,不能食用。

活动小结:本次活动主要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结论,充分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课验指纹主讲教师:聂晓玲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验指纹可作为侦破案件的一种手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活动原理:碘受热易升华,手上的油脂等分泌物能溶解碘而形成棕色指纹印迹,然后

进行核对指纹。

二、活动过程:

1、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发现: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要检测自己的指纹,可

以利用手上的油脂等分泌物溶解碘而形成棕色指纹印迹来验证。

2、设计实验过程:

(1) 实验材料: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小烧杯干净的白纸少量碘粒

1、碘

2、烧杯

3、印有指纹的纸张

(2) 班上的同学每2 人分成一组,相互测验对方的指纹,然后比较两人的指纹是否相同,

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3、实验结论:同学们的指纹各不相同

4、活动小结:利用每个人的指纹互不相同这一现象,可以用此方法来侦破许多

案件

5、观看录像《405谋杀案》来了解指纹的显示技术在侦破方面的应用

第八课化学刻花主讲教师:聂晓玲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铁片上花纹的刻制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的:在玻璃,铁片上刻划各种不同的图案,怎样才能把自己喜欢的图案刻到铁片上去呢

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

1、学生经查阅资料获知:铁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氢前面,因此铁能和盐酸发生置

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2HCl=FeCl2+H2↑

2、石蜡为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和浓盐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3、设计实验步骤

(1)将全班同学分成几小组,每组发放一铁片,开始实验。

(2)将铁片除锈

(3)熔化石蜡:把石蜡放入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熔化,即得液态石蜡。

(4)涂蜡层:在铁片上用毛刷均匀地涂一薄层石蜡

(5)刀刻图案:待石蜡层冷却凝固后,用小刀在上面刻划出自己所喜爱的图案。

(6)化学显图:在刻有图案的痕迹处,用滴管小心滴加浓盐酸,开始时反应迅速,待反

应缓慢后用水冲去酸液重新滴加浓盐酸,使之与铁片露出部分反应,如此重复操

作四、五次。

(7)除蜡层,把大烧杯中的水加热沸腾,然后用镊子将铁片放入其中,待蜡层除去后,

取出铁片,用水洗净,即看到所刻的图案。

4、实验小结:本次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在加热和滴加浓盐酸时要认真,注意安全,以防

烫伤和烧伤。

第九课趣味化学实验两例

主讲教师:聂晓玲

活动目的:

1、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空盒生烟

实验用品:硬纸盒表面皿2 个浓氨水浓盐酸镊子脱脂棉实验原理:氯化氢与氨气

反应生成氯化铵微粒而形成白烟

NH3+HCl=NH4Cl

操作方法:在硬纸盒的前侧开一个直径为8mm 左右的圆孔,(可用钻孔器打孔),

将表面皿放在盒底。用镊子取两团脱脂棉分别蘸足浓氨水和浓盐酸,放

在表面皿内,盖上盒盖,表演时,用四指在盒盖的中间部分轻轻拍打,

只见一个个白色烟卷自圆孔中喷出,继续有节奏地拍打盒盖,烟圈一个

接一个地从孔中滚出,颇为有趣。

2、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用品: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帕酒精(体积分数为70%)操作方法:用一

块棉手帕,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

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

损。

讨论: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为什么没有使棉手帕着火呢

3、实验小结:

第十课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主讲教师:胡美云

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兴趣,开拓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发现、挖掘生活现象中蕴藏的

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化学与生

活的联系

活动过程:

1、巧开锈锁法化学原理:石墨滑腻,可作润滑剂,铅笔芯是由石墨粉和粘土混合而成的

操作方法:在锁孔内放适量铅笔末,摇动几下,即能开动。

2、喂鸡省粮法化学原理:物质发生缓慢氧化生成其它物质,供动物生存。操作方法:

空地挖一个坑,放入松木锯屑,将淘米水倒入,用泥将坑封好,几天后挖开,里面会长

出很多又肥又嫩的虫子,鸡吃后长得又肥又省粮。

3、消灭老鼠巧法化学原理:干水泥遇水后变硬(凝固) 操作方法:将面粉炒熟加点食油,

然后拌上干水泥。放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水泥无味,老鼠嗅到食物与油香便吃起

来,然后喝水,造成梗阻而死亡。

4、擦玻璃镜污垢法化学原理:玻璃上的污垢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煤油或醋中。操作过程:

小镜有污垢后,可用软布浸湿煤油或蘸醋擦试,切不可用水擦,用水擦不但镜面模糊不清,

且易腐蚀玻璃。

5、保存鸡蛋不坏法

化学原理:CO2+Ca(OH)2=CaCO3↓+H2O

操作过程:用100斤水加入2 斤生石灰,搅拌溶化后,静放沉淀,等石灰水澄清

后,倒入缸中,将鸡蛋轻轻放进,石灰水要超出蛋面6—7 寸,一般保

持10 个月不坏,大量保存鸡蛋是家庭致富的巧方法。

活动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

维。

第十一课废干电池的回收和利用主讲教师:胡美云活动目的:1、巩固和加深有关化学知识;2、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

材料:废干电池稀硫酸浓硫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淀粉碘化钾试纸品红试液烧杯玻璃棒蒸发皿过滤器酒精灯试管夹瓷质器皿坩埚电流计电源酒精喷灯

活动过程:

一、拆开废干电池观察干电池构造并回收有关物质

圆筒:锌片作负极

筒内:氯化铵氯化锌作电解质

筒中央:炭粉二氧化锰插入碳棒压成碳包作正极

1、收集铜帽锌皮和碳棒

铜帽、锌皮与稀H2SO4 反应来比较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碳棒可作溶液的导电性研究

和电解饱和食盐水等的电板。

2、提取氯化铵将电池里的黑色物质放在水里搅拌溶解并过滤,将部分滤液放在蒸发皿中

蒸发,得白色固体,再加热,利用“升华”收集较纯的氯化铵。

氯化铵是一种金属焊接剂,还可作氮肥

3、制取锌粒

将锌筒剪下一块3cm 宽的锌片留作下面实验用,其余剪成碎锌片,放在坩埚中强热

(锌熔点419℃),熔化后小心地将液锌倒入冷水中,得锌粒锌粒可用于实验室里制

取氢气

二、利用上述原料进行下面实验

1、铜帽作实验

铜帽分别放入稀硫酸,浓硫酸中,加热,铜与浓H2SO4 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中。另一试管中加浓HNO3,观察。

2、将上述过程2 中滤液作实验

用3 支试管分别取2—3 毫升滤液

NaOH 溶液 NaOH 溶液

(1) 滤液白↓ 白色沉淀

NaOH 溶液湿润的红色

(2) 滤液气体白色沉淀

加热石蕊试纸检验

(3)滤液气体变红色

加热石蕊试纸检验

3 、将上述过程2 中滤渣作实验

滤渣中加浓HCl,加热,放出气体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4、碳棒、锌片作实验将碳棒和锌片用导线连接,中间串联电流计,插入稀H2SO4 中,观察指针偏转。

活动小结:1、回收氯化铵,利用“升华”收集。可参照碘的升华装置。氯化铵在

350℃分解成氯气和氯化氢。而它们冷却又化合成氯化铵附着在烧杯壁上,

用药匙刮下。

2、碎锌片置于坩埚中,用酒精喷灯加强热熔化,用坩埚钳夹住坩埚把液体小

心倒入盛冷水泊瓷质器皿中。

3、铜帽跟氧化性酸反应注意环境保护

4、滤液中含有Zn2+、NH4+、Cl -等。第十二课自制汽水主讲教师:胡美云活动目的:1、练习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等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提高学生的动

手能力。

2、让学生应用化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进一步意识到化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原理:一般饮料都带气,携带的气体多为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遇到酸或酸性物质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当小苏打与柠檬酸在溶液中剧烈反应时立即旋紧瓶盖,饮用时打开瓶盖,汽体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减小,因此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水溶液中逸出。

材料:托盘天平、1000ml量筒、1000ml大烧杯、玻璃棒、药匙、聚酯塑料大瓶(升)过程:1、称取11g柠檬酸和80g食糖,放入1000ml 大烧杯中。

2、取1000ml量筒量取1000ml 凉开水,然后倒入1000ml大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

体溶质全部溶解。

3、再滴4—5 滴食用香精于大烧杯中搅拌均匀,将配得的溶液转移到聚酯塑料瓶中

4、称取8g 小苏打,将小苏打迅速倒入聚酯塑料瓶中,并立即旋紧瓶盖摇匀

5、放入冰箱内的冷藏室中冷却后待用(或放入冰水中),其味酸甜清凉。小结与说明:

1、柠檬酸又称构橼酸,学名2—羟基—1,2,3—丙烷三羧酸,CH2—COOH 其结构简式

为:HO—C—COOH

CH2—COOH 2、若制盐汽水,则可在“过程2”中加入适量食盐其味更佳,既有酸甜味,又有咸味。

3、放入冰箱中降温,可增大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饮用时打开瓶盖,将有更多的二氧化

碳气体从水溶液中逸出。

4、聚酯塑料瓶可用雪碧塑料大瓶代替,也可用耐压的啤酒瓶等代替。

5、可用甜味剂(如糖精)、果味剂(如鲜桔汁、苹果汁、荔枝汁等)、香精等调味,以适

饮者的口感。

6、参考配方:桔汁25ml、白糖25g 或少量糖精,小苏打,柠檬酸(或配酸、香精适量,

冷开水450g 左右,要多配可按此比例放大。

第十三课城市、社区垃圾的调查

主讲人:胡美云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使同学们了解本地垃圾的组成,人均年排出量、处理的方法及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到垃圾处理和废物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不随地乱扔、乱堆、乱烧垃圾的良好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原理:垃圾的成分主要是蔬菜根、叶、果皮、快餐包装物、纸、灰、渣、金属、玻璃、塑料等,且随季

节、地区不同,其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

材料:纤维袋铁锹火柴火钳过程:1、调查开始前,教师向学生介绍随便焚烧垃圾的危害性,国内外各大城市垃圾处理采用的方法和优缺点,未来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2、走访所在地的城建和环保部门,了解所在地区年(或日)收集和运送垃圾的量,所需人

力和物力,处理垃圾的方法,本地区人口,并计算出每吨垃圾收集和运送的费用。

3、随机取样。在居民小区、学校、厂矿和政府机关各处,分别选二至三个垃圾箱定期观

察,按照表1 所示粗略进行分类。

4、到当地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弊端(主要调查对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的

污染、土地的浪费,疾病的传染)。

5、走访当地废品收购部门,了解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成分及量。

6、点燃少量的废纸、废塑料等,观察燃烧现象,闻气味。

7、根据调查情况,填入表1,写一篇调查报告或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述调查结果,以及自己

对本地区垃圾处理的设想。

说明:1、通过地球卫星摇感技术已知:全世界许多城市都被垃圾包围着。美国家庭每年倒掉的垃圾总共有2 亿吨以上,处理垃圾每年要花300亿美元以上。

2、国内外许多城市垃圾已袋装化,这些地区取样时,可任选几袋进行分类。

3、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填埋、焚烧、辐射、生物降解、压缩、堆肥、回收利用等。我

国主要采用填埋和回收废品的方法,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焚烧的方法。垃圾处理的方法的

发展趋势是焚烧发电、化学加工、回收再利用等。

4、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是垃圾处理中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方法,它既节省了处理垃圾所

消耗的大量资金,又提供了新的资源。

5、随机取样的垃圾箱分布要均匀,一般两人一组进行活动。

表1:

第十四课化学冰袋和化学热袋的制作

主讲教师:胡美云

活动目的:研究化学反应溶解过程和聚集状态改变过程所伴随的热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为

热化学。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是中学化学的基本要求。根据化学反应过程的热效应在化学活动课中制作冰袋和热袋有利于拓宽和巩固热化学知识。材料:化学冰袋材料为十水硫酸钠100g,四水硝酸钙和硝酸钠各30g。化学热袋材料为活性炭8g,膨胀珍珠岩粉4g,食盐5g,水15g,还原铁粉28g。原理:化学冰袋是利用Na2SO4·10H2O和Ca(NO3)

2·4H2O+Na2SO4·10H2O=CaSO4+2NaNO3

+14H2O—Q,这一反应为吸热反应,吸收周围大量的热而产生致冷作用,反应迅速,致冷持续时间长,致冷温度可达零下3—5℃。

化学热袋是以还原铁粉和膨胀珍珠粉,活性炭和食盐的混合物为原料混合反应。这个反应是一个复杂的放热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放出大量的热。特征是发热时间长,放热快,流动性好,携带方便,最高能达45℃—50℃。过程:化学冰袋:用二只不透水性的软尼龙袋(也可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袋)。将工业级十

水硫酸钠100g装入A袋密封,把30g四水硝酸钙和30g硝酸钠装入B袋密封(隔离部分要易于撕裂)。然后把A 袋和B 袋一并装入强度较大的大袋中(即外袋)密封贮存。使用时同时把A、B 袋隔离破裂,两袋中组份混合,用力揉合,即可感到致冷,揉30 分钟可冷却到零下3—5℃。

化学热袋:将8g活性炭和4g膨胀珍珠岩粉混合成保水剂。将5g食盐溶于15g水中,而与混合保水剂充分混合成糊状混合物装入A 袋密封(封口要易撕破);将还原性铁粉28g 装入B 袋,并将A、B两袋一齐装入强度较高的大袋(即外袋)密封(要封得不易操破)贮存。用时将

A、B袋封口撕破使两组份充分混合,揉合30 分钟后,可升温45℃—50℃。说明:

1、本活动需要二课时

2、二人一组,制作成功后可进行展评

3、还原铁粉、膨胀珍珠粉等均可购自化工原料商店第十五课配制洗洁精主讲教师:胡美云活动目的:1、了解肥皂、洗洁精的去污原理

2 、拓宽有机化合物知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初步了解洗洁精生产方法,初步学会恒定温度的加热方法。

、通过对洗洁精结构的认识,进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材料:250ml 烧杯一只,100ml 量筒一只,玻璃棒,托盘天平,100℃温度计、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醇硫酸钠、氯化钠、96%酒精、食用柠檬香精

原理:烷基苯磺酸钠、脂肪硫酸钠的结构中均有亲水基因和憎水基因 (亲油基因),在洗涤过程中亲油基因深入油污,使其松动而除去,达到快速洗涤的效果。

过程:1、量取100ml水,加入到250 毫升烧杯中,加热至75℃。

2、向上述热水中逐一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5g 十二醇硫酸钠,继续加热,搅拌至溶解,再加入,搅拌溶解并保持90℃温度一小时,然后停止加热,当溶液冷却至40℃时,再加入5ml95%酒精。滴入10 滴柠檬香精,搅拌均匀,装瓶待用。说明:1、溶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醇硫酸钠时,应保持70℃左右的温度,并不断搅拌。

2、在洗洁精中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洗洁精的粘度,若粘度不够,可多加一些氯化

钠,但不宜过多,否则在冬天做此研究时会出现洗洁精冻结的现象。加入酒精可防冻结,又防变质产生异味。

第十六课初中化学药品在农村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主讲教师:李玲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对养鱼专业户参观访问增强学生对初中化学药品与实际生活联系,扩大学生知识面。

活动准备:1、教师提前联系校本实践基地养鱼专业户和镇畜牧站水产部技术员,安排学生参观访问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

2、教师准备化学药品在水产养殖方面应用的各种资料活动器材:照相机、录音机、讲桌活动过程:1、出发前准备:

(1)教师在教室引入农村水产养殖有关的初中化学实验中用到的化学药品:生石灰

(CaO)、熟石灰[Ca(OH)2] 、胆矾[CuSO4·5H2O]、铜绿[Cu 2(OH)2CO3] 、飞锰氧

(KMnO4)、食盐(NaCl)、硝酸汞[Hg(NO3)2] 、漂白粉等。

(2)教师宣布访问内容及纪律

2 、参观访问

(1) 参观鱼塘及养鱼设备

(2) 听养鱼专业户介绍养鱼方法和养鱼经验

(3)听水产技术员介绍养鱼防病、治病情况讲座

3 、返校后教师发放初中化学药品在水产养殖方面应用资料,并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参观访问

总结报告。

活动小结:1、学生总结参观访问后的必得和体会

2 、学生总结报告优劣评价

第十七课水质检测

主讲教师:李玲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水样采集和水质检测中水温度、水气味测定方法。活动用品:温度计、绳子(有刻度)取水瓶、标签、锥形瓶、量筒、活动步骤:

一、教师介绍水样采集和测试水质中水温、水气味测定方法

1 、水温的测定在温度计上系一细绳,插到水面以下20厘米处,静置5 分钟,提出水面

后,立即读取温度计。

2 、气味的测定

(1) 取100 毫升水样于250 毫升锥形瓶中,用温水或冷水在瓶外调节水温至20

±2℃

(2) 振荡瓶水样,从瓶口闻水的气味、并无臭水比较

(3) 据下表定性描述臭的强弱,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3 、水样采集:

(1) 采集方法:将带有重锤的具塞采样器沉入水中,达到所需深度后(从拉伸

的绳子看绳子上的标度)拉伸瓶口塞子上连接的细绳,打开瓶塞,待

水充满后提出来。若采用自来水或带抽水设备地下水(井水)则先放

2—3 分钟,让积存的杂质流去然后用瓶采集。

(2)水样保存:

Ⅰ:冷藏或冷却

Ⅱ:加入化学试剂保持化学成分在水样中稳定或加入生物抑制剂,使水中

待测成分稳定。

[ 幻灯] :水样保存方法

二、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到校外绕围墙小河处测河水温度,气味,并采集水样。同时

立即记录测定数据,水样立即贴上标签以备第三讲使用。

附:记录表

活动小结:1、学生实践过程中心得总结

2 、学生总结自已测定方法和对已有测定方法进行创新第十八课水质检测主讲教师:李玲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水的PH值、色度测定方法活动用具:PH试纸、玻璃棒、水样、量筒、比色管、白瓷板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测水质PH值及色度测定方法,并当场演示

1 、PH值测定: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水样,滴一滴于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色板比较确定

PH值记录。

2 、色度测定:取水中固体棵粒充分沉淀后水样,分别取上层清液50 毫升10 份用水稀释成

不同倍数(5、10、15、20、25、30、35、40、45、50)各取50 毫升稀释后水样

颜色,并与蒸馏水比较,当稀释水样刚好看不出颜色时(与蒸馏水无区别)记录稀释倍

数,此数即为色度。

二、学生实践(实验室,水样采用第二讲采集的水样)

1 、测水样PH值并记录填表

2 、测水样色度记录并填表

附:记录表

水样地点PH值色度

活动小结:1、学生测定水PH值、水色度方法。

2 、测定情况记录公布。

第十九课水质透明度测定(二课时)

活动目的:让学生学会制作测定水透明度的塞氏盘和如何测定水透明度,培养学生化学用具制作能力。

活动用品:200mm×200mm铁皮板一块,尺,打孔器,锤子,链子,绳子5 米,白、黑漆各一瓶,漆刷,小刀,虎头钳,铁块

活动过程:

塞氏盘制作(第一课时)

1、制作方法:③

①取直径200mm×200mm铁皮板一块,用钳子剪成直径20 厘米园盘,园盘中心

处打一小孔,一面平分四分用黑白两种漆涂上相间颜色放置使之干燥稳定,5 米长绳子

每距10 厘米相间涂上黑、白相间漆颜色放置使之干燥稳定。如下图

白白白

黑黑黑

②第二天,在园盘未涂漆的底面固定连有黑白相间绳子的铁块,绳子穿过小孔拉向涂

漆一面,使手拿绳端而铁园盘保持水平即可。

2、学生动手制作塞氏盘。

二、透明度测定(第二课时)

1、测定方法:把塞氏盘放入测定水中,下沉直至刚好看不到盘白色记下水面深度,即是

水的透明度(每一处多测几次,算出所测平均深度

附:记录表

2 、学生到校门外小河中进行水透明度测定实践活动

活动小结:1、学生制作塞氏盘优缺点总结

2 、学生校外小河处测水透明度准确性通报

第二十课《校外小河污染》课题报告

活动目的:通过前几次对校外水质测试后进行大小结,写出活动课题报告活动用具:录音机,摄影机

活动过程:

、学生观察小河被污染原因

1 、观察学校日常生活污水污染小河状况

2 、现场观察,小河上游放垃圾场全镇部分垃圾在山中堆放情况二、学生针对水质测定记录表和观察现场写出小河被污染的课题报告活动小结:1、课题报告范文读、点、评

2 、总结此次实践后记(学生上台自我讲述)水质测试中学校提供材料清单PH试纸(精确值到单位)试管(细可装50 毫升)温度计20厘米× 20 厘米薄铁板(保证每组一块)锉子钳子剪刀铁块细绳(无弹性)黑树脂漆白树脂漆漆刷

调查课题:漆河镇对自来水看法原因调查

教学目的:通过对漆河镇居民对自来水看法原因调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计思路:

开题报告

1、组织班级课题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调查课题——漆河镇居民对自来水看法原因调查。

2、指导学生制定课题实施计划①漆河镇居民对自来水看法调查定制问卷、发问卷,收集整理的日程表,资料保管人员。

②对自来水取水源部位进行实地考察计划,确定摄影员及考察时间、取水人员等具体操作。

③对自来水厂参观访问,了解自来水制作流程,确定访谈人员和记录员、录音员及访谈准备,联系人员。

④访问镇领导⑤小组资料汇总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写出小组结题报告。

3、小组开题①组长代表小组成员向全班宣布本小组课题计划②针对小组课题计划,全班其

它同学进行评价、完善,向组长提问实施过程。学生按照制定具体计划进行课题研究,教师进行宏观控制并不时给学生实施中出问题

提供有力帮助,但教师不能过多参与进去,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调查经历

结题报告

确定方式:学生主持——课题组展示论文成果——论文答辩——指导老师评价

1、教师组织学生主持并交待主持任务,让主持人写好主持流程并审阅通过。

2、开好结题报告会:

①主持人宣布报告会流程

②其它成员协助组长进行其它资料宣布

③教师对课题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厨房

厨房中的化学 【情景与需求】 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 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认识厨房中本来熟知的物质; 2.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对所介绍的物质有新的认识,了解某些物质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 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注意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 【课程实施】 引入:

民以食为天,厨房是人们获得食品的重要场所.我不知道咱们班中有多少同学进厨房做过饭,但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在厨房中忙碌.我们或多或少都对厨房有一些了解,对厨房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识.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家的厨房中都有哪些食品,燃料,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做好记录,在真实的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 1.1达标过程 厨房中有很多的物质,它们都是化学物质,都可以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组成成分,有的我们还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它.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你们小组所列举的物质,从化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分类,看一看其中的哪一些或哪一种物质你知道它的组成成分,最好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来. ⑴实物展示,学生书写结果 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列举的物质进行分类,对其中的物质表示其组成成分,写出化学式 ⑵小组汇报结果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达标过程 同学们列举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它们有一些是很容易区分的,但也有一些却不容易区分.动动脑思考一下: ⑴如何区别酒精和白醋? ⑵如何区别牛奶和米汤?

校本课程_生活中的化学

. .. . .. .. .. .. 前 言 ……………………………………………………… 3 生 活 篇 话题一 白衬衫穿旧了为什么会泛黄 …………………… 5 话题二 被蚊子蚂蚁或蜜蜂叮螫后涂点氨水或肥皂水为什么可 以减轻痛痒 (7) 话题三 饼干筒里的干燥剂 ……………………………… 10 话题四 不锈钢会生锈吗 ………………………………… 12 话题五 吃水果为什么不能代替吃蔬菜 ………………… 14 话题六 醋的功用 ………………………………………… 16 话题七 发酵粉能发酵的原因是什么 …………………… 18 话题八 为什么会樟脑丸越来越小 ……………………… 22 话题九 公路上晒粮食好吗 ……………………………… 24 话题十 合成纤维混纺织物容易起毛起球原因在哪里…… 26 话题十一 镜子背面是水银还是银 ……………………… 29 话题十二 久放的报纸为什么会发黄 …………………… 32

话题十三您会鉴别衣料吗 (34) 话题十四鸡蛋不宜洗干净后存放 (36) 话题十五哪些布容易褪色哪些布不容易褪色 (38) 话题十六塑料制品冬天变硬是怎么回事 (41) 话题十七为什么馒头里有一个个小洞 (44) 话题十八为什么煤气厂送来的煤气总有股臭味 (46) 话题十九有办法去掉衣服上沾的油、墨、墨水吗 (48) 话题二十食盐的实用价值 (51) 实验篇 趣味化学实验一自制碳酸饮料 (53)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58) 趣味化学实验三化学“冰箱”与冰袋 (61) 趣味化学实验四海带中碘的提取和检验 (65) 趣味化学实验五研究电池 (69) 趣味化学实验六制作水果电池 (75) 趣味化学实验七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79) 趣味化学实验八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 83 趣味化学实验九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87) 趣味化学实验十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 (92) 拓展阅读超级能源——奇妙的可燃冰 (94) 后记 (101)

(完整)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的开发与思考 1 课程设计 1.1 课程目标 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已是毋庸多言,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的事实更得到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事实的使用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这些事实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口耳相传、文本阅读的阶段。 校本课程“化学趣味实验”的选课对象是高一级新生。笔者认为该校本课程应该是一门强调合作、参与和不断丰富经验的非学术性化学实验课程。笔者将课程目标确定为:学生合作完成一系列化学趣味实验,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借用魔幻系列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名字,将课程名称更名为“哈利·波特化学魔法”,籍此吸引学生和表现该校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2 课程内容 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主要从以下3点考虑:(1)化学趣味实验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生感兴趣,实验装置简单,药品用量少,反应耗时短,实验现象明显,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2)化学趣味实验的主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尽可能地采用生活用品进行实验,力求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改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这一观点的认同。(3)化学趣味实验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尽可能与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相适应,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原理。笔者初步选择了12个化学趣味实验,以化学1模块的知识编排顺序作为这些实验的编排线索,并且根据化学1模块的教学进度,确定每节课的化学趣味实验主题。 2 课程实施 表1 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内容 3 课程评价 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由于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发生的各种教学事件,他们的观点较客观和可信。为此,笔者编制了不记名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采用5点计分法,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学习内容和课堂管理的满意程度,和对完成的6个化学趣味实验的感兴趣程度。第二部分是2道陈述题,了解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和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总共有54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2份。调查问卷能够代表学生群体的整体态度。

化学校本课程

岞山中心校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趣味化学实验

课程说明 你看见过胶冻能燃烧、无水有冰袋、消字密无痕、水下百花开等现象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想亲自来动手试一试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你走进《趣味化学实验》这个小天地吧!在这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中,你不仅能复习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丰富课外生活,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最终增进化学科学素养。 《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为十个课时的内容,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几大部分。 目录 趣味化学实验一:制作“叶脉书签” (3)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5) 趣味化学实验三:自制酸碱指示剂 (6) 趣味化学实验四:化学“冰箱”与冰袋 (8) 趣味化学实验五: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 (11) 趣味化学实验六:水下公园 (14) 趣味化学实验七: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16)

趣味化学实验八: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 (20) 趣味化学实验九:铝器表面刻字以及制备可燃的“胶冻” (22) 趣味化学实验十:合成香精 (24) 趣味化学实验十一:消字灵的制作 (29) 趣味化学实验一:制作“叶脉书签” 制作原理: 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将叶脉漂白,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 工具材料: (1)5-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过氧化氢溶液; (2)电热套、烧杯(多个)、瓷盘、旧牙刷、镊子、水彩色; (3)采摘新鲜的具网状脉的植物叶子,如白玉兰、杨树、白蜡等。 制作步骤: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宁安市第三中学刘爱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化学新成就不断涌现,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化学作为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九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1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1、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不从心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中的化学: 食盐的实用价值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用燃烧法鉴别各种纤维水壶巧除垢服饰除污小窍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节约用水项目的活动调查我市水资源状况,水污染来源参观自来水净化厂,调查常用水的净化方法水与人体的关系鸡蛋壳上刻字农村使用沼气的探究,及发展前景调查常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紫牵牛花、紫苷蓝、花心萝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查阅资料:了解醋的功效;牙膏中的化学;油条中的化学调查塑料造成的污染探究干煤和湿煤,哪个好烧日用洗涤剂与人体健康调查生石灰的的制取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化学组永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化学新成就不断涌现,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化学作为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九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1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1、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不从心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

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主要容 生活中的化学: 食盐的实用价值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用燃烧法鉴别各种纤维水壶巧除垢服饰除污小窍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节约用水项目的活动调查我市水资源状况,水污染来源参观自来水净化厂,调查常用水的净化法水与人体的关系鸡蛋壳上刻字农村使用沼气的探究,及发展前景调查常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紫牵牛花、紫苷蓝、花心萝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查阅资料:了解醋的功效;牙膏中的化学;油条中的化学调查塑料造成的污染探究干煤和湿煤,哪个好烧日用洗涤剂与人体健康调查生灰的的制取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 开发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区县:顺义区 单位:顺义区第二中学 姓名:赵建冉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要能积极投身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就得有开发利用的意识,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原则,还要看清挖掘、开发的方向和潜力,并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怎样去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这是落实校本课程的关键。开发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是当前实施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课程化学课程系列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社会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新成就不断涌现,这为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提供现实的土壤和拓展空间。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 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 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 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 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 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为何更好 ………… 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 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 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 (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 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 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 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

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 主讲教师:方建军 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 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 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 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 二、提出问题 (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 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 (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2) 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碳酸钙 (3) 水垢的形成可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四、实验探究与调查讨论(在教师协助下实施) 探究1、水垢的形成原因: (1) 取自然界水样适量于试管中,观察:水样清澈 (2) 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静置后观察:水变浑浊 结论:原假设(1)成立 探究2、水垢的主要成分: (1) 查阅相关资料:碳酸钙能使稀盐酸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将水垢放入下列装置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并把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现象:水垢溶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原假设(2)成立 探究3、调查分析:水垢的形成对生产生活有什么不良影响

化学----化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趣味化学实验 戚墅堰实验学校化学组编 2008年10月 课程说明

你看见过胶冻能燃烧、无水有冰袋、消字密无痕、水下百花开等现象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想亲自来动手试一试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你走进《趣味化学实验》这个小天地吧!在这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中,你不仅能复习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丰富课外生活,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最终增进化学科学素养。 《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为十个课时的内容,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课堂评价几大部分。 一、课程(教材)内容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主要针对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开设,本学期共开设十个课时(见目录)。 二、课程(教材)组织以及实施方案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懂得运用已学化学知识,如卤素,物质的量浓度等分析处理生活中的简单化学问题。 了解某些各类食物主要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可能的特征反应。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 了解化学研究的初步方法,知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食物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生活实际中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逐步认识学习科学知识的意义,热爱科学。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本课题的教学可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二人的小组或四人大组,明确要求每个小组按照:课前查资料、做前看资料、动手用知识、做完细思考、课后还可做的程序安排课堂内容。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熟练操作。培养学生处理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问题的真实情景,采用问题驱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堂内容,并能辩证地从正反两方面来正确地看待问题。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学习内容结构 十个课时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课时内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细则指导。以及课堂思考题和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内容)几大板块内容。前后课时之间还通过“前节知识巩固”板块进行衔接。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最终结业评价由平时成绩(即每课时评价)以及最终测评综合得出。结业等级分为A B C D四种。 三、课程(教材)结构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的教材为每课时一张A4纸,由教师排版后经打印室统一印发,所有课时完毕后统一装订。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依据实验的安全性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编制可行性教材,给出实验仪器和用品,自做实验,指导学生实验,处理实验中突发事故。给出课程评价。 实验员准备实验仪器药品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堂认真阅读教材并动手实验、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台,并完成课内思考题,作出自我评价。 目录

高一化学校本课程课题《探索生活中的化学

高一化学校本课程课题:《探索生活中的化学世界》(十一) 为什么北京奥运火炬燃料用丙烷 当火炬的燃料温度至20℃时,燃料罐内的丙烷燃料会产生10个左右大气压的压力,而结实的“祥云”的燃料罐可以承受150个大气压。因此,完全不必担心火炬燃料因压力过大产生外泄。当外界温度低至-20℃时,丙烷燃料产生的大气压仅为2个,在如此低的大气压下,如何保证火炬的能源供给源源不断呢?稳压阀和回热管将解决这一问题。 以往的奥运会火炬采用的是混合燃料,需要配备保温车以保持燃料的温度和产生的压力,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使用回热管,将火炬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用以加热燃料。这样,燃料罐不用借助外部加热装置的帮忙,就能使燃料产生足够的压力,支持火炬熊熊燃烧。 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近几届奥运会都用丙烷等混合气体做燃料。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也使用燃料为丙烷,丙烷燃烧生成CO2和 H2O也就是水和二氧化碳C3H8 + 5O2 =点燃= 3CO2 + 4H20 北京奥运会火炬选择了丙烷。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丙烷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摄氏度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而且,丙烷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动态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 认识奥运会火炬很彻底嘛,连其燃料也积极去了解。好吧,如果你不嫌我罗嗦就顺路看看丙烷的化学性质吧。 中文名称:丙烷 英文名称: propane CAS No.: 74-98-6 分子式: C3H8 分子结构: 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分子量: 44.10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纯品无臭。 熔点(℃): -187.6 沸点(℃): -42.1 相对密度(水=1): 0.58(-44.5℃)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定稿)

银杏工作室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委员会策划制作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主要针对中学生开设,共开设7+1

个趣味实验,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课堂评价几大部分。 本课程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节内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细则指导。以及课堂思考题和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内容)几大板块内容。前后课时之间还通过“前节知识巩固”板块进行衔接。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能让每个学生根据不同发展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参与观察、思考、讨论,时刻让他们保留成功的欲望,享受成功的乐趣,以获得理解能力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

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化学实验发展史概述 (1) 趣味化学实验一自制碳酸饮料 (9)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11) 趣味化学实验三化学“冰箱”与冰袋 (16) 趣味化学实验四海带中碘的提取和检验 (19) 趣味化学实验五研究电池 (22) 趣味化学实验六制作水果电池 (26) 趣味化学实验七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29) 超级能源——奇妙的可燃冰 (32)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 —厨房中的化学 【情景与需求】 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 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认识厨房中本来熟知的物质; 2.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对所介绍的物质有新的认识,了解某些物质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 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注意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 【课程实施】

引入: 民以食为天,厨房是人们获得食品的重要场所.我不知道咱们班中有多少同学进厨房做过饭,但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在厨房中忙碌.我们或多或少都对厨房有一些了解,对厨房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识.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家的厨房中都有哪些食品,燃料,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做好记录,在真实的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 1.1达标过程 厨房中有很多的物质,它们都是化学物质,都可以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组成成分,有的我们还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它.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你们小组所列举的物质,从化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分类,看一看其中的哪一些或哪一种物质你知道它的组成成分,最好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来. ⑴实物展示,学生书写结果 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列举的物质进行分类,对其中的物质表示其组成成分,写出化学式 ⑵小组汇报结果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达标过程 同学们列举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它们有一些是很容易区分的,但也有一些却不容易区分.动动脑思考一下: ⑴如何区别酒精和白醋?

趣味化学实验(校本课程)

银杏工作室 逍林中学校本开发 249850919@https://www.sodocs.net/doc/a97385067.html, 趣味化学实验 化学组编著 逍林中学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委员会策划制作

《逍林中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 ——《趣味化学实验》 本册主编:罗余凌 封面设计:罗余凌 ◆内部交流使用◆

★逍林中学校本开发·趣味化学实验· 前言 化学校本课程《趣味化学实验》,主要针对高中学生开设,共开设9+1个趣味实验,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课堂评价几大部分。 本课程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利用学生熟悉的身边资源(如食物以及容器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节内容都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说明,细则指导。以及课堂思考题和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仪器整理、教师评价三项内容)几大板块内容。前后课时之间还通过“前节知识巩固”板块进行衔接。部分章节还备有课后家庭小实验选作,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愿望。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能让每个学生根据不同发展需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参与观察、思考、讨论,时刻让他们保留成功的欲望,享受成功的乐趣,以获得理解能力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逍林中学校本开发·趣味化学实验· 目录 化学实验发展史概述(配视频) (1) 趣味化学实验一玻棒点灯、黑龙攀柱 (9)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12) 趣味化学实验三化学“冰箱”与冰袋 (15) 趣味化学实验四水下公园 (17) 趣味化学实验五硫素三形 (19) 趣味化学实验六海带中碘的提取和检验 (21) 趣味化学实验七研究电池 (24) 趣味化学实验八制作水果电池 (27) 趣味化学实验九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29) 超级能源——奇妙的可燃冰 (32)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目录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肥皂去污探究--------------------------------2 第二节生活中各种纤维的燃烧简介--------------------------------4 第三节常见洗洁精的生产工艺 ----------------------------------6 第四节生活中的有机高分子材料----------------------------------8 第五节墨水的性质研究------------------------------------------12 第六节环境污染与防护措施--------------------------------------17 第七节人体酸碱性----------------------------------------------21 第八节藻类植物的生长环境--------------------------------------22 第九节保鲜膜和保鲜袋------------------------------------------24 第十节脂肪的氧化----------------------------------------------26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肥皂去污探究 肥皂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可通过油脂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制得。硬脂酸钠酸化可得到硬脂酸,它属高级脂肪酸,是蜡状固体,白色无味,不溶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69.9℃。硬脂酸的钠盐(或钾、铵盐)可溶于水,难溶于浓盐水,硬脂酸的钙盐(或镁盐)不溶于水,硬脂酸钠和硬脂酸钙都是白色固体,密度比水小。硬脂酸钠的结构简式为 CH 3(CH 2 ) 16 COONa,一头是非极性链状烃基(R基),亲油,一头是极性的羧酸 离子(COO—),亲水,因此,硬脂酸钠是两亲分子,是一类表面活性剂。去污过程中,R基插入植物油,COO—进入水,震荡使植物油分散成微小油珠,形成乳浊液、胶体等的混合体系。合成洗衣粉的常用成分为烷基苯磺酸钠,结构与硬脂酸钠类似,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有浸润性、渗透性、溶油性、乳化性、分散性、增溶性和发泡性,这些都有助于洗涤去污。 实验准备 1.材料准备 生活中材料:一块普通市售肥皂、一瓶食用植物油(作者选用了家用雕牌洗衣皂和菜籽油)、一小袋精制食盐。 实验室材料:氯化钙固体、稀硫酸、氢氧化钠晶体、酚酞试液、长胶头滴管、大烧杯、试管刷、试管若干、氯仿、玻璃棒、试管夹、酒精灯等。 将肥皂放入大烧杯,注入蒸馏水(约占烧杯体积的1/3且浸没肥皂),用洁净的试管刷搓刷肥皂表面,搅拌,取出肥皂,再除去上层肥皂泡,制得肥皂水。饱和食盐水、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也由学生自己配制。 2 活动过程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完整资料)

前 言 ……………………………………………………… 3 生 活 篇 话题一 白衬衫穿旧了为什么会泛黄 …………………… 5 话题二 被蚊子蚂蚁或蜜蜂叮螫后涂点氨水或肥皂水为什么可 以减轻痛痒 ……………………………………… 7 话题三 饼干筒里的干燥剂 ……………………………… 10 话题四 不锈钢会生锈吗 ………………………………… 12 话题五 吃水果为什么不能代替吃蔬菜 ………………… 14 话题六 醋的功用 ………………………………………… 16 话题七 发酵粉能发酵的原因是什么 …………………… 18 话题八 为什么会樟脑丸越来越小 ……………………… 22 话题九 公路上晒粮食好吗 ……………………………… 24 话题十 合成纤维混纺织物容易起毛起球原因在哪里…… 26 话题十一 镜子背面是水银还是银 ……………………… 29 话题十二 久放的报纸为什么会发黄 …………………… 32 话题十三 您会鉴别衣料吗 ……………………………… 34

话题十四鸡蛋不宜洗干净后存放 (36) 话题十五哪些布容易褪色哪些布不容易褪色 (38) 话题十六塑料制品冬天变硬是怎么回事 (41) 话题十七为什么馒头里有一个个小洞 (44) 话题十八为什么煤气厂送来的煤气总有股臭味 (46) 话题十九有办法去掉衣服上沾的油、墨、墨水吗 (48) 话题二十食盐的实用价值 (51) 实验篇 趣味化学实验一自制碳酸饮料 (53)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58) 趣味化学实验三化学“冰箱”与冰袋 (61) 趣味化学实验四海带中碘的提取和检验 (65) 趣味化学实验五研究电池 (69) 趣味化学实验六制作水果电池 (75) 趣味化学实验七牙膏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79) 趣味化学实验八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 83 趣味化学实验九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87) 趣味化学实验十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 (92) 拓展阅读超级能源——奇妙的可燃冰 (94) 后记 (101)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化学校本课程教材 趣味化学实验

课程说明 你看见过胶冻能燃烧、无水有冰袋、消字密无痕、水下百花开等现象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想亲自来动手试一试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你走进《趣味化学实验》这个小天地吧!在这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中,你不仅能复习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丰富课外生活,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最终增进化学科学素养。 《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为十个课时的内容,涵盖了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现实所学内容的简单实验,以让学生更多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每个课时内容大致分为:背景知识、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问题思考、相关以及扩展实验几大部分。

目录 趣味化学实验一:制作“叶脉书签” (3) 趣味化学实验二:模拟酸雨腐蚀岩石的过程 (5) 趣味化学实验三:自制酸碱指示剂 (6) 趣味化学实验四:化学“冰箱”与冰袋 (8) 趣味化学实验五:指纹鉴定以及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 (11) 趣味化学实验六:水下公园 (14) 趣味化学实验七:豆腐中钙质的检验 (16) 趣味化学实验八:食物中常见元素的测定 (20) 趣味化学实验九:铝器表面刻字以及制备可燃的“胶冻” (22) 趣味化学实验十:合成香精 (24) 趣味化学实验十一:消字灵的制作 (29)

趣味化学实验一:制作“叶脉书签” 制作原理: 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将叶脉漂白,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 工具材料: (1)5-10%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过氧化氢溶液; (2)电热套、烧杯(多个)、瓷盘、旧牙刷、镊子、水彩色; (3)采摘新鲜的具网状脉的植物叶子,如白玉兰、杨树、白蜡等。 制作步骤: (1)实验前采摘新鲜的树叶(以白玉兰叶为佳),落叶也可 择优选用,应注意采摘树叶时要爱护植物;

校本课程——食品中的化学

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单 任课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注:

1、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此表,综合考试可不填; 2、本成绩单由任课教师填写,填好后与作业(试卷)一并送院(系)研究生秘书处; 3、学位课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记分。 ( 《食品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 食品中的化学 】 二、授课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三、总课时数 30学时,每周2学时,共15周 四、课程目标 ) 1、课程背景 “民以食为天”,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在社会上引发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更让中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了偏见,加之化学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很容易把化学与致癌、恶臭、剧毒、燃烧、爆炸、污染这些令人生畏的事相联,产生厌恶或恐惧心理。所以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开发和管理中强调化学对人类的积极贡献,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化学学科,有效地传递化学“正能量”。 而校本课程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校本课程“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的特点在完善和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以灵活多样地针对学生实际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消除个别极端案例对学生认知造成的负面影响。 2、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并能结合化学知识来解释和判断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了解日常食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与其对应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3)通过合作交流,实验探究,提高基本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在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 2)掌握获取有用实验信息的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 3)了解一些常见的食品的作用对应的化学内涵,理解一些食疗的化学内在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端正对化学安全的认识; 2)体会化学知识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而认识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 五、具体内容 1、内容确定的原则 与“食品中的化学”有关的课程资源数不胜数:有些难度过大,原理太复杂,学生难消化接受;有些理论性强,难以将其趣味化或者设计成相关实验,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有些危险性高,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因此,需要教师在众多与食品中的化学有关的案例中抽丝剥茧,选择适合高中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并将其设计成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在筛选过程中,笔者坚持以下几点原则来展开:1)基于生活背景对国家课程形成有效补充 教材对于食品中的化学的介绍既有理论层面的解释,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演示,能够为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指导意义。但具体到学生实际,有些问题却是国家课程甚至地方课程都无法细化到的,比如学生在《化学与生活》教材中学习了糖类和蛋白质之后,可以很准确地说出糖的分类、蛋白质的结构,但是对于在生活中常见的用小麦做成的凉粉的主要成分却一片茫然。实际上,小麦凉粉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而作为小菜添加的面筋与凉粉“本是同根生”,和好的面粉经过不断揉洗,淀粉冲洗到了水中,加热糊化,即为凉粉,剩余的物质为蛋白质,蒸熟就变成了面筋。因此在校本课程中,讲解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食品化学知识,比如淀粉的糊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将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 } 2)关注社会和网络热点问题 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引用网络中流传甚广的案例。这不仅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课题4 自制碳酸饮料

课题四自制碳酸饮料 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操作及观察能力。 3、解碳酸饮料里有柠檬酸才会有酸味,认识碳酸饮料的制作过程及方法。 知识链接: 碳酸饮料是在液体饮料中充入二氧化碳做成的,其主要成分为糖、色素、香料等,除热量外,没有任何营养。碳酸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在炎热夏季,人们常用来消暑解热,在餐桌上也是必备之品。因它们口感甜美而深受大众欢迎。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的糖分、防腐剂、色素、香精。碳酸饮料中还含有极少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并且含有碳酸、磷酸等化学成分。碳酸饮料的最主要成分是水,饮用后可补充身体因运动和进行生命活动所消耗掉的水分和一部分糖、矿物质,对维持体内的水液电解质平衡有一定作用。 碳酸饮料营养分析:碳酸饮料因含有二氧化碳,能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还能通过蒸发带走体内热量,起到降温作用。但是,靠喝碳酸饮料解渴是不正确的。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等物质,这些成分在体内代谢时反而需要大量水分,而且可乐含有咖啡因也有利尿作用,会促进水分排出,所以碳酸饮料会越喝越渴。 另外,大多数人外出旅行时饮食都不太规律,如果再喝很多碳酸饮料就会使人体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对人体内的有益菌也会产生抑制作用,容易引起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紊乱。此外,碳酸饮料一般含有约10%左右的糖分,一小瓶热量就达到一二百千卡,容易使人发胖。对于旅行中的人来说,其中的糖分虽然可以补充一定的能量,但也会给肾脏带来很大负担,非但不能提神,反倒容易造成疲劳、嗜睡等不良反应。 活动探究: 提出问题:1、你知道的碳酸饮料有哪些?说说味道是怎样的? 2、是什么物质让碳酸饮料具有甜味和酸的?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课程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教案课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 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 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 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 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为 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何更好 ………… 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 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 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 (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 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 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 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

相关主题